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8200000019

第19章 藏漂手记(2)

遇到志同道合的茶友,也会习茶论茶,奉茶斗茶。“有时候朋友从内地带来一些好茶,慷慨地拿出来分享,我们便会斗茶。”所谓斗茶,是将茶饼置于杯中,冲以沸水,依色泽和汤花的优劣定输赢。“每个人对茶的理解不同,茶无止境,所以交流切磋茶艺的时候,内心的想法也不同。”我想,当下又何尝不是一样。这世上没有重复的茶汤,不因外物,而因你的心境。“很多人以茶具为重,其实泡一壶好茶,掌握火候很关键,但这是需要时间历练的。这是对茶人最为严苛的考验。”我们煮水、泡茶,放松而进入“空”,进入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宁静。山影倾斜,无声无息地移动,忽然感到清风拂来。我一眼瞥见墙上,那一幅“和”字,恰如其分地呈现了当下的状态。

茶无止境,最贵平常心

“年轻的时候,我性格冲动,这些年我与茶为伍后,性格逐渐平静下来。茶有一种修身养性的作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察觉到,但茶滋润了我的生命。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泡好茶。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茶无止境,茶道的第一目的为了修炼身心,修炼身心是茶道文化形成的胎盘。

“茶道是一门为人处世的法门。茶道要注重三方面: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和敬清寂’就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法则。‘和’表现了主人和客人之间的和睦。‘敬’是表现一种主客之间的礼节。‘清’所表现的是茶室器具的清洁,人心的清白。‘寂’所表现茶事上的恬静气氛,茶人之间的庄重。” “当举行茶事时,要抱有‘一生一世只有一次’的信念。即使是常来常往的老朋友,在此时节、此茶室、此茶具、此气氛下的情景是不可能再现的。而送毕客人之后,也绝不能急于收拾。须静静地返回茶室,独入茶席,独坐于炉前。”

杯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方寸之间,即为宇宙。胡国平每天与茶相处,他的茶是宫廷里的三千弱水,他是最为熟知它们的君王。每日奉茶,让他“三省吾身”,安住于心,与天地之间相往来。这样的一刻,如他所言千金难买。

他为我斟满杯中茶,并让我趁热喝。佛教说“即生即灭”,生死不过一瞬间,更何况一株茶树,一盏茶的时间。茶汤之美贵在当下,瞬间即逝。“喝茶的时候,若不在茶,而在茶事之外,就会错过这种美。”想那茶本生于山巅涧侧,寂寥苦长,沐天地雨露,吸日月精华,历经风霜雨雪严寒酷暑,方得新芽初成。一经采摘,还需在阳光下暴晒,放入300多摄氏度的高温铁锅里脱水,然后揉搓成型,烘焙成茶。千山万水、迢迢千里、心手相传终至壶中,还得以滚水冲泡,才能散发清香、滋养肺腑、开悟心性,实现它的最终价值。于是,当下一瞬,便是永恒。

在这里,茶事确是一场静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也是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庙的佛堂。对于胡国平而言,奉茶也是一种修行。

则介:穿梭在古老与现实之间

所有的变化都以量变的方式进行着,不易察觉,事实上器物无时无刻莫不在发生质变。它们生锈、斑驳、发黑和破损。时间的流逝让我们对过去一无所知,唯有从存留的老器物里找到历史遗留的蛛丝马迹,这些都是最为鲜活的线索。这些老器物的每一个部位都有着精致的尺寸,并且,残留着过往主人的体温。它们在现实里寿终正寝,被各种高科技、缺乏美学质感的电器产品所取缔。则介无疑是一个执迷不悟的梦游者,在堆积如山的老器物中,把现实轰走,将自己和梦关在里面。

收藏之因缘

走进八廓南街的一家店铺,里面的西藏民俗老器物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很多老器物已经在当今藏族人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在这里依然可见。我仿佛走进一个小型的西藏民俗展览厅。这里的主人是则介,四川阿坝藏族人。1991年,他和很多人一样,来西藏的目的是为了朝拜神山圣水。那是他第一次入藏,他被西藏古老的历史和人文景观所吸引,便决定留在拉萨,开始做一些生意维生。“那时候我在大昭寺摆起小摊,做一些西藏工艺品生意。因为从事这一行,我开始将视线转移至古老的西藏民俗生活器具。刚开始搞收藏的时候,特别是收藏西藏民俗类老器物,只是兴趣使然,没有想到后来上瘾了。”

则介认识了搞收藏的同行,大家就开始交流,进行多余的同类收藏品交换,这样,他的收藏品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一些个人收藏馆及地方性的展览馆,也会到他这儿淘宝,一来一往,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在朋友的建议下,则介也经营起了古董杂货店,一干就是10多年。

1996年则介在社会科学院学习英语,这是他收藏生涯最为重要的一年。他在大昭寺附近的小摊赚了钱,租了一个店铺,开始做起了西藏古玩的生意。“冬天牧区的藏族会来拉萨朝圣,这时他们会来到我的店铺,转手一些闲置无用的老器物。比如说油灯、马鞍、秤砣、老熨斗、鼻烟壶等等。我就像一个拾荒者一样,将他们弃之不要的,当作宝贝。”藏族人的传统观念认为,除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上认可的具体价值的祖传之宝外,其余的老器物都是不洁净的。所以,藏族人并没有收藏意识。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外国游客入藏旅游,买走大量具有收藏价值的老器物,这给藏族人上了一堂体验深刻的收藏课程。那时候,西藏出现了一批像叶星生那样的知识觉知分子,倾家荡产收藏西藏文物,挽救濒临消失或流失海外的西藏老器物。

收藏的苦与乐

这些年来,则介收藏了西藏民俗老器物足有三千多件。但他从不吝啬自己的藏品,也会随喜将老器物捐献出去。这些年,他给青海文化博物馆和西藏牦牛博物馆捐赠了一些藏品。“我所得的老器物,无不外乎结善缘。收藏并不是为了将老器物占为己有,而是尽自己所能,保留一个时代的历史见证。遇到知音,我会毫不吝啬地赠与他。”民俗收藏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那些我们所忽略的生产用具、饮食器皿,也许正是了解过去时代日常生活最为重要的凭据和线索。

“西藏气候干燥,不像内地潮湿多雨,对收藏有诸多讲究。平日用酥油擦拭这些老器物,这是最好的保养方式。”他教我射击和使用天秤,他向我娓娓道来器物内不为人知的历史,那些惊险或神秘的传说。“每一件器物里,都住着一个灵魂,会告诉你所有这里所发生的故事。”则介告诉我,如果他的藏品最后实在找不到理想的“归宿”,他会将其捐献给外地的博物馆或其他收藏单位。因为他不可能等自己百年之后,任这些藏品束之高阁或一件件地散失掉。

老器物从一个收藏家到另一个收藏馆,它始终在大地上流转。这符合藏族人根深蒂固的生死观,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器物比我们的寿命长,每一个收藏者,都是暂时保管它的过客,于此感慨生命之须臾,当下的一瞬便是永恒。

看不见的藏漂

认识苗荣,是在北京中路的念酒吧。那个夜晚,念酒吧灯红酒绿,王啸苍凉呕哑的声音,震动着非洲皮鼓。没有人能听懂他在唱什么,在场的所有人也没有心思去猜测王啸歌里的意思。更多的人,只是为了在拉萨的寂寞夜晚,寻找一个地方,安静坐下来。有音乐,有故事,有天南地北的人。

沫沫,是我在拉萨认识的一个女孩,在念酒吧的柜台工作。闲来无事的夜晚,我总是不自觉地走向念酒吧。沫沫一边擦着手中的玻璃酒杯,一边向我说起苗荣,一个蒙古男子,漂泊在拉萨,生活窘迫,以卖唱为生。总是不停在东措、平措、八朗学等多人旅馆里,趁还有床位,借住一宿。他嗜酒,酒醉闹事,常常被打得眼青鼻肿。沫沫一脸同情,抬头看了我一眼。我没有说话,拿起酒杯,黄色液体瞬间流入血管,不断地扩张。酒精在我的体内发作,交融在王啸嘶哑的声音里。这是拉萨的八月,晚上十一点。大昭寺陷入沉睡状态,而酒吧里的嘶吼才开始。

我看见了他。沫沫介绍说,这是苗荣。他微微一笑,似乎不愿意多说话。一米七左右的个子,很瘦,穿了很久的水洗布上衣,发白的牛仔裤。他额头淤肿,眼睛布满血丝。初次见面,我记得的仅仅只是这些。

后来,在北京中路的矮房子酒吧门前,经常见他席地而坐,弹着吉他,黑色的琴袋放在身体的正前方,里面一元、一角的零钱散乱一团,那是他的酬劳。他的身边坐着不少粉丝。一律穿着的冲锋衣、登山鞋,一副标准的户外行头,暴露了外来者的身份。有个女子拿着手铃,伴着音乐发出清脆的声音。苗荣看见我,似乎觉得面熟。我与他打招呼,并告诉他曾经在念酒吧见过,我叫顾野生。他微微一笑,邀我坐下。他把吉他递给我,来一首吧,我知道你会。他似乎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能力,站在他面前,所有的特质都被识破。他一开口,周围的人就开始嚷起来。我接过吉他,唱起许巍的《蓝莲花》: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

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现脚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

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恍惚的霓虹灯、呼啸的出租车、闲散的人群、高歌的狂热……我已经忘记那晚唱了多少遍《蓝莲花》,只觉得这首歌,最能表达当时的心情。歌词里面的自由精神煽动着每个人内心深处躁动的灵魂。不知道是谁买了一箱拉萨啤,于是就这样,十多个从天南地北来到拉萨的人,不知道名字,也不了解彼此的历史,在大街上喝着冰凉的啤酒,唱着《蓝莲花》。酒精刺激全身上下的感应细胞,苗荣沙哑声音,时而怒吼,时而低沉,时而兴奋,时而感伤。他不是专业的歌手,声音没有经过专业包装。他的声音粗粝,带着血腥的味道。我们听到那些被现实挫伤的音符,午夜的歌声冲破夜晚的寂静,感受到他身体内部灼热的温度。那些歌声与在场每个人的情绪一拍即合,整个北京中路狂热、兴奋、躁动不安。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典——信

    中华圣贤经典——信

    翻看此书,犹如聆听一位睿智而亲切的长者的谆谆教导。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金粟”。读书的人,或者说善于读书的人总是能从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是读书的乐趣,也是读书的智慧。阅读此书,你会发现这里有:最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最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最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它是一本让人如沐春风的经典导读读物也是一本让人心悦诚服的道德研修宝典更是一本让人茅塞顿开的人生答疑指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长路漫漫,吾辈上下而求索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崇智求真,虽片刻而不能止成功的缔造、幸福的获取、精神的锤炼往往始于对智慧的探求改变,可以从这里开始……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信仰文化

    信仰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图文版中国经典民俗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民俗故事

    AstheoldChinesesayinggoes:"Askaboutthecustomsandtaboosinanystrangeplaceyouaregoingtovisitinordertoavoidtrouble."Thisissoundadvice.Inthiscontext,inordertoreallyunderstandChineseculture,foreignersneedtolearnaboutChinesecustomsandhabitsfirst.
热门推荐
  • 锦庭娇

    锦庭娇

    原本奔着复仇而来,没想到除了复仇,这一世还有着仅属于她的精彩篇章……当她心满意足做回了高门贵女,某人却忽然阴恻恻在她耳畔呢喃:欠我的帐,不许赖!——————全文无异能,望周知……
  • 邂逅:南宋

    邂逅:南宋

    〓〓〓〓起点新作互助联盟作品〓〓〓〓架空历史小说:《邂逅:南宋》起点首发。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空有复国之臣却无复国之君,英雄白头,壮士迟暮,空悲切!明主何处?遑遑八百年,风云即会时,天命少年,破空而出,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能令四海烽尘消,万姓鼓舞歌唐尧。本书☆☆☆☆☆书梦阁☆☆☆☆☆出品..............书梦阁...................书起人生飞舟最爱博激浪............梦终辉煌骏马更须快策鞭.......
  • 导演世界

    导演世界

    李欢带着一个富含地球所有电影和电视剧的数据库穿越到另一个星球,这个星球除了娱乐,其余和地球一模一样,没办法,只能做导演了……
  • 漫威之终局之后

    漫威之终局之后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灭霸从来都没有输,也不会输。因为只要宇宙中还有生命,那么罪恶就不会结束!
  • 星辰语录

    星辰语录

    星辰万象新天,大陆世家丰年,天落非凡少年,将如何改写命运,一切尽在书中。
  • 洛武记

    洛武记

    灵气复苏,末世降临,凶兽纵横!在这个凶兽吃人,人吃凶兽的世界洛武该如何生存?
  • 快穿:甩了霸总男主

    快穿:甩了霸总男主

    所谓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掉。郦小妃,一个大佬级别的反霸总联盟的资深级灵魂读者,就那么接到了从天而降的一口锅,咳咳,不是锅,是系统404。404:宿主,我是甩霸总系统,我们联手,甩甩甩啊?郦小妃:不,我只想要同归于尽,弄死你这个辣鸡系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世媚妃

    绝世媚妃

    “恭喜尊主,神功得成……”一夜缠绵,暧昧的气息还没褪去,她的心就坠入万丈深渊,原来,她的身体只不过是他练功的引子。只因一个“凤掌得天下”的传说,她成了众皇子争夺的对象。然而,谁是真心?谁又是假意?破茧成蝶,红颜一笑,惹得狼烟四起。狼烟四起,却也只为红颜一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一生何锦江山愁

    一生何锦江山愁

    十八年前,汉源帝国皇帝听信谗言将镇边将军府一夜抄家。镇边将军府上下一百三十八口老弱妇孺一个不留。时值镇边将军夫人苏锦生产之际,诞下一对龙凤胎。为保将军一丝血脉,夫人艰难作决,自己与女儿留下做饵,为贴身丫鬟碧云与儿子挣得一线生机逃往江南苏家。在边疆奋力抵抗的镇边侯李栖梧及李家军众人得知消息后,放弃抵抗,诚降夷族。时隔十八年,苏家姐弟为替母报仇,设下重重圈套,誓将汉源江山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