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6200000025

第25章 墨学与哲学、逻辑、军事(8)

《非攻下》载墨子针对“好攻伐之君”的误解,驳辩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墨子力主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类:大国、强国攻伐掠夺小国、弱国为不义;而小国、弱国组织自卫,抗击和诛讨敢于入侵的敌寇,是正义的举动。前者为“攻”,后者为“诛”,概念类别同,物情事理有别,不可混淆。

战略防御,在总体上处于守势,不主动攻击别人。积极略防御,在总体上处于守势,为了有效防御,根本消除威胁,

≮时也采取进攻手段,打出去,并且打赢,这就是墨子所说的“诛”。把“诛”纳入战略防御可采取的行动范围,表现墨家战略防御的积极性质。积极的战略防御要以充分的物质准备为前提。坚固防守,积御,是墨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七患》说:“城郭沟池不可“敌国至境,四邻莫救”,“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而不知戒”,是国之患。并说:“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猝(敌国突然进犯的事变)。”“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积极的战略防御,包括在充分物质准备基础上,主动出击的“伐交”。通过主动行动,制止将要发生的不义攻伐,是战略防御积极性质的表现。著名实例有墨子止楚攻宋、止鲁阳文君攻郑、止齐国攻鲁等。

鲁国是墨子住地,是小国,春秋后期国势衰落,战国前期不断受到北方大国齐国的攻略。为了存鲁抗齐,墨子多次游齐,劝说齐国将领和贵族,宣传“非攻”学说。《鲁问》载墨子为节制齐将领项子牛对鲁国的侵略,指派弟子胜绰做项子牛侍从。胜绰接受项子牛的厚禄,支持、纵容项子牛对鲁国攻略。墨子把胜绰请退,给予严厉批评。

一次墨子听说项子牛要率兵伐鲁,对项子牛说:“伐鲁,齐之大过也。昔者吴王东伐越,栖诸会稽。西伐楚,保昭王于随。北伐齐,取国子(齐将国书)以归于吴。诸侯报其仇,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厉(败亡)、身为刑戮也。昔者智伯伐范氏与中行氏,兼三晋之地,诸侯报其仇,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厉,身为刑戮也。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非攻中》载墨子援引历史经验,证明齐伐鲁是犯了大错,告诫项子牛说:“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利,则何不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墨子用吴国和智伯的教训,分析齐国自恃其大,频繁伐鲁,必然失道寡助,百姓离叛,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墨子对齐太公田和说:“现在有一把刀,用它来砍人,以检验它锋利不锋利。假如被试者人头猝然落地,这算是锋利吗?”齐太公说:“锋利!”墨子又说:“用它砍许多人,人头都猝然落地,这刀算是锋利吗?”齐太公说:“当然锋利!”墨子问:“刀是锋利,但谁应该承担杀人的责任呢?”齐太公说:“刀被证明是锋利的,但试刀的人应该承担杀人的责任。”墨子问:“并国覆军,贼杀百姓,孰将受其不祥?”齐太公想了一会儿说:“我受其不祥。”在墨子大义凛然、振振有词的驳辩下,齐太公田和终于自认齐伐鲁的罪责,应该由自己承担。这是墨子一次成功的游说、“伐交”活动。

2.伤敌为上

战争由战役构成,战役不是进攻,就是防御。对一方是进攻,对另一方是防御。战略上处于防御一方,战役不一定都是防御。战役进攻越多,战略防御越积极。处在战略防御地位,战役主要是防御。战役主要为进攻,战略也就由防御转为反攻。

战役进攻,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战役防御,主要目的是保存自己。有效保存自己的进攻,是成功的进攻。战役防御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主要看能否在有效保存自己的同时,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墨家在战略上采取“守小国”的防御态势,其战役主要为防御。墨家“善守御”,主要指墨家善于开展积极的战役防御和战术防御。

墨家善于开展积极的战役防御,首先在于它在战役的安排上要求最大限度保存自己。古代防御战主要是依靠具有坚固城墙、宽阔护城河的“城池”。墨子在防御战中,主张集中力量守城防御是城池的本质规定。《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当时城中积累较多财富,聚居较多居民,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

墨子提出,将不便守御,分散于交通要道和小城镇的人民财产,转移到大城市中保护。《号令》说:“论小城不自守通通要道)者,尽保其老弱、粟米、畜产。”“城小人众,保(全

离乡(近边境之邑)老弱国中及他大城。”主张牺牲局部,保护全局,犹如遇到强盗,谋财害命,采取“断指以免身”的策略。

敌人大军压境,不得已在所守城池周围,采取坚壁清野方俱坏伐除去之。”“去郭百步,墙垣、树木大小尽伐除之,外空井尽窒(塞)之,无令得汲也。外空室尽发(拆除)之。诸可以攻城者尽纳城中。当路材木不能尽纳,既烧之,无令客(敌)得用之。”

这些措施是为了征集守城的物资,避免被敌人利用来攻城。同时,也是为了不给敌人提供隐蔽藏身,接近城墙的条件,便于消灭敌人。在规定守城措施时,已考虑到消灭敌人的因素,表明墨家战役防御的积极性。

墨家善于开展积极的战役防御,还在于它在战役的安排上,要求最大限度消灭敌人。墨家主张,在防御战中,要尽可能采取积极攻势行动,力争最大限度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号令》说:“凡守城者以急伤敌为上。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不明于守者也。能此,乃能守城。”守城一方,应把杀伤来犯之敌作为当务之急。如果消极等待救兵,旷日持久,对守城者来说,是不明智的。能做到最大限度消灭敌人,就能把城守住。这是墨家积极防御战的经典之言。

《号令》说:“干丈之城,必郭迎之,主人(守方)利。不尽干丈者勿迎也。视敌之部曲众少而迎之。此守城之大体也。其不在此中者,皆心术与人事参之。”作为守城的大原则,要求有万户居民的城市,要在外城迎击敌人,这样对守方有利。具体战法应视敌我力量对比等具体因素酌定。“其不在此中者,皆心术与人事参之”,更表明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对许多具体条件下的特殊情况而言,要根据具体的主客观条件决定如何迎敌,大原则是要“以急伤敌为上”。

《旗帜》规定:“守柞格(壕池内外的木栅)者”,若“三出却敌”,三次出击打败敌人,要受到太守隆重宴请,给予最高奖赏,赐予封邑,赠与财物,授予大旗。当敌人用云梯攻城被打败,“引兵而去”时,“则令吾死士(敢死队),左右出突门击溃师”。“令责士(勇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击)”。要利用一切条件,设计策“出兵施伏”,隐蔽接近敌人,出其不意打击敌人。

墨家善于开展积极的战役防御,又主张在战役取得胜利后,要追击穷寇,不留情面,为世除害。儒者宣扬“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驰则助之重车”。君子打胜仗,不追逐逃跑的敌人,按着箭囊不射,帮助逃跑敌人引挽重车。墨家在《非儒》给予批判,指出这不符合两军对垒、你死我活的战争规律。

墨子说:“若皆仁人也,则无说(理由)而相敌。仁人以其取舍是非之理相告,无故从有故也,弗治从有知也,无辞必服,见善必迁,何故相敌?若两暴相争,其胜者,欲不逐奔,掩函弗射,驰则助之重车,虽尽能,犹且不得为君子也。意残暴之国也,圣人将为世除害,兴师诛罚,胜将因用儒术令士卒日:勿逐奔,掩函弗射,驰则助之重车,暴乱之人也得活,天下害不除,是为群残父母,而深贼(害)世也,不义莫大焉。”

墨子举出交战双方的几种可能:如果双方都是仁人,通过讲理、辩论,就可解决问题,何必打仗?如果双方都是暴人,即使他们能做到“胜不逐奔”等,也不会因此就成为君子。如果一方为暴人,一方为仁人,那么仁人就应该奉行为世除害的方针,兴师诛罚。如果这时命令士兵“胜不逐奔”等,使暴人得以逃脱,为天下留下祸根,这是残害天下父母,对世人不利,是最大的不义。

墨子有坚定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有“宜将胜勇追穷寇”的意境。与《孙子兵法》“归师勿遏”、“穷寇勿迫”相比,墨子的话更符合战争“你死我活”的规律。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在防御战役取胜后,在可能条件下,将战役性质转为进攻,是典型的积极战役防御。

3.有备无患

不好战,不可不备战。《七患》说:“备者国之重。”“库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墨家的战术防御是积极的,首先艘设想在防御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预先作充分准备。《墨子》城守十一篇,七篇以“备”为篇名第一字,多是制定守城防御战法。鲁班设计进攻战战术、战法和武器装备。墨子模拟守城,比鲁班战役由战斗构成。战斗是武器、人力和勇敢精神的较量,又是战术、战法和智慧的较量。为防御战创造的战术、战法,为防御而制备的武器、工事和器械,属于战术防御范畴。积极的战术防御,是说防御战中所使用的战术、战法、武器、工事、器械等,可有效赢得战斗,最终夺取防御战胜利。

《墨子》城守各篇多有关战术防御。成语“墨守成规”或“墨守陈规”,原意为“阵规”。墨子“成规”,是防御战战术、战法、武器、工事、器械的规范。

墨家的战术防御是积极的,还在于创造战术、战法,针对敌方短处,主动出击,克敌制胜。从《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蚁附》各篇,可窥见守城战法中,如何贯穿最大限度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的原则。

第一,备高临:破敌筑高台临城法。禽滑厘问,敌人堆土为高坡,比我城高,用柴草和土作掩体,不断向我城靠近,用弩向我射击,该如何?墨子说,敌人筑土台攻城,是笨拙的战法,“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只要在城上临时搭起高台,用“强弩射之,技机掷之,奇器投之”,敌筑高台临城法可破。

第二,备梯:破敌云梯攻城法。禽滑厘问:“客(敌)众而勇,堙茨吾池(填塞护城河),军卒并进,云梯既施,攻备已具,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墨子说,云梯是一种重型装备,“动移甚难”。挑选大力士“持冲”,“执剑”,“以鼓发之,夹而射之,重而射之,技机掷之,城上繁下矢、石、沙、灰以雨之,薪火、水汤(开水)以济之”,“若此则云梯之攻败矣”。

第三,备水:破敌水攻法。一是在城内挖排水沟,二是挑选精兵三百,造快船二十艘,组成决堤突击队,出敌不意到城外决堤放水。为加强冲击力量,每两船并联在一起,叫做一临。每临配备三十名大力士兼材士(有专门才能的兵卒),携带弓弩、长矛、锄头,戴盔披甲,在城上转射机的配合掩护下,“决外堤”,则敌水攻之法可破。

第四,备突:出其不意地突击敌人。“备突”,即准备突然出击。在城墙上,每隔百步,预凿暗门,组织突击队,乘敌不备,出其不意,突击杀敌。

第五,备穴:反坑道战术。禽滑厘问:敌人“穴土而入,缚柱施火,以坏吾城(挖坑道爆破城墙),城坏,或中人(伤人),为之奈何?”墨子答:“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凿穴与敌相遇,用坑道战对付坑道战。,“窑灶鼓囊”,“用桔槔施利斧冲之”,“短兵相接”等,都是厉害的战法。如此,敌穴攻可破。

第六,备蚁附:破敌密集队形冲城法。禽滑厘问:“敌人强梁,遂以附城,后上先断,以为法程(下命令,让战士像蚂蚁一样爬城,谁爬在后面,先杀谁)”,“前上不止,后射既疾,为之奈何?”墨子说,“蚁附”是敌指挥官因攻城不下,不得已而采取孤注一掷的办法。守军用“技机掷之”,“烧答(草帘)覆之,沙石雨之”等法,“蚁附”之攻可破。

墨家依靠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手工业技术和施工技巧,为守城战斗设计、制造许多武器、器械,筑城墙,建城门,精确设计,贯穿最大限度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的原则,这是墨家战术防御积极性的又一方面。墨家是工匠师、技术家的团体,是当时制造先进防御装备的专家,发明创造甚多:

第一,悬陴。令大力士四人,用机械操纵木仓,仓内藏一人“操二丈四矛,刃其两端”,上下刺杀爬城之敌。二十步设置一台,敌人密集处,六步设置一台。集防守和进攻为一体。

第二,发明、制作当时最有力的进攻武器“连弩车”。《备高临》说明“连弩车”的构造、用途和操作要领。由十人操纵,次发矢六十枚。这种“连弩车”是当时领先的“世界之最”

第三,“转射机”、“技机”、“掷车”、“射机”等是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战具,是古炮的原型。用烟雾熏敌。

第五,城市防御工程主体城墙、壕池,城门洞、城门、城 机关,城上观察、指挥和战斗设施,城外围观察、通信设施,壕池(护城河)内外明暗障碍物“柞格”,城外设置陷阱,城墙内埋设反坑道战的监听设施,城墙上设置收罗敌箭和必要时燃烧覆的“渠答”,在街巷通设置“里门岗亭”。墨家的战术防御,是次的立体结构。根据今日的国际局势和国情,战略方针仍是积极防御。中国人民爱和平,不称霸,不侵略别国,力求避免和制止战争,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必要时须用军事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军事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自卫、防御,保家卫国。《墨子》城守诸篇,是积极防御战的经典,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是今日积极防御战略、战术的借鉴。

同类推荐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纪连海点评《史记》

    纪连海点评《史记》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写成。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纪连海点评<史记>(套装共3册)》收入本纪4章,点评五帝、秦始皇、汉高祖、吕太后。世家7章,点评齐太公、楚世家、越王勾践、范蠡、陈涉、萧相国、留侯张良。列传21章,点评韩非子、外戚、伍子胥、孟尝君、平原君、廉颇蔺相如、屈原、吕不韦、淮阴侯韩信等20多位人物。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解密餐桌上的应酬

    解密餐桌上的应酬

    本书共二十章,介绍了餐桌上的礼仪,包括那一场风华雪月的饭局、饭局是面试的一部分、如何成为在饭局上始终不埋单的人、“酒”到才能“渠”成等。
热门推荐
  • 莫知夏花秋叶深

    莫知夏花秋叶深

    夏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夏绛如花,秋静如叶,绿叶衬花花遮叶,不知不觉都过去了那么长时间。
  • 一处古树

    一处古树

    一个少年热爱作死,最后作死了,他所有的亲人以及认识的朋友,招惹了许多人,朋友们终于看不下去,打算杀死这个少年,只是适得其反,少年继续作死,直至世界毁灭
  • 欢喜农家之神医小娘子

    欢喜农家之神医小娘子

    神医丁欢重生农家小哑巴,没爹没妈苦哈哈。好在空间在手,天下我有。任你起点再低,生活再差,也能混的风生水起还有那个猎户小哥哥,有没有空,要不要谈个恋爱先?
  • 这一世待你如初

    这一世待你如初

    “我是上官婉儿。”女孩子道。“我清楚你不会记得我,没关系,能找到你就行。”男孩子目不转睛看着眼前女孩,上官婉儿高洁如虚无,只能臆想,何谈得到。
  • 梦魇入侵全世界

    梦魇入侵全世界

    新书《剑去斩神魔》,求收藏求推荐!梦魇入侵,幻想灾变。当真实与虚妄混淆,唯有拼尽全力,才能在这即将崩坏的世界挣扎求存。
  • 白衣桑落情浅浅

    白衣桑落情浅浅

    讲的不过就是一个古筝大师的追妻之路!古筝大师不但是古筝大师,还是知名古风团队的核心成员,娇妻不但是娇妻,还是某文学网站知名作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是这样的平淡小幸福,如果除却古筝大师隐瞒身份话。
  • 重生之80年一切为了爱

    重生之80年一切为了爱

    你是谁,我们认识吗认识,你是要嫁给我当小媳妇的
  • 深山娇娘,愚夫当家

    深山娇娘,愚夫当家

    安然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回国就职的路上,不慎跌落海里,竟然穿越了,还穿越在了一个嫁了傻丈夫,生了三个孩子娘的女人身上?老天,不带这么开玩笑的,她还没嫁过人呢,现在丈夫孩子都帮她配齐了?这叫什么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贝尔特画出恋爱

    贝尔特画出恋爱

    贝尔特是印象派油畫的代表,引用她的名字帶來愛情故事.善良的單親媽媽,由插畫家變成網絡游戲的首席設計師.
  • 万物魂修

    万物魂修

    无根预言毁其一生,苟且到小城,又从小城走出,他要寻回本应属于他的天下,令诸强称尊,万族称皇。看少年心思千转能斗万年狐狸心,看少年桀骜轻狂能引美人折腰,再看少年桀骜轻狂座上宾,玩世不恭赢桃焉,玩转千百尊王,行走大陆卷起惊天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