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4300000016

第16章 治学要求实 真理须坚持(3)

◎史海撷英

李自成建立“大顺”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重新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郑廉在《豫变纪略》载李自成大赈饥民的盛况:“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641年1月)攻克洛阳,杀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从后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与将士们共享,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之后在一年半之内三围省城开封未果,最后一次趁黄河决堤冲毁开封,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10月在河南郏县败明陕西巡抚孙传庭。与此同时,明朝对清朝战事不利,3月,洪承畴降清。11月,清军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掠走36万人。

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3月,杀与之合军的农民领袖罗汝才,4月杀叛将袁时中,5月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

◎文苑拾萃

日知录

顾炎武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禽兽者也。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于晋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时,而山涛荐之入仕,绍时屏居私门,欲辞不就。涛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于人乎一时。”传诵以为明言,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于率天下而无父者也.夫绍之于晋,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当其未死三十余年之间,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而汤阴之死何足以赎其罪乎?且其入仕之初,岂知必有乘舆败绩之事,而可树其忠名以盖于晚也。

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遍于天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使谓绍为忠,则必谓王裒为不忠而后可也。何怪其相率臣于刘聪、石勒,观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动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治学严谨的国学大师黄侃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李大钊

黄侃(1886—1935年),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向刘师培学习,尽通春秋左氏学的家法。

黄侃师事国学大师章太炎,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金陵大学等校教授。一生治学勤奋,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章太炎以太平天国为例,谑封黄侃为“天王”。

黄侃重视师承,但不墨守师说,常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以自警。虽是名声赫赫之学者,且身体虚弱,仍致力学术而不倦,“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发愿50岁后才著书。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在音韵学方面对古音做出了切合当时言语实际的分类。

由于他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不肯轻易著书,若非定论,不以示人,并曾说“五十之前不著书”。可惜他未及撰成宏篇巨制就过早地谢世了,留下大批未经整理的点校笺识古籍的遗稿。黄侃虽未出版任何著作,却成为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学生们整理他的笔记,集结成书,《音韵》、《声韵通例》、《集韵声类表》、《尔雅略说》、《尔雅郝疏订补》、《文心雕龙札记》等惊世之作才得面世。

◎故事感悟

一代国学大师,一生始终保持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为学务精、致力学术而不倦的态度和作风,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求学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继承和发扬这种作风。

◎史海撷英

黄侃砸虎头牌

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

◎文苑拾萃

“出尔反尔”的黄侃

黄侃藏有《元诗选》清刻本两部,因同事兼好友汪辟疆十分喜欢,便出让了一部。事后黄侃获知,即使是清刻本的《元诗选》也是极其难得的珍本,于是写信给汪辟疆,并示以一诗,自悔轻售《元诗选》之失。起初,汪辟疆未当回事,还和诗一首。黄侃急了,便登门拜访,约汪辟疆赴茶社叙谈,欲索回《元诗选》。汪辟疆仍未当真,岂知黄侃竟纠缠不已,不惜托人说项,拟以原价将书回购。汪辟疆后来考虑到该书自己并非急需,遂慷慨允之。黄侃既喜且羞,次日,在日记中写道:“汪辟疆肯以《元诗选》见还,令人感愧。”书痴率真之性情可见一斑。

陈景润“大胆”指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陈景润(1933—1996年),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以示纪念。

陈景润从小热爱数学,大学毕业后,曾在厦门大学数学系任辅导员并兼做图书资料工作。工作之余,他不是到福州市新华书店买新出版的数学书,就是到图书馆借阅数学书。

一天,陈景润买到一本华罗庚教授的新著《堆垒素数论》。他如获至宝,回到家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入迷地读了起来。他对书中的理论、数据、论题、论证一一探讨,还不时拿起笔亲自演算、推导。就这样,他津津有味地学习了好几个晚上。

经过仔细阅读,陈景润发现书中有个数字和自己运算的结果不一致。开始,他怀疑是自己运算有错,便反复核算了几遍,仍与书上的数据不一致。他又从另外几个角度一遍遍复核,草稿纸都用了一大摞。这时,他才真正相信,自己的运算结果是正确的。另外,他还觉得,书中关于塔内问题的几个地方似乎还可以改进。于是,他提笔写了一篇题目叫《塔内问题》的论文,阐述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陈景润将论文交给系里的李文清老师看,李老师建议他把论文直接寄给华罗庚教授。陈景润想,华罗庚是数学界的老前辈,学识渊博,而自己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教师,贸然寄这篇论文合适吗?他有些犹豫。经过几天思考,他又觉得《堆垒素数论》是数学上的一颗“明珠”,如果失误不改正,就像“明珠”上落了灰尘,岂不遗憾。他想,自己虽然没有见过华老,但读过华老的不少著作,一直把华老当成是自己最敬重的老师。诚恳地指出老师的失误,这不是对老师的不敬,而是尊重科学、尊重师长的行为。

于是,陈景润给华罗庚写了封信,并附上了《塔内问题》论文。

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出版后,国内外数学界赞赏倍至,从来没有人指出错误,或提出需要商榷的地方。出乎意料的是,一位无名的小青年竟然能指出错误,还提出改进意见。华罗庚看了陈景润的来信后,异常兴奋。他被这个素昧平生的年轻人所表现的超人智慧和胆识深深地震惊了。他对身边的学生说:“给陈景润发个请帖,就说我请他作为特邀代表到北京来参加数学讨论会,请他到会作报告。”

几天后,陈景润收到华罗庚的邀请信,不禁潸然泪下,拜见华老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啊,没想到竟这样实现了。

陈景润从福建赶到北京,和华教授一见如故,师生滔滔不绝地交谈起来。第二天,在华老的亲自引荐下,陈景润走上讲台,面对来自全国200多位数学家宣读了自己的论文。

后来,陈景润被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做了华老的学生和助手。陈景润没有辜负名师的厚望,成了当代数学界的一颗“新星”。

◎故事感悟

追求真理求事实?还是尊重老师不指错?陈景润先生毅然选择了前者——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钦佩,我们做学问也当如此!

◎史海撷英

陈景润创造“陈氏定理”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两百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陈景润在高中时代,就听老师极富哲理地讲: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迪之言,成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陈景润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他以惊人的毅力在数学领域里艰苦卓绝地跋涉。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同时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对陈景润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也纷纷发表文章,赞扬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个成果”。

◎文苑拾萃

华罗庚与陈景润的师生情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访日期间心脏病复发,在东京大学的讲坛上猝然倒地,结束了他为祖国数学事业贡献不止的一生。消息传来,举国悲哀,抱病的陈景润更是万分悲痛,泣不成声,他嘴里不停地念叨:“华老走了,支持我、爱护我的恩师走了。”

1985年6月21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华罗庚骨灰安放仪式。此时,陈景润已是久病缠身,既不能自主行走又不能站立。数学所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劝陈景润不要去了,但陈景润说:“华老如同我的父母,恩重如山,我一定要去见老师最后一面。”在他的坚持下,家人帮他穿衣、穿袜、穿鞋,由别人把他背下楼去的。到了八宝山,大家建议他先坐在车里,等仪式结束以后再扶他到华罗庚的遗像骨灰盒前鞠躬致敬,但陈景润坚持要和大家一样站在礼堂里。因参加仪式的人太多,又怕他摔倒,只好由三个人一左一右驾着胳臂,后边一个人支撑着。就是这样,陈景润一直坚持到华罗庚骨灰安放仪式结束。追悼会开了整整40分钟,他就硬撑着站了40分钟,40分钟里他一直在哭,在流泪。

华罗庚对陈景润有知遇之恩,陈景润视华罗庚更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间的浓情厚谊在数学界传为美谈。

《陈景润》节选

(摘自沈世豪:《陈景润》)

陈景润的故居有两处,一处较大的老宅,早已被拆毁,并且盖起新房,无法觅踪了。一处是当街店面式的房子,只有前后二间,大门紧锁着,像一段封存的历史,又像是一个哑谜,任四方来访的人们,独自品味其中的落寞和蕴意。

若论家境,陈景润出生时并不差。他的大伯父曾任中国邮政总局考绩处处长。二伯父是中高级邮政职员,曾任福建省邮政视察室主任。他的父亲,职位最小,只担任一个三等邮政局的局长。他的一家,可称邮政之家。海关、邮政在当时是颇为吃香的。因此,陈景润的父亲并不住胪雷,而是住在福州南台。南国都市夹巷深深,庭院式的楼房,清净、简洁,且焕发着浓郁的书卷气。

不过,少年时代的陈景润,是常去故乡胪雷的。他留恋那绵绵不绝的相思林,还是屋后绿草如茵的一片向阳坡。尽管,他后来远居北京,心里却一直系着故梓。至今,胪雷的乡亲仍然珍藏着陈景润一幅珍贵的遗墨,那是陈景润应故乡之邀,于1995年手书的“群力科教兴邦,培育中华英才”。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陈景润因患帕金森氏综合征,手抖得很厉害。此刻,距陈景润去世只有三个多月,或许,这是他留给故梓的最后的嘱托了。

钱惪坚持真理

◎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张志新

钱惪(1906—2006)中国传染病学家。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第二届毕业生,获医学博士学位。著有《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实用血吸虫病学》等书。曾任上海中山医院内科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等职。1958年率领部分上医教职员工支援内地,进川创办重庆医学院,任副院长、院长。历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学杂志》的编委、副主编及主编。

同类推荐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二)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二)

    本书内容包括崇尚公平,履职为公,办事出于公心,努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气在身,坚持真理、崇尚科学,诚实守信、为人正派,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作交易;为政以廉,坚守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不以权谋私,勇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弘扬传统美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家谈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家谈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家谈》围绕政治生态这一重大课题,荟萃了相关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关于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论述的思想精华,并分八个方面展开解读。既提炼出了有关政治生态的核心观点,又系统回答了还政治生态“山清水秀”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还丰富了政治生态的理论内涵。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本书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社会主义成就、伟大的历史结论五编。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热门推荐
  • 腹黑大佬超软萌

    腹黑大佬超软萌

    【爽文×双强×双洁×超甜】某天,冷酷不近人情的顾少竟然带着一位女生进公司了,众名媛震惊。众名媛:虽然你很美也够酷,但是顾少依旧只是我们的,我们死都不会让给你!林小姐:嗯?众名媛:啊,顾少我们不要了!林小姐:?众名媛:不不不,我们只要你!在家里的顾少坐不住了:她是我一个的你们谁都不准抢!***在婚后,关于顾夫人的各种消息传出。“顾夫人竟然是那位神秘的黑客!”“顾夫人竟然是那位神秘的作家!”……顾先生看着在自己眼前码字的顾夫人:……众名媛:怎么办我发现我好像越来越喜欢男神了,啊啊啊!岳父岳母/父母:我女儿/儿媳妇就是厉害!顾先生:怎么总有刁民想跟朕抢媳妇!从此以后,顾夫人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抚摸一下今天依旧还是泡在醋坛子里的顾先生。
  • 极品铸造师

    极品铸造师

    天下第一锻造宝鼎——混沌乾坤,我的。天下第一淬炼之火——祝融之魂,我的。天下第一淬火之水——共工之魂,我的。不就是把绝世武器嘛!顶级材质随便选,顶级器灵随便挑,顶级符石随便融,顶级兽魂必杀技随便放。想跟我混?管你天神还是魔鬼,妖帝还是兽王,先跟我的四大玄兽过过招。什么?虚空恶魔要灭世?先问问一心只想安安静静做个美女子的小铁匠答不答应。QQ交流群:429324014新浪微博:景晓年TITE
  • 灵小队之注定的宿命

    灵小队之注定的宿命

    魔界入侵,妖魔动乱,人间邪恶,为祸苍生!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世界,唯有强者,才拥有重新制定秩序的资格和权利。灵小队,一个对抗妖魔以及邪恶组织的几人小组,因为闫峰的加入,渐渐成为了异人界,乃至三界中的传奇!已有作品【问道阴阳】【血炼魔天】【大修天】
  • 话杀

    话杀

    《因是初稿,未及矫校。如有误错,敬请指正》真诚很可笑,可笑的是自己必须分清什么时候该用真诚。否则,诸如傻、愚昧无知等等的话就按在了你的身上。累吗,为了家庭和生活,人们四处奔波,说不累那是假的。可能怎么办,世间的形态就是这样,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想说就能说的。有时违心未尝不是一种高尚,一种自我救赎。谁愿意明知前面是个陷阱,是个火坑,跳进去万劫不复,还拼命的往里跳?这就是人世,这就是生活。生下来你就得活下去,活下去你就得虚伪和真诚并存。我们在真诚中一次次爬起,在虚伪中又一次次跌倒。经历的多了,自然便释怀了,也就随风而屈,随雨而栖了。就像战场上对决的将军,依仗自身条件,施展出平生所学,用各自诡计假象迷惑敌人。有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想说:去特么的,只要成功,我甘愿做个孤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回到2012年

    回到2012年

    观前提示:本文有文抄公情节,请不喜欢这种情节的读者绕路前行。陈奕雄回到了2012年。可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没有系统、没有超能力、也记不住未来的大部分事情,他该怎么改造自己的人生啊!哦对了,他还有未来几年宝贵的人生阅历和后来才深刻明白的人生真理。(一本披着都市文的狗粮小说?反正我自己是吃到饱了)
  • 帝魔神皇

    帝魔神皇

    长安有一剑,可弑大帝,可诛邪魔,任你万般手段,我自一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资本奴役全人类

    资本奴役全人类

    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内战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今天的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风波……通过一次次的高抛低吸,资本洗劫、掠夺并重新分配了全球财富,不断地在人类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展现它巨大的威力。不管是股市、楼市、汇率还是物价,每一次的波动都跟资本脱不开关系,而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欧美为什么总逼着人民币升值?
  • 重生之独爱丑女

    重生之独爱丑女

    刚大学毕业的她,单纯善良的个性被顶头上司利用,在老总面前对她各种诋毁,中伤,使她终于认识到这个社会人心不古,险恶异常......在这之后,她性情善变,只在好友李晓林面前才会露出真心。一场奇遇,让她重回过去,变身为贵公子,从此她游走在各色女子之间,调节她们的情感问题......但她要完成一个任务,那就是拯救二十个没人理会的丑女人,才能和命定之人永远在一起......她带着疑惑,带着愤懑,却在无意之间得到了男主的心****于是乎,她发现这个系统原来就是拯救闺蜜途中泡男主,对男主再三调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