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700000024

第24章 例“看君度石桥”之“君”当作“余”。

第12)例所引张謇为狼山写的一副对联,下联前四字都是仄声,不合格律,其中肯定有误。有位从小在南通长大的朱建铭先生,已经在《咬文嚼字》2000年第9期上撰文指出,狼山上的对联,其正确写法应当是:“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余先生将上联引错三字,下联引错一字,一共错了四个字。

三、莫名其妙的差错。

此类差错,错得十分离奇,离奇得让人找不到它们发生的原因。需要逐例分析。

1)“《淮南子·原道训》:‘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山居笔记·脆弱的都城》)

按:余先生所引上面的这段话,在《淮南子·原道训》中根本找不到。那里只有简单的一句:“夏鲧作三仞之城。”如果仅仅说“作城”,那么,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君守》中就已经有了“夏鮌(同‘鲧’)作城”的记载。经查,余先生的引文出在《吴越春秋》的佚文里:

《初学记》卷二十四引《吴越春秋》:“鮌鮌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太平御览》卷一九三引《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两段文字基本相同,仅个别字略有出入。它们不见于今本《吴越春秋》,但保存的史料应当是可靠的。不知余先生怎么会张冠李戴,挂到《淮南子》头上去了。

2)《霞外捃(金按:“捃”当作“”)屑》卷五《应试文》:“上久冰冻,解衣露立,搜检军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裸腹赤趾,防怀挟也。”(同上,《十万进士》)

按:《霞外攟屑》卷五里根本找不到“应试文”的篇名,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将卷五的86篇文章一篇篇地读下去,读到第50篇“明应试夏日不得衣綌”时,才算找到了余先生的引文,其中错了一字,“上久”应作“上文”。原来他所标的篇名“应试文”,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自己另拟的,根本不按《霞外攟屑》卷五原来的篇题标注。这种别出心裁、不成章法的注释,从来没见其他人用过,可把人折腾得够呛!

3)“《明史记事本末》记载,明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年)的一次会试,考试后公布的一份优秀考卷中有一个知识性的误差,即在行文中不小心把孔子生前褒扬的十个弟子和孔子身后人们祭祀配享的十个弟子有点混淆……”(同上)

按:根据余先生提示的书名,我查了清初谷应泰所著的《明史纪事本末》,并无这一考试事件的记载,又查了彭孙贻的《明史纪事本末补编》,其中有《科举开设》一篇,但在“正德六年(1511)”下也只字未提。再查《明通鉴》和《明史·选举志》,仍然一无所获。整整一个多小时,我就在余先生摆下的迷魂阵中被折腾得两眼昏花,头脑发胀,最后只好罢手。仔细想想,余先生的《明史记事本末》,同我的《明史纪事本末》有一字之差,他是“记”,我是“纪”,会不会是两部书呢?这个谜底,只好等他自己来揭开了。

4)“一七一九年康熙自‘木兰围场’行猎后返回避暑山庄时曾兴致勃勃地告谕御前侍卫:

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只,哨获之鹿已数百……”(同上,《一个王朝的背影》)

为了便于对比,我把《清通鉴》中根据《清实录》原文抄下来的这篇康熙皇帝的告谕转引在下面:

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狲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哨获之鹿凡数百……

比较一下《清实录》原文和余先生的引文就可看出,后者对前者作了很大的改动:两个“凡”字都被改成了“已”;“猞猁狲”被省略成了谁也不懂的“猞”;七种猎物的数目被改动了四个;本来数字后面没有量词“只”的,现在七处全部被加上了“只”。原文是按文言来写的,所以不必用“只”,而有了“只”字就等于翻成了白话。这种不伦不类的上谕,真不知道余先生是从哪个古董贩子手里买来的!

5)“邱浚(丘濬)晚年一再要求辞官回乡,写了大量的思乡诗:

百计思归未得归,梦魂夜夜到庭闱。

愁心苦似丸和胆,泪点多如线在衣。

老来肌骨怕寒侵,无夜家园不上心。

预报吾儿扫门径,乞骸早晚便投簪。”

七律《得家书》

老来肌骨怕寒侵,旅馆垂帘寂寞心。

万里路行经半载,一封书到值千金。

望乡鲈脍情空切,营老菟裘念愈深。

预报吾儿作归计,竹篱松径待间寻。

七绝《思家》

故园松竹渐成林,无夜思家不上心。

何日得酬投老志,杖藜随意踏花阴。

请看,引文的第五句正好与《得家书》的第一句完全相同,但引文的第六句就与《得家书》的第二句根本不搭界了。不过,它跟《思家》的第二句又很相似,只是中间的“家园”与“思家”有所不同。引文的第七句与《得家书》的第七句前四字也相同,而后三字又对不上号。至于引文的第八句,更是找遍了《琼台藳》全书,连沾得上边的句子都没有。余先生这种东剜西割、把人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引书绝技,我实在是服了。

最后,我还想问余先生一句:什么时候,你才能把对鲁迅和毛泽东的批评精神拿来反观自己,认认真真、准确无误地引用文献资料呢?

又碰到了一个“乎于”

余秋雨先生在《霜冷长河·关于谣言》一文中写道:

具有本质真实的谣言……如果水平较高,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已近乎于文艺创作……

又碰到了一个“乎于”!本来我还以为,这种不伦不类的“复式虚词”,一般只出在古书读得很少的年轻人笔下,可真没想到,连余先生这样对古文化颇有研究的斲轮老手,也不知不觉地给用上了。由于他在莘莘学子中的广泛影响,我怕这个“词儿”又会成为时尚而迅速地蔓延开来,所以把2001年8月发表在《咬文嚼字》月刊上的一篇短文转录在这里,用意很简单:请余先生无论如何拨冗一阅,如认为不无道理,那以后就手下留神,不要再“乎于”下去了。

不伦不类的“乎于”过去在报上读到过这样的句子:

向科学进军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明乎于此,就不会对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挫折大惊小怪了。

“明乎于此”中“乎于”连用,读起来相当别扭。然而,这种用法似有蔓延之势。兹举两个近例:

那时我虽小,但却再也不想上街去看这种类乎于疯人院里发生的事情……(何清涟《我们仍然在仰望星空》,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这种说法是非理性的,近乎于“无赖”。(余杰《爱与痛的边缘》,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类乎于”和“近乎于”,跟“明乎于此”相似,都是沿用古汉语的说法。但古汉语只说“明乎此”或“明于此”,没有“乎”“于”连用说成“明乎于此”的。“类乎于”“近乎于”也一样,“乎”“于”不应连用,只可以说“类乎”“近乎”或“类于”“近于”。

“乎”和“于”这两个词,本来音、义都有区别,但在用作介词时,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有时却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换。在这种情况下,重复就毫无必要了。

《孟子·公孙丑上》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这里的“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前后句式相同,前者用“于”,后者用“乎”,“于”和“乎”意义、作用完全一样,可以互换,也可以缩略成“出乎类,拔乎萃”或“出于类,拔于萃”,甚至“出类拔萃”,但绝不能扩充为“出乎于其类,拔乎于其萃”,古汉语中从来没有“乎于”这种说法。

作为介词的“乎”和“于”,在相同的句子中互相替代,训诂学上称为“异文”。这种情况,古籍中是大量存在的。例如:

《周易·系辞上》:“莫大乎蓍龟。”《汉书·艺文志》引作“莫大于蓍龟”。

《礼记·中庸》:“在下位不获乎上。”《孟子·离娄上》引作“在下位而不获于上”。

《诗经·静女》:“俟我于城隅。”《说苑·辨物》引作“俟我乎城隅”。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衡·实知》引作“吾十有五而志乎学”。

以上四例,都是“乎”“于”互换,没有一例是“乎”“于”重复连用的。有些现代作者,由于不了解古汉语中“乎”和“于”的使用情况,在沿用时杜撰了“明乎于此”“类乎于”“近乎于”这样的句式,实在有点不古不今,不伦不类。

明乎此,我想以后大概不会有人再去使用“明乎于此”这样的说法了。让不伦不类的“乎于”从我们的笔下消失吧!

同类推荐
  • 雪山采春

    雪山采春

    这个集子收集了作者在青藏高原工作期间创作的二十五篇散文作品。其中有写军民友谊的,有写翻身农奴获得新生的喜悦的,有写建设边疆的英勇献身精神的,也有写三中全会后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新人物的心灵美的,这是一组沸腾生活的浪花。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战斗风貌。这对我们今天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坚定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信心,很有裨益。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比较深刻,感受比较真切。在表现上,构思缜密,语言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 学生精品美文:心如大海

    学生精品美文:心如大海

    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心如大海,你的志向就会变得更加高远;心如大海,你就会变得更加愉悦;心如大海,你的人生会精彩异常。本书收录作者对生活的真情感悟,缤纷多彩,内容广泛。隽永的文字像博学多才的智者,可以时刻的向它寻求答案;它趣味盎然,可以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尽情的发挥它启发智慧,开拓视野,像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可以让孩子获得无尽的知识宝藏。
  • 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本书所选唐诗都是思想深刻、词句优美、境界高旷、流传广远的经典之作。每首诗除了有详尽的注释之外,还附有赏析,提示了鉴赏唐诗的角度和层次,引导读者发挥自己活跃的神思,畅游于唐诗这片浩瀚的海洋。
  •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紫陌红尘,为何偏偏与你一生幸福相约?难道是那冥冥的注定?抑或是千年的修行?柔肠寸寸的爱,侠骨铮铮的爱,明明白白的爱,说不清楚的爱……都在沿着今生的美丽,走向来世的美丽。
热门推荐
  • 战疫之守护我的城

    战疫之守护我的城

    写在武汉封城后的故事。林清平是光明社区的一名网格员,他的故事从撞开一扇门开始,而那一天的时间是2020年1月23日。PS:因为作者君身在武汉,所以想写一些看到的听到的小故事。读者交流+薪盟VIP群:450416188(全订),薪盟1群:392767347,薪盟2群:1030301711
  • 重生毒妃反被撩

    重生毒妃反被撩

    前世,她倾力救活的病人,醒来亲手葬送了她一家人的性命。一朝睁眼,竟成了刚出生的婴儿,爹疼娘爱,族人相护。奈何灵灯骤灭,各国人马相继踏入谷地,威逼利诱,昔日宁静荡然无存,几百年前场面再次面临。世事逼人,既然躲不过,那便亲自踏入这乱局,亲手为族人铺开一条血路。想来,这一双医人的手,染上血色残阳,也别有一番风味。从此,大陆上多了一个白衣少女,牵动各方利益。他,远离京城,十年戍边,二十年孤寂一人,局势变动,激不起一丝波澜,世人在他眼中,皆如陌路,不想,一条灵蛇结了她的缘,孤寂的世界划破了一道缺口,死寂的心开始跳动,从此,他的世界多了一人!他,笑看风云,以天下为棋盘,每个人皆在棋局之中,只为无趣的生活,添加一点色彩。奈何,碰上了她,无心的胸口填入一颗隐动的心,执棋之人化为棋子,他把自己下入了死棋,孤注一掷,只为在她心上埋下一道痕迹,谁输谁赢,尚未可知!她,本以为能独善其身,哪曾想,昔日好友反目成仇,本以为做了正确的决定,奈何造化弄人,竟成了她一生的殇。一袭白衣,乱朝局,狡黠一笑,入君心。断肠崖上,人断肠,一拢红裳,为谁点妆。红颜一怒,风云变,乱世之中,天下谁主沉浮。小剧场一女,似笑非笑,勾勾手,“想吃面?”男,深邃的眼眸浮起亮光,低低道,“想。”女,慵懒一笑,将某男关在了外面,“等着。”结果,半夜,某女怒气冲冲的拉开房门,“你怎么还在外面!”某男一动不动与黑暗融为一体,孤寂冷漠的背影拉的老长,低沉道,“你让我等。”二、男,抿唇无辜道,“你答应了做我王妃。”女,“我什么时候答应的”男,沉沉道,“昨晚我亲你了。”女,慵懒挑眉,“所以?”男,坚定道,“你是我的王妃。”女,“······”所以,她究竟为什么会问!三、一男,意味不明的笑着,“有诺诺陪着逛街真好。”一男,冷漠的瞥了一眼,凉凉道,“远来是客,我家阿诺自然要替本王尽到礼数。”此时,一男跟在某女后面,默默的看着前面两位,心下感慨,果然,珍惜当下,最好。这一世,他们相遇,她想守护她的族人,他便一起守护着她们。这一世,倾这天下,是他许了她一诺,还是她给了他一诺。本文:一对一,强强文
  • 绝望:惊天浩劫

    绝望:惊天浩劫

    末世!还有道德可言?还有珠宝可偷?还有法律可绑?一切都以生存为目的!只有浩劫才亮出人丑恶的本性,只有生存才有复燃的火星。
  • 天道有轮回之盘古大陆

    天道有轮回之盘古大陆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一部笑出眼泪的修仙小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镜世界

    英雄联盟镜世界

    如果有一天你被镜子吸进去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你会做些什么呢?某天,夏双鱼在家门口捡到了大胸美女一只,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人生。“那时我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却不知已经跨入了深渊。”——夏双鱼。-------------------------------------签约新书,求大家点个收藏投个推荐,都是不花钱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遇到你是最好的事情

    遇到你是最好的事情

    陈小卉讨厌郑居亦,却不知只有他真心对自己。重生回十年之前,返回高中时代的她又碰到了郑居亦,这次,她绝不放手!
  • 浴血:倾城绝恋

    浴血:倾城绝恋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神,欲脱离组织,却惨遭背叛。跳下悬崖,涅槃重生。她是言家的废物三小姐,过着连下人都不如的生活。直到再次睁眼,光芒万丈。护短是她,嚣张是她,狠厉决绝也是她。一根银针一手医术,毒遍天下!
  • 九幽世尊

    九幽世尊

    纪元轮回中,诞生了一个怪胎,他只身一人勘破轮回密谋,只身一人带领万界反抗苍天统治。有人叫他圣帝,修罗大帝,九幽王,鸿蒙大帝,衡宇尊者,位面之王,万古神帝……但他只有一个名字,那个令人胆寒的名字,那个纪元之内的大恐怖:林九幽!那个传承自万界之外,九幽黄泉之地的世尊魔王:林九幽!那个修得黑暗共生体,化身虚无的掌控者,纪元之内的无上主宰者:林九幽!九幽之名,响彻万界,傲世恒宇,独断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