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1300000023

第23章 经典故事

学艺之道无它,锻炼意志第一。

——徐悲鸿

名字的由来

据说,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有一次,他到一位亲戚家吃喜酒,许多人都穿着绸衣,唯徐悲鸿却穿着布大褂,很多人看不起他,对他十分冷落。后来,他想进洋学堂学习,为将来谋生立足,可是他父亲拿不出钱,他向别人借钱,谁也不借给他。徐悲鸿深感世态炎凉,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此后决心发愤绘画,终于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勇于为国争光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919年至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

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一张换一张

徐悲鸿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说是任伯年“后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鸿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58岁去世,徐悲鸿也只活了58岁。

徐悲鸿注意收藏任伯年作品,但由于徐悲鸿不愿卖画,生活拮据,见到任伯年画,只能拿自己的画和别人交换。最初,徐画三四张才换任画一张,后来逐渐减少,到20世纪40年代,一张徐画就能换任画一张。

徐悲鸿为任伯年编写了年谱。他在其中评价道,任伯年绘画最精彩处,在对象嘴和脚的描绘,挺拔而有力。

虚心向别人学习

1929年9月,徐悲鸿由蔡元培引荐,就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转而聘齐白石为教授。

当时的北平画坛,死气沉沉,以模仿古人为能事,保守势力相当顽固。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大胆创新,变革画法,可惜,却得不到多少响应,北平画坛对他一片冷嘲热讽。

当徐悲鸿乘坐四轮马车来到齐家时,齐白石为其诚心而感动:“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

“你岂止能教授我徐悲鸿的学生,也能教我徐悲鸿本人啊!”徐悲鸿说,“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

徐悲鸿买画

一次徐悲鸿在一家画店发现一张很有名的画,便想把它买下。他问店主此画卖多少钱,店主回答说300元大洋。徐悲鸿认为贵了些,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画店。

回去后,徐悲鸿越想越觉得此画画得好,实在想把它买下,便又去画店问此画能否便宜些,店主不同意。徐悲鸿很失望地回家后,认为此画实属珍品,便又第三次去画店,最终以300元现大洋将此画买下,心中十分高兴。

这天,张大千到徐悲鸿家做客,徐悲鸿兴奋地对张大千说买了一张珍品画,边说边取出这张画让张大千欣赏,张大千将此画反复观看后,对徐悲鸿说此画是仿制。

徐悲鸿听后很是不快,张大千即用水将画的右下角浸湿轻轻撕开,上面就显露出大千仿制字样。徐悲鸿不禁惊呆了,张大千执画哈哈大笑,遂用300元现大洋将画买回。

徐悲鸿不仅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收藏家,他经常收藏名家作品。

20世纪50年代初,徐悲鸿在北京参加一个画展,一幅《梅妃写真图》杂于诸多画像之中供展览之用,许多人并不知道这幅画的来历,徐悲鸿却一眼看出,这是我国明代画家仇英的杰作。

此时,一个外国驻华大使正与主人议价,要买这幅图。徐悲鸿不愿这幅画流于国外,立刻插上前去,对主人说:“我买了,不还价。”

这位大使与徐悲鸿有私交,已商议过邀请他到自己国家办画展,此时见到徐悲鸿从中作梗,夺他所爱,一气之下,再也不提邀请他办画展的事。

被誉为“神笔”

1934年春天,徐悲鸿到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办画展,并为观众现场作画。那天,观众把展览厅挤得水泄不通。徐悲鸿从容地磨墨、铺纸,转眼之间,一匹活生生的骏马便出现在纸上了。观众被徐悲鸿的高超技艺征服了,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帅拨开人群,走到徐悲鸿面前,彬彬有礼地说:“徐先生,我能要这幅画吗?不然,我会发疯的!”

徐悲鸿被这位元帅的诚意感动了,他点头微笑,挥笔题上字,把这幅画送给了元帅。元帅高兴得像打了胜仗似的,和徐悲鸿热烈拥抱,大声称赞道:“徐先生,你不但是东方的一支神笔,而且是世界的一支神笔。你笔下的马,比我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壮美!”

虚心认错

徐悲鸿有一次开画展,来宾如潮。正当他对众人介绍画作时,忽然从人群中走出一乡下土老倌。

土老倌走到画前问他:“此画,是先生你画的?”

徐悲鸿回答:“是。”

土老倌对他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麻鸭尾巴哪有恁(这样)长的?”

众人仔细一看,此画原来是徐悲鸿“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画中有麻鸭,尾羽卷曲如环。

怎么错了呢?

原来麻鸭只有雄鸭羽毛鲜艳,尾巴卷曲;雌麻鸭却是羽毛麻褐色且尾巴极短的。

徐悲鸿连忙认错,向这位乡下汉子深深致谢。

三笔画打猎

黄纯尧是徐悲鸿的得意门生。

有一次,徐悲鸿出题,让黄纯尧据以作画:“我的题目很简单,画一个扛猎枪的猎人,带一只猎犬进大山去打猎。但有规定,这幅画只能用三笔完成。”

黄纯尧思索有顷,回答说:“老师规定太严格了,用三笔是无法完成的……不知老师可否作一下示范?”

徐悲鸿从画案上拿起笔,第一笔画了起伏的曲线,一座大山;第二笔画的是一根既粗又短的直线,表示猎人进山时露出的猎枪枪管;第三笔画的是一段浸墨的粗线,表示猎犬的尾巴。

黄纯尧不得不对老师高度的概括力钦佩。但他迅即就对老师发动了一次小小的“反击”:“恕学生冒昧,我也想出一道题回敬老师,不知吾师意下如何?”

徐悲鸿一声朗笑:“来而不往非礼也,怎么依得我愿不愿意……你就赶快出题嘛!”

黄纯尧的题并不复杂:“三十晚上,猎人在森林里打鬼。”

徐悲鸿一怔,随即问道:“几笔完成?”

黄纯尧答说:“请老师见谅,一笔都不给。”

徐悲鸿惊疑地反问:“一笔都不给?你画得出来吗?说给我听听。怎么画法?”

黄纯尧笑答:“不装墨的砚盘翻过来,涂上一层墨汁,放在白纸上使劲一摁,纸上便留下一片墨迹。这不就是三十晚上打鬼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清吗?”

徐悲鸿一阵大笑:“你这小子可真够调皮呀!”

善于发现人才

饮誉中外的绘画大师徐悲鸿,尤以画马著称,一生画马,爱马如痴。他还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的画坛伯乐。

齐白石57岁时定居北京,60岁以后“衰年变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可是,当时不少名士行家鄙视齐白石是木匠出身,对他的作品冷眼相看。

在一次国画展览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虾趣》立轴被挂在最不显眼的角落里。当时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见到此画,眼前为之一亮,欣喜异常,认为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可是此画才标价8元。

徐悲鸿当即找来展厅负责人,将齐白石这幅画移挂到展厅正中,与自己的《奔马图》并列在一起,并亲自将标价改为80元,还在说明栏中注上“徐悲鸿标价”5个字,而他自己的那幅《奔马图》才标价70元。此事很快传遍北京画界,齐白石由此声誉骤起,一举成名。

徐悲鸿又专程前往拜访齐白石,请他担任艺术学院的教授。他认为齐白石是画坛千里马。在徐悲鸿的一再推举下,齐白石走出茅屋,从此蜚声画坛,成为现代国画的一代宗师。白石老人在给徐悲鸿的信中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赠画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或四蹄生烟。他画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融中西绘画于一炉,笔墨酣畅,形神俱足。那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由于徐悲鸿经常画马,他对马有一种偏爱。和马在一起,听着马蹄嘚嘚,看着马御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的心仿佛和马一同驰骋。

一次,徐悲鸿在成都坐马车,马车夫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他爱马,马养得非常好。他举起鞭子,那匹栗色的年老的牝马便扬起那好看的蹄子,欢快地向前奔驰了。

徐悲鸿喜欢这样待马的好人,他走下马车,马车夫正忙着给马预备水和饲料。

“这个给你。”徐悲鸿先生忽然对马车夫说,一面从手提皮包里取出一幅折叠起来的奔马画。这是他昨天晚上才画好的。

马车夫疑惑地抬起他那满是皱纹的前额,眯着眼睛呆望着徐悲鸿,仿佛没有听懂他的话。

“老大爷,”妻子廖静文从旁解释说,“这是一张画,是送给你的。”

马车夫那双混浊的眼睛陡然亮起来,他双手接过画,连声说:“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马车夫眼角湿润了,动情地说:“我碰到好人了,今天一早,我看见一只喜鹊飞到我的窗子上,我就想,兴许有啥子喜事要来,可是,我这个穷老头儿还能有啥子喜事呢?现在,真灵验啦!”他又唠叨开了,同时用右手扯起左臂的袖口,擦去已流到面颊上的泪水。

徐悲鸿先生握着马车夫那双粗糙得像石头般的手,连声说着“再见”,才离开他走了。

事后,廖静文很不理解地问徐悲鸿:“先生,您为什么突然要给一位不相识的马车夫一幅画呢?何况他又不知道您是谁,您是否有点过分慷慨了?”

徐悲鸿十分柔和地回答说:“因为我爱马,也爱善待马的人。你看这个马车夫,既能非常熟练地驾驭,又能视马如亲人。他对马的爱打动了我的心,使我受到感动,何况他的生活很难呢!”

听着先生的话,廖静文十分感动。

同类推荐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民国人物风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学者,有政客,有名伶,皆为一时之俊杰。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栾茀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栾茀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傅雷经典译注,罗曼·罗兰倾世巨著《巨人三传》之一—《贝多芬传》,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罗曼·罗兰将贝多芬的遗嘱、书信,整理成集收入其中,不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音乐大师贝多芬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更将一个伟大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破”与“立”相冲突的时代。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 百鬼的古怪团队

    百鬼的古怪团队

    百鬼是一名高中女生,让我们随她一起去看看,她眼中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竞战巅峰

    竞战巅峰

    避免不了王者的出现,但是我可以选择陌生的生活。
  • 快穿炮灰作战攻略

    快穿炮灰作战攻略

    乔霏的生命终止于十七岁的夏季,魂魄离体后被时空管理局选中,为了能够继续存在,她成了攻略组的一员,穿越一个个界面完成任务。迷懒洋洋的在乔霏的手上翻了个身,‘‘宿主,任务开始了。’’
  • 黑魔经

    黑魔经

    野蛮人流落在外的王子接手杀手公会,世家文武双全的风流佳公子历练之路,天才武僧的证道奇旅,黑魔经又是何物?乱世纷争,喋血江湖,又该何去何从?
  • 魔王基建手册

    魔王基建手册

    穿越者龙邺成为了涅兰大陆最后一条龙,这条龙迫于无奈攀起了科技树。
  • 无惧于命

    无惧于命

    站在高处,她得到的风景是别人所得不到的;万界之尊,她的压力是别人承受不了的。当大陆动荡,各界争雄,她是安分守己还是尽情碾压?“我从未畏惧过任何人,除了自己。”凌霜雪说。你们,向来就拼不过我!
  • 超异能混战

    超异能混战

    本书又名《异能选择与使用指南》(误)42名天选之子,42位对手。成神的只有一个,而活着,却可以有很多。标签,蓝星OL外挂,作家的世界,主角光环,转生,穿越,修真,幸运,异能无效……被选中的人类,在主动与被动中进行异能者之间的混战。推荐带入角色:读者或者神。
  • 欢迎来到盖亚游戏

    欢迎来到盖亚游戏

    我曾为天命的王者,荡平天下恶魔,创出一个光明盛世。我曾与仙神为敌,为祂们敲响最后的晚钟。我曾是穿梭次元的旅者,见证无数的幻想变为现实。我是谁,我是盖亚游戏头号玩家,木路。欢迎来到盖亚游戏。盖亚:木路,快来打游戏啦!╮( ̄▽ ̄)╭木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