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16900000131

第131章 老表严嵩(3)

身价倍增,最初的严嵩并没有主动出击去攻击任何人,他是十分惧怕受到伤害,但也没有想去伤人。在内阁,严嵩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但权力场上就是这样,你的恭顺盲从,在别有个性与主张、心怀妒忌的一类人看来,就是无声地挑衅和唱对台戏,就是与我争锋。

时任内阁首辅的夏言,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加少师(从一品的待遇),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禄位)、上柱国(功勋荣誉称号),是名副其实的当朝第一红人,大明王朝二把手。——明朝享受“上柱国”荣誉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夏言,另一个是万历首辅张居正,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徐达,也仅仅是个“左柱国”。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严嵩与夏言等人的个性差别,后来嘉靖也曾授予他上柱国,严嵩力辞不受。这是后话。

夏言不具备严嵩的内敛低调天资,恰恰是性格上的这一差异,使严嵩的言听计从、俯首听命与夏言的不可一世、张狂行事,在嘉靖皇帝那里形成了显明对比,无意之中,俩人成了一对政治对手、官场死敌。——在官场上玩,谁都难免遇到这种可笑的事,假如俩人泉下再次遭遇,也许会相逢一笑!

上柱国的头衔是大明人臣史无前例的待遇,无形当中意味着在嘉靖皇帝手下的首辅夏言,在朱家王朝的话语权大大地异乎寻常,骄纵、霸道甚至时不时地跟天子叫叫板,他具备了这个资本,——起码一个被个人权势冲昏头脑的人他自以为是这样。因此,在皇帝面前,夏言与严嵩的表现完全是两种模样,一个把自己当作嘉靖皇帝的政治伙伴、权力共享者,而另一个因方始进入中枢又天性怯懦,自觉不自觉地做着毕恭毕敬的臣子。那么,作为天朝圣主的朱厚熜喜谁厌谁、信谁忌谁,就不难判断了。

其实夏言能位极人臣,也是一路悉心侍奉、百般讨好换来的。夏言的青词在当时的朝臣中,是最受嘉靖欣赏的。夏言最大的问题是为人过于自负,特别是在赢得皇帝赏识、登上权力的顶峰时,他的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就不仅仅表现在身边的臣僚面前,当朝的皇帝在他眼里,也不过尔尔,口气、神态乃至与之相处的行为方式,不自觉地流露出轻慢来。这种盛气凌人的做派与严嵩的处处恭敬从命必然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我们说,他们这一对政敌,不是双方主动竖起来的,是皇帝这面镜子映现出来的,是群臣的目光反照出来的。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这么匪夷所思,夏言骄横不拿皇帝当回事,严嵩俯首听命为天子马首是瞻,最终夏言栽跟头、严嵩得信任,这原本是客观的取舍,与各自主观的忠与奸本不搭界,结果却被演绎作俩人殊死搏斗后的胜负比分,被拿来当成了严嵩奸猾的呈堂证供。

用心看看俩人当时在皇帝面前的各自言行作为,其中的缘故不言自明;连严嵩自己尚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众人为他安排的对手就已经倒下了。——这个人们眼中所谓经过较量实则双方连身体都没有接触的比赛结果,只有嘉靖皇帝心知肚明,能说清究竟是怎么回事,“黑哨”掌握在他手里。

首辅夏言一天天忘乎所以了,在他眼里,皇上身上神圣的光环渐渐退去,窃以为朱厚熜不过是个沉迷寻仙问道、不谙治国理政的毛头小伙子,唯求长生不老,对江山社稷似乎并无多大兴趣,凡事还不都仰仗我这个熟读诗书、满腹经国大略的长者,分明是把大明全权交给咱来自主打理。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夏言心底滋长了与君平起平坐的可怕而危险的自我中心意识,言行上摆出了一副“掌柜者”的架势。

皇帝上朝晚了,一班朝臣乖乖等着,夏首辅却不愿屈尊做奴才状恭候,扭身走了。等嘉靖皇帝珊珊来迟,巡视一番不见夏首辅的身影,询问众臣夏言哪里去了,弄清真相后,那朱厚熜并非痴呆,貌似寻仙问道不务正业,骨子里比你夏言要聪明狡黠百倍。我看你尾巴翘得太高了,无法无天了,朕稍晚登朝那是朕乐意,我的地盘我做主,你有什么资格敢给我吊脸子?!

皇帝痴迷道教,兴之所至将朝廷也要弄得像个道场。嘉靖上朝时头上戴了一顶道士的香叶冠,若无其事地与大臣议政,另外命人特制了五顶同样的道士帽,赐赠给身边五位亲信大臣,要求都给我戴上。这五位里既包括夏言也包括严嵩。圣上所赐,陛下旨意,严嵩的性格决定了他自然是端端正正戴着入朝。夏言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他偏不戴,一次两次,嘉靖不能视而不见了,问夏言:朕给你的香叶冠为何不戴?夏言道:咱是大明内阁一把手,怎么能头戴道士那玩意儿?给皇帝一个下不来台。如此还不算完,进而借题发挥教训起天子来:陛下你也不要再戴那玩意儿,贵为至尊,头上扣那么个东西,有失体统。朱厚熜顿时无名火起,你夏言嚣张过头了,竟敢当众向我的皇权神威公然挑战!

严嵩没有夏言的政治资本,更不具备夏言式狂傲大胆的个性,生性怯懦是爹妈骨子里带来的,所以他唯命是从,皇帝让戴那就戴上。这本是一个专制社会制度下,臣子的寻常举动,也被人拿来作鉴别忠奸的道具。发现夏首辅没有戴,严嵩很有些为难,以他为人处事的原则,既不敢违抗皇上,但也绝不愿跟首辅大人作对。明显的,首辅大人用行动告诉他不要戴那玩意儿,可那一边是天子呀,你夏大人敢逆鳞抗上,难道人人都有你那资格去跟皇上作对吗?

但严嵩还是想尽力能把事情弄得圆通一些,为了不致遭夏首辅误会,他决定请夏言一块儿坐坐,吃顿饭,倾吐一下自己的苦衷。

看看夏首辅是以怎样的胸襟对待下属,夏言痛快地答应了严嵩的邀约,严家上下忙活备下一桌丰盛的酒肴,左等不来,右等还是不见夏大人的影子。无奈,严嵩只好亲自前往夏府再次去面请,竟被管家告知:夏大人外出游玩去了。严嵩的一副热心肠,讨来了一个没趣。他因此也多少明白了,夏言是记仇的,夏大人这明显是把皇帝的账记在了自己头上,今天不过是小小地给咱一点颜色看。但严嵩的修养决定了他不会以牙还牙,他只能告诫与安慰自己,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怏怏回到家中,他跪在饭桌前,庄重地叫着夏言的大名,复述了一遍请柬,了却了这场尴尬饭局。

骄纵的夏言与温顺的严嵩,莫名其妙地梁子越结越深。在固执的夏言眼里,严嵩就是一个阴险的小人,是必欲绞杀的对手。面对如此无端地怀疑与指责以及毫无根由地中伤和仇视,羔羊也会奋起自卫的。六十多岁的严嵩,原则上不愿与人为敌,可自己政治生命初见春色,夏大人如此无端羞辱、公然叫板,再有涵养耐性,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但真正论起实力来,严嵩才发现在朝中,他是无法跟遍地门生亲信的夏言抗衡的,思来想去,他唯一能寄托希望主持公道的人,只有当朝的皇帝了。

后世多以为夏言是严嵩蓄意搞倒的,是严嵩不断在皇帝面前告夏言的黑状,促成了嘉靖抛弃夏言。这不过是以讹传讹、主观臆测乃至墙倒众人推的肮脏官场逻辑下的荒谬结论。严嵩与夏言本是江西同乡,得到过夏言的提携;严一向对夏尊敬有加,从未有僭越冒犯之意;即使严嵩已经进入王朝中枢,对夏言仍“谨事之”,并不曾产生取而代之的念头,相反在严嵩入阁一事上,倒是夏言曾有过阻拦;面对嘉靖皇帝的一些怪诞超常行为,严、夏各有选择与处置方式,而这在封建时代天子唯我独尊的现实政治环境下,很难说孰是孰非,据此构结恩怨的首先是夏言而非严嵩;他们两个人说到底都是天子手中的玩偶,誰失宠谁得宠主动权在皇帝,很难因此就证明谁神通广大、心计多端,事实上嘉靖更讨厌的是自恃才高喜欢弄权的人;严嵩较夏言年长两岁,无论从个性还是修养上,都更内敛细致和有分寸感。——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谓的严嵩的“奸”吧?

自汉高祖刘邦起,天子对手下臣子就发明了一套“功狗”与“功人”的理论,作为人臣,“人”的角色也罢、“狗”的角色也罢,归根结底充当的都是帝王们获取或治理天下的工具。夏言与严嵩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无非也是朱厚熜豢养的猎狗。在嘉靖皇帝这里,两位互掐互咬是他乐于看到的场面,只有他们争风吃醋、拼命争宠,朕驾驭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众人将一盆脏水最终泼向严嵩,则是连嘉靖都会迷惑不解的事。严嵩多么小心谨慎的一个老头呀。人言真是可畏,官场风云莫测,我们只能疑心,正是严嵩的谨小慎微、冷静寡言,导致人们误以为其包藏祸心的错觉。

笑看潮起潮落,躲在西苑炼丹的嘉靖皇帝,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他看清了夏言的得意忘形,认识了严嵩的乖顺听话,同时也看到了夏言意图归咎收拾严嵩的用心。起初,他很享受内阁诸位的勾心斗角,希望他们各执己见,乐意看到他们相互攻击。然而渐渐他发现,角斗的双方,一方是真正地忠诚听话,而另一方则别有用心,时常连他这个主裁的角色也不当回事,甚至动辄来左右他的判断与裁决。以嘉靖皇帝的个性,不能不给一点颜色看看了。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明世宗罢免了张狂不可一世的夏言,削职为民,翟銮做首辅,严嵩加少保、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与许赞、张璧等四人共同入值内阁。

夏言失算了,严嵩得势了,别人眼里大器晚成、如日中天的严嵩,似乎该弹冠相庆,事实上,严嵩这是更深地陷入到官场污浊不堪的大泥潭。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4

    大明王朝4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异时空之辉煌中华

    异时空之辉煌中华

    小混混姜商跟着几个精英偷渡到了清末,从此,开始了他的辉煌一生。本书YY,且与历史不尽相符,请原谅。
  • 大德皇朝

    大德皇朝

    楚雄一个乱世孤兵,且看他如何如何一步一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皇朝。
  • 醉入红楼

    醉入红楼

    一醉千古入红楼,十二金钗环绕中。皇图霸业转头空,不胜金陵一场梦。ps:好多都觉得穿成贾宝玉不好,写成别人更讨巧,不过初衷就是怜惜宝黛,只要有人支持还会继续写下去的。
  • 资治通鉴全鉴

    资治通鉴全鉴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载了我国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我国从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描述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之事。本书在《资治通鉴》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以期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获益。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家族升级

    最强家族升级

    穿越异世界,强大的家族林立,且看拥有家族升级系统的马彦斌如何一步步带家族强大并走向最强!!
  • 还有感情这回事
  • 痴人不流泪

    痴人不流泪

    她,赵宝雅,一个还未满18岁的少女,有一个喜欢的男孩,交往了三年,却因为一个女孩走进了他的世界,他就抛弃了她。宝雅受不住打击,就选择去了美国,在美国,她又遇到了不同性格的男孩,当她过上新的生活时,而前男友却回来了...-------------------分割线----------------
  • 系统之挂机神豪

    系统之挂机神豪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但是不打工哪来的钱养活自己呢?
  • 三月依旧

    三月依旧

    夏迪看着手机评论,突然扭头:“老板!他们说我是癞蛤蟆吃天鹅肉,你说呢!”沈书恺听后,突然贴近她。良久,沈书恺后撤反问:“”小癞蛤蟆,天鹅肉味道怎么样?”
  • 万界幻梦传

    万界幻梦传

    我认识的大佬不多,一个就能罩着我纵横天下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辛巴达航海记

    辛巴达航海记

    辛巴达和叙拉古国的王子普罗士从小就是好朋友,而且都对海上探险充满神往。长大后各奔前程的两人,一个实现夙愿当上了自由自在的海盗,另一个则成为人民拥戴的王子,之后再也没有联络。做起了海盗的辛巴达天不怕地不怕。一次,他决定去盗取宝物“和平之书”,没想到却发现“和平之书”的主人,竟然是好朋友普罗士。最后,普罗士终于讲明了“和平之书”的重要,也说服了辛巴达放弃盗宝。此时的“和平之书”却被邪恶女神爱瑞丝偷走,女妖试图借此毁灭世界。“和平之书”被盗之后,整个“雪城”陷入了一片混乱恐慌之中,矛头纷纷都指向辛巴达。但普罗士相信辛巴达的清白,万般无奈之下,他主动提出以自己生命做抵押,让辛巴达追回宝物“和平之书”。
  • 全球通缉令:老婆回家了

    全球通缉令:老婆回家了

    “你不觉得你应该给我一个解释么?嗯?”他嘴角噙着一抹邪笑,袭起暴风雨般的危险。谁能告诉他,在几个月前本已经入葬的女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还悠闲的吃着糖葫芦?“这位少爷,请问我们认识么?”某女脸上尽是甜甜的笑容,如一只小白兔,眸中的无辜显而易见。“不认识?看来本少有必要用行动来让你想一想我们到底认不认识了。”转眼之间他已离去。而他口中的行动——在他离开后,才刚刚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