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35000000017

第17章 孜孜以求(3)

王惟一攻求针灸学

◎天下无不好谀之人,故谄之术不穷;世间尽是善毁之辈,故谗之路难塞。——陆绍珩

王惟一(987—1067年),名王惟德,北宋医家。宋仁宗(赵祯)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

王惟一是北宋著名的医学家,历任仁宗和英宗两朝的医官。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获得了针灸方面的精湛技术。他不仅精通古时候的医学理论,而且还注重实践,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统一、普及和发展针灸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针灸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针灸术大约起源于人类发现并使用火的石器时代,后经过历代医学家的总结和发展,成为有系统的学说,于是,便形成了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成分——针灸学。

隋唐以前的针灸书,到宋代时不少已经失传了,当时流传的一些针灸图书也多是经过辗转传抄留下的,以致经络腧穴部位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甚至有相当的错乱之处。当时,有许多医家小心翼翼地按着图书去给人治病,不仅没有治好病人的病,反倒使病人受害,这些事例使许多医家迷惑不解,甚至感到格外震惊。王惟一自己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曾经把一个病人治死了。对此,王惟一为失却医家天职深感内疚,他不断反省和琢磨自己致误的根由,终于发现,致误的原因并非自己粗心大意,而是先代流传下来的针灸图书错乱导致。他决心下一番工夫,把先代的针灸图书进行一次统一的整理,把错乱之处校正过来。

他参考了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有关针灸的内容,并且根据晋代皇甫谧所著的中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对照了许多“明堂图”一类的书,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有时为了验证一下经络穴位,便顾不得痛苦乃至危险,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有一次,由于扎错了位,他昏厥了好几天。可好了以后,他仍然一如既往,用自己的身体和性命来换取知识的准确。

经过十几年艰苦不懈的努力,王惟一终于著成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将原来针灸图书中迷信不实的地方去掉,改正了错漏之处,使针灸图书臻于正确完善。全书共记载穴位名354个,按着所附铜人图谱的解剖位置,12经络、督脉、任脉等经络走行的径路,依次叙述各孔穴的位置,注明了各穴位的相距尺度,详细地讨论了针灸各穴位的主要作用和针刺的深度,从而校正了经络的走行,明确地固定了孔穴的位置及腧穴的主治作用。全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针灸著作的经络体系,另一方面又便于临床取穴和治疗与研究,可以说是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不仅是当时医学和临床者必读之书,也是后人继承、学习传统针灸学的宝贵资料。

王惟一认识到,针灸医术是千百年来笔传口授流传下来的,颇为珍贵,要普及发展这门医术,单靠图谱书籍是不够的,也不准确,还容易导致失误,于是,他设计了立体铜人模型,和工匠一起铸造了两座针灸铜人。这种把平面图谱改为立体模型的传授方法,在当时来说无异是一种创举。

◎故事感悟

济世救人,是医家的神圣天职,王惟一正是执著地遵守这种天职,不断思考和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王惟一为中国医学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光芒。

◎史海撷英

针灸铜人起源

王惟一曾任翰林医官院医官、尚药局奉御,他对古医书中之有关针灸理论、技术、明堂图经等都有深入研究。奉旨后,他又进一步对人体解剖、穴位、经络走行、针灸主治等进行细致研究,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宋仁宗看后认为书中论述虽然精辟,但学习的人执行起来可能还是会有偏差,于是继续下令王惟一制作针灸铜人模型,以便更感性化地认知针灸理论。

1027年,王惟一制成了两个铜人。这两个针灸铜人,高度跟成年男子一般,外壳可以拆卸,胸腹腔也能够打开,可以看见腹腔内的五脏六腑,位置、形态、大小比例都基本准确,在铜人身体表面刻着人体十四条经络循行路线,各条经络之穴位名称都详细标注,都严格按照人体的实际比例。两个铜人铸成后,一个放在翰林医官院保存,一个放在大相国寺仁济殿中。针灸铜人的制成,使经穴教学更为标准化、形象化、直观化,很快针灸铜人就成为针灸教学的模型,对于指导太医局里的学生学习针灸经络穴位非常实用。

有了针灸铜人,学生在进行针灸考试时,通过针灸铜人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查,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更真实的体现。铜人扎针灸考试的方法非常科学,考试前会将铜人的表面涂上蜡,用来遮盖铜人上刻的穴位、经络说明,穴位上的针孔也被黄蜡堵塞,铜人体腔内还要注入水银或水。学生考试时,根据考官的出题,用针扎向铜人的穴位。如果针刺的部位不准确,针就不能扎进铜人体内;如果取穴正确,正好扎在被堵上的铜人穴位点,那么针很快就能刺进去,并刺到体腔内。这样拔针之后,水银或水就会从针孔中射出。学生对于穴位掌握得是否准确,可以非常明显地考查出来,而且标准统一,对于针灸教学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文苑拾萃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是中国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该书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之有关针灸学内容等分类合编而成。原书根据天干编次,内容主要论述医学之理论和针灸之方法技术,故命名为《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本是一位史学家,年近50岁时,因患关节炎,加之耳聋,开始钻研针灸医术,学习上述三书,并将其中“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而成书。人称其“习览经方,手不辍卷,遂尽其妙”,或誉之为“晋朝高秀,洞明医术”,可知其因病习医针灸而成功者。首先,《针灸甲乙经》在中国独具特色的针灸疗法的发展中,发挥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在此期间,中医学典籍《素问》、《灵枢》等虽有关于针灸学理论与技术的阐述,也有若干专门论述针灸经络的小册子,然而或已散落残佚,或只散见而不成系统,《针灸甲乙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针灸经络、腧穴、主治等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而成书的。

郭守敬一生求索

◎虽咫尺以进,往而不辍,则山泽可越焉。——葛洪

郭守敬(1231—1316年),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郭守敬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一生研究出大量的科学成果,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郭守敬从小刻苦学习,遇事善于思索,勤于实践。在他十五六岁时,他得到了一份古人用仪器观测到的日月星辰景象的“璇玑图”,他被吸引住了。他不但认真地阅读了这份图,还亲自动手用竹篾制造了一台浑天仪,修了一个安放这个浑天仪的土台,直接观测天空星辰的位置。

后来,郭守敬以其才学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重用,负责仪器制造和天文观测。首先,他和王恂等人亲自主持了编订新历的工作。经过多年辛勤努力,1280年新历告成,被定名为“授时历”,并于次年正式颁行。郭守敬在负责仪器制造过程中,对旧的天文仪器逐一进行检查,并与工匠配合,研制成了十多种天文仪器,其中有许多仪器在当时世界都是居领先地位的。

圭表测影技术,在当时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了克服表端的影I—B1日光散射而模糊不清的问题,郭守敬创用了4丈高表,为传统8尺圭表的5倍。自北宋起,制造的浑仪特别多,为了测量各种不同坐标值的需要,浑仪上增设了越来越多的环,其固定的装置有地平、子午、天常等环,能够旋转的环有白道、赤道、黄道环等,以致八九个圆环遮掩了很大的天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并且这样多的环放在一个共同的中心上,校正起来也很困难。北宋的沈括取消了白道圈。郭守敬借鉴了沈括的做法,在沈括的基础上,又取消了黄道圈,并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著名的简仪。简仪改变了测量三种不同坐标的圆环集中装置的方法。把它分解为两个独立的装置(即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从而简化了仪器结构,保留了四游、百刻、赤道、地平四环,增加了立运环。这样,除了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外,对绝大部分天区,一览无余。郭守敬又在窥衡两端圆孔中央各置一线,增加了观测的准确性。

为了观测赤经差,他又在赤道环面上安装了两条界衡,界衡两端用细线极轴与北端连接,这样测量的精确度又大大提高了。郭守敬还在赤道装置上放置一个候极仪,使候极仪轴线和极轴平行,可以随时校正赤道装置。他又用一个固定的地平环和一个直立可转的立运环以及窥衡构成的一个地平装置,这是中国天文仪器中第一次出现的一个独立的地平经纬仪结构,能同时测量地平经度和高度,当时称之为“立运仪”。

郭守敬是一位著名的天文仪器设计制造家。除了圭表、简仪、立运仪以外,著名的还有用于观测太阳位置的仰仪、可以自动报时的七宝灯漏、观测恒星位置以定时刻的垦晷定时仪以外及水运浑象仪、日月食仪、玲珑仪等。仰仪是根据和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在一座仰放着的中空半球面仪器内用十字杆架着一块有小孔的板孔,位置正在半球面的中心。太阳光经过小孔,在球面上就形成太阳的倒像,从球面上刻的坐标网立刻可以读出太阳的位置和当地当时的真太阳时,而当日食时还可以观测日食的食分、各食象发生的时刻及日食时太阳所在的位置。对月亮和月食也能进行类似的观测。这块有小孔的可以转动的板称为璇玑板,它很可能就是用来检验交会的日月食仪。郭守敬的杰出创造,把我国古代天文仪器的制造推到了一个新高峰。

郭守敬还是一位著名的天文观测家。除了对恒星位置进行观测外,郭守敬还组织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测地工作,在北京、太原、成都、雷州等27处设立了观测所,测量当地纬度,由南海到北海(15°~65°),从西沙群岛至北极圈附近,每隔10度设一观测台,测量夏至日日影长度和昼夜长短,观测站数比唐代多了一倍,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一系列天文常数也都进行了测量,如1280年冬至时刻的精密测定,测定当年冬至太阳位置,测定当年冬至月离近地点距离,测当年冬至月离黄白交点距离,测定28宿距星度数(精度比北宋时提高一倍),测定北京二十四节气日出日入时刻等等,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郭守敬还是一位政绩卓著的水利工程专家。他曾主持了若干重要的水利工程,如修复唐来、汉延等渠,增辟大都水源,修浚通惠运河等。其中唐来渠、汉延渠等都在黄河上游,唐来渠全长400里,汉延渠全长250里,及其他大小渠道,其溉田9万多顷,对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在渠口设滚水坝又设若干退水闸,这是一套比较完善的闸坝设计方式。

郭守敬还在大都西北设计修筑了长30千米的白浮堰以解决通惠河的水源问题,并修建闸门和斗门若干座以维持通惠河的水位,从而保证了来往船只的通航。在这些水利工程活动中还充分表现出郭守敬也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利工程设计都是以他自己的实际地理勘测资料为基础的,他曾对今河南、山东一带黄河附近几百里的区域进行过细致的地形测量,绘制了多幅地图。他曾经亲自上溯黄河,考察河源。他还发明了以海平面为标准来比较大都和汴梁地行高下之差的方法。这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海拔”的始创。他在通惠河上游河道路线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地形测量的精确性至今还引起学者们的赞赏。

◎故事感悟

郭守敬一生不懈地钻研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就。他在天文和水利等方面的研究中勇于实践,注重实测,大胆创新,对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郭守敬一生不懈求索,以其重大的科学贡献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

◎史海撷英

元朝行政制度

中书省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元朝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尚书省主管政务期间,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国王皇后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国王皇后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国王皇后的故事》、《王子少年的故事》、《公主千金的故事》、《官员商人的故事》、《庶民百姓的故事》、《能工巧匠的故事》、《女人儿童的故事》、《魔鬼妖怪的故事》、《动物植物的故事》和《生灵怪象的故事》等10册童话故事,其中包括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的作品,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多民间童话故事, 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的良好读物和收藏品。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悌:兄友弟恭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悌:兄友弟恭

    《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悌·兄友弟恭》收集、整理、编写30余篇从古代到近现代,充分体现“兄友弟恭”伦理思想的经典故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感召、激励、教育读者和青少年一代。《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悌·兄友弟恭》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 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有神话故事,中国自己的本土神话是丰富多彩的,其种类是多样的,其特色是鲜明的,其内涵是深远的。其故事是精湛的。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也是相当有知名度的,许许多多的神话人物也是相当有影响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一起来翻阅《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吧!
  • 大侠周锐写中国:琴

    大侠周锐写中国:琴

    琴是什么琴,追寻九弦奇琴。光华学校分文班、武班,师生们文武双修、行侠仗义。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有这所学校的校友,如公司白领、警察、记者、医生、厨师……光华师生为了让凤老先生成功打造能与凤琴相对应的凰琴,一行人等寻找碧梧树的全过程,并在探险的过程中挖掘和“琴”有关的中国文化信息。
  • 一千零一夜全集(八)

    一千零一夜全集(八)

    本书收录了《国王和他的兄弟》、《国王和青年的故事》、《神秘的古堡》、《哈里发的故事》、《水鸟与乌龟》、《牧羊人与美女》等孩子喜欢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谁的天空没有雨

    谁的天空没有雨

    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林傲凡出生。他的家境贫穷,姐弟三个。童年的阴影是他在黑夜里无法掩饰的痛。几经波折读完大学。大学里和初恋校花相识,毕业6年后和初恋女友的闺蜜结婚。经历创业失败,失去挚爱,孤独和无助曾伴随他很长一段时间,让他几度消沉却不层堕落。最终也只是过着普通的幸福生活。
  • 我的僵尸管家

    我的僵尸管家

    果然有了后妈就有后爹,我叶小冉居然在回国后被老爹赶到城郊的叶家老宅里面去,上班购物出门不方便的不说,居然被我发现了老爹留在老宅里面的管家不是人。“什么叫不是人,人能做的我都能做,想不想试试?”莫岳安的头就直接来了个360旋转对着我阴阴的笑了一下,神了,谁来救救我!
  • 古意

    古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湛沪剑仙

    湛沪剑仙

    湛沪剑出,一剑苍穹破,却斩不断世间情仇。七百八十里宝藏,是两代人人的恩怨纠葛,是天下纷乱的始作俑之物。
  • 明明茹悦

    明明茹悦

    宋茹悦离家出走的路上遇上了一位美男,从此踏上了追随美男的不归路薛含茗为了躲避娃娃亲,从此踏上了寻找女朋友的不归路
  • 重生之扶摇直上

    重生之扶摇直上

    上辈子贺爽挖空心思和觊觎家产的小姨勾心斗角,憋屈了好些年不说,最后还棋差一招被活活弄死,白窝囊了那些年重活一回,她要换个法子斗,待她扶摇直上,还不是怎么爽怎么来。至于夫郎,只要那拈酸吃醋的皇子一个就够了,可助她青云直上,保家宅安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级脉术

    神级脉术

    宇宙境界,一切皆脉。人体十二脉门。四脉:谐脉阵六脉:脉兽十脉:领域....看神秘的少师宝如何玩转天地脉术【魁拔】向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