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15100000034

第34章 创作的旅程——自序及后记(1)

我原是晚生的浪漫诗人

——《舟子的悲歌第二辑·序诗》

我原是晚生的浪漫诗人,

母亲是最幼的文艺女神;

她姐姐生了雪莱和济慈,

她生我完全是为了好胜。

一九五一年五月

舟子的飞鸿惊醒了灵魂的梦

——《舟子的悲歌·后记》

本集包含我三年来所写的新诗,共分二辑:第一辑以写作日期为序,第二辑以情绪发展为序。其中《萨福投海》写于南京,《扬子江船夫曲》和《清道夫》写于厦门,其余都写于台北。又《给叶丽罗》、《萤火虫小夜曲》、《七夕》、《别罗莎琳》等均未曾发表,余则先后刊于厦门江声、星光、香港人生及台北中央、新生、野风、经时等报。《再给叶丽罗》在公论报发表时,原名《给叶丽罗》。

这本小册子,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尚待改进,希望各界给我最严正的批评。

八年前我开始念旧诗,偶然也写些绝句。三年前我的兴趣转移到英诗,也是在那时,我开始认真地写新诗。我觉得:影响我的新诗最大的还是英诗的启发,其次是旧诗的根底,最后才是新诗的观摩。说到新诗的观摩,我不禁要提起菲律宾华侨诗人杜若的杰作《孤星》。《孤星》深婉含蓄,格调老成,曾引起我深深的爱慕。《七夕》之作,实从该诗取得灵感。

在这散文化的二十世纪,诗神彷徨四顾,不免有一点孤单的感觉。我不敢奢望这本小小的册子能有多大的声音:只要有“灵魂的亲戚”在星光下,在荒漠里,在月色幽微的海上,偶尔听到了一声掠空而逝的飞鸟,因而回忆起我的一行诗句,蓦然感到一阵无名的震颤,或是永恒的怅惘,那便是诗人莫大的安慰。

一九五二年三月于台大

谁为我掀开了缪斯的面纱?

——《蓝色的羽毛·后记》

这是我继《舟子的悲歌》后出版的第二本诗集,包括一九五二年、一九五三年两年的作品。其中少数曾刊于《新生文艺》、“中国文艺”及《幼狮》,余均陆续发表于“中央副刊”。至于一九五四年的近作,迄今已有四十余篇,拟于明年春天再出一本专集。本书的出版,多承夏菁兄的鼓励和协助,特此向他致谢。

自从《舟子的悲歌》出版迄今,已有两年半了。在此两年半中,我变了很多。唯一不变的是我对于新诗的兴趣和信心:我无日不读英诗,而创作和初译则始终未曾间断。在英诗方面,我的兴趣渐由十九世纪转入二十世纪:浩司曼(A.E.Housman)、佛洛斯特(R.Frost)、欧文(W.Owen)和女诗人狄瑾荪(E.Dickinson)、魏里夫人(ElinorWylie)、米蕾(EdnaST.VincentMillay)等的手指一次又一次地为我揭开了缪斯的面纱,让我窥探到新的美。

我坚信中国的新诗一定会有光荣的未来。目前我们最好的作品,比之欧美诗人的诗篇,并无若何逊色,我们没有自卑的理由。梁实秋先生说,目前台湾的新诗要比中国以往的新诗进步得多,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数十年内,中国将会涌现一群伟大的诗人,其盛况将可比美盛唐,其光辉将可照耀千古!让我们为他们开路!

一九五四年十月于台北

写诗,是一种存在的证明

——《钟乳石·后记》

收集在这里的四十多首诗,都是一九五七年四月以迄一九五八年九月间的作品。当时正值我的转变期,风格的变化很大。母亲的逝世,对于我一如“铜山之崩裂”;《奇迹》、《忧郁的短髭》、《招魂的短笛》、《月台》皆成于其时。至于离台后的作品,将另编一集。

蕈状云烤焦了白鸽的羽毛。发现自己搁浅在二十世纪的中叶,谁不怆然暗惊?生为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我们的负担是双重的:我们用着后羿留给我们的第十轮日,我们的血管里流着黄帝和嫘祖的殷红,我们用北回归线拉响了渺渺的乡愁。我们照着战争的火光读书、恋爱、写作,并且读同伴们脸上的寂寞。只有这一星可怜的光源了。写诗对于我们不再是表演才子的浪漫姿态,以博取多情读者廉价的眼泪,更不是用什么僵硬的形式来表达“入情入理”的平庸意境,以赢得腐儒们空洞的掌声。对于我们,这些都太奢侈了。我们写诗,只是一种存在的证明。“我在。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生存。”它只是否定夜的一声呐喊。如果老妪们的耳朵失去了贞操,我们是非常抱歉的。我们的作品颇为野蛮,颇为桀骜不驯,那些听惯了神话和童歌的“听众”,是无法适应现代的诗的气候的。

英国作家兰道(W.S.Landor,一七七五—一八六四)说过,“我的晚餐也许延迟。可是餐厅将灯火辉煌,宾客虽少,却都不凡。”现代诗的作者也有此抱负。

一九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将画的颜料散落在诗的“面包篮”

——《万圣节·序》

一九五八年的晚秋,作者去美国爱奥华州立大学研究英美诗与现代艺术,为期一年。爱奥华(Iowa)是印第安人给取的名字,意为“美丽的土地”,在美国中西部素有“玉蜀黎州”及“面包篮”的雅号,可以说是农业美国的象征。作者旅美的大部分时间,消磨于此,而收集在此的三十多首作品亦皆作者在那片“美丽的土地”上怀念一“美丽的岛屿”的一点记念。集以“万圣节”而不以“芝加哥”为名,盖因此。事实上,Halloween是万圣节之前夕,而不是万圣节,可是“万圣节之前夕”一名太不浑成,遂仍用“万圣节”。

这些作品自然都是“现代诗”。可是所谓现代诗,似乎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广义的,指富有现代精神的一切作品;其一是比较狭义的,指合乎现代主义之理论的作品。这里的作品应该属于第一类。现代诗在今日的台湾,正如抽象画一样,仍是一个令绅士淑女们头痛,令学者们怀疑的“问题艺术”。在美国,尽管流行的大杂志上仍经常刊登补白性的陈腔滥调,尽管一九五九年夏天“大众诗人”盖斯特(EdgarAlbertGuest,一八八一—一九五九)逝世时,各报大发消息,且说明其作品如何受读者欢迎,尽管芝加哥的《诗月刊》需要邀请麦克里希去朗诵他的作品,并拍卖海明威的书信来挽救经济的危机,现代诗确已受到美国文艺界普遍的尊敬与爱好。可是文学与艺术有其连环性。现代诗并非美国文艺花园中的唯一奇葩。美国人欣赏现代诗,同时也欣赏现代画与现代音乐。他们欣赏汤默斯(DylanThomas),购买数以万计的汤默斯诵诗录音片,可是他们更喜爱毕加索的画和史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喜爱文艺的美国大学生,谁没有几张毕加索的翻版画和史特拉文斯基的唱片?文艺有其连环性,现代文艺尤其如此。在今日台湾,一般大学生对印象派的画和印象派的音乐尚且未能十分接受时,现代诗,现代诗所蕴含的精神,是很难早熟于先的。

作者在新大陆时,深受现代画的启示,大部分作品乃有“抽象”的趋势。较之以前的作品,它们渐渐扬弃了装饰性(decorativeness)与模仿自然(representationofnature),转而推出一种高度简化后的朴素风格。例如《我总是无聊的》的末三行:

常想沿离心力的切线

跃出星球的死狱,向无穷蓝

作一个跳水之姿。

“无穷蓝”便是蓝空抽象化的意象,一点具体不得,落实不得。如果改为“无边的蓝空”,便兴味索然了。艺术家,正如科学家一样,往往要在浑沌的自然中“看出”一个新秩序来。这种“看”的作用,在现代画中便是抽象与简化。同样地,如下列各例,其欣赏的着眼处亦皆在抽象:

而我曾死过

不止一次。

因此,在死的背景上画生命

更具浮雕的美了。

——《呼吸的需要》

零下的异国。我的日记里

有许多加不成晴朗的负数。

——《当风来时》

毛玻璃的三月,

冬之平面外逡巡着

太阳的铜像。

——《毛玻璃外》

《万圣节》中大部分的作品,如果读者能自立体派甚至抽象派的观点去读,将比较容易把握它们的精神。可是这些作品是诗,不是画;它们是一位诗人尝试以画家的敏感,而非以画家的手写成的诗,与所谓“图画诗”并非表亲。全部抽象可能使诗与现实脱节,全部具体可能使诗落入自然主义。如果《万圣节》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如果它有什么权利让铅字在白纸上留点足迹,那便是这种抽象与具体之手法的交织了。

让乡愁的河流过这美丽的土地

——《万圣节·后记》

爱奥华城(IowaCity)位于芝加哥之西约四百公里处。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大学城,只有三万人口。爱奥华河将市区切为两半,东流注入密西西比大河。和其他的大学城一样,它给了一位异乡人的印象是由教堂的塔尖、古老建筑物上的爬藤、闪动着全部美学的女孩子的碧睛和教授们的白发所形成的。

以前对于我,它只是世界地图上一片怪诱惑人的绿色,或是佛洛斯特和桑德堡诗中的辽阔背景。忽然发现自己步履于斯,呼吸于斯,那种奇异而精妙的感触是无法翻译的。初到爱奥华,正是深秋季节,宇宙在等着什么,太阳成熟得几乎要蒂落在大平原上,每一片叶坠下来,都增加了秋色。从男生宿舍四方城(Quadrangle)朝北的窗口,可以俯览异国的萧条。王粲登楼而怀故国。我根本就住在楼上。行经黑橡树和松柏相间的林中,惊起几只尾长于身的松鼠,一种令人止步嗅之再三的松果清香招呼着我的鼻孔,乡愁遂被曳得很细很长。据说怀乡病是一种绝症,无药可解,除了还乡。在异国,我的怀乡症进入第三期的严重状态。有些美国同学简直不知道台湾在何处,英文报上更难读到故乡的消息。我开始体会到吹箫吴市、挥泪秦廷的滋味。

秋尽冬至,气温下降。大陆性的气候,昼夜相差往往至三十度。暴风雪来时,每于一夜间尽易冬帜——翌晨临窗,我惊讶于原野忽然变为白色的处女沙漠。万木尽秃,众鸟南迁,松鼠们亦深居简出了。我常常坐在四方城中,一玻璃之隔,室内暖如暮春,而户外已降到零下十几度。一面写信给岛内的朋友,一面听萧邦与李斯特白而冷的键齿,我常悲叹波兰及匈牙利,更遥念多难的祖国。中国对于我,几乎像一个情人的名字。想北回归线上的朋友们是多么自在。我的灵魂冬眠于此,我的怀乡症已告不治,我的视域被封锁于许多美丽的六角形。偶然开信箱时收到台湾来的信,暂时的喜悦只会加剧读后的凄凉。望尧寄来的《半球的忧郁》,夏菁寄来的创刊号的《篮星诗页》,都使我喜悦得流出泪来。

美国北部的冬天很长,从十一月底到第二年四月,雪封四野,几乎半年不化。春天似乎不太显著,一到五月,就像初夏了。先是可以履冰渡过的爱奥华河解冻了,然后草地转碧,缀以对照得鲜丽餍目的小苜蓿。你会幻想每一朵苜蓿里面都唤得出一个狄瑾荪(EmilyDickinson)。四方城北的林中,鸣禽的独奏变成对吟,对吟变成合唱,最后便是争噪了。野云雀非常活跃,甚至会欺负善良的松鼠。野兔出没于草丛与篱畔,总是一晃眼就不见了。乳白色栅栏的人家院落里,苹果树喷着白花,不久那些树枝便要负担累累倒垂的果实了。

到了暑假,我和一位中国同学自四方城中迁出,租了一位美国老处女的楼上房间,住了两月。八月中旬,行过毕业典礼,便去芝城一游。八月底,我乘“灵禔”汽车西行,启程回国。还乡之日愈近,思乡之情愈深。六月底,和其他中国同学去附近的MacbrideLakeStatePark,游后赠给咪一信,末段如下:

“湖小而长,岸边森林很浓,下午天阴,益增荒凉之感。倚树而坐,远望林中的红男绿女,如对Manet或Renoir的画,美是很美,也很惆怅。我们之间有多远的距离啊!没有你在身边,一切风景都浪费了。把自己从一切有关系的脸孔间拔出来,而置之于一无关的真空里,为什么呢?我的手因久不接触你的而麻木,我的唇已忘却食物以外的滋味了。”

闭上眼睛,最先看见的是谁呢?自然是刘鎏和孙璐了。他们在芝加哥大学读物理系,伉俪同班,最令中国同学羡慕。每逢假期——圣诞节、复活节、暑假——我总是去芝城,住在他们家里。那时三人都是HI—FI迷,从海顿伯伯一直玩到浪子格希文。虽然同一旋律,三人竟会哼出三种怪腔来,反躬自笑之余,遂创造了一句格言:Stupidityisasin。初去美国,他们特地自芝城开车送我去爱奥华城。寒假中,又冒着大风雪,自芝城去看我。我们曾经同去看天鹅湖的芭蕾舞,听塞尔金(RudolfSerkin)的钢琴演奏,同去为老指挥莱纳(FritzReiner)捧场,同去看高更的画展,游“饿石公园”……如果没有他们,我这一段生活是不堪设想的。

同类推荐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岳飞传

    岳飞传

    本书是一部叙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壮丽一生的传奇小说,也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岳飞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民族英雄,是一位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军事统帅。他武艺高强,用兵如神,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抗金武装——岳家军,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与敌人作殊死的斗争,屡战屡胜,最终却被昏庸的宋高宗和阴险的奸臣秦桧害死。他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和高超的军事才能,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缅情,“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名也传颂至今。
  • 品康熙

    品康熙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全面、翔实地品评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与雄才大略。康熙帝在文化上,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他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在治理国家中,他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他废止了残酷的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淮河运等水利工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施行“摊丁入亩”制度清王朝在康熙的治理下,由大乱走向大治,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幅员辽阔、政治统一、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的世界强国。可以说,也正是他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坚实基础。
  • 王明传

    王明传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可谓中共高层内的“通天教主”。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死兵皇

    不死兵皇

    茫茫星域,亿万繁星,看春哥气吞天地,脚踏万星,踩上众星之巅。释放出我们的热血,洒向诸天,让整个宇宙都为我们颤抖吧!战战战战战!战天,战地,战一切不公!战三山,战五岳,战万里河山!战八荒,战寰宇,战天地苍穹!战他个天荒地老,战他个海枯石烂!
  • 晓林家的龙女仆

    晓林家的龙女仆

    小林是一位被大家族收留的男性且孤身就业自己集团的“普通人”,某天他喝酒喝的很醉兴冲冲的跑到了山上遇到了一头龙,酒醉之下的小林对着龙一阵天秀,听到龙说自己无家可归时,小林满脸似的酒意开玩笑的说“那你就来我家吧”,之后龙真的就跑到小林的家里,并且还变成了一位女仆——于是一位龙女仆和小林的同居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这类人生活真的会平淡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日和月

    日和月

    末世的废土,炙热的骄阳,活下去的希望。直到最后一刻,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故事,充满阴谋也充满绝望,结局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也许他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
  • 驭兽师的宠物店

    驭兽师的宠物店

    年轻的赵昊作为国内第二个参加曼岛TT的选手,他的前途可谓不可限量。然而在比赛过程之中,出现了意外。因为对这个世界缺少牵挂,他最终将生的希望赐予了别人,选择以另一种方式于曼岛tt留下自己的印记。但老天并不中意他这个赛车手,没有接受他去天堂而是让他重活一世。重生之后他发现,自己改名成了赵泽笙前去读了大学,爷爷也直到两个前才去世,小时候家中的宠物店也还没有关门。并且这个世界和他原来的世界完全不同,就连他自己也成为了一名驭兽师!重新打开店门,两双蕴藏着星光的眼睛吸引住了他。最终赵泽笙选择继承宠物店,完成爷爷的遗嘱,靠着驭兽师这个职业以及莫名的系统收集培养宠物壮大笙月。但随着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他发现爷爷的死,好像并不简单。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

    阿瑟·柯南道尔作品经典的探案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其中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春记事簿

    小春记事簿

    另类侦探故事,尽览小城古韵。看“富二代”如何挥霍人生,看“名侦探”怎样破解迷局。案件记事簿公开,人生、旅行、美食,尽在其中。。
  • 往事不堪残阳暖

    往事不堪残阳暖

    这是一本记录了我的十几年的一本书。悲伤,感动,自卑,无奈交织出的十几年
  • 宇宙深处

    宇宙深处

    多维世界的奇遇(外传)内容摘要这是一本可能揭示了宇宙发展真谛,把握了宇宙跳动脉博,振聋发瞆的奇书。对宇宙发展过程有兴趣的朋友,会有相当大的参考和启迪作用。话说在观州,有位年轻人在一个不能为外人道的地方失踪了。一年后,又在一个大家熟悉的地方被发现。之后,这年轻人对外宣布了自己的重大发现,其中涉及到宇宙大爆炸、黑洞成因、超低熵吸附力、光波不能越过黑洞的原因、红移现象、超光速飞行、量子宇航器建造等方面。本书以记叙方式,展示了这位年轻人的相关经历和基本观点,其中有些观点是与经典理论、传统认识并不一致,从而向人们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视野,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