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93200000008

第8章 文化名人之谜(1)

1、 鲁班与公输盘是同一个人吗

鲁班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间工艺家,是木工、石工、泥瓦工等工匠的共同祖师爷。关于鲁班的传说,先秦时期形成一部分,汉唐时代也记载了一部分,直到宋、明才有了较完整的资料。

一般书刊上,都把鲁班和公输盘视为一个人,姓公输氏,名盘。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也叫鲁班或鲁公输盘。我国古语中盘、般、班三字通用。

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大概就是后来民间的风筝。《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就在楚王面前与公输盘打赌,结果墨子赢了,楚国就停止了攻宋。

山东济南千佛山(原称历山)有鲁班庙,人们把他当作神人供奉,目的是纪念他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东汉赵岐注《孟子》时说:“公输子鲁班,鲁之巧人也,或以为鲁昭公之子。”这说明,鲁班可能是鲁国国王昭公的儿子。也有资料称公输盘不是鲁昭公的儿子,他只能为富贵者建筑宫室台榭,自己却穷得连简陋的草房也盖不起来。

《礼记·檀记下》记载:季康子之母死了。这时还很年幼的公输若就提出对敛尸下葬的办法进行改革。但守旧的人却极力反对改革,因而公输若的改革方案不能实行。有人说这个公输若就是公输盘或鲁班,盘为名,若是字,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鲁班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这个鲁班,可能就是古代的鲁班传说,也可能是一个学鲁班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巫师,是敦煌人。

根据有关鲁班、公输盘、公输若的13个传说故事所涉及的人物——季康子、鲁公、楚王、宋公、墨子,有人推定鲁班是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510年—前440年左右的人。

也有人认为鲁班、公输盘是两个人。把鲁班、公输盘视为两人。因此,他们主张不能将公输盘的发明创造记到鲁班的头上。

两千年来,生产、生活和作战所用的器具,都传说是鲁班发明的,这不能作为信史。有人认为鲁班造了赵州桥、卢沟桥。据说鲁班曾与妹妹比赛,在一夜之内(以鸡鸣为限)要修三座桥。鲁班将赵州桥、卢沟桥修好以后,正在修第三座桥,妹妹怕他累坏了,就学着鸡叫。鲁班以为真的鸡叫,就停了工。这座未竣工的桥,就是鸡鸣驿的石桥。据说,山西的悬空寺、绍兴的北海桥、桂林的花桥、北京天坛祈年殿等都是鲁班修的或鲁班指导修建的。有些地方的自然名胜,也说是鲁班的遗迹,如长江上的瞿塘峡岩穴间露出一块匣子样子的石头,传说是鲁班的风箱。

古书记载把很多发明创造都集中到鲁班这一历史传说人物身上。但这些,只能算是民间传说而已。

由此看来,鲁班,公输盘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仍是一个悬案。

2、 孔子是私生子吗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学说一直统治着中国思想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受到了历代统治阶级的推崇,成为万世之表。但是,关于孔子的身世至今仍众说纷纭,有的历史学家甚至因此提出儒学并非孔子所创的观点。

对于孔子的身世,现在的史书多写得含糊不清。在孔子出生的问题上,将各种史料综合考察,目前学术界的观点无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是私生子。根据孔子的母亲颜氏长期不告诉孔子其父情况的事实,推断颜、孔两家必定关系疏淡,这在孔子曾自称“吾少也贱’的话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印证。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颜氏家境贫寒,她可能是奴隶或平民之女,与叔梁纥绝非“门当户对”,是叔梁纥强暴颜氏,即所谓“野合”后生下孔子,通俗一点说就是私生子。这里对《史记》等书中所述的“野合”给出了新解释。将儒家鼻祖、至圣先师孔子视为“私生子”似乎对其“圣人”身份有所冒犯,然而人们更应当尊重事实。历史科学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实事求是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貌。

第二种观点是基于对“野合”的另一种解释而产生的。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这样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是说不合正规礼仪。因为孔子之父叔梁纥年长于其母颜氏很多,两人年龄相差悬殊,这样的结合在当时是不合礼仪的。

以上两种观点在孔子身世的研究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已经被许多历史学家所接受。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具有神话色彩的说法,虽然不可信,但在史书中仍能找到相关的记载。其中一种是祈祷而生。

这是一种类似于神话传说的观点,并且显然是儒家弟子为了神化孔子而有意创造的。这种观点认为孔子是其母亲和父亲在尼丘山一起祈祷,感受黑龙的精灵后而生。这种极具想象力的说法,认为其母梦感黑帝神而生孔子,恰恰证明了当时原始宗教依然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

梦是生命中秘密和神圣的象征,将伟大人物神圣化便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在出生问题上也是必须和凡人不同的,将其“神化”,对于使世人更虔诚地信奉他的思想是大有裨益的。

关于孔子的身世至今仍无定论,许多历史学家也因此对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提出了质疑。

事实上,早在两汉时期,根据《论语》、《墨子》、《周礼》等书,以司马谈父子、刘向父子、班固为代表的汉儒经师们,就已经推测并判断出儒起源于周代的“王宫”。

在儒的起源问题上,胡适是贡献最大的一个研究者,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在列举大量材料、反复论证之后,他认为儒的起源时代为殷商。

胡适在论述中称“儒”字的原义是柔、弱、懦、软等意思,“儒”者就是“殷代遗民”的意思,即殷民族里主持宗教的传教士,而拜祖先是此宗教的主题。殷民族被周人征服之后,这些人成了亡国之民的上层阶级。他们在困难的政治环境里,在痛苦的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谦恭、不抵抗、礼让等美德,“儒”的诨名也由此得来。因此,孔子并不是儒教的创始者,他只不过是殷亡五六百年以后中兴儒的领袖。

尽管历史学家对孔子的身世和儒家是否为孔子所创仍无统一的说法,但是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却是毋庸置疑的,他对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在历史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3、 鬼谷子有无其人

据传,我国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为楚国人,姓名传说不一,曾经在鬼谷隐居,因以鬼谷子自号,人们也这样称呼他。但历史上是否存在这么一位神奇的人物,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否认鬼谷子其人的存在。有人认为鬼谷子就是苏秦。也有人认为鬼谷子是对隐士的泛称,既然认为鬼谷子只是泛称隐者,实际上也就是否认鬼谷实有其人。现在学术界也有人认为鬼谷子非历史人物。

第二种说法认为鬼谷子是神。据《仙传拾遗》记载,鬼谷子“疑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间数百岁,后不知所之”。

第三种说法对鬼谷子的有无半信半疑。《辞海》、《辞源》在介绍鬼谷子时,前面都冠以“相传”二字以示不作确切肯定。

第四种说法认为鬼谷子是战国时楚国人。现在介绍鬼谷子的文字不系统,不完整,也不可靠,但根据大量见于古籍中的资料,历史上确有鬼谷子其人。

《史记》最早记载鬼谷子,司马迁与鬼谷子生活的年代相隔较近,根据苏秦、张仪谢世的年纪推测,最多也就一两百年,因此司马迁所记应当是比较可靠的。

《史记》虽无鬼谷子传记,但是在《苏秦列传》中太史公记曰:“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在《张仪列传》中也说张仪是鬼谷子的学生。

另外,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引文:“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司马迁未注明出处,但是唐朝人司马贞在《索引》中指出:“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可见司马迁与司马贞都曾见到过鬼谷子的著作。

许多鬼谷先生遗迹尚在湖北当阳鬼谷洞附近。据《舆地纪胜》记载,此洞“即鬼谷子隐处”。今鬼谷洞外石壁上嵌有3块石碑,均系清光绪五年重修大仙洞的石碑记,在鬼谷洞东南2千米处有棋盘山,亦名云梦山,据《当阳县志》称“传鬼谷子对弈处”。

综上所述,历史上究竟有无鬼谷子其人尚无定论,要揭开谜底,还需要充足的证据和深入的研究。

4、 达摩真的面壁九年吗

达摩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是中国佛教史上非常神奇的一个人物。关于达摩的生平事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故事。那么,达摩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谓面壁九年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达摩究竟有没有面壁九年呢?

据史书记载,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有一天,达摩问他的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即中国)。”达摩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今中国。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晋见了梁武帝萧衍。据敦煌发现的《坛经》抄本讲,梁武帝问他,自己的一生造寺布施供养,有什么功德?达摩回答说,没什么功德。就这样得罪了皇帝,结果被驱逐出境。

在南方不受欢迎的达摩,只好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在过江的时候,达摩看江面宽阔、水深流急,没有船只,正愁着没法渡江,看见附近坐着一位老婆婆,身边放着一捆芦苇。就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老婆婆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达摩心想:一个年迈老人可以踩苇过江,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便恭恭敬敬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老婆婆仍然没有说话,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一放,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过了长江。

后来他几经流浪,终于到达少林寺。这半隐半现的处于山脚下密林深处的小寺庙与世隔绝,正是僧人修炼的好地方。于是达摩决定留在这里。不久,他便在庙后面山坡上的3/4处发现一个小山洞。这个石洞大概有3米高、6.6米长,方方的洞门,正好朝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洞前还有一块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于是达摩决定就在这里修行坐禅。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一次,达摩发现自己刚坐下修炼不久,便不知不觉开始打瞌睡,他认识到打瞌睡是绝不会达到佛教的终极境界的,于是,他毅然地用刀割断了自己的眼皮,扔出了山洞。不久以后,在达摩眼皮落地的地方竟长出一棵茶树芽。从此他不说话,默然地终日面朝石壁,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竟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了。达摩在山洞里呆了九年,一直修炼达到佛教的终极。

后来,当达摩离开山洞开始传授禅宗时,弟子们发现,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衣锦织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在今天的嵩山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的山腰,还有一个达摩洞。这是一个临崖开凿的洞,石洞幽邃,深约7米,宽3米。洞前有一座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雕刻的双柱单孔石坊,额上南面刻“默玄处”三字,北面刻“东来肇迹”四字,洞内有达摩及其弟子的石像。人像石旁有诗曰:“九年面壁佛祖在,灵石显影精气神。”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整整十年,而不是九年。即通常说的“十年面壁”,就是从这衍生出来的。有学者提出,所谓“面壁九年”的说法的真正原因是达摩所传的禅。他提出“理入”和“行出”的修行方法。所谓“理入”就是“壁观”。有人把“壁观”理解为“面壁静观”,于是就产生了“面壁九年”的说法。所谓“面壁’是比喻通过修行,使人心如墙壁、不偏不倚。实际上是要去除人的思维和认识作用,对于客观事物执著、不起分歧。这样就能“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达到佛教所说的“涅”境界。

但也有人认为,达摩面壁的故事根本是后人杜撰的,只是表达一种佛学修炼的信念。达摩面壁九年的真实性是被后人质疑的——那么长的时间,不吃不喝也不睡觉,整日端坐在石洞里,这根本不符合生理规律。而且,今天的达摩洞里所谓的影壁,其实只是一些轮廓模糊的石纹线条。这显然是后人钦敬达摩面壁九年的坚定信念和他感天地、化顽石的决心,根据石壁的自然纹理和形态,逐渐揣度描摹而成的。就连达摩这个人,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有说他是“南天竺人”,有说他是“波斯国胡人”,还有说他是南印度人。

其实,不管达摩有没有面壁九年,这种修行的方法对我国禅宗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

5、 王羲之终老何处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以其飘逸的《兰亭集序》流传后世,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圣”,《兰亭集序》亦成为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根据《晋书·王羲之传》的记载,兰亭聚会后的两年,王羲之因为不受朝廷的重用,即“称病去郡”,从此开始了山水之游。然而,王羲之“去郡”以后终老何处?只因史籍语焉不详,至今史家仍无定论。

第一种说法是认为王羲之终老诸暨苎萝。这种说法是根据宋朝《嘉泰会稽志》的记载确定的。另外,王羲之的好友孙绰所作的碑文,又和正史的记载相符合。同时,主持编撰《嘉泰会稽志》的乃南宋的著名大诗人陆游,历史上向来都对此志的史学价值有较高的评价。所以以上的记载都应当是可信的。

但又有人提出疑问:《晋书》中所说“王”姓者能妄断就是王羲之吗?难道不可能是王羲之的父辈王旷、王导,昆弟彪之、兴之,或者是侄辈徽之、越之等人?甚至也可能是是与王羲之“不洽”的王述等。也就是说,凡是当时与孙绰友善的王姓贵族和文人都有可能是那个“王”姓者。另外一些认为王羲之的生卒年为321—379年的学者称,孙绰比王氏早9年去世,王羲之怎么可能在孙绰生前就请他为自己写好碑文?可见说王羲之终老诸暨苎萝说是不足信的。

第二种说法认为王羲之终老于山阴。

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当年王羲之徙至山阴时,绍兴鉴湖水利工程使绍兴的土地得到了较好的垦殖。发达的农业,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王羲之被这一切深深地吸引了。曾经咏出“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千古名句。之后的几年里,他又在这里任会稽内史,美丽的山水风情已经让他“不能自拔”,那么王羲之决心终老山阴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还有一条史料可以证明王羲之终老于山阴,即智永移居云门寺。《绍兴县志》记载说,王羲之七世孙,隋初高僧智永,为了便于拜扫在绍兴云门山的先祖墓,便从永欣寺移居云门寺。智永作为王氏的后人,他的书艺在当时也是堪称大家的。作为书法家的智永所祭祀的先祖无疑是被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

同类推荐
  • 它们怎么来的

    它们怎么来的

    本书所讲述的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中事物的诞生和科学道理。
  • 海底两万里:彩图注音版

    海底两万里:彩图注音版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内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十个月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鹦鹉螺”号潜艇。
  • 小鹿斑比

    小鹿斑比

    《小鹿斑比》作品按照语文新课标指定阅读书目进行了精选,集中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我们考虑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而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又是卷帙浩繁,不便于中、小学生阅读的现实,在参考和借鉴了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并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并在每一作品前加入了导读,介绍作者生平、成书时代背景等,指明作品特点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深入浅出,使之尽量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便于广大中小学生轻松阅读和理解吸收。
  • 飞云掣电:雷电灾害的防范自救

    飞云掣电:雷电灾害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青少年安全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安全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王俊凯我一直守护你

    王俊凯我一直守护你

    写的是女主暗恋男主,后来男主发现了,俩人就在一起。
  • 天才少女穿越古代

    天才少女穿越古代

    她,被人们公认为“天才少女”。她,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科学家。她,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千金小姐。她,就是————林忆浅。这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
  • 异界背包商人

    异界背包商人

    如果这一切都只是安排,那么命运是否也能脱离别人的掌控?如果一切都已成为定局,那么棋子是否也能撼动下棋人的双手?棋子,死局,下棋人,不过只是凑巧组合在一起罢了,世间之事哪有什么真正的定局!
  • 蚀骨宠婚

    蚀骨宠婚

    季若愚是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活了二十五年,从来都没想过第一次相亲竟会约在医院。陆倾凡是位外科的主刀医生,活了三十年,还不曾想过相个亲还能收到个人简历。如此奇葩的初遇,却阻止不了注定的缘分。当她被继母逼得无家可归时,他接到了一通深夜来电。她说:“我没有地方可以去了。”他说:“那你嫁给我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竹马追爱胖丫头

    竹马追爱胖丫头

    程可可胖子界的一位迷你型的高二女生,因喜欢上了一个新转来的男生乔子辰发奋减肥,变成了一位窈窕淑女。同时他的青梅竹马顾宇哲在不知不觉发现了自己喜欢上了程可可,但作为男颜顾宇哲只能默默祝福她幸福,然而当程可可向乔子辰表白时却被拒绝了,程可可觉得这么做太多余了,就在这时顾宇哲向程可可表白了,原本还犹豫不决的程可可,从闺蜜那边听到了顾宇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感动了,但就在程可可答应做顾宇哲的女朋友时,乔子辰才发现自己早在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那个只爱吃又可爱的程可可了,接下来他们又将怎样演绎这段青春爱史呢……
  • 忘着回忆

    忘着回忆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告别了那段纯真,多了些许的成熟,可是那个青春却值得眷恋。错过也是一场得失,得失、得失,有所得到就有所失去,当失去的那一刻,往往才知道所得到的那么微不足道,失去的却是一汪的海。
  • 钢铁瓦尔琪

    钢铁瓦尔琪

    某一天,大学毕业生安固特在出租屋内收到一个奇特的包裹,打开后却发现包裹内是一个名为VK的少女型主机,原来,因为提交简历而被面试公司泄露了个人信息的他,被一家新兴的游戏公司看上,并将其纳入新游戏《钢铁瓦尔琪》的内测试玩员,由于承诺有着不菲的收入,怀着复杂心情的安固特接受了这个职业。
  • 至尊血修

    至尊血修

    他是天生的至尊,他历经这血一般的修炼之路,跌宕起伏的故事,成就了一代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蓬莱

    蓬莱

    龙湾村位于山与海之间,是一个偏僻而古老的村子。相传,它的村民是上古龙伯国后裔,拥有纯正的龙族血脉。长久以来,这里每三年要举行海祭,将至纯童子献给蓬莱龙神,届时,神迹将出现在茫茫大海之上,荡起滔天巨浪,把祭品渡入山中。为了弄清此事,我们乘坐银盾号,进入冥海禁地,在混沌与迷雾中穿行。船影摇曳,鬼鲼横飞,鲛人浮没,龙鳌潜海。死亡与危险时刻与我们相伴,最终,我们历尽甘苦,竟真的寻到了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