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8100000017

第17章 王敬芳:斜阳屋色红于火,不见当年起屋人(4)

正如吴宓所建议的那样,除了将政治问题作为刊物重点之外,《新群》还在文学问题上独具创见,先后发表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以吴芳吉的表现最为突出。吴芳吉,字碧柳,别号白屋。1910年,吴芳吉考入北京清华学堂,两年后,因积极参与清华学潮,并公开署名撰写《讨校长檄》,被迫退学,一度流离失所,穷困潦倒。1919年8月,在昔日相识周淑楷的盛情邀请下,吴芳吉进入中国公学,参与《新群》的创办工作。

当时新文化运动正高举大旗,一路狂奔。胡适等人所主张的“文学革命”更是高呼消灭文言、提倡白话。据说,吴芳吉曾仔细研究胡适的《尝试集》和《中国哲学史大纲》,最后得出四个字的结论:“技止此耳。”

1919年10月,胡适在《星期评论》双十纪念号上发表《谈新诗》一文,提倡“诗体大解放”,主张白话入诗,“作诗如作文”。对于这一观点,吴芳吉不以为然,很快在他所主持的《新群》诗歌栏目里发表《提倡诗的自然文学》作为回应,认为诗体应该解放,但不能乱来,不能因噎废食,主张革新文学并不一定要打倒传统。

吴芳吉的诗歌写法,文白夹杂,白话写情,文言写景,中西合璧,自成一家,人称“白屋体”。其代表作《婉容词》,正写于主持《新群》诗歌栏目期间。全诗1000多字,分为17段,诗前的引言,简述故事背景:“婉容,某生之妻也。生以元年赴欧洲,五年渡美,与美一女子善,女因嫁之,而生出婉容。婉容遂投江死。”显然,他是想借“婉容”这个悲剧人物的心理描写,关注新旧文化交替背景下女性的命运转折,痛斥一些所谓新知识分子背弃家庭、背弃婚姻的自私行为。

据说,写完这首诗后,吴芳吉拿给《新群》的同事曹志武一睹为快。曹志武读到第15段时,早已情不自已,泪水纵横,拍案叫绝!后来有个新派诗人气急败坏地找到曹志武,要他转告:“吴生诗非新非旧,非驴非马,其转语之痛改。”曹志武听了,大怒,呵斥道:“此乃所以为吴生诗也!尔可前枪毙之?”18

这首诗在《新群》第一卷第二号发表后,立即引起全国文学界的震动,后来被编入中小学国文教材。

《新群》给中国公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耀,同时也带来了一点小麻烦。据吴芳吉回忆,校长王敬芳看到《新群》声名鹊起,就要求《新群》在卷首刊印其照片。这一想法遭到曹志武的极力反对,他说:“王敬芳不过某党系人,该党素来趋炎附势,为人所不齿,如果要在卷首刊登他的照片,那把我们自贬到什么地位!”

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中国公学是王敬芳说了算,《新群》杂志是他给的钱,杂志社主任周淑楷也不敢开罪于他,最终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法:凡是送给王敬芳的杂志都在卷首印了像,凡是对外发行的都没有印。

当然,此事只是吴芳吉一个人的说法,并无旁证,但亦可见《新群》当时的影响之盛和独立之姿。

1920年3月,周淑楷决定到新加坡发展,辞去《新群》杂志社主任之职。中国公学本拟推荐老职员梁乔山继任。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周淑楷离社不过一月,梁乔山忽告病逝。曹志武很快也辞职而去。整个《新群》杂志社,独留吴芳吉、刘秉麟苦苦维持格局,而两人又面和心不和,杂志销路一跌千丈。

这时,上海学潮再起,学生们纷纷起而响应,要求北洋政府取消与日本的密约,否则全国罢课。中国公学的很多学生都参与了学潮运动,其中就有周淑楷的侄子周光午,为此被兼任中国公学教务长的刘秉麟开除。

吴芳吉大为不满,去找公学事务长李荫秾“兴师问罪”:“学潮运动,人心所向,不该动辄指责学生。再说,纪律涣散,自习不到,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能说开除就开除!”只可惜,人微言轻,这一声音并没有得到校方的认同。

吴芳吉一气之下,决定辞去《新群》编辑职务,离开中国公学。从此,《新群》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生命,先后出了四期就夭折了。

“斜阳屋色红于火,不见当年起屋人”

《新群》的停办,显然并没有太影响王敬芳的心情。他很清楚,在当时的社会大趋势下,仅仅依靠一份校刊,根本无法真正“革新国民的思想”。中国公学要表达的,只不过是一种姿态。

这种敢领风气之先的姿态,是王敬芳和他的同事们从中国公学一诞生就着力培养的。在他们看来,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关注的不应只是读书办学,更重要的还应该是家国天下。

据胡适回忆,中国公学刚办的时候,上海各学校全用上海话授课,学生全得学习上海话。中国公学首尝螃蟹,决定采用普通话教学。“学校里的学生,四川、湖南、河南、广东的人最多,其余各省的人也差不多全有。大家都说‘普通话’,教员也用‘普通话’。江浙的教员,如宋耀如、王仙华、沈翔云诸先生,在讲堂上也都得勉强说官话。”19这正是中国公学最初的追寻,消除省界,打破隔阂,真正办成一个全国性的学堂。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当时中国公学的生动写照。据现存的中国公学档案资料可知,尽管学校财力一直十分艰难,但包括王敬芳在内的主事者们对于国内其他地方的灾害困难,依然会“危难时刻显身手”,出手援助。

1907年6月,皖北地区遭遇水患,“暴雨怒倾,连朝不已”。灾情告急,上海官绅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发起募捐,中国公学也积极参与了进来。据当月20日《神州日报》刊登的《收捐报告》显示,中国公学共有22名教职员参与了捐款,其中王敬芳捐款6元;另有134名学生也捐了款,其中胡适捐了2元,“中国公学第一次助捐皖北水灾共大洋三百六十四元,小洋二百三十五角”20。

在随后为云南旱灾进行的捐款中,中国公学再次一马当先,共捐大洋206元,其中王敬芳、张邦杰等都出现在捐赠名单中。

在王敬芳后来的人生中,一直保持着对教育事业、公共事务等的火热情怀。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发现,在河南多所学校如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中州大学、郑州中学等创办过程中,王敬芳都曾出钱出力,效力良多。不过,他本人最看重的还是服务于中国公学的岁月。

1931年夏,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王敬芳“二十余年来的感想,一件一件涌上心来”:“统计我与中国公学的关系,自光绪丙午参与创办后,六年之中,均在公学服务,奔走各省,筹款补助。”其实王敬芳服务中国公学的时间并不止这六年,“二次革命”后,他重新接掌中国公学,两任校长,直至何鲁、胡适接任。

担任中国公学校长期间,王敬芳上下腾挪,想尽办法,但还是受了一肚子气,欠了一屁股债。

孙中山等人原本承诺的300万元基金泡汤后,1922年,中国公学常务董事呈请政府,希望能依据民国元年国务会议原案,拨元年6厘公债100万元为补助金。此后两年,财政部准其所请,先后拨给元年整理公债票额40万元,但由于此项债票未经指定的款付息,在市面上几乎一文不值,又是一张“空头支票”。

1924年前后,中国公学规模扩张,大学部与中学部分立上海与吴淞两地,费用浩繁。王敬芳宁可借债,也不愿让公学同人为难。据他后来回忆,“我当那个时候,还有挪借的力量,除托上海福中公司向浙江兴业银行、升和煤号各代公学借款数千外,又在北方向各方挪借之款约有四、五万元,内有陕西督军刘镇华君捐给梁任公先生之文化学院一万元,后因文化学院未办成,此款由公学借用”21。东拼西凑,勉强度日。

后来,在王敬芳的努力下,经呈准财政部,中国公学终于领到整理公债的第1期到第9期的利息3万元,但也仅够偿还欠债、扩充图书馆而已。到了第10期应付利息的时候,本来按照中国公学呈请财政部的想法,指定在河南福中公司每年缴纳统税捐照10万元项下拨给2.4万元。然而不久河南成为战区,矿务停顿,办学经费再度落空。

不但此款不能拨付,就是原有承诺的每年两万元补助亦完全停止,这无疑让中国公学雪上加霜。本来,王敬芳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之前以福中公司每年支付的2万元补助作为抵押,又向金城银行借款1.5万元,孰料遭此变故,自然没有能力偿还借款了。

据粗略统计,王敬芳任中国公学校长期间,共欠浙江兴业银行数千元、北京金城银行1.5万元,上海升和煤号数千元。这几笔债,带到了胡适接任校长期间。

1928年,胡适接掌中国公学。王敬芳曾多次写信向他提及偿还借款一事,由于当时“缴费学生只有二百二十余人,两年之中,学生每年增加,但都力求慢慢逐渐发展,不敢为经费而滥收学生,所以终无还债之力”22。胡适除了与浙江兴业银行商妥还债办法外,其余几笔均告有心无力。这几笔债一直拖到胡适离开中国公学时都未能还清。

这可苦了王敬芳。中国公学还不起债,北平金城银行、上海升和煤号就不断向他催讨,弄得王敬芳一肚子委屈,却无处可诉,进退维谷。1931年7月30日,他再度致信当时已辞去公学校长职务的胡适,大吐苦水:“教我归还他们(金城、升和)罢,我替公学赔款未尝不心安理得,但是我今天实无这种财力。教他们吃亏罢,不但他们不肯,这是我经手的事情,实在觉的问心也不自安。”23

没过多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战火很快烧到上海。由于中国公学校舍在战争中基本被毁,债务问题自然随之化为灰烬。

或许,王敬芳并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与中国公学的缘分。从1906年起,他就开始为中国公学苦心奔走,风餐露宿,四方求援,前后达20余年,募捐近30万,而他本人既不支薪俸,又不支川资,可谓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始终与中国公学同在。

巧合的是,在中国公学停办一年多后,王敬芳的生命也进入到落幕阶段。1933年4月,王敬芳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58岁。据其子王正中回忆,在父亲逝世前数月,正处病中,还致函胡适,“以中国公学前途为念”。

“斜阳屋色红于火,不见当年起屋人。”这是1929年春王敬芳路过吴淞口遥望中国公学校舍时写下的诗句。纵然世道沧桑,政局多变,举步维艰,但王敬芳从来就没有后悔过为中国公学效力的岁月,更用一生的坚守与执着,为这份追寻刻下了永恒的印记。

中国公学不朽,王敬芳不朽!

1 王敬芳致胡适函,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1版,493页。

2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25页。

3 苏雪林:《归途》,群众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88—89页。

4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14页。

5 王敬芳致胡适函,见《近代史资料》第69号,162页。

6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61页。

7 朱自清致俞平伯函,见姜德明《书边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第1版,154页。

8 阮毅成:《从中学到大学》,见《私立中国公学》,185页。

9 《熊克武为请拨给整理革命公债致中央执行委员会呈稿》,见《近代史资料》总69号,88页。

10 《致袁世凯等呈》,《近代史资料》总69号,53页。

11  《孙中山致袁世凯等电》,《近代史资料》总69号,54页。

12 《财政部复电》,《近代史资料》总69号,54—55页。

13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2版,171页。

14 王守谦:《煤炭与政治:晚清民国福公司矿案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101页。

15 《中国公学开学纪》,《申报》1919年9月11日,第3版。

16 王敬芳:《〈新群〉发刊词》,见《中国百年期刊发刊词600篇》,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152页。

17 《吴宓日记》,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3月第1版,46页。

18 吴芳吉:《曹君事略》,《吴芳吉诗文选》,三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261页。

19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全集》,第十八卷,67页。

20 张仲民:《少年胡适在上海时史料补遗》,《清史研究》2012年5月第2期,124页。

21 王敬芳致胡适函,见《近代史资料》第69号,164页。

22 胡适关于中国公学欠债函,《近代史资料》第69号,69页。

23 王敬芳致胡适函,《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二十四卷,407页。

吴淞中国公学校园内的红墙钟楼,师生在此楼前合影。

图为当年吴淞校地图

图为中国公学校门

同类推荐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本书是村官上岗必备手册,提供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村官的角色,胜任工作。
  •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中学生阶段,在生理的发展上,正是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年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人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有快有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叫它们为“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除此之外,生理发育的速度比较缓慢。
  • 每天一堂情商课

    每天一堂情商课

    情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察觉、评价的能力,是一种情感发泄的能力,是一种调节情绪、帮助智力发展的能力。情商高的人在面对爱情与婚姻时,能够理智对待;在面对感情危机时,也能尽快调整自己,防止自己一蹶不振;在面对家庭问题时,他们不仅是称职的父母、孩子的榜样,还是孝顺的子女。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情商,才会有爱情、家庭、事业三丰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商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古往今来,并不是所有高智商的人才都是成功者,或许你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以后也会变成万众瞩目的明星。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热门推荐
  • 雄兵连之天际殇风

    雄兵连之天际殇风

    随着雄兵连第二部的结束,第三部随着导演的变动变得遥遥无期,笔者借此机会抒发自己对剧情的猜想,同时支持国漫,支持雄兵连。ps:笔者不擅长对服装的描述,所以相对来说对服装的描写就很少了,请见谅。
  • 现代科技大观(上)

    现代科技大观(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佣兵觞歌

    佣兵觞歌

    曾经,我也是天之骄子,被无数人所羡慕。然而上苍却和我开起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让我原本一帆风顺的人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起起落落。
  • 天才相士

    天才相士

    铁口直断的林白来到都市,凭一身风水玄术开始了一段极度刺激的生活,奇遇不断!
  • 在修真世界里做首富

    在修真世界里做首富

    姜菀∶不应该是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带着家人奔小康的吗……眼前又是啥情况?姜菀看着刚飞过去人,一脸懵?算了,来都来了还能咋样?硬着头皮也得上啊定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结果……“老大,咱今天还去鸳鸯楼吗?”“……”“看来是为夫的错,没有满足娘子,为夫今晚会努力让满意的~” “…!” “老板,我们还买山脚下的铺子吗”“当然要买,咱像缺钱人嘛”姜菀一脸自豪的摸了摸自己成堆的钱 “……” “听说阿菀很有钱,那要不要把我也买了?买我很划算的”某男不要脸 “老板,我们……” “不去,不买,穷!”刚从小黑屋出来的姜菀崩溃了 ……1v1双洁(钢铁直女v病娇男)(?>?<?)
  • 女团缔造者

    女团缔造者

    组个女团竟然是为了干这种事?咳咳……这是一个偶像圈大乱斗的故事。ps:催更群600131660
  • 我在狐妖当奶爸

    我在狐妖当奶爸

    穿越到狐妖小红娘世界,却多了三个萌哒哒的女儿……EMMMM,我还是单身啊,这女儿是怎么来的?涂山夜发出绝望的嘶吼。PS:本书轻松向,女主未定
  • 花开那时雨

    花开那时雨

    本文很虐,戳人泪点,请谨慎入坑“许墨,有时我真觉得,我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你知不知道,我在看见你的第一眼我便喜欢上你了,喜欢上你我就忘不掉了。”“我知道你品学兼优,看不上我这样的坏女生。可我就是喜欢你,喜欢到愿意为你而改变,变得自己不再像自己。”……
  • 穿越侠岚之梦泪

    穿越侠岚之梦泪

    第一届kPL到时候,梦泪他们输了。梦泪独自走在大街上。突然一辆车子上他冲过来。他穿越到了一个名叫侠岚的世界。发生了许多故事。
  • 不管早晚冷暖

    不管早晚冷暖

    要高富帅?有!要冷峻?有!要二货?有!要暖男?有!要白富美?有!要淡然?有!要蠢萌?有!要霸气?有!这是一个包含了音乐,冷暖,早晚的温馨故事。简介无能,唯有正文。此书高能,各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