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02000000026

第26章 歧路风云 初到名城()

(第二节)

易铭、李千秋及众文武官员,下马过后,聚集在一起,又是一阵的客气。怡晴赶过来,递给易铭茶水干粮,易铭接过来,看了她一眼,这女子自转身走了。易铭滞留片刻,与那陪同众人一起,在李千秋带领下,易铭走在队伍中间,文武官员,自觉跟在身后左右。易铭背着手,边走边看,体验这浩大建筑群带来的视觉冲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街,易铭凭直觉知道这是他那个时候的子尹路。这条大路原是为了纪念清代著名诗人、学者郑珍而命名的。

易铭还知道:这个郑珍是遵义历史上少有的光荣角色,他字子尹,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晚年号柴翁。他是道光十七年举人,主要的阅历是作为曾国藩的幕僚,与莫友芝一起被誉为“西南两巨儒”,这个称号虽然比较牛奔,其实也没有做出什么让人称道的事情来。不过,他总算一生著述颇丰,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集》等,不过易铭一本也没见着,更不知他这些著述里头写的什么。据说他与莫友芝共同编纂的《遵义府志》,曾被那个变法失败但名扬天下的梁启超誉为“天下第一府志”,因此可谓成就斐然。不过眼下,郑珍爷爷的爷爷恐怕都还没有出生呢!

说到郑珍,因为家乡人缘故,易铭因此偏爱这家伙的诗,比如《晚望》:“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感觉他诗中有点杜甫的影子。

还有一篇,《闲眺》:“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

另外有一篇易铭记不全了,他只对前两句记忆深刻,诗曰:“美言出贫士,孔孟不值钱……。”易铭往往读到这里,心里佩服这人胆子很大,在那个时候就敢明目张胆地说孔孟老夫子的不是。

可能是由于两旁建筑较为低矮的原因,易铭见这大街比及他那个时候更显宽敞。一行人走了十来分钟,易铭见前面有一巨大的广场,比他那时候的还大。这广场呈东西向,南北宽约两百米,东西长约三百米。然后向东通过一条五十来米的大街直抵江边城楼,这东向的大街和南北向的大街在这里呈现“丁”字模样。

这年代又没有个汽车,大不了街上行走有一些轿子,所以易铭觉得虽然规划较为超前,却显得很浪费。

广场以西的庞大古建筑是易铭的府邸,背山而就,那大门悬挂着牌匾,里面有一些字儿。待走近一看,原来写着“黔北军政府”五个大字儿。向南一点挨着的是李千秋府邸,上边大言不惭写着“枢密军师府”。继续向南,依次是十几处小得多的庭院,这是黔北一地文臣的居所。挨着易铭“黔北军政府”以北,则依次是赵龙甲及众武将的住处,照样是依次罗列的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庭院。虽然有些武将时下不在遵义城,但听李千秋说,他们均把家眷都安置在这里。

广场名为“中央广场”,名字是李千秋亲自给起的,看样子也把易铭时候的“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给生生的占了。易铭担心,如是这样下去,三百年后,红军还怎么开会……?

广场北面和南面分列两排殿宇,是黔北行政中枢,眼下称为六部,南为吏部、刑部和户部,北面为兵部、礼部和工部。

易铭府邸前南北贯通的“子尹路”大道,名为“中央大道”,那向东穿过公园路一带直抵江边城楼的大道,名为“东来大道”,是这帮外来势力从东方而来的意思,也有紫气东来的意味,照样,也是李千秋给定的。

一行人在广场流连许久,转了个圈儿,就到了目的地,即易铭府邸。易铭见这府邸南北宽约百米,东西纵深据讲足有两百米,占地共两万平方米。

易铭听了李千秋的介绍,惊奇万状,他心想:这儿寸土寸金,自己那时在这黄金路段,要是有那么十来个平方,都大发了。

而现在自己拥有的这么几万平方的地皮,要是在自己时代,价值恐怕得数以亿计,如果搞了房开修了电梯房,那还不赚钱直赚得手脚软软、内心怕怕呀!

这府邸是一个五进的庞大院落,有大堂、二堂、三堂、上房及后花园,一南一北,罗列着十几个附属宅院,那是府邸里下人、仆从、账房、幕僚、亲兵等的临时居所。大门以外,建有辕门、照壁、旗杆、乐亭鼓亭、一对石狮及班房。

拾级而上进入府邸大门,沿甬路往西即是仪门。自仪门沿甬路西去三十余米,便是府邸的大堂,大堂即正堂,又叫公堂、公厅、正厅,是整座府邸的中心主体建筑。大堂南北两侧便门即通二堂院,二堂院布局严谨,四周廊庑相通,托檩、廊沿、门楣均雕工精细、繁琐华丽到了极致,当然,这正是中国古建筑特点。

看过大堂及二堂、三堂后,李千秋、易铭再往后走,赵龙甲等却留候在外,不敢并进。

原来三堂以后是易铭的上房及内宅院,为易铭的内宅。李千秋亦不多说,只叫了朱信、赵龙甲二人进来。怡晴等女子早就先期在里面,此刻正肆无忌惮的打闹,嘻嘻哈哈不停。易铭见有花墙与三堂相隔,两侧各有一门沟通东西更道,仅靠中间带顶的直廊和内宅门相连,成为入内宅、后花园的必由之路。

四堂又称上房,四堂正房面阔五间,左右耳房各两间,南北厢房各三间。两侧整齐排列有两个侧院院落,幽雅闲静。与大堂、二堂院相比,犹如两个天地。这里花木繁茂,也是给易铭及其以后可能的家眷准备的生活居住地方,生活气息浓厚。上房院住宅四周以房屋后墙、外墙及院内回廊多层包绕,对院外不开窗,封闭性强,可防噪音和外界干扰,庭院空间大、日光足,在院内栽植有庞杂的花木和盆景,还有鱼池,廊榭婉转,构成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易铭与这几人等好不容易走完,回到大堂,众文武早等得不耐烦,乱哄哄地吵个没完。见易铭等出来,立即止住喧闹。

大堂之中,早就布置好了桌椅条案,易铭见两边分列了各两排,靠西三级台阶之上,陈有宝座及文案,易铭知道这是专属于自己的。所以在众人都各就各位后,他老实不客气,走上台阶,深感腰酸腿软,径直坐了下来。

他见看见众人都站着并不落座,易铭就看了看身旁也站着的李千秋。

李千秋先冲易铭行了偮礼,又走到中间过道,朗声说道:“诸位,我们四年不见主公了,我带着大家给主公磕个头吧!”

于是大堂之上,众人全都跪下来,认认真真,给易铭磕起头来。

易铭这几天好歹也都见怪不怪了,他站起身,伸出手去,说道:“各位,请起请起。”他差点想说一句“平身”的,就如影视剧里的那些皇帝一样,倏忽间想到自己还不是皇帝,于是只好及时打住。

李千秋等礼毕,众人重新入座,李千秋仍旧站在堂上,接着铿锵有力说道:“诸位,主公一别四年,而今重出江湖,实为我义军之幸,黔北万民之福,在下相信,在主公的领导下,我们定能东进北上,重掌乾坤,你们说是不是呀?”

大堂之上,众人振臂齐呼:“东进北上”、“重掌乾坤”,喊了十数遍,就像在老家时一样。易铭心想:原来喊口号也国人特性,源远流长啊!

好不容易喊完,落座安静了些。不管易铭认识不认识,李千秋又一一给易铭介绍了堂上文武官员。

靠右第一排第一座是李千秋,往下依次是朱信、秦任、范旷、尤华、许铎、何宴、吕复、施道、张开、孔佑、曹仪、严素、华离、金贵以及杨承藩。后面第二排是当地士绅名流及各县的县长,吴扶林等人也在其中。第二排的这些人中,易铭大多没有记住。左面第一排第一座是赵龙甲,往下依次为钱虎乙、孙象丙、李马丁、周文秀、吴能奇、郑可望、王定国、冯德清、陈步明、褚正烈、卫好才、蒋赤信、沈实根等重要将领。后排是一些职级低一点的将领,还有邻近一些县的守备军官,杨遵、杨义也在里边。所不同的是,这次李千秋将这几十个所担任的职务和领衔的部门一并给易铭作了介绍。因太多太杂,易铭也记不住,以后过了好几个月,易铭才好不容易记住了大半。

原来易铭“不在”的这四年,李千秋代为首脑,虽名为军师,实则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赵龙甲名义上为督师,实际上也是统揽全局的总管式的人物,除了军事,还管政事,朱信、秦任等是他们两人的副手。

这下设的机构仿照明朝的形制,设有六部,分别为吏部、刑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六部直接对李千秋、赵龙甲、朱信、秦任四人组成的类似于内阁的机构负责,易铭虽然不在其位,但不妨碍他这领袖地位,所以他那大位,一直虚设着。于是内阁成为主管全部事务的最高机构,即便易铭这个主公不在,这内阁及六部却各司其职、运转无碍。

各部置总管一人,这称为总管而不是尚书什么的,也是有讲究的。照李千秋的话说,因为这黔北一地,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所以这六部的头头,名称上还不能照搬明朝样式。六大总管负责本部政务,下有副总管两人,再下为各部门主事。

眼下赵龙甲虽然位及阁僚,但他同时掌管兵部事务;朱信掌管吏部;秦任领户部总管;尤华为工部总管;许铎为刑部总管;而礼部则由李千秋兼任。

这琦玉也是总管,虽然不在六部之列,但妇女顶了半边天,女子都被集中起来加以监管,所以她这个总管也还一家独大,可谓权倾朝野,她手下也有两个副总管。

全境现辖二十多个县,全部人口加起来不足五十万,一个遵义城就占了百分之十还多,真可谓地旷人稀。各县县令管辖的人口其实和易铭时代一个乡镇差不多,当然,这都是前些年明末平播、改土归流时杀伐太重的结果。

武将中,钱虎乙、孙象丙、李马丁、周文秀、吴能奇、郑可望、王定国、冯德清、陈步明、褚正烈、卫好才、蒋赤信、沈实根和赵龙甲分别统领十四支人马驻守各地。如孙向丙、吴能奇主要负责遵义及周边防务;钱虎乙、周文秀驻防綦江、南川等地;郑可望驻防赤水、习水一线;李马丁守湄潭、凤冈;王定国、冯德清驻守南边乌江沿岸;陈步明、褚正烈在大方、毕节一带;卫好才、蒋赤信则受正安、道真各县。只有沈实根在黔东北思南、铜仁等地,所部两千人和当地民族武装一起,把守着东部防务。杨遵、杨义却分别在孙象丙、吴能奇所部效力。

李千秋用了半个小时左右,才将大堂上众人给易铭介绍完毕,易铭不胜其烦,只说:“嗯嗯嗯!”、“好好好!”许久,终于见到怡情带着十几个女孩,提着陶瓷罐罐及瓷杯若干,原来又是上茶来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秦华传

    三国之秦华传

    穿越文、无系统秦华意外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的凉州,黄巾起义前夕。原本应该战死的秦家少年就这样活了下来,也因此改变了整个凉州的格局。原来秦华居然是始皇帝的后人,因为他活了下来,秦家的复秦大业正式启动。也因为他活了下来,原本应该反叛的凉州两大军阀马腾、韩遂纷纷投入他的麾下。因为秦华,原本在凉州起家的董卓只能跑去了幽州。但是历史的车轮却没有改变多少,董卓最终还是入了洛阳,拥立了献帝。但是董卓没想到的是秦华为了这一刻早已等待了多时。
  • 和书之帝国夙愿

    和书之帝国夙愿

    风云变动,天下大势一念之中,携夙愿之火,成燎原之势,于诸多选择中优胜劣汰,灿然铸权,浑不知天地为何物。但如果没有选择,就不会被放弃了吧,家事国事天下事,皆系于人心之上,何不放下黎祚,以仁爱之心教化九州?正是因为是一张白纸,所以最容易被抹黑,为王者,不可以心慈手软,不是因为君主所以一直手持刀柄,也并不是因为臣子所以始终手握刀刃,世间万物,唯制衡不破。抬眼望,这旭日与夕阳,竟分不清是黎明还是黄昏。
  • 道理神都懂

    道理神都懂

    又是大雪纷飞。这一年是大周历七百八十五年。天缺手提大地之灯,消失在城外的远山处,身后,是长长的一线足印……
  • 海林之森

    海林之森

    爷爷的书架上珍藏了无数的书籍,每当我静静的站在书架前,就会想起爷爷曾经为我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我记忆犹新的是他年轻时与奶奶相遇的那片蓝色森林。
  • 放开那大唐

    放开那大唐

    这是现代人回到不一样的唐朝,努力成为衣冠禽兽的故事。江南淡烟流水的风物,塞外长河落日的壮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个巅峰盛世的华彩乐章。大唐的日光虽好,你总要亲自去晒晒,旁人却是代替不了的……
热门推荐
  • 余生有你之呆萌小王妃

    余生有你之呆萌小王妃

    睁开眼,安槿就来到了另外一个时间,她竟穿到了洵威国左相嫡女身上,还多了个王爷未婚夫?王爷英俊潇洒,却无奈是个残疾,害......王爷您别动,夫人来照顾您。
  • 那年花开你巧在

    那年花开你巧在

    女主自卑懦弱,文静内向男主活泼好动,阳光开朗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主角因为一次大换位而产生的交集友谊亦或是爱情,能持续下去吗……
  • 侠捕隗南山

    侠捕隗南山

    一人,一刀,一马,一江湖。坊间有话:出北城闯东山,楼兰金刀誓不还,论忠义辨善恶,代有侠捕是隗南。
  • 我的王爷是面瘫

    我的王爷是面瘫

    狗血穿越!她变成了面瘫王爷的挂名王妃?听说他领兵如神,面无表情,一身王八之气……还不近女色?!这肯定不是好人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最强黑科技

    诸天最强黑科技

    科技的尽头到底是什么,千百年来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修仙一定就比科技强大?即便是毁天灭地的法术,科技可有对策?从前赵耀也不知道答案,但是,获得了系统之后,赵耀却在追寻答案的路上越走越远
  • 伪人一世

    伪人一世

    一个荒谬的谎言看出来世界的荒谬我来着传说最终也应走向传说传说中的我也许根本不存在也许存在的也只有空壳的灵魂罢了我听到灵魂的召唤我要去到它的身边只因为我对传说的神往太过深沉
  • 小老板掌控人脉36计

    小老板掌控人脉36计

    生活中,人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的社会都是有钱才能成就事业,至于我们这些没有钱的人,总是过得那么痛苦和无奈!想做一番自己的事业,却总找不到合适的方向,也缺乏最基本的资金……
  • 嗨!你的仙丹

    嗨!你的仙丹

    渡劫成功,然后异界重生什么鬼?好吧既然重生了那么灵气稀薄什么鬼…………石上仙无奈了…………
  • 最美经纪人

    最美经纪人

    曾经我想随便开一个花店,顺便卖点茶饮,身边有喜欢的人陪伴,我曾经也是温柔的,可能路总也没想到,竟然培养的接班人会变成一个极度理性的冰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