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0300000011

第11章 满目沧疮的星球(6)

同前几次一样,新一轮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影响到了中国。最明显的表现是它能使来自东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风强度减弱,造成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出现南方暴雨成灾、北方旱象严重的异常现象。6~8月期间,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出现异常高温,首都北京这一时期天气闷热异常,使得空调器的销售出现空前兴旺的景象。中国往年夏季高温所在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重庆、武汉、南昌、南京四大“火炉”却有两个“熄火”。地处北方的山东等省份因持续高温,出现了罕见的旱灾,黄河山东利津水文站断流达222天,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与此同时,南方许多地区的雨量大大高于往年,还有中国十一月十日全国大范围降温导致南方平均温度比常年低了十多度冬天早了十五天,东北及北方比常年平均温度低了大约十五度冬天早了一个月。据报道,澳门1997年全年前8个月的降雨量超过了过去40年的年平均降雨量;香港的降雨量也打破了有史以来的降水纪录,“七一”香港回归那天,持续不断的大雨自始至终伴随着隆重的交接仪式,令人印象深刻。总的来看,在厄尔尼诺现象的作用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温度比正常年份高,南涝北旱现象比较明显。

2.影响和危害

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中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中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中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中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中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第三是中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中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中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中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中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根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厄尔尼诺发生后,中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第二年中国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大范围干旱。

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至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根据对近百年来太阳活动变化规律与厄尔尼诺关系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太阳黑子减少期到谷值期是厄尔尼诺的多发期,并有2至3次厄尔尼诺发生。

1997年春夏之交开始沸腾的赤道“气候开水壶”——厄尔尼诺,以其来势之凶、发展之快、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堪称百年之首,已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评为十大国际新闻之一,并且受到中国及世界各国高层决策者及环境、经济学家的密切关注。

早在形成之初,江泽民总书记就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农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邀请专家就此进行了咨询,并向中央领导提出书面报告。专家指出,厄尔尼诺的生态、环境、气候效应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早期,人们对东太平洋出现的暖洋流兴趣十足,为其取名为“上帝之子”。一是因为它常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更主要原因,它与当地的丰收年景有关。1925年人们目睹了秘鲁附近发生的暖洋流,当年3月沙漠地区降雨量多达400毫米,而前5年降水总和不足20毫米。结果,沙漠变成绿洲,几乎整个秘鲁覆盖着茂密的牧草,羊群成倍增多,不毛之地纷纷长出了庄稼……尽管人们也发现,许多鸟类死亡,海洋生物遭到破坏,但人们依然相信是“圣婴”给他们带来了丰收年。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已有全新理解,特别对生态、环境、气候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科学家确信,厄尔尼诺特别是强厄尔尼诺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灾难。中国科学家对1871~1997年发生的30余次厄尔尼诺事件研究认为,以热带东太平洋地区洪水泛滥、热带西太平洋地区荒芜干旱为特征的厄尔尼诺,对世界的影响弊大于利。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发生的4次厄尔尼诺,使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重大损失:澳大利亚发生数十年最严重的干旱,粮食持续减产,经济作物破坏严重;印尼、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损失惨重,举世瞩目;厄尔尼诺还使美国东部出现少有的寒冬,造成能源、交通运输等经济损失数百亿美元;东亚许多国家经历了少有的冷夏,水稻严重减产。中国科学家认为,厄尔尼诺对中国的影响明显而复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厄尔尼诺年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大部少雨干旱;二是长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迟;三是秋季中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四是全国大部冬暖夏凉;五是登陆中国台风偏少。除了上述一般规律外,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因为制约中国天气气候的因素很多,如大气环流、季风变化、陆地热状况、北极冰雪分布、洋流变化乃至太阳活动等。

至于厄尔尼诺形成原因,则是当代科学之谜。大多科学家认为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赤道信风、地球自转、地热运动等都可能与其有关;二是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加剧气候变暖,也是赤道暖事件剧增的可能原因之一。

3.特点

“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每隔2-7年出现一次。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现象却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不仅如此,随周期缩短而来的,是“厄尔尼诺现象”滞留时间的延长。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虽然对“厄尔尼诺现象”的探索还在进行中,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频频发生与地球温暖化有关,其变化的迹象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并不仅仅是天灾。

在气候预测领域,厄尔尼诺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强的年际气候异常信号之一。它常常会使北美地区当年出现暖冬,南美沿海持续多雨,还可能使得澳大利亚等热带地区出现旱情。

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不稳定状态下的结果。据统计,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暴雨洪涝就与1997~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气象部门正是主要依据这一因子很好地提供了预测服务。

此外,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中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厄尔尼诺可能会使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夏季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西北太平洋的台风产生个数及在中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偏少。由此可见,中国的气候也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之内。

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渔获量严重减少,并波及世界饲料市场供应;鱼类尸体堆积在海滨,污染了周围的海水;沿岸地区和岛屿上的海鸟因缺乏食物纷纷逃离,影响了鸟粪工业生产,使工人失业。厄尔尼诺不仅给南美沿岸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也往往酿成全球性的灾难性气候异常,如连续出现的世界范围的洪水、暴风雪、旱灾、地震等,报纸上概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事件)”,科学家们则把那些季节升温十分激烈,大范围月平均海温高出常年1度以后的年份才称为厄尔尼诺年。1982年~1983年,通常干旱的赤道东太平洋降水大增,南美西部夏季出现反常暴雨,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阿根廷东北部遭受洪水袭击,厄瓜多尔的降水比正常年份多15倍,洪水冲决堤坝,淹没农田,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在美国西海岸,加州沿海公路被淹没,内华达等五个州的洪水和泥石流巨浪高达9米。在太平洋西侧,澳大利亚由于干旱引起灌木林大火,造成多人死亡;印度尼西亚的东加里曼丹发生森林大火,并殃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大火产生的烟雾使马来西亚空运中断,三个州被迫实行定量供水,新加坡的炎热是三十五年来最严重的。据统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在世界范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00亿美元。范围可达整个热带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专门用来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的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厄尔尼诺与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地的干旱,赤道中太平洋岛屿、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厄瓜多尔、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国的异常多雨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西北太平洋、大西洋热带风暴的减小、日本及中国东北的夏季低温,中国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1997年3月起,热带中、东太平洋海面出现异常增温,至7月,海面温度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由此引起的气候变化已在一些地区显露出来。多种迹象表明,赤道东太平洋的冷水期已经结束,开始向暖水期转换。科学家们由此认为,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开始形成,并将持续到1998年。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地球上的气候开始乱了套。

在南部非洲,厄尔尼诺带来了自1997来最严重的干旱,并使大约500万人口面临饥荒的威胁;在西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抑制了降雨,使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陷入了干旱并引起森林火灾;东太平洋沿岸国家智利、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东部暴风雨和雪成灾。智利全国13个大区有9个遭受水灾,灾民超过5.1万。在阿根廷和智利边境地区,安第斯山区积雪最深达4米,公路被阻,人员被围。在厄瓜多尔沿海地区,更是山洪暴发,通讯中断,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引起这一海洋生物灾难的是秘鲁寒流北部海区的一股自西向东流动的赤道逆流——厄尔尼诺暖流,它一般势力较弱,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它的活力增强,在受南美大陆的阻挡之后,就会掉头流向南方秘鲁寒流所在的地区,使这里的海水温度骤然上升3℃~6℃。原来生活在这一海区的冷水性浮游生物和鱼类由于不适应这种温暖的环境而大量地死亡,以鱼类作食物的海鸟、海兽因找不到食物而相继饿死或另迁它处。灾难最严重的几天,秘鲁首都利马外港卡亚俄海面和滩地上到处是鱼类、海鸟及其他海洋动物的尸骸。死亡的动物尸体腐烂产生硫化氢,致使海水变色,臭气熏天,使泊港舰船的水下船壳变黑,并随着雾气或吹向大陆的海风泼向港口附近的建筑物和汽车,在它们表面也涂上了一层黑色,就像是有人用油漆漆过一样。当地人便把这件厄尔尼诺的“涂鸦”之作称为“卡亚俄漆匠”。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带来了灾难但是它带来充沛的雨水使150多万只火烈鸟又回到湖边。

六、“圣女”——拉尼娜现象是怎么回事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2011年拉尼娜现象在赤道太平洋海域开始加强。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同类推荐
  • 如何维修照相机

    如何维修照相机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数码照相机维修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数码照相机的结构原理、数码照相机的工作流程、维护液晶显示屏等。
  • 站在巨人肩上-从布鲁诺谈天文物理

    站在巨人肩上-从布鲁诺谈天文物理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科学伴你行——生物启迪

    科学伴你行——生物启迪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

    动物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等。最古老的哺乳动物是一种体型较小、长约12厘米、类似鼩鼱晴的动物,接近于今天的单孔类,它们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2亿年的三叠纪。它们是3亿年前被称为单孔类爬行动物的后裔。这些原始的哺乳动物在侏罗纪和白垩纪(2.08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进化为不同的类群。绝大多数早期哺乳动物是肉食性的,但也有一些以植物为食,如鼠、河狸等生活在树上的多节类动物。今天的有袋类、食虫类和灵长类动物最早出现在白垩纪(1.45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后,这些更加现代的哺乳动物扩散至每一块大陆,进化为数以千计的新物种。
  • 探究式科普丛书-天空的眼睛:雷达

    探究式科普丛书-天空的眼睛:雷达

    本书主要向人们介绍了雷达的基础知识,雷达的发展变迁,雷达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进行了前瞻性的解读,让读者了解这一现代生活的高科技工具是如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
热门推荐
  • 御兽战仙

    御兽战仙

    这又是一个强者生存,弱者食尘的世界,看我们的非穿越者主角王雄怎么与他的灵兽们走向世界顶端。好土的简介单女主,非无敌流
  • 安星的你好

    安星的你好

    我们只是再对时间遇到了不该遇到的人。我们只是在对的时间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其实我们都只是希望尚好的青春刚刚好有你其实我们都只是用几年或者十几年来换一个心底永久的记忆。在这个即将完结的夏天。我爱的你们。往后也请你们好好的。痛哭也好。傻笑也罢。我想我许多年以后。还会拿着旧相册。还会怀念那一年的兵荒马乱。
  • 一只猫在韩娱

    一只猫在韩娱

    夕阳西下,缩在石头后面的小白轻轻探出脑袋,望向不远处坐在湖边轻轻叹息着的少女。某一刻,少女无意间回了头,唯美的脸庞映着晚霞的微光,她清澈的目光随之被身后这一只流浪猫吸引……于是,这一人一猫的简单相逢,碰撞出了一个新的韩娱世界。跳舞,拍戏。你们行,我也行。电视剧收视创新高,刷新韩国电影票房纪录,谁能想到这些事是由一只猫完成的?这是一只猫混在韩娱的故事。……某一天,又是第一次遇见的湖边,大雨磅礴,女孩伫立在和那只白猫相遇的地方,任由雨水打在瘦弱的身上,身后一个人撑着雨伞,一步一步,慢慢走向了她……“Hi,你好……”他在心里悄悄说着。
  • 论成为BOSS如何自救

    论成为BOSS如何自救

    2085年,跨时代虚拟游戏《异兽录》出世。十年后,某网瘾玩家在日常肝到天昏地暗,不得不退出游戏仓时.....仓坏了!总之就是漏电。本以为自己已经凉了的郑昊再次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穿到游戏角色身上。明白即将有一群第四天灾降临时,郑昊决定先稳一波。PS:此书又名《苟到最后才是胜利》《我不当人了》《明明超强却过分慎重的咸鱼》
  • 人生之世界本源

    人生之世界本源

    根据作者本人对世界,生活生存等看法,对世界本则的感悟。以便人们更通透,更明确,明白,更清晰的认识,观看世界的运行规则。
  • 时空漂流日记

    时空漂流日记

    原本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博物馆资料员,但却忽然有一天发癫,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为了能尽快让他康复,我决定尝试让他说出所有他的所见所闻,但没想到,这一切竟然大出我的意料。
  • 俘虏天下之至尊女帝:弃心

    俘虏天下之至尊女帝:弃心

    归国的贺宴变成一场夺命宴,下手的竟是她最信任的人!异世重生,她成为备受荣宠的公主,却因故嫁与他国之君。无意争宠,偏又集皇宠于一身,栽赃嫁祸,她豪不辩驳,甘入冷宫,享尽清闲。皇妃诞子,满堂朝贺,他却出现在她冷宫前,酒意熏熏。“你是朕唯一深爱的女子,待一切过后,朕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那一夜,芳心乍乱。为了他,为了他的天下,她笑看他喜纳新妃。殊不知,一切只是一场精心布置的棋局。她声声质问,却换来却他掌掴相加。她的交心,换来的是国破家亡,那么,她就丢闲弃心,她会让他见识到真正的她……他因天下负她,她便要这天下成为她的俘虏!
  • 我家大人真的很慎重

    我家大人真的很慎重

    来到这片无边无际的神秘诡谲世界,魏凡只能选择冷静观察,用自己的力量苟出一片天!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云度之爱丽丝烟

    云度之爱丽丝烟

    钱色交易的社会,像是在一片云雾中,江黛爱和刘圣云却要寻找最真的爱情。江黛爱亲眼目睹了初恋情人在大火中丧命,因为饱尝良心的谴责备受煎熬。在爱上高左光之后,无法在第三者的身份中获得自由,便忍痛割爱,寻找宁静。她在爱丽丝仙境一样的萝蔓花园里获得了宁静,她决心要嫁入豪门,在仙境里长睡不醒,却在这里面遇到了各种丑恶和危险,豪门之路无比艰辛,丈夫刘圣云在新婚之夜就接到无数情人打来的电话。他说,这不是像童话一样的婚姻,情深深,雨蒙蒙,但是爱不深,在雨中我看到了爱的坟墓。我不爱江黛爱。她受了雷电一样的刺激,和暴风雨的洗礼之后,是否能够接受这一切?>>>云度。爱丽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