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8300000006

第6章 《菽园杂记》词汇研究(5)

时有韩仲晖、边源辈,各出己见,相继建言,乃自安民山开河,直抵临清,属于御河,而江、淮之漕始通矣。(卷六,第66页)

【珍禽奇兽】即“珍禽异兽”的早期形式,后来把“奇”字改成了“异”字。指珍贵、奇异的飞禽走兽。《汉语成语辞海》“珍禽异兽”的最早用例为清·王韬《瀛壖杂志》。

且引珍禽奇兽不育中国,不贵异物贱用物等语为律,力言当却之;如或闵其重译而来,嘉其奉藩之谨,则当听其自至,斯尽进贡之礼。(卷六,第69页)

【不识时势】即“不识时务”的变化使用。把“务”字改成了“势”字。指不了解当前的情势或潮流。《汉语成语辞海》“不识时务”的最早用例为明·凌濛初《后汉书·张霸传》。

帝曰:“汝何不识时势?自盘古以来,历代帝王下至庶人,皆称我为天。今名我曰腾吉理,只得应他。盖今日是他时势,须耐心守待,必有一日复旧也。”(卷六,第72页)

【无一不有】即成语“无所不有”的变化使用。把“所”字改成了“一”字。指什么都有。《大词典》“无所不有”的最早用例为《晋书·杜预传》。

近来南方蔬菜,无一不有,非复昔时矣。(卷六,第77页)

【精思恍惚】即“精神恍惚”的变化使用。把“神”字改成了“思”字。形容形思不定或神志不清。《汉语成语辞海》“精神恍惚”的始见例为战国·楚·宋玉《神女赋》。

然精思恍惚,迷其归路。(卷八,第102页)

【贪昧忘义】即“贪利忘义”的变化使用,把“利”字改成了“昧”字。指贪图财利,忘却道义。《汉语成语辞海》“贪利忘义”的最早用例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姚滴珠避羞惹羞》。

世有处贵富之地,而淫亵无耻,当变故之时,而贪昧忘义者多矣。(卷九,第109页)

【丹青妙笔】即成语“丹青妙手”的变化使用,把“手”字改成了“笔”字。指画工的绘画技艺高超或绘画技艺高超的画工。《汉语成语辞海》“丹青妙手”的最早用例为唐·高蟾《金陵晚眺》。

当夏秋之交,时雨既霁,旭日始兴,其山岚凝结,而城郭楼台,草木隐映,人马驰骤于烟雾之中,宛若人世所有,虽丹青妙笔,莫尽其状。(卷九,第112页)

(二)添字。添字,即增加文字,在原句词语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字而构成成语。据调查,文中这样的成语共有6例,如:

【下情不能上达】即“下情上达”的变化使用。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不能够通达于上。文中是通过添加字数来实现成语的变化使用的。《大词典》“下情上达”的始见例为清·张廷玉《管子·明法》。

一讦者面斥公曰:“大人如何不学胡卿?使我下情不能上达。”(卷三,第27页)

【一成而不可变】是“一成不变”的变化使用。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文中是通过添加字数来实现成语的变化使用的。《大词典》“一成不变”的始见例为《礼记·王制》。

此皆故事之因时而异者,然一成而不可变矣。(卷五,第59页)

【其貌既不扬】即“其貌不扬”的变化使用。指人外貌不好看。文中是通过添加字数来实现成语的变化使用的。《大词典》“其貌不扬”的始见例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太后见其貌既不扬,衣复俭陋,命妃嫔重为梳整,易内制首饰衣服而遣之。(卷五,第63页)

【弊除而利兴】即“兴利除弊”的变化使用。意为兴办有利之事,革除有害之事。文中是通过添加字数来实现成语的变化使用的。《汉语成语辞海》的始见例为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大词典》未收录。

丈量田地,最是善政,若委托得人,奉公丈量,见顷亩实数,使多余亏欠各得明白,则余者不至暗损贫寒,欠者不至虚陪粮税,弊除而利兴矣。(卷七,第84页)

【老死而后已】是成语“死而后已”的变化使用。意为到死才罢休。形容终生奋斗。文中是通过添加字数来实现成语的变化使用的。《大词典》“死而后已”的始见例为清·张廷玉《论语·泰伯》。

钦天监官例不致仕,老死而后已。(卷九,第108页)

【于人心最痛快】即“大快人心”的变化使用。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众人心里感到非常痛快。文中是通过添加字数来实现成语的变化使用的。《大词典》“大快人心”的始见例为清·张廷玉《明史·余懋学传》。

宪宗朝未尝轻杀人,末年杀二人,于人心最痛快。(卷十,第124页)

(三)减字缩略。减字缩略,即将原句中的虚字和不影响意义的实字删减后而形成的成语。据调查,文中共8例,如下:

【倾城】即“倾城倾国”的缩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大词典》“倾城倾国”的始见例为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

尝送一被黜生诗,篇末云:“王嫱本是倾城色,爱惜黄金自误身。” (卷二,第12页)

【不为例】即“下不为例”的缩略。意为以后不能以此为例。表示只能通融这一次。《大词典》“下不为例”的首见例为老舍《茶馆》。例证过晚。

翌旦命所司如制封之,不为例。(卷五,第63页)

【喜怒不形】即“喜怒不形于色”的缩略。指高兴和愤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形容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汉语成语辞海》“喜怒不形于色”的首见例为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户部尚书夏忠靖公原吉,长沙人,德量宽厚,喜怒不形。(卷七,第84页)

【激扬】即“激浊扬清”的缩略。本指冲去污水,浮起清水。后用以喻斥恶奖善。《大词典》“激浊扬清”的首见例为《尸子·君治》。

耿清惠公时为淮扬盐运使,馈鸡四翼,茄一盘,杨公受之。且携手而行,其激扬之意,默寓于交际如此。(卷八,第97页)

【报本】即“报本反始”的缩略。指受恩思报,不忘本源。《大词典》“报本反始”的首见例为《礼记·郊特牲》。

然当时但言社稷等神,而不及先圣,此固主春祈秋报之说,岂不以报本于先圣者不当以是拘抑,岂不以古者出师受成释奠,皆必于学,故略之耶?(卷十一,第130页)

【抱瓮】即“抱瓮灌园”的缩略。语本《庄子·天地》。后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大词典》“抱瓮灌园”的首见例为明·梁辰鱼《浣纱记·谈义》。

汉阴抱瓮之说,特愤世疾邪之所为,未足以喻广大也。(卷十二,第143页)

【尝胆】即“尝胆卧薪”的缩略。语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因以“尝胆卧薪”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大词典》“尝胆卧薪”的首见例为清·张廷玉《明史·史可法传》。

靖康之祸,二帝蒙尘,汴都沦覆,当时臣子,正宜枕干尝胆,以图恢复,而桧力主和议,攘斥众谋,尽指一时忠义之言为狙诈权谲之论。(卷十二,第149页)

【厝火】即“厝火积薪”的缩略。谓置火于柴堆之下,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大词典》“厝火积薪”的首见例为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白者,以砖板制为案卓状,圬以石灰,而厝火其下也。(卷十三,第157页)

(四)调序。调序,即将原型成语或后出成语的顺序调换后而构成的成语。文中共2例,如下:

【是似而非】即“似是而非”的调序,把“似”和“是”的位置进行了对调,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语本《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

鸭脚树实如杏,而其核中之仁可食,故曰仁杏。今云银杏,是似而非也。(卷九,第117页)

【作福作威】即“作威作福”的调序,把“作威”和“作福”两个词语对调了位置。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本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因以“作威作福”指握有生杀予夺大权。

借曰起自草茅,未尝读律,然臣而作福作威,及非士师而杀人者,经传具有明训,而妄作如是,何耶?(卷十一,第140页)

结论

《菽园杂记》一书自问世以来,便因内容丰富而受到世人广泛关注。然而,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将目光聚焦于书中广博的内容,从语言方面进行关注的则寥寥无几。对《菽园杂记》中的语言,特别是词汇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这本书,更好地利用此书丰富的内容,而且对汉语词汇史、相关学科乃至辞书编纂均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菽园杂记》词汇的初步研究,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看法:

从整体上看,《菽园杂记》中的词汇相当丰富。书中含有大量的新词新义、俗语词、自释词和反义词。词汇的丰富性与其内容的广博性是截然不可分割的。《菽园杂记》内容博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内容的丰富性是《菽园杂记》词汇丰富性的最重要的基础。此外,词汇丰富也与陆容本人的经历密切相关。多年的官宦生涯和奉使四方的特殊经历使得他对明代国初以来的朝野政治及南北社会风情十分熟悉,而所有这些都在《菽园杂记》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从新词的情况看,《菽园杂记》中共出现了414个新词。其中,单音词6个,复音词408个。在这些复音词当中,双音词有361个,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词有47个。这正体现了汉语词汇逐渐由单音词为主向复音词为主的发展规律。这也是整个近代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不过,这一时期的词汇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即多音词在复音词中的比例有所上升。对于《大词典》失收的新词,我们参考并借助于同时代文献对其进行了释义,希望可以为今后辞书的修订提供一些材料。从新词的产生方式看,主要有同义连文、替换词素、缩略、增加词缀、词语重叠等。同义连文是新词产生的最主要方式。此外,《菽园杂记》中还出现了“类词缀”这一新的构词方式。这说明,新词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与社会现实条件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到词汇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

从新义的情况看,《菽园杂记》中旧词被赋予新义的词语共有493个,数量远远多于新产生的词。其中,单音词67个,复音词426个。从新义的演变途径来看,主要有词义引申、词义转移、利用修辞等三种方式。其中,词义引申是旧词产生新义的主要途径。这说明,新词义一时还不能完全脱离旧词义的束缚。而新义演变途径的多样化,却也正好反映出人们思维角度的变化及对事物的观察更为细致。

从成语的情况看,《菽园杂记》中使用了大量的成语。文中所使用的成语共计111条。成语的大量使用,正好印证了其在近代汉语词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成语中的大多数早在明代前就已出现,直到后世仍在使用且结构形式较为固定,但也有部分成语在后世的使用中发生了变化。这说明汉语成语是动态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的。还有一些成语是明代新产生的,共17条。这些新成语的出现,不但丰富了明代汉语的词汇,也将汉语成语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步。

同类推荐
  • 吴中生有

    吴中生有

    一个拥有金手指的人,在大明朝“被玩”的经历……
  • 秦三剑

    秦三剑

    昔日赵文王问庄子剑,庄子答道:有三把剑,一为天子之剑,二为诸侯之剑,三为庶民之剑,天子之剑以九州天下铸剑,诸侯之剑以百官贤能为剑,庶民之剑则是杀人流血,闹市打斗之剑,此为三剑。我等儿郎虽是庶民之身,为何只持庶民之剑,为何不用手中剑铸就诸侯剑甚至是天子剑
  • 波澜升起

    波澜升起

    自大夏一统天下已有二十五年,在这看似太平的国家里,其内部早已暗潮汹涌,在这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敏感时期帝国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此事足以影响如今帝国朝堂格局,同一时期北方四国迅速的统一建立了北魏帝国,北凉与帝国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断的上演,世子殿下回到北凉不久替父又走了一遭江湖,且看他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通透,看他如何世袭罔替,且看他如何挑的起北凉重担,且看他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又如何坚守北凉防线使帝国免遭厄运。
  • 邂逅历史

    邂逅历史

    这是一部历史的传记,结合了玄幻和现实,在历史的史实线索上,适当添加虚构成分,希望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风云变幻的历史,在历史中享受热血澎湃的情节。
  • 义帝

    义帝

    我出生就在古代,可是我却有现代人的思想,在古代拜了一帮牛鼻子老道为师,处处开挂,,,,我以为这是幻觉,是梦,可是却那么真实,,,,最后发现原来这是穿越了,,,,
热门推荐
  • 我和我的癌细胞

    我和我的癌细胞

    癌症?原本是一个正常人末日的判决,最终是癌细胞与患者的两败俱伤,但在这里不存在!假如癌细胞不是徒有生命,同时还具备了思想,甚至能与宿主交流呢?想想来自远古基因科技的强大力量吧!
  • 九佢

    九佢

    太原年间,昏君无道,内有奸臣欺上瞒下,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宣王姜麟借找寻九佢为由来到民间,实则是为了躲避皇室相互残杀。在次期间结识临渊众人,多方势力暗潮涌动,云谲波诡。PS:简介无力,人物较多。问我最主要的主角是谁,当然是野心勃勃孙羽和岁月静好九音。
  • 王冠与红颜

    王冠与红颜

    上古时代,大周一统。历八百年,分崩离析,群雄并起,列国纷争。赵经五代六君,一统华夏,开创大一统之先河。圣君孝庄王,一生戎马,败齐吴,灭强秦,伐西蜀,英年早逝,留下千古悬疑,任凭后人猜测。
  • 带着日漫系统来到现代

    带着日漫系统来到现代

    洛天本是地球的一名火影与海贼迷,却意外救人身亡,来到了平行世界
  • Irish Fairy Tales

    Irish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剑魔

    绝世剑魔

    《初级剑法》,最基础的剑诀。只是记录了刺、劈、撩、扫、截、挂、崩、云等基本剑式,并不是什么剑诀,只是一种学习剑术之前的基础。
  • 我在战国修仙

    我在战国修仙

    重生在一个战乱的世界,这里有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同样有诸子百家的修行,同样有着百家之战乱!
  • 从接触到爆炸

    从接触到爆炸

    人类像鱼生活在水里的鱼一样生活在地球上,而有了第一批登陆的鱼才有了今天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人类也会有一天离开地球登陆宇宙,那将是人类文明的下一个时代。也会是最漫长的时代,但这个漫长时代仅仅用了不到一百年就规划好了。而这个时代的奠基者中,陈豪教授的贡献格外突出。那他的儿子陈托邦又会有怎样的贡献呢?本书以陈托邦为主角带读者见证那个伟大时代的到来,喜欢的观众老爷记得收藏、推荐各种。中二感激不尽!
  • 血替

    血替

    秀气的男子为何尔来?为什么要代替祭品四处躲藏?祭品和男子是否能逃脱这村庄?他和姑娘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