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02000000109

第109章 歧路风云 天下大定()

(第二节)

原来吴能奇自退守沈阳,他手下叛军伙同大秦军队尾随而至,与北上的朝鲜李淏军队,将沈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这陈步明鼓动军士哗变,涌进吴能奇处,将吴能奇及其亲信数十人,乱刀诛杀殆尽。又将吴能奇枭首示众,后来装在匣子里,快马送往京师。他及时报与大秦,说东北可望平定,对东北大事及吴能奇家人如何处置等,特请易铭旨意。

易铭问了苏飞虎秦任等在京阁僚的应对,听苏飞虎说秦任已令陈步明暂代东北首脑,节制几路军队,要他迅速平定叛乱、稳定形势。

易铭觉得秦任等人处置妥当,大感满意,对苏飞虎道:“你即刻传我圣旨,正式任命陈步明为东北宗政军之首,要他照内阁意见办理。对军队及李淏援军,要慰问犒赏,有功之臣,造册登记,他日论功行赏、再议不迟。至于吴能奇家人,朕早已说过,首恶必惩、胁从不究,就不要治罪了,一并送来另行安置。”

这苏飞虎领命,正欲上马赶回去,易铭就叫了下来,又对他说道:“你回去给他们说一声,让他们先商议着西征吴三桂大事,叫发报两湖李过、高一功、郝摇旗,做好督师西征准备。同时电告杨承藩,也要他做好相应准备。”

苏飞虎答:“是!”自上马带着他来时那些人,一溜烟跑了。

易铭吩咐完,不经意间看了一眼韩知礼,见他表情复杂、心事重重的样子,他走过去,拍了拍他肩膀,两目相视,心照不宣,却一句话都没有说。

易铭心情复杂,红着眼圈回到京城,沿途百姓,都知道了东北喜事,所以都喜气洋洋走出家门庆贺着,鞭炮锣鼓,自然响彻天地,通宵不绝。

易铭接见了秦任等阁僚,这一行早就商议好了。除草拟了令李过、高一功、郝摇旗、杨承藩各部的命令,还令郑成功部水师,及时挥师长江口,沿江西进。又调拨江西、江南、河南军队,支援西征。同时提出组成前敌指挥部,由李过为总指挥,称征西大将军。杨承藩、高一功、郝摇旗、郑成功为副。计陆军五十万众,水师十万,征讨吴三桂。易铭基本同意,就依照这意思,定了下来。另外,另外易铭传进李马丁,与他谈了半个晚上。”

说到李马丁,先前都说他疯了,哪知道这易铭政变成功,这家伙一夜之间就恢复正常,原来这家伙乃是装疯。这不,他前几天还生了个儿子,请朝中大臣,都去贺喜。这让易铭惊讶,心里想:这疯子能生孩子吗?

大秦西征的消息传到CD,吴三桂慌了,赶紧召集部将商议对策。由于不久前方光琛不失时机潜回,多少让吴三桂看到了一丝希望,因郭云龙前头劝他臣服大秦,因而白白错过东征良机,所以听到东北平定、吴能奇身死的消息,他早就坐不住了。然而坏消息接踵而至,直到大秦兴师西征的消息传来。

他已对郭云龙失去信任,几度都想将他杀了。想到就是郭云龙几个,极力劝他接受易铭赐封,这才没有多少时间,东北初定,就要对他下起手来。

吴三桂懊悔自己按兵不动错失良机,除了伸手打自己的脸,末了还赶到陈圆圆处,摔了杯子,吵了数句,发完脾气,又抱着和陈圆圆生的小儿子,还是没主意。

问了陈圆圆意见,熟料这女子心向大秦,就劝吴三桂自个儿绑了,解往京师,说负荆请罪,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执迷不悟,只有兵败身死、全军不保云云!吴三桂气急败坏,骂了句:“妇人之见”,陈圆圆苦劝,吴三桂如何听得进去,所以闹了个不欢而散。

吴三桂不知,他底下部众,实际上对他所作所为,多心存不满,又对于大秦重兵压境,没有了抵抗的底气。所以表面上还装作替吴三桂献计献策,暗地里都千方百计寻求途径,考虑起自身退路来。只有方光琛、王屏藩、马宝等死忠,犹自还在信心满满,鼓动吴三桂引兵抵抗。

吴三桂遍视诸将,见个个低头不语,不觉失望之极,看来看去,眼睛就放在了方光琛身上。他对方光琛,历来看重,吴三桂当年听了方光琛一席话,率领大军十万,主动投靠了大秦。直到如今,吴三桂也觉得当时决策是正确的,而促成此事,方光琛当年功不可没。

方光琛见吴三桂投过来期许的目光,知道不表态是不行了,他内心也想替吴三桂拿拿主意,其实归根结底,不外乎是为他自己考虑。

两月前,易铭发动宫变,擒获了吴琦玉一党,他那日拉肚子,没有上朝,居然躲过一劫。于是趁乱溜出北京城,一路昼伏夜行,历经千辛万苦,到了CD,无非是想把所有的希望,全押在吴三桂身上。

方光琛以为:要是这把赌赢了,他方光琛可谓首功一件,那吴三桂今后还不言听计从倚重与他呀!即便输了,他也有退路,他潜心分析过这大秦皇帝心理,只要你主动示弱,顺从他意思来,一般都宽宏大量,饶过了事。

方光琛想得万全,心里有了主意,于是回答道:“大王,大秦西征兵马不过与我相当,其装备程度犹自不足。李过这厮,这几年战功岂敢与我周王大军可比,其他领军将领高一功、郝摇旗等,大顺余孽,本就败军之将。即便投靠了大秦,也未见得立下大功,哪里比得上周王。而杨承藩此人,无非仗着是皇亲国戚,这才封侯拜将,守着旧都一隅之地,虽然兵精粮足,然而不过数万,不足虑也。至于郑成功此人,生性狡诈,善于投机专营,行军打仗,却是乏善可陈,打打小仗可以,要像咱们大王一样大兵团作战,这个,他是不行的……。”

方光琛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般讲来,殿上众人,无不佩服。除了郭云龙、杨坤暗自冷笑之外,其余人等,竟然被方光琛侃侃而谈一席话给折服了,于是大殿上,立即就有不少人鼓噪着。吴三桂掏出手绢,擦拭了脸上汗水,原来他竟紧张得大汗淋漓,以至于他都没有意识到。这会儿见方光琛引导得好,众将附和,愿意随他吴三桂走在一起,他这才放下心来,却发现除了脸上,前胸后背都给汗水湿透了。

吴三桂冷眼观察着众将举动,直到后来郭云龙、杨坤等,都站起身表了态,他这才满脸推笑,客气地叫殿里众人复坐下来。他伸出双手示意众人雅静,待大殿归于宁静后,吴三桂站起身,将他几日来考虑斟酌千遍的话,徐徐讲来,吴三桂说道:“各位肃静!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请听本王一言。”

他遍视全场,不紧不慢继续说道:“想当年李自成攻破京城,有众百万,本王和睿亲王多尔衮,也还不是将他灭了。本王当时只不过区区几万人,这又过了几年,本王驻军襄阳、陕南,却不断壮大,拥有十万之众。就连秦国李易铭,也千方百计笼络于我,本王审时度势,将这十万之众,一并带过去。后来出襄阳、征满清,自河南北上,一路打到了京师。又引军西征,灭了南明,手刃永历,平定了西南。本王于大秦,可谓战功赫赫、居功至伟,绝不逊他人。你们想想,放眼大秦那些有功之臣,有谁能像本王一样打遍天下未有一败吗?就连大秦国主也不得不对本王刮目相看,至此颇为忌惮,防我之心一日不敢懈怠。岂料天下大变,李易铭无故失踪,吴琦玉乱政,东北局势不稳,东南钱虎乙坐大。于是本王顺应民意,自称周王,保有西南之地,不受乱局影响。几年来奖励耕战、发展生产,致使我西南气象,庶民富足,一派欣欣向荣,见此状况,本王也欣喜万分。

自秦国李易铭归来,大秦连连变故,君臣不睦,相隙生乱,有功之臣,先后身死。前有钱虎乙,后有吴能奇,如此下去,本王亦不可幸免。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王未动手,他倒先要动起手来,李易铭倒行逆施、昏聩狠毒,由此可见一斑。

本王如今得了西南半壁天下,拥雄兵百万,东征西讨、百战百胜,锋芒所致,无不望风披靡,各位!莫看李易铭名声在外,就真打起来,本王绝不怕他。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他这样颠倒黑白、强词夺理地胡说一通,底下竟然还引以为是,都起哄说:“是!”

诚然!吴三桂这些年来,不管是投降满清、大秦期间,还是他拥兵自重自称周王以来,他东征西讨,所到之处确实尽皆平定,没有打过一次败仗。在这一点上,他倒丝毫不是在吹牛。

吴三桂随后又说道:“各位,我等拼死拼活跟了李易铭,到头来都得了他什么好处了?你们在场的,好像就本王及方先生、郭云龙将军、杨坤老弟封了个侯爷,其余人等,大秦皇帝顾念过你们吗?”

下面听他这么一说,转念一想,还真是如此。只是他们忘了,这大秦总共就不足百人封侯,吴三桂这样说,有些不地道。

吴三桂又说道:“最令本王气愤的是那杨承藩一家,无非就养了个好闺女,就他娘的一门三个侯爷……。”

吴三桂说的时候,郭云龙却暗自冷笑,又想到:这吴三桂只是忘了,他不也全凭思沅才得到易铭重用么?还恬不知耻,派了自己夫人陈圆圆前去公关。

吴三桂继续说道:“就连郑成功那厮,寸功未立,趁清军空虚,占了福建,投降过来,摇身一变,就成了南平侯,后来平定台湾,居然封了个闽王,比本王实惠多了。不过,就哪怕封侯拜将,天下还不是他李易铭一个人的,各位,是不是这样啊?”

底下乱哄哄说:“是呀!大王言之有理……。”

吴三桂狡黠笑了,他接着和盘托出他的野心勃勃的想法,吴三桂说道:“他李易铭逼我,本王反就反了,量他也拿我无可奈何。本王今日有几句心里话想和各位讲,你等知不知道本王国号,为什么称作大周?”

众人不知,于是就问,吴三桂笑笑,说道:“本王听说昔日武王拜姜尚为尚父,周公旦、召公奭、华公高等为其辅。攻灭了商,又东征灭了东方十七国,于是分封诸侯,以为藩屏。本王在这里向天发誓,如若本王得各位英雄相助,灭了秦国,本王自当效仿武王,亦分封同姓及异姓有功之臣为诸侯。实行大封建,采用内外服,封在外服的,自成国家,封在内服的,是为公卿。各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否追随本王?本王愿与你等歃血为盟,举兵东征北伐,灭了秦国,共分天下,如何?”

吴三桂将这种想法一说,立即得到下面胡国柱、王屏藩几人的相应,其余人等,也交头接耳、吵作一团。

原来这想法吴三桂就与胡国柱、王屏藩、王绪等人商议过的,而提出这种意见的,自然是火线归来的方光琛。

他分析了天下形势,劝谏吴三桂,说历史上有周一朝,之所以七八百年天下,无非是得到诸侯支持,天下归于王统的结果。只是后来周王辖地日狭、竟至饿死的情节他没有说。他同时劝谏吴三桂,说大秦李易铭旷古奇才、天降神君,吴三桂与其对抗,无异于自寻死路。然而天下形势,造反与否,都是死路。何尝不舍命一搏,许以天下共分,换得部众支持,或许因此扭转乾坤也难说。

吴三桂听了,虽然内心并不完全赞同,但他心想眼下自己势微,处境不妙,对抗大秦,料难取胜。不如就照方光琛意见,合力一拼,要是将来成功了,自己居于强势,怎么样做,再作计较也不迟,所以他就同意了。

这时人群中走出来王绪,只见他傲然遍视全场,又给吴三桂行了礼,这才说道:“各位,你等都知道大王为何自称周王么?”

众人不知其意,于是全都鸦雀,这厮见众人浅显,他有意显摆,接着说道:“咱们大王这周王称谓,颇有渊源,据史书所载,昔日周太王生有三子,长曰泰伯、次为仲雍、小为季历。季历生子姬昌,聪明之极,太王爱之,几欲传位于他。但于古礼不符,泰伯知道后,就逃到江南,定居于梅里,自创基业,是为句吴古国。及泰伯死,无子因传仲雍,仲雍传其子季简,季简传子叔达,叔达传子周章。其时正值武王伐纣,后封周章于吴。周章死后,传位熊遂,熊遂传子柯相,柯相传子强鸠夷,强鸠夷传子余桥疑吾,余桥疑吾传子柯卢。然后传子周繇,传子屈羽,传子夷吾,传子禽处,禽处传子转,转传其子颇高,颇高再传其子句卑,传子去齐,去齐传子寿梦。自寿梦始称王,泰伯至寿梦,共计十九代……。”

众人听王绪说来,如讲天书,以至于都听得晕晕乎乎,吴三桂亦是如此。他心里恼火,正想制止,又觉不妥,他不知王绪究竟要说什么,怕问了显得自己很无知。所以话到嘴边,没有说出来,又听得王绪说道:“诸位,后来吴国灭国,其子孙就以国为姓,自此吴姓子孙,方才遍布华夏。咱们大王,应是太王直系后裔,想当初太王如传位泰伯,要如此,哪里会有周朝七八百年天下?是咱们大王祖上有德,主动谦让,后来才传给姬昌,方才有周啊!咱们大王如今东征暴秦,也算是恢复当日既有之天下而已。况乎李易铭者,起兵豪夺,应是将大明天下,生生夺了。而今咱们大王再取,名正言顺,有何不可?”

王绪说完,底下早热闹非凡起来,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吴三桂这才终于知道王绪说了老半天,是绕着弯儿夸自己祖宗呢!他好武厌文、孤陋寡闻,如何能知道自己祖上,居然如此荣光,所以叫起好来,谢了王绪好几回。

乱哄哄闹了半天,这王屏藩就站出来,连连喝住殿内众人吵闹,见他要说话,这一干人等,均安静下来。王屏藩随后说道:“大王,众弟兄!稍安勿躁,请听我一言。刚才王绪老兄所说,在下深以为是,看来咱们大王天命所归,自然毋庸置疑。我王屏藩追随大王,非是三年两载。如今居于高位,深得大王信任,知遇之恩,永不相忘。在下倒没有什么封王封侯的打算,也绝无那个能耐,只要能追随大王,就心满意足了。大王能安定天下、效法武王,在下完全赞同。这殿内众兄弟,均追随大王多年,大王带着我等,哪一次不是于山重水复、险象环生之境地,化作拨云见日、柳暗花明之坦途呢?各位,难道不是这样?在下坚信大王假以时日,必定能逐鹿中原、鼎定天下。然后论功行赏、大封诸侯,是为可期,诸位,为开创天下之新境界,奠定万古之基业,惠及子孙、封妻荫子、光耀门庭,难道不想放手一搏吗?”

他这一鼓动,下面顿时就热闹了,有不少没脑子的就跟着起哄,以为自个儿跟对了人,自此之后,大可追随吴三桂,一同平定了天下,共分天下,所以竟然附和者众。

吴三桂很满意,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等殿内众人激动情绪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后,他这才说道:“诸位,王将军所言有理。本王以为,大秦内乱日久,国力衰微,君臣离心不睦,彼此猜忌。又有其肱骨之臣、领兵之将,如吴能奇、钱虎乙、赵龙甲、朱信等,要么死了,要么苟延残喘、行将就木。眼下形势,亦是有机可趁,于我有利,正是兴师讨伐之大好时机呀!”

他这样说,果然众人连连称是,他转眼看见郭云龙和杨坤两人,在那儿似是而非的样子,态度不很明确,于是吴三桂转而对两人道:“郭将军、杨将军意下如何呀?”

郭云龙及杨坤听吴三桂问及,心里一惊,这郭云龙起身答道:“大王雄才,天命所归,卑职愿为大王驱使。”郭云龙说的时候,那杨坤也连声附和着。

吴三桂听罢,豪放大笑道:“有两位助我,本王无忧也!我等上下一心,何愁大事不成?”

方光琛也说道:“大王,不得犹豫,下决心吧!”

殿内众人眼睛望着吴三桂,吴三桂志得意满,复坐于位,似乎终于下定决心,又站起身来,对众人道:“本王心意已决,东征暴秦,不复踯躅。本王苦心,并非心存私念,当日南下平定南明,皇帝非死于我手。只大秦残暴,逼迫日盛,先皇无可奈何之下,乃托孤于我,皇帝则自绝于在下面前。在下跪送皇帝大行,暗自立誓,他日将兴兵东征北伐,剪灭暴秦、恢弘大明。今日之势,绝不能错失良机,本王当奉立新主,代王亲征,兵锋所致,莫不来降……。”

吴三桂如此这般一说,众人都全明白了,你道为何?原来吴三桂平定了南明,亲手杀了永历,本是铁证如山、无法抵赖。但他脸皮厚、胆子粗,他竟将杀永历的过错,怪在了易铭身上。说是出于易铭逼迫,永历无法,只好将皇子托付于他,自个儿抹了脖子,还叫吴三桂他日必兴王师,重振天下云云。

吴三桂脸皮之厚,由此可见一斑。但他杀了永历上上下下,独独留下其中一子,也是事实,而这样做,他从一开始就有所企图。

其实他俘获永历之时,这永历皇帝糊涂,以为吴三桂尚可改造,于是情深意切,给他写了一封信,言辞诚恳,使人看过,无不感叹嗟讶!其信如下:

将军新朝之勋臣,旧朝之重镇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烈皇帝之于将军,可谓甚厚。讵意国遭不造,闯贼肆恶,突入我京城,殄灭我社稷,逼死我先帝,杀戮我人民。将军志兴楚国,饮泣秦庭,缟素誓师,提兵问罪,当日之本衷,原未泯也。奈何凭借大国,狐假虎威,外施复仇之虚名,阴作新朝之佐命?逆贼授首之后,而南方一带土宇非复先朝有也。南方诸臣不忍宗社之颠覆,迎立南阳。何图枕席未安,干戈猝至,弘光殄祀,隆武伏诛。仆于此时,几不欲生,犹睱为宗社计乎?诸臣强之再三,谬承先错。

自是以来,一战而楚地失,再战而东粤亡,流离惊窜,不可胜数。幸李定国迎仆于贵州,接仆于南安,自谓与人无患,与世无争矣。而将军忘君父之大德,图开创之丰功,督师入滇,覆我巢穴。仆由是渡沙漠,聊借缅人以固吾圉,山遥水远,言哭谁欢,祗益悲矣!既失世守之河山,苟全微命于秦服,亦自幸矣!乃将军不避艰险,请命远来,提数十万之众,穷追于仆之身,何视天下之不广哉?岂天覆地载之中,独不容仆一人乎?抑对王锡爵之后,犹欲歼仆以邀功乎?

第思高皇帝栉风沐雨之天下,犹不能贻留片地,以为将军建功之所,将军既毁我室,又欲取我子,读《鸱鸮》之章,能不惨然心恻乎?将军犹是世禄之裔,即不为仆怜,独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独不念二祖列宗乎?即不念二祖列宗,独不念己之祖若父乎?不知大秦何恩何德于将军,仆又何愁何怨于将军也!将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自以为厚,而****其薄。奕而后,史有传,书有载,当以将军为何如人也!仆今者兵丧力弱,茕茕孑立,区区之命,悬于将军之手矣。如必欲仆首领,则虽粉身碎骨,血浅草莱,所不敢辞。若其转祸为福,或以遐方寸土仍存三恪,更非敢望。倘得与太平草木,同霑雨露于圣朝,仆纵有亿万之众,亦付于将军,惟将军是命。将军臣事大秦,亦可谓不忘故主之血食,不负先帝之大德也。惟冀裁之。

堂上众人,知道此情节的,眼见吴三桂这时这样讲来,下面众人如何不惊讶,大多均被他花言巧语,骗了个无可奈何。

唯恐众人不信,吴三桂叫人传令后堂,他自己跪拜于地,一会功夫,果然迎来一人,大致六七岁年纪。吴三桂不失时机,说这男孩乃永历遗孤,叫做朱慈炅什么的,是为雍王。殿内众人见了,莫辨真假,只见吴三桂叩头连连,就是假的也成了真,所以如何敢不拜见。

接下来吴三桂将雍王朱慈炅推于正殿之上,坐于大位,自己匍伏于地,带领臣工,山呼万岁……!

这方光琛等,当即择定吉日,于帝元4352年即公元1654年拥立了朱慈炅为大明皇帝,继而又让吴三桂认朱慈炅为干儿子,他自称皇父摄政王及总督天下兵马大元帅等,兵分两路,代王出征。令马宝、王屏藩领军二十万出击陕西,而他自己则由重庆率军三十余万沿江而下。

他还令方光琛起草征讨大秦檄文,这方光琛苦熬两个晚上,拟了出来,电告天下知晓,并西南一隅大小城头、水陆码头、道路险要,张贴数万之巨。檄文如下:

原镇宁山海关总兵官,今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秦大周王吴,檄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等知悉:本王深叨明朝世爵,统镇山海关。一时李逆倡乱,聚众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痛哉毅皇烈后之崩摧,惨矣!东宫定藩乏颠锫,文武瓦解,六宫恣乱,宗庙瞬息丘墟,生灵流离涂炭,臣民侧目,莫可谁何。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勤王讨贼,伤哉!国远夫偈可言?

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订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李贼逃遁,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幸而贼遁冰消,渠魁授首,正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夷人。不意秦首李易铭者,遂再逆天,乘我内虚,雄据遵义,锋芒正盛,本王不得已暂降以求完全,期以驱逐鞑虏、振兴中华,中兴大明,以全其臣节。熟料彼窃我先朝神器,前方驱虏,后为豺狼,本王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本王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适值先皇永历,密会约本王,奉抱先皇王子慈炅,年甫三岁,刺股为记,记名托孤,宗社是赖。姑饮泣忍隐,未敢轻举,以故避居一隅,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警惕者,盖三年矣!

兹彼君无道,奸邪高涨,道义之儒,悉处下僚;斗霄之辈,咸居显职。君昏臣暗,吏酷官贪,水惨山悲,妇号子洋以至彗星流陨,天怨于上,山崩土震,地怨于下,官卖爵,人怨于朝,苛政横征,民怨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涂,徭役频兴,工怨于肆。

本王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襄义举,卜取甲午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封雍王,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大历,檄示布间,告庙兴师,克期进发。总统水陆官兵一百二十万员,直捣燕山。长驱潞水,出铜鸵于荆棘,奠玉灼于金汤,义旗一举,响应万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振我神武,剪彼嚣氛,宏启中兴之略,踊跃风雷,建划万全之策,啸歌雨露,倘能洞悉时宜,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恋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铁骑,亲征蹈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诛,若有生儒,精习兵法,夺拔痪谷,不妨献策军前,以佐股肱,自当量材优翟,无靳高爵厚封,起各省官员,果有洁己爱民,清廉素著者,仍单仕;所催征粮谷,封储仓库,印信册籍,解军前,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凛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本王幸甚,天下幸甚!……。

同类推荐
  • 武御本纪

    武御本纪

    刘槊带着《三国志》系统都城城基,穿越东汉末年。重振汉室,扬威九州。金戈铁马,武御天下。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原名《汉武御》,作者毅力不足,正努力克服中,需要鼓励,谢谢。
  • 盛唐逍遥王

    盛唐逍遥王

    21世纪的大学生王建国在毕业后,为了终于能知晓自己身世的答案后,喜极而泣的喝了两斤白酒醉的一塌糊涂后却碰上了地震,无意穿越至唐朝初年的一个贫困至极的农家小子身上,看着贫困的家庭和溺爱着自己的亲人,他无意王侯将相、无意大唐首富,只想给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一份富足的生活足矣,然而时势造人,自己的无意举动却造就了一个大唐必不可少的逍遥王爷。李渊:“小子,你的麻将技术也不怎么样吗"李世民:“王弟,这吐蕃近来十分不安分,你的“中正步枪”什么时候能造出来”老鬼头:“最近的酒可是不够喝了......”这里有最刺激的野外生存,这里也有最无奈的海岛求生,这里还有各种顶尖美食制作,这里还有你想象不到的一切!本书为架空历史,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笨牛的支持,别的话咱不说了,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
  • 武大郎腹黑志

    武大郎腹黑志

    简介:新书【都市楚王传】正式连载,都市爽文,主角绝对比武大郎还要强悍十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了,10万字不到大纲已经完成,绝不忽悠。
  • 穷途末路英雄传

    穷途末路英雄传

    人活着要么服从他人的游戏规则,要么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不要奢望谁去同情你,张浩一个穷途末路想死的人,由一个小小的报仇信念支撑,慢慢明白活着的规则,一步一步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的故事。
  • 三国枭将

    三国枭将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作者群:①俞涉狂斩关羽:48776213(新群)②狂砍关羽十条街:112617978(新开高级群)
热门推荐
  • 禅道

    禅道

    禅道是一种自我内心升华的一个方式,是探究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之精髓。茶余饭后,临睡之闲,拥书而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最能让我们获得心灵享受的是禅的智慧,就像是一杯茗茶,清古幽香,沁入心脾,怡然自得。在阅读禅道故事之前,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禅的来龙去脉,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地去理解,去感悟个中真谛。《禅源诸诠》: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悟之名慧,修之定名,定慧通名为禅。禅道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禅悦、禅悟、禅境、禅机、禅趣、禅意、禅行等等。
  • 修炼高手纵横都市

    修炼高手纵横都市

    第一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枚御龙戒,称号逍遥武神逍遥古武界,却因爱堕入魔道。第二世,拥有了前世的记忆,再次寻回御龙戒,在古武界十大武神排名第二封号战天武神,他寻找到了她的一生挚爱,却被逼自尽,今生出身在古武世家邹家,出生时天空出现一条龙,遨游在邹家的天空上,降下了一枚御龙戒,在他出生后,邹家五位武帝联手封印他的记忆,取名邹添,然后被带出邹家。今生,他步入繁华都市,将会展开怎样的一段修炼生活?修炼高手在都市火爆上线!
  • 有一种态度叫细节

    有一种态度叫细节

    细节无处不在,细节隐藏玄机。尊重细节才能扭转人生,做好细节才能实现梦想。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有一种态度叫细节(经典珍藏版)》总结出决定人一生成败的七大细节。指出其对感情、生活、工作、处世等发挥的重大作用,并结合大量经典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握这些细节的方法和窍门,使读者不仅能深刻地认识细节,提高人生境界,还能更好地抓住细节,最终达到成功。
  • 誓言翩翩

    誓言翩翩

    一场意外的旅行,遇见了你。其实根本与你无关的誓言,却偏偏从此与你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喜欢,最初是迷恋,后来却变成了爱。
  • 岁骨

    岁骨

    在岁月面前,一切都将化成枯骨,但骨子里的传承亘古不变。
  • 思归何归

    思归何归

    我曾以为所谓心动是荡气回肠,如漫天烟火般声势浩大。某日恍然间才明白,心动是如同春雨润物般一点点无声积累。它被安置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直至满溢..(本文是一篇旧文,有修改但主题不变《杀手》续写重写,仅献给我自己的青春,慢热长篇,文笔一般,蜗牛速度,不喜勿入。恋爱非第一主题,小日常掺剧情混杂向)
  • 低等动物

    低等动物

    在商界只手遮天的沈家大少过去那么多年都顺风顺水的,直到有一天,他也终于栽了。沈大少回忆第一次见到那克星的场景,依稀想起当时自己想的是:这女人挺符合我最近口味的。如果时光真能倒流,沈大少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初见的时候给那克星跪下唱征服!
  • 傲世火神

    傲世火神

    新书《异界之一棒大圣》求支持!一个以“炼魂”为尊的世界,没有炫酷的功法,也没有花样繁多的丹药!而就在这样一个极需天赋的世界里,有着那样一位天赋异禀的男孩,却缕缕遭受宗派的拒绝。他体内那神秘的火焰,竟连被称之为太阳化身的神兽金乌都为之臣服!原本可以站在大陆顶端的他,却直捣天界,再掀波澜!
  • 网游阿拉尔斯

    网游阿拉尔斯

    2100年,由联合国开发的虚拟现实游戏《阿拉尔斯》还未发售,就风靡全球而叶文带着前世满级游戏《阿拉尔斯》的游戏经验和未来《阿拉尔斯》的发展走向,穿越到了十年前虚拟现实《阿拉尔斯》发售的时候...(可能写的不好,请见谅,这是人家的第一次,嗯,男处写哦)
  • 所念及你皆为喜

    所念及你皆为喜

    “我只要你,做你喜欢的事情”“这个世上没有什么让我在意的,除了你。”“有些人终会离你而去,但我不会。”有人问,与她一样的人很多,为什么只心疼她,祁晏说:“你看到她笑了吗?她一笑,我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