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7000000027

第27章 岁月的风雨(现代作家论)(2)

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学昭于1927年5月留学异邦,在法国巴黎先后渡过了七八个年头。1928年秋,已和鲁迅比较熟识的陈学昭因事短期回国。那些日子,她每天都能见到鲁迅,有机会和鲁迅交谈。鲁迅曾和她谈到"娜拉"走后的出路问题。陈学昭回忆说,鲁迅"也几次和我谈到做一个中国女人,要能够忍受一切的打击,提防突然间会从天空飞来的冷箭,要锻炼得像一个有弹力的橡皮垫子一样,坐下去它果然会压扁了些,但一放松它立刻又能弹起来,恢复原状,要坚韧。什么都该依靠自己,跌倒了不喊痛自己爬起来,才能谋得解放"。鲁迅语重心长的教诲,极大的影响到陈学昭后来的学习和为人。此后鲁迅先生和陈学昭常有书信来往。鲁迅鼓励陈学昭学业上的进修,还鼓励陈学昭翻译介绍西方著名作家的代表作。陈学昭和两个朋友译的比利时梅特林克的抒情剧《贝兰阿斯与梅丽桑特》,即是在鲁迅的鼓励下完成的。

陈学昭深有感受地说,鲁迅先生"为人的品质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永远学不尽的"。"我确实时常想起鲁迅先生,想起他给我的鞭策和帮助。"是鲁迅先生的鞭策和帮助,给了陈学昭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她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坚持写作,"多写",成为我国在散文、小说等方面都取得丰硕创作成果的著名女作家。

受到鲁迅先生关怀和鼓励的女作家不在少数。对有求于自己的人,鲁迅总是给予热情帮助。还有未曾和鲁迅见过面的女作家,同样深受鲁迅的影响。如20世纪40年代初在延安开始文学创作的东北籍女作家董速,年轻时就酷爱读书,鲁迅等人的作品为她展示了新路和生活的曙光,使她认定了生活方向,她决心从事写作,用笔唤醒民族之魂。她将自己的名字董学改为董速,这"速"字既有勉励自己迅速进步、成长的意思,又有做鲁迅学生,把"迅"和"速"接连起来的愿望。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活跃在文坛的女作家罗洪,中学时期就阅读了鲁迅的小说,文学的种子,在她心里萌发为写作的幼?。她带着对旧社会的不满,进入了文学界,写作之余,就把眼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此后创作不止,终于成为专写社会小说的多产作家。

鲁迅一生在从事革命文学活动的同时,还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从事编辑出版活动。鲁迅十分重视通过编辑出版工作来发现和培养青年作家。他"宁愿做无名的泥土,来栽植奇花和乔木";"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作为书刊的编辑,鲁迅尤其重视评论推荐的工作。为初出茅庐的青年作者写序跋,既是鲁迅开展文艺批评的一种特殊方法,也是他培养青年作家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神圣的革命责任感的驱使下,鲁迅把序跋的写作当作严肃的实际工作,他坚持"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序跋的作品予以旗帜鲜明的评价。通过序跋,鲁迅不仅引导读者正确欣赏理解新文学作品,而且帮助读者加深对作者的认识,促使年轻作者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使他们得到切实的帮助和提高。许多著名女作家的脱颖而出,蜚声文坛,离不开鲁迅先生通过序跋所作的热情肯定和有力奖掖。

鲁迅曾为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亲笔作序。对它予以高度评价:

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

鲁迅的序言,精辟地概括了《生死场》的主题,肯定了萧红"为人生"的创作方向,指明了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及出版的意义。与此同时,鲁迅又使用曲笔,婉转批评了作品的不足。对此,鲁迅在致萧红萧军的信中,曾有如下说明:"那序文,有一句"叙事写景,胜于描写人物"",也并不是好话,也可以解作描写人物并不怎么好。因为作序文,也要顾及销路,所以只得说的弯曲一点。"从中,不难看出鲁迅对年青作家的期待之心和爱护之情。正是鲁迅亲笔为之作序的《生死场》,第一次把"萧红"这个笔名带给文坛,奠定了萧红文学生涯的基础,促使萧红一举成名。

鲁迅还为葛琴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总退却》亲自作序。鲁迅在序文的前半部分,追述了中国小说发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对小说的看法和意见。鲁迅的评价见解精辟,无疑揭示了作品的真谛,充分肯定了小说集的特点和意义。与此同时,委婉地指出了作者创作的弱点,对葛琴正是切实的帮助和鞭策。

鲁迅还编过几种多人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是其中之一。为了历史地反映我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真实面貌,鲁迅以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作了大量考证、校核的工作,在深入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选编了33位小说家的作品。其中,即有女作家冯沅君的小说《旅行》《慈母》和凌叔华的小说《绣枕》。鲁迅还亲自写了《小说二集导言》,对所选作家及作品作出了精辟的评价。在小说《小说二集导言》里,鲁迅用了长达600字的篇幅,对冯沅君和她的小说给予了热情而中肯的评价。在谈到短篇小说集《卷葹》时,鲁迅说:

其中的《旅行》是提炼了《隔绝》和《隔绝之后》(并在《卷葹》内)的精粹的名文,虽嫌过于说理,却还未伤其自然,那"我很想拉他的手,但是我不敢,我只敢在间或车上的电灯被震动而失去它的光的时候,因为我害怕那些搭客们的注意。可是我们又自己觉得很骄傲的,我们不客气的以全车中最尊贵的人自命。"这一段,实在是五四运动直后,将毅然和传统战斗而又怕敢毅然和传统战斗,遂不得不复活其"缠绵悱恻之情"的青年们的真实的写照。和"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的主角,或夸耀其颓唐,或鬻其才绪,是截然两样的。

鲁迅先生的评价,既深刻反映了冯沅君作品中情节表现的较高的思想意义,肯定了作品强烈的时代性和典型性,指出了作品的精粹而光彩之处,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作品艺术上的得失。

在《小说二集导言》中,鲁迅还评论了"五四"时期的另一著名女作家凌叔华和她的小说。鲁迅既概括了凌叔华作品的内容和风格特点,又充分肯定了它的社会价值。

鲁迅先生对冯沅君、凌叔华的评论,至今被文学评论家广为引用,它对帮助广大读者认识这两位女作家,促使这两位女作家进入著名作家之列,起了重要作用。

1934年,美国朋友伊罗生准备编选一本中国现代进步作家的短篇小说集。鲁迅认定这是一个向国外介绍进步青年作家和作品的难得机会。他和茅盾先生一起,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不惧风险,不辞辛劳,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选拟了小说集《草鞋脚》的篇目,向伊罗生推荐了23位作家的26篇作品。其中,就有女作家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水》,葛琴的《总退却》,草明的《倾跌》,冰心的《冬儿姑娘》等。鲁迅先生还写了《〈草鞋脚〉(英译中国短篇小说集)小引》一文,对选集中的作品予以介绍。在《草鞋脚》小说集的编选过程中,再次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进步女作家的关心和支持。

此外,还有不少女作家的书稿、译文,曾经鲁迅先生亲手编选、校阅、修改,在现代女作家的文学成就中,凝聚着编辑家鲁迅为之付出的大量劳动和心血。如左联时期著名的女作家白薇,就深得鲁迅通过编辑工作给予的热情扶助。鲁迅对白薇革命性很强的思想和顽强坚韧的战斗精神非常关心和器重,在他主编的著名刊物上,登载了白薇的不少重要作品。白薇的处女作、三幕剧《苏斐》刊登在1926年《语丝》第17卷第1号,它使白薇叩开了文学之门。1928年6月《奔流》创刊,即登出了白薇反映第一次国内革命题材的多幕话剧《打出幽灵塔》(连载创刊号及2、4期),从此白薇成为"文坛上的第一流人物"。同年的《语丝》因刊登了白薇的独幕剧《革命神受难》(第4卷第12期),而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警告。在白薇开始试写小说却缺乏继续写下去的勇气时,又是鲁迅阅读了她未成的小说稿,给予她热情的鼓励,促使白薇终于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这部最初连载于《奔流》(1928年第1卷2至10期,1929年2至4期)上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不仅在刊物上录用白薇的作品,而且在编排白薇的稿件时,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连载《打出幽灵塔》时鲁迅曾说:"这样长的诗(剧),是要编排得好,穿插得合适,才会有人看,所以每期的编排就很费斟酌。"由此可见,鲁迅在平凡的编辑工作中,是在怎样精心培育着现代女作家!

诚如鲁迅自述:"我的生命,碎割在给人改稿子、看稿子、编书、校字、陪坐这些事情上面,已经很不少。"为扶植培育中国现代女作家,为壮大革命文艺力量,鲁迅正是"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1996年

鲁迅小说中的几个妇女形象

妇女问题是阶级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社会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在任何社会,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鲁迅先生,一贯重视并关心妇女问题。他不仅尊重妇女,信任妇女,全力支持过妇女运动,对妇女问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而且,还以深情而悲愤的现实主义笔触,将他关于妇女问题的深刻思想,成功地付诸艺术形象。从《呐喊》到《彷徨》,在鲁迅笔下,该描绘了多少鲜明的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啊!尤其是在他那脍炙人口的《明天》《祝福》《离婚》《伤逝》等以妇女为主人公的小说中,更是出色地塑造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栩栩如生的妇女的典型形象。这些艺术典型,感人至深,发人深省,至今仍然活立在我们的思想中,显示着其不可泯灭的社会意义。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在所有被压迫被奴役的人群中间,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最低贱的,他们承受了最深重的苦难。鲁迅先生早在《灯下漫笔》一文中剖析中国封建社会所谓"固有的精神文明"时就曾愤激地指出:"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在小说创作中,鲁迅把最大的关注投向"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将深切的同情,寄予惨遭压迫和欺凌的妇女身上。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在他的笔下,真实、具体、鲜明地展现了旧中国妇女血泪斑斑的生活图景。

《明天》(1920年6月)是鲁迅第一篇写劳动妇女的小说。主人公单四嫂子,是一个质朴的劳动妇女。丈夫死了,她默默负荷着生活的重担,靠自己一双手日夜不停地纺出棉纱来,养活自己和她的三岁的宝儿。在贫苦无依的生活中,孩子就是她唯一的慰藉。有孩子在她身边,"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然而,生活对她是那样无情,疾病和庸医,竟夺去了宝儿的生命。这对她是多么残酷的致命打击啊!暗夜,单四嫂子哭干了眼泪,她只有把自己的希望托给梦了。……

寡妇丧子的事态,是旧社会所习见的。而鲁迅从这一平凡的生活事件中,透过对单四嫂子生活断面的描绘,使我们看到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苦难面影。在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她们忍受着痛苦的熬煎,在精神生活上也不得不把希望降到最低程度。但就连这最起码的合理的生活愿望,竟也无法实现。更令人痛心的是,她们的悲哀和不幸还不仅如此。在惨无人道的封建制度下,她们是哀告无门的弱者,承担着旧势力的加害与进犯,生活在极端冷酷的社会空气中。单四嫂子的险恶处境,就是广大妇女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具体写照。鲁迅先生以冷峻的笔调,描绘了酷恶的社会现实:当宝儿患病时,单四嫂子独自守在身旁,无人同情,更得不到援助;而在墙外,却有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类的流氓无赖"又"在想她的"心思"。单四嫂子所能得到的,只是庸医何小仙的"火克金"式的欺骗,王九妈的"把头点了两点,摇了两摇"的似是而非的回答……宝儿死后,"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他们名为帮忙,实则无异于乘人之危,借机来吞食单四嫂子的一点积蓄而已。这些人按照所谓的惯例发命令、烧纸钱;为"动过手开过口"的人备饭,不惜将单四嫂子的衣物作抵借钱,哪里又有人真的同情单四嫂子的痛苦并给她一点温暖呢?

下半天,棺木才合上盖,因为单四嫂子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塌地的盖上,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她,七手八脚的盖上了。

单四嫂子只能用眼泪来倾诉自己心头的悲哀,不肯轻易地别离自己唯一的骨肉。然而,她的"哭一回,看一回",换得的不是别人的怜悯和安慰,却是"不耐烦",却是"气愤愤"和"一把拖开"!字里行间,不难察觉封建社会中冷漠可怕的人和人的关系,感受到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体会到作者强烈的愤懑之情。

单四嫂子只有独自承担着沉重的悲哀,承受着极端冷酷愚昧的社会空气的巨大压力:"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她,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她,叫她喘气不得。"这里,该蕴含了鲁迅先生多么深沉的感情啊!他在为封建制度羁缚下的妇女的悲惨处境鸣不平:像单四嫂子一样喘息在封建社会残酷重压之下的中国妇女,要活下去是多么不容易啊!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不知有多少善良无辜的妇女,终生蒙受着不可言喻的苦难,被罪恶的社会制度所吞噬。"穷乡僻壤或都会中,孤儿寡女,贫女劳人顺命而死,或虽抗命,而终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经上谁的口,动谁的心呢?"充满革命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鲁迅,在《祝福》(1924年2月)里,以祥林嫂被侮辱被迫害的一生,更进一步展现了在封建社会旧礼教严酷的统治下,广大劳动妇女被吞噬的悲惨命运。

同类推荐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王国维指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朱光潜说:陶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李国文楼外说红楼

    李国文楼外说红楼

    李国文先生评《红楼梦》随笔集,本书集渊博学识与深遂思考于一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独特的视角为中国红学界提供了新鲜的眼光。
  • 刘师培讲读书

    刘师培讲读书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热门推荐
  • 妖修纪之我在妖校当妖管

    妖修纪之我在妖校当妖管

    胆小又贪吃的艾清因为误食了妖果,被妖界管理人派往妖魔学院,管理学院治安防护工作,但是胆小的她面对妖魔学生的被害案件,脑海里唯一能做的就是逃跑。在经历了妖校的各种考验之后,神秘家族的元页学长成为了自己的生死搭档,面对妖界的动乱,他们承担起维护妖界治安的大任。妖界的神秘组织渐渐露出爪牙。
  • 泰坦余晖

    泰坦余晖

    世界上最后一只泰坦,在剑与魔法的世界上寻求着自己的命运,把泰坦的余晖带给世人,庇佑无辜的人,把光明从黑夜中解放。(主角逗比一个以上都和他没关系,除了他是一只泰坦)
  • 那一抹兰芳香

    那一抹兰芳香

    青春,布满苦涩,让你伤痕累累;青春,尽是花香,让你难分难舍;青春是一场泅渡,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们却要把持住那些岌岌可危的惶恐,毅然朝梦里花开的暖季前行。本书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毛平,怀着惆怅与迷茫,远离他乡,独自踏入了一所三流的大学。本以为前途已经无望的他,却无意中发现,这所让人视之如敝履的大学,并不像表面上那样简单,整个校园,处处都充满了神秘的面纱,一层有一层的迷雾,包裹着他周围所有的人。一次无意间的闯入,却改变了他的一生!且看毛平,怎样激荡他的热血,挥洒他的青春,书写人生的辉煌!!
  • 我想和你谈恋爱(闻人可轻高糖合集)

    我想和你谈恋爱(闻人可轻高糖合集)

    闻人可轻作品集共10册,互宠互撩的甜萌初恋!高甜!青春热血!我守万家灯火,只为小小团圆。作者笔下的故事多男强女强设定,均属于男女主互撩互宠形式,且配角也很出彩,人设描写非常立体,情节丰富,描写细腻,有笑有甜有撩,语言对话也很爽辣,非常好看!包括军旅言情《他来时惊涛骇浪》《愿为西南风》,都市言情《他在万丈光芒里》《等我嫁给你》,青春校园《北纬三十三度春》《趁你不备 悄悄喜欢》,竞技言情《时光好又暖》《春江水暖》,都市幻想《弄糖》《恋爱的人间》。
  • Karry有你真好

    Karry有你真好

    无意之间的偶遇,使他们完全联系了起来,直到他们恋爱,中间出了一些误会,会发生什么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修真强少

    超级修真强少

    一颗从天而降的珠子,一本神奇的修炼秘籍,一位藐视一切对手的老头,带给叶问天一段不朽的传奇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幻梦无限

    重生幻梦无限

    异域浮现,轮回再起。经历十几个幻梦世界的资深者方浩被队友出卖死亡后,重生回到幻梦空间降临地球之时。PS.原创类副本,主角主要能力是召唤。
  • 三公主复仇时的恋爱游戏

    三公主复仇时的恋爱游戏

    她们曾是天真可爱的公主,却因一次意外,自己的父亲害死了母亲,于是她们踏上了黑道之路。在学校遇到小三女儿,她们处处针对,就因他们爱上了她们,一次次的误会,这让她们对他们失望透顶,于是便离开了他们,几年以后,她们再次相遇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她们会杀了自己的父亲和小三的女儿,还是原谅他,和她们做好姐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