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69600000018

第18章 什么是大学(6)

教授领导的教学、科研学术梯队是完成学校的四项功能,即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交流学术的最基本单元,教授对此负有责任。教授组、院系、学校实行知识产权三三制分配。从98年下半年起,学校规定教授可以在校办企业中拥有股份。

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岗位工资以年薪方式分十二月支付。99年取消福利分房、解散分房委员会,劳动分配以一次性货币分配为原则。

这些改革措施、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劳动积极性,全校运行效益大幅度提高,校行政人员减员40%,合同管理的专职科研人员现为93名。校办科技产业由99年1600万元注册资金增为11亿元,年上交学校从97年240万元增加到2000年81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收入99年为1890万元,2000年为5986万元。拥有百万元以上股权的教授已不下十人。原事业编制行政人员有57人分流参与两个产业集团工作,现在职工中有558人从事企业,不再领取事业行政工资。2000年学校事业财务收入决算为11亿元,比1999年8042万增加了375%。2000年科研经费也回升至102亿元。1997年,北邮交纳个人所得税43万元,2000年上交个人所得税311万元。三年时间增加了7倍多。

第二,后勤社会化改革做法与结果

2000年,学校与后勤服务集团签订两份合同,一份是资产委托经营管理合同,学校的学生宿舍楼、商业性餐厅、商店、服务性房产设备、汽车等委托经营一年,集团交纳学校400万元,一年经营后积累的利润作为学校对集团投资。第二份合同是校园和教学区楼房物业管理合同。考虑到学校仍然承担原在编后勤职工的养老、住房等福利支出,学校按北京市物业管理定价的60%计算,支付集团物业管理费216万元。

根据协议,集团对受托经营的资产负有维护、修理、更新的责任。集团对原事业编制的260名员工,按企业管理办法,承担全部工资、医疗、住房公积金等,真正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2000年后勤集团运行结果是:

集团年度总营业额5600万元,与改革前的98年相比增长三倍。

集团总投资928万元,其中用于学校后勤服务设施改善56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82万元。

集团现金余额260万元,作为学校对集团投资的流动资金。

学校在编后勤职工月均工资2400元,职工比较满意。集团共上交个人所得税12万元。

后勤集团职工队伍增员50人,接收了学校转岗人员,新增临时工岗位56人,提供勤工助学岗位110个,共支付学生酬金5万元。

2000年,北邮后勤集团开始走向社会,开辟新的服务市场,承包了防化兵部机关大院餐厅和信息产业部餐厅的经营服务。共派出管理人员4名,年经营额计160元万/年。

第三,几点体会

搞后勤改革,我们体会是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

①从一开始,我们就说,后勤改革不是为了省钱,不是为了裁员,是为了发展。发展有几个层面,一是社会发展,产业调整,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服务业。当时我们与后勤职工讲,6000名学生,每人每月有500元的消费能力,只要我们不笨不懒,应该有3000万元营业额,结果我们去年做了5600万。充分说明服务业是一项很大的产业,第三产业。二是学校的发展。学校要扩大规模,要提高效益,必须先把后勤的关系理顺,国家贴不起,投资人无利不建房,怎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激励后勤集团投资的机制,怎么能逐步改善学校后勤服务设施条件。所以讲大一点,这是个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②培养人才是大学最中心的任务,什么样的环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氛围产生什么样的情操、什么样的心理。我们需要为大学生提供干干净净的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商店和厕所,这样,等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后当上乡长、县长,就知道应该仿效怎样的环境建设,知道应该让自己怎么为别人提供最好的服务,这是一种文化。难道中国的大学真的不能为大学生厕所提供卫生纸吗?我不相信。北邮的后勤改革证明,转换后勤工作管理机制,可以使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

③后勤职工也是学校教工队伍重要的一部分。手心手背都是心上的肉。但是他们的利益不能靠贴补、养着,你不要害他们。真正为他们着想,就是改革,领导他们劳动,引导他们为学生服务,增设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

所以,往大里讲,后勤社会化改革,关系到生产力、先进文化和职工利益,这不就是三个代表吗?不就是共产党应该干的事吗?

我衷心希望北京市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北京市教工委的领导下逐项完成2001年的任务目标。

谢谢大家!

可爱的学校可爱的教授

——在庆祝建校45周年暨叶培大教授执教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

(2000年10月15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45年前,68名教职工招收了第一届785名本科生,在这块本是农田和坟茔的土地上建设了第一幢校舍,开始了北邮的历史。我没有经历那段岁月,是叶培大教授告诉我的。

22年前,我考入北邮第一个研究生班,那一届攻读硕士学位的同班同学只有16人,叶培大教授和其他十来名教授是我们的指导教师。那时侯的北邮,还没有主楼,没有科学会堂,没有图书馆大楼,更没有研究生公寓和今天剪彩启用的粤苑公寓。

一个月前,北邮的新生名册上包括了122名博士生,654名硕士生,1641名本科生,1500名网上学员,200名高等职业专科生。外加分布在全国的工程硕士和函授本科、专科学生。那一天开学典礼,我站在主席台上,望着广场上挤得满满的同学,不禁感慨万分:北京邮电大学今年45周岁了,人气兴旺,正是她发达的标志。

办学的规模要追求,办学的质量更重要。45岁的北邮,以她接近百分之百的就业率,以她优秀的新生质量闻名全国乃至世界。今年2月美国主办的大学生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北邮派出的4个参赛队,荣获两个一等奖,又一次威振国际。

一所好大学,除了培养人才,还应该追求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最近十年,北邮发表的论文逐年增加,三大国际检索排名不断攀升,科研工作有声有色,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获奖项目数在逐年增多,获奖级别也在提高。

在信息时代,在知识经济浪潮中,北邮的教授相信,锁在抽屉里的科研成果不等于对社会的贡献,得不到应用的技术发明并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任何利益。现在北邮20多位教授创办的企业所组成的北邮通信校产集团已拥有11亿有形资产,今年的总产值将超过五亿。1999年科技成果和无形资产转让价值1890万,今年的前九个月,这个数字已经超过5千万。

北邮的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国际互访从十年前的几十人次到近几年的几百、上千人次。越来越多的教授主持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人。我们与国内外着名大学的合作蓬勃发展。

没有一个评估体系不将财务状况当作评价大学的重要指标,2000年北邮的财务预算与1995年相比翻了一番,2000年科研经费达到1995年的35倍。

用校友对大学的捐赠来评价大学的优秀与否或许只是一家之言,但是如果持有如下逻辑也不是没有道理:第一,财富总是向成功企业、成功人士聚集;第二,成功的校友最愿意捐赠母校;第三,众多成功的校友反映大学的成功。

今天中午我们举行了粤苑公寓落成典礼,这座15000平米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公寓是广东电信(原广东邮电管理局)全额捐赠的,这家成功企业的领导是我们杰出的校友,他们是崔勋书记和陈学道局长,他们就在主席台上。(掌声)

今天上午,北京邮电大学教育基金会宣布成立,她是由20多家企业和九十四位个人共同发起创立的,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共募集资金2400万元,其中有许多成功校友、校内教师捐资的感人故事。叶培大教授作为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是第一个发起人,香港实业家、杰出的校友薛滨历年对学校的捐赠已过百万,闻讯基金会成立,又一次慷慨解囊。退休教授沈树雍,多年来一直资助贫困学生,当他得知基金会筹备成立,立即捐来了11万元人民币。(掌声)

今天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基金会各发起单位的主要领导,他们是中国电信冷荣泉,中国邮政武士雄,中国联通葛雷,中国普天徐名文,大唐电信熊秉群,亿阳信通邓伟,华尔国际王彦。

我相信,校友对大学的捐赠,确实反映了学校的优秀;而校友对大学的捐赠,将鞭策和推动学校更加优秀。北邮的45年,培养各类毕业生5万多人。在校庆的集会上,让我们向一切关心、支持母校的校友致以诚挚的感谢。也祝他们事业蓬勃,一帆风顺。(掌声)

北邮是时代的产物,北邮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今天,我们纪念建校45周年,忘不了党和国家,忘不了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对学校的支持。今年年初,北邮从信息产业部划归教育部领导,在告别宴会上,我对吴基传部长说,“北邮的人均资产在全国高校已经名列前茅,北邮的师生员工永远不会忘记信息产业部的支持”。吴部长深情地对我说,“还有一件没有了却的心愿,就是教三楼”。我说,“教育部一定会关心的”。果然,今年6月,教育部批准并拨款支持的第一个基建项目就是教三楼。(掌声)

老师们、同学们,请和我一起,用掌声表达我们对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和北京市的感谢,对今天到会的徐锡安主任、谢高觉会长、宋直元主任、林金泉理事长和钟秉林司长致以崇高的敬意。(掌声)

在校庆的日子里,我们同样忘不了邮电大学历任校领导对学校倾注的心血。今天我们请到了北邮历届书记、校长。在这里,我也代表王书记,代表全体现任党政领导说一句:你们当年栽下的树苗已经枝繁叶茂,今天,应该是你们感到欣慰的日子。你们当年做的,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你们今天享受到的,就是我们明天会感觉的。

对一所国立大学来讲,国家无疑是最主要的,校领导当然也不可或缺,但是一代又一代在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岗位上工作的教职员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才是北邮建设发展的真正英雄。他们之中的中坚力量是教授,北邮多少代教授的杰出代表是叶培大。今年叶先生光荣执教整整60周年,我们全体师生员工都愿意把纪念叶培大教授从教60周年定为45周年校庆的主题。

叶先生执教60载,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过电工学、无线电基础、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光波导技术基本理论等20多门课。他1959年开始带硕士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84年又是首批博士生导师。他培养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大学教授,成了国际着名电信企业的总裁,成了政府高级官员。时至今日,他仍以85岁高龄,指导着博士生6名,硕士生3名,并承担“光波导技术基本理论”课程的授课任务。毕业的校友爱戴他,进校的学生尊敬他。教师节,他收到的贺卡最多,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最热闹。

叶先生自1955年建校时起担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名誉校长至今。45年来,先生没有一天不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去年香山学术委员会会议上,他发言说:“我支持学校的改革”。他的一番发言对于继往开来的新一代教师是极大的鼓舞。

叶先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学与通信学科评议组首届召集人,他对在中国建立一整套正规严格的学位评审制度,完善国家教育制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叶先生既是教育家,也是成果丰硕的科学家。“学以致用”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叶先生主要的治学思想,科研创新是先生追求的学术目标,他总是把研究生带到科学技术的前沿。两天前,一个学生从丹麦来信,在祝贺校庆的同时,告诉他,从北邮光通信中心走出来的博士因为从事前沿研究而备受国际着名大学和公司的青睐。科研成就使得先生常常成为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角,担任学术会议主席、作特邀报告,他总是那么忙。

先生获得很多国家和国际荣誉,1988年美国费城市长向他颁发了独立宫金钥匙奖,他1997年获IEEE通信学会杰出会员称号。对这诸多荣誉,他当之无愧。先生又是着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担任过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科技委副主任。

先生为人谦逊、正直、热诚。在他身边工作的同事都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德高望重。

尊敬的叶先生,您见证了北邮的诞生,您亲身经历了北邮45周年的发展,您还会亲睹北邮今后五年、十五年的壮大。

老师们,同学们,

叶先生是我们可爱的教授,真诚地祝福他健康、长寿,

北邮是我们可爱的学校,衷心地祝愿她发达、兴旺。

谢谢大家。(长时间鼓掌)

利在当代功施后世

——在教育基金会(筹)成立大会上宣读的纪念碑文

(2000年10月)

教育,人类文明之结晶,社会进步之保证。

筹集资金,发展教育,利在当代,功施后世。

公元贰仟年秋,欣逢校庆四十五周年,二十家企业与九十四名教师、校友、社会人士共同发起创立北京邮电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之日,为基金会捐资的企业达百余家,师生、校友、仁人志士计千余人。

发起人捐资人未图回报,但求奉献,感人故事,可歌可颂,发起人捐资人的愿望,亦即基金会宗旨:北京邮电大学更加兴旺发达。

注释:

[0]这是林金桐为北京邮电大学教育基金会撰写的纪念碑文。

新世纪校园献辞

——2000年新年电视讲话

(1999年12月30日)

老师们同学们:

1999年算不算20世纪最后一年,我们暂且不作辩论,看看北邮在1999年做了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

99年北邮招收了77名博士生,比98年增加了35%;

招收了(有学历、学位和有学位无学历总共)537名硕士生,比98年增长17%,

本科生扩招213名,增长21%;

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招收了网上大学生1000名

我们开办了一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新生306名

同类推荐
  • 人生必修的情商课

    人生必修的情商课

    "哈佛大学以其辉煌的教育成就高居当今世界大学之巅。她培养了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等8位美国总统;乔治·明诺特、爱德华·珀西尔等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尔?盖茨、路易斯·郭士纳等几十位商界精英。难怪ABC著名电视评论员乔?莫里斯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说道:“她的影响足可以支配这个国家。”然而。人们往往只关注这些伟人、科学家、商业奇才的骄人业绩。却很少注意到这些大人物在哈佛大学学习时,都非常注重情商的自我修炼。情商是人生愉快和生存完美的学问,是管理者领导力的影响力的真谛,也是所有奋斗者通往成功人生的阶梯。
  • 人一定要活得明白

    人一定要活得明白

    本书从多方面论述了心灵的本质,让人们树立好正确的人生坐标,活得明明白白。
  •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永恒的此时此刻,这无限延展的时刻是火焰和歌声的时刻。他将永生解释为对无限存在的妄想。他认为这种活的死亡时炼狱,人永不停息地在里面挣扎。只要在他成功地确定了情感经历的标准时,他才断言自己有了人性。只有此时他才具备真正的人的模式,无需顾及道德伦理、法律、习俗等,任凭各种冲动的驱使。他拥有一切,他接受各种影响——所有给他滋养的事物,一切都滋养着他!对他来讲不论什么都富含养料,哪怕那是他还不能理解的事物,特别是他还不懂的东西。除了自己的良知他不受任何事物的支配,他接受了创造思想的重任。
  • EQ情商

    EQ情商

    什么是情商?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精神状态》一书中提出,人有“多元智慧”,开启了情商学说的新智。199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首创EQ情商一词。1995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情绪智力》一书,将情商推向高潮。EQ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并风靡全世界。情商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智能的第二次革命,其主要观点包括: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所说的情绪智能,前者占20%,后者占80%。
  •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作者为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总统顾问。一直致力于“六度人脉”理论研究,曾推出过畅销书《六度人脉》。这次作者化繁为简,将目光对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接触的七个关键角色——玩伴、同学、同事、上司、合作伙伴、知己、爱人,这7种角色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7种关键力量!作者以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他们的重要作用,以及识别、交往的各种技巧要点。阅读本书,我们还将知道自己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制定的怎样的成长目标,需要与哪些人同行,以及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中高层管理者等,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参考的答案。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21岁女秘书

    我的21岁女秘书

    一个厌倦了血与火生涯的特种兵。回到社会后,周旋于各种绝色美女之间。同时,为了这些美女,挫败一个个竞争者和恶势力……
  • 契约老公情深深

    契约老公情深深

    一场契约婚姻,将宋染雪和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绑在了一起。原以为不过是人前做做样子,逢场作戏罢了。只是,为什么那个不要脸的男人天天往自己这跑?!
  • 血色凌霜花

    血色凌霜花

    周初,纪侯谗言周天子,活烹齐哀公,致齐国内乱,七十年动荡,齐纪结下百年世仇。战火纷飞,她红衣银甲,血战沙场;她力大无穷,心嗅蔷薇;她手握凤鸣刀,报家仇国恨。她斗寒独开,其艳如火;她凌霜傲雪,一别群芳。悲痛过、愤恨过、害怕过、受辱过,依然嬉笑怒骂,不坠傲雪之姿。
  • 向日葵的哑剧

    向日葵的哑剧

    QQ群1087898136名向日葵后面剧情还没定一起讨论啊!学校走廊内,“陈同学,我喜欢你,可以和我交往吗?”符晓菲说。墓园内,“符晓菲同学,我喜欢你,可以和我交往吗?”陈朝阳沙哑着嗓子朝着眼前墓碑上那张照片上笑着灿烂的女孩说。
  • 十有八九之八九不离十

    十有八九之八九不离十

    傅什从小喜欢顾玐玖,但傅什这块木头却不知道对她是亲情还是爱情...只到顾玐玖为他挡下那一刀-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在不经意间喜欢上了她。。。这一切都结束了吗?不,故事才刚刚开始……
  • 崩坏之重复仙途

    崩坏之重复仙途

    夏堇,一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女孩。唯一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霉运缠身,倒霉不断。物极必反,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夏堇倒霉了十五年,时来运转,宛如锦鲤附体,被幸运女神眷顾。随手摘的药草,居然是早已绝迹的洗髓草。随手捡的书籍,居然是神阶功法……无限重复的世界,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
  • 李白传

    李白传

    李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古代诗人,他深受人们爱戴,被尊称为“诗仙”。李白的经典诗歌作品传诵众口,妇孺皆知。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他的个性,跟他的艺术特色一样令人企慕,让令人津津乐道。《李白传》是当代著名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根据诗人作品展开撰写的一部作品。该书不仅立论严谨坚实,而且文笔省净利落、气脉畅达,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传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