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51500000066

第66章 成寡人(4)

“痛!”朱标苦着脸,用另一只手将这只带血的手托起。此时,他又痛又难受,不知为什么父亲要这么折磨他。积习让他失去了最起码的反抗念头,他只好垂下头,呆呆地望着自己那被扎得满是血的手。

“你为什么会流血?”朱元璋提高声音问。

“扎手。”

“是什么扎你的手?”

“棘,赤棘!”

朱元璋听了,冷冷地笑了笑,朝一边站着的太监嘟一下嘴,说:“去,快去!把上面的棘都给削干净。”

太监应声去了,不多一会,拿着削去了棘的那条赤棘回来。

“给他!”朱元璋吩咐太监,然后又回过头来对朱标说:“拿着。”

朱标小心地拿着那根棘条,朱元璋见了,又大声喝道:“给我握紧了!”

朱标只好紧紧地握着棘条,朱元璋见了,满意地笑了笑,又恢复了原来的温和,问道:“现在还扎手吗?”

此时的朱标,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还是只能遵了父皇的旨谕摇了摇头,回答说:“不扎手了!”。

“懂得我的意思了罢。”朱元璋歪着脑袋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一字一句地说:

“我要交给你的江山,就如这赤棘,我杀的那些人,就是这赤棘上的棘头,我若不趁早把他们都削干净了,你能轻松地拿稳他吗?”朱元璋说完,得意地望着他的儿子,心想:这一回,你总该明白为父的一片苦心了罢。

朱标从小跟着宋濂,学习儒家文章,仁义之理,已然深于心间,听父皇这么说,想了想轻轻地回答道:

“我记得圣人曾说过,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民,如果皇帝以仁慈治国,臣民也就争相仿效,跟着仁慈起来。父皇怎么能够单单将臣民比作是棘头呢?”

朱元璋刚刚还十分得意,自以为这么一个现身说法的事例会让朱标明白他的一番苦心,没想到得到的是朱标这样的回答!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标的身上,见朱标如此,直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只用手指着朱标:“你……你……”

朱标第一次见父皇对自己发这么大的火,吓得浑身直出冷汗,愣愣地站在那儿。

朱元璋一时想不到适合的话来教训皇儿,情急之下,大拍御案,手指朱标,再也说不出一个字,忽然他脱下一只鞋子,狠狠地朝朱标扔去。

朱标挨了一鞋子,又不敢跑,双膝发软,跪倒在地上。

朱元璋见了,更加气愤,他此时再不愿看着这忤逆自己的儿子,终于吼出一个字来:“滚!”

朱标听了,这才连滚带爬往后退去。太监们见了,赶忙前去掺扶。朱标出了殿外,已经走动不得,在随从的掺扶下,回到太子殿,立时便病倒了。

由于少小没读过书的朱元璋只注重儿子的学问,倒是从小便忽视了他的身体,以至于朱标的身体一直都很柔弱。加之近几年朱元璋一路大开杀诫,太子眼巴巴地看着一个个与自己关系很好的人被杀戮而帮不了他们,活得十分压抑,身体越来越差。

这次,朱标顶撞了父亲,而又感到自己说的是对的,因此,心里负担很重,非常痛苦。生了重病之后,虽然有好的医生和药品,可他的心病终是没人能除,从此一病不起。

终于,朱标活不过37岁,在被朱元璋扔了一鞋子后的一个月,1392年最炎热的夏天,他抑郁地离开了人世。

209、

大殿里静悄悄的,朱元璋高高在上,俯视他的群臣,但见他们一个个低眉顺眼,若有所思,就是不啃声的样子,心里很是窝火。

朱标在父皇的怒骂声中悄悄死去,已经64岁的朱元璋,望着儿子的尸身,老泪横流。我悲痛有什么用?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储君,朕现在刻不容缓该做的一件事情,这就是选出新的太子!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朱元璋在心里对自己说。

他有30多个儿子,一个个生龙活虎,野心勃勃的。他们原本都心安理得地当自己的王,现如今太子突然死了,大家都机会均等地可以争做太子,继承皇位。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弄不好会血流宫庭,甚至导致天下大乱。对此,朱元璋认识得非常清楚,他只能强压自己内心的悲痛,召集几个大臣,商议立储之事。

大臣们听到朱元璋是咨询立储之事,一时都不忙着啃声,只想听听朱元璋本人的意见。因为这么些年来,大家也看明白了,只有顺着朱元璋本人的意见去赞同,才会少许多麻烦。朱元璋毕竟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这么一动不动地与大臣们耗着,有些腰酸背痛的感觉,他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问道:

“朱棣,你们认为怎样?”

朱棣生于1360年4月17日,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呱呱坠地的时,正好陈友谅前来进攻太平。军情万分紧急,朱元璋没来得及看儿子一眼,便前往太平指挥打仗。直到七年后,朱元璋已经先后消灭了几路强敌,准备登上大宝时,这才给已经7周岁的四子取名为棣。朱棣11岁时封为燕王,21岁时率领护卫就藩北平,表现得非常突出,深受朱元璋夸赞,也深得当时戌守北平统帅徐达的赏识。这时,朱棣已长成一位雄姿英发的青年,便娶了徐达的长女为妻,成为诸王当中势力最强。

不过,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二皇子封为秦王,三皇子封为晋王,四皇子封为燕王,这三兄弟此刻都手握重兵,驻守在边境重镇,一旦因为争储而引起不满,发生内讧,后果肯定不堪,这事谁都看得很明白。因此朱元璋点出了朱棣的名来之后,大家更加不敢开口。朱元璋见大家还是不说话,知道肯定是不同意,他怒气冲冲地望着大臣,在心里反复琢磨着他想了许久的两个人选。

在众位儿子中,除了朱标,朱元璋最喜欢的是四皇子朱棣。这不仅是因为朱棣有许多地方非常象他,办事特别大胆、行为非常果断等,都很让朱元璋满意。为此,朱元璋曾经不止一次地暗自在心里对自己说:如果朱标能这样就好了!更主要的是,朱棣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都很合乎朱元璋要求规范行为。朱元璋从当了皇帝之后,曾很明确地要求他的儿子们必须做到:一、举动要戒其轻;二、言笑要厌其妄;三、饮食要倡其节;四、服用要求其俭。这对一个个养尊处优的王子来说,自然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而朱棣却做得很好……

想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又问道:“你们认为朱棣怎样?大家都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朕在洗耳恭听着。”

下面仍然是沉默,沉默得可以听到呼吸的声音,朱元璋有些急了,点着一个老臣的名说:

“刘三吾,你是不是哑嗓啦?”

刘三吾此时已80岁了,是7年前被衡山茹推荐给朱元璋的,朱元璋问了他几句话,感到很满意,就让他做翰林学士。7年来,刘三吾常常能给朱元璋一些好的建议,此刻见皇上亲点他的名字问,感到自己不说不行了,看看几位同僚,开口说:

“四皇子仁慈睿智,定会是个好皇帝,只是,若立四皇子为储,二皇子、三皇子怎么办?”

朱元璋初听,心里气愤,由不得双目怒睁,盯住刘三吾,直吓得他浑身颤抖起来。朱元璋在气愤之余,突然感到:这刘三吾讲的话有道理,自己险些走了一步错棋!

朱棣是不错的太子人选,可是若真立了他,他的两位哥哥,晋王与秦王肯定不服气,一定会生乱。想到这里,朱元璋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么浅的道理,朕想了这么久,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朱元璋在心里对自己说。好在我对储君有充分地考虑,心中早有两个人选。朱棣既然不能立,就只能立朱允炆了。他是朱标的儿子,是朕与马秀英的孙子,立他为储,对儿子朱标和曾与自己共患难的马皇后都有个交待。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是他的叔叔,今后虽然可能对皇帝构成威胁,可他们三兄弟之间会有一个相互牵制,这样或许能让朱允炆安于皇位。朱元璋这么想着,突然看见刘三吾在发抖,感到有些可笑,存心吓一吓他,便非常严肃地问:

“朱允炆,你认为可以立朱允炆为储君吗?”

朱允炆生于1377年12月5日,这年刚过完20岁生日。在朱元璋众多的儿孙中,表现的也比较一般,若是平时朱元璋问起,刘三吾一定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是,皇上已经生气了,又这么严肃地提出来,刘三吾只好顺台下阶,连声说: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朱元璋听罢,转怒为笑,犀利的目光,环扫众臣。

“皇上英明!”宋国公冯胜带头,众臣跟着一起喊起来。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长长地舒了口气,他终于顺利地将大明皇朝储君定了下来。

此刻的朱元璋,虽然已经看到了朱允炆的叔辈们对皇权的威胁,只是自欺欺人的不愿意去多想,而把目光去审视来自外面对他朱姓江山的威胁。当储君立下以后,朱元璋开始一个个审视朝庭内的文武大臣,看有谁还有能力在他归天以后来掀翻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终于,他把目光盯住了了一个人。

太子作为权力的继承者,使得他成了众人虎视眈眈的对象。“树欲静而风不止”,身处险境的太子要设法自保,除了千方百计讨皇上的欢心,还要利用储君的身份壮大自己的私人势力,以压倒所有的竟争者。

210、

黄昏来临,日头还不愿离去,却再也没有白日里耀眼的光辉,反倒如做了错事的小孩,一张脸红朴朴的。朱元璋靠在后宫凉亭内的御椅子上,闭目沉思着。年逾花甲的朱元璋,已经明显地感到身体的衰老,如何将自己打下的江山一代代传下去,成了他最关心的事情。储君已立,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保证他能安全执政。于是睁大了双眼,寻找着有可能掀翻他朱家皇朝天下的人。就在这时候,杨公公轻轻地来到他面前,向他报告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四川建昌,发生叛乱,仅仅半月,叛军已迅速发展到数万人!”

朱元璋是靠“叛乱”当上皇帝的,他知道数万的叛军意味着什么。“必须迅速彻底地消灭他们!”这是朱元璋听到这不好消息的第一反应。“可是,派谁去更为合适呢?”朱元璋苦苦地思考起来。他的三十几个儿子,其中年满十六岁的,都在各方镇守着。而且,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儿子,除了朱棣,也没有谁有能力去平息这场叛乱。可是因为立储的事,朱棣非常不高兴,更何况,在所有的儿子中现在就数他实力最强,军功最大,这次若再让他领兵前去平乱,恐怕不太合适。至于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军,被自己杀的杀了,不杀的又老的老了。朱元璋想到这里,禁不住有些伤感地摇摇头。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他望着西面那快要落山的残阳,仿佛是问它,又仿佛是问自己。“蓝玉,朕还有蓝玉!”朱元璋不由得喊出了声,他为自己突然能想到这员大将而高兴:“蓝玉可是一位在扫荡元末残余势力中立下奇功的将军,是朕一喜之下封他为凉国公的。这个人的文韬武略,仅逊于徐达,让他率军去平息叛乱,自然最适合不过。”朱元璋这么想着,长长地舒了口气。

第二天,朱元璋召蓝玉进宫。随蓝玉而来的,还有他的三个亲信将领。礼毕,朱元璋喝退了左右,仅留下蓝玉和他的三个亲信,交代了任务。蓝玉跪拜谢恩。朱元璋见蓝玉仪表堂堂,对自己恭敬而不卑琐,心中更是欢喜,有些讨伐叛乱的计划,想单独说给蓝玉听,于是目光扫向随蓝玉而来的三个将领,轻声地说:

“你们先下去吧!”

三个将领见皇上的目光扫来,都微微地垂了头,听到皇上的声音,却一动也不动。朱元璋心情很好,认为他们没有听见,便稍稍地提高声音又重复了一遍说:

“你们先下去吧!”

谁知他们还是一动不动,垂了头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对朱元璋来说,这么些年来,敢这么对他的人,从来还没有遇上。他真正地恼怒了,大声地吼道:

“你们下去!”

三位随蓝玉而来的将领听了,虽然有些惶惶然,却还是未动,只把目光投向蓝玉。朱元璋见了,怒发冲冠,手指蓝玉,正要发作,蓝玉双膝跪下,说:

“请皇上息怒,这些将军,长期随我南征北战,对皇上忠心耿耿,只是身为军人,从来没有听过皇上的圣谕,早养成了绝对服从军令的习惯。”说到这里朝他们一挥手,三位将领,立即悄然退出。

朱元璋的心中,燃着一团怒火,听蓝玉的一番解释,又见三位敢于抗旨的将领瞬间没了身影,心中一惊,有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他久久地望着蓝玉,突然爽朗地笑了起来:

“好!好!好!凉国公真是统帅之才,训练得将军们如此忠心耿耿,惟命是从,这样的部队,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谢皇上夸奖。”蓝玉有些得意地说。

“好了,你也去吧,我等你的捷报。”朱元璋本来想了许多话要对蓝玉说,这时已没有了心情。蓝玉跪拜告辞,朱元璋一直微笑着,望着他离去,然后摇摇头,轻轻地叹了口气。这蓝玉,这年轻的将领,没想到他比徐达、常遇春他们都还行,训练出来的部下只听将领,却不听皇帝的圣谕。让这样的将领领兵去打仗,肯定会很有战斗力,会攻无不克。可是,如果让他拥有兵权,又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太可怕了!朱元璋对自己说:他成了军队的皇帝,朕又如何去统率三军?难道朕要让军队做什么,还要通过一下他才行?!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眼里露出凶光,摇了摇头说:

不行!决不行!!在朕的大明王朝,所有的人,包括每一个士兵,每一个百姓,都应该只听命于皇帝。必须这样!否则朕还算什么皇帝?更何况,待朕百年之后,朕的皇孙朱允炆,又怎么能驾御得了这般威性独专的将军!蓝玉,你虽然是个不错的将军,就算是为了我的皇孙,朕此刻也要判了你的死刑!朱元璋这么都想清楚了,又长长地叹了口气,闭目养息。

211、

蓝玉率军出征,去为大明王朝平息叛乱,朱元璋一点也不耽误,立即派出他的锦衣卫。“你们一定千万要保密,要做得悄无声息,只把蓝玉的情况都摸清楚了,回来告诉朕就行。”朱元璋这样吩咐锦衣卫。他已经下决心要除掉蓝玉,最后一次替朱允炆削棘,现在要趁蓝玉出征之机,给蓝玉找一个合适的罪名。

第二天,便有锦衣卫的回报:蓝玉因军功受宠爱后,人也渐渐骄傲恣肆,曾经纵容家奴侵占民田,御史对其家奴的不法行为进行质问,他就驱逐御史。蓝玉带兵北征回还,夜半来到喜峰关城下,要求开门,关吏限于制度没有及时开门,他就毁关而入。后来,又有人告发他,说他私自占有元朝皇帝的妃子,致使元妃因羞愧而上吊自杀……够了,有这其中的随便一条都够了。如果朕不想杀你,你做的这些,对朕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现在的问题是:你训练出来的将军,竟然敢置皇命于不顾,这对朕来说,当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更何况,你如今又手握重兵,下面有一帮能战善战的兄弟,朕又岂能容你?朱元璋在心里对自己说。现在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接下来的是怎么样来除去这个将军。一切当然只能等他凯旋归来时,但是现在还是可以做许多事情。该做些什么呢?

朱元璋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稍微考虑了一下,他决定先剪除蓝玉的羽翼。锦衣卫探来的情况很清楚:蓝玉因为为人孤傲,又常时在外征战,在朝中并无拉帮结派的人。他所有的亲人,都无半点权势,只有靖宁侯叶升,是蓝玉的姻亲,有一定的势力。朱元璋听了这些情况,微笑着对锦衣卫的徐楚说:“看来只有杀了叶升,才可以无顾虑地诛杀蓝玉。”

“以何罪名杀之?”徐楚问。

“就以‘胡惟庸案’一罪就行。”朱元璋连想也不用想顺口回答说。

同类推荐
  • 蜀地笔记

    蜀地笔记

    《蜀地笔记(精)》的核心词是:历史人物,是作者多年阅读、考察大成都范围内的历史、人文关系,以展示区域内各种奇人、异人的人物传记。37万字,有部分古代配图。在作者蒋蓝利用、尊重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田野实地考察与真相还原,进一步厘定了很多历史人物的真相,廓清、梳理了他们的本来面目。书稿内容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文章被《读者》、《作家文摘》、《文摘周报》、《青年文摘》等广为转载。
  • 刘邦创业记

    刘邦创业记

    这是一部草根闯荡终极职场的实录。刘邦出身农家,年过而立才当上了大秦帝国的基层乡镇干部。就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却在秦末的动乱中脱颖而出。他仅仅用了不足三年时间就把自己的几十名追随者变成了几十万,从泗水亭长混成了汉王。他又用了四年时间,与自己的朋友兼兄弟、历史上最强悍的军事家项羽争夺天下,最终把看似不可战胜的楚霸王逼死在乌江口。刘邦在当上皇帝后,又用了七年时间收拾秦帝国留下的烂摊子,打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汉王朝。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模式历经千年仍有借鉴意义。
  •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本书讲述了女娲、西施、钟无盐、窦太后、王昭君、蔡文姬、花木兰、长孙皇后、文成公主、黄道婆、孝庄文皇后等中国历史上38位传奇女性的故事与经历。
  • 三作家

    三作家

    本书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代表作之一。茨威格分别为世界文坛上三位卓越的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法国作家司汤达和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立传,展现了他们非凡的人生际遇和创作生涯。在记叙三位传主生平的同时,茨威格极其善于心路历程的刻画和性格特征的描写,语言酣畅淋漓,富有气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 炉边谈话

    炉边谈话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给每篇“谈话”都加了小引,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注释,并以“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作为代前言,简介了罗斯福的生平和“炉边谈话”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热门推荐
  • 学院之生死争霸

    学院之生死争霸

    一个神秘的大学,一个普通的少年,来到了一个恐怖诡异的大学学院!他将面临着生死的抉择!又将怎样离开这个该死的学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学院之生死争霸》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末世天

    末世天

    当从巅峰失去修为,当一切需要重新开始,这是一个修行的末世,也是修行的重新开始
  • 九阴传人在都市

    九阴传人在都市

    九阴重现,天下不武。活在当代的叛逆少年,偶得惊世武学秘籍九阴真经,自此踏上一往无前的不归路。所有曾经俯视我的人,都要拉下马来,狠狠踩在脚下。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江绮芸不幸嫁给了一个无赖,在与无赖的共同生活中,她凭自己的精明与坚强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并将本是无赖的丈夫改造成一个舍身取义的男人!
  • 段爷的偏执小宠

    段爷的偏执小宠

    被毒哑的初染,害怕他逃离他,最后才知道原来她爱的是他...等等,为什么她的裙子穿不下了?“段无落!”“老婆,好看。”初染一抓腰上的赘肉,气的眼睛冒火!翌日。初染看着一桌子的美食,她咽口水。段无落笑:“染染,还要减肥吗?”初染:大佬要把我喂成胖子肿么破?段无落:胖嘟嘟的染染不会沾花惹草了。唔,只能我喜欢。【偏执狂微病娇男X高智商女】1V1,双洁,不爱请别伤害亲(?>?<?)
  • 洛克王国之危机再临

    洛克王国之危机再临

    在一个明朗的早晨,洛克王国突然发生大地震,格里芬用魔法水晶球探测器发现,洛克王国危机再临,地球小子晨逸被格里芬带去洛克王国成为了使命的……终结者!!!
  • 一名路人勇者的日常

    一名路人勇者的日常

    玛丽苏?龙傲天!穿越者?一名生活在异世界中的路人勇者的吐槽日常。
  • 管理书-你不可不知的30种管理方法

    管理书-你不可不知的30种管理方法

    本书将100年来国内外管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各种管理方法的思想根源、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 豪门隐婚,腹黑总裁妖艳妻

    豪门隐婚,腹黑总裁妖艳妻

    他权势滔天,俊美矜贵,清心寡欲,却独独看上了极为妖艳的她!她,遭人算计,上了车,却缠上了他:“帅哥,本小姐就给你一个英雄救美的机会。”男人:“那就以身相许吧!”白向暖一不小心睡了身份尊贵的大人物。谁知,转身发现那是自己素未蒙面的大叔老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