登陆注册
9034700000009

第9章 人类的进化

人的生物学地位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与同目类人猿科(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在血型、内脏、骨骼的结构和功能上都很相似。这些相似之处说明人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很近,二者有着较近的共同祖先。随着科学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已经不仅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相似,而是深入到从分子水平进一步研究。如对蛋白质、核酸分子结构进行分析、比较。如:对不同生物中细胞色素C(呼吸中重要蛋白质)中氨基酸(110个)组成的差异进行分析。

法国学者拉马克最早推断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科学家。他在1809年发表《动物哲学》,首次提出“人类来源于猿”的科学假说。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人从“类人猿”发展而来。他认为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渐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即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英国学者赫胥黎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猿同族论。他的观点遭到宗教界人士的攻击,说他是“邪恶的人”。但是赫胥黎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并且指出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奠定了人类起源的科学基础。

大约在2300万年至1800万年前,有一种古代灵长类动物——森林古猿活跃在热带雨林地区和广阔的草原上,它们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后来森林古猿不断分化和迁移,遂分化为罗摩猿和森林猿(湿婆猿)。

南方古猿

人类学家在肯尼亚的特南堡上找到了一种古猿化石,据说是腊玛古猿的化石。腊玛古猿生活在距今约1400万年到800万年之间,它是人类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的第一阶,在人类祖先演化的历史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人类学家于1924年在南非金伯利亚以北发现了南方古猿的化石,相传距今约50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它们还分为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一般认为:粗壮型是南方古猿发展中已经绝灭的旁支,而纤细型则是人类的祖先。然而1901年,荷兰籍医生、解剖学家杜布阿在爪哇梭罗河边发现了一种已绝灭了的生物的遗骨化石,它具有人和猿的两重生活构造特征。杜布阿把它命名为“直立猿人”,认为这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的中间环节之一。这一发现和命名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关于人类起源的激烈争论,这场争论一直到1929年12月发现了北京猿人才宣告结束。后来,我国科学家将同一进化程度的人类化石统称为猿人。猿人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的中间环节之一。

而生存在30万年至5万年内的智人则是我们的现代人类的祖先。据说智人有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之分,早期智人又称为古人,晚期智人又称为新人。

从猿人开始,他们已懂得用火、并懂得用火将食物煮熟了吃。用一些石制的简单的工具,用来猎取和战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劳动创造了人,而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和适者生存定律又使人类不断进化和优化。

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是通过不断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的。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最早的不过400多万年。由于这些化石大多残缺不全,只能通过零碎头骨、颌骨、牙齿等进行研究。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提出从古人类形成到发展常分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他们都是两足直立行走,特别是南方古猿其他性状大都像猿,由于两足直立行走所以属于人而不是猿。能人、直立人、智人也存在原始性状。

我们可以将人类进化过程大概还原:大规模地壳运动,使气候发生较大变化,在地形、气候巨变的影响下森林稀疏,林中空地扩大,被稀树草原取代。古猿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最终进化成人类;森林中古猿进化为类人猿。人类祖先由树上下到地面,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四肢行走转变为两足直立行走,增强生存能力。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骼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为S形,这些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两足直立行走是人和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人类祖先不断进化,他们身上的原始性状越来越少,逐渐形成人类的许多性状,特别是大脑日益发达,能制造、使用工具,获取生活资料,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恩格斯指出,在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这三个阶段是依次递进的。攀树的猿群是指成群地生活在树上的古猿;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而正在形成中的人则是从攀树的猿群到完全形成的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他们和完全形成的人的不同之处是还不能制造工具,而只能使用木棒和石块等天然工具。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时期。

早期猿人(约380万年至180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有坦桑尼亚伽鲁西河流域莱托利地层的人类化石,大约距今377万年至359万年前;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哈达尔人化石,大约为350万年前;肯尼亚特卡纳湖库比弗拉地方的“KNM-ER.1470号人”,大约为290万年至270万年前。

晚期猿人(学名称直立人,中国习惯上称之为“猿人”,约180万年至20、30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有中国的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亚的莫佐克托人、直立猿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阿特拉猿人;坦桑尼亚的舍利人;德国的海德堡人等。

早期智人(古人,约20、30万年至5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主要有德国的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法国的圣沙拜尔人、穆斯特人;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纳人;非洲的布罗肯山人、沙尔纳人等;中国的广东马坝人,山西的丁村人,湖北的长阳人、桐梓人等。

晚期智人(新人,约5万年至1万年前)。现已发现的化石主要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德国的阿伯加沙人;意大利的格利马狄人;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中国广西的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北京山顶洞人、内蒙河套人、云南丽江人、台湾左镇人等。晚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也开始形成。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形、鼻形等外貌特征,把世界上的人类划分黄种(或蒙古利亚人种)、白种(或欧罗巴人种)、黑种(或尼格罗人种)等三个人种。人种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种的外部差异不影响人的智力优劣。他们的脑容量、骨骼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没有优劣人种之分。梁启超把人类列表分类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三类。黄种中包括甲、乙、丙三类;白种中包括甲、乙、丙三类;黑种人主要集中在非洲。

这种分法是相对的,现代西方各人种间的通婚,产生出许多混血儿。除上述三个人种外,还有棕种人等。

人类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历史上有五种说法。

第一,西欧起源说。

哈得里卡认为,欧洲发现的人类遗迹特别多,自1823年到1925年的102年中,西欧发现属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不下116件。属旧石器之后、新石器之前的人遗骨达236件。两者合计达352件之多。而在亚洲,只有1891年在爪哇发现的直立猿人遗迹。1921年北京猿人才开始被发掘,当时所得不多。至于非、美、澳洲更无新发现。

第二,北亚起源说。

国利伐于1889年发表《人类通史》一书,认为爱斯基摩人实为北方最早出现的人种,并提出因北方冰河所迫原始民族南迁的理论。

第三,中亚起源说。

1857年莱底和1911年马爵提出这一观点。他们认为中亚文明发现极早的区域,西边有加尔提、小亚细亚、埃及等古文明区;东边有中国古文明区。在史前时代、古典时代以及中世纪有许多民族从这些地方涌出。东北经过阿拉斯加入北美及南美洲,东南则经马来西亚入澳洲。

第四,亚洲起源说。奥斯本认为,人类的发展最初都在野外,后来才进入洞穴。其理由是:①天然的食物丰富,或不费力可取得食物的地方,人类发展常呈停滞不前或倒退状态;②人类最初的智慧与最早的文明,都在旷野中养成;③当近生代第三纪时,亚洲雨水充沛、丛林茂盛,便于人猿生存,而不利于人类出现。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则出现在气候干燥的高原。

第五,非洲起源说。

此种说法的理由是:自20世纪起,非洲发现了许多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如肯尼亚库彼弗拉KNM-ER.1470号人,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的OH9号人,非洲南部的斯普灵布克人等。

从人类起源诸学说之争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我们认为,首先,人类起源是多源头的,不是单源头的;是多线的,不是单线的。其次,从猿到人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恩格斯关于人类产生三阶段的基本观点的价值。它拨开了传说的迷雾,使人类看到了自己的祖先远古的生活与文明。第三,我们应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发现人类的化石遗迹和最早的文明区域看,有时间先后和文明的发达程度不平衡的现象,这与各区域的地理环境有关。人类起源中心论是站不住脚的。第四,人类文明产生的地区,最早处于闭塞与孤立状态,处在地球上的零星的几个点。随着生产的进步,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到金石并用时代,以及社会三大分工的发展和游牧畜业的活动,人类活动才从点到线,发展成由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文明。文明的交流促进了各个地区文明的发展。

同类推荐
  •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 探索未知-奥妙无穷的海洋

    探索未知-奥妙无穷的海洋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探索未知-认识自然的力量

    探索未知-认识自然的力量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探索未知-趣说有机化学

    探索未知-趣说有机化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主要内容:名山收藏了自然景观的神奇、帝王的朝拜、文人雅士的风情。是它们造就了名山的光辉和深度。名山是钟灵毓秀、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绝伦的景观,千百年来就一直真矗立在天地之间。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探究式科普丛书)无法摆脱的境遇:黑洞

    (探究式科普丛书)无法摆脱的境遇:黑洞

    本书从各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宇宙中黑洞的产生、特性以及它和行星的关系等,内容新颖,且配有精美的插图,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黑洞的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浩瀚宇宙里的秘密。
  • 桃花若可不相忘

    桃花若可不相忘

    整个上清郡的人都知道,城外有一片桃林,春日里的桃花初放,花瓣娇嫩微涩,粉白可人,千千万万的花枝连成海,与苍云碧天相映成趣。然而却没人知晓,这桃花林生长了多久,也没人知道,那林中的白衣盛雪究竟是在等谁。
  • 超能力者们的校园生活

    超能力者们的校园生活

    妄想,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过,而这部作品是将我对能力者们的妄想展现出来,希望大家喜欢。
  • 乱汉行

    乱汉行

    沙场无情,刀剑无眼。唯有君王一纸封赏告慰满地森森白骨。多少将领战功赫赫,名垂千古,可一场战争几十万人性命,能被历史记住的仅有一人而已。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朝历代有多少将领,那是多少无辜而又年轻的生命铸成的一曲唱响千年的悲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轮回。莫话封侯,历史最是无情。
  • 阴阳代理员

    阴阳代理员

    如今的世界,不再由人这一生物主管,在我们所不知道的阴暗处,还有另一种生物的存在,只不过它们存在的方式是以灵体罢了。说的好听点,它们是生前的执念,说的难听点,便是扰乱世间秩序的亡灵。苏凉无意间遇见女鬼,此后日子里的惊喜(惊吓)多的一发不可收拾,在老爹苏久河的坑蒙拐骗之下,走上了阴阳理事这条不归路,可是,谁能告诉他,那么的鬼啊妖啊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每天一张保底,双休日、寒暑假、各种小长假补更两到三章,每周推荐票超过10张,追更一章
  • 道立苍穹

    道立苍穹

    离奇穿越;是奇遇还是阴谋?普通少年;是废材还是妖孽?上古时期生灵灭绝,是结束还是重生?修炼盛世诸帝显圣,是巅峰还是低谷?三千大道殊途无数,无数妖孽谁能笑到最后证道逍遥!
  • 万物禁咒

    万物禁咒

    魔法位面的魔法发展昌盛,妖魔的强大同样难以置信。有着铸造界最为高超的铸造技艺,确没有半点实力。他是学者,铸造界不为人知的泰东,在妖魔的袭击中给很多人,指明了生路。确从未与妖魔厮杀过,朋友的死让他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阴谋算尽外,还有妖魔虎视眈眈。踏进魔法高中的门,自己缺少的魔法练习,战斗,从这里开始。
  • 后宫风云:枯蝶翩翩

    后宫风云:枯蝶翩翩

    江山,美人是自古以来帝王难以抉择的问题。我为你付出了我的所有,以至于生命,可你回报了我什么?“小蝴蝶,本公子许你一世长欢。岁我走可好?”“我有他了。”--------------------------------------------------------“你不值得这样做,听我的毁了他。”“对,得不到那就毁了他。”
  • 梦从水里游来

    梦从水里游来

    本书内容包括拾起一束嫩黄的记忆、过去是一道伤痕、梦的下游是女人的脸等六部分内容,共54篇小说。各篇小说都含幽谷拾光、蛟龙出海和诗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