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0300000009

第9章 美满家庭的桥梁——真挚的情感(4)

常听见人们评论,“你简直像你的母亲一样!”人们经常这样对女孩说。女孩是天生的模仿专家,而大多数的女孩都会把母亲作为模仿对象。如果母亲自信、果断,她的女儿也往往会有同样的品质;如果母亲脾气暴躁、性格恶劣,女儿的脾气可能也好不到哪儿去。事实上,不管母亲是女孩的良师益友,还是让人讨厌的阴影,母亲的影响都将贯穿女孩的一生。

女孩就像一朵小花,或美丽、或娇弱、或妩媚、或敏感、或细腻,她们各具魅力,但她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爱和理解。由于母亲和女儿具有同样的女性基因,要经历同样的生理和心理历程,因此,母亲贴心的关怀会让女儿更加成熟。“富养女孩”,要求母亲付出更多的爱与理解。

有着同样的女性基因使得母女之间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慈善,比如温柔,对于自己的女儿,所有的母亲给予最多的恐怕就是柔情。同时,母女之间也是息息相通的,即使没有完全相同的经历,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也有相似之处,因此,母亲很容易理解女儿的心理,而女儿,也非常希望得到母亲的理解和关爱。

亲密的母女关系有利于发展女儿的亲密感和感受性,使她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友谊。对于女孩来说,女性基因赋予她们的是用“关系中的自我”来解释社会,她们喜欢交往,并注重发展亲密的友谊。她们对人更感兴趣,在摇篮里就表现出愿与人交流的倾向性。交流使她们感觉到支持。先交流后行动是女孩习惯的方式。女儿同母亲的联系则给了女孩最直接的关系解释,女儿会从与母亲的交流中,找到一种与社会其他人交流的最佳方式。

女儿的确需要建立独立的自我,但这种自我是在日益复杂的关系中,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中实现的。她们与母亲具有共性,这种共性有利于在家庭生活中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纠纷和误解。

女孩从小就在注视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母亲的行为将女儿带入了女性世界,从母亲身上,女孩开始知道做女性应当是什么样子。无论女儿将来是否真正仿效母亲,做同母亲一样的女性,母亲对她的影响都是随处可见的。

一个自信的女儿通常会有一个自信的母亲。而能够恰到好处地对待女儿的母亲往往是比较自信的母亲,她有明确的个人生活目标,有吸引自己注意力的理想,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们不需让女儿为自己完成未实现的幻想,也不需在女儿身上倾注所有情感的、理想的寄托。她们的爱是单纯的。

母女之间的关系发展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童年,女儿需要母亲理解和支持她发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但是进入少年阶段,母亲通常会开始重新找回自己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失落的能力、影响和魅力,这时候女儿就迫切地想要知道母亲在外面的工作和活动。在青春期,女儿得到最深刻的锻炼,这时期发展起来的母女关系可以持续终生,即使在女儿成年后,母女之间仍会保持密切的关系。当女儿加入到母亲的行列中来时,她们就从母女关系转变成了更为平等的朋友关系。

总之,母亲能体会女儿的心理,并按自己的理解给予指导。这样的母女很容易形成朋友关系,保持终生友谊。

一些母亲主动陪女儿逛街,一起选衣服,甚至选择与女儿相同风格的衣服,这样的母女关系在别人眼里是很好的朋友关系。许多母亲为了加强亲子关系,喜欢和女儿交朋友,但事实上,和孩子过于亲近,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令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法体会真正意义上的母女关系,成为心理上的“孤儿”。

我们常说亲子沟通要做孩子的朋友,这个朋友的尺度,是需要把握的。过于亲密,甚至返老还童般与孩子一起玩乐,投其所好,而失去母亲的角色,反而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

母女关系中,母亲的角色和示范作用更为重要。母亲应该给女儿可信任和被保护的感觉,也就是说母亲是掌握女儿心理、生理成长的主舵手。

母亲要在女儿面前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适度的威严。在孩子面前你是一个成年人,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母亲要善于用自己的阅历来引导女儿的思想成长。当然她不仅仅需要直接对女儿说,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平时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而让女儿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处世方法,让女儿从小就感觉到妈妈的言传身教。

比如当女儿对母亲吐露成长过程中令人困惑的感受时,多数情况下,母亲可能不能马上给女儿有效的建议,但她可以经常说:“我能够理解你的意思,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来想办法。”这样既肯定了少女体验的现实性,同时又和她一起建立了母女之间的可靠联盟。这是少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祖孙之间乐趣多

由于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一般都有返老还童的心理状态。由于血缘关系,老年人对孙子女都有隔代亲、忘年交的心理和表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孩子的感觉是与爸爸妈妈不同的。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将成为孩子终生难忘的记忆。

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密切的关系,从老人家那里有形或无形地受到良好思想和行为的感染,他们长大后,多数是诚实善良的,在道德水准方面都较好。在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有极强的感染力,如果父母都有工作,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老人的举动对孩子就有极大的影响。专家统计过,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家庭,青少年犯罪率很低。事实很明显,如果父母都外出工作,祖母代替了母亲的职位,她和孩子谈天、讲故事、做游戏、讲述自己过去的生活故事,使孩子增广见识。每个身为祖父母者,都疼爱孙儿,他们把孙儿视为晚年生活中最亲密的人,最特殊的“朋友”,他们对孙儿的亲切关怀是最无私的。

当然,父亲没有白疼儿子,儿子对父亲也感情极深。小时候整天缠身绕膝、满嘴“爷爷长爷爷短”地弄得父亲通体舒坦(父亲语)不说,他的第一笔收入(毕业实习所得)的第一笔开支就是给父亲买了一条烟。父亲点上烟,吸一口,半天才徐徐吐出,说了四个字:“此生足矣!”脸上的神情用无比幸福来形容,绝不为过。那年,父亲病重住院,极度虚弱,几乎不能说话了。我们子女轮流陪护,儿子一定要参加,他说觉得能为爷爷做点什么的机会可能不多了。那天深夜,我带儿子值班,见到儿子,父亲无力地对他挥了挥手,微弱地吐了几个字:“回学校,读书去。”当儿子笨手笨脚却小心翼翼地为父亲换尿布的时候,我看见父亲的眼角有一滴泪,慢慢地流向耳边……儿子一直珍藏着父亲给他的中学毕业礼物:一副象棋、一方徽砚和一套狼毫笔。我想,大概父亲希望儿子棋艺更加精湛,也希望他喜欢书法。然而,儿子现在喜欢的却是围棋和摄影。一次和儿子聊天,我说,爷爷希望你喜欢的,你都不喜欢,爷爷在天之灵一定觉得遗憾。儿子毫不犹豫地说:“不会。他给我笔砚,是怕我将来喜欢书法了,他却不在了,预先给我备着,但不要不喜欢硬去学。爷爷再三说,兴趣也好爱好也罢,就是择业,也不必受大人索缚,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爷爷如果看我现在的照片,肯定会高兴的。”

我想,父亲是对的,儿子也是对的。

女婿就是半个儿

女婿,或简称婿,是一种称谓,一般指女儿的丈夫,有时“婿”也能指丈夫。在中华文化中,女婿为半子,意指半个儿子,有时亦可直接称儿子。

传统的说法:一个女婿半个儿。言外之意,女婿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子,只是半个儿子而已。现实的方方面面,多少有些片面性。不过,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按传统的观念,子承父业。至于女婿,至今还没有任何的说法和解释。旧的观念,实质是把自己的女婿已经排除之外。能把女婿当做半个儿子,按字面分析,应该还算是不错的。不知你是否能把女婿当做自己的儿子去对待,目前能占到百分之三十那已经是相当的不错啦。

最主要的是否有以下两点:

1.女婿本身。女婿自认为,自己毕竟是外父的一门客,饮食起居,既礼貌又客气。至于老人的后事,那是他们儿子的事。本身自己已经把自己当做半个去看待。倘若在自己的家里,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那会是这样吗?至于岳父母的家业,本身根本没有继承的奢望。基于此种原因,那不是半个才怪哪。

2.老人。子承父业,乃是多年的旧俗,能让自己的女儿继承自己家业的,同样能占到百分之三十,那已经是天文数字啦。故对自己的女婿不可能像要求儿子一样的去苛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用到这里,恰如其分。内心老年人的心理,望儿子养老的毕竟还是大多数。这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心理障碍。

国家的法律规定,儿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同样有继承父业的权利。倘若能把女婿真正当作一个儿子去看待,去对待,那就要彻底改变自己的世俗观,换位思考,换位对待。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如果把自己的女婿同样按自己的儿子同等的去对待,我就不信他不是一个儿。一个女婿半个儿,那是人为的,心毕竟可以换心。但愿和自己的女婿融入一家人,家和万事兴。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是最好的结局!

爸爸妈妈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尤其是对于家里的女孩子。大多数的女孩子在出嫁前,都是父母疼爱的“公主”,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贝。可以任性,可以偷懒,可以撒娇,可以偶尔跟父母顶个嘴。但是出嫁之后,这种情况就变了,不能再把自己当成是小公主了,难免会有心理落差和不适应。女儿成了别人家的媳妇,父母总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作为女婿,岳父母把自己的宝贝交给你,就是希望你疼她爱她。同时,你“夺走”了曾经一直陪伴他们的宝贝,也会让他们感到孤单和寂寞,所以,女婿一定要跟自己的岳父岳母处好感情。他们给了你一个人生的伴侣,你也应该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

同类推荐
  •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为什么你才华横溢却总是不得成?为什么能力不如你的人却左右逢源、春风得意?你是否想过你在人际关系中出了什么问题?系是为人处世得以进退自如的根本,本书针对中国人的生活传统、思想模式和生活模式,阐述百姓身边的关系学,教给你圆处世的技巧和睿智生存的哲学。
  • 中兴名家智慧谋略

    中兴名家智慧谋略

    本书分“人生修炼篇”、“珍藏友情篇”、“万事随缘篇”等十一部分。内容有:张居正改革、葛贤斗税监、出口成句王尔列才智不凡、进谏与纳谏等。
  •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内容涵盖了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的各个情况和分析。如如何拒绝熟人的“帮忙”;如何拒绝上司的无条件“加班要求”;在面对他人的“厚脸皮”时,有哪几种拒绝艺术,不驳他人面子,又不使自己为难;如何把握与同事与上司之间的关系等。本书文字幽默、轻松,有深度。通过一个个故事和实例,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真正做到“拒绝”。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人际关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轻松生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真正做自己的书,还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 给生活一张漂亮的脸

    给生活一张漂亮的脸

    尽管时下的生活让人眼花缭乱,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生活中一直充满着爱与感动,这才是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源泉。这本书其实一本关于爱与感恩之书,感恩于父母兄弟、师长朋友,感恩于那一个个让我们心灵震慑的生命历程,感恩于那一段段影响深远的温馨时刻。
  • 领导口才全书

    领导口才全书

    《领导口才全书》领导者如战场上的将军,是激励手下的核心人物,也是决定事业胜败的关键因素。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领导的统率。领导者中肯有力的言辞,会迫使对方作出让步,或取得共识,以利于达成协议;领导者慷慨陈词,会促成外引内联,振兴一方经济;领导说话得体,言之有物,会使权威自立,上下一心。卓越的口才,是每一位立场求进的领导者成功人生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很难想象,一个口才欠佳的领导,如何在现今的工作环境中支撑局面,稳步攀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事实上,一个领导者的说话能力,常常被当作考察领导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领导越来越显示出一种独特的优势。
热门推荐
  • 花间时光纪

    花间时光纪

    属于我们的时光过去了,占据着我所有美好回忆的你,最终成为了别人的余生。我回望人生的废墟,找不到你存在过的证据,也许,也许你只是我梦中的涟漪,只因为太过美丽,所以无法忘记。
  • 中老年保健大全

    中老年保健大全

    随着社会发展和各种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健康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过去,我国人民由于受到传统世俗的影响,把健康单纯的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明确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 史上最搞笑穿越:囧囧的穿越生活

    史上最搞笑穿越:囧囧的穿越生活

    女主小白,男主腹黑+妖孽,这是史上最搞笑穿越。
  • 超暴力世界

    超暴力世界

    三辆黑绿色的大坦克缓慢的并排经过木泉大道!‘嗵!嗵!嗵!’三辆坦克的炮声回响在整个空荡的萨德街!“怎么办,军队已经来了?”任子祥小声问正蹲在地上用双手掰石头的吕克。“坦克伤不到我们,就怕有AIM—9型追踪导弹。有这个的话,我们就很难逃走了。”“我有个办法!”热狗突然眼前一亮。
  • 边缘处的言说

    边缘处的言说

    本书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心灵的迷狂——张承志现象批判、个体人生与社会政治的亲密拥抱——论王蒙小说中个体人生的价值指向、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山西三次小说创作高潮之再审视等内容。
  • 火合牛供养仪轨

    火合牛供养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妖妃又媚主犯上了

    重生之妖妃又媚主犯上了

    山河陷落的那一夜,谢凝安死在了萧潋的剑下。那个她曾今付出过一切的男人,在国破家亡的最后时刻,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她,提着剑叫她“妖妃”。重活一世,手拿剧本的谢凝安从一开始就把萧潋踢出了局,转头就抱上了一个更为靠谱的大腿。没有了这个忘恩负义的狗男人,老娘照样母仪天下,圣宠不倦。可是这位传闻中暴虐成性、荒淫无道的秦王殿下,请问你知道的为什么比我这个看过剧本的人知道的还要多?谢凝安:我夜观天象,掐指一算,你以后一定会篡位。萧澹:是啊是啊,我不仅会篡位我还会吧啦吧啦吧啦吧啦……谢凝安:???
  • 自由乞丐

    自由乞丐

    一个在乞丐中长大的孤儿,为何在修炼之后变化多端,极度愤怒之时,为何功力大增六亲不认?深夜熟睡之时,为何总是梦游?是斗气影响还是遗传,乞丐的父母究竟是谁,还是说乞丐根本无父无母,希望大家能陪乞丐一起寻找事实的真相。
  • 将初

    将初

    楼九,是白北淮的四师妹,为人,性格都比较冷淡。九皇子,是楼九的男人。〖与将筠,将鹤为姐妹篇〗
  • 红砖房里的俏姑娘

    红砖房里的俏姑娘

    撑开她送给我的这把花格子雨伞,我的眼前一片雾色缭绕的茫然,离开这座古城的多年以后,我终于又一次踏上了这片给我太多回忆的土地。不知道这是第几场春雨,沥沥淅淅地落在身上。望眼看去,那一条灰蒙蒙古城墙,又将一段令我今生今世都无法忘却的记忆呈现在我眼前……“姝婷,你还好吗?”就在此刻,心头再一次涌起多年未曾平息过的惆怅和忧伤,犹如钟楼的沧桑,鼓楼的暮色。看那,起风了,大雨瓢泼起来,白色的雨乘风倾覆,古城被洗涤得焕然一新。我依然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听她说“我永远是你的鱼”,清晰的记得那座位于西安S大不远处一个叫白庙的村庄,那里曾经是我们栖息的地方,我把它称之为“红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