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6400000028

第28章 支持与反对(3)

比尔吉达·荣斯多蒂尔(Birgitta Jónsdóttir)是一名作家和诗人,曾经是维基解密的早期成员,现在是冰岛议会的议员。她在 2011年 1月 12日接受一家加拿大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她已经离开了维基解密组织,但她愿意“坚定地支持他,不怕给自己惹麻烦”,保卫这个解密机密文件的组织,反对美国政府和其他人对其攻击,因为这么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荣斯多蒂尔并没有过多地谈论阿桑奇,只是说:“维基解密比朱利安·阿桑奇要大得多。”荣斯多蒂尔回忆了 2010年和阿桑奇的团队一同工作,完成了“平行杀戮”的视频。她记得,在一家拥挤的咖啡馆,阿桑奇第一次给她展示了这段视频,当她看到美军直升机向一辆平民车辆轰击的时候,忍不住大哭起来,自那一刻起,她决心帮助维基解密将这段视频公之于众。

在编辑完这段视频之后,她又不遗余力地到处向各国媒体推介,该视频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在美国外交电文泄密之后,美国政府已经启动《反间谍法案》准备对阿桑奇立案起诉,同时,美国司法部已经接到了法院的命令,强迫推特透露一些信息,包括为维基解密工作过的荣斯多蒂尔、阿桑奇、荷兰黑客罗普·贡格里普(Rop Gonggrijp)和美国程序员雅各布·阿帕尔鲍姆的短消息、IP地址以及其他细节。荣斯多蒂尔说她坚决抵抗这个命令,并且已经要求电子前哨基金会帮助捍卫她的权利。她说:“我们必须都站在维基解密背后并捍卫信息自由和言论自由。”她在 1月 11日出席一个在多伦多大学举办的活动时这么说,她同时号召媒体支持该组织,她还说:“即使他们将维基解密斩首,还会有一千个头冒出来。”(这气势大有“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味道。)荣斯多蒂尔提到了 2009年她与阿桑奇在冰岛会面的时候,提起她所在的政党向冰岛议会提出了“冰岛现代媒体法动议案”,当时阿桑奇正在寻找一个“透明度避风港”能够帮助维基解密,或者容纳其生存。IMMI立法的目标是帮助保护信息自由和像维基解密这样揭秘文件的泄密者,冰岛作为一个整体也对此感兴趣,因为许多人相信如果有更多的揭秘者,就能帮助这个国家避免 2008年的金融危机了。荣斯多蒂尔表示,尽管非常不适应从政的工作,作为作家和诗人,她对政治是外行,但也并非完全是不利的,有时她也能以独特而新鲜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包括推动 IMMI的立法。她说该动议案背后的理念在 2010年夏天进行的一次投票中得到了冰岛议会一致的支持,这个理念就是要创造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自由和揭秘保护的立法。为此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他们考察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保护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法律,从中挑选出他们认为最好的,以备立法准备之需。“互联网正变得越来越工业化和公司化,”荣斯多蒂尔说,“我们必须确认我们不失去我们的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一旦《现代媒体法》正式通过,冰岛有可能变为世界上言论和信息最自由的国家。

阿桑奇最坚定的支持者就是他的前辈,1971年以泄露五角大楼文件著称的丹尼尔·艾尔斯伯格。在其短暂的历史中,维基解密吸引了严肃的关注和崇敬,特别是来自这位(也许在阿桑奇之前)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揭秘者。正是艾尔斯伯格在 1970年代早期泄露了大量秘密材料,众所周知的五角大楼文件,揭露了美国政府是如何一再地对关于他们在越南战争中的行径撒谎的。艾尔斯伯格由于这样仗义执言而付出了一个高昂的代价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泄密给媒体而被起诉的人。而且,他指出他是第一个因为“向美国公众揭露信息”而遭间谍罪起诉的人。艾尔斯伯格曾经被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称为美国最危险的人。现在,艾尔斯伯格,一位口齿清晰、精力充沛的 75岁老人,将接力棒传给了阿桑奇,并且还要更进一步。他同意阿桑奇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人的一个很好的人选”,并且阿桑奇“应该对此感到自豪”。他早就提醒阿桑奇,称五角大楼已经召集了一个行动小组来追踪阿桑奇,动用美国庞大的情报搜集和监控机器,试图抓到他。

丹尼尔·艾尔斯伯格(1931—)有着与曼宁同样的经历,只是时间早了近 40年。1964年,艾尔斯伯格出任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约翰·麦克诺顿的特别助理,1971年因私自拷贝并向媒体提供五角大楼机密文件为世人所知。作为高级情报分析员,艾尔斯伯格有机会接触大量美国国防部的机密文件,在整理这些文件的过程中,他被一系列的越战真相深深震撼了,因为这些文件准确无误地告诉他,前约翰逊政府的一些高官如何为了一己私利和政绩,一步步地误导美国民众,使美国陷入战争,导致数百万越南人和 36万美国官兵身亡。在所有接触的文件中,艾尔斯伯格决定将五角大楼文件公之于众,该文件也称《美国 -越南关系,1945—1967:一份国防部预先研究》,是美国国防部对 1945—1967年间美国在越南政治军事卷入评估的绝密报告。在搜集完这份长达 7000多页的绝密文件后,他向以如实报道著称的《纽约时报》提供了这份文件。 1971年 6月上旬的一个星期天,《纽约时报》首次以头版报道方式发布,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在 199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称,五角大楼报告“说明在除其他一些事项外,约翰逊当局系统地撒谎,不仅对公众,对国会亦如此”。由于被披露报告主要涉及约翰逊和肯尼迪政府时期,并未直接针对当时执政的尼克松,起初尼克松对此并未有所作为。然而,基辛格却认为若不对出版施压,会对未来保密产生负面影响。尼克松这才决定对艾尔斯伯格下手,他于 1971年 6月被捕。于是,修理艾尔斯伯格的大幕拉开了,同今天美国整曼宁和阿桑奇如出一辙,在一盘后来被解密的录音带中,身为总统的尼克松说话的口气与“黑手党”老大一模一样。尼克松说:“让我们将这个狗杂种投进监狱。”基辛格说:“我们已经抓住他了。”

尼克松又说:“不要担心对他的审判 ……我们要用新闻媒体审判他,用媒体将他整死 ……明白吗?”基辛格和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附和着说:“明白。”他们决定威逼他的心理医生将艾尔斯伯格抹黑成一个同性恋,并通过媒体宣传把他搞臭,逼他自杀。同时,他们还计划派打手进入艾尔斯伯格家,摧残其肉体,只不过事情败露,才未得逞。尼克松政府随后以窃取军事机密等 12项重罪起诉艾尔斯伯格,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 115年的牢狱之灾。幸亏后来尼克松因“水门事件”倒台,法官才在各方压力下宣布将艾尔斯伯格无罪释放,从此他成为了美国人的反战英雄。

阿桑奇在伦敦被捕之后,2010年 12月 7日,艾尔斯伯格连同包括 5名萨姆·亚当斯奖获得者在内的前情报人员和政府官员联合签署了一份支持阿桑奇的声明。这份如战斗檄文般的声明表明了这帮老揭秘者对阿桑奇这样的后辈们的鼓励和支持:“维基解密逗引着透明性这个精灵逃出了一个异常昏暗的瓶子,而在美国靠着秘密发迹的最有权势的势力正拼命试图把这个精灵塞回瓶子里。……《真理报》最近的一篇评论指出:‘维基解密所做的事情让人们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对政治冷漠 ……毕竟当权者所犯的罪行可能是令人窒息的,而爆发出来的无力感也可能是令人瘫痪的,尤其是当那些政府中的罪犯几乎总是能掩盖他们的罪行。’……因而,巴拉克·奥巴马、埃里克·霍尔德(司法部长)以及所有那些满嘴仁义道德、正义责任的人应该感到耻辱,他们允许战犯和施暴者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美国人民应该感到愤怒,他们的政府已经从一个标榜自由、正义、宽容和尊重人权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有着犯罪、掩盖、不义和伪善倒行逆施的国家。”老艾找齐了一些老哥们为阿桑奇撑腰,他们一同谴责:美国一些媒体叫嚣着要捉拿阿桑奇,更有嗜血的政客要干掉他,瑞典政府试图给他抹黑。声明谈到维基解密的动机,称他们要的就是简单的真相和对人权的关怀。用狄金森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任何东西 ……比朴素的真相来得更有力。”用曼宁的话说就是:“我只想人们看到真相。”用阿桑奇母亲的话说就是:“靠你所信仰的东西活着,为一件好事站出来 ……他(阿桑奇)看到了他所做的事情对于世界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愿意的话,与坏事做斗争。”声明强调,美国人与世界人民一样,需要摆在面前的真相来进行价值判断。有了维基解密,人们就能更好地看到真相。 2010年 12月 31日,在接受民主当前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老艾将曼宁和阿桑奇的揭秘行动与自己的揭秘行动进行了比较。他说:“我听了司法部长霍尔德刚才在你们的节目中的讲话,我意识到他同 40年前五角大楼文件爆发时的司法部长米切尔处在相同的位置上。”其实,老艾并不是第一个揭秘的人,但在他之前的揭秘者却没有一人受到起诉。为了对付老艾,米切尔动用了 1917年的《反间谍法案》来对付他。今天,曼宁很可能以同样的罪名受到起诉,阿桑奇也正因为其网站揭秘行动而被加上不实罪名。在美国的法治体系中,拥有光荣的保障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宪法第一修正案》,“我们并没有一部法律能够判定他们 ——维基解密、《纽约时报》和朱利安·阿桑奇 ——所做的一切是非法的。”因而,艾尔斯伯格说:“如果我今天泄露五角大楼文件的话,同样的修辞和同样的罪名就会落到我头上。我就不仅会被称为一名叛徒 ——那是我那时所给的罪名,是既错误又带诽谤的 ——而我现在会被称为一名恐怖分子 …… 我不是一个恐怖分子,阿桑奇和布拉德利·曼宁同样也不是。”不同的时代,措辞总会跟上时代,例如老艾说中情局在不同时候,都避免使用“杀掉”(kill)这个词,而是使用诸如“抵消 (”neutralize)、“消除”(eliminate)“极端偏见”、(with extreme prejudice)和“终结”(terminate)等等措辞,以掩盖杀人的行动。 2011年 3月 15日,还处在严格保释条件下的阿桑奇受到邀请,在剑桥大学学生会(CUS)发表了一个演讲。因为这是阿桑奇在 2月 24日法院宣布他将会被引渡到瑞典受审以来的第一次公开露面,因而备受关注,现场被多层保安围得水泄不通。他在揭露别人秘密方面的技艺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但阿桑奇自己在剑桥学生会的露面却远非一个透明的事件。在会场外面四周的墙上到处都贴着海报,警告任何学生不要将这位维基解密创始人的讲演内容泄露出去。海报写着:“不得摄像、拍照或记录,违者将被驱逐并取消会员资格。”

除了牛津大学的两家学生报纸的记者被允许进入会场外,所有英国媒体都被拦在了会场之外。演讲的开始,阿桑奇表达了对入场限制的看法。他说:“对我而言,他们禁止录音的规定有点儿严格,但我在某种程度上支持它。否则,演讲就会变成一场媒体发布会。”同时,提到自己的保释状态,阿桑奇表示“能够走出房间真好”。剑桥学生会主席劳伦·戴维森(Lauren Davidson)说:“我们有时让媒体进入,有时不让。我们是一个私人成员的俱乐部,并且我们的目标是给予我们的成员能够接触当今社会最有意思和影响力的人物的机会。”

阿桑奇在此次演讲中提到了突尼斯的局势,突尼斯的一名水果摊贩以自焚的方式抗议政府腐败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群众运动,阿桑奇表示,维基解密所公布的美国政府外交电文中提到了美国对突尼斯当局的军事援助,也是引发群众对政府不满的重要原因。在此次演讲中,阿桑奇也表达了对网络空间已经达到了极限的担忧,就如同它被作为一种揭秘重要信息的手段,网络也被国家当做了压制言论和监控反对的声音的手段。“当互联网成为一股坚持政府应承担责任的巨大力量,同时,它也成了史上最强大的间谍机器,”阿桑奇说,“这并不是一种对言论自由有利的技术。”演讲结束之后,听众对于阿桑奇的意见也是激烈地分成两派。一位三一学院的 20岁的数学系大学生乔纳森·李(Jonathan Lee)说:“总的来说,我认为他所做的事情是异常杰出的。我认为他向我们证明了政府保存着大量信息列为机密,而其中的大多数应该向公众公开。”还没等他说完,他的朋友,一位 18岁的法律系学生克里斯·蒙克(Chris Monk)回答道:“噢,得了,大多数那些揭秘的东西我们已经知道了。而我不得不同意有些信息需要保守机密这样的想法。我的意思是,将恐怖袭击的目标清单揭秘有什么好处呢?”而另一些人则更关心阿桑奇个人的透明度。“我尊重他作为一个人,以及他所做的事情和维基解密所公布的信息,”一个 19岁的住在剑桥的一名牛津的学生罗宾·麦基(Robin McGhee)这样说,“但是作为一个支持公开性和透明度的人,我严重保留对他的看法,他把自己的故事看得那么紧。”不过,相比于其他人,世界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已经将阿桑奇的那点儿事差不多快抖落完了。

维基解密的工作并不因为阿桑奇身陷性侵官司、人在埃林汉姆庄园而停止,网站继续爆料,挑逗世界的神经。在经历了最近几个月的解密低谷期之后,2011年 4月 8日,在接受一家以色列报纸《特快新闻》(Yediot Aharonot)的采访的时候,阿桑奇重新在新闻媒体露面,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在英国的那座庄园里否认了最近对他反犹主义的指控,指出这些指控是“彻头彻尾捏造的”,旨在损害维基解密同那些犹太捐助人和伙伴的关系;并表示将在他那备受争议的维基解密网站上公布更多的文件解密,这次网站的焦点将转向以色列。以色列在 2010年的大规模揭秘事件中逃过一劫,未受到多少损失,但阿桑奇宣布要在近期解密 6000份与以色列相关的文件,估计会让以色列好受。此次揭秘还将包括部分有关阿拉伯国家的文件,阿桑奇还告诉这家以色列报纸说:“我们最近解密的文件对阿拉伯国家的反叛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另外有美国使馆的电文声称,如果在突尼斯出现一个由军方支持的民众反叛,美国将支持军方。

同类推荐
  • 苌弘演义

    苌弘演义

    传说盘古王开天辟地,女娲氏取石补天,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然而传说终究是传说,比不得史书上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
  • 晚清枭雄袁世凯

    晚清枭雄袁世凯

    不得不说,讲述袁世凯的故事,是一件令人颇为伤神的事情!这种伤神,当然因为袁世凯这个人是难以盖棺定论的。时至今日,人们对于袁世凯,依旧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论。按照这种趋势,估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情况都不会有所改观!不过,阅读袁世凯的一生,有一点评论倒是可以确定下来的:袁世凯绝对是那种有着多面性格和复杂心灵的历史巨人。先来看看袁世凯复杂、多面的性格吧!毫无疑问,对于袁世凯,是很难用现在某些教科书式的善恶标准评论的。袁世凯身上的确有恶,比如他贪财好色、凶残跋扈、独断专横……然而,袁世凯身上也有善,例如他勇于改革、励精……
  •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物理学家,“创造20世纪的人”。他的名字是——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而他与爱迪生之间的“爱恨纠葛”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在注重科技创新的今天,特斯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毫无疑问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卓别林

    卓别林

    卓别林是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他作为伟大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他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卓别林一生主演过八十多部影片,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如《安乐狗》、《狗的生涯》、《寻子遇仙记》、《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总是寄同情于穷人,而嘲弄那些富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喜剧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又使人笑后感到泪水的苦味,充满了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
热门推荐
  • 一句话叙一个故事

    一句话叙一个故事

    一句话一个故事可能没头没尾可能有糖有刀可能古代可能现代可能未来
  • 一念情殇:缘起缘落

    一念情殇:缘起缘落

    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远恒集团独生女,可是谁又知道,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是天之骄子,以我为中心,在让她抵达幸福的巅峰时却又将她推入万丈深渊,爱她至深后却也伤她至深:他是韩氏集团继承人,对她由最初的厌恶到深爱,得知真相的他,却发现,他已错过了花开,错过了她!她爱他,爱的不顾一切,爱的没有尊严,换来的却是他与别的女子的一夜缠绵;他爱她,只想让她幸福;一个冷傲霸气,一个深沉睿智,一个是她的挚爱,一个是爱她最合适她,待揭开谜团,水落石出,残忍的真相再次将她推入无尽的深渊,将他们之间割出一条巨大的鸿沟,情感的背叛,母亲惨死的真相,重重阻挡,她该何去何从?
  • 飞鸟奉朝之问情篇

    飞鸟奉朝之问情篇

    四分的天下,慢慢被撕破的和平假象。在其中的人们,无论是帝王、将臣、平民还是本应在闺阁之中的少女亦或是在书香中沉沦的士子,都逃离不了这命运的安排,卷入了其中。最后,他们的爱恨、情仇、恩怨、是非、取舍,能否让他们的命运有所改变?他们的执着、坚持,是否能够留得心爱的人在身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者有迷一路伴行

    王者有迷一路伴行

    主要介绍了,一个小伙子为了自己的游戏梦想拼搏的事情……
  • 浮珑妙记

    浮珑妙记

    浮珑阁内小日常:片段一∶“老板娘,我回……”“嘭。”赤司还没有说完就被老板踹了出去。“下次再加个娘试试。”“你本来就是娘……唔,唔。”九沧上去一把将赤司的嘴捂上。“赤司别说了,老板要生气了。”片段二∶七尾:老板,在不老板:干啥七尾:问你个问题,求答,求答老板:准七尾:为啥别人给你眼泪,你就帮他们完成心愿?你是不是不会流泪所以才收集眼泪哒老板:滚
  • 只恨天低不肯飞

    只恨天低不肯飞

    蛇吃蟒,蛟吞龙。苏凉十六岁,天地恶其生。
  • 魂入洪荒

    魂入洪荒

    不知是倒霉还是幸运,正在爱情挽回的时候他却遭了天遣,被一道七色神雷劈入了这无尽的混沌中,更可悲的是成为一个魂魄在这无尽的混沌洪荒中游荡……一样的洪荒但是侧重点不同,愿给各位朋友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洪荒世界!小弟认识到自已的错了,各位前来看书的大大们,中间的如果感觉有点乱的话就请往后面的章节跳一下,从第四卷再开始看!本书已签约,小弟急需推荐收藏!大家给小弟顶起吧!本书后积勃发有点慢热,望各位朋友往后看看吧!
  • 战车之王

    战车之王

    人与人之间欲望的冲突,是一切灾难的源头。原本应该带给人类科技腾飞的天外金属,最终却带给了人类破灭。“大破灭时代”之后。鲜血,黄沙,钢铁,硝烟,生存,希望。这些因子组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你喜欢战车,请收藏。如果你喜欢《战车》,也请收藏。
  • 宠物小精灵之水玉

    宠物小精灵之水玉

    水玉回到了他穿越的那一刻。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拒绝毒点,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