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700000017

第17章 不合章法的古地今译

初,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

请看,这里的“洛西”和“华阳亭”,分别被余先生翻译成了“洛水之西”和“华阳”。不要以为这仅仅是个别文字的增减,实际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达到了荒唐可笑的程度。

先谈“洛水之西”的问题。

流经古都洛阳城南的洛水,是一条自西向东、横贯河南省西北部、长达450多公里的大河。我们可以说“洛水之北”或“洛水之南”,但从来没有什么“洛水之西”或“洛水之东”的说法。这完全是由洛水的东西走向决定的。拿黄浦江来说,它的走向是自南向北,把上海分成了浦西和浦东两部分,没听说过还有什么“浦南”或“浦北”的。所以,“洛水之西”的翻译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就像上海不会有“浦南”或“浦北”一样。“洛西”正确的译法,应当是“洛阳以西”。

再谈“华阳”的问题。

《晋书·嵇康传》里说的是嵇康“暮宿华阳亭”。比它更早的志怪小说《灵鬼志》中则说嵇康“尝行,去路数十里,有亭名月华,投此亭”。尽管两种记载有所不同,一说亭名“华阳”,一说亭名“月华”,但都用了“亭”字却是一致的。这里的“亭”,不是现在所说的凉亭、园亭的“亭”,而是古代设在路旁供过往旅客投宿的处所,后来通称驿亭。正因为如此,所以嵇康才能“游于洛西”“投此亭”“暮宿”,还可在休息时“引琴而弹”。一般的“亭子”四面透风,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余先生大概不知道“亭”有这个古义,想想现在的“亭子”怎么能让人弹琴睡觉呢?于是干脆一刀把“亭”字砍掉,翻成了“华阳”。殊不知这一砍,就把个亭名砍成了地名。华阳在三国魏以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今陕西秦岭以南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广大地区,因在华山之阳(山南为阳)而得名;一说是指春秋郑国的华邑,战国时属韩,后属魏,在今河南新郑县北。这两个地方,跟三国魏时的洛阳相差距离很远,嵇康真是吃饱了撑的,莫名其妙的跑到那里去干什么?所以,这个“亭”字是万万删不得的。

此外,《晋书》说嵇康“游于洛西”,到了余先生笔下,“游”字被译成了“游学”。嵇康一生中采过药,打过铁,也曾与阮籍、向秀等名士游于竹林,但从未听说他有过“游学”的经历。这种随心所欲的乱译,在余氏散文中可以说屡见不鲜。

我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本来是不想涉及其他人的。但兴之所至,偶尔翻阅了一本装帧精美远胜于《文化苦旅》、名为《余秋雨〈文化苦旅〉导读》的小书,发现它注释中的地名差错,比余先生还要青出于蓝。所谓“导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导阅读”的意思。当然,“导”可以导出两种结果,一是导对,一是导错。但一般说来,你既然专门写了“导读”这样的书来赚学生的钱,哪有把人导向错误的理儿?但出不出错,并不取决于主观的愿望。如果学问的功底不扎实,再加上急急上马,草草走笔,匆匆交货,写出来的东西恐怕自己看了心里都发虚,又怎么能让读者满意呢?这本《导读》,不仅没有把余先生散文中的差错一一明确地指出来,而且还在他的差错之外又添上了新的差错。下面也举两例为证:

在“《白发苏州》导读[注释]1”中,作者写道:

太湖洞庭山,又称君山,传说舜帝二妃娥皇和女英居此,二妃叫君妃,又叫湘妃,故名君山。这里四面环水风景秀丽,同时此处亦为吴越之争的古战场之一。

为了便于对比,我们不妨再把该书“《洞庭一角》导读[注释]5”的文字抄录一下:

君山,又称洞庭山。传说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居此,二妃叫君妃,又叫湘妃,故名君山。这里四面环水,风景秀丽,唐刘禹锡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来描述它的秀姿……

两条注释的大部分内容如出一辙,但荒唐的差错却已混杂其中。我想余先生看了也许会大光其火:“我在《白发苏州》中明明写的是江苏、浙江交界处的太湖,而在《洞庭一角》中写的是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两地相距足有一千多里,你们竟然会稀里糊涂地把二者混为一谈!春秋末年的吴、越两国,位于现在的江苏和浙江一带,他们之间发生战争,怎么会跑到洞庭湖中的君山上去打呢?舜帝二妃,又称湘妃,“湘”是跟湖南连在一起的,现在的湖南省简称为“湘”,就由此而来。她俩有着自己的地盘,平白无故地跑到太湖去干什么!”

如果余先生真的这样责怪下来,《导读》的作者们听了恐怕难以承受。他们也许会把《文化苦旅·白发苏州》中有关吴越之战的描写翻出来,看看余先生究竟是怎样写的:

吴越间打的几次大仗,有两次是野外战斗,一次在嘉兴南部,一次在太湖洞庭山……

如果再寻根究底地往上查,就可发现《左传·哀公元年(前494)》有这么一段记载: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檇李也。遂入越。”杜预注:“夫椒,吴郡吴县西南大(太)湖中椒山。”

再看《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说法:

“〔夫差〕二年(前494),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裴骃集解引贾逵曰:“夫椒,越地。”

看来余先生的那段文字大体上是根据《左传》或《史记》翻译过来的。但同一个古地名“夫椒”究竟在哪里,汉晋人的注释已经互相矛盾,搞不清楚。汉代贾逵说是“越地”,而晋朝杜预却说是“大(太)湖中椒山”,太湖离苏州不远,属于吴国的地盘。当代学者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中对此作了考辨,他说:

贾逵谓夫椒为越地,是也。杜注谓“夫椒,吴郡吴县西南大(太)湖中椒山”,不足信。椒山即今太湖之西洞庭山,距吴国都近,越纵败于此,退路仍宽广。且此非越伐吴,乃吴报越,战地自不应在吴都近地。沈钦韩《地名补注》云:“《越绝·越地记》:‘夫山者,句践绝粮困地,去山阴县十五里。’此夫椒在越之证矣。”夫椒盖在今绍兴县北。

杨伯峻先生的考证理据充足,比较可信,但似乎还没有被视为定论。主张“夫椒”在太湖中的说法仍然见之于一些重要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册》说:

夫椒,山名……《水经·沔水注》以为即太湖中苞(包)山。当今洞庭西山。历来诸家多无异说。

杨伯峻先生也提到过:“椒山即今太湖之西洞庭山。”不过即便如此,《导读》的作者也可根据这条注释来反驳余秋雨先生:

太湖中有西洞庭山和东洞庭山,单称为“洞庭山”的只有洞庭湖中的君山。你余先生怎可以把太湖中的“夫椒”(今洞庭西山)翻译成洞庭湖中的“洞庭山”呢?就因为你这种概念模糊的译法,才把我们从江苏的太湖错误地导向了湖南的洞庭湖。

这样的辩驳,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毕竟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余先生尽管概念有点模糊,但他毕竟在“洞庭山”前加上了“太湖”这个限制词,比较起来,只能算是小小的失误。而《导读》的差错则已经跨出了省界,显然要大得多。所以我想奉劝诸位阁下,不要再争了,你们靠人家的名望出书赚钱,出了差错只好吃进,赶快重版改正,有什么可反驳的呢!

在“《洞庭一角》导读[注释]5”中,作者写道:

岳州城东道岩疆:道,通;岩疆,指云南贵州一带。

这条注释,我反复读了几遍,实在无法理解。作者将“道”解释为“通”是不错的,但“东道”应当是通往东方,怎么会反转方向,莫名其妙地通到西面的“云南贵州”去了呢?

“岳州城东道岩疆”这句话的难点,是在“岩疆”二字。有人说:“岩”有“险要”之义,“疆”指边疆,“岩疆”可以解释为险要的边远之地。我认为,古文中的“岩疆”确有这个意思,但此句的“岩疆”则另当别论。岳州城下的洞庭湖水,是无论如何也通不到边远之地去的。“岩”可释为“崖岸”、“山峰”;“疆”又有田边、地界、境域等义。因此“岩疆”也可以指两个地区或两水交会之处高耸的山岩。岳州城(今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岸,湖水从城下通过,向东北流经7.5公里后,在城陵矶畔与长江汇合。《水经注·江水一》云:“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城陵山即今岳阳市东北的城陵矶,山石嶙峋,地势险要,为长江沿岸著名的三矶之一(其他两矶为安徽当涂采石矶、江苏南京燕子矶)。它既是洞庭湖与长江的汇合口,又隔江与湖北相望,位置正处于湘、鄂两省的交界处。岳阳楼联语下联“岳州城东道岩疆”中的“岩疆”,指的就是城陵矶。(见附图:“岳州城东道岩疆”示意图)将它扯到西边的云南、贵州那里去,实在是有点荒乎其唐的。

同类推荐
  • 今世今生

    今世今生

    葛水平是一个多面女人,会做衣服,会绣花,穿自己改良过的中式服装,穿自己做的绣花鞋;外表看似很文静,骨子里却很野性,喜欢钓鱼、打猎等很男人的娱乐方式。俗话说,有才的女子常常不漂亮,漂亮的女子常常徒有其表。但女作家葛水平,却完全颠覆了这一流传久远的说法;有文学评论家说她是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女人味的才女;她被评论界誉为“一匹黑马”、“中国文坛最抢眼的作家”、“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她笔下的叙述是娴熟的,情感是丰润的,充满着乡村田园式的诗意和意味别具的哲理。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

    冰心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女作家。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在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她是最早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之一,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冰心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其代表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曾多次入选小学课本。小说《小橘灯》,诗集《繁星》《春水》更成为永恒的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 村上春树·音乐

    村上春树·音乐

    走进村上春树的世界,走进音乐和文字的盛宴。众所周知,村上春树是个十足的音乐迷。从爵士到摇滚,从古典到流行,没有他不熟悉的领域。音乐和文字的相遇,使他笔下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内含,使故事的主人公有了更饱满的情感。本书梳理了村上作品中音乐,以及音乐背后的趣闻轶事,探讨了这些音乐在村上文学中的角色和作用,使读者看到一个用文字和音乐交织出的、异彩纷呈的村上新世界。
  • 月寒录

    月寒录

    《月寒录》讲述古城漾漾,人随梦行。绕墙三匝仍是城。多少诗意此间萦,只怨西安太多情,细雨绵绵,窗外如岚。书生他乡无心闲。将酒移至无人处,饮到三更独自眠。秋已归来,看西山头上,渺渺一云烟。几经风雨,淡送子夜余寒。问询君子,今宵是否醉西园,浑不知、几杯残酒,饮罢不知何年!却笑秋风,从此一别岸上柳,独享清闲闲时又来镜前,已变朱颜。几愁不断,何人能解此连环。生怕花落花又落,不见去人谁还。
热门推荐
  • 小律师大明星

    小律师大明星

    白与黑,光与暗,生与死,对你来说是什么?可能你会说出千万种理由,是人生活中的白天和黑夜,是人生中迎来和告别,是我们面对事情的态度,可是这些都不适合我。我的白与黑,光与暗,生与死只是一个人而已。信仰,相信,崇拜,对你来说是什么?可能你想到的有很多,是对于宗教的信仰,是对朋友家人的信任,是对偶像的崇拜,可是这些都不适合我。我的信仰、相信、崇拜只是一个人而已。亲人,朋友,恋人,对你来说是什么?我想你会说是人生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缺失了,你会怎么样?我想你会说难受,悲伤,依靠在亲友的怀里尽情流淌无尽的泪水,可是如果亲人和朋友他们是同一个人,你会怎么样?我想你会说还有恋人,可以依靠在恋人的臂膀上吸取点点暖意。我只能说你很幸运,还有人可以聆听你的痛苦,也希望你可以一直幸运,永远不要落到我这样的地步。
  • 虚虚繁华

    虚虚繁华

    一部简单的暗恋史,懵懂,想要逃脱,太苦太累,记着。
  • 逃荒去帝都寻个亲

    逃荒去帝都寻个亲

    江南大旱,灾银被劫,听说书的唱京城满地黄金,姜衣衣决定带着大侄女小侄儿逃荒去京城,顺便寻他那个多年前上京赶考可能考中状元的爹……结果,爹没寻到,京城的水比海还深,还没进城就麻烦缠身,索性后来,她果真寻了一门不错的亲。
  • 罪源

    罪源

    女清洁工杜桂芳无缘无故被歹徒砍掉了左手,紧接着百利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总监夏梧青被杀害,百利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何芃芃失踪。滨江警方经过缜密、细致的摸排、调查,层层深入,侦破了震惊滨江的“6.9”杀人抛尸大案。最终揪出了幕后元凶——滨江市长孟树志。在侦查中引出了权力与金钱,婚姻与背叛,美女与诱惑等一幕幕的丑剧。
  • 天上掉下个狐仙

    天上掉下个狐仙

    狐仙下凡,千年爱恋,矢志不渝!宁负天下不负卿?空话而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危浅

    危浅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不知而言,言无不尽。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圣狱天使

    圣狱天使

    天使与恶魔自古就为对立于世,废柴高中生初尘染,死后却诡异的成为天使!而后,在童汐等伙伴的引导下,在一场守护圣洁与魔鬼的争斗中,铺开一条回不去而又未知的冒险之路。
  • 快穿之轰动世界

    快穿之轰动世界

    南汐:呵呵,自己在家睡,快穿天上来。大佬1:我不让丧尸碰你,你为什么还要打我?大佬2:你是我的药,没有你我会死的。大佬3:只有你不害怕我。南汐:不对呀?我的任务是轰动世界,不是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