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7300000007

第7章 身体力行出真知(5)

李时珍抓起药渣,仔细闻了一遍,又放在嘴里嚼嚼,自言自语道:“这是虎掌啊!”

那江湖郎中一听“虎掌”,慌忙分辩说:“我绝对没开过这味药!”

“那肯定是药铺弄错了!”年轻人说着,就要往门外冲。李时珍忙拉住他,说道:“别去了,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就以《日华本草》的记载来说,就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了。”

“对对,我开的就是漏蓝子!”江湖郎中急急地插了一句。

“是啊,药铺有医书为据,打官司也没用。”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不久,又有一位医生为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名叫防葵的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

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说成是同一种药物,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人吃了也容易中毒身亡。这一桩桩、一件件药物误人的事,在李时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李时珍觉得,如果不能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会耽误治病,重者要害人性命啊!

◎文苑拾萃

中药猜谜

其一

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

始因飞絮逐东风,冷梗青青飘水面。

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镤头上也出汗。

其二

一株空心树,独生东篱边。

病人膏肓久,九死一生还。

诗其一的谜底是浮萍;其二的谜底分别是木通、黄花、没药、独活。

屠本畯调查研究海洋生物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荀子·不苟》

屠本畯(生卒年不详),字田叔,号豳叟。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主要生活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海洋动物学家、植物学家。

屠本畯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曾在父亲的照顾下担任太常寺典簿、礼部郎中、两淮运司同知,后移福建任盐运司同知。他鄙视名利,廉洁自持,十分爱好读书,到老都手不释卷,说:“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伸以当枕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他性格豪爽,朋友众多,八十几岁时在酒席上还能放声高歌,声音洪亮,足见其倜傥风流。在没有去世的时候,他就给自己写好了墓表,在表中以“憨先生”自称,很幽默,很旷达。

在明朝中叶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萌芽逐渐产生,一些读书人便开始深入实际考察研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屠本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所著的《闽中海错疏》、《海味索引》、《野菜笺》、《〈考工记〉图解》、《〈离骚〉草木疏补》、《闽中荔枝通谱》等书,内容广泛,涉及植物、动物、园艺等诸多方面。

《闽中海错疏》是屠本畯在福建时应太常少卿余寅之请撰写的,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四年,主要记载了福建沿海一带的海洋动物200余种,是中国较早的海洋动物志。屠本畯观察仔细,描述准确,而且把性状相近的种类都归纳在一起,在大类中再分出小类,这种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海洋生物的自然类群,也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可见,在16世纪,中国的生物学家在自然分类方向上已经卓有成就了;而在当时的欧洲,是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或按药用的性质和用途来分类的。

《闽中海错疏》中还反映了许多明代淡水养鱼的概况,如记载食肉性的鳢鱼(即乌鱼)时说:“凡鳢一尾,入人家池塘,食小鱼殆尽,人每恶而逐之。”指出在池塘放养鱼前必须清除池塘中的乌鱼。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福建地区饲养草鱼和鲢鱼的方法:农历二月从鱼苗养起,先到小池,稍长后移另外一个池塘,到一尺左右再移到广池,用青草喂养,九月起水。随着鱼的成长而更换鱼池,当年即可从鱼苗养成大鱼,这些经验对现在的养鱼人仍然有参考价值。

“秋月取者,肉硬膏少,味不及春”。据张玺说,这种贝类动物每年的7—9月产卵,秋后所采是产过卵的个体,所以肉硬盲少,味不及春。当年孵出的螺个体小,肉眼不易看见,第二年春季长到谷粒大小,到5—6月开始繁殖。从屠本畯对泥螺自然繁殖的描述来看,反映了他对泥螺的生态习性已有消晰的认识。他还观察到好鱼(棱鲻)在深冬时卵巢和精巢充满腹腔,以及性腺成熟和产卵,到春天好(鱼子)鱼排精产卵后,即体瘦而无味。这种对(鱼子)鱼生殖期的认识,在养殖业上具有参考价值。

屠本畯对过腊的食性、冬季入港和第二年春天出海的洄游规律的记载和认识,与现今福建地区过腊的渔期相会。书中对某些海产动物的内部器官也有叙述,如指出“章鱼腹内有黄褐色质(肝脏),有卵黄,有黑如乌鲗墨(墨囊),有白粒(卵)如大麦”。以上这些都说明,在16世纪时,中国人对海洋动物的观察和认识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在《野菜笺》中,屠本畯记载了许多宁波的野生植物,而且文章是用小品文的形式写的,简洁生动,说百合“似莲有根如蒜”,说“甬芋青青田芋软,田家借作凶年饭”,可见不光从野菜角度写这本书,而是从悲悯百姓的心肠出发,因为野菜多半是在饥荒年老百姓用来充饥的食物。又说“四明有菜名雪里蕻,头昔蓄珍莫比雪深,诸菜冻欲死,此菜青青蕻尤美”,可见,宁波人爱吃雪菜在明代时期就已经有行文出处了。

屠本畯在海洋动物学和植物学上能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并不是偶然的,首先在于他重视调查研究,不以辑录古籍资料为主,因而他描述的动植物,多数都能说明其形态、生活习性等,从而使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辨认出它们的种类。《四库全书提要》说他“辨别名类,一览了然,颇有益于多识”,这一评价是公允的。

其次,他还以亲自观察、调查为重点,取得直接的实物资料,所以能辨别前人对动植物认识上的谬误,不以讹传讹。《海味索引》一书就最有力地反映了这一点。

此外,屠本畯对前人的经验和知识也颇为尊重,在《闽中海错疏》等著作中,他引用了许多前人有关动植物知识的文献,但在吸取前人科学知识时,态度却一直都是审慎的。总之,屠本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故事感悟

求知、做学问最怕的就是本本主义,尽信书不如无书。屠本畯在尊重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没有盲目信从,而是亲自实践、调查、研究,最终获得了正确的知识,并在纠正前人错误的基础上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屠本畯研究范围涉及海洋动植物、园艺等方面,他的亲力亲为及对学问的严谨态度,也给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史海撷英

掌园主人屠本畯

在浙江省宁波市,有一块掌园,纵横有三十六亩,可见一“掌”之地。掌园的主人就是屠本畯。

屠本畯在辰州做官期间,有明文禁止杀牛。一次,有一位姓唐的书生拿着一份书面报告说,家里没钱,养了一头牛,不幸猝死,请老爷准许吃这头死牛糊口。屠本畯知道这个书生是在撒谎,但却并没有揭穿他,而是用自己的俸禄买下这头牛,准备埋葬了它。但牛牵来的时候,并没有死,他就命小吏养起来。等到他任期满后,辰州的父老乡亲送他上路,那头牛也跟在后面送他,他就嘱托小吏把这头牛养到它终年。当时,有人画了一幅画,名叫《辰阳留犊图》,后来被传为佳话。

◎文苑拾萃

《闽中海错疏》

《闽中海错疏》是由明朝著名海洋学家屠本畯所著,约成书于万历丙申年(1596年)。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中卷为鳞部,下卷为介部,共记载了福建省的海洋动物200多种(包括少数淡水种类)。其中除鱼类外,还包括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及哺乳动物等。

《闽中海错疏》中所描述的内容,包括动物的名称、形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等,编排上将性状相近的种类归在一起,以反映它们间的亲缘关系。这也包含了现代生物分类中科、属概念的萌芽,在当时世界上是较先进的。

吴又可重实践求真理

◎行焉,可得知之效矣;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

吴又可(1582—1652年),名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明代江苏吴县人。一生从事中医传染病学研究,著有《温疫论》一书,阐发了传染病病因学说。

明朝末年,战乱频繁,疫病流行。崇祯十四年(1641年),江苏、河北、山东、浙江等省时疫流行甚剧,吴又可的家乡吴县一带也不例外。据《吴江县志》记载:“当时连年瘟疫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这“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凄凉景象使他感慨不已,他愤然冲破习惯势力的桎梏,废弃仕途,不应科举,走上了研究医学的道路。

当时,有不少的医生出于职业道德,热心地为人治病,可是却错误地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这种疾病,结果造成难以计数的人白白死掉。事情过去很长时间,吴又可还每时每刻深感那些可怜的病人没有死于疫病,反而死于医生之手的惨痛教训,于是决定对温病的成因、传染途径以及平时用过的验方做深入仔细的研究和调查。

吴又可对先代医家的医学著作钻研之余,还经常冒着患病的危险亲自到传染病发生的地区进行采访、调查,并将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研究。日积月累,他拥有了比较丰富的认识温病和治疗温病的经验。

吴又可是一位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人,他反对因循守旧,富有革新的思想;反对医生只关注书中所载的陈旧知识,提倡应该积极地实践,用行动去探求真理。他认为,先代医家张仲景虽写了《伤寒杂病论》,可是这些内容只是针对一般外感伤寒的,和温病迥然不同。

对于传染病的病因,吴又可认为:“既非风寒所致,也非湿热造成的,而是天地间一种不寻常的气造成的。”对于所谓的“异气”,他又称“戾气”或“杂气”。他认为“戾气”的种类很多,只有某一种特点的“戾气”才能诱发某一种疾病。他还进一步肯定“戾气”又是疔疮、痈疽、丹毒、发斑、痘疹之类的外科和儿科病症的原因,对于外科、儿科疾病的感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此外,在对传染病的治疗方面,他主张针对发病的原因进行医治。他说:“因邪而发热,但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己。夫邪之与热,犹形影相依,形亡而影未有独存者。”他希望终有一日能发明治疗各种疾病的特效药。所有这些,都涉及到现代传染病的各个方面。

吴又可所处的时代是17世纪,而他的成绩是在东西方都没有应用显微镜来观察致病微生物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学成就。

吴又可根据自己长期对温病的观察和研究所取得的经验,写成了《温疫论》,书中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传染病的新思想和新学说,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温疫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创造。我国历代医家在与传染病斗争的实践中也创造了温病学说。

温病学说渊源于《内经》,孕育于《伤寒论》,产生于金元,成熟于明清。在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专著的贡献是很大的。直至今天,我国应用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治疗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痢疾等,都取得了很高的疗效。而其中很多地方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温疫论》的理论和经验。

◎故事感悟

医生治病,病人最担心的就是药不对症,古代的医疗水平比较落后,先贤留下来的医书大多都有很大的弊病,导致医生用错药,病人没有被病痛折磨致死,反倒被医生夺去生命。吴又可从医多年,为此感到痛心疾首。为了救治病人,他勇于进入疫区考察、研究,敢于对前辈留下的医书提出质疑,纠正错误;在与传染病斗争的实践中创新了医疗学说,其理论被后世很多医生所采用,使无数宝贵的生命得以拯救。

◎史海撷英

吴又可治病

有一次,一个患温热的病人发热两日,舌上白苔如积粉,吴又可看了后,便诊断其为“湿热疫邪伏于膜原”的重症,当即用“达原饮”一剂疏利透邪。

但是,由于邪势鸱张,药效并没有发挥作用,邪毒已经内传至病人的胸胃之间,病人的舌苔迅速变为黄色,并出现胸膈胀痛、口渴烦躁的症状。于是,吴又可又用“达原饮”加大黄以泄热毒。用药后,病人烦渴减轻,热度已去六七。

午后,病人的舌苔又突然变黑生刺,鼻黑如煤烟,烦躁发热状态又起。吴又可判断,这是邪毒化火、瘀热结于胃腑的症候。于是,吴又可又急投一剂峻泻药,至傍晚时,病人泻出许多黑臭的大便,半夜后热度退尽,第二天鼻烟和黑刺苔也消失了。

这个病例属于危急重症,病人的舌苔一日三变,病势变化凶猛,但吴又可能紧紧地抓住病人舌苔的变化而随时变化用药,舌三变而药三变,终于祛除病邪而使病人痊愈。

◎文苑拾萃

《温疫论》

《温疫论》一书由明代吴又可所著。

同类推荐
  • 视觉盛宴(超级智商训练营)

    视觉盛宴(超级智商训练营)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人们靠视觉寻求快乐或意义,虽不能替代话语,却使感受直观、高效。视觉的深层体验是感知图像聚在一起的潜逻辑,这种体验丰富我们的视觉经验,指引注意力脱离表象,并上升到视觉的意义,灵魂因此升华,激动或者喜悦。这正视觉流行旅行的真正价值。
  • 动物植物知识大闯关

    动物植物知识大闯关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读本,内容包括文化生活中的趣味知识、动物植物趣味知识、智力闯关、谜语竞猜等内容。
  • 珍稀动物3

    珍稀动物3

    近百年来,人类滥伐森林、污染环境,使地球上生物绝种的速度越来越快,生态环境也越来越恶化。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受害的将是人类自己。这本书最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人类和动物都应该在同一个蓝天下共同生活,和谐相处,这样的一个生物大家庭才能使我们人类的前景充满生机和希望,才能使我们的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世界更美好。
  • 魔星师:星愿少女

    魔星师:星愿少女

    本书是肖云峰编著的麻瓜小魔女系列之一,它讲述了:苍穹之上,有一个被诡异的幽蓝色光芒笼罩的星球——潘多拉星。来自宇宙的暗黑能量涌动着,苍茫大地,浩瀚宇宙,即将掀起一场浩劫……水晶天使座下的麻瓜魔法师们,又将踏上新的历险征程……在这里,你又将收获怎样的感动呢……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莱格特之谜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莱格特之谜

    本套书可谓是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超越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本书遴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几篇奉献给大家。愿故事中匪夷所思的事件,扑朔迷离的案情,心思缜密的推理,惊奇刺激的冒险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热门推荐
  • 断掌——失心

    断掌——失心

    她是来自异世却与这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有倾世绝艳却得不到一份真爱,因为一双断掌亲人故去恋人远离,纵使海枯石烂也抵不过皇权在手,曾经沧海难为水,她孤身返回……
  • 吊车尾男孩

    吊车尾男孩

    用此书写写我在生活中的某些念头,某些一闪而逝的想法,说说对生活的期许
  • 万化战神

    万化战神

    一场阴谋,奠基了他的成神之路。一罐兽血,造就了一代至尊妖皇。一柄长剑,斩断了此生所有羁绊。曾经的光辉,今日重现!带领此族,再走光辉之路!没人能阻止我,我,是妖皇邪启!
  • 假面骑士扭曲时空

    假面骑士扭曲时空

    时王同人假面骑士有着独有的魅力变身变得不光是外表还有内心赤心真治又一次的冒险希望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有时间写写时王真的很适合写同人
  •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万零一页的吐槽贴

    一万零一页的吐槽贴

    收集些读者的观念看法,他们对作品的吐槽。(⊙_⊙)如果你突然发现某一天自己的评论被收录进去了,请表生气……您可以联系“这货”,强烈要求对方删除你的这些吐槽,以避免侵权嗯…还有几句话要说,看完之后想嘲讽的,先选好对象……这些正文可不是我写的→。→人参公鸡也不要选错目标啊…不过欢迎在书评区吐槽。因为是“个人”观点,所以难免会有些狭隘,看过多担待下,好好思考。ps:收集来的通常是来自龙空论坛。
  • 希羽若,樱风吹

    希羽若,樱风吹

    六岁时,她遇见了他,他是豪门家族,她只是一个养女。他们两个一见钟情,她笑嘻嘻的靠近他。离开时,他们两个都舍不得再见时,他们两个互不相识,却还是爱着对方,一样的娇蛮,一样的傲娇,让他无可自拔。可他们背后都含有着不一样的身世。。。。“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欢迎加群540473643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龙组特工在都市

    龙组特工在都市

    十年之前,他是遭未婚妻算计,被踢出凌家的废材大少。带着寒心与不甘,离开了让他心痛的NJ市,幸好,遇到他人生贵人——龙组特工的创始人,风老。十年之后,锻造出国之利刃,ydl黑手党的幕后老板,龙组特工指导员,军衔中将。经历过无数次的生死考验、洗礼。风老下任务,前往他的故城NJ市保护一个研究超级药剂的女总裁,而这个女总裁竟然是十年前他的未婚妻,在国家任务面前,任何的私人恩怨都是小,凌晨奉命保护她。龙归故里,全职保镖。流氓中将,铁骨军人。官场风波,平步青云。骁勇善战,有我无敌。执掌花都,纵横都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商场战场,鹿死谁手?富可敌国,权势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