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45500000013

第13章 与陈翔鹤香山畅谈

北京的八月,正是最美的季节。

沈从文打点好行装,雇了头小巧精致的毛驴,驮了姐姐送的两床棉被、一些书籍和一些稿子,满怀希望优哉游哉地走上了一条熟悉而又陌生的山路。

出门没多久,本来晴朗的天空,忽然下起丝丝的细雨,撩人的雨丝,如撕成的飘絮,一路追随着他,在寂寞里往山上攀行。

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西郊,是座历史悠久独具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只因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先后两次抢劫焚烧,现时早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沈从文到了山上,呈现在他眼前的,除了满目荒凉的废墟,就只剩下了那两支联军烧不掉的一些石碑石柱,与圆明园相比,实在没有两样。

好在,熊希龄化腐朽为神奇,在昔日那规模宏大,被称为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的香山寺废墟上,又建起了一栋新的建筑,名曰香山饭店。此时,香山饭店刚刚粉刷完毕,正准备开张。于是,老树参天绿荫布地的废墟中又多了许多浓浓的油漆和石灰的味道。

沈从文一路半梦半醒地在翩翩起舞的飘絮中欣赏着山间美景,不知不觉晃晃悠悠便到了饭店门前。一路跟来的雨丝,竟在他到了目的地时突然就停了下来。暝色中,西边又透出淡淡的微红。这一来,眼前的景物较早先鲜亮了许多。

像是早上刚醒来一般,沈从文懵懵懂懂地东张西望着,有一老者过来问:“是沈先生吧。”

“我是沈从文。”

“来,下来,到地儿了。”

沈从文从驴背上跳下来,憨憨地笑着,像是不好意思一样瞅着老者。

“天黑了,我先带你到新宿舍里去,教务长让你明天一早再去报到。”沈从文点点头,跟在老者身后,很快走进饭店前不远的一个山门。进去之后,他便看到走廊边放了些神态各异的大菩萨,眼里不免露出些疑问。

“这屋原是清初所建的天王庙,只因寺改饭店,督办(熊希龄)顺便就将这庙堂改装成了几间单身职工宿舍。”

听了老者的介绍,沈从文放眼望去,只见这一排的宿舍门都有把新锁锁着,像是没人住似的,心里又起了一个疑问。还没来得及问,便听老者问他:“先生,你想住哪一间?”

“哪间空着就住哪间。”

“都是空的。”

“还没有一个人住?”

老人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大串钥匙,望着沈从文。

“这慈幼院有多少人?”

“学生有好几百,先生有几十个。”

“他们都住哪儿?”

“都回家住。”

“你老人家也不住这儿?”

老者摇摇头。

“既然是这样,就随便开一间房吧。”

老者把房打开,沈从文看了看,比他到北京住的几处房子都要大一些,而且周围也十分安静。可以放一张大点的书桌,还可以在走廊散步,既然就我一个人,文章写完了,或是遇上好文章,大声念念也总是可以的……沈从文正津津有味地划算着,又听老人说:“你跟我来,我告诉你吃饭的地方。”

沈从文跟在老人家身后,走出山门。老人指着下面不远的一处房子说:“看,就那儿,是慈幼院的大厨房,你每天可以到那里去打饭打水……”

老人终于要归家去了,沈从文陪着老人走出山门,目送他远去。老人刚刚消失在幽幽古树的疏影中,突然就有两只野兔蹿到了路边,竖直着耳朵,红红的眼睛似乎有点害怕地盯着他。

担心惊吓了它们,沈从文站着一动不动。不远处突然传来刺耳的狼嗥声。那一对野兔听了,刷地一下就钻进了路边的幽篁中。

“兔儿,别怕。”沈从文冲着它们的背影安慰一句,愉快地走进饭店前的关门里。

四周静悄悄的,除了他的声音,就只有偶尔的一阵山风和古树枝叶碰撞的低鸣,或者是狼叫,或是老鼠弄出的一些声响。

城市的聒噪通通逃遁了,一个幽静的圣地将昭示着创作大丰收。沈从文充满快乐地叫喊着,回到了房里。

在以后的几天里,他很快熟悉了周围的环境,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也熟悉了这里的人。每月有二十块钱工资,生活、买书都是可以很轻松地应付下来,他感到了来到北京后的第一次轻松,没有生存压力的轻松。

每天早晚两顿饭,都现成地放在慈幼院的大厨房里。那几个粗面的面头,一碟咸菜疙瘩,一去就可以拿到填饱肚子,再不用像往日一样,吃着上顿时为下顿发愁。水也不用自己来烧,香山饭店给了个洋铁壶,拿了去到厨房就可以打来开水。至于早上必须洗那么一回脸,山上流动的泉水又清又凉,只要用吃饭的搪瓷缸子舀着就那么来洗一洗,到了晚上头脑都还是很清醒。

生活的问题解决了不说,最让他欣喜若狂的是,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书。虽然比不上北京图书馆的多,可就像是自己的一样啊!去书架拿来就可以看,再不用办理这样那样的登记手续了。这世上,怕是没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事情了!沈从文感到从来没有过得快乐,整天脸上都喜气扬扬的。

熊希龄的双清别墅,正好与天王殿改建的单身职员临时宿舍相邻,作为同乡还兼亲戚的长辈,他认为沈从文一上香山就一定会来找他,可是他却失望了。沈从文久久不来,他只好让人去约他来,聊过一些家常话后,熊希龄似乎是不经意地问沈从文:

“你跑来北京做什么?”

“我跑来就想读点书。”

“你在陈渠珍那里不是过得挺好吗?”

“军长待我确实不错。只是,当兵六年,我亲眼看到上万无辜平民被杀,满脑子里除了留下杀人和被杀人的画面,什么都学不到!在军部,三百个职员中有三十五个是‘烟枪’,那样的环境,我实在待不下去。何况,我们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也要不得!我想读点书,好去救救国家。”

熊希龄两眼亮了一下,随即又暗淡下来。

他这个镇竿城的军人后代,凭了自己的天生聪慧,曾在各级考试中连连据先,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而后又被点翰林,少小时便被称为“神童”,稍大就誉满三湘。春风得意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了,熊希龄痛苦地发现,这种紧急关头慈禧还在为自己的六十庆典肆意耗费本当用来充实武备的大笔财富。

“国家都要灭亡了,偏又遇到这样的皇帝,我读书能有什么用?”熊希龄感慨万千,毅然请求投笔从戎,一腔报国热情,结果却被两江总督刘坤一浇灭,于是只好如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许多爱国京官一样,怀着幻灭的心情,辞职还乡。

没过多久,他就把原本是潜伏的躲躲闪闪的反清排满态度与反对专制压迫结合起来,成了自己公开的政治态度。结果,他与当时的精英们一道,终于“成功地阻止了一个过时的官僚君主国家,将自身转变成现代专制国家这种早就注定要失败的努力。”然而,他们最后却又不能解决“怎样得以创建一个新的全国性政府的问题。”

“救救国家!”他们这一辈从传统中走来却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20世纪前半期新与旧,创新与反动之间的常常令人困惑的摇摆之后,又有几个不想救救国家!又有几个不希望中国复兴!

可是,“革命”之后的中国虽然赶走了皇帝,却不幸地陷入了崛起的军阀争夺中。

救救国家!如他一般的爱国知识分子们,虽有一腔热血,却只能茫然不知所措地看着军阀们在城头上更换着“大王”的旗帜。他,这个曾经的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只好尽力为一群遭难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熊希龄这么想着,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瞅着沈从文又问:“你大舅(黄镜铭)曾跟我提起过你,为什么你生活这么艰难还不来找我?”

“我想独立。”

听沈从文这么一说,熊希龄不由自主地重新打量起眼前这位小同乡一眼,连声说:“好,好,好啊!年轻人就要有这种想法,才可以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闯出一番事业来。”

沈从文受了鼓励,高兴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回到宿舍,禁不住哼起欢快的山歌:

天上有云云起花,苞谷林中种豆夹。豆夹缠坏苞谷树,阿妹看上后生家。

以前自己虽然看似自由,却因为要拼命学习和写作,似乎没能让自己有休息的时候。现在倒好,端人的饭碗,每月倒有四天的休息。人也真怪,从聒噪的城市里逃出来,这时又想去领略一下聒噪,沈从文雇了头精致的毛驴,兴冲冲地奔下山去,去到昔日的朋友中间,与他们天上地下地侃一天,请人吃一顿饭,然后悠悠地上山。

让人得意的是,沈从文已经弄清楚了,他工作的这香山慈幼院图书馆,原来就是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的绿云舫。

这绿云舫,坐落在丽瞩楼稍南半坡间,因为这里古树参天,绿荫布地,形似舫,所以取名绿云舫。乾隆十一年有诗曰:

是处绿阴稠,几余静憩留。烟霞常荟蔚,鱼鸟任飞浮。

不系乔松畔,将寻古渡头。周髀归妙契,天地一虚舟。

妙哉,这真是天皇老子的待遇了!沈从文心里这么想。很快,他的这想法就让他很多的朋友都知道了。

好朋友有了这么个奇特环境的新住处,时在北大研究生班的陈翔鹤忍耐不住,一个晴朗的八月天,他骑一头毛驴,悠悠然然来到了沈从文面前。

“你这儿,怎么还有这么些菩萨陪着你。”两人没多客套,陈翔鹤就这么问。

“难道不好吗?”

陈翔鹤摇摇头:“他们总不会开口跟你聊天吧。”

“这回你错了。”他指着那个靠在走廊边的菩萨,仔细地端详着,颇有心得地说,“你看他,像文殊,又像是普贤。你知道吗,他就是弥勒菩萨。肚皮很大,是跟我说做人度量要大,要能包容,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什么都能容得下。刚知道这些时我就想:他真是个菩萨,不知这凡间的人,说倒也会这么说,要做到就难了。”

沈从文见陈翔鹤听得有趣,又去说第二个:“你看他,一脸笑眯眯的样子,让愁苦的人看了也会笑。这是笑口常开的布袋菩萨。他总是笑面迎人,是在告诉人要慈悲为本,于人大开方便之门。他是一个生平等心、成就喜悦的相,无论到哪里,都一团欢喜,显示出大慈大悲。我弄清这一点时,曾突然联想起林宰平先生说我是文学天才,悲天悯人的话。”

“我当时还认为把这悲天悯人四个字与文学天才放在一起有些不是很贴切。没想到,这却是必需的。文学是要让人心动的,一个不慈悲,心中没有爱的人,又怎么能写出让人心动的作品!看来,林先生把悲天悯人放在天才文学青年的第一位,是太准确了。”

“没想到你还真把自己当天才文学青年了。”

“没有,我只是有这联想,至于林先生的话,我当以此自勉,终生不渝。”

“开玩笑,开玩笑,你其实真称得上是天才文学青年。只是我就不明白了,你对菩萨竟然也懂得那么多。”

“我本来是一窍不通的,只是这地方实在太好了,简直就是上天赐给我的天堂!有那么多书由我挑着去读。一个愚蠢的乡下人到了这里,也渐渐地知道不少事情。你不是也说过,读书,让蠢人也变得聪明这样的话吗?”

“我可不敢贪功,这话原本就是你说的。好啊,这回真应了那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没办法,这都怪他们要告诉我一些事情。”沈从文瞅着菩萨,小孩般俏皮地笑着。

“他们告诉你?”陈翔鹤也笑了。

“你还真不要笑,就因为他们在这里,我才去找来相关的书看。这天王庙里的,都是些什么菩萨……哦,还有,你看这两旁的四大天王,这边这个叫东方持国天王。持国,保持国家的意思。要保持国家,先得保持自己的一生,成就自己的道德、学问。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护住你自己,才可以保持你一家幸福美满,保持国家的富强,保持世界的和平。这些都是持国天王里面所含的意思。你看他,手上拿的琵琶,其实不是要弹奏一曲,而是在告诉世人说,这琵琶的弦,松了就不响,紧了就断掉,一定要调得适中,才能发出好的音律。这就是说你要能达到持国的目标,就一定要学中道,琵琶就代表中道。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处世之道,待人接物,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

沈从文侃侃而谈,陈翔鹤听得津津有味,末了说:“你这家伙,还真能起死回生,在天王庙里也找得到聊天的人。”

“但凡人间事理,全在一页书中。”

陈翔鹤听了,一拍沈从文肩膀,哈哈大笑道:“不错,现在你可以到大学去讲天王殿了。”

“我是狗肉,上不了正席,你这个科班出身的这么损我,有点过分。”

“我不是损你,说的都是大实话。”

俩人说话间已走进沈从文卧房,陈翔鹤一眼看见了床头挂着的一把琵琶,不由又笑了:“怎么,你还真练起琵琶来了?”

“一个人住着,有时得弄点音乐来,自娱自乐一下罢了。”

“嘿,看来还真能弄出声来了,给我也娱乐娱乐。”

陈翔鹤从床头摘下琵琶,塞到沈从文手上。

沈从文憨憨地笑着,看了陈翔鹤一下,开始调弦,然后弹奏了一曲《梵王宫》。这是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以元末红巾起义作为背景,描写猎户花云设计惩处欺压百姓的耶律寿的故事。

曲子刚弹完,沈从文便后悔了,因为他看见陈翔鹤苦着脸,似乎是很难受的样子。

“弹得不怎么样,对吧?”沈从文极小心地问。

“还可以,就是耳朵有些受不了。”

“好啦,我将功赎罪,带你到一处好地方去。”

于是,沈从文带着陈翔鹤,来到了天王殿下面的听法松下。

“这可是当年乾隆皇帝亲自命名的二十八景之一!”沈从文非常得意地说,好像这地方就是他自己的。

陈翔鹤见了,微笑着道:“说说来龙去脉。”

“这里之所以叫听法松,里面也有个故事。说过去这里有位高僧,他在念经的时候,竟然把身旁的石头松树给感动了,都来听他说法。你看这两棵松树,顶上横枝都蔓延,就像两个低头倾心听法的僧人。”

沈从文说着,抬眼去看陈翔鹤,见他只是不以为然地笑着,有些急了,拉着陈翔鹤说:“你不要笑,下面还有一绝呢。”

陈翔鹤收了笑容,跟着沈从文走下几十级台阶,到了一个平台上。只见这平台有几十米长的木板路,中间有个一米见方的方砖。沈从文看了陈翔鹤一眼,目光落在方砖上说:“如果你过去一跺脚的话,马上就可以听到像金鸡啼鸣一样很清脆的声音。”

陈翔鹤听了,走过去,在方砖上使劲地跺了跺脚。

还真有这么一种什么东西在叫的声音,只是并不如沈从文说的那么好听。陈翔鹤听了,并不吭声。

“是吧?是吧?”沈从文连声问。

“声音是有,只是不太像鸡鸣,倒有点像鸭子叫。”

沈从文不好意思地一笑,仿佛有些害羞地看着陈翔鹤。

陈翔鹤这个都市青年因为读书而深受陶渊明、嵇康等人的影响,非常羡慕他们那种潇洒脱俗;沈从文虽来自偏僻小镇,却也因为读书,弄出一颗柔情而有追求的心,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潇洒。这一来,俩人倒是非常谈得来。陈翔鹤一上香山就不想离去,连住三天,与沈从文一道饮清泉,闻花香,听松声,谈野狐,说菩萨,讲写作,聊人生。夜半三更,四下里一片静寂,他们还在聊个不停。

这天,沈从文给陈翔鹤讲到了香山慈幼院的一个教务长——

“这人是个势利之徒,对上极尽巴结之能事,对下则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我很看不惯,总想替他写篇文章,专为他画画像。”

陈翔鹤听了说:“写你的上司,你在他手下做事,恐怕会有麻烦。”

“是倒是这样。不过不写这心里憋屈着,也不痛快。你不是说一个人到世上走一遭,不要太屈了自己,该说的想说的还是得说出来吗?”

“是啊,我是这么说。”

“这事难道不该说?我就想说出来好让世人都来鄙视这些势利之徒。”

陈翔鹤微微地笑着,良久,才说:“如果是我自己,想写也就写了。只是却又想劝劝你,还是不写为好。人啊,有时就这么矛盾。”

“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不过我还是想写。”

“既然这样,你就写吧。人生在世,能潇洒时且潇洒。”

五十五年后,1980年8月10日,沈从文在《忆翔鹤》一文中回忆了这一次陈翔鹤来香山看他的事,文中写道:

因为特别机会,一九二五——二六年间,我在香山慈幼院图书馆作了个小职员,住在香山饭店前山门新宿舍里。住处原本是清初泥塑四大天王所占据,香山寺既改成香山饭店,学生用破除迷信为理由,把彩塑天王捣毁后,由学校改成几间单身职员临时宿舍。别的职员因为上下极不方便,多不乐意搬到那个宿舍去。我算是第一个搬进的活人。翔鹤从我信中知道这新住处奇特环境后,不久就充满兴趣,骑了毛驴到颐和园,换了一匹小毛驴,上香山来寻幽访胜,成了我住处的客人,在那简陋宿舍中,和我同过了三天不易忘却的日子。

双清那个悬空行宫虽还有活人住下,平时照例只两个花匠看守。香山饭店已油漆一新,挂了营业牌子,当时除了四个白衣伙计管理灯水,还并无一个客人。半山亭近旁一系列院落,泥菩萨去掉后,到处一片空虚荒凉,白日里也时有狐兔出没,正和《聊斋志异》故事情景相通。我住处门外下一段陡石阶,就到了那两株著名的大松树旁边。我们在那两株“听法松”边畅谈了三天。每谈到半晚,四下一片特有的静寂,清冷月光从松枝间筛下细碎影子到两人身上,使人完全忘了尘世的纷扰,但也不免鬼气阴森,给我们留下个清幽绝伦的印象。所以经过半个世纪,还明明朗朗留在记忆中,不易忘却。……

翔鹤在香山那几天,我还记得,早晚吃喝,全由我下山从慈幼院大厨房取来,只是几个粗面冷馒头,一碟水疙瘩咸菜。饮水是从香山饭店借用个洋铁壶打来的。早上洗脸,也照我平时马虎应差习惯,若不是从‘双清’旁山溪沟里,就那一线细流,用搪瓷茶缸慢慢舀到盆里,就得下山约走五十级陡峻石台阶,到山半腰那个小池塘旁石龙头口流水处,挹取活泉水对付过去。一切都简陋草率得可笑惊人。一面是穷,我还不曾学会在饮食生活上有所安排,使生活过得像样些。另一面是环境的清幽离奇处,早晚空气都充满了松树的香味,和间或由双清那个荷塘飘来的荷花淡香。主客间所以都并不感觉到什么歉仄或生活上的不便,反而觉得充满了难得的野趣,真是十分欢快。

遗憾的是,这十分的欢快没有进行太久。

同类推荐
  • 萧劲光回忆录

    萧劲光回忆录

    本书是萧劲光生前的回忆录,内容涵盖萧劲光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作者在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不少翔实记述,许多史料是过去党史军史上少见的,是研究党史军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系列图书”之一,《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图文并茂,结合狙击手的经典事件、装备以及狙击手训练要领等,介绍了近代以来世界上最顶尖的狙击手,还有狙击手手中的致命武器,《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将为您展现一个精彩纷呈的军事世界。
  • 民国第一家:袁世凯家族

    民国第一家:袁世凯家族

    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这个名字——袁世凯。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决非偶然,与他生长的土地和环境无不有着千丝万缕密切的关系,其中家族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而在以往的历史叙述中,历史学家注重的是重大事件中的人物,往往忽略了许多细微之处,比如历史人物的情感、性格、气质等等,也会影响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有时候甚至能使这个历史人物作出改变历史行程的决策和行动。
  •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
热门推荐
  • 不见你在云深处

    不见你在云深处

    遭遇宫变落难的九皇子梁烨在逃亡路中被人牙子贩卖已久的女孩阿远,一路上互相扶持,接下了深厚的情谊,本想着相守一世,可叹命运弄人
  • 哪吒:业火红莲

    哪吒:业火红莲

    本书将神话传说、古典小说当中,多作为配角存在的哪吒故事剥离重构,以哪吒的第一视角重新赋予他完整的人物性格与成长经历。专为哪吒原创一条寻找身份认同,追求真正自由的主线,所有剧情与配角人物都依此条主线展开。时代更迭之间,阐、截、佛、道之间的明争暗斗此起彼伏,层层交织。哪吒在轮回之中淡化的记忆,成长征战当中的困惑,所做的所有决定,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大手在控制。他的痛苦与孤独,正如现在的我们一样,身体与内心,随时都在因为现实,而和理想中的自由,做着激烈地斗争。
  • 虚空

    虚空

    帝都的繁华在荣誉之路可以得到最佳的证明,现在正是下午,荣誉之路上挤满了行人,还有很多来自远方甚至是他国的商人,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汇成巨大的人流,将整条大街塞得不留缝隙。
  • 喜欢好像很简单

    喜欢好像很简单

    他和她,总是很相像,却到底是不一样的两个人。她对他的喜欢全世界都知道。而他对她,无人知晓。
  • 那些年正青春的我们

    那些年正青春的我们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的青春里都会有欢笑,有痛苦,有遗憾。。。。。只希望N年以后的我们,想起这段经历还是嘴角上扬的。。。。。
  • 傲娇狂妃鬼帝来娶妻

    傲娇狂妃鬼帝来娶妻

    她堂堂雇佣兵女王兼著名钢琴演奏家,著名医师。一朝穿越却不想有了许多第一,第一丑女,第一废材,第一傻女…没关系,姐能改变,打渣姐,骂渣男,连皇上都被惊艳了一番。什么狗屁长老,王爷都给我去死吧!“是么?我的王妃?”“当当然不是了,王爷是尊贵的象征呢!怎么能死呢?”他,是被世人称为玉面战神的王爷,也是鬼帝,连皇上都要让他几分,却不想为了一个废材而上刀山火海…
  • 落声箫斩魂刀

    落声箫斩魂刀

    大道天陨红尘练心。修的是刀斩的是红尘,自古刀客多薄命,。概是因武者本就该有颗圆滑的心,而善刀者多直莽。风萧萧路漫漫斩红尘落云箫。。。。
  • 你好乔太太

    你好乔太太

    “是zhao,不是chao”丁朝颜慢悠悠的举起杯子,贱笑起来把黑名单里的[表表不是婊]拉了出来系统:[清和景风]退出队伍私聊:你对[表表不是婊]说:哟,说不定你男神也有点意思。[表表不是婊]对你说:嗯??什么意思??!你对[表表不是婊]说:你猜。[表表不是婊]对你说:……队伍:[你爹我搁着呢]:女侠,结缘不,缺个捡垃圾的小弟。[北侠女客]:……你嘴里能说点好话不,想气死我,好继承我的皇位吗?
  • 大宇宙文明

    大宇宙文明

    壮丽宇宙的开阔史,在未来的世界人类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开阔宇宙之中,人类与其他宇宙生命的碰撞中迸发出怎样的火花,人类磕磕绊绊的吸收融合着各种文明,几百年的牺牲,几百年的努力,又会让地球人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 哈利波特之三代崛起

    哈利波特之三代崛起

    纯血二十八家:雷古勒斯,你就是个纯血叛徒,最危险的黑巫师,摄魂怪的吻都不足以惩罚你的罪恶。伏地魔:雷古勒斯,听说你在背后说我是个恐怖分子,手段也就比一年级的小巫师高明一点,还想挖我食死徒的墙角。邓布利多:雷古勒斯,青年我见证了一代黑魔王的崛起,中年我见证了二代黑魔王的崛起,希望你能让我过个安稳的晚年。雷古勒斯,你们这是怎么了,我不过是顺着时代的变化,对魔法界的一些事情,发表了下意见,并做了些小小的改革,应该或许大概没有什么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