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9600000014

第14章 广施惠政(7)

李湘与东平之治

◎人情无端,利之所在,若鸟之追鸾。——魏·嵇康

李湘(生卒年不详),明朝时期人物。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间,山东南部贫瘠的荒野中,走来一支仪仗鲜明的队伍。这正是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前夕,这支队伍便是奉诏由南京北上的太子朱高炽与阁臣杨士奇等一行。

自从离开南京渡江,江北的惨景便使这些不大离开宫禁都城的人们感到震惊了。进入山东境后,景况更加不堪入目,到处都是饥寒中的难民。只见男女老弱,累累道旁,拾草实以食,而滕、邹二县灾情尤重。

太子朱高炽走进低矮破旧的民舍中,看到的是神色呆滞、面黄肌瘦、鹑衣百结不能遮体的乡下男女们。泥棚般的农舍中灶釜倾仆不治,显然已经断炊许久了。这还仅仅是入冬不久的十一月,漫长的严冬和春荒正威胁着人们。

朱高炽召见了山东布政使(省级最高行政长官)。

“为民牧而视民穷如此,亦动念否乎?”

“凡被灾之处皆已奏乞停今年秋税。”石执中认为已尽其职。

“民饿且死,尚及征税耶?”朱高炽对地方官员无动于衷的态度感到震怒,“汝往督郡县,速取勘饥民口数,近地约三日,远约五日,悉发官粟赈之,事不可缓。”

按照布政使石执中的说法,当时山东是遭受了灾荒。究竟是什么灾,他没有讲,但《明太宗实录》同月条记赈山东被水饥民,看来是遭受了水灾。不过,在这场灾害中,各州县的情况却并不相同。

朱高炽一行离开邹县北上到达东平时,见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这里百姓安居,田地齐整,人务其业,既看不到道旁的饥民,也看不到抛荒的田地。从行的杨士奇感到十分吃惊,不亚于他刚刚离开南京见到江北灾民时的那种心情。难道这里没有遭到水患吗?这个紧连梁山泊东平湖的低洼州县,比任何地方都易受水害。东平州之所以不见灾情,只因这里有一名为民安民的知州李湘。

李湘初由国子生授职都察院,以才升任东平知州。自从来到东平后,他便以东平为家,除去俸禄之外,一无所取,训诫吏民时,就像对待家人一样。

东平城东有一处大村坝,每逢大雨,山水泛滥,便成水患。李湘初到任上,便奏发丁夫,修堤治水,从根本防治了水患。也正因如此,这次水灾之中东平才免受其害。

山东是元末战乱最厉害的地方,破坏非常严重。洪武中虽经30年复业,刚刚稳定,又遭“靖难”之役,成为燕王朱棣与朝廷征战的主要战场。连年战争,加重了百姓负担,造成了田地荒芜。李湘尽力劝督百姓开垦,几年工夫,东平便道无饥民,野有桑禾,一片升平景象。待到东平原知州还任,李湘该解职改派时,东平百姓却说什么也不肯让他走了。他们特地入朝乞请,明成祖也特准其请,让李湘留了下来。

随同太子朱高炽北上曾亲见东平之治的杨士奇,对李湘的治政有直观了解,他支持李湘留任,并亲自写了一首《送李永怀归东平》诗相赠。

成祖迁都北京后,连年亲征漠北,山东又成为转运军饷的要冲之地,百姓徭负甚重,远途转输,多有破产人亡者。只有东平一州,调拨有度,人无失所。

对于李湘这样一个地方贤吏,老百姓自然拥戴乐归,但也有坏人忌恨陷害。不过这一来也就触怒了百姓,上千名乡民赶往济南,向巡按和布政使、按察使诉冤。近百名老人赶到京城为李知州辩白,直到案情查清,奸人伏法,李湘重归东平。

就这样,李湘在东平任上10余年。正统初年被尚书胡濙举为郡守中贤能有为者,改任为怀庆知府。那已是李湘晚年,他依依离别东平时,“东平民扶携老幼,泣送数十里”。

据说李湘到怀庆后,仍以爱民为本,裁制地方军卫欺民之为,保民以安。可惜他只在任三年便病故了。

◎故事感悟

李湘对待吏民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这样的官员肯定是爱民如子,一心为政。一心向善,使得他能够时时刻刻体察民情,从而避免了百姓遭受灾害。

◎史海撷英

献陵

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位于北京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西峰下。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初一日生于安徽凤阳,二十八年(1395年)闰九月二十一日被册立为燕王世子,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四日被立为皇太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47岁的时候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洪熙。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二日,朱高炽逝世于饮安殿,享年48岁。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九月六日葬于献陵。

况太守施惠苏州府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蜀·诸葛亮

况钟(1388—1442年),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江西靖安(今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诗人。宣德五年出任苏州知府,他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

说到断案如神、清正安民的好官,戏剧《十五贯》中的苏州知府况钟算是最突出的一个。《十五贯》是个文艺作品,写的是况钟于刑场上听到囚犯喊冤,毅然停刑,不顾自己的乌纱帽,重理案情,又微服私访,终于查明真凶,平反冤狱。不过,这一文艺作品却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作依据,历史上确有苏州知府况钟其人,而且他也确实是一位才干出众、清廉爱民的好官。

况钟原为礼部一名吏员,因才被荐授仪制司主事,后升任郎中。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皇帝为了解决国家财政问题,检选朝臣中廉能者出任江南等地巡抚及重要府分知府。就这样,况钟又被推荐来到苏州府任上。

明代的苏州是个重要而又难治理的地方。这里素称富庶,明朝建国前为吴王张士诚所据,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对那里曾经支持张士诚的富户采取了抑制政策,并且迁徙了不少富户,所定的田赋也较别地为重。苏州因为富庶,文化也比较发达,地处南畿,地方上人识多见广,又颇通文墨,一些豪猾之徒舞文为奸,最号难治。

不过,况钟来治苏州,亦有一得力条件,那便是他的出身经历。吏员出身,使他对下层情况颇有所了解;以才擢任,使他具有极强的办事能力,而没有那种迂腐的书生气。

况钟初到任上时,为了弄清情况,有一段时间里,他故作庸懦,凡事都由吏员决定。这些吏员以为他真的可欺,一个个原形毕露,照旧为非作歹,况钟得以将他们了解得清清楚楚。大概过了一月有余,况钟感到时机已到,将僚属吏员们召集起来,严肃宣读起赴任时带来的皇帝敕书。当他读到“府有僚属不法听拿问”等句时,诸人一个个屏息低头,满堂上下,鸦雀无声。宣读罢敕书,况钟拿出两本文簿,传上地方里老,请他们将僚属善恶分记二簿之上,又对府吏们说道:“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当即下令处死几名平素恶迹昭著的吏员,又把僚佐中贪虐庸懦者训斥一顿。顿时全府上下震动,从此属吏人人自警,再也不敢公然违法。况钟于是罢苛烦,立法条,凡是不便于民者,一概革除,苏州之治为之改观。

况钟在苏州前后十二三年,所行之政,以安民为本。对于况钟在苏州的治绩,史书传述颇多,最突出者有三件。

一是奏免勾军。由于历史原因,苏州民户中充为军户者颇多。清军御史李立暴虐不仁,动辄以酷刑追补军户,将户额强加于平民。况钟对其所为十分不满,与之相抗,并奏报朝廷,免去160多户军籍,另有数以千计的民户免去后代承袭军籍之役。

二是减免重赋。况钟在江南巡抚周忱的支持下,经过仔细计算,奏请免去田赋70余万石,大大减轻了苏州重赋的压力。况钟当政期间,苏州府所设的济农仓储岁积数十万石,赈荒之外,还可代办民间杂办及拖欠的赋税。

三是抵制宦官扰民。苏州府是明朝皇宫采办织造及花木禽鸟等物品的去处,常年有宦官奉旨往来。这些宦官除去给宫中采办之外,还要中饱私囊,稍不如意,便要苛责捶打,甚至捆打官员。况钟知道这种情形后,决心抵制。他率众官属来到宦官所住的驿馆,入门拜见。那太监照旧不还礼,也不大理睬。况钟于是起身说道:“老太监固不喜拜,且长揖。”说罢坐下来谈话。况钟言辞俱厉,与太监寸语不让。谈罢,起身率属员们乘骑回府去了。太监吃了一惊,一打听,知道是况钟,立刻敛起威风,不敢再胡来了。

有个姓来的太监,寻事杖责吴县主簿,况钟闻讯赶来,抓住来太监的两手怒声斥道:“汝何得打吾主簿!县中不要办事,只干汝一头事乎?”来太监吓了一跳,不敢再横行,并且设酒谢罪,事情才算了结。从此再也没有宦官敢殴打官员了。

除去这些之外,况钟还在苏州大力提倡尊师重教。他自己虽然出身吏员,却从不排斥读书求仕的文儒,不少贫寒之士都得到他的提拔赡助。

况钟为政纤细周密。他除去常设善恶二簿对属吏以行惩戒,还设置了通关勘合簿,防止坏人出入。设置了纲运簿,防止运输途中有人作弊,还设置了馆夫簿,以防非理之求。史书中说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他在任期间,官员、太监,乃至卫所军士凌虐百姓的事都很少发生。官员们过苏州都格外小心,恐其所为不检,为况钟所察。

正统六年(1441年),况钟在苏州任满,应该升迁。可是苏州百姓实在不舍得让他走,前往巡按御史那里请求让况钟留任的百姓多至二万余人。朝廷为此特命进秩正三品,留任视事。

况钟也留恋苏州百姓,他不仅留下来,而且直到病死于苏州任上。

◎故事感悟

况钟治苏,名闻朝野。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曾经赠诗道:“十年不愧赵清献,七县重迎张益州。”将况钟比之于古今难得的名吏。确实,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文苑拾萃

《十五贯》

《十五贯》是昆曲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原为清代的朱素臣所著。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无锡县肉铺老板尤葫芦借得十五贯本钱做生意,他对女儿戌娟开玩笑说,这是卖她的身价钱。女儿信以为真,当夜逃走。深夜,赌徒地痞娄阿鼠闯进尤家,为还赌债盗走十五贯钱,并杀死了老板尤葫芦,过后反诬告苏戍娟犯了谋财杀父罪。戍娟出逃后,与不相识的客商伙计熊友兰同行,邻人发现产生怀疑。而熊身上正巧带钱十五贯,于是两人被扭送县衙见官。知县听信诬告,定戍娟勾搭奸夫、盗钱杀父之罪,判苏、熊二人死刑。

监斩官况钟觉得内中有冤,力争缓斩。他详细调查,发现娄阿鼠破绽,继而又乔装算命先生,套出娄阿鼠杀人的口供,最后将娄带回县衙,升堂问罪,澄清了黑白是非,使杀人者伏法,蒙冤者昭雪。

这是一部以情节取胜的戏曲故事片,曲折复杂,扣人心弦,以鲜明的倾向性批判了贪愚的昏官,而对重事实、有智谋、能扶正除邪的清官况钟则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清初的轻徭薄赋

◎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南朝·宋·范晔

顺治(1638—1661年),爱新觉罗·福临,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1643—1661年在位,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世祖。

清初由于长期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耕地大量荒芜,农民死亡逃徙,全国各地呈现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据当时的记载,直隶南部“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四顾郊原,社社烟冷”。山东“土地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河南“满目榛荒,人丁稀少,几二十年矣”,湖南、两广等地“弥望千里,绝无人烟”,四川也是“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在这种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极端困苦,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这种经济状况严峻地摆在清统治者的面前。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要缓和阶级矛盾,安定人民的生活,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竭泽而渔,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不仅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因为广大农民已在死亡线上挣扎,根本不可能取得明末统治者那样大的剥削量。清统治者从明朝的灭亡中看到,苛重的剥削是造成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盗贼随在生发,屡图剪扑,卒不得其要领。所以致此者,良由赋役重烦”,认识到“收拾民心,莫过于轻徭薄赋”,“行蠲免,薄赋敛,则力农者少钱粮之苦,而从逆之心自消”。因此,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这对当时的清统治者来说,是巩固政权的唯一途径。康熙皇帝曾就“轻徭薄赋”政策讲过这样一句话:“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于百姓,将安施乎?”这句话可以反映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在严峻形势面前的清醒认识。

同类推荐
  • 死亡播种机——轰炸机

    死亡播种机——轰炸机

    飞机开始作为军用是从侦察开始的,空中侦察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而在侦察飞行的过程中,“抽空”甩几颗手榴弹或迫击炮弹就成了“轰炸机”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期已出现了专门研制的轰炸机,它就是俄罗斯的一种“重型”四发轰炸机,称西科尔斯基“伊利亚·穆罗梅茨”Ⅱ型,从此开始了轰炸机的发展历程。
  • 无处不在的化学

    无处不在的化学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各类各样的事物中,都隐含着科学。一株花、一棵树、一滴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从生活中任何的小事物中都能发现科学的闪光。而现在,让我们在故事中去寻找科学。
  • 泡泡的奇妙冒险Ⅰ

    泡泡的奇妙冒险Ⅰ

    泡泡的奇妙冒险其之一。奇妙的经历,奇妙的偶遇,帮助我们在这个奇妙的世界认识自己。
  • 庶民百姓的故事

    庶民百姓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金色的茅草

    金色的茅草

    美文、美读、美绘的有机融合,将一流儿童文学的生动气象与艺术风韵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在阅读图书的同时,倾听原文的优美诵读,欣赏书中的精美插图,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精神享受。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最强特长生

    最强特长生

    什么?打个篮球没有武功会横着下场?唱跳也不行?行吧,文化跟不上,系统帮补上,考武科,先从特长生开始。“走兄弟,跟我拍个片去。”舒鹤开始卖力吆喝
  • 万剑筑个仙

    万剑筑个仙

    一个于地球相似的平行空间里,青年罗伟浩,无意间获修真大能传承,还有一方蕴含灵气的次元空间,自此,这名青年便牛大发了:空灵修我身,万剑筑我道,常于都市隐,你莫自找削,诸神皆退位,万魔亦尽消,浩然存正气,乃我万剑仙!……
  • 学长,我好喜欢你

    学长,我好喜欢你

    心动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心动,是一种唯美的感觉初次见到学长你,我,就喜欢上了你
  • 女主重生后被杠精附体

    女主重生后被杠精附体

    本文又名《女主的空间里有矿》、《女主每天都在和霸凌她的那些人硬刚》、《女主重生后决定做魏璎珞》、《全世界都知道顾天深爱女主,只有女主自己不知道》……项璎重生了。她手里还是那把烂牌,身边还是一堆烂人。烂牌在手,也能打好。至于那些烂人,刚他们就完事!可手里的烂牌还没甩完,项璎就被对手压制的喘不过气来。牌桌上突然多了一对王炸,将项璎的对手炸得七荤八素!顾天深斜眼看她:“你是不是忘了我跟你是一家的?”项璎:“谁跟你一家!我们是对手好不好!我是地主好不好!”最后一波,顾天深当着她所有对手的面,出小牌放她走,还一本正经的对她说:“我才是地主。你是地主婆。”╮(╯-╰")╭没毛病。雏禾的扣扣书友群号【749678942】,欢迎来撩~
  • 天师要恋爱

    天师要恋爱

    一日某人躺在太阳底下眯着眼问:“你喜欢我吗?”某女回答:“喜欢。”“喜欢我,你还不跟我师弟保持距离!”“错了错了,下次一定。”“你还想有下次!”
  • 唐朝遗梦:魅惑伪坏妻

    唐朝遗梦:魅惑伪坏妻

    她是无名小作家,在和朋友聊天兼码字的时候穿越了,唐朝军营,她女扮男装,行医救人,不过这军营还真奇怪,怎么那么多男人都有龙阳之好?什么!这人拿的东西咋比她在二十一世纪看到的还高级?哇,原来你也是穿来的吖!
  • 水木之花

    水木之花

    本身就拥有聪明的大脑和倾世的容颜,外带一个强大的系统,这一路霹雳哗啦往前走,谁料还顺带拖走一个美男,和美男同居的那些日子预知后事如何,请阅读水木之花
  • 爱吃草莓的小仙女

    爱吃草莓的小仙女

    小时候的一面之缘,小小的韩隐,对那躲在墙角边偷吃草莓的顾茶念念不忘,白白的一只,看起来软糯可爱。再遇,长相不负小时候软糯可爱的顾茶同沉默高冷的韩隐互相不对付,一直争夺年级第一的宝座。顾茶:"那韩影可真讨厌,老和我争,我才是第一,他算老几,哼"韩隐:"第一我的,后来知道了顾茶就是小时候的那个小仙女就变成了什么都给你,第一给你,心也给你,只要你是我的"
  • 都市鸿蒙圣尊逍遥

    都市鸿蒙圣尊逍遥

    他是宇宙第一人,在一次练功被人偷袭,带着先天灵宝来到末法时代,看他如何逍遥,重会鸿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