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4700000010

第10章 1920-1929年迅速发育的十年(4)

女主角还不能等于女明星。1926年,上海《新世界》杂志社举办电影皇后选举,结果张织云独占鳌头,其他依次排名是杨耐梅、王汉伦、宣景琳,于是她们被合称为中国电影早期的“四大名旦”。然而,张织云在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也悄悄地拉开了帷幕。过早到来的荣誉与追捧使张织云陷入富商巨贾式洋场阔少的物质陷阱中,至于张织云与唐季珊、阮玲玉之间的情感纠葛,则是30年代的后话了,而最后张织云的命运竟然是沿街乞讨,70年代死于香港街头。

“四大名旦”中王汉伦曾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其婚姻与当时的万千女性一样不幸。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汉伦得到了《孤儿救祖记》中余蔚如一角.她在该片中把角色的悲愤与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人所称道的是王汉伦创办了自己的汉伦影片公司,后来却退出电影界,并不留恋名利场的五光十色。被生计逼迫当过舞女的宣景琳则是默片时代另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演员。她虽然命运多难,但比起同时代其他女艺人,她艺龄最长,寿命也最长,新中国成立后,息影十年的宣景琳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了《家》、《长虹号起义》、《三八河边》、《家庭问题》等片。

1924年上映的明星公司所拍的《玉梨魂》一片中,以美艳放浪形象出名、表演风格与王汉伦迥异的杨耐梅崭露头角,后来她也开过自己的电影公司。杨耐梅的出名苦了她的父亲杨易初,因其本出身名门,却甘居“戏子演员”行列,而且还专演放荡女性,叫有头有脸的家人颜面何存?虽然20年代的女明星已经有无数人崇拜,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演员仍无社会地位,上流社会中,捧角的比比皆是,却绝对不可能容忍演员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杨耐梅的同僚忆及1925年前后的她时说:“街头巷尾,茶楼酒馆,人人无不以谈耐梅为见广识多。”就这样一位虽放浪形骸却有胆有识的女演员,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终于有一天,有影迷发现一位衣衫褴褛、沿街行乞的老妇竟是当年红极一时的艳星杨耐梅,其中曲折,该是~出怎样的戏!当时的电影工业,其实就是没有对手的男权特区,一如时代本身。

在女人刚刚登上银幕的上世纪20年代,她们只能在电影里追求独立与自由,通过导演的男性视角,在舞台上诠释女性在男权世界低人一等的地位和悲惨命运……然而她们个人史的戏剧化、悲剧化都超过她们出演的电影。人说人生如戏,其实戏如人生。

1926年南国电影剧社

当时青年当时梦

今天,“民间影像”这个词是手执数码摄像机的青年中的流行语汇。而要考究中国的“民间影像”之始,也许我们可以回到1926年。那一年,田汉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开拍了《到民间去》。无论是从摄制活动还是影片艺术特色来说,当年的田汉走的都是一条十分另类的道路。

面对电影这一伟大的造梦机器,田汉曾写过一篇长文《银色的梦》,文中他引日人之言,“没有比电影再便于实现空想世界”。然而赤手空拳、缺少资本后盾的“南国”的电影实验之梦最终还是归于破灭。对比同期欧洲风起云涌的实验电影浪潮,我们只能说在当时的中国,在国家机器与资本壁垒之间的“民间电影之路”异常崎岖。

醒不过来,醒不过来的1920年代,旅美的、留法的学子回到中国,一些捣弄“长城画片”,一些创立“神州影片”,还有个“大中华百合”也是欧风美雨下浇灌成的。

田汉只去过离家不远的日本,学成回来先洋洋洒洒译下了好些东瀛的剧本,还第一个译进来了莎翁两本大部头。

当时小青年明亮的双目流露美好,写信给郭沫若,署名“易卜生在中国的苗子”。他跟青梅竹马的易淑瑜回到上海,1921年操办起《南国半月刊》,同年还跟郭沫若、成仿吾办起了“创造社”,在《创造季刊》创刊号里发表了戏剧文本《咖啡店一夜》,明明灭灭地告诉众人:我田汉心中有个乌托邦,那里喝水不用煤炉上的老茶壶。田汉的愿望很动人,以致他撞见郭沫若在后园浇水,竟气愤他“烟火气太重”;郭先生访东京,田汉相约上“银座”享咖啡,淑瑜佯装肚子疼不去才勉强没露出拮据窘况;翌日田汉又不理自己身无分文,邀客人上电影院,最后还是郭先生买的单。

1925年,田汉本来就阴间多云的天空遭遇雷电——妻子淑瑜病逝。苦闷至极,他受人所托写下第~部电影剧本《翠艳亲王》,片子没拍成,却让在现实里不可能像狄俄尼索斯般奔放的年轻人瞥见了希望的火焰,他记起了谷崎润一郎把这种制造光影、动态的玩意儿称作“人类用机械造出来的梦”。第二年他就“纠结”了归国者唐槐秋等创立起“南国电影剧社”,并豪迈挥笔写下:“酒、音乐与电影为人类三大杰作,电影年最稚,魔力也最大,以其在白昼造梦也。”就这样,田汉成了“五四”新文艺家里第一个“触电”者。他其实是与今天抓着书和笔进“星巴克”捱时光的“布尔乔亚”同好,这样的人“触电”,你能指望他正统主流?!可惜田汉上世纪20年代的电影创作资料已尽散失,只知道当时他仍爱行与世俗烟火相左之事,比如在剧社率先放映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等等。还知道,他从日本诗作启发写了剧本《到民间去》,有点居高临下,有点小资幻想。他参照了西方剧本的样式建立戏剧文本,然后用戏剧的办法对待电影——少动作,少情节,但要抒情。田汉的“新”在于绕主道而行;如果要说他是“实验”的,其实就是说他永远“在路上”;如果用“诗化”来形容田汉,那只是因为他一直不愿从“白日梦”中醒来。

结果不到5年“南国社”就被强行解散,然后田汉发表《我们自己的批判》,既“忏悔”自己“Bourge01s(小资)模仿底生活之沉溺”,又“反省”一向以来把电影当梦来做,说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他也许是完成了从浪漫感伤时代到现实主义的蜕变,像英国文坛从18世纪直接跳到了19世纪下半叶;可有些东西是留在了血液里的。田汉1933年写的《色》,写画家蘸自己胸口的血涂壁画女郎的口红,红唇就活动了起来,发出吼声,虽然吼出的是“民族反抗”,却怎看怎有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那股唯美味道。这不是“造梦”是什么?尽管再过了两年,在狱中的田汉能把一枚铜板磨成五角星;尽管又过了两年,他写成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父亲带电影“到民间去”1925年,从日本归国已四年的父亲遇到了非常大的打击,这就是母亲的去世,他自费出版的《南国半月刊》也因此停刊。父亲收到母亲病重的消息赶回老家湖南长沙,此时母亲已卧床不起。母亲对我父亲讲“一定要死在父亲的身边”,不久母亲就躺在父亲的怀里去世,逝世时只有22岁,父亲和母亲两人是表兄妹,感情非常好。母亲去世后,父亲在乡下待了一阵后与我的叔叔田洪一同来到上海,恰好新少年影片公司的姚肇里、唐琳想要拍摄父亲曾经发表过的《环娥琳与蔷薇》,父亲对这部作品并不很满意,于是另写了一部《翠艳亲王》,剧本写了,分镜头的本子也写了,最终还是没有能开拍。

1926年。父亲的老乡唐槐秋从法国回来,通过欧阳予倩的介绍与父亲相识,两个人由于是同乡还是同龄很是投缘,于是想在一起搞电影。1926年底,“南国电影剧社”就正式成立,父亲任社长,唐槐秋任副社长,一大批手无分文但满怀热情的知识青年加入剧社,剧社的“开张资本”仅有两百几十块钱,别人都怀疑拍电影要买技术设备,这些钱怎么拍电影,父亲和那些年轻人不管这些,他说就要“穷干”、“苦干”,于是就摩拳擦掌准备剧本要开始拍了。

当时想到的就是《到民间去》,这个剧本本来是神州影片公司的约稿。当故事写出来后,“神州”又怕亏本拒绝投拍,父亲是个不服输的人,于是决定“南国电影剧社”自己拍。实际上这个片子,除了基本演员是确定的,其他演员都是碰上什么^就新编进去什么情节。当时正好赶上苏联的当红作家平涅克和他的女朋友从日本到上海,父亲与他结识后就把他和女朋友也编进剧情。影片还是有一定主题的,是受俄国影响的一些革命知识青年穿起农民的衣服,到农村里宣传,并且发动农民进行反沙皇政府的斗争,还受日本的诗人石川啄木的诗《到民间去》的影响。

“南国电影剧社”为了拍这部电影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他们当时的情况非常艰苦,弄得东西当光,房租也付不起了,最后奶奶还当掉了东西帮父亲还欠债。有的书上说《到民间去》因为资金问题最终没能完成,其实是拍完了,但是正好赶上中日战争时期,影片的底片被这部片子的日本摄影师带回日本去了,根本就找不到他,后来有电影学者到日本去找这部片子的底片也没能找到,等于就是遗失了。

我现年78岁。回想起父亲年轻的时候那可真叫“天不怕、地不怕,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皆兄弟”,所以有一股向心力,能够团结青年;父亲在那么赤贫的时代,又是苦难出身,但是拥有一种纯粹的无私;知识面又极广,话剧、戏曲、电影、音乐都精通,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1928年《火烧红莲寺》

剑光侠影的第一把火

从《侠女》、《大醉侠》到《卧虎藏龙》、《英雄》、《功夫》,武侠片始终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电影在外国观众眼中的形象代言,不过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李安捧起金像的那一刻,他应该在道谢名单里加上80年前的一部电影的名字——《火烧红莲寺》。

1928年张石川、郑正秋拍摄的这部电影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无论是从技术积累的角度,还是从题材拓展的角度来看,“武侠”两字自此片后便成了中国电影军械库中的常规兵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从此在剑光侠影中长大。

70年前的《指环王》假设电影成了人类消失后唯一的存在证据,那么外星考古学家大概会得出这样一条惊“人”的结论:在20世纪即将进入30年代的中国.诞生了一位当时进化程度最高的地球人——“红姑”。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在人类想象力的制高点、诞生了所谓“类型电影”的好莱坞,只有以下几种人:“疯癫喜剧”中玩世不恭的新闻记者、“西部片”中持枪跃马的原野英雄、“强盗片”中不得好死的疤面大盗。和“音乐片”中笃信爱情的“我和我的姑娘”。

那么中国的“红姑”又是何许人也?她轻功卓绝,能够腾云驾雾、御风而行——正是《火烧红莲寺》中的一代女侠。在“飞行”这个技术和美学问题上,1928年的中国人显然比世界各地的凡夫俗子都更加先进。

当西方的小天使插上翅膀都显得摇摇欲坠之时,我国人民已经率先实现了敦煌壁画中的“天外飞仙”。

1928年,《火烧红莲寺》。正是从这刻开始,侠客们才开始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把食指一举,那缭绕而上腾的一道白光便带着法术把你的宝剑无条件地向敌人作战”……这70余年的武侠神脉绵延至今,才有了今天迷倒世界的《卧虎藏龙》。而要解开那其中飞来飞去的玄机,却也定要回到当年的《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的摄影师叫董克毅,堪称上世纪20年代的乔治·卢卡斯。他不仅创造出“接顶”法,把画在玻璃板上的红莲寺顶与没有寺顶的布景巧妙地拍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红莲寺辉煌建筑,还透过真实人物与卡通形象融合的办法表现“剑光斗法”,在银幕上将人任意放大和缩小.甚至完成“分身”的特技摄影技术。

为了拍摄剑侠飞行,董克毅还翻了许多资料。他根据~本美国杂志上只言片语,凭着想象用土法子实验,想出了空中飞人的拍摄法。那就是中国武侠电影的传家之宝——吊钢丝。中国影人是如此喜欢和信任这项技术,以至把它发展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而当年扮演“红姑”的一代女星胡蝶,就是这样身着戏装、腰挂铁丝悬在空中,在巨型电扇吹出的大风吹拂下,衣袂飘飘,摄影机关再加上层薄纱,朦朦胧胧。胡蝶尽管心中怕得要命,脸上却作微笑状,衬之以名山大川的背景,如神似仙向观众飞来,令人惊心动魄、如痴如醉。

《火烧红莲寺》到底火到什么程度?三年之内连拍18集,万人空巷!从第二集开始,《火烧红莲寺》干脆抛弃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原著《江湖奇侠传》,剧情更加天马行空——逃出红莲寺的知圆和尚联合崆峒派与昆仑派展开恶斗,双方剑仙各自施展绝技,钻天入地无所不能,胜负难分之下又互请高人,直杀得天昏地暗、鬼神同泣……这“佛道魔”三界互K的境界直让入想起后世盛极的“剑仙”一派。只可惜当时它被冠以“武侠神怪片”的恶名,因为当时全国只有3%的民众接受过近代科学教育,有95%的愚民相信“怪力乱神”的存在,以至国民党政府下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下令查禁“红莲寺”,武侠类型片的大火,就此南下香港。

同类推荐
  •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将作文技巧巧妙地暗藏在游戏中,在游戏中,孩子们释放了活泼可爱的天性,也释放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时憋一天也写不出一个字的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写作文,都只要半个多小时就搞定,不费劲!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游戏中身临其境的观察写作对象的特征、细节、变化和与众不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出好作文。
  •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是古德莱得完成美国“学校教育研究”的调研报告书。书中基于总结调查的教师的数据、学生的数据、家长的数据、教学实践的数据以及决策的数据,详细说明了美国学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形成学校教育种种弱点的原因,深刻揭示了在人们所向往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全面改革学校的整套方案。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白话聊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白话聊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常识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常识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越来越被重视。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分支和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青少年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更是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说明。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瀑布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瀑布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未想到的结局

    从未想到的结局

    短篇故事,一天完结时常更新,三天必出一本。
  • 嫡女农医:逆天小王妃

    嫡女农医:逆天小王妃

    傅婉言从来没想过她这么倒霉,被醉酒的病人一刀给捅死了,苏醒穿越到浑身长满有毒脓包的恭国侯府嫡女的身上,好不容易搞清楚下毒的罪魁祸首是谁,还没动手手刃仇人,就被赶出去了。为了保命,躲进了武陵村,卖卖草药、治治病、开个药铺、开个药膳酒楼、开个香料铺……小日子逐渐好转,谁知上天看她不顺眼,来了一场天灾!她散尽家财救济灾民、组织人员祛除疫病、顺道捡了个重伤男人回家,拿他做了挡箭牌成了假夫妻,在感情逐渐萌芽之时,男人失踪了……随后,她被接回了恭国侯府,一道圣旨将她赐婚好战嗜血的妖怪八皇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人的天亮

    一个人的天亮

    酒精能麻痹人的神经,如果说便利店是个充满温情的地方,那么夜晚的酒馆,就是发泄压力的地方。酒馆里的人来来去去,有些是过客,有些是常客,有些留了下来,有些再也没回来。店里的员工们,也在一个个夜晚里,淡看世间百态。
  • 神武傲天决

    神武傲天决

    九星级神纹宗师沈离为复仇无奈中引爆大地灵脉,与对手同归于尽,却神奇的重生回到少年时。这一世,他誓要把高高在上的仇敌斩于剑下,管他岳州之主还是上古世家,全都打入地狱!这一世,他还要踏上最巅峰,带着心爱的人领略更多的风景!逆天丹药,神兵利器,神纹法阵,我样样精通,神武双修,霸绝天下,傲天独行!
  • 离鸢剑

    离鸢剑

    本书主要讲述一个倒霉刺客的不屈成长之路。
  • 简大小姐又被误解了

    简大小姐又被误解了

    ‘隐藏杀手白客’竟是世人唾弃的简大小姐简安!简安,生在豪门世家,却因家族恩怨,被寄养到一家贫寒家庭。只看表面的群众觉得她凶残、恶毒,仗势欺人,种种针对人的形容词一一落在她身上。当一件件隐藏的真相被揭开,世人才明白,原来他们都错了……简安过得很好,虽是家境贫寒,但却有一对慈祥的父母,一个温柔的哥哥。某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不是家里的亲生女儿,怀着羞涩胆怯的心思想跟哥哥告白,却发现他神秘失踪,苦苦追寻。一件件扑朔迷离的事偶然发生,她又该何去何从,哥哥的神秘失踪是否跟这些事情有关呢……
  • 营商环境微视角:商事登记首代谈

    营商环境微视角:商事登记首代谈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商事登记的窗口的企业办事遇到的一些鲜活的案例,这些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这些案例的解决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营商环境。第二部分是作者针对企业注册登记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为其他企业的登记注册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第三部分是我国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律法规,方便那些准备进行注册登记的企业查阅。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可能遇到问题的解答+注册登记的法律法规,本书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对企业注册登记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参考意义,对深圳乃至全国营商环境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 重生圣女:王爷帮我个忙呗

    重生圣女:王爷帮我个忙呗

    “你想要做什么?我都能帮你。”“帮我解毒。”“让我当捕快!”……“助我逃婚!”某人一挑眉:“逃婚以后,跟谁结连理?”“跟你。”“成交。”
  • 第八棵馒头柳

    第八棵馒头柳

    《第八棵馒头柳》集刘心武微型小说创作心血之大成,收录了其历年来的小小说精品之作,涵盖了亲情、友情、爱情、人生、社会、改革、励志、成长、成功等多个话题,反映了家长里短、人生百态、社会万象,生动地还原了各阶层或大或小人物的生存、生活、精神等风貌,贴近市井民生、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