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4600000008

第8章 喜事篇(2)

听香

在台湾的台南、台北和鹿港等地,有“听香”的习俗。是当地百姓在大年前后进行的一种相当有趣的民俗活动。妇女在这些日子里面,跪于自家厅堂叩拜神灵,企求收获明神指点来年大吉。收到神的祥语信息以后,按照神的指示,前往神指方向,前去静听人家的悄悄话语。然后再把人家说的话传给自家的厅堂神主,让神主再占卜明示。这来回一路传话的活动,俗称“听香”。

荡秋千

秋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那个时候,祖先为了生活生存,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当中,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飞奔上树或者跨越沟涧。这就是秋干最原始的雏形。用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在春秋时期的中国北方就产生了。史典《艺文类聚》中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绳索为了结实起见,常用兽皮制成,所以秋千两字繁写为“楸疆”,以“革”字为偏旁。“秋千”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内地,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秋千成为了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

一般来看,正月初十以后,人们开始在村口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秋干。正月十四十五是荡秋干高潮。荡秋千使人心旷神怡,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荡秋千可以分为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和坐荡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高手,有时候还要举行秋千表演比赛。秋千荡得最高最美之人深受赞扬。在年节荡秋千的日子里,也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良好机会。早在汉武帝时,民间有后庭千秋之寿,宫女们绳戏为乐,为避忌讳将“千秋”改为“秋千”。有“千秋万寿”之意。荡秋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健康,还能培养人的勇敢品质,并成为民间流传广泛的健体活动。

吃粽子

在民间特别是南方,粽子是很有名的小吃。粽子又称为“角黍”和“简粽”。在中国农历五月的端午时节,百姓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吃粽子的风俗。

粽子的种类颇多,有湖州肉粽、八宝肉粽、台湾肉粽、豆沙粽、威粽等等。苏州粽子、广东粽子、北京粽子、宁波粽子和台湾八宝粽等被视为我国的名粽。其中苏州粽子为四角形,有枣泥、猪肉、豆沙等等品种。广东粽子用荷叶包裹,个头大,正面方形,后背隆起一只尖角,以蛋黄做成的肉黄粽和什锦粽风味独特。北京粽子分糯米粽和大黄米粽,大黄米粽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别有风味。至于古代民间的粽子,从历代诗人笔下可见一斑。比如唐代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出了粽子的味道和形式。唐代温庭筠诗说的“盘斗九子粽,瓯闹渔歌响,风动角粽香”,表明了粽子在那时候就已成为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时尚食品。

雄黄酒

据说诗人屈原投江之后,老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纷纷把自家的粽子、咸蛋之类吃食投入江中喂鱼龙。还有老年人拿来一坛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要用药晕倒鱼龙。药撒不久水面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面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把这条龙拉上了岸,剥皮抽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涂抹七窍。叫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孩子们的纯洁心灵。据说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在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鱼龙为什么害怕雄黄酒呢?其实民间早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

古人以为晨属于龙,逢晨时刻正是群龙形雨之时,所以在端午节早晨摆开雄黄酒饮宴祈雨,希望有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年景。有的地方在端午清晨时,还喜欢把雄黄酒水洒在居家屋里屋外,或者涂在小孩子的耳朵、鼻子、额头和面颊上面,避除毒虫蚊蝇叮咬,也驱散瘟疫之气。

吃元宵

元宵在中国南方又叫做汤元。尤其江南自古以来。老百姓一直都有吃元宵的传统习俗。江南把元宵称为“元子”、“乳糖丸子”、“糖元”、“团子”,也有称为“汤圆”、“水圆”。元宵作为农历正月十五的一个节庆食品,传说最早开始于春秋末期。据传,楚昭王复国之际泛舟江上,看见了江面上漂有一物色白微黄,行舟的人捞起来献给昭王,有些甜美味道。昭王便下令叫人以山楂为馅仿制,庆祝家国团圆。这个时候正值农历正月十五,于是正月十五吃元宵就流传了下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正月十五这一天,要为天官上元大帝诞辰设祭,求天赐 福,诵经持斋。不用荤菜酒肉而用米饭面团素食当作祭品。所以面团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汤圆进而成为元宵。元宵制作分为两种:一种实心不带馅。另一种带馅。

元宵通常以芝麻、白糖、枣泥、豆沙、果仁等作为馅心,也有用虾仁、菜泥、鲜肉、火腿为馅的。传统元宵有香甜辣酸成五味。元宵可以汤吃、炒吃和蒸吃。在中国民间,吃元宵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睦与幸福。

猜灯谜

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艺形式,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灯谜以谜语为基础,启发智慧,融汇知识。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是当时谋臣策士委婉劝谏之隐语,称“瘦辞”,六国时候民间盛行猜谜语。宋代开始有了灯谜。当时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时至今日,这种民间习俗仍然流行,尤其是元宵节期间猜灯谜比较兴盛。各地游园会和文化场所都少不了猜灯谜游艺项目。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一种老百姓自己的娱乐活动,也就是把谜语写在彩灯上面,进行猜底的民间娱乐。有的地方把谜语叫做“灯虎”,用来比喻打灯谜的艰难深奥,因此猜灯谜还叫做“射灯虎”。

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做“龙舞”或者“龙灯舞”。相传舞龙灯成为春节一种风俗习惯,是源于民间龙播雨的久远神话故事。战国时期的金角老龙王播错了雨季,大雨淹死了许多百姓,所以被玉帝问罪贬斥。老龙王为了将功赎罪,就在每一年新春之际登门拜访百姓,许诺来年风调雨顺。百姓依据这个历史故事,创造了龙灯舞,以示制服龙王表示欢快心理。民间龙舞流传悠久,据《春秋繁露》记载,舞龙灯早在汉代就已经产生并且历朝不衰。唐宋时期的“灯 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民间耍龙灯,龙的形象 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了龙头龙尾和节节龙身,龙身节数不等,但 是均为单数。每一节里面燃有蜡烛的称“龙灯”。没有蜡烛称为“布龙”。另外还有用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长板凳拼成的“板凳龙”等等各种形 式的民间龙舞。所以民谚有所谓:“锣鼓响,脚底痒”。耍龙灯时候龙在红色宝 珠的引导下,飞腾跳跃,高耸而下,蜿蜒腾挪。由此可见民间耍龙灯具有极其 独特的吸引力。

舞狮子

舞狮子也是一项健康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从年初四到十五日,都有舞 狮队伍游动于乡村之间。舞狮队伍有七人到十余人不等。这些人员穿一样的 衫裤鞋帽,腰间束系同样带子,刀棒齐备,非常威武。舞狮子的狮头是用纸糊 成的,因为狮子形状不同,所以有“猫头狮”、“鸡公狮”、“斗牛狮”等等缤纷多 彩。狮子眼鼻口舌具备,着色彩,饰以绒线响铃,再用彩布作狮身。舞狮时候, 一个人双手举着狮头,~个人俯首曲背作狮尾,随着锣鼓的节拍,舞出狮子 各种活跃的姿势。另外还有两个人,一个饰猕猴,一人饰笨伯。随着舞狮作有 各种各样滚翻跳跃动作,来娱乐观众。民间舞狮历史悠久,舞狮技艺精湛:有 的表演狮头勇猛灵活,有的在地面上反扑跳跃,还有的舞狮动作细腻、轻巧 诙谐。比较常见的还有“狮子滚绣球”、“勇士戏狮”、“群狮戏”、“狮子带仔”等。春节期间还有很多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玩竹 马等等,绚丽多彩,热闹非凡。各地方民间也有演出大戏的,比如传统戏曲节 目有“三打白骨精”、“白蛇传”、“闹天宫”、“孟姜女”等,颇受大众喜爱。

赛锣鼓

民间的赛锣鼓和舞狮子都是百姓过大年的热闹娱乐节目。这些民间娱 乐尤其以南方乡间最为热闹。从进入新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锣鼓声此 起彼伏,持续不断。赛锣鼓是一项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每个村庄组成一个锣 鼓队。一个响鼓一副铜钹、数面铜锣。由敲响鼓的敲鼓点,指挥铜钹、铜锣依 节拍而击奏。当进入最热烈的时刻,各锣鼓队便使劲地敲击互相竞争,双方 都想以自己的锣鼓乐队声响压倒对方。锣鼓声似山呼海啸,使得平时静寂的 乡村增添了不同凡响的热闹气氛。

同类推荐
  • 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7)

    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7)

    幽默是犹太人面对黑暗和苦难的心灵鸡汤。透过那些浸泡在苦涩中的“含泪的笑话”,犹太人调侃和嘲弄权力与神圣,讽刺和批判人类的劣根性,从而抵抗和超越世俗生活的悲苦与无聊。没有悲天悯人的犹太式幽默,没有悲剧式的自嘲,没有令人忍俊不禁的傻瓜哲学,犹太人就不可能获得上帝的拯救,也不可能抓住真理的尾巴,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木兰溪木兰江木兰河

    木兰溪木兰江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丽王妃

    穿越之丽王妃

    她不就是对现实的不满发发牢骚吗,至于让她来到这个听都没有听过的什么宇文王朝吗,被一个男人强那啥了也就算了,为毛还会被人当做王妃娶进府里?她可不想自己的夫君后宫三千,佳丽无数……宫斗频频,死伤无数,她被扣上谋害子嗣的帽子,而他又会如何选择?
  • 九殇之情

    九殇之情

    一个废柴小姐与夜国九王爷冥夜的爱情故事,讲述他们相知相爱。
  • 魔女的腹黑王子

    魔女的腹黑王子

    她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他们是幻陵一中最令人嘱目的美少年组合.想要知道她如何把完美冷酷的冰山会长搞定吗?想要关注她和同样腹黑的第一美少年的恋情吗?且看这个被誉为“顶级魔星”的少女如何玩转王子学院……
  • 娇妾来袭:休掉世子夫君

    娇妾来袭:休掉世子夫君

    永安伯府据传奇丑无比的嫡长女方绯胭自降身份要死要活地非要嫁给京城第一美男子睿王世子为小妾,最后落得个被人陷害赶回娘家的凄惨下场。一朝现代霸气特工归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斗继母,玩小妾,顺便捞一个便宜美男夫君。但是谁来告诉她,她这绝世无双、霸气侧漏的妖孽美男夫君怎么是只断袖?某女:滚,找你的小受谈情说爱去!某男(委屈):娘子,为夫心中只有你一人。(男女主身心干净,卖个萌,求收藏,求支持。另:作者玻璃心,只想安心写文,读者安心看文,不喜吐槽)
  • 阴阳割昏晓之成魔

    阴阳割昏晓之成魔

    是魔是仙你们说了不算!这片大陆上有人才有魔!请叫我大魔头!
  • 风流妻主:绝魅女王爷

    风流妻主:绝魅女王爷

    传说,她曾是帝都最风流的女子,左拥右抱美男环伺;传说,当今帝君乃是她最钟爱的男子,却被女帝横刀夺爱!生在女尊国,贵为女王爷,她用得着去撬别人的墙角?不愁吃,不愁穿,但也不能就此虚度一生,于是,她提起包袱偷偷溜走。入宛州、落真情、游九国、历艰险、荆棘遍布,九死一生……原本以为这逍遥的日子必定快乐无边,岂料风云还在暗涌,这逍遥女王爷,当真不好做啊!
  • 我的修真分身

    我的修真分身

    新书【最强快递】已经上传,求收藏推荐。…………在一声莫名的雷鸣后,林夕发现在修真界有了一个分身,从此人生天翻地覆……是龙就要翱翔于九天之上,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位面文明的碰撞,无数天骄的对决,无尽之征战,永无止境的血与火……这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位面征服史。也是一个誓要诸天尽暗的大魔头成长录。
  • 穿越特工之本行

    穿越特工之本行

    魏忠贤又怎么样,我就是要踩你。采花大盗,东海大盗,都是我兄弟。权财,吾之欲。窈窕,吾之求。亲友,吾之念。我是林琅,我本疯狂,特工重生,谁与争锋。
  • 良辰误

    良辰误

    她,八岁便认识他,爱上他。终于有一天,喜从天降,他向她提亲了,满心欢喜地嫁给他。新婚之夜,他却喊着姐姐的名字,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她要报仇,却忘不了他,恨不起他。
  • 飞鸟与云朵

    飞鸟与云朵

    冬天的阳光里,两个女孩并肩走着。鲜花与猫咪,可互相依偎,也可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