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1400000006

第6章 日日布施,喜乐日日相伴(2)

也就是说,布施讲求的是自觉自愿的心,若强求就落了下乘。所以,平时和别人谈布施时,不要劝别人布施。有些人把钱送出去以后,越想越后悔,越后悔越睡不着,这种就算布施了也无多大意义,“如是施者,非净布施”。

有个大魔王在某地方作怪,连孙悟空都降伏不了。后来,孙悟空求到了西天,佛祖便派了个小和尚来。

那个魔王见了小和尚,一脸不屑,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小和尚说:“我此行不是来收服你的,只是有个东西给你看,请你务必随喜,帮个忙。”说着,小和尚从背上的黄布包袱里拽出一本化缘簿,对魔王说:“居士,请你多少写一笔吧!”那个魔王一看,“哇”的一声就跑掉了。

所以,献爱心、做布施,要讲求自愿。需要我们献出爱心的时候很多,但无论怎么献爱心,都应该是心甘情愿的,只有献爱心的人被真正感动了,自觉自愿地做,这才是好事一件。若因为别人的规劝,才违心去布施,心里面扎着根刺,反而不美。

总而言之,布施都是自己的事情,不要随便劝别人。你自己布施的时候,不要劝别人布施,你可以告诉对方,自己做布施的原因和事情的原委,但不能强求别人也如你一般感动,更不能指望别人也如你一般做布施。懂得了这些,你才是一个具有真正慈悲心肠的人,更是一个懂得布施之道的智者。

学会布施,从给予中获得喜乐

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善事,让周围的人享受到你的劳动、真诚和快乐。当自己的付出在别人那里产生回响,我们的心里会产生一种被别人需要的成就感,并获得极大的满足。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句诗非常有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光有源头的活水还不行,渠尾还要能够往外放水才行,把污水放出去,这样水渠里的水才会变清澈。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名为加利利海,一个名叫死海。同样是接受约旦河的水,但这两个海却如此的不同。

加利利海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海滩周围盖房子,鸟儿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的存在而幸福。

而死海的状况恰恰相反,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的繁茂,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人们的欢笑。这里水面空气凝重,没有哪种动物愿意在此饮水。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约旦河偏心,不是土壤不同,而是因加利利海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加利利海因为能够给予,而生机勃勃;反观死海因为吝啬而死气沉沉。

换言之,人生不能只获得,还要会付出。你若想得到喜乐,使人生充满朝气,就要像加利利海一样,学会给予,懂得奉献。

给予别人帮助,能让你的内心得到满足。在别人感激的目光中,喜乐会在你的心中油然而生。当你付出自己的爱心时,也会得到别人的爱心回应和感激之情。

有一个一贫如洗的人,到庙里乞求佛祖,希望得到好运。佛祖给了他一根稻草,他很失望,但是没有拒绝,而是带着稻草上路了。

在路上,他遇到一只蜻蜓。蜻蜓大概是飞累了,停在了稻草上。远远看去,稻草和蜻蜓的结合体就像一只小小的风筝。

他继续走,不一会儿,遇见了卖花女和她的儿子,他就把蜻蜓送给了小男孩,卖花女也回赠他一支玫瑰。

他很高兴地接受了,并继续自己的旅程。不久后,他又碰到一个青年,他把玫瑰转赠给了青年,希望青年以此作为礼物而赢得情人的欢心。青年十分高兴,便送给他三个橘子。

他的旅程没有就此结束,不久后,他又遇见一位干渴的商贩。于是他就请商贩吃橘子。商贩很感激,送给他一捆丝绸。

他又上路了。然后,遇到了一位公主。他便把丝绸献给了公主,公主赐给他一把珠宝。他把这些珠宝卖掉,换了一大片稻田。就这样,一贫如洗的他成了殷实的富户。

因为一开始得到的微不足道,让他学会施舍、奉献和给予。而又因为施舍、奉献与给予,让他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因此,他也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不要以为自己的举手之劳微不足道,或许你的举手之劳对他人而言却是帮了大忙。助人的事情无论大小,总是一份爱心。

当然,奉献爱心,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物质回报,而是让自己的心灵受益,拥有喜乐。如果你做好事,给予别人帮助之后,也能得到什么,也许这份喜乐就是这世上最美好的回报了。

有个国王多年膝下无子,好不容易得了个儿子,十分高兴。他不仅在王子诞生的那天号令普天同庆,大宴宾客,而且对于王子的一切要求都想方设法地予以满足。

即便如此,王子依旧眉头紧锁,郁郁寡欢。国王无奈,贴出皇榜,悬赏寻找能给儿子带来快乐的高人。

一天,有位智者来到王宫,对国王说:“尊敬的陛下,我有办法让王子快乐。”

国王欣喜地对他说:“如果你能让王子快乐,我可以答应你的一切要求。”

智者说:“我什么也不要,我很高兴能为您效劳。但是,请让我和王子殿下单独待一会儿。”

国王答应了。于是,智者把王子带入一间密室中,用一种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交给王子,让他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的一切变化,快乐的处方就会在纸上显现出来。

王子遵照智者的吩咐而行,当他燃起蜡烛后,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张纸上显出一行美丽的绿色字迹:“每天做一件善事!”

王子按照这一处方,每天做一件好事,当他看见别人微笑着向他道谢时,他开心极了。很快,他就成了全国最快乐的人。

这是一则有关爱心与快乐的寓言。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善事,让周围的人享受到你的劳动、真诚和快乐,这样就找到了一条抵达喜乐最好的路。当自己的付出在别人那里产生回响,我们的心里会产生一种被别人需要的成就感,并获得极大的满足。

我们应该学会布施,从给予中获得喜乐,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健康向上的精神。

布施让人放下执念,获得真正的喜乐

要喜乐、要解脱,就要保持内心的清净,清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愚昧。从布施入手,慢慢地培养自己的清净心。

有个农夫请无相禅师到家里为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之后,农夫就问:“禅师啊,您看我妻子能从这场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无相禅师说:“佛法如慈航普度,如日光照遍,不只是你的妻子会得到永恒的利益,一切有情众生都会从中受益。”

谁知农夫听了这话,眉头就皱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家做佛事,别人也要受益呢?”

无相禅师听了农夫的自语,很诧异地问:“众生受益有什么不好呢?”

“哦,不是,禅师,您不知道啊,我的妻子非常娇弱,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的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您看能不能专门为她诵经超度不要让其他众生得到利益呢?”

无相禅师感叹农夫的自私,但他没有指责农夫,而是慈悲地说:“点亮一盏灯,不会只照一个人,就如天上一个太阳,万物皆蒙照耀。点燃自己的蜡烛,然后,用自己的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蜡烛,这样光亮就会增加百千万倍,而自己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此减少亮光,何乐而不为呢?”

农夫听了,却摇了摇头,顽固地说:“禅师说得很好,但我还是请禅师破个例,我的邻居经常欺我、害我,能把他排除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摇了摇头,叹道:“既说一切,何有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在这位农夫身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性的自私、计较、狭隘。只要自己快乐,自己所得所有,哪管他人的死活?然而,农夫却不知道别人都在受苦受难,自己一个人怎能独享?一灯照暗室,举室通明,何能只照一物,他物不能沾光?

很多众生不愿意布施,与自己内心的贪婪、自私与愚昧有关系。要化解这些人性的弱点,就必须懂得放下与舍得的道理。

做人应放下自己的贪念,舍弃自私的心念,不妨通过布施来培养自己的大爱心、清净心、慈悲心,当你拥有了大爱之心、清净之心和慈悲之心时,你才能消除烦恼,获得人生真正的喜乐。

有的人虽然清贫,却无比的喜乐;有的人虽然拥有巨额财富、无穷的权力,天天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却烦恼丛生,无法得到喜乐。为什么?只因喜乐需要清净心。能够安守清贫的人,因内心清净而不生烦恼;拥有财富、权力的人,担心自己的财富和权力会失去,且渴望得到更多,内心不能清净,又如何不烦恼呢?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要喜乐、要解脱,就要保持内心的清净,清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愚昧。从布施入手,慢慢地培养自己的清净心。布施掉财富,你的心灵将更富有;布施掉知识,你将获得更多的知识。布施让人获得真正的喜乐。

多布施多结缘,人生才圆满

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的人造一座桥梁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的人送一个时钟跟人结时间缘,只要你有结缘的善心,自然善缘处处在。

佛是讲缘分的,认为人生无处不缘分,凡事都有个缘法。那么,何为结缘呢?佛说:人与人之间,以欢喜心相见,而互相招呼,亦称结缘。佛认为不修好缘就很难有所圆满。所以,佛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朱元璋有一次上山游玩,在山上遇到了一座古寺时,忽觉口渴,正好有个农夫到寺里烧香拜佛,便给朱元璋递了一杯茶。朱元璋十分感激,回京后,将农夫提拔担任一县之长。

当地一名苦读的书生听说此事,心中忿忿不平,便在古寺墙壁上留下了一句:“十年寒窗苦,不如一杯茶。”

转年,朱元璋重游此地,见了词句,想起了当年农夫被提拔当县令的事情,心中了然,微笑着提笔续写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这个故事说明,广结善缘,对于人生的发展很重要。有好人缘,才能得道多助,如同农夫,先有一杯茶与朱元璋结缘,后才有提拔为官的结果。

结缘其实就是建立关系,彼此曾有交涉的关系称为有缘,自利利他的关系称为善缘,不涉私欲的关系称为净缘。造成众多的善缘与净缘,称为广结善缘。

布施就是广结善缘的方法。结缘不必费尽心思地刻意为之,布施也是如此。结缘需结善缘,唯有善缘,才得善果。

若刻意去攀附权贵,主动去结识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则不是结缘,而是势利、功利。带着势利眼,怀着功利心去布施、去结缘,是得不到善果的。

布施应广结善缘,其中一个“广”字,就是布施结缘的真意:随时随地而为,随人随事而做,布施和帮助别人不分高低,不分贫富男女,不分老幼病残,能出手帮忙便出手帮忙,能布施则布施。

有个富人生性吝啬,寺院里的长老不论怎么劝他,他都不肯布施。长老看到他家水沟里常常流出剩饭米粒,就捞起来晒干贮存,留作余粮。长老捞米时,仆人告诉富翁,富翁回答:“他也很可怜,随他去吧!”

多年后,一场大火烧掉了富人所有的家当,富人变得一无所有,偏偏又遇到荒年,大家都很穷苦,富人连一碗饭都讨不着,后来讨到了寺院,长老见了他,立刻盛了一大碗香喷喷的白米饭给他吃。

富翁接过饭后,再三感谢。长老说:“不必谢我,这又不是我的,本来就是你的。”长老于是道出前因后果,富翁听了惭愧万分,当场痛哭起来。

就像这个富人,他当初怎么会想到自己也有讨饭的一天呢?若知道,恐怕早早地就开始行善布施了。

或许你会想,某些人以后会对我的发展有帮助,我要多多与他结缘,至于其他人,可以把他们忽略。但是,你能预测以后的事情吗?显然不可能,你又怎么能断定哪些人以后会有助于你,哪些人就对你没有帮助呢?

所以,我们应该广结善缘,珍惜眼前每一次帮助别人的机会,造福他人,从而成就自己。用最通俗的话说,多结识些人总是好的,多帮助别人总是没错的。

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的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有的人造一座桥梁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的人挖一口水井供养大众结缘,有的人送一个时钟跟人结时间缘,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善缘。只要你有结缘的善心,自然善缘处处在。

曾有个失业的年轻人徘徊在马路上,他想要找一个有钱人的车撞上去自杀,以便让贫穷的老母亲得到一笔赔偿金。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诚实守信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的内涵丰富,具有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张力,可以滋生许许多多的道德信条和道德行为。诚实守信渗透到政治生活领域可以形成定的政治信念,为信仰真理无私无畏、大义凛然、襟怀坦白。为官者则刚正阿,实事求是。诚实守信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之中,就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在科学研究中,讲求实事求是,锐意探索,百折不挠追求真理;在商业活动中讲求货真价实,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在育人活动中,讲求教书育人,诲人倦,忠于职守等等。诚实守信渗透到人际交往中,就形成良好的美德。古往来,凡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都能身体力行地做到诚实守信。
  • 遭遇青春期问题

    遭遇青春期问题

    《生命·成长教育系列:遭遇青春期问题》有六个部分外加一个附录组成,分别是第一篇我们身体的变化、第二篇做个快乐的少年、第三篇我不想与父母较劲、第四篇男女有别吗、第五篇成为受欢迎的人、第六篇做好自我保护、附录趣味小测试。
  •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大全集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大全集

    说话是一门情理交融的艺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要用不同的言辞去表达。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本书从“道”和“术”两个层面,为读者阐明讲话的技巧和原则,帮助读者尽兴讲谈,又不失分寸。
  • 人生忠告

    人生忠告

    本套《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分四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名言集”,第二部分“格言集”,第三部分“警言集”,第四部分“赠言集”,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定力

    定力

    本书将为读者提供训练和提升定力的途径。其内容涉及坚定的信念诞生强大的人生;不浮躁,沉住气才能成大器;雄心若磐,伟大是熬出来的;打拼职场,只有埋头才能出头;人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学会爱,更要学会坚守;拒绝诱惑,别让婚姻败给流年等。
热门推荐
  • 初三我们一起奋斗

    初三我们一起奋斗

    初三学生程涵是老师最为头疼的学生,因而让他与好学生周慕雨坐同桌,两人之间事情不断,最后又会怎样呢
  • 玄生幻死

    玄生幻死

    生死轮回永不停歇,每个人在这不公平的世界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因为他们都想过让自己或他人得以越加完美,也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地帮助这个世界,使之不会一错再错!在不同的玄幻世界里,我们的心却是一样的,生死之间的那一场梦也一定是一样的吧?
  • 黑天使之曼珠莎华

    黑天使之曼珠莎华

    在黑暗中守护在黑暗中生存象征着黑暗与死亡的妖异之花,曼珠莎华赠于她无限力量!愿用她的血与泪洗净这尘世的沧桑、邪恶~~
  • 生在中国(上卷):沧海楼船

    生在中国(上卷):沧海楼船

    本书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为线索,真实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精神自由的勇敢抗争历程。伟大烈士的功名、平凡儿女的恩怨、丰富的社会生活、朴素的人生感受,都随着小说情节的整体推移、在古旧中国现代中国发展的曲折坎坷过程中生动、细致地呈现出来。本书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为线索,真实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精神自由的勇敢抗争历程。伟大烈士的功名、平凡儿女的恩怨、丰富的社会生活、朴素的人生感受,都随着小说情节的整体推移、在古旧中国现代中国发展的曲折坎坷过程中生动、细致地呈现出来。“《生在中国》堪称“中国的《战争与和平》”、“中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生在中国》的作者文方女士可称为“当今林语堂”(中国新文学巨著《京华烟云》——MomentInPeking之作者)、“中国的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Mitchell)”(美国名著《乱世佳人》——GoneWithTheWind之作者)。”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笔随意更随意的意

    笔随意更随意的意

    一念之愁,一面之缘,一指滑过,一生难觅。
  • 绝色灵帝

    绝色灵帝

    一朝穿越,本是痴傻废柴的沈家千金,翻身了。坐拥奇异空间,修炼手到擒来,虐菜不在话下,神兽自个儿找上门,只是,帅哥,你哪位?
  • 风流兵王

    风流兵王

    风流兵王,热血激情搞笑,开创无理头都市小说史祖。
  • 归来的少年

    归来的少年

    少年翷的坎坷的成长之路——作为少族主,他会如何面对命运?
  • 火影之臆想

    火影之臆想

    东皇太一,一个自己在火影世界闯荡,YY,有的11,与非11之间,一个现实世界的菜鸟,在火影当中无限nx的故事
  • 当爱已成痴

    当爱已成痴

    她是出了名的冰美人,二十一世纪人人畏惧的黑帮小姐,赛车风云榜上的传奇人物,却因为一枚充满神奇力量的蝴蝶花戒,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过的王国。他是风国第一美男子之称的太子,他温文儒雅,睿智聪慧,却唯独对她一见倾心。他和她一同穿越,而他却成了风国的四王爷,跟在她身边十年,他爱她成狂,恋她成痴。他是有名的赛车手,赛车场里的相撞,让他莫名地穿越到另一个国度,成为艾雨国不受重视的皇子,他吊儿郎当,用他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她,当他的用心被她看穿的时候,他却风轻云淡地说:“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包括付出我的生命,只要你幸福就好!”(本文更新缓慢,入坑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