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9500000030

第30章 芬芳过后总是空 (2)

不管宫人、近臣们怎么想,刘禅却安然度日,因为屈辱总是难免的,糊涂点或许更舒服。

司马昭与刘禅饮宴,故意让人表演蜀国的乐舞,身旁的蜀官皆难抑感怆,而刘禅则喜笑自若。他日,司马昭想起筵席中的那一幕,便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便微笑着给出了一个流传千载的极品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跟随刘禅一同归晋的旧臣郤正听到了,深感难堪,私下里对刘禅说,若司马昭再问同样的问题,便哭泣作答,先父坟墓远在陇蜀,心中悲痛,无日不思。待到司马昭又问时,刘禅便依郤正所教重复了一遍。司马昭诧异这说话的口气与郤正如出一辙,刘禅大惊,说这正是出自郤正的指点,司马昭左右大笑不止。

刘禅果真痴傻如此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不过,《三国志集解》一书中曾对此有另类的解读:“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郤正教之,浅矣!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

对于别人眼中的傻瓜,莎士比亚曾有不同的见解。他说,装傻装得好也不乏才情,因为他必须洞悉取笑他的旁观者的心情,认清取笑者的身份,瞅准被取笑的时机,而后便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一直伺机而动的鹰一样,一击即中。这简直就是一种如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如果这样来看,刘禅只怕不是愚不可及,而是大智若愚了。

他的一番话虽然换来诸多嗤笑,却也换来司马昭一句“我无忧矣”。这句话让刘禅安然活了六十四岁,直到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

刘禅的一生是一出悲喜剧,悲中带喜,喜中有悲,他是扶不起的君王,也生在了一个扶不住的王朝。乱世三国,他没有统一的能力,便只能拿出被和谐的勇气。

大厦将倾,恋恋不走,便会粉身碎骨,索性退将出来,虽然要眼睁睁看着它倾覆,但总好过让所有人跟着陪葬。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谈不上英明君主,没有什么宏图伟业,虽然被后人称作扶不起的阿斗,但他却在位四十一年,是三国乱世做皇帝最久的一个。

乐不思蜀,让人从古代笑到了现代,然而,夜深人静之时,谁又知道或许他正在朝思暮想那遥远的故国,那曾经的山河。

《蜀记》云:后主谥曰思。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内思索曰思,追悔前过曰思。

不管是大省兆民,还是追悔前过,生而为人,若扶起了苍生,纵然由君主跌至尘埃,也有自己内心的高贵。

纵是百濯香,也难得长久

少年江东英雄会,那时的东吴回响着清俊雅音,那是孙伯符的时代,那是周公瑾的天地;三分天下占江东,东吴渐渐弥漫着香靡的气息,那是政治的味道,那是权谋的阴霾。浓香更显华丽,但对于历史来说,太过香艳的时光往往不得长久。

虽然潘皇后在自己的吕后之梦中惨遭杀身之祸,虽然孙权最终也对于自己废除孙和一事悔恨不已,但在鲁班公主及其情妇孙峻的力促之下,孙亮最终还是顺利当上了太子。

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年仅九岁的孙亮登上了皇帝之位,孙亮小时候倒也是个聪明的孩子,然而,不管孙亮是个智商多高的天才儿童,想要驾驭一个国家,还是远远做不到的,所以,此时的大权其实是握在辅政大臣的手中。

江东初兴之时,群英荟萃,经过了两宫之争的一番洗牌,到了孙亮时代,已然良臣凋零。孙权临终,考虑到太子孙亮年龄太小,想要找一个合适的辅政人选,孙峻推荐的人选便是大将军诸葛恪,诸葛恪是东吴重臣诸葛瑾的儿子,也是蜀国丞相诸葛亮的侄子。

虽然在孙权眼中,刚愎自用的诸葛恪远没有达到他心目中的标准,但由于朝中无人,加之孙峻力荐,他也不得不做了妥协,诏诸葛恪为首席辅政,孙弘、滕胤次之。

不过,让孙权死后也难瞑目的便是,他尸骨未寒,首辅间就展开了一番血战。中书令孙弘和首辅诸葛恪素来不合,两人都心存杀意,最终,占了先机的诸葛恪成功除掉了对手。然而,这还仅仅是大权之争的序幕。

虽然孙峻没有当首辅的资格,但他却一直存有把持朝政的野心,因此他便处心积虑地想要扳倒这个自己曾大力推荐的首辅大臣。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与借口。

建兴二年(公元253年)三月,诸葛恪领兵与魏交战,围攻合肥城,无奈城池久攻不下,战事一直延至七月,兵士伤亡惨重,战乱往往最容易引起民怨,此时诸葛恪的境遇既尴尬又被动。恰巧此时,诸葛恪的外甥女、原太子孙和的妻子张妃,托人带话向舅舅问好。出于亲情,出于礼节,诸葛恪理所当然地回话外甥女,让她好好生活并照顾好丈夫孙和。

这原本是一件亲属间问候的小事,但传到孙峻耳中却成为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谣言往往是跑得最快的,当民间盛传诸葛恪要迎孙和回来时,孙峻便以意图谋反的罪名,借宴请之机,将诸葛恪杀害。

诸葛恪死后,大权自然落入孙峻一人之手,而孙和也成为了他最大的隐患,他遣使者赐死孙和,张妃留下一句“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活也”,毅然殉夫,最后,只剩一名姬妾忍辱偷生,养育孙和的孩子。这个女人也便是后来继位为末主的孙皓的母亲。

不过,孙峻在东吴翻云覆雨多年,最终也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诸葛恪的死一直是他最大的心魔,五凤三年(公元256年),孙峻噩梦连连,总是梦到诸葛恪前来杀他,惊惧之中,他一病不起,死时三十八岁。

孙峻死后,接替他统掌朝政的是其堂弟,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的孙綝,接下来萦绕东吴的便是弥漫在辅政孙綝与皇帝孙亮之间的硝烟了。

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十四岁的孙亮开始亲政,孙亮与小全的婚姻虽然最初只是潘夫人与孙鲁班合作的工具,但这对小夫妻也着实恩爱,亲政后的孙亮对妻子言听计从,全氏家族也备受恩宠,有五人手中握有兵权。

面对血气方刚、大封外戚的孙亮,一向专横跋扈的孙綝也窥见了杀机。他开始称病不上朝,筑室于朱雀桥南,而后又让弟弟威远将军孙据、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等分别入苍龙宿卫,以防孙亮对其痛下杀手。

就在两人紧张的对峙当中,又是鲁班的小动作引爆了导火索。

孙亮亲政后,对于当年二姐鲁育公主的死一直耿耿于怀,问责矛头直指大姐鲁班。为了掩盖自己陷害妹妹鲁育的罪行,鲁班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鲁育的两个儿子朱熊和朱损的身上,原本是想为二姐伸冤报仇的孙亮毕竟年轻不经事,在鲁班的花言巧语中犯了糊涂,以诬陷和忤逆之名诛杀了二姐的儿子,而死去的朱损的妻子正是孙綝的妹妹。

这件事成为了激化双方矛盾的催化剂,孙亮原本想先下手为强,不想却在最严密的防线上出了变故,那就是——全家。

密议诛綝一事事关重大,孙亮让妻子的兄弟全纪通报给其父全尚,全尚当时任卫将军,手握重兵,而孙亮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全纪,绝不能将这件事泄露给其母亲孙氏,因为她是孙綝的堂姐。当全尚从儿子口中得知此事后,却偏偏透露给了夫人孙氏。毕竟血浓于水,孙夫人心下不忍,悄悄向孙綝通风报信。

孙綝得知后,连夜发兵,天亮时,已然将皇宫重重围住。孙亮闻讯后怒不可遏,当下便要冲出去与孙綝拼命,被身旁的侍中近臣拉住。

“孤大皇帝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孙亮的怒喊此刻更像是无力的宣泄,他毕竟只是个少年,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场政变已然分出胜负。

濒临崩溃的孙亮一连两日水米不进,他不停地怒骂皇后小全:“都是你那昏聩的父亲,坏了我的大事。”

他命人前去将全纪叫来问责,羞愧不已的全纪,让来人带话给孙亮:“我父亲不听陛下的话,有负于您,我现在没有面目再来见您了。”随后,自绝身亡。

当初正是由于孙峻与全尚家的亲戚关系,所以孙亮侥幸赢得了皇位,他也想借着全氏家族的力量除掉孙綝,只不过让他不曾预料的是,最终,也正是由于这盘根错节的姻亲血缘,让他凄惨地被赶下了台。

太平三年(公元二五八年),这场君臣之间的权力争夺以孙綝的胜利而告终,十六岁的孙亮被废为会稽王,后又被黜为侯官侯,被贬居荒凉的福建。全氏家族也随着孙亮的下台而一损俱损,全尚也在被贬往零陵途中被孙綝杀死。满腹委屈的小全氏也随着丈夫悲戚地离开了金碧辉煌的伤心地。

孙子明,小全氏,定情原在幼年时,那段姻缘的红线从一开始便牵扯着政治的阴谋,自然难以避免悲哀地结束。只怕孙亮到死,都怨恨着自己的妻子,虽然错不在她,但她却要永久背负着情感的债。

孙亮这段短暂的帝王时光如同一个少年的悲剧经历,有大喜若狂的得意,有无力挽回的悲哀;如同一片晕开的红粉胭脂,有花开枝头的华丽,有零落成泥的凄凉。

孙亮为帝时留下的轶事不多,却不失东吴纨绔的秾艳。晋朝王嘉在《拾遗记》中曾再现了这样一片暗香浮动的旖旎风光。

孙亮身边有四位备受宠爱的姬妾,都是绝色佳人:一名朝姝,二名丽居,三名洛珍,四名洁华。他赐予四人四种熏香,此四香是异国所献的珍品,凡经践蹑宴息之处,香气沾衣,历年弥盛,百浣不歇,因名“百濯香”。这四种香分别被冠以朝姝、丽居、洛珍、洁华之名。

孙亮让能工巧匠制作了一扇绿琉璃屏风,精薄莹澈,每每舒展于月下清夜,他便让四人坐于屏风内,从外面望上去,屏风仿佛无隔,但香气不通于外。孙亮每次游乐,都会将四姬招来侍奉,以香名的前后为次,不得相乱,其居室也被命名为“思香媚寝”。

只可惜再浓的香都无法长久弥漫,纵然是百濯香,也会渐渐淡去,随风飘散。

归命侯的亡国爱

亡国前,后宫总是别样的香靡,但旖旎风光却无法阻挡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孙亮被废后,二十三岁的孙休被孙綝拥立为帝,即景帝,他对于孙峻、孙綝两兄弟恨入骨髓,表面上言听计从,暗中却另有谋划。

短短三个月,孙休便制定了一个完美的伏击计划,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孙綝只怕死前一定在懊悔着自己的“引狼入室”。

终于,一连串的变故之后,孙休为父亲孙权挽回了一点面子,他将孙峻、孙綝移出孙氏族谱,将两人称为故峻、故綝。

同类推荐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雨自贺兰

    雨自贺兰

    本书中诗歌不是青年人唯一的选择,但若青年时不写诗,对一个人来说,些许有些遗憾。塞上宁夏曾是边塞诗的发源地之一,从唐太宗灵州勒石题诗,到大明宰相张居正的“一声羌笛吹关柳,万卒雕戈拥贺兰”,朔方的诗歌里张扬着西北人的气质和血性。
  • 天堂的诱惑

    天堂的诱惑

    自从地球上有了能使用工具的人类,传奇就在不间断地上演。就像本书中的故事一样,其中的人物或许是帝王将相,或许是隐士奇人,或许是海外土著……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演绎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走近他们,你得到的不仅是阅读的愉悦,还有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
  • 《读者》·相处艺术

    《读者》·相处艺术

    《读者丛书》推出十周年纪念典藏版,纪念了近十年,80后人群成长道路上的《读者》精选,在这些选出的文字里,蕴含了这个时代人的成长脚印,每个人都可能从八本丛书里,或多或少找寻到当年阅读《读者》的乐趣。有人说,父母跟子女居住的最佳距离是一碗热汤的距离。一碗热汤的距离,事实上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最佳尺寸。每个人心中都必须揣着这把随时丈量与呵护他人内心的尺。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共分为三辑,第一辑“别样的孤独”,主要收录郁达夫自传和自述性散文,及怀念故交的纪念文章。郁达夫以“零余者”形象闻名于世,此辑所选散文细腻地表现了郁达夫的漂泊心态和孤独意绪,从中也能看到郁达夫的人生轨迹。第二辑“屐痕处处”,主要收录郁达夫的游记和写景文字。郁达夫的游记在现代白话文游记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此辑所选散文生动展现了郁达夫在南国、北地,乃至东南亚游历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三辑“闲书”,主要收录了郁达夫讨论文化或社会议题的杂感、杂文。郁达夫不仅是文学家,也是学问家、社会活动家、爱国者,本辑所选散文反映了郁达夫幽默风趣、学识渊博、嫉恶如仇的侧面。
热门推荐
  • 帝墓玄棺

    帝墓玄棺

    职业生涯的断送,却偶遇机缘巧合一座墓,三代人几方利益的博弈,墓中埋藏千年的杀机集合几千年风水学精华的帝王墓,埋藏的到底是怎么样的秘密寻龙点穴的盗墓之门,从此打开
  • 新大唐纪

    新大唐纪

    大唐某年某月某日,始记...庄氏有少年,缘为何故人间游;待白首,穿越两岸边,何必管他几多愁。
  • 西学东渐:民国电影美学研究

    西学东渐:民国电影美学研究

    中国的电影是随着晚清以来的西学东渐而诞生和发展的,本书以1905年到1949年间的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特点为研究对象,以欧美电影创作与电影研究为参照,在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审美传统的立场上,对中国早期具有标本意义的导演及其作品进行串联式的解读,以描述和阐释的方式进行理性梳理和总结,揭示出中国传统电影在欧美电影影响下仍保持了鲜明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美学特征。
  • 万物之声

    万物之声

    因为拥有爱心,被自然力量所眷顾。少年不恋金钱,只爱修武,讴歌青春。迷茫中冒险,只为体验与众不同。
  • 海贼之剑术至高

    海贼之剑术至高

    书名——海贼世界的剑豪主角非鹰眼类型剑客,非正义/邪恶伙伴,特此说明自娱作品,慎入
  • 殊途佟归

    殊途佟归

    不做悲悯世俗的神,只做你一个人的佛。——某天,回忆起初相识——某人把她圈在自己怀里翻起旧账来:卫殊:“为什么你在别人面前乖的像孙子,在我面前就成了大尾巴狼?”幽幽的眼神扫过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怀里的女孩仰起无辜的俏脸眨了眨眼睛,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因为我想吃掉你呀。”——本文日更。慢热文,女美男帅,人神共愤的那种。
  • 时空医学调查局

    时空医学调查局

    平行宇宙的时空冒险,才刚刚开始。无论是谁在安排着宇宙的一切,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了解并保持平衡。SMI(SPECEMEDICINEINVESTIGATION)时空医学调查局是虚构的,但它有存在的必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青春一笑而过

    我的青春一笑而过

    青春是酸的,还是甜的,或是苦的,这都会有。因为青春就是酸甜苦辣的,青春就是各式各味的,青春就是不完美的,青春更是会有遗憾的。但,那都是青春,是属于你自己的青春,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