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0000000003

第3章 80后遭遇的尴尬年代(2)

80后中虽然还有好多人没谈过恋爱,心底还是期望自己能谈一场真正的恋爱,然后和自己心爱的人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但是谈恋爱对80后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似乎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恋爱。

不管谈过恋爱还是没有谈过恋爱的80后,因为害怕失败,如今都不敢把太多的感情放在恋爱上。不知不觉到了结婚的年龄,可是80后很多人真的已经谈不起恋爱。

由此一来,80后败在了现实面前,已经谈不起恋爱了,只好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短暂的温存,然而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网上信息如潮如涌,不论是垃圾,还是精髓都让人疲乏不堪,即便天天在网上钓鱼,美人鱼呈现的几率却小于万分之一。

80后不像90年代的孩子们那样敢爱敢恨,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爱,哪怕是被拒绝。当80后们错过了好多优秀的异性,当自己心爱的男人、女人成为别人的老公、老婆的时候,自己只能偷偷抹一把辛酸泪,默默为对方祝福。为什么80后宁愿彼此都受伤,也不愿意把心中的爱说出来呢?或许是因为80后总是不确定对方心里是否有自己,于是在矛盾中把自己的爱情弄丢了。

80后也会去相亲,也会和不错的相亲对象保持联系。但似乎已经找不到恋爱的感觉,大家更像是朋友,谁也不肯付出太多的感情,担心到头来一场空。

相亲的时候,过多80后女孩都还保持着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风格,放不下原有的矜持,总认为男孩应该主动。而男孩子则更现实一些,觉得对方都这么大年龄了,不是小孩子了,没有什么好害羞的。当戴着有色眼镜短暂接触之后,双方都会发现对方的不足,再也提不起兴趣。

关于婚姻,女孩子们都在说,找个对自己好的男人就嫁了吧,不管自己喜不喜欢,结婚后都会对他好,生个孩子,踏踏实实过一辈子。男性朋友则是希望找个会过日子的女人,好好对她,安安稳稳过日子。因为男人在外面打拼真的很累,最大的期望就是有个温暖的家。当爱情演变成了这种模样,80后才发现,恋爱其实早已经离自己远去,剩下的只是婚姻、生活,与一望到头的平淡日子。

爱情离80后远去,结婚又像是完成使命,在亲朋好友的催促安排下艰难前行。当90后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谈论如何谈恋爱、如何换男朋友,还有如何送花玩浪漫的时候,80后只能偷偷地感慨:我们已经没有了谈恋爱的资本和勇气。就是那些在家长的压力下走进婚姻的80后,生活得也不幸福,在现实压力之下,当原先的恋人不那么温柔,变得爱发脾气了;当原先的恋人不那么勤快,变得懒散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感觉慢慢涌上了心头,对婚姻的美好向往慢慢成了遍布全身的痒痛,如果我们没有很强的抗压力,恐怕很难熬过三年之痒,这也是现今社会离婚率高的原因之一。

只有生存没有生活的一代

现在毕业的80后大学生就业之难,难于上青天!于是,不仅恋爱成了问题,就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尽管不少80后还怀揣着天之骄子的梦想,但面临的就业状况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已经完全不同了。据统计,2006年中国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激增至413万;2008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

当我们80后十几年寒窗毕业如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时,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业恐慌,至今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仍有100万人尚未就业。十几年教育投资却是竹篮子打水,社会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即便暂时找到了饭碗,结果也不是很理想,工资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次;月薪在1000元以下、3000~4000元之间和月薪为5000元以上,有的做着连小学毕业也能做的工作。真没想到,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弄了个大学上,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四级、计算机三级证,毕业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证也考到了,发现自己还是一个二百五。

有媒体报道说,工作不如意的青年纷纷找“半仙”为自己“指点迷津”,“半仙”们的生意由此一度兴隆。另外,还有网上流行的“扑克算命”、“星座游戏”更是让许多女生乐此不疲。

而同时,形形色色的新潮就业手段出现在了80后中。某女大学生多次求职未果,竟用撩人的低胸博取面试官的好感,还有的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女毕业生应聘时搭配一名优秀男生的“拉郎配”……

从何时开始,大学毕业生成了烫手的山芋?没经验、工资低、眼高手低;做最差的工作觉得丢人,找最好的工作又找不到,甚至很多企业对大学生的薪水定位就是300元,甚至于以试工期的方式剥夺了其应得的一点点工资,还不给缴纳保险,合同甚至都没有。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刚毕业时的豪情壮志早已退去,但是眼前的工作又总是如同鸡肋,弃之不舍,食之无味。就这么左看看、右瞅瞅,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了……

更闹心的,即便每月拿着微薄的薪水,还总是被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不管是待业啃老的大学生,还是在岗的职场80后,都在扮演着“猪坚强”的角色。

尤其农村出身的80后已经无路可退。家里含辛茹苦地供学,为的是有一天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到如今却要为自己的明天发愁,显然违背初衷,但又没有脸面回家。曾看到一个80后这样的感慨:我在上海,一个月三千多的低薪,毕业4年了,老家农村的。爸妈一直让我回去,可是我不想回去,回去了连小学没毕业的同学都比不上,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在外边,死活好歹的反正别人也不知道。一说起来,还觉着挺牛的,可是真要回去了,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想想企业给出的底薪越来越少,门槛却越来越高,600元可以雇一个大学生,1500元可以雇一个研究生,怪不得有人感叹现在的大学生“贱比大白菜”,贬值速度直追1992年的卢布。

大学文凭的贬值、糟糕的就业现状延长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周期,社会平均初次就业年龄一再被推迟。为了增加就业砝码,很多人不得不选择继续在校深造考研;反过来,考研热又加剧了就业难。有人比喻说,博士硕士找工作的难度,相当于女博士找老公的难度,此话听起来有些夸张,实则很真切。

小赵是北京大学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但是他一点没有出身名校的优越感,而是充满了焦虑和恐慌。他说,我家那边就出了我这么个研究生,而且还背着块“北大”的牌子,被父老乡亲给予了厚望,他们都认为我铁定能找到一份体面的高薪工作,其实自己心里压力很大……

据了解,研究生对薪资期望普遍在3500元到5000元之间,多数用人单位能够接受,但也有单位并不买账,一家医学中心开出试用期每月1500元的工资,一些医学硕士生大跌眼镜,声言:“难道我们还不如清洁工!”

就是出国留学归来的海归派也没有以前吃香了。澳洲求学归来的杭州人赵楠(化名),辞掉干了几个月的银行卡推销员工作,在家做了一段时间的“宅男”后,痛定思痛写了一篇《我们是怎样的一代海归》的文章,其中这样写道:

当我们没留学的时候,留学生回国是人才;

当我们去留学的时候,国外“教育产业化”了;

当我们从国外大学毕业,国外闹金融危机了;

当我们成为“海归”的时候,国人说,还真以为从国外回来,就是人才啦……

就算千辛万苦进了外商独资企业当白领,还是世界500强,才发现本来中国现在遍地是外企,500强有499家都在中国有分号。干白领的活儿蒙受宏大压力,天天加班挣得比民工又多不了多少,稍微发点怨言就有老外拍桌子:你他妈什么玩意儿,上午把你fire了下午我就能找一个!

带着这段《我们是怎样的一代海归》,不知是“海归”含金量在急速下滑,还是现今“海归”应该被重新定义了?

与人们薪水下降同时产生的是物价飞涨、人民币贬值。就拿中档的薪水4000元来说,一个月算30天,按22个工作日算,每天会有180元左右的收入,还算是不错的了。但是与10年前对比一下,幸福指数会急速下滑。10年前月薪4000,小日子会过得很滋润,现在物价飞涨,4000也显得捉襟见肘,除了每个月1000的日常开支,养房养车养儿很难吃得消。

如果是从事IT行业的那就更惨了。都说IT是碗“青春饭”,年纪大了靠边站。大部分程序员的黄金岁月是在24~28岁,“青春饭”挥霍的毕竟是年龄、体力和精力,当青春不再的时候,改弦更张另谋出路的压力依然存在。据调查,64%的白领丽人感到年龄带来的压力,“30岁恐惧”在这个人群中相当流行。另外,根据相关统计:备感职业压力造成心理负担的IT职员高达35%,70%的人35岁后不再从事IT行业。所以如果你没有升任管理层,不能保证每月拿到10000元的薪水,那就是个悲剧。因为20年前你还拥有青春,拥有激情,拥有父母这道护城墙为你遮风挡雨。20年后的你,痛苦经历过了,风波经历过了,青春也不再了,还背负了敬仰老人、哺育儿女的责任。

因此,有人说,摆在每个80后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个是努力,不懈的努力,争取到自己20年后的幸福;二是让自己逐渐适应城市小爬虫的定位,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对于将来发生什么事漠不关心,拥有幸福也好,惨淡收场也罢,像一只猪一样,过把瘾就行。

“做稳了房奴”与“想做房奴而不得”

80后的我们与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命运是同步的,在我们陆续走向社会后,中国传统的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这意味着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要承担中国转型的成本,承受巨大的生存压力。

就业难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直接问题,要工作经验的好单位去不了,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吧,不管什么单位,只要给一个工作岗位,哪怕工资只给个温饱呢,都愿意干。不说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高风亮节了,就为了自己能拥有一个想要的家,无论什么工作都愿意做。否则,跟人家高谈人生、阔论理想,那无异于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教别人“回”字的四种写法,然后讨一碗酒喝。

然而,停下来细想:家,家是什么?这个概念实在太大了,但至少要有房子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吧。有了家人,有了安心的居所,才会有成就事情的心思。但福利分房早已成为昨日黄花,住房公积金少得可怜,像F1赛车一样狂飙的房价让我们80后望尘莫及,辛辛劳苦工作了一年,才发现假如不吃不喝睡大街,一年攒的钱才刚买四五平方米住房,贷款住进新房一点都开心不起来--要还20年的贷款啊。

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鲁迅的杂文,名字好像叫《灯下漫笔》,里面有段话非常经典,大意就是中国人有三种,一种是坐稳了奴才位子的,一种是做了奴才而位子还不稳的,一种是想做奴才而不可得的。借用这句话,一刀下去,可以把80后的居住现状切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暂时做稳了房奴的人;一部分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

对于大多漂在城市里的80后,租房是他们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房价的攀升也带动租房价一路飙升。找房难、约中介、托熟人……好不容易暂时有了个窝,遇到的房东却让人闹心,蛮横、敲诈、黑心、失信,还要面临随时都可能被扫地出门的可能,住着总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80后们很渴望能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干瘪的钱包只能将其归入“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一部分人,也许只能在睡前再念遍海子的诗:我想有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还有一部分有着自己的居所,也只是暂时做稳了的房奴,看似沾沾自喜却自有黄连在心,家庭的经济负担越来越沉重,房子和孩子教育日渐成为自己脖子上的经济绳索,勒得越来越紧,透不过气来,每个月的工资不敢随便动,要先到银行交了月供,剩下的才能筹划自己的生活。跟朋友吃饭开始有点忐忑不安了,其他娱乐消费能减的都减了,开始习惯晚上躲在家里看书、看电视、看碟片,这样省钱啊。开始经常教育儿子要节约花钱,不该吃的东西不要买……呜呼,这个时代房价高昂,剥夺了我们这代人诗意地栖居的机会;同时,银行推出的许多金融产品,也让这代人得以痛苦地栖居,最后阿Q一番:痛苦地栖居也是栖居,总比贷不到钱、买不到房子、最后没地方栖居要强一些。

高房价催生的生活百态

当一向标榜个性的80后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次次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体时,穷忙族,蜗居族,蚁族,蜂族,啃老族……一系列反映现实生活状况惨淡、无奈的热门词汇也与80后结下了不解之缘。高起的房价让初涉社会的80后无所适从,于是,这些新名词成为了没房一族向现实社会妥协的产物。

裸婚族

近年,国内流行“裸”文化。从清华大学两名应届毕业生裸奔到三亚市大东海出现的“裸体浴场”,再联想到前些日子某位主持人的裸体俯卧撑,网络里实在裸潮汹涌,例如“裸身”、“裸官”、“裸捐”等,再到最流行的词语“裸婚”。在这里,当然不是指身体全裸地参加婚礼,在追随者们看来,没房、没车、没钻戒、不办婚礼、不去蜜月,也不宴请,大大方方地就把婚结了,这就是“裸婚”。

据了解,“裸婚族”年龄多在20至35岁之间,以80后居多,其中也不乏高学历、高收入的都市白领,在“裸婚族”看来,领了证就生活在一起,轻松自然,让“裸婚”如飓风般在这个城市刮过。

单身Q群

高房价下的单身80后,有了自己独特的自娱自乐方式。网络渐渐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单身群:天河××FB(腐败)群、××单身活动群……加入该群的多数是一些白领。

因为缺少了现代女性要求的择偶条件,本来还是以结识异性为组群目的的这群人,谈起交女友,却成为其敏感的话题。倒是每天都会在群上聊天打发时间,乐此不疲地发动了不少线下的单身活动自娱自乐。

黄铜级“租奴”

去年毕业来深圳打拼的刘先生现在梅林关外租房,现在的收入只能满足生存的需要,不敢买衣服,不敢生病,不敢打车,不敢下馆子,每天早上吃包子,中午、晚上基本是盒饭。“虽是本科毕业,总觉得自己像民工一样,每天早上至少挤1个小时的公车上班。自己完全是城市的一个过客,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职,也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没有工作!晚上,灯火辉煌,这里的繁华却不属于我!房租一提,我们就得搬家,越搬离市中心越远!”

钟摆族

同类推荐
  • 我是快乐交往达人

    我是快乐交往达人

    友谊,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写出了无数优美的诗句去赞美和歌颂它,我们也徜徉其中,感受着它的魅力。
  • 做人做事做到位

    做人做事做到位

    本书不会告诉你如何闯荡商海,但会告诉你如何减少公司里的阻力,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百分之百转化为业绩,让自己的付出真正得到应有的回报。
  •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也许,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拆掉思维里的那些墙,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快乐、自信和幸福。从“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须一点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就此大不相同。
  • 感悟父爱伟岸如山

    感悟父爱伟岸如山

    人生,路漫漫,悠远长。任何时候,心怀一份感悟,生命就多一份智慧和丰富。所谓思君不见,日怀念,在感悟中留存一份记忆,在思念中保有一份真诚,生命的意思也就在这里慢慢延续。本套丛书是心灵感悟之文章集大成,每篇都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 HR不会告诉你的那些面试技巧

    HR不会告诉你的那些面试技巧

    本书将面试中的技巧分为了四大板块:准备篇,主要介绍如何在面试之前做好准备,包括资料准备、形象设计,以及心理准备。战场篇,主要介绍面试时的一些应对策略,如何和HR巧妙过招,同时还包括一些面试礼仪等。案例篇,把技巧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从成功中获得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篇,对前文所述的面试技巧做一些总结。
热门推荐
  • 男扮女装混女校

    男扮女装混女校

    从小就长得像女生的岑硕最讨厌被人说成女生,之后所有说他的人都被恶整了一顿。在他还是小包子的时候他遇到了夏莹,并且被叫了好几次“小姐姐”,当时的他并没有去揍夏莹,良好的教养让他不会控制不住去打女人,但这个仇怎么能不报呢?当然要报。于是岑硕从小就开始策划怎么赢回来,在上高中那年他去了她所在的女校--英兰高中。想知道都发生了什么,欢迎开始阅读。
  • 一轮寒月寄明宫

    一轮寒月寄明宫

    婚姻失利,家族遇害,正值国破山河亡时,她抛弃家族的仇恨,肩负起了拯救万民的重任。
  • 爆笑穿越之呆萌倾城妃

    爆笑穿越之呆萌倾城妃

    带着手机,充电宝穿越,有木有觉得很奇葩!我也是第一次写这么奇葩的小说她本是卖充电宝的小贩,无意中听说百年难得一次的穿越之门在今天为有缘人而开,在穿越之门面前,她意外被选中,拖着一箱充电宝,拿着两部手机,不情不愿地穿越到了玄羽王朝……待她与两部手机和一箱充电宝会在古代发生什么事情呢?即将要回归现代时,她竟不舍离开他……她能跟萧玄翊幸福的在一起吗?
  • 妖妃惊华:绝色邪君宠妻无度

    妖妃惊华:绝色邪君宠妻无度

    北境有女,纨绔无知,不学无术。却于某日,脱胎换骨!抱大腿,进檀华,闯秘境,夺灵宝,创神阁……五境闻之变色,风云再起!——在此期间,此女幽幽叹息:“什么都有了唯独缺个床伴。”一男子渐步走进,望着此女:“你观本座够资格否?”此女看他一眼:“恐撑不过一个时辰,不妥。”男子淡淡一笑,一把将此女丢之床上:“夫人不妨试试,看看撑不撑的过一个时辰。”“……”之后此女未下的了床。
  • 终极外传之271班

    终极外传之271班

    阿修罗与天人的决斗。只因阿修罗界没有美食,让他们肚子饿饿的,天界没有美女。天界不想和阿修罗斗,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让271班的同学上天去帮助天人,只要升到一百级,就可以上天界去了。来吧!阿修罗等着你,你敢不敢?
  • 邪谱

    邪谱

    武侠没落,是没有好的作品?还是跟不上潮流,满足不了快餐式的小说?好吧……我不清楚……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够找到共鸣的人,唤起你对武侠的一点点痴迷。-------------------------------------------有人的地方,听说就叫做江湖,因为人才是最复杂的物种,人们的喜怒哀乐往往不在于表,不如动物变现的那么直接……喜与悲,血与泪,往往归咎于情!一把剑,至邪之物。一个人,比剑更邪。一条路,必死之路。一段情,义字当头。夜无双就是那个至邪之人,他手握的就是至邪之剑,他的路就是必死之路,他的情,便是义字当先!……
  • 震世空间

    震世空间

    赵爽自从得到五神环之后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市长、省长想见他一面、对不起,请问您有预约吗?
  • 逆古苍茫

    逆古苍茫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弱肉强食,强者为尊,仿佛一切都只能顺应天命。不!我楚辰偏要与这命运斗一斗。万古传奇,舍我其谁。
  • 人类最终进化

    人类最终进化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却没想到莫名其妙闯入一个惊天秘密……进化,究竟是为何开始,人类进化的终点又在哪里?
  • 神冕云川

    神冕云川

    云川,一个稍微有点修炼天赋的人。但是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让他知道了自己的不同。天元宗,天域雪域,北冥极原,九龙阙......千古造化之地,他修炼到巅峰,只是为了弥补自己当初犯下的遗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