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4600000003

第3章 结构调整十年路

综合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 周子学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影响最大的一年,也是产业发展至今最为困难的一年。下面,结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问题,探讨一下产业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思路。

一、结构调整是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发展就是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最先出现的产业雏形是采摘和狩猎业,而后出现农业、畜牧养殖业,最后才出现工商业。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产业结构总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发展。动态地看,任何一个行业总是处于结构调整过程中,直至该产业退出经济领域,如采摘、狩猎业。采摘与狩猎业的产出一素一荤,有效地解决了人类自身演进所需要的营养。如今这两个行业在全球多数地区已经不复存在,然而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不断努力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品种的丰富,推进这两个行业的进步,并最终培育出其替代产业:种植和养殖业——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进入工业社会后,各种技术的出现和进步,形成了丰富的产业门类和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技术进步依然是结构调整的基础,而与生产关系相关的制度、企业,以及与环境和健康相关的污染和气候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与技术进步等共同把产业结构调整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当前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升级调整尤为迫切

(一)“十五”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调整贯穿始终

电子信息产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后,集成电路、软件、互联网络、现代通信和新材料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军转民、发展消费类电子、彩电一条龙工程、支持通信产业发展、金系列工程、集成电路工程(908、909)、电信体制改革(成立联通、拆分原中国电信等)、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等重大方针、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结构调整贯穿始终,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实力持续增强。

(二)“十五”期间产业的高速成长积累了结构问题

1997年《信息技术协议》(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ITA)生效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外资、出口和信息化等多重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业规模急剧扩大,曾经出现过近45%的高速增长,快速发展态势持续了多年。从“九五”末到“十五”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从万亿元级,扩大到数万亿元级。在当时的条件下,产业规模的快速成长积累了一些结构的问题,加快了结构失衡速度。举个不很恰当但却很形象的例子:这就像山洪暴发时,必然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改变地形地貌,洪水不再按原来的河道倾泻。“十五”过后,这个产业在自身规律的作用下,增长速度开始回归趋缓。“十一五”期间,整个产业一直致力于结构调整,如用数字技术替代模拟技术、用平板技术替代CRT技术、用第三代通信技术替代第二代技术等。调整时期必然要牺牲一定的速度,所以“十一五”在取得结构调整成果的同时,产业速度一直在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产业出现负增长。至今这个产业的结构问题仍然突显,包括不同行业比重、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经济性质结构、区域结构甚至是人才结构等的不合理,成为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巨大阻力。

(三)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

1.行业结构比例失调: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硬件与软件比例一大一小(2008年软件仅占12%,全球平均为39%)。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三个“缺乏”。集中表现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技术、专利和标准受制于人。产业“大而不强”问题十分突出。2006—2008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软硬件结构。

2.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整机与外围产品、低端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过剩,很多高端产品却不能生产,依赖进口,形成了高、低端产品供求错位的矛盾。生产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的利润率低;产品老化与新品开发滞后的矛盾加剧,IC、新型元器件、软件等高技术、基础产品仍然是制约产业自主发展的瓶颈。

3.大企业不强大,小企业缺乏专精特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状依然没有根本的转变,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与同类跨国公司差距更大。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更多是靠企业数量扩张在支撑。

4.市场结构不合理增加了产业的不稳定性:国内需求不能有效启动,2008年以前对外出口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2/3以上(1999—200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进出口贸易成为制约经济运行波动和不稳定性的因素(2007—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状况)。出口结构呈现“五多五少”外贸非均衡性局面。“贴牌”多,自有品牌少;加工贸易多,一般贸易少;三资企业多,本土企业少;技术引进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整机多,核心元器件少。

5.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资:外资企业占主导,对外依存度过高,使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日益增大,对全球IT产业巨头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从总体规模来看,三资企业在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上占全行业的比重都超过,甚至大大超过70%,以2005年为例,当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出口总额中,分别有77%、77%和87%是由三资企业贡献的,三资企业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2%。

6.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与许多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产业一样,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存在差异,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差距拉大,未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的互补。东部地区近年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升级的压力很大,土地、环境污染、用工短缺等因素已经开始阻碍这些地区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本地市场等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产业增长的有利动力。

(四)危机爆发后,在自发和自觉双重结构调整下取得一定的成效

从2006年起,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开始出现增速下滑,但依然达到23.6%,2007年进一步下滑为17.9%的水平,与我国工业总增速基本保持一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开始显现,这个产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出口快速下滑,产业增速下降为12.5%,甚至出现负增长,负增长态势直至2009年中期才有所改观。

2007年以前的规模增速下降,是一种产业自身规律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作为制造工厂,其产量已经全球最大,全球的市场容量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再保持快速增长;二是近年来,全球IT技术的进步处于平乏期,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效应较弱。当时一出现增长拐点时,我们就发现和重视这个产业的结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一些思路,只是当时产业升级调整的压力还不大,调整的思路尚不明确,措施还不到位,力度较弱。可以说,“十一五”前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是以自发的,按其发展规律需要而进行的主动调整为主。

2008年起,产业增长的下行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影响。危机严重破坏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IT市场的成长性,同时由于外向度高、外资比重高、产业竞争力弱,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受危机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危机也加速了IT产业特别是中国IT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为应对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包括:前后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两税合一、增值税转型、出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加快技术改造、启动3G市场、推动家电下乡等,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时候,产业的结构调整是一种自觉的,为应对危机冲击而进行的被动调整。

过去四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受产业规律作用下的主动调整和各界重视下的人为被动调整双重影响。在各方面力量的合力推进下,产业增长由快到慢,再到负增长,而后又开始恢复正增长。在这种变化过程中,特别是在危机背景下,中国IT产业调整变得更为彻底,也取得了更明显的成效。

1.电子信息产业销售产值实现恢复性增长(%)

2.内资企业增长速度快于外资企业

3.内资企业占全行业比重处于上升通道

4.软件业占全行业的比重稳步提升

5.国内市场拉动作用增强

6.一般贸易份额提高:2009年比重从上年的14%提升至14.3%

7.重点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8.2009年中西部增势明显,东部地区增长趋缓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也是两个五年计划间的过渡年。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没能完成原定的产业发展目标,但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让我们认识到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并开始为此而付出艰难的努力。当前,结构调整是我国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今年是“十二五”的规划年,我们这个产业的结构调整思路、工作和成效,将直接关系到新的一个五年规划的目标、方向,进而将最终决定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因此,2010年结构调整工作尤其迫切!

三、“十二五”及今后十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展望

“十二五”及今后十年是我国工业化由中期向后期发展转变的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趋于完善的时期。我国的工业化走的是两化融合的道路。这个时期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仍应是机遇大,挑战也大。在此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从电子信息大国向电子信息强国的转变,我们在结构调整上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形成合理的行业结构,重点提升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比重,软硬件比由目前的13:87提升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二)有效提升技术含量高产品的比重,减小高端产品和关键产品的进口依赖,从根本上缓解IC、新型元器件、软件等高技术、基础产品对产业自主发展的瓶颈制约。

(三)要有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本国跨国企业,电子跨国公司的规模和数量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接近。

(四)有效启动国内投资和消费市场的需求,力争把产业外贸依存度下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有效增强国内市场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

(五)主要依靠本国企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增长,不断提升其在产业中的比重。

(六)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努力发挥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增长潜力和这些地区的资源、区位优势对产业的贡献水平。

要实现以上结构调整目标,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这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加快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管理创新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

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产业恢复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国家在应对危机中的决策继续推动下去,努力扩大内需,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有效推进两化融合等。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但也已经是一个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未来,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旧模式是走不通的,继续以“拿来”的方式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依靠我们持续不断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才有希望。为此,我们要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结构调整是产业永恒的主题。结构调整又是当前最紧迫的主题。“一百年太久”,我们应投入“只争朝夕”的努力!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本书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纵横50年,把握当时的条件评价各种学派的历史价值,把握今天的发展评说过去成就,全景化地介绍和评述了50年来在中国经济周期理论探索中的代表人物和学派观点。
  •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研究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研究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正改变着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数字贸易规则将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贸易规则。本书运用全球价值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规范分析法,以数字产品为研究主线,分析数字产品价值链及其对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数字产品贸易在双边、区域和诸边贸易规则的需求,现有自由贸易协定在数字贸易领域的供给及不足,推动数字贸易规则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依据,数字技术和数字贸易对改革WTO多边贸易规则决策和谈判机制的重要性,深入分析数字贸易协定对深化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 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

    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

    经济规律就像一把无形的手,它总是在默默地指挥着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变化,我们可以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懂点经济学,否则我们就可能会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所混淆视听,难以发现隐藏在经济现象下的经济原理和真实情况。《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主要从生活中的消费陷阱、经济学智慧和经济学揭秘三大方面来介绍经济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 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研究

    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研究

    本书以随时间变化的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为研究中心,按照从理论研究到风险收益模型的构建,再到结论分析的研究逻辑,对我国股票收益率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的典型事实,包括股票市场收益率的统计特征以及动态行为、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奶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奶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本书从全国奶业的产业化现状和发展方向、奶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等宏观方面,到乳制品质量认证、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经营管理等微观层面,对奶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圣光笛

    查理九世之圣光笛

    有一天,当婷婷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后,一切改变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城幻夜

    古城幻夜

    沧蓝帝国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光和暗的分界线也在时光的洗涤中变得不再清晰。在这个腐朽崩坏的帝国中,想要抓住真正的光明,又谈何容易?因灭宗而想要变强为宗门报仇的蓝水月和南宫澈,因得知光明圣廷的黑暗而离开圣廷的玉琅琊,由于哥哥的走而离开家族的墨子袖,疑似杀死鬼门宗宗主而消失不见的祈风岚,同时拥有光明和黑暗之力而被两大势力同时驱逐甚至抹杀,受到诅咒的方焯澪……几个深刻感受到帝国黑暗的人,又要怎么创造真正的光明呢?在这个属于驭术师和驭灵师的世界,在无数个使用自然之力的驭术师们中,诞生了几个传说般的人物,他们带有“皇”的称号,被后人所崇拜、敬仰……是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吗?那么,面对如今的状况,新一代皇者是否会崛起呢?处在风暴漩涡之中的他们,又将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 空城玖梦

    空城玖梦

    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他还穿着那件花影重叠的衣。他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静静和衣睡去,不理朝夕。他演尽了悲欢也无人相和的戏,那烛火未明摇曳满地的冷清。
  • 神传之还缘

    神传之还缘

    帝乐本想着不问世事,潇洒一生。可当救了个孩子时就注定她今后不会有安稳的生活了……护他,陪他,有时觉得自己甚是无趣,不过当看到孩子长大后妖孽的颜值时,又觉得一切都值了。……因果的轮回,身份的逆转,当记忆一点点恢复,帝乐才发现曾经的自己是错过了多么重要的人。所以趁着某人没恢复记忆时,一个劲的讨好他,想让他曾受过的苦都能弥补回来。“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面对男子略带侵略的质问,帝乐没打算隐瞒,真相是什么就怎么说。“这是你应得的,是我曾欠你的。”“所以这是补偿,有些不够。”……“这么多年了,听到你要补回我的损失还是挺惊讶的,就是没有利息吗?”帝乐咬咬牙,故意的吧,在男子的目光中,帝乐说出来让自己最后悔的一句话,“欠你的我都会还上的,当然——包括我自己。”
  • 疑案实录

    疑案实录

    一座沿海城市岭竹,那里的几名警察,法医,痕迹检测员的故事:几个人一边侦破各种扑朔迷离的案件,一边产生各种微妙的感情。当然,更有对往事的追忆,自我灵魂的救赎以及未来的期盼。
  • 乐毅传

    乐毅传

    智圣诸葛亮曾自比“管乐”其中“管”是指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名相管仲,而“乐”则是指战国时期匡扶弱燕辅助燕昭王立不世之功的上将军乐毅。一代名将乐毅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一直没有留下传记,对此我深感心痛,小说以大量史实为基础,以开阔的手笔描绘了儒将之祖乐毅一生的戎马生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死魂还在

    人死魂还在

    年幼时,因为一次偶遇,搞的终身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只要摘下那块神秘的玉佩便可以灵魂出窍。一次旅行却遇到恶鬼,让我灵魂穿越到抗日时期变成一只无用的黄鼬精,期间遇旱魃,学茅山术。回到现代因为自己茅山传人的身份,恐怖灵异的事情不断发生......只要有人就会有怨气,有怨气就会有复仇恶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