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5200000053

第53章 官清政明秉公断案(1)

且说孔子和学生们正忙着栽树,南宫敬叔突然进来禀报道:“老师,主公宣您进宫!”

孔子看看太阳偏西,午饭也没顾得吃,便更衣进宫。

鲁哀公见到孔子,开门见山地问:“请问夫子,作为一国之君,治理国家,应以什么为大?”

孔子听到鲁哀公问治国之道,甚是高兴,眉飞色舞地说:“主公治国,以政为大。政者,正也。只要主公能明政勤施,黎民百姓就一定能够修身正行;只要主公能率先垂范,黎民百姓就一定能够紧紧奉从。假如主公的行为不正,黎民百姓又怎能奉从呢!”

鲁哀公听得十分感兴趣,着急地问:“请问应该怎样为政?”

孔子慢条斯理地说:“古之政,以爱人为大;能达到爱人,以礼为大;能达到有礼,以敬为大。礼和敬,乃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凡是君子,没有不修身的。能修身,则道立;能尊敬贤人,则不易迷惑;能敬奉二老双亲,则兄弟姐妹不致怨恨;能敬重臣属,则不易昏聩;能体谅臣属,则百官报之以礼;能爱护黎民,则黎民勤勉;能发展生产,则国力强;能亲近异国庶民,则四方百姓归顺。”

鲁哀公问:“寡人若想照夫子说的去做,应该怎么办呢?”

孔子肃然,一字一顿地说:“斋戒沐浴,盛服在身,非礼勿动;远离佞臣,抨击谗言,轻财重德。其一,对臣民不论亲疏,应一视同仁,选贤任能,量才而用。其二,广施德,少赋敛。其三,奖勤勉,罚怠惰。其四,想方设法,举办教育。其五,储备粮食,加强军备。”

鲁哀公有些愕然地说:“夫子,你一向主张以礼治国,今日为何又要寡人加强军备呢?”

孔子说:“此一时,彼一时也。周公制定的周礼,完美无缺,无懈可击。若能以周礼治天下,则天下早已成为太平盛世了。谁知人心叵测,诸侯之间每每兴兵动武,把个好端端的周朝江山搅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在这种情势下,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和军备,一旦遇到灾荒,或者外国入侵,就极容易一蹶不振,或者对他国俯首称臣。因此,必须储备粮食,加强军备。”

鲁哀公叹服地点了点头。

孔子又补充道:“我不攻伐他国易,若要他国不攻伐我国,那就难了。”

鲁哀公说:“寡人十分佩服夫子的才华!请问虞舜当年戴的什么帽子?”

孔子不悦,沉默不语。

鲁哀公等了许久,又问:“寡人问你虞舜当年戴的什么帽子,你为何不答?”

孔子神情严肃地说:“因为主公不问根本而问枝节,所以我必须考虑好了才能回答。”

鲁哀公瞪大眼睛问:“什么是根本呢?”

孔子说:“当年虞舜为君王,千方百计让黎民百姓生活得好,很厌恶那些动辄杀人的人;千方百计选贤任能,替代那些不肖之徒;其德行像天地一样润泽万物,其政令像四季一样改变万物。因此,普天之下,皆受其恩惠,出现了一派凤翔麟至的祥瑞景象。今主公……”他看了看鲁哀公的脸色,欲吐又止。

鲁哀公省悟道:“夫子直言无妨!”

孔子接着说:“今主公不问虞舜的治国之道,而问他戴的什么帽子,正是舍本而求末,因此,我不知如何回答好。”

鲁哀公从心里钦佩孔子,可是孔子的话毕竟戳痛了他那颗极其虚荣的心,悻然说道:“夫子所言极是,夫子所言极是!”

孔子猜透了他的心思,急忙起身告辞。他的心又笼罩上了一层阴影。“这样的国君,唉,鲁国的前途……”他不敢想下去了。回到家中,埋头整理古籍。

他夜以继日地删述完《诗》,又开始订正《书》、《礼》、《易》、《乐》。满屋子都是竹简,一卷挨一卷,一卷摞一卷,似山成岭。

为了把前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准确地传给后世,他不遗余力地一遍遍校勘。这一日,他正在校勘《礼》,编竹简的皮绳突然断了。他只好找来新绳重新编好。这样日复一日地忙碌了半年,他渐渐感到头晕目眩,有些支撑不住了。于是,决定到郊外一游。

时值深秋,他带着学生们奔武城而来。走到城北一座山下,但见满山红叶,煞是赏心悦目。孔子观赏了一会儿,忽然问道:“这是什么山?”

颜回答道:“凤凰山。”

孔子摇着头说:“既不像鸟,更不像凤,为何叫做凤凰山呢?”

颜回说:“弟子听人说:这座山从前经常落凤凰,所以叫做凤凰山。”

“噢。”孔子说,“如此说,这座山定是福地了。”

宰予绘声绘色地说:“这座凤凰山上有许多小而浅的石洞,冬天一到,许多山鸡把头伸进洞里过夜。当地百姓管这叫做百鸟朝凤。”

孔子“扑哧”一声笑了,说道:“这倒很有意思。可惜眼下还不到冬天,不然也可以趁夜晚看看这百鸟朝凤的奇观了。”

宰予说:“此山离都城只有一日路程,到了冬季,老师可特来观赏呀。”

孔子叹口气说:“我老了,行动不方便了。”

师徒交谈着,驾车向前走去。

眼前又出现了一座小山。孔子问:“颜回,这是座什么山?”

颜回说:“梅花山。”

孔子说:“奇怪,既叫梅花山,却为什么没有梅花,尽是松柏呢?”

颜回趋前禀报道:“老师,弟子听人说,这座山上的石头甚为奇异,每当雨后登山,石头上可显出许多梅花似的斑纹,所以称作梅花山。”

孔子说:“世间的奇异之事太多了。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可惜今日无雨,又见不到那奇妙的景象了。”

从梅花山顺大路南行十多里,早已望见了武城城郭。这时,忽有琴瑟之声传入耳际。

孔子禁不住侧耳细听。

在欢快的琴声伴奏下,有人唱道:

人儿来时喜洋洋,

左手捧笙簧,

右手招我去游逛。

真快乐呀,呀嗬嗨!

人儿来时乐陶陶,

左手擎羽毛,

右手招我去游遨。

真快乐呀,呀嗬嗨!

这歌声犹如一阵春风,饱含着芝兰的馨香,吹拂着孔子和学生们的心房。

言偃闻听老师到,也没顾得上套马车,就徒步赶到北门外迎接。

孔子见到学生自然高兴,指着歌声传来的方向说:“言偃,杀鸡焉用宰牛刀!那琴声悠扬,歌声欢快,委实协调、优美。不过,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何必用全套的礼仪呢!”

言偃肃然而立,郑重其事地说:“我曾听老师说过,做官的能实行礼仪,就会有仁爱之心;黎民百姓实行礼仪,就容易听从使唤。今弟子正在按照老师的教诲做,还自愧做得远远不够呢。”

孔子的脸色一红,急忙解释道:“弟子们,言偃的这番话是对的。不管治理多大的地方,都应该加强教育,实行礼治。我方才那句话不过同他开玩笑罢了。”

师徒交谈着,由言偃带路,径直奔向衙署。

孔子一见门庭冷落,顿时兴奋起来,下了马车,快步走进衙署。庭院中,右边一棵槐树,已经开始凋零;左边一棵柿子树,叶子刚刚变红,和累累硕果交相争辉,红黄驳杂。

衙署内,几案上正正当当地放着一架琴。

孔子说:“怪不得武城的黎民百姓善歌善琴,原来言偃在带头弹琴唱歌呀!”

言偃低头含笑。

孔子在上首落座,学生们依次排列两边。

孔子问:“言偃,你治理武城将近一年,门庭冷落,可见诉讼案件不多。这说明你以礼仪治政,颇有造诣。但不知你在武城可曾发现过贤良之人没有?”

言偃兴奋地说:“弟子来武城不久,便结识了一位朋友,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今年只有十九岁。此人与弟子过从甚密。可是,尽管他就住在本邑内,没有公事,从来不到衙署找我。在弟子看来,他既是个有君子风度的人,又是个公正无私的人。”

孔子说:“如此说,来日你可带我去拜访他。”

言偃避席禀道:“弟子尚未来得及向老师禀明,他正准备投到老师门下求学呢。”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青年人趋步走进衙内,举止文雅,风度翩翩。

孔子用目细看,只见他白皙的面皮,中等身材,眉清目秀。身穿粗布衣衫,脚着长筒布鞋。

言偃起身介绍道:“澹台贤弟,这就是老师。”

澹台灭明大礼跪拜道:“弟子澹台灭明闻听老师来武城,特来衙署拜师求教!”

孔子直呼澹台灭明的名字说:“快快站起来叙话!”

澹台灭明站起身,在一边落座。

孔子将随行的学生们一一介绍过,问道:“澹台灭明,你读过什么书?”

澹台灭明说:“《诗》、《书》、《礼》都读过。”

“《乐》呢?”

“也读过。”

“你擅长弹琴唱歌吗?”

“擅长还谈不上,不过略通一二。”

孔子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笑着问:“读过《易》了没有?”

“读过。”澹台灭明扫了一眼众人说,“只是《易》阐述的道理太深奥,弟子不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孔子更加高兴地说:“阴与阳是什么关系?”

“既相依相存,又相克相胜。”

“好!”孔子说。“那么,礼、乐、射、御、书、数六科,你精通了哪几科呢?”

澹台灭明站起身,毕恭毕敬地说:“这六科,弟子一科也谈不上精通。不过粗浅地了解一点而已。”

孔子听了,越发高兴,重新将他打量了一番,说道:“你坐下叙话。”

师徒们一直交谈了一个时辰。言偃命衙役备下晚饭,简单而实惠。孔子看了,分外欣喜。

第二天,言偃引领孔子一行观看了武城内的店铺商行,一应百货用品应有尽有。孔子迈着轻快的步伐到处观看,脸上老是带着微笑。

言偃说:“老师,您老走的路程不少了,回衙署歇息吧?”

孔子说:“我还要登上城楼将整个武城看个清楚。”

言偃便引领众人来到城南门。

登上城门楼,全城景象尽收眼底。一所所茅屋掩映在万紫千红的各种树木之下,鸡鸣狗吠,人欢马叫,全城一片太平景象。

孔子感叹道:“想不到武城竟然如此繁荣。这还不是礼治的威力吗!”梦境中的周天子复礼图又浮现在他脑海,令他禁不住举目西望洛邑,恨不能转瞬间就看到那座普照人间的宝塔的光辉。他惆怅了一阵子,又把自己从梦一般的意境中拉回了现实,对言偃说:“用你的办法治理天下怎么样?”

言偃有些心慌意乱地说:“弟子只有百斤之力,怎能挑万钧重担!”

“用你的办法治理鲁国呢?”

“弟子只有百斤之力,怎能挑千钧重担!”

孔子说:“人说千金难买自知之明,今言偃已经有了自知之明。可见言偃是个聪明人啊!”

回到都城,学生们纷纷传报:“孔鲤病重!”

孔子只有孔鲤这么一个独生儿子,听到传报,好似晴天霹雳,急匆匆返回家中。走进家门,只见全家人哭得泪人儿一样,原来孔鲤早已咽气了。

孔子心头一阵剧烈的疼痛,潸然泪下。这沉重的打击来得太突然了。他望着儿子苍白的面色,有点怨天尤人了,叹道:“夫人临去世时我没能见上一面,儿子临去世时我又没能见上一面。苍天哪!你未免也太不公平了!”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中最不幸的事情,孔子全都摊上了。他哭了好长时间,终于抹掉泪水问道:“他得的什么病?”

南宫敬叔说:“一个时辰前,他还好端端的。”他指着身边一对木水桶说:“这不,他去井台担来这担水,又劈了一会儿木柴。刚坐下来要看书,说了声头痛,就晕倒了。没想到连医生都没请来,他就断了气。”

孔子毕竟是个刚强的人。他受的挫折和磨难太多了。挫折和磨难摧残了他,也锻炼了他。他听南宫敬叔说完,一切都明白了,叹道:“难道真的有什么天意吗?”他抚摸着孔鲤渐渐变凉的头,把他的面孔端量来,端量去,泪水像断线的珠子刷刷落在孔鲤的脸上,好像在说:“孔鲤,我的儿子,为父对不起你。我给你的关怀、温暖、爱抚实在太少了。”

在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人大声指责他一通,他的心里也许会稍微减轻一些自责的痛苦。然而,站在他身旁所有的人不但没有一个人这样做,反而陪着他默默地伤心落泪。

这一夜,全家人除了孔仅以外,谁也没合眼。天亮后,买来棺木盛殓毕,准备出殡。

南宫敬叔说:“孔鲤只有棺,没有椁。是否再给他买副椁呢?”

孔子说:“人死如灯灭,活在世上时尚且过着那般清贫的日子,死了以后,何必过多地讲求殡葬的形式呢!”

南宫敬叔问:“把他葬在什么地方呢?”

“就葬在他母亲的墓旁好了。”说着又滚出了泪珠。

安葬好孔鲤,孔子把满腔的热情都投到了整理古籍上。他要在有生之年把这些典籍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同时,着手写《春秋》,他决心从鲁隐公元年,即周平王姬宜臼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开始,用编年体的形式把周王朝的历史记录下来。

孔子有个习惯,确定了目标,就废寝忘食地去实现。他拼命地写,稍有余暇,就教育孔仅。

孔汲自小聪颖无比。这时长得越发可爱。孔子把对亓官氏欠下的做丈夫的责任和对孔鲤欠下的做父亲的责任,由此而产生的歉疚之情,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和炽烈的热流,全部倾注到孔汲身上。这个小孙子也很懂事,时常在祖父面前问这问那。祖孙两人相依为命,时间长了,孔子心头的创伤也开始愈合了。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6年)春,孔子已经将《春秋》写成了三卷。一天,他带着孙子孔汲和学生颜回、子路、曾参等人,出北门游泗河。望着碧绿清澈的河水,孔子又浮想联翩,他曾用了那么多的比喻来赞美它,如今,他又有新的感触,望着奔腾而下的激流,他发出了时光流逝的感叹。想想不知何时才能完成的《春秋》,他产生了一种急不可待的心情。

在回城的路上,他身不由己地朝自己选择的墓地走去。从老远处就看见了亓官氏和孔鲤高高的坟头。他快步走过去,在亓官氏墓前静默了一会儿,又绕坟头转了一圈。然后盯着坟头上的小草发呆。眼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

子路说:“老师,我们回城吧。”

孔子随口答应了一声,两只脚却一动没动。子路又催促了一遍,他才慢慢转过身,背北面南,说道:“我将来死后,就埋在这里,与亓官氏合葬,一可同她做伴,二可提携孔鲤。孔汲死后,再葬到我的墓前,你们看……”他打着手势说:“我左手领着孔鲤,右手抱着孔汲,可谓携子抱孙了。”

学生们品味着他的话,不声不响地随他回到家中。

冉求早已等候在室内,见到孔子,慌忙禀报:“老师,冉耕病了。”

孔子不以为然地说:“人生在世,伤风受寒是常有的事,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呢!”

冉求解释道:“他的手脚肿胀,皮肤脱落,可能是恶疾。”

“什么?”孔子骤然大惊失色,“难道会是麻风病!”

麻风病在当时被视为不治之症,而且极易传染,病状又能一眼被看出来,人们往往把这种病当成洪水猛兽。因此,孔子听后不知所措,愣了半天才问:“他眼下在哪里?”

冉求说:“在家中。”

孔子果断地说:“套车!”

颜刻闻声而动,把刚卸下的马车重新套好,停在门前等候孔子。

孔子心事重重地登上马车,朝冉耕家中奔去。

村头上孤零零的一所茅屋,冷清、凄凉。

孔子走近茅屋下车,只见冉耕在西间屋窗前目光呆滞地望着他,眼泪涌眶而出,呜呜咽咽地说:“老师,弟子承蒙您几十年的教诲,恩重如山。尚未报答您,竟遭此恶疾,只好到来生来世再服侍您了。”

孔子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说:“以你之德,是应该有个好报应的,偏偏得了这种病,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冉耕说:“老师,您要多保重,把《诗》、《书》、《礼》、《易》、《乐》整理好,传授给后人……”

孔子听着冉耕这些话,心中仿佛刀绞似的,“怎样宽宽冉耕的心呢?”他想来想去,踌躇了半天才说:“冉耕啊,我叫你的师兄弟们从速到四处打听,寻找名医,决心给你治好病。”说着,洒泪而别。

回到家中,孔子立即让学生们分头寻求名医秘方。可是,半月过后,学生们都扫兴而归。孔子无奈,只好再次去探望冉耕。

冉耕见到孔子,眼睛里闪烁着希望之光。及至看到孔子愁眉苦脸的样子,顿时从头顶凉到了脚后跟。

孔子从窗口拉着他的手,悲怆地说:“冉耕啊,为师我派人四处寻求名医秘方,一无所获。看来……”他用手捂住嘴,硬是把后半截话咽了回去。

冉耕绝望地说:“老师,您的心都快为弟子操碎了。弟子纵然立即死去,也会永远铭记您的恩情。只是弟子不能报答您的教诲之恩,心中甚是难受!”

孔子说:“您好好歇息吧,为师我回去了。”说着慢慢松开手,向后退了三步。

冉耕又从窗户伸出了双手,凄婉地喊道:“老师,你要多保重啊!”

同类推荐
  •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诗词创作。《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读,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的生意经。
  • 李自成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李自成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文学大师,历来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名著《堂吉诃德》可谓家喻户晓但目前国内对塞万提斯本人及其著述的研究则相对很少,作者以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撰写了这部《塞万提斯评传》,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这本书打破了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基万提斯研究的零星状态,以其内客的系统性、丰富性、翔实性呈现在读者面前,弥补了这一学术研究的空白。此书无论对专业工作者、教学人员还是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热门推荐
  • 逍遥天地客

    逍遥天地客

    燕云之地七邪伏诛,庐山飞瀑百年升龙。华山之巅诛魔一战,天波府内飞龙在天。苗疆九黎战神殿堂,天下风火一戏诸侯。北冥有海万刃高山,圣人出世人定胜天。天数已尽群魔乱舞,救世大愿菩提花开。仙兵破空战神临世,二百年乱局终会了。为寻凤姐,少年木易从天而降进入江湖。且看他如何纵情江湖,逍遥于天地之间。
  • 女神主宰

    女神主宰

    穿越在异世界,竟然变成四岁小女孩?四岁的她与狼搏斗,从巨腹黑熳大蛇腹中死里逃生,偶遇天异大陆高人,从此,改变她一生。
  • 《锁心恋》

    《锁心恋》

    天,下着白茫茫的大雪,整个翌灵洞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大雪,仿佛与世隔绝。可在这寒冷的世界中--他,高高地
  • 梦幻校园之善恶之争

    梦幻校园之善恶之争

    在梦幻校园内,同学们的勾心斗角,稀奇古怪的离奇穿越,最后得知女主一号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她是会选择朋友,还是选择权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废材的逆袭:嫣然医笑

    废材的逆袭:嫣然医笑

    上辈子,沈瑜倒霉的被个渣男给坑了,这辈子,她亲爹貌似把皇帝的女人给坑了,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于是乎,退婚、除族,流放接踵而来,全家人夹着铺盖卷儿滚蛋的那天,一身臭鸡蛋和烂菜叶儿的沈大小姐指天发誓,姑奶奶我一定会查清真相回来的,到时候定要那些奸恶小人跪着给姐唱征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中天

    月中天

    少年面前满地的尸体,她凄厉的声音间是你杀了他们?少年仅淡淡地说一句话,食物只够一人活命,他们要抢,却又打不过我。她泪水盈眶,一滴滴落在他指尖,他到底在想什么?前一天明明好像凶神一样要杀自己,这时又在兽群中舍舒地护着她。并且是在她前一秒毒杀他,他正在毒发的下。
  • 作文十九问

    作文十九问

    “作文一定要起承转合吗?”、“如何立意?”、“什么才是恰当的比喻?”、“怎样发现和运用材料?”……本书发掘十九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丰富的举例,解答学习作文的困惑。其中有方法和技巧,更有人生的经验和识见。
  • 警察叔叔就是他

    警察叔叔就是他

    王威武一直以来在别人眼里都只是个普通大二学生,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屁孩领了一个警察到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