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9600000029

第29章 称谓(4)

“关内”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古代在陕西建都的王朝,则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

“关外”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一带地区,秦、汉、唐这几个定都于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明清则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而得名,也叫“关东”。关东是满族人起兵的大本营,因此被清政府视为“龙兴之地”,清朝初年曾有短暂的开放,康熙七年(1668年)即开始封禁,以至东北地区大量地区无人居住,自然条件优良。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关里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甘冒严厉惩罚危险,“闯”入东北以谋求生存,此为“闯关东”来历,一度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即以此为本,现实中的确很多东北人的祖籍都是河北、山东等地。

台湾综艺节目《超级星光大道》中有位女歌手徐佳莹,她自编自唱的歌曲《身骑白马》引用了台湾歌仔戏中“薛平贵与王宝钏”唱段,有一句为“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归中原”。在古典戏词、曲艺中也常能听到所谓的“三关”,三关之为地名统称有四种说法。一为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在今山西。二指阳平关、江关、白水关,阳平关在今陕西宁强西北,江关在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在今四川广元西北,《三国志·吴志·贺邵传》中“刘氏据三关之险”即为此。三是南北朝时义阳郡(治今河南信阳)南平靖、黄岘、武阳,总称“义阳”三关,在今豫鄂界上。三关与郡城势如首尾,为南北兵争要地,《南齐书·州郡志》说义阳“有三关之隘”。四是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在今河北省,淤口关在今霸县东,益津关在今霸县,瓦桥关在今雄县。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 年),周世宗柴荣北取瀛、莫等州,以此三关与契丹分界。一说三关中有草桥关(今河北高阳东),而无淤口关。

链接一:我国各省份名称的由来及沿革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朝时辖地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朝时辖地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朝时辖地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朝时辖地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之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8年民国改称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以今日辖地置湖南省。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东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延续此称呼;1958年设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名广西壮族自治区。

黑龙江:以黑龙江流经该省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治所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

辽宁:以处于辽河流域并寓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金时置东京路;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民国时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年光复后仍改辽宁省;1949年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再次合并恢复辽宁省。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意为“沿江”。唐属东北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

浙江:以浙江(即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延续前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至民国未变;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称福建省。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重新恢复甘肃省。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西道;宋设川峡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新中国成立后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新中国成立后撤销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初设琼崖道;民初袭清制,后设琼崖行政区,属广东省;1984年设海南行政区,仍属广东省,1988年升海南省。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当时习惯将达赖喇嘛、班禅喇嘛所居之地沿用藏族叫法称为“乌思藏”“卫藏”,后来又由“卫藏”一词演变为“西藏”;新中国成立后于1965年正式建立西藏自治区。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1947年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未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延续清制;新中国成立后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由制造贩卖香料得名,二是因香江得名,三是因一位传奇女子“香姑”得名。香港自秦朝起即划归我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管辖;汉朝则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至隋朝时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在其治下;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迁至香港,使当地经济、文化得到发展;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从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县,为后来的香港地区;香港岛自明神宗万历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该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成为特别行政区。

澳门:古称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称为“澳”,得名“澳门”。秦始皇一统中国之时,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境域,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晋元熙二年(420年),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地;唐至德二年(757年),废宝安县,改为东莞县辖;自南宋开始,澳门属广东省香山县;1887年澳门被葡萄牙人强租,至1999年始收回,成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链接二:河东狮吼的故事

成语“河东狮吼”的故事,出自北宋时期的龙丘一带,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

据载,北宋仁宗时候,当时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的儿子叫陈慥,此人狂放不羁,傲视群侪,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却从不坐车、不戴官帽,很有名士风范。陈慥隐居龙丘,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称其为“方山子”。

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志趣相投,遂成为好友。陈慥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恢宏华丽,并蓄有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而陈慥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经常于其夫欢歌宴舞之时醋性大发,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敲打墙壁,弄得陈慥很是尴尬,苏东坡为此写了一首诗取笑他: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这里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又因为陈慥字季常,后来人们亦把怕老婆的人称为有“季常之癖”。

上文提到的陈慥之父陈希亮也大不简单,他与苏轼同是四川眉山人,为官30余年,疾恶如仇,深为百姓称道。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不愿这位贤达的事迹失传于后,也因是同乡的关系,而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大大赞扬了这位前辈。

链接三:项羽“自刎乌江”与红军“强渡乌江”是同一个地方吗

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同类推荐
  • 原是地狱来人

    原是地狱来人

    本作不适合文学赏析,大概率会让你感觉不适。如果不是实在无聊,请不要阅读本作。我长剑所指,天下皆宁扬尘蹄马荡尽天下战,细雨轻声诉完人间安。一剑斩断悲欢离合苦,千军袭过此中享乐心。美人笑语似可解千愁,孩童欢声是能判忠良。回首折扇轻摇血城中,原是深渊地狱有来人。
  • 强汉以后是盛隋

    强汉以后是盛隋

    杨广:朕不是随便的人。恩,叶青云的问答。但心中想的却是:你随便起来不是人。穿越,这是好事啊!但成为隋杨帝的女婿…你让我以后把敬爱的李世民大大往那摆?要不?把他杀了?为了自己以后的安全着想。不是理科男,也不是文科男,这是一个工科男的故事
  • 席卷明末之东藩

    席卷明末之东藩

    明月稀乌衣啼长城内外烽火明少年志凌云弯弓射白羽一袖卷千骑满城赤血旗提剑以血捍山河浩然一身英雄气
  • 法出于我

    法出于我

    当国民卫队的枪声渐渐逼近,贵族统治大厦将倾。一位家道中落多年即将崩溃的小男爵却在老宅里发现了一本黑皮书,从而踏入了中世纪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如果不能复兴,那就让我来演绎崛起!”(感谢灵感来源——十字军之王2)
  • 项氏皇朝

    项氏皇朝

    西楚霸王自刎乌江的遗憾就要在这儿得到改写,项氏王朝带你见证又一个秦汉时期项氏的兴起。
热门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天下棋阵

    天下棋阵

    一部失传400年的棋林秘笈一个皇族执着与坚毅的兴衰史天才少年,演绎一部强者回归的棋林故事左手楚河汉界,右手锦绣山河
  •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研究:以“身体政治”为中心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研究:以“身体政治”为中心

    本书是从“身体”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的专著。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身体审美意识的上升,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这一景观的理论背景来自西方古典哲学的“理性精神”向“感性经验”的转变。尼采、德勒兹、梅洛-庞蒂等哲学家以身体为准绳,将身体推进到一种认知主体论的地位。其后,由于受到20世纪中后期的后现代思潮和语言学转向的影响,身体被看作具有隐喻功能的能指,随着身体所指的变动而漂移,形成所谓“身体政治学”。
  • 星际脱单指南

    星际脱单指南

    一觉醒来,跨越了整颗星球的时间,全宇宙的血族都要从两位数排起,人人都得叫她一声老祖宗。翻身农奴把歌唱,看谁还敢说她是弱鸡!来呀,互相伤害啊,打不赢我叫你父亲。于是……她多了一个父亲。姚思:“……”暮玄:“……”
  • 剑梦浮生

    剑梦浮生

    一个奇怪的梦,一座奇怪的古墓,一把奇怪的古剑,主人公之芝穿越到了千年之前的楚国。穿越后的之芝叫做莫邪,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千年前的莫邪到底会遇到什么?又会发现什么?那些她心中的疑惑又将以怎样的形式解开?是幽暗阴森的幽冥鬼塔,还是诡异莫测的画皮人偶……
  • 我家夫君我来撩

    我家夫君我来撩

    【1V1】本书又名《落花归流水》作为一只新时代的桃花精,桃夭夭坚决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于是乎…逃婚!带上一只小精灵,溜了溜了。等等,怎么不管到哪儿,都有一只美人呀……1.那个穿白色衬衣的小哥哥好帅呀,阳光洒下,白衣少年眉眼清冷,放下手中书本,微微抬眸,看向面前眼中闪光的女孩,桃夭夭一本正经:小哥哥,你谈恋爱么?恋爱选我呀,我超甜的。2.哎,那个仙尊你站住,白衣墨发的美人转身,微风轻过,墨发轻扬,桃夭夭一脸神秘:你位高权重,心怀天下,什么都有,但你缺点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哎哎哎,别走,你缺点我呀,你缺我……3.在片场,影帝白皙修长的手指轻握住黑色的枪支,神色略显漫不经心,黑曜石般的眼瞳瞥向轻捂住心脏的女孩,桃夭夭眉眼弯弯:影帝大人枪法真好,正中我的心呢。……哼,没错,他们都是我夫君,各路小妖精快离开,我家夫君只能我来撩。什么?开什么玩笑,谁不想嫁了,桃夭夭拉过一旁浅笑的绝色美人,走,美人微微挑眉,怎么?桃夭夭,干什么,那还用问?成亲!#颜控女主/绝色男主#女主古灵精怪,资深颜控,戏精一枚,非傻白甜。这是篇宠文吧……你猜?小甜文,不喜绕道哟。
  • 生活暖色调

    生活暖色调

    他们之间的生活的一个个小故事。友情与爱情。相遇、相知、相亲、相爱、结婚…………生活中的暖色调,不知道能不能戳中你的笑点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花小说-你是我的影子

    百花小说-你是我的影子

    百花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 昔风不起我还爱你

    昔风不起我还爱你

    三月的风,四月的雨,过不去的情,忘不了的你。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世界这么大,人生那么长,想起你,全是温柔,全是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