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4000000012

第12章 雕塑(3)

刻书一道,自从五代创始以来,到了宋朝,便大盛起来。从开宝四年(971年)到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因太祖的勒令,共刻了《大藏经》五千四十八卷。其余经、史、子、集亦刻行甚多。如《周易》、《尚书》、《春秋》、《史记》、《汉书》、《通鉴》、《杜工部集》都有刻本。其刻镂之精,宛如石刻的法帖。刻本上的书法,分肥瘦二体:肥的像颜真卿的字,瘦的像欧阳询的字。浙江省的杭州、四川省。福建省均有良好的刻书。

元代以野蛮民族,入主中原,虽威武大振,在中国历史上悠然换了一副面目,但是他们仅诸习汗马之劳,未睹文物之盛。在艺术方面,因为政教的旨趣不同,人民的心理起了变化,当然也呈现特殊的现象,同时耶教流布到中国,欧洲的美术家也有到中国来做官吏的,艺术上当然有新的式样介绍进来。不过一般的艺人,在惊异唐、宋艺术的精神伟大之余,除摹拟抄袭之外,不敢越出古人的绳墨,自己的创造能力,竟淹埋不彰,可叹何极!这种胆怯的自缚的摹拟风习既开,其流毒竟波及明、清两代。所以在整个的中国艺术史上看来,元、明、清三代的艺术是在沉滞状态中的。

元代的佛像雕刻,与前代不同。其有名的喇嘛教神像雕塑家是阿尼哥。他在大德三年(1299年),奉旨塑作北平三清殿的神像一百九十一尊,壁上浮雕六十四面。到了八年(1304年),又造了数百尊神像,大半在北平城隍庙内。其次有禀搠思干节儿八哈式提调阿僧哥及朵儿八儿卜匠等。他们都是阿尼哥的弟子,是西藏及蒙古人。在汉人方面之师阿尼哥而学西天的梵像的,有名的有刘原。他是黄冠学士,对于塑造本是很有研究的,自从师阿尼哥之后,乃得见重于朝廷。后来奉旨造数处寺院的四天王,毗庐佛及侍夹文殊,普贤等佛像。上述诸人的造像式样都是梵式。刘原的弟子中也有许多造诣深湛的人材,如张提举、吴同金、李同知辈,尤为著名。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在北方的寺院中。元代的南方雕刻,因喇嘛教未流行,所以不曾受梵式的影响,一切造像,一仍旧式。

不过真正元代梵式的神像之遗留于今日者甚少。所遗留的,多卧佛寺铜卧像少有一点宋代的作风。如北平城北的居关过街塔的穹窿,虽刻有喇嘛教的曼茶罗,但其作风乃是取之于宋代雕塑的。居庸关有一洞,用大理石砌成,壁上刻满了佛像和六字偈。拱门的中心石上雕有印度神鸟格饶得像,翼肩、鸟首、人身,左右蟠以印度蛇,婉蜒曲折,刻纹细致深厚,可称精品。门内四角有大理石琢成的金刚像四尊。这些都是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的作品。

除居庸关外,元代石刻还有一件代表作,那便是甘肃沙州的莫高窟内的石刻。窟内有一个四手的观音,坐莲台上,两手合十“杨茂造”剔红花卉盘一持荷花,一握念珠。首有轮光三重,头顶中坐二小弥陀,周围刻有汉文、梵文、西夏文、蒙古文、畏吾文、藏梵文、六体的六字偈。这是元代至正八年(1384年)的作品。

元代漆器上的雕镂也很精究。浙江嘉兴西塘的杨汇地方,有张成、杨茂二家,所制剔红,甚为深峻。元代有一个创金银的奇才,他名叫彭君宝,是嘉兴斜塘汇人,所做山水树石、人物故事。亭台屋宇、花竹翎毛均极巧妙。他的做法是在黑漆上,以针刻刺图样,然后用金银屑加于罅中,以成其妙品。

明代的大件雕塑,其足以记者,在成祖时,有印度高僧板的达献给成祖五躯金佛及金刚宝座规式后(这金刚宝座就是印度人纪念释迦得道处所建的塔),于是成祖下诏,以印度式样为准则,建宝座五座,以供佛像。这宝座是在成化九年(1473年)落成的,一切规模及间架,都仿照印度的金刚宝座。四围石栏的雕刻,也是印度式的。宝座下有五丈高的石台,石级在壁的左右,盘旋而上,顶平明·中都皇陵石刻群上有台,列有五塔,高各二丈余,就是现在北平西北五塔寺。这宝座全体的结构是庄严而含有秀丽的。是明代雕塑的代表作。

在宣德十年(1635年),天寿山下的皇陵上置有石人石兽,分立甬道两旁,在街道之一端,建有白石的牌坊,旋以龙兽的雕刻。在皇陵之北,有碑亭,亭的四隅,立有白石华表四柱,刻有交龙盘环的形象,上立石兽。碑亭的北面,有石人十二,四勋臣,四文臣,四武臣,高丈余。文者方冠大袍,长衣大袖。武者披甲戴盔,左手持刀,右手秉节。复北,有石兽二十四,各成对,跪的立的,交错其间。石兽有生气,石人的面部,虽似由佛像脱胎而来,而全部结构,已足表出中国雕刻的特点。雄奇伟丽,恰称中国帝王的权威和崇高美。

明代工艺品的雕刻,亦颇足记。宣德时有名夏白眼者,能于榄核上雕刻十六个婴儿,眉目喜怒悉备;又刻荷花九禽,飞走的姿态,各个不同,称为一代的绝技。其后鲍天成、朱小松、王百户、朱浒崖、袁竹友、朱龙川、方古林辈,都能刻犀角、象牙、紫檀、黄杨木等,并能作印匣、香盒、扇坠、簪纽等东西。技巧都很精练。其中尤以方古林的取材为最工巧。他所制的瘦飘竹的拂子、如意、杖等,都是利用其材料的形质而做成。其技极妙,可称人神。此外还有桃核上的细雕,其最著名的作家有王毅(字叔远)。其余用白玉、琥珀、水晶、玛瑙作种种精巧的小品的,有贺四、李文甫、陆子刚、王小溪等名人。明代福建的象牙雕刻,也是以工致见称于世的。竹之雕刻,其代表作家有金陵的濮仲谦、嘉定的朱鹤,他的儿子清父、清父的儿子雅征,以及候崤曾(字晋瞻)、秦一爵、沈大生(字仲旭)等人。他们都能用竹根刻作古仙佛像,竹人之名,闻于一时。

明代的金铜器也是颇堪注意的东西。宣德二年(1427年)诏置铸冶局,以张护许百禄为大使,用工匠六十四人,参酌古式,制造种种的鼎、彝、鼎炉、彝炉、鬲炉、金倪炉、乳炉、博山炉、香案、衔香金鹤等,皆极精丽。银器的镌刻,在杭州有岑东云、沈葑胡、嘉兴魏塘镇有朱碧山,平江有谢君余、君和,松江有唐俊卿等名工。他们的技术,以细巧称道于世。朱碧山用银所作的马上王昭君,重仅二三钱,眉目如生,衣带琵琶,乃是稀世的珍品。其余吴爱山的冶金、赵良壁的冶锡、蒋抱云的冶钢,皆是一时之选。

明代的漆器雕刻,有铃胎、锡胎、木胎之分。官局果园厂所制的剔红,最为有名。隆庆年新安平沙有黄成,字大成,所制剔红,刀法圆滑清朗,称赏于人。大成并能文字,著有《髹饰录》二西安右护卫后千户所的百户印铜金铜佛像卷,叙述各五世达赖喇嘛呈献的银像种漆器的做法,这是中国惟一的漆工专书。明代瓷器上的雕镂,亦是一种很要的艺术品,但在此处且按下不提,留待瓷器章再述。

篆刻到了明代,大有进步,一洗宋元之恶俗。我们知道秦汉以来的官私印章,多是铜玉等质,性甚坚硬,不易刻镌;其文字虽出诸书家之手,然铸刻仍假手于工人。自从元末有名王元章者,获致浙江处州丽九县天台宝华山所产的花乳石(一名花蕊石)后,刻为私印,于是石印流行天下了,石刻亦不假手于工匠了。那时爱好铁笔者,多曾究心于古籀《说文》,所以篆书易精,操刀之际,亦能得心应手,神与古会;所成作品,直有一种高雅之气,不似宋元之丑陋、至于官印,仍缘引九叠文的朱印,以屈曲平满为王。

隆庆时有武附人名顾汝珍,集印作印《薮》流行于世,颇能正印章的荒谬。明代著名的印家,有成化时礼部尚书兼学士的吴宽,字原博,他所刻的印,至今颇有遗存。此外有文三桥,以篆刻著名,说者谓其技实精于吴宽。他著有印史,流行于世。其余以画家兼治印章者有多人,其中尤以文征明、文嘉、董其昌、祁豸佳、李流芳等人为杰出。还有一位称为徽州印家之祖的何震,此人与文三桥颇相友善。

清代雕刻,如雍和宫中的佛像高有七丈,用楠雕成,高大庄严,又一变从来佛像雕刻的结构。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班禅喇嘛来朝,发痘症,死于北平,于是乾隆帝敕建白塔寺于京,葬其衣冠,火化其尸骸。其塔为西藏式、印度式、欧洲式相参而成,塔下有八角形的石基筑着,周围将班禅一生,自降生以致病死的事迹,一一刻在石上。风景、人物、鸟兽等,都是神话化的形象。富丽精巧,实是有清一代的杰作。在这里,清室崇奉喇嘛教的热度,也可想见了。此外圆明园中石栏上、屏风上的雕刻,也富有装饰美,这是胎息于意大利天主教的艺术。此处思慕外国情调,不可谓非清人的特长。

我们从通史上来看,清代知有塞外怀柔的必要,所以在顺治时在北平建立黄寺,以供养信奉佛教的西藏蒙古教徒。到了雍正时,又造喇嘛寺。所以我们知道,清代北方的佛教图像,无论是属于元代的梵式或西藏式,或宋人仿造的中国式,皆兼采并蓄,一体收藏的。

康熙和乾隆时所制的武英殿中的诸佛像,虽是雅俗并蓄,但颇多精巧的作品。

清代除石刻而外,工艺品方面,有木、竹、牙、角、石,以及漆器等的雕刻,均臻空前发达的境界。雕木多用黄杨、紫檀。用具如席玩、如意、砚、笔架、笔筒、砚匣、扇坠、杖头、拂柄等,多有镌刻动物植物种种形象。此外屏风、掩障、几桌、书架、厨匣等装饰也有雕刻。竹刻以江苏嘉定的最有特色。竹刻的名工,清初有沈兼、尔望兄弟、周乃始、吴之播。及康熙时为养心殿侍直的锡禄、锡漳。其后,有施天章、周颢、周笠、周天章、袁馨等人。象牙刻多装嵌于小屏、小障、龛橱门小匣等木器上的。犀角多装嵌于漏空雕饰物上面的。石之雕刻,其大者如宫殿陵墓的华表、石兽、碑头、石楹,及种种的建筑装饰。其中最易见者,如殿前的石狮子;此种作品,大都随琢工的技艺和想像,而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又如殿阶云龙的浮雕。雕漆以北平及苏州等处,颇多精品。金漆、彩漆等以福建、广东所产为最佳。

篆刻在清代,非常兴盛,足以光耀文运。顺治、康熙之间,有苏州的顾苓和徽州的程速,都是以印章驰名于世的。自从雍正、乾隆到嘉庆,秦祖永所称七家及西泠六家,始分别篆刻的流派。所谓七家者,即是丁敬、金农、郑燮、黄易、奚冈、蒋仁、陈鸿寿等。西泠持六家,即是丁、黄、蒋、奚、陈,及陈豫钟,皆是浙江人,称为浙派,丁敬身为其祖。陈曼生名高当时,又称曼派。与之相并者,有安徽的邓石如、何雪渔、程穆倩等人,称为徽派或皖派。苏州的印人,自顾云美以下,称吴派,亦称说文派、汉印派。黄景仁、徐鼎的翻沙拨蜡,孙的竹根,魏闻人的紫檀黄杨印等,也是一时的杰出作品。咸丰、同治年间,浙江有赵之深、毛庚、钱松、徐林等人。近时赵之谦,合浙皖二派称为浙派。吴让之别树一帜。现代仿石鼓文而变化的,为吴缶庐。这一派很流行。

问题

一、雕刻的艺术,开始于何时?在哪一时期有特别的进步?因为什么缘故?

二、周秦时代的雕刻情形怎样?古代雕刻的遗物,以什么为最著名?古代石刻多适用于哪处地方?

三、汉代有塑像么?试举其例。适用于何处?玉器铜器呢?有无受外来艺术的影响?

四、南北朝的雕塑像多吗?南北有何不同之点?什么叫石窟?石窟的制作有怎样的成绩?

五、唐朝的雕刻,当推何种为主脑?有什么伟大的成绩?雕刻的名家有几位?

六、宋的雕刻,取材方面与唐有何不同?有什么伟大的成绩试举其例。其他雕刻的成绩,有无特出的地方?

七、刻书一道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进步的?

八、元朝佛像的雕刻与前代有何不同?有何塑造佛像的名手?其在漆器上的雕刻,是怎样的?

九、明朝工艺品的雕刻,有何特别的地方?其成绩怎样?试举其例。明朝的雕刻比较元朝有进步么?

十、清朝的雕刻,有何伟大的成绩?篆刻一道在清朝有什么特殊的进步?

同类推荐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本书中,李长之先生利用西方美学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绘画,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作出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及评述,为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让读者更明晰地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独特美学价值。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十朝时期以都城南京为中心形成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同时,在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总是扮演着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重要角色。南京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可谓名流辈出,名作如林。
  •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道庭之主

    道庭之主

    顾慈扛着一座道观砸开了天!我崛起于微末,斩落满天神佛,摘尽世间星斗,问道浩渺之外,纵横寰宇。如果你问我,人活一世为了什么?我会告诉你,别吵,五点半大风车动画。
  • 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

    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

    什么是真正的紫砂器?怎样鉴别不同时代的紫砂器?哪些紫砂器具有收藏价值?如何发掘具有投资潜力的紫砂作品?针对目前困扰着众多紫砂器爱好者的这些问题,本书作者结合自身三十佘年的紫砂器收藏经验,并以作品实例分析的方法作了详尽的阐述;书中的“收藏提示”更是紫砂器领域的收藏秘笈,精彩的作品点评则可引领读者明晰紫砂艺术的真谛。书中还辑录了各时代的名家名作,特别是介绍了一些极具潜质的当代中青年紫砂艺术家及其佳作,便于广大紫砂器爱好者发现新的投资收藏热点。
  • 我的魔王男友

    我的魔王男友

    墨小離的处女作(*/ω\*)~世上真的有魔王诶~吸血鬼,狼人,异能者?啊啊啊,真是个疯狂的世界。我们的女主大大和魔王大人究竟会发生些什么爱恨离愁呢?~
  • 网王之命运圆舞曲

    网王之命运圆舞曲

    一个真王子,一个假公主;十五岁之前,她在他心中是迹部家的耻辱,迹部家这么华丽的家族,怎么会有这么吊车尾的孩子?----------------------------喜欢本书的宝宝,欢迎加入沫黎之家:228776540,欢迎来吊打作者更新哟~~
  • 我家娘子富可敌国

    我家娘子富可敌国

    二十一世纪白手起家女总裁李心安穿越到不知名朝代瑾国,嫁给一个文弱的穷书生。为了不被饿死,李心安带着书生走上创业之路,在瑾国开启了不一样的致富之旅。
  • 锦屏四部:煮豆歌

    锦屏四部:煮豆歌

    本书以锦屏县“县城-洼峪镇-马蹄庄”地理环境为轴线展开叙事,通过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锦屏县几代人生活经历的描写,广阔地展现锦屏县半个世纪丰富的历史内容。包括《少年书》、《韶华记》、《情事录》、《煮豆歌》四卷,计约80万字。
  • 天才萌宝:邪魅王爷狂追妻

    天才萌宝:邪魅王爷狂追妻

    她是世界杀她手头领,在一次任务中为救一个小女孩被子弹打中,一朝穿越,被人陷害,身中媚药,和一个陌生的男人发生了关系,她发誓,待她归来之日,便是奸人命绝之时。他是当今最有权势的七王爷,性情冷漠,不近女色,唯独对她百般宠爱,她说:‘夜陌沉,你的无情的,你的冷漠呢,哪去了?’他无赖,她无奈,他和她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他和她真的能一生一世一双人吗
  • 异能王都

    异能王都

    异能觉醒后的吴灵,在加入王都这个组织后,在慢慢的成长的他,慢慢发现了当年组织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最后,吴灵又会怎样去面对这一切...
  • Love-Songs of Childhood

    Love-Songs of Child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贯长虹

    武贯长虹

    为救心爱之人,林潇意欲弃道成魔,奈何众尊者追战林潇至魂界,激战之中惊动了魂界之主,师妹拼尽全力的保护,让林潇一念尚存,经过无数岁月的飘荡,最后飘落在无尽虚空的某处……林潇重生于无边界域,前世的记忆被封存,更在娘胎之中受了胎气导致经脉受损,在大长老的精心调理之下林潇日渐好转,而一次意外竟然让林潇经脉重生,这是机缘巧合还是有人特意安排,当有朝一日前世今生的记忆重叠在一起,林潇该如何去面对,而究竟是谁策划了这场蕴藏千年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