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9600000021

第21章 中外名著的阐发研究(5)

(三)人生为“苦”。《红楼梦》之“梦”的内容中,不少是体现“人生为苦”内容的。佛教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谛的意思是真理),其中“苦”谛是第一位的。佛教断定人生是“苦”,并认为“苦”的直接根源是有“生”。《红楼梦》的通灵玉神话中,那块未能补天的顽石,因“灵性已通……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第2页)。看来,顽石是在得到灵性后,开始有了烦恼和悲哀。灵性是人的知性,智慧和生命力的汇聚。顽石因有了“生”便懂得了“苦”(烦恼)和悲哀。这正是佛教“苦”谛的本质意义。佛教对“苦”的分析很细,归纳为“八苦”。《红楼梦》中那个跛足道人一曲《好了歌》,把人生八苦历数在卷。甄士隐又为它作注,之后随仙者而去,是为智者的脱离苦海。

(四)生死轮回。灵魂转生说早就广泛流传于原始社会的宗教中。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民俗融合,更丰富了这一观念。生死轮回的观念基本上是以灵魂信仰为基础的。《红楼梦》以“梦”为媒介,把通灵玉的灵魂赋予宝玉,在尘世造劫一世后,又回归青埂峰下。从这一寓意中可以看到,小说作者认为人的灵魂是受彼岸世界支配的,而且灵魂不死,又可转世再生。《红楼梦》里的许多人,均以“梦”的形式在生死轮回中与太虚幻境有缘。她们生前实在太虚幻境“挂了号”的,死后又都回到太虚幻境。人们可以想象她们的再次投生,就是俗话所说的“转世”、“投胎”等意思。需要指出的是,小说里的“托梦”、“阴阳两界”等描写,带有明显的宗教迷信色彩。

(五)因果报应。《红楼梦》里的因果报应观念既包含着佛教思想,也包容有民间宗教观念。宝玉梦中在太虚幻境听到的题为《红楼梦》的曲子的隐语,有不少是这种观念的反映。例如,写凤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恶有恶报,写巧姐“留余庆,幸娘亲”的善有善报。在凤姐一人身上就有善报有恶报,恶报在她本人,善报在她子女。在这里,佛教和中国民族宗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均有体现。还有,宝黛的“木石前盟”,黛玉的“还泪之愿”,赵姨娘死时遭惨祸,平儿被扶正,等等。这些都是善恶报应的结果。

中国宗教思想特色是“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并行,并相得益彰。我国民间宗教思想则多取佛教内容。道教虽然是我国的民族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佛教传入后其信徒却远远超过道教,寺院广布,信徒众多,在民间形成极大的影响。《红楼梦》的宗教观念也是以佛教内容为主的。彼岸世界的一僧一道,只是提及道人而已,小说中很少道教仙术的描写,而无论和尚还是道人,都体现了佛家思想。癞头和尚的行为是指出“人生如幻”(第十二回),跛足道人亦是指出“人生为‘苦’”,跛足道人一曲《好了歌》,就否定了人生所有意趣,认为“若要好,须是了”(第12页)。这正是佛教的“苦”的教义。在跛足道人身上,丝毫没有道家炼丹、成仙、飞升等信念表现,相反,破衣敝屣,挥洒超然,与佛家要求信徒只能穿破衣却正相符合。小说中最迷信道教的贾敬,却因迷信而身亡,明显是对道教的一种讽刺。因而可以说《红楼梦》的作者是深受佛教思想熏陶的。这种熏陶,一方面来自他自己的宗教心理,一方面应是受到民间风习的熏染,使他在自觉不自觉中把宗教观念带进了作品之中。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红楼梦》的反儒教精神,以往的评论对此多有评价。一部《红楼梦》,就是以个性、自由、博爱等精神向宋明理学提出的宣战。佛教与儒教应是分属不同的意识领域。因此,我们认为,《红楼梦》的宗教意识与它的反儒教精神并不矛盾。这里需明确的是,笔者所提及的小说的宗教意识并非神学意义的宗教意识,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同时又是民俗精神的。

“梦”的心理、生理现象

《红楼梦》中“梦”的人文内涵也体现在科学的心理、生理描写中。作者在对现实生活深入观察总结的基础上,真实地反映了“梦”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合乎生活的逻辑和规律,具有科学性。应该说,这是作者对文学的又一贡献。《红楼梦》对梦的生理描写有梦话、梦遗、盗汗等。作者把梦的生理现象与上文所述神话、宗教等因素糅合在一起。在真实生动的表现中,推动情节的进展。

小说里做梦最多的是宝玉,梦话最多的也是宝玉。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于梦中惊呼:“可卿救我!”(第66页)随即惊醒。秦氏在屋外纳闷,宝玉何以知道自己的乳名?暗示了宝玉与秦氏的关系。第三十六回,宝玉于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第437页)与第五回梦中的神话世界相照应,并体现了小说的主题。第五十六回,宝玉梦中遇甄宝玉时,在梦中自唤:“宝玉快回来!宝玉快回来!”(第721页)戏谑妙趣,又引导了甄宝玉一家的情节,可谓神来之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小说中两次写到梦遗,一次是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与可卿梦中做爱;一次是贾瑞正照风月宝鉴,梦遗而亡。作者在日常生活的琐细描写中,自然地写出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小说中的重要情节,真实生动。宝玉与可卿的梦中成亲,在现实与梦境的交织中,写出宝玉心理和生理的逐渐成熟,不仅是小说重要的情节之一(涉及宝玉和秦氏的关系,现在的本子删去了这一内容,而保留了隐喻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描写宝玉的成长过程。他的一股天生的风情、痴情,对他性格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者把这个情种的来源归结于另一世界主司风情月债的太虚幻境,以神话或宗教观点解释现实或生理现象,是一种哲学态度。贾瑞与风月宝鉴一节,作者写出了贵族子弟的腐朽淫荡,带有批判与嘲讽的成分。而对和尚与风月宝鉴的神化,则掺杂了迷信思想。

小说第九十二回(高鹗续)写黛玉噩梦,醒来后枕头湿透(小说原意为泪湿),肩背身心冰冷,后觉微微出了一身汗,随即咳血。按医学常识,黛玉体虚,常咳嗽,后来又吐血,应为肺结核病。肺结核病患者的症状之一即为夜晚盗汗。黛玉惊噩梦后身体的不适,正符合医学科学。这一描写同样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照应了前边黛玉的久病不愈,并为后面黛玉之死埋下了伏笔。本回惊噩梦的描写更重要的是对黛玉心理活动的揭示。现代心理学研究已肯定,梦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虽然有时离奇怪诞,但仍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红楼梦》里有些真实的梦的描写是切合现代科学意识的。第八十二回黛玉惊噩梦便是其一。黛玉梦中被聘,在贾府哭告无助,悲痛欲绝,而宝玉挖出心来以示真情,令她惊骇异常。这正照应了黛玉自进贾府后的孤独、寂寞、无亲无靠的处境和对宝玉的一片痴情,对宝玉能否保护自己始终怀疑,以及她栖身于权欲争夺的贾府的惊恐心理。是对黛玉心理的揭示,也是对黛玉性格的诠释。

第二十四回“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中,怡红院的丫环小红因暗里爱慕贾芸,故于梦中与贾芸私会。小红的梦也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此外,宝玉游历太虚幻境的梦,秦可卿给凤姐的托梦,柳湘莲梦中尤三姐报到相别,尤三姐托梦给尤二姐等情节,虽然均有浓重的神话或宗教甚至迷信色彩,但由于这些梦处在小说的情节之中,有的还是情节进展的重要契机,因而与小说中的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宝玉两次太虚幻境之游,一次在小说开头(第五回),一次在结尾(第一百一十六回)。两次的气氛截然不同。第一次是沉迷享乐的,而第二次却清醒冰冷。宫门匾额、对联、人物的身世名册全部改变了,显示了宝玉在经历了红尘折磨之后,心理上产生的重大转变。凤姐梦见秦氏(第十三回),虽然有着宗教迷信色彩,却也显示了凤姐身为一家主管的心机,对家族兴衰的关切和在家族利益、自身利益诸多问题上的困扰。柳湘莲、尤二姐都受过尤三姐的托梦:柳湘莲是一种又爱又悔的心理表现(第六十六回),而后来尤二姐是在孤苦无助的境遇中对亲人的怀念(第六十九回)。

《红楼梦》里对“梦”的描写十分丰富。大的梦是概括全篇的人生哲学,小的梦可以是人物的具体生命表征活动。写梦境的情节也很可观,是构成小说整体内容不可或缺的成分。而且,作品对梦的描写出神入化、妙趣横生,有的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小说之“梦”的作用不仅是为着表现真实的生活,而且是作者对现实人生进行哲学概括的重要手段。因而,《红楼梦》中的“梦”的艺术,无论文字还是内涵,无论对当时的历史文化还是对现时的文学活动(乃至对人类生活的永恒意义和久远体验),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深邃的启悟意蕴。

文学与艺术的交响——《阿房宫赋》描绘的中国古代宫殿

杜牧的《阿房宫赋》,用诗的语言描绘了阿房宫

皇宫是我国古代最高贵的建筑形式,它的风格壮丽辉煌。说起我国宫殿建筑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在战国时代,诸侯王们就有竞相“高台榭,美宫室”的奢靡风气。可是,如果和后世的宫殿相比,那个时候真正称得上“建筑艺术”的宫殿却屈指可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宫”!

壮丽辉煌的阿房宫曾巍然矗立于八百里秦川。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了它的宏伟:“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耗资的巨大曾引起当时和后世何等的感慨!而后,战乱中的一把大火,巍峨的宫殿化为了灰烬!项羽的霸道和残酷同样震惊了后世!阿房宫的消失又引起后世多少慨叹!如昙花一现的壮丽宫殿,成为世人皆知的故事,成为历史的传奇,成为民族记忆中的文化瑰宝。晚唐诗人杜牧由是写下千古名篇《阿房宫赋》,用诗的语言描绘了这座传奇宫殿,引起后世的无限遐想。

《阿房宫赋》是一篇旨在劝诫的美文,它述说着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并富于哲理地指出,统治者的铺张奢侈其实是祸国的根本。同时,它诗意而形象地状写了阿房宫的姿容。文章对皇家宫殿极富想像的描绘,使阿房宫的宏伟壮丽随之而流传于世,其影响甚至超出了它的劝诫作用。

从诗情画意的《阿房宫赋》中,我们很容易想见这座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华美状貌。这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故乡的建筑艺术,它那种木构架结构的独特风格,被视为东方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东方建筑三大体系:中国建筑、印度建筑、伊斯兰回教建筑)。要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宫殿相比,我国的宫殿建筑表现出它的独特:我国历代的宫殿都是建筑群落,而不像欧洲的宫殿那样,是一个巨大的个体建筑,像法国的凡尔赛宫那样。我国的建筑群落虽然其中的个体建筑都不大,但是整个建筑群却十分庞大,其中的单体建筑又具备独立的审美情趣。宫殿建筑群落层层叠叠,空间朦胧幽深,和谐而温馨。建筑周围的环境遍布自然人文景观,遥想当年,那曾遮天蔽日的阿房宫,自然也是这样的吧!

阿房宫的建筑群落

《阿房宫赋》首先诉说着宫殿群落的巍峨宏大,“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这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那“隔离天日”,那“蜂房水涡”,盘根错节地成为和谐温馨的整体。它拥有数不胜数的个体建筑,盘桓错落,从骊山山边一直绵延至咸阳,占地面积之广大,将河流山川都纳入宫殿群落,这样的规模真是有点空前绝后之感!让我们驰骋想象,体会《阿房宫赋》诗句中的建筑艺术:“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是说宫室间隔众多,依山而建,曲折盘桓,不可尽数,竟如蜂房一样繁覆而有致,又像水涡似的富有韵律和动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是说流入宫墙的渭水又流出去了,应该说是设计的巧妙。“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是说宫室环绕,置身其间,有时只能听到声音而看不到车辇等等,诗的语句,艺术的境界,是对曾傲然于世的皇宫的摹写,也是我们民族曾魂牵梦萦的诗的乐章!

这和西方的建筑很不一样,西方的建筑大多以单体建筑而体量巨大著名。例如:埃及金字塔、罗马圣彼德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巴黎歌剧院、凯旋门等等。今天,当我们用审美的目光审视建筑的历史,看到的是现代的建筑体量已大大超过古代,像美国的摩天大楼。可是却没有超过古代的建筑群,没有像中国古代宫殿那样巨大的建筑群体。李允鉌先生在他的《华夏意匠》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建筑群落在建筑史上的地位:“现代建筑的‘体量’早已超过过去任何时代的最巨大的建筑物,可是,以一个建筑单位而论,在数量上还没有出现过像中国古典建筑那样的数以千座计的庞大的、属于同一组织的建筑群。”这个评价也说出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特征,我们都知道北京的故宫拥有9999间房屋,是世界建筑的奇观。阿房宫恐怕不会逊色多少,“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女工;钉头粼粼,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如此浩繁的宫室群落,其庞大宏伟也应是建筑史上的奇观了,而且应该算作中国宫殿建筑之源吧?只可惜,我们今天已无法准确计算它拥有房屋的间数了。

中国宫殿的单个建筑

中国宫殿建筑群体的庞大,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而如果考察其中的单个建筑,那种精工细雕,玲珑剔透,应是建筑史上的又一奇观!这些建筑有的单幢单层,有的双层或多层,屋顶形式繁多,都有脊兽和脊吻装饰。在屋檐和墙身之间,有斗拱和彩画作为分界。窗户纹饰色调素丽,虚实相间。檐柱之下还有台座衬托,并饰有雕栏玉砌、丹陛高阶。如果单独矗立,则或雍容华贵,或朴素淡雅,或巍峨严整,或孤芳自赏……均显示出独立的审美情趣。这就是中国的宫殿群落中往往拥有单个驰名建筑的原因。譬如,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乾清宫、午门等。遗憾的是,我们在《阿房宫赋》中难以寻觅如此具体的著名建筑,可是单体建筑的雍容华美却跃然纸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真是如梦如幻,如诗如歌,雄壮华美而韵味无穷。这是世间独一无二的阿房宫,是诗人记录的我们民族的艺术瑰宝。而在《阿房宫赋》中,建筑与诗歌融为一体,现实与想象融为一体,融化在一个超越时空、跨越凡境的意境之中。

中国建筑的意境

同类推荐
  •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是多多的一部诗歌自选集,收录了诗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创作的的诗歌作品,按照年代编排,包含多首过去已出版诗集未收入的新作,完整体现了诗人的创作面貌和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多多的诗歌个性和风格都十分显著:语言的锐利简洁,对细腻情感的洞察理解。
  •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文学大课堂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文学大课堂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古今之文学,详细介绍我国从先秦到现代的文学发展历史和各个阶段的特点。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余学到更多的文学知识。
  • 公安卫士的情怀

    公安卫士的情怀

    王华聪是红土地上公安战线的一名领导干部。他异常勤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牵手缪斯,用心情浸染文字,写下与发表的诗词作品达300余首之多。
  •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185篇人生哲理美文,185段经典的人生哲理感悟。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您品味生活的千滋百味一种感悟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助您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这一篇篇充满智慧的美文,充满哲理的感悟,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点燃希望。
  •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青年时期的一部域外游记,也是其最知名的一部游记作品。记录了劳伦斯1912-1916年间从奥地利、德国、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本书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画的描绘、诗的抒情、哲理的沉思”。《不列颠百科全书》评论说:“劳伦斯的游记在描写风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难忘”。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空古

    空古

    宇宙分十维,一维枯荣、二维空间、三维时光、四维道法、五维科技、六维虚实、七维毁灭、八维重生、九维寂灭、十维空古;一维一重天,维维不相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创作人

    我是创作人

    一个因失恋痛哭流涕的男人,因为伤心而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成为了创作人,只想给看的顺眼的人写词,把很多流浪歌者培养成为巨星。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点心江湖之住店请下单

    点心江湖之住店请下单

    言家小姐言小幼头脑发热跑去和江湖浪子商不负亡命天涯,后来发现浪子太浪了,于是一脚踢了商不负,占店为王,开了个不伦不类的糕饼铺子。点心江湖开业大吉,主业:两文一碟糕点;副业:一个故事换一晚免费住宿。老板娘是属貔貅的,无论是银子还是秘密,到了她这里保管是只进不出。浩浩江湖,多的是人心叵测,听君一个故事,道一句江湖路远,后会无期!
  • 在黑暗中发光

    在黑暗中发光

    本书讲的是一对青梅竹马从小相识,相知到相爱故事,在读这段故事里,他们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
  • 宝妈逆袭末世

    宝妈逆袭末世

    楚吟歌因为与爱人何旭阳的一点小矛盾,缩在角落里独自一人伤心难过,此时的她已经是怀着五个月身孕的宝妈,伤心过度导致她动了胎气昏迷,再次醒来,她发现自己身体各方面发生了变化,在她惊恐之余,末世纪悄然来临,看着亲朋好友一个个渐渐地变成行尸走肉,她不知何去何从。在一次爱的呼唤下,宝妈爆发,逆袭末世纪,唤醒了这冰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