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7200000001

第1章 成书缘起

实话讲,有条件为昌臻老法师写传的人,在他的四众弟子中,不乏其人。论知识、文采、修为、与法师的关系,我都嫌不够。然而为老法师写传的殊胜因缘,就这样落在了与他缘悭一面的我的肩上。我想,这里面一定有它内在的因缘。

话还得从头说起。

2009年初,在一次地震灾区汉旺行中,我与居士弓箭、昌老的侄子林成高居士认识了。

2009年8月的一天,我接到弓箭的电话,为做《隆莲法师一生》的光碟,她需要能海上师的照片,希望我能提供并到爱道堂和她见面。

在我们聊天中,她问我,海公的书写完后,打算写谁的?我说:没有打算,我随缘做事。如果要说写,我想写惟贤老法师,因为亲近他老人家很多年。但听说已经有人在写,就随缘了。弓箭说,你是修学净土的,你要写就写昌臻老法师,他专修专弘净土,很值得一写。还有,你要写就赶快,他老人家九十多岁了,如果你要写,我就去找林先生,他们家有很多法师的资料……

听完弓箭的话,一种写作的感觉在萌动。我说,好,下一部传记就写昌臻老法师。不过一切随缘,我们看因缘,该我做的我躲不了,不该我做的争不来。我们约定有机会和林先生一起见面商谈此事。她还叮嘱我,你先准备老人家的资料。

日子在平淡中一天一天溜走。唯一的改变就是我在做完自己的定课后,开始阅读、搜集昌臻法师的资料。

11月初,我们终于一起见面,这是我与林先生第二次见面。他说法师很低调,不愿意有人写他的传记。不过我们可以先准备,等元旦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去寺庙里和师父见见面,再说这个事情。我说,没有关系,大家随缘。

12月25日,我从成都赶往都江堰一寺庙打佛七。

12月26日,寺里打佛七的第一天。晚上,大回向时,主七的师父领众说:“愿今天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今晨8:20圆寂的乐至报国寺昌臻老法师,愿他往生西方,乘愿再来!”我听了,心里竟只有一句佛号不断地念。回到房间打开手机,有一条林先生的短信,他告知了我昌老圆寂的事情。

12月29日,接林先生短信,叫我与他联系,说有要事相商。

12月30日,我应林先生之约下山回到成都,加入了他们做法师光碟、传记等的小组,31日和林先生、弓箭等匆匆赶往报国寺,参加法师荼毗法会并作搜集、采写法师传记资料的工作。有幸送法师最后一程!

没想到,与老法师的初次见面,竟是以永别的方式!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报国寺于我并不陌生。十年前,我曾到过寺庙拜祭离欲上人的墓。当时的路还没有现在的好,在回来的路上,我们车的后轮飞了出去,而司机竟不觉!大家把刚从斜坡上滚下来的轮子捡回来,把轮子安上,这时候,缺一根像卡子一样的零件,把轮子卡住。大家在四周到处找类似于铁丝一样的东西。我突发奇想地对他们说,你们把我手提包上的这个环弄直试一试,看行不行?病急乱投医,没有想到,不长不短不粗不细的刚刚好。

司机壮着胆子,慢慢地把车一点一点地往前开。等我们开到乐至县城修车处时,他已经紧张得衣服里外湿透。修车的师傅看了后,极度惊讶地说,你们简直是烧了高香,运气好到了头。这时候我们回想当时的情景,才开始后怕。

这件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我没有觉得它有什么特异之处。直到这次到寺里参加老法师的荼毗法会,在采访了不少居士,听了他们告诉我一些有关离欲上人和寺庙的事情,以及4月,我在成都采访上人的弟子惠老居士,听她讲了不少自己经历的离欲上人的神奇故事后,尤其是,一个朱居士在静坐中,见到离欲上人,上人要他记下一首偈子,还纠正他写错的字,这首偈子如下:

华不减兮魂不歇

一派前川波未揭

本是清风浮云海

万古渺溟在乡宅

我似有所悟,才回想到十年前的经历,实属神奇。我想,我与离欲上人、与报国寺、与昌臻法师一定是有前缘。所以,才能接写这本书。

当我们到报国寺后,只见各条道路上依次放满了各界送来的花圈,阿弥陀佛的佛号声,在空中回荡着,寺院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老法师安放在离欲念佛堂内,上下念佛堂内共有几百名僧众在念佛守灵。

我缓步进入灵堂,向法师顶礼三拜。只见法师躺在鲜花丛中,身上盖着红色的袈裟,头戴着黄色的帽子,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表情是那么的安详自在,像一位熟睡中的长者!我甚至觉得法师没有走,他就是累了在休息,明天,他还会起来给大众讲经说法,在寺里还能见到他飘逸的身影!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开始了紧张的采访工作。无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无论是有文化还是没有文化的,在他们的讲述中,几乎是如出一辙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持戒谨严、重因果、有学养、惜福、慈悲、谦逊、和蔼可亲的长者形象。他从不作高声大语,却以他平地践行、无声润物的真教化功德,影响着大家,改变着大家。

在采访过程中,我慢慢走近法师,他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丰满起来。

让我遗憾的是,昌老在世时,我们缘悭一面;欣慰的是,我送了他老人家最后一程。没有想到,我和法师的缘分竟是这样开始,而且越来越深。

肩负写传的重任,我开始走进昌老,并且以采访、阅读、聆听等方式,走进法师的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走进法师的不同阶段,和众多人心中一样的疑问,才慢慢解开:那就是,离欲上人为什么要选时已75岁高龄的张妙首做报国寺的住持?这在中国佛教史上,可谓千古一人。他们师徒的内在契合,是我们仅凭外相所不能认知的。

然而,当你走进曾经的张妙首的生长环境和不同的修学阶段,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你会为离欲上人的慧眼而叫绝,会为张妙首身为在家人,实为出家者的学修生活和做人准则而心生敬佩。出家,对他而言,不过就是现一个僧人相而已,内里,他早就是一个出家人了。一个法师说得好:昌老做居士的时候,就做得很好了!

因此,对昌老资料搜集和阅读的过程,也是自己向老法师学习的一个过程。

由于法师没有年谱,散见于文字和网络的多是既有资料的归纳整理,且内容多重复,而作为写传记最重要的纵向的、生活的资料,则很缺乏。为了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和细节,我看了亲属们为法师录下的大量视频资料,听了侍者能慧师父随侍昌老时,录下的许多珍贵录音,前后采访了他的亲属、同事、领导、弟子等几十人,并且相互求证,力求做到下笔之处言之有据。

所以,此书的内容一是根据老法师留下的文字、视频、录音整理,二是依据采访他家族、弟子、领导、同事所讲述的内容,三是参考现有的他人所写文章及自己搜集到的历史背景资料。同时借采访写作的经验,突出重点,粗细结合的去表达法师的一生。

此书整体定位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尽最大努力贴近法师,而在语言风格上,选择沿袭老法师喜欢讲故事的方式:朴实、亲和、真诚。

我想任何一部用真诚心写出来的作品,都不需要附属任何无谓的花哨之语。尤其是写昌老这样一部传记。昌老一生,不是伟人,不是豪杰,他只是一个老老实实按照佛的教诲去讲去行的人!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让人去记述,也没有永垂不朽的伟绩让人传颂,他有的只是一个求道者的言行和境界,然而正是这一点,才是那么的可贵。要写这样一个人的传记,我知道必须要从心灵上与他有交汇,所以整个写作过程,也是我对净土法门的一个学修过程,当然,老法师的境界是我这样的凡夫到达不到的,可法师的人格魅力和开示,时时在影响着我,改变着我。

就我的收获而言,我找到了一位修学的导师,一位我一生修学净土的楷模!

昌老在我的心里,是净宗学人修学的典范,是因为:一、他性格里的低调、坚忍,没有凡俗之见;二、淡泊名利,无有分别,看破生死,信深、切愿、行真;三、献身佛教,舍我济人,无我利他,充满性灵光辉;四、从不作高声大语,却平地践行润物无声。昌老的示现住世,是人类道德力量的一次强力释放!昌老在自己多姿多彩、历经苦难的传奇一生中,表现的却是平淡、谦诚、恬静,而这正是人生最难到达的境界。昌老的语默动静,都是庄严示范。让所有有缘接触他的人,无不感动和受益,这是圣者的光辉,是法师多生多劫以来德行的累积。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我们,是无法企及的,然而这正好是我们心灵的一面明镜。

我之所以景仰法师,便是他的学佛境界正是他的生活艺术。老人常说,要“深信因果”、要“严持戒律,弘法利生”、“学佛先学做人”、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学佛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到哪里去学佛”。法师教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积累往生资粮。他的开示,正是净宗学人的修学方法和目标。

当一个老人用他的一生去实践弘扬净土法门,最终把佛法的真理、往生的事相真实不虚地示现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让我们走进昌臻老法师的世界,和他一起,持一句万德洪名,回家吧。

好了,请翻开书继续阅读,去看这位老人是如何为我们留下他的精神舍利的。

同类推荐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热门推荐
  • 叛逆女王乖乖从良

    叛逆女王乖乖从良

    “江圣凌你要是还学不乖我抢的下次可就是你初夜哦。”李夕郁俯在江圣凌耳边邪肆说道“哦、那欢迎来抢。”江圣凌顺势揽过李夕郁的腰“不过是我强你。”
  • 暖婚之叶少的心尖甜妻

    暖婚之叶少的心尖甜妻

    “谢小姐,你觉得我们的关系是不是可以更近一步?”叶少禹看着面前美丽的女孩,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沦陷了。“这我还不能决定……我有两……”谢灵韵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妈咪,我觉得这个男人挺不错的,拿下他,我们吃穿就不用愁了!”谢宇翔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两眼放光的看着面前和他十分相似的男人。“嗯嗯,妈咪,哥哥说得没有错哦!我觉得这个叔叔看起来很亲切呢……”谢歆彤二话不说直接坐到叶少禹的腿上。
  • 虚空天使之蝶乱雨落

    虚空天使之蝶乱雨落

    Vanityangelwillcome,angeldevilisgoingtowakeup.Hellofheavendoortoopen,welcomeyourcoming.【虚空天使将要降临,天使恶魔将要觉醒。地狱天堂之门将要打开,迎接你的到来。】
  • 德意志之歌

    德意志之歌

    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虚无,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一场又一场的任务,攻克堡垒,拔掉据点,占领城市;队友一个一个倒下,亲人一个一个失去,信心一次又一次破灭,战争!带来的血与恨,摧残着人们。彼此的猜疑,互相的信任,永远的伙伴---拿起枪支,继续你的战争,没有命令,不许撤退!-----本书读者群614305791,欢迎加入提出意见交流,群内不定期开发活动
  •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我全力主张短小的作品,因而如果我办一份幽默杂志的话,我会给一切冗长的东西打上叉叉。——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诙谐、幽默、讽刺,短小精悍而寓意深刻。他极其善于从凡俗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创作素材,通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在不动声色中直击生活的本质。契诃夫将小人物的生存境遇与俄国的生活现实相勾连,或调侃、或戏谑、或嘲弄,其背后充满了对于小人物的包容和深沉的爱,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雄阔的社会现实。“只需一个词,他就能创造一个形象,只需一句话,他就可以创造一个绝妙的短篇故事。”
  • 异能宝宝驾到

    异能宝宝驾到

    五年前她们还是甜蜜幸福的恋人是什么让他们分离,是什么让他们相爱却无法在一起,萌宝的出现会让两人的感情出现转机么?一场车祸的发生是意外还是人为?且看萌宝如何与人斗智斗勇最终萌宝会与他的爸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么?
  • 论抒集

    论抒集

    【诗歌向】这是冗杂而繁复的故事,一切都是在我拥有了光明之后,且听我娓娓道来.....主人公我就用第一人称来续写啦,这整部诗歌都是他从获得光明开始,虽然生命短暂,但是也要勇敢生活。永不言弃,做最好的自己。
  • 我会在原地等你爱我

    我会在原地等你爱我

    宋成你有爱过我吗?我.....对不起没事我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爱我
  • 豪门世家:总裁的天价影后

    豪门世家:总裁的天价影后

    我以为,你说爱我的期限,是一辈子。——许诺
  • 古代奇宝

    古代奇宝

    世界各地,历朝历代,总会有那么一件神奇的宝物。而打它们主意的人,也总会付出血的代价。埃及法老的地下宫殿、玛雅文明的丛林遗迹、所罗门王的深海宝藏、华夏帝陵的千古禁地等等的一切,尽在《古代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