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23700000002

第2章

明治维新野心膨胀欲扩张

朝鲜中国首当其冲遭祸殃

19世纪中叶,日本也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1854年美国用武力强迫它打开门户之后,当时的德川幕府(1603~1867)相继同美、英、荷、俄、法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为了摆脱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1868年1月,日本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腐败无能的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交给了15岁的睦仁天皇。同年,睦仁改元“明治”,史称明治天皇。明治天皇上台后,发动了一场旨在图变图强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取得了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截然不同的效果,使日本较快地摆脱了半殖民地化的危机,由封建社会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建成了当时亚洲唯一的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它是一次很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制度和社会生活中保留有大量的封建因素,特别是天皇制及其军国主义继续存在。明治政权实际上是地主与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具有特殊的反动性和侵略性。它对内残酷压迫劳动人民,对外疯狂扩张掠夺,很快走上了“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道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军力的不断增强,其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野心也与日俱增。

明治政权成立不久,就炮制了把矛头指向中国和朝鲜的“大陆政策”。明治天皇在即位当年发表《天皇御笔信》,声称日本要“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

其实,日本的侵略扩张野心由来已久,可追溯到16世纪末。臭名昭著的丰田秀吉——在初步完成日本的统一之后,就企图先占朝鲜,而后征服中国和印度,定日本国都于北京。1592年,丰田出动陆军19万人、水师9000人,自釜山登陆,逼近汉城、平壤,这就是文禄之役;1597年,他又出兵14万,大举侵朝,史称“庆长之役”,但两次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

朝鲜毗邻中国的东北地区,是日本通向中国的桥梁,也是日本海的锁钥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治统治集团先是在内部大造舆论,掀起了“征韩论”,把朝鲜视为“保全皇国之基础”,“进取万国之根本”,而后又施展外交伎俩,试探西方列强反应。

日本侵略者这样做,虽然同俄国在远东的侵略政策发生尖锐的矛盾,但当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有限,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兴建,没有力量阻止日本向朝鲜扩张。英国虽不愿意日本妨害它在中国的侵略特权,但为了钳制俄国南下,不反对日本的侵朝行径,甚至向日本官员示意,“如果日本不把矛头指向台湾而去侵略朝鲜,将得到英国的援助”。德国当时正在觊觎中国和朝鲜,也希望日本发动战争,以便趁火打劫。美国则想“利用日本在远东与英、法抗争”,因而也采取“对日友善”的政策。日本正是在这种有利于它的国际形势下,加快了侵略朝鲜的步伐。

1875年9月,日军军舰“云扬”号侵入朝鲜江华岛附近,向守卫该岛炮台的朝鲜军队寻衅,挑起战端,制造了“江华岛事件”,终于迈出侵略朝鲜的第一步。

“江华岛事件”完全是日本蓄意上演的侵略朝鲜的“双簧”戏。早在1875年4月,驻釜山的日本外务少丞森山茂就向外务卿建议,乘朝鲜政局不稳之机,派一两艘军舰,以在对马和朝鲜之间测量海路的形式进行示威活动,以军事压力迫使朝鲜对日开放。5月25日,日军军舰“云扬”号奉命闯入釜山海域,不顾朝鲜地方当局的抗议,旋即沿朝鲜东海岸进行示威性水域测量。接着,又在朝鲜西海岸进行同样的挑衅活动。

9月20日,“云扬”号竟然派出小舰船逼近朝方军事重地——江华岛草芝镇炮台寻衅。自1866年以来朝鲜就对外宣布,江华岛是朝鲜国防的要塞区,事先未经许可,外国船只都不能通过。但日本的军队对此置若罔闻,继续进行挑衅活动。朝鲜海防军忍无可忍,被迫开炮,击退了入侵之敌。日军变得更加疯狂,于当日午后占领了江华岛对岸的永宗岛,并摧毁了当地朝鲜守军的炮台,纵火焚城,劫走大炮,杀死朝鲜军民35人。

事件发生后,日本为试探清政府的态度,派副岛种臣到北京,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探口风。他问道:“朝鲜是否是中国的属国?若是属国,则应该主持朝鲜和我国通商。”总理衙门的官员回答道:“朝鲜是我国藩属,但内治外交听其自主,我朝向不与闻。”副岛种臣立即回国将中国政府的这一态度向明治政府禀报。明治政府便以开拓使长官黑田清隆为全权大臣,议官井上馨为副使,赴朝鲜就“江华岛事件”与朝鲜当局谈判。

1876年1月6日,黑田清隆一行率领800名水兵,乘坐3艘军舰和3艘轮船,启程前往朝鲜,以强迫朝鲜缔结城下之盟。1876年1月28日,朝鲜政府派申宪和尹滋承为正副全权代表去江华府与日本代表谈判。为了向朝方施压,黑田清隆谎称已派来4000名日本兵,随后还将增派200名。还以庆祝日本的纪元节为名,乱放舰炮进行示威,并威胁说:“谈判一旦破裂,日本将立即开战。”

在日本的威胁下,1876年2月26日,朝鲜政府被迫与之订立了所谓《朝日修好条规》,史称《江华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一、朝鲜为独立自主国,礼仪交际皆与日本平等;二、互派使臣,并开元山、仁川两商埠通商;三、日本可以自由测量朝鲜海岸;四、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

《江华条约》的签订,给朝鲜埋下了祸根:条约规定“朝鲜为自由之邦”,否定了朝鲜和中国的特殊关系,为日后日本据朝鲜为己有、排除清政府的干涉铺平了道路;条约中规定的其他条款,严重损害了朝鲜的主权,为日本奴役朝鲜创造了条件。

1863年,朝鲜国王病死,无嗣,由旁系大院君李晟应的次子李熙继位。李熙尚幼,其生父大院君摄政。大院君好儒学,主张排外,国内思想保守的老儒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守旧党。1873年,国王李熙亲政,其妃闵氏思想开明,主张与外国通商;国王李熙也很开明,喜欢新事物,与闵妃志同道合。国内的思想开明者都围绕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个新党,即开化党。闵妃擅权,任用外戚,以其兄闵台镐为首,组成一股新兴力量,引起了以大院君为首的守旧党的强烈不满。失去摄政王地位的大院君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剪除以闵妃为首的开化党在朝廷的势力。

机会终于来了。由于开化党极力倡导创建新军,使旧式军队的士兵面临丢掉饭碗的危险;又因日本商人囤积大米,米价暴涨,士兵粮饷流入黑市,造成军粮供应紧张,引起了士兵们的强烈不满。他们告诉军资监,并殴打司库人员。司库为平息事件,扣押了4名士兵。士兵们向大院君直诉。此举正中大院君的下怀,于是便对请愿的士兵们说:“你们所诉,听我审理。现在我命令你们先诛诸闵(即闵妃一族),并杀日本人。”大院君的讲话煽起了一场兵变。京城立即骚动起来,士兵和人民袭击闵台镐等的住宅和日本公使馆,杀死亲日的闵氏集团大臣多人,杀死日本军事教官崛本礼造。日本驻朝鲜公使花房义质见势不妙,便放火焚烧公使馆,逃往仁川。1882年7月26日,他逃到南阳海面遇英国测量船“飞鱼”号而得救。这一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壬午事变”。

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责令花房公使与朝方就“壬午事变”进行谈判,并指示花房:如果朝鲜政府有重大过失,可以用“严厉逼迫”的谈判,予以“强使赔偿的处分”,使其割让巨济岛和郁陵岛。除要求谢罪和赔偿之外,还提出了扩大通商、获得资源等许多要求。8月9日又指示花房:取得咸兴、大邱、杨花津开放;取得公使官员、领事官员的内地旅行权;解决元山、安边的对日本人“暴行事件”;关于通商条约的让步。27日又训令花房:为了补偿赔款,掌握端川金矿的监督权,以其产金充作赔款。同年8月,花房公使率领军舰4艘、运输船3艘、陆军一个大队(约1500人)开赴朝鲜,以武力作后盾,向朝鲜国王提出了处罚凶手、抚恤受害日本人、赔偿损失、开放杨花津等地、准许公使和领事及随员在内地旅行、驻扎保卫日本使馆的日本军队等要求,并限3日之内做出答复。

在日本的威逼下,闵妃政权被迫答应了日本提出的大部分要求。8月30日,双方代表在京畿道仁川海岸的济物浦缔结了《济物浦条约》和《大日本国和大朝鲜国修好条规续约》,日本获得了50万日元的赔款,并获取了驻军权,扩大了釜山、元山、仁川的旅行区域。这两个条约使1876年修好条约的遗留问题得到了有利于日本的解决,尤其是日本在朝获得了驻兵权,从而使其建立了向大陆扩张的桥头堡。

不久,日本政府又在朝鲜策动开化党发动了“甲申政变”。

朝鲜开化党中,以金玉均、洪英植、朴泳孝、徐光范等贵族青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主张亲日以及以日本为模式对朝鲜进行政治改革。

1884年(甲申年)中法战争爆发,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从朝鲜赶走中国势力的绝好机会,于是开始打开化党的主意,企图利用开化党来实现独霸朝鲜的目的。

1884年12月4日,朝鲜政府为新建的京城邮局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并举办盛大宴会。京城邮局作为金玉均兴办的第一个开化事业,备受重视。远远望去,一幢高大宏伟的西式建筑耸立在一片平房建筑之中,真是鹤立鸡群。

那天傍晚,京城邮局灯火辉煌,亮如白昼。笑语喧天,热闹非凡。金玉均身穿黑色西洋燕尾大礼服,手拿洁白的手套和高高的黑色大礼帽,神采奕奕地在门口恭迎客人。

此时,金玉均的亲密伙伴,邮政局总办洪英植看到美国驻汉城公使富特瘦高挑儿的身影,忙驱动他那肥胖的身躯前往迎接,将其作为最高贵的客人引进宴会厅。金玉均满面春风地恭手让客,在看到日本驻汉城公使馆秘书下村和他的翻译河本到来时,忙彬彬有礼地上前握手致意:“热烈欢迎秘书和翻译阁下大驾光临,不胜荣幸。竹添公使随后就到吧?”下村一边和金玉均紧紧握手,一边故作致歉之态:“金先生,我遗憾地奉告阁下,竹添公使偶感风寒,不能参加今天的盛宴,但却以极大的兴趣注视着今晚汉城的连台好戏!”金玉均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意识到这是外交界常见的“政治感冒”,他装出极为惋惜的神情应付下村:“请下村秘书回去转达我的亲切问候,不日将到公使馆看望竹添公使!”

金玉均送进下村与河本后,不由得想起了两年来极为紧张的政变准备:从日本浪人组织玄洋社搞到一笔活动经费,从日本购进手枪、炸药和武士刀,秘密组织起200人的政变队伍,其骨干有10名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士官生、7名朝鲜别技营下级军官、5名中小官吏,还有部分宫女愿做宫廷耳目。

1884年11月11日,金玉均来到日本驻汉城公使馆,将政变计划交给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竹添看罢,觉得这正是日本利用朝鲜开化党驱逐清朝势力的大好机会,但深知开化派力量薄弱,能否成功尚难预料,需要请示国内才能决定持何态度。于是便说:“开化党发动政变,日本政府原则上表示支持,届时将提供大量军事援助,但不经我同意,你们不得擅自行动!”竹添又极其神秘地说:“根据玄洋社浪人情报,袁世凯已命驻朝清军处于紧急戒备状态,我也命驻朝日军今晚进行射击演习,还派玄洋社在汉城的浪人四出散布谣言,制造紧张气氛。”11月14日,美国驻朝鲜公使富特秘密会见金玉均,对开化党将发动政变也表示积极支持。金玉均兴奋地在日记中写道:“已见美国公使纵论内情之艰,时势之困,美国公使无不以吾所言为可!”

11月25日,金玉均携带更为详细的政变实施计划去见竹添。“我们起事时,日本政府到底能给什么援助?”狡猾的竹添摆出一副慷慨援助的架势说:“你们的政变如能成功,在成立新政府时,日本政府将马上提供300万元作为第一笔财政资助。不仅如此,你们政变的枪声一响,我就立刻命令日本军队进入朝鲜皇宫,对你们提供最可靠的支援!”金玉均对竹添的回答甚感满意,正要起身告辞,却被竹添拦住问道:“请问金先生,届时我以什么名义把日本军队开进王宫?”金玉均稍加思索,便以肯定的语气回答:“我们打响第一枪后,将给你送去一封朝鲜国王要求日本出动军队予以援助的信件。这封信将由国王的妹夫朴泳孝送来!”为掩人耳目,竹添又郑重提出:“为不给大日本帝国带来麻烦,你我在发动政变前不宜再次接触!”

11月30日,金玉均秘密召集朝鲜开化党头目开会,决定12月4日借汉城邮电局落成举行宴会之际发动政变,并迅速通知了竹添。竹添不参加汉城邮电局落成庆祝宴会已是约定好的事,金玉均这样做,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此时,一个身穿大红袍子的妙龄女郎的软声细语打断了金玉均的思绪。“客人已经到齐,请入席!”金玉均缓步来到宴会厅,只见客人已按他别出心裁的精心安排就座:在最受尊敬的上首位置端坐着美国驻汉城公使富特,他正饶有兴致地向天花板吐着烟圈儿,故意摆出一副悠闲自得的神情,身旁坐着他的秘书斯库特尔;第二个座位上坐着颇具绅士风度的英国驻汉城总领事阿斯顿,他正与日本驻汉城公使馆秘书下村谈笑风生;最下等的位置安排给中国商务委员陈树棠。此次宴会的主持者金玉均则坐在下村和他的秘书河本近旁,不时用日语同这两个日本人亲切交谈,另一旁坐着朝鲜外务大臣金弘集和军营使闵泳翊、韩圭稷、李裕元。

此时的金玉均,神情亢奋:在邮政局四周,他的最得力的行动队员已将这座大楼团团包围;安排多名干将刺杀保守党大臣,业已就绪——跆拳道高手尹景春和李殷钟刺杀军营使闵泳翊,棍棒高手朴三龙和黄海龙则对付闵妃的亲信尹泰俊,日本陆军户山学校的高才生崔殷章和申重棋负责干掉军营使李裕元,无敌双刀李奎完和林殷明负责对付韩圭稷。

在别宫,朝鲜开化党的前营小队长尹景宪当天任宫内守护值班军官,带领着60名亲兵牢牢守住宫殿大门;正殿里,金玉均派得力干将徐载弼率领郑兰教等13人隐密潜伏,待机行动;在殿外,派黑社会头目李寅钟暗中埋伏,伺机枪杀入宫的保守党大臣;在邮政局和别宫之间,派武林高手柳赫鲁、高永锡互通信息,还派火药专家金风均、李锡尹四处放火……金玉均想到这里,又看到侍女们正按他的吩咐大大拉长一道菜与另一道菜之间的上送时间,尽量把宴会时间拖长,知道政变计划正在顺利实施,深信不一会儿,金风均、李锡尹就会带人纵火焚烧别宫,把政敌引来救火,乘其不备逐个暗杀。此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同类推荐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打开尘封的历史,可以阅读文明的厚重,可以追寻时光的脚步,可以增加人生的领悟。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们读历史,不只是为了寻求知识,追寻事情的究竟,怀念伟大的古人,更重要的是寻找进步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 竖子成名

    竖子成名

    倾危大宋,垂垂老矣。如在风雨中漂泊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外有强敌马踏南疆,内有权相祸乱朝纲。无名小卒齐南横空出世,携未来科技“智库”系统悲秋挽宋。他的心境潜移默化的从“与我无关”到“与我有关”,这其中巨大的转变使得齐南最终成为抗蒙势力的中坚力量。“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文人风骨最为硬气的时代,小人物齐南如何在“智库系统”的辅佐下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敬请期待——《竖子成名》
  • 中国台坛

    中国台坛

    本书介绍了上古基址、帝候高台、神话古台、释道神台、经诗文台、渔乐书台、长城诸台、历代将台、边防炮台、天文台、景观台、古戏台等中国著名台坛。
  • 吕蒙不读书

    吕蒙不读书

    孙权:吕蒙,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我。吕蒙:不读,没兴趣。鲁肃:吕蒙,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我的都督之位传给你。吕蒙:都督?咱不稀罕。关羽:吕蒙,还我头来。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吕蒙:咱是现代人,不信鬼神,不怕幽灵。曹操:吕蒙,我一门三诗人、父子皆文豪,竟然输给你个文盲,苍天已死啊!吕蒙:文盲?咱只是懒得拿诗词砸人罢了。看在你们明天就要上刑场的份上,咱今晚吟诗三百首,让你们见识一下唐宋风流,黄泉路上慢慢品味吧。
热门推荐
  •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黄龙自然保护区,因黄龙沟内有一条蜿蜒的形似黄龙的钙华体隆起而得名,历来被誉为“人间瑶池”与“人间天堂”。彩池、雪山、峡谷和森林谓之黄龙“四绝”。黄龙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藏族、羌族和回族的民族风情也令人心驰神往。看罢此书,赞叹的不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 王妃她每天都想休夫

    王妃她每天都想休夫

    顾轻漪一朝穿越,竟是要被迫嫁给一个鬼面冷心的王爷,这不是把她往火坑里推吗?亲爹不爱,宠妾灭妻,唯有她强大,才能忽的母亲周全,待看她,左手翻云,右手覆雨,灭妾正妻,棒打塑料姐妹花,带领母亲站在京城众人之上。只是,这个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到底是要如何?“王爷,休书在此,我们之间并无瓜葛!”男人一手拿过,瞬间化为齑粉。“现在没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繁花似锦 许诺一

    繁花似锦 许诺一

    他风光的娶了她备受世人眼光。她却复仇逢场作戏他把亲手送进监狱三年事别再相逢,他东山再起堪当商业奇才。被人注目他未娶,她热恋..又是一场风花雪月他明知她手中沙却执意要留在身边。然而传来了她再婚的消息他未娶她另嫁“蒋先生别来无恙托你的福我找到了好归宿,谢谢你能来参加我的婚礼”他掐住她的脖子质问她为何?她却冷言相逼。“我得到我想要的当然要离开。至于你?何必入戏太深。我结婚了,蒋先生请自重。”“自重?呵?”
  • 嗜血成狂:战神王爷弄邪妃

    嗜血成狂:战神王爷弄邪妃

    她,扫把眉,吊梢眼,塌鼻,龅牙,集万千丑相于一身,指婚天朝战神王爷,而他,风华绝代,传闻嗜血成性,连克三妻,多少女子想嫁怕嫁的战神,却偏偏缠上她!她无法摆脱,怒吼“你想怎么死法?”他宽衣解带,指床“本王想这种死法!不如我们现在开始吧!”
  • 堇色未央

    堇色未央

    他与她,幼年初见便两心相许,多年后却在阴谋谎言中缘浅沉浮。她,舍弃倾世容颜,隐忍真爱不得,只为入宫报仇,却无法罔顾本心而渐背初衷;他,心在天下,以为佳人觅得,却不知其实他们一直在错过。待一切明了,却已难如初见。而他,风仪如光风霁月,却无奈有着命定背负,江山美人如何取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窥

    仙窥

    无尽的星空宇宙,神秘的天外之域,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修真世界……
  • 我的玩家超猛哒

    我的玩家超猛哒

    据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英雄王透露:他最初只是来玩玩游戏消耗人生虚度光阴的,根本没想过做什么史诗英雄,也没想过娶游戏NPC做老婆。
  • 墨色黎明

    墨色黎明

    她是唐家一个普通仆人的女儿,却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冷血殿主;他是玖兰家被遗弃的废物少主,却是如同妖孽一般的笑面猛虎。他聪明一世,却屡屡败在她的手上。“我说过,我没空陪你玩。”“可是我有空啊~”“那你自个儿玩去吧。”“我一个人没法玩!要不,你陪我一起吧!”“……滚?”她第一次认栽。可这一栽就没成功爬起来过!“信不信我杀了你?!”“你舍得么?”“……算你狠。”
  • 希灵帝国之菲雅利特派员

    希灵帝国之菲雅利特派员

    盘踞无数岁月的宇宙阴影已然消灭,残存的文明之火在荒芜的废墟中轻轻摇曳,苟延残喘。沉睡万年的神明回归天地,与来自域外的使者一同指引着众生走向新的未来。然而,旧日的幽灵从未远去,在世界之外,隐藏于无尽虚空之中的敌人仍在威胁着这个黎明初生的世界,在神明与使者的带领下,新的故事即将.....唉,等会,拿错隔壁审查官阁下的剧本了,真是非常不好意思,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努力调整,啊,已经好了吗?那么,菲雅利的故事即将开始。(时间线从异常生物见闻录完结开始,萌新开坑,不喜轻喷)(一切与希灵原文相冲突的部分按原文算,本文仅为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