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60200000026

第26章 贞观长歌传四海——唐太宗李世民(5)

魏徵不仅是唐代,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诤臣,他对唐太宗进谏,从不婉转曲折,也从不察颜观色,多次犯言直谏,即便唐太宗已勃然大怒,也毫不退让,到后来唐太宗都对他产生了畏惧心理。有一次唐太宗想在上班时间偷懒到山中去打猎玩儿,行装都已经准备好,结果不知怎么就被魏徵知道了。魏徵大喜,心想你一出发,老子又可以骂你一顿。结果等了很久也没见他动身,忍不住去问:“你怎么还不去打猎?”唐太宗笑嘻嘻地说:“不小心被你知道了,一出发就要挨你骂,只好算了。”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番邦进贡来的鹞鹰,非常喜爱,上班时也经常把玩。但玩物丧志,如果被魏徵看见肯定又要挨骂,所以只能偷偷玩。不料有一次魏徵到办公室来进谏,唐太宗慌忙将鹞鹰藏到怀里。其实魏徵已经看见了,就学他当年便桥之盟,故意长篇大论拖延时间,活活把小鸡儿憋死在怀里。唐太宗虽然很心痛,但也没办法,只好忍泣吞声。

魏徵是《隋书》的主编,但这并非他的代表作,最具代表性的应数《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等。这些谏言不仅仅切中时弊,直接向唐太宗提出中肯意见,更成为后世明君忠臣一致看齐的标杆。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魏徵忠于职守,执意要将违背天条的泾河龙王处斩,唐太宗利用皇帝身份拼命求情,还是没用。民间一致认为这种性格非常辟邪,效果不亚于秦叔宝、尉迟敬德的相貌,于是就将他和这两位莽夫一起贡成门神。对此,二十四史作者之一的魏徵表示压力极大,但已无法挽回。

当然,仅仅纳谏并不能完全体现魏徵的治国理念,只是说明他在皇帝面前多么忠直不加掩饰。这种对皇帝行为的约束力,远比几条具体的治国措施更具宏观效益,魏徵这样的诤臣从来都不仅仅意味着他本人的个性,而是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皇帝有着一种虚怀若谷的治世仁君风范。有了这样的好皇帝带头,才能广开言路,使君臣上下各施其能,建设和谐盛世。

除了虚心纳谏,唐太宗还非常善于招贤纳士,这可能是他们李家在太原养成的习惯。但习惯只能保持一两代,一个合格的太宗还必须形成机制,以供后世沿用,这便是著名的科举制度。隋朝初步形成了规范的科举,但时间太短,这项影响了人类历史走向的重大制度,应该说还是在唐朝,尤其是唐太宗手上走向成熟的。

唐太宗曾多次下诏求贤,扩大考试的科目、范围和人数。当然,唐朝仍是一个门阀世族社会,但正如前文所说,隋朝过于急切的想摆脱这种贵族社会,二世而亡,唐朝正是人类经历了这样一次重大挫折后的重新调整,再次上路。尽管仍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贵族门阀社会,但唐朝发生了一件极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牛李党争。此事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并未以正面新闻形象出现,但这恰恰是公共管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其意义不亚于微积分的创立在数学史上的地位。

所谓牛李党争,是指以牛僧孺为代表的牛党和李德裕为代表的李党之间的政治斗争。牛僧孺是一位学术界极富盛名的儒士,通过科举入仕,在当时代表了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李德裕则是名相李吉甫之子,通过荫举(荫父祖的地位直接获得官职)入仕,在当时代表了门阀贵族子弟。牛李两党就科举取士还是荫举取士的基本国策进行了激烈争论,形成了连绵半世纪的牛李党争。最后李党艰难胜出,唐王朝再次确认了以荫举为主的贵族政治体系,很多人就此为由,再一次强调了古代中国是一个贵族而非平行社会。但是,恳请您注意一件事:汉晋的贵族可以完全掌控政治,平民毫无任何发言权。到唐朝,至少——平民可以和贵族搞搞牛李党争,这已经是当时的西方人难以想象的一种巨大进步!

照此趋势,唐朝的下一个时代应是何种社会形态?

可以说,无论哪种您都会明白,牛李党争,是人类历史上多么伟大的一个足迹!

事实上,如果我们仅着眼于唐太宗的个人能力,并认为这就是缔造盛世的原因就稍微浅薄点。隋朝带领中华民族跃向下一个文明形态,但是路不熟,栽了。唐朝拾起隋朝的摊子,总结经验,适当调整,走完了这一步。由于社会形态的整体成功跃进,极大地释放了社会活力,才绽放出贞观开元这样的大唐盛世。

若论军事战绩和经济数据,其实唐朝不一定比汉朝强,但论起文化发展,唐朝就进了一大步。汉朝尽管也有不少光耀史册的文化成就,有贾谊、司马相如这样的文学大家,但毕竟是一个古代贵族社会,识字率相当低。所谓文学艺术,还只是上层贵族的玩物,与广大人民无关。唐朝虽也是贵族社会,但由于开创科举,以及造纸术的推广,吸引了不少人试着挤向上层,识字率提高了不少,全社会的文化层次也有了显著提高。以唐诗为代表的唐代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傲然自信和恢宏气象。唐诗大多收录在《全唐诗》中,共6万多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尤以诗仙李白和诗史(诗圣)杜甫两位最为杰出,他们的成就至今未能有人超越。除唐诗外,唐代的书法、绘画、织锦、造瓷等文艺形式也蓬勃发展,是一个绚丽夺目的文化盛世。

唐太宗本人武艺高强,但绝非赳赳武夫,他在文艺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唐太宗的书法以飞白体著称,遒劲有力,首开行书入碑,堪称一代宗师。更重要的是唐太宗提出了新的诗词创作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南北朝以来,北朝粗鄙少文,不做中华文明的传承干流,而南朝又经数百年浮华堕落,文章充塞虚糜之气。如隋炀帝这般志气高远之辈,诗作中也难逃南朝士子的浮华昳丽。在这股逆流中,唐太宗挺身而出,提出要以儒家圣训作为诗文的思想基础,不能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须在诗文中加入对国家兴亡、社会进退的思考,增加厚重感和思想性,即所谓“以诗言志,借景传情”。他的理论得到了积极响应,华语文坛一扫南北朝的颓靡,涌现出大量豪情四塞的边塞诗和叙事诗,可以说重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理念,再造了中华民族崇文尚武的文化风骨。唯一稍嫌遗憾的是唐太宗本人的基本功和创作灵感似乎差了一点,尽管在作者看来,他的诗作都还不错,但也没有特别杰出的能达到脍炙人口的程度。当然,您也可以理解成唐朝的优秀诗人实在太多了,导致他自己没排上号。

唐朝是魏晋南北朝士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既洗去了乱世浮华,又保留了贵族气质,塑造出中华民族一种雍容华贵的文化形象。这种形象受到无数后人神往,现代中国人回忆祖先伟大的帝国时代,最爱“梦回唐朝”,而不是汉朝、宋朝或明朝。大唐帝国散发出的这种魅力也吸引了世界,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比铁山般强硬的汉朝更加开放包容的繁荣时代,第一次让环球人类都深沐中华帝国的恢弘气概和卓越魅力。著名的“丝绸之路”在唐代开启,东西方的大规模交流正式展开。中国人一向以四夷宾服作为强盛的象征,但在汉代,所谓的藩属国们,也就是签个盟约,隔上三五年派个使者,象征性纳点贡品,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国周边。到了唐朝,中国人的视野投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也有更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很多后人在史书上看到唐代有那么多国家聚集在中华帝国周围,就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反正看看书又不要你纳税服兵役。

唐朝不仅在南北朝乱世后重新确立了中华帝国的前进方向,更确立了东亚文明圈的形成态势。唐太宗采取开明外交,并在整个唐朝得到延续。东亚诸多小国曾在汉朝被中国人粗暴的打得趴下,到唐朝终于可以投入中华文明温暖的怀抱,尽管并不能直接纳入中华帝国的版图,但从文化上确定了追随大中华儒家文明圈的方向。尤其是日本这个国家,在当时对中国无比崇拜,频繁派出遣唐使,表现出对中华文明的无比向往,刚刚走出蒙昧的韩国(新罗)更是对中国崇拜得一塌糊涂。由于现代中国人对这两个邻国有着非常特殊而又复杂的感情,所以想到此节,又会涌现出更加特殊而又复杂的快感。尤其是宅男们在显示器前一边欣赏着东洋整容美女,一边幻想着梦回唐朝——那时这个国家要向我们中国朝贡咧!这是多么崇高的一种快感啊!

事实上,唐代人类的交通运输工程技术比之汉代并没有出现质的飞跃,东西方交流的突然扩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居于大陆中部的阿拉伯崛起。阿拉伯人连通了欧亚大陆桥,开拓了东方人和西方人的视野,但同时其自身的彪悍扩张对于大唐、罗马和波斯也是一柄双刃剑。唐朝在今中亚地区设置了北庭和安西都护府,控制力度和范围都比汉代的西域都护府更强。但遗憾的是,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安西都护府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在著名的怛罗斯战役(BattleofTalas,地点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附近)惨败于新兴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AbbsidDynastyofArabEmpire,即黑衣大食、东萨拉森帝国),意味着中国人的西向扩张在这一带已经触碰到了极限。尽管西域在宋代又一度出现过强烈汉化趋势,但经过强势的伊斯兰化,中华帝国再也没能突破这个极限。也就是说,唐军的足迹所到之处,基本上已是当时中国人所能到达的极限。

六、夸大其辞,急功近利

毫无疑问,唐太宗堪称一代名将雄主,他的人气更罕有人及。但也需要指出,后世对他的评价有意无意走入了一个极端,当我们用几万字盛赞了唐太宗的丰功伟绩,让隋文帝自惭形秽,宋太宗不好意思出场时,是否也有必要看看这个人或许也有一丁点儿缺点呢?他的问题还不是一点半点,我们甚至可以单列一篇来说说缺点。

1、绝不能抹去的道德污点

毫无疑问,玄武门之变杀兄篡父,严重违背人类基本道德,这是唐太宗抹不去的污点。有些人为偶像辩护,说太唐宗虽得国不正,但治国有方,缔造了异常强盛的大唐帝国,若由李建成继位,未必能如此出色。且先不论这个“如果”能否成立,就算能,这种说法也是极端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不仅是唐太宗,唐高祖也是先侍奉突厥,借力造反,统一天下后再去剿灭突厥。父子俩都是标准的先做汉奸,再当国父,以卑劣手段坐上皇位,再在皇位上通过丰功伟绩来掩饰之前的劣迹。而真正可怕的是父子俩干得都很成功,他们真的坐稳了皇位,并通过后来的功绩在历史上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名声。

这无疑是极其恶劣的榜样,或许在唐太宗之前还有人慑于道德约束以及成功概率的低下而不敢轻易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当唐高祖和唐太宗的成功典范摆在面前,又给了更多人铤而走险的勇气。唐太宗尽管立即开启了一个贞观盛世,但很多人忽视了恶劣的道德示范也将中华民族引入了一个道德下降通道。从长远一点看,这个道德负效应恐怕比贞观盛世的经济正效应绝对值更大吧!

这个负效应在唐太宗晚年就已经显露出来。唐太宗之妻即为长孙晟之女、著名的文德顺圣皇后。唐太宗深爱他的妻子,和隋文帝独孤皇后、唐高祖窦皇后一样,又是一桩令人称羡的帝王婚姻。长孙皇后的情况大致和独孤皇后差不多,史书上吹捧她们的桥段也大同小异,就不重述了。且说文德皇后崩于贞观十年(636),留下三个嫡子:长子皇太子李承乾、次子魏王李泰、三子晋王李治。不用说读者也该知道接下来是什么——次子要夺长子的位了。事实上,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还真是李泰。果然,经过多年斗争,贞观十七年(643),李承乾谋反事泄(请问太子为什么要谋反?)被废黜,唐太宗承诺改立李泰为太子。但这遭到激烈反对,嫡长子继位是《周礼》定下的传统,唐太宗和他表叔已经连续破坏规,若再不正常传位给嫡长子,这秩序就彻底乱了。唐太宗还是不太敢负这个责任,但也不可能让李承乾继续储位,最后他采取了一个让人笑掉大牙的折中办法——由晋王李治建储。不过想想也有道理,争得头破血流的全部落空,围观打酱油的捡到馅饼,其实这就是想告诉后人三个字而已:别争了。

李治其实生性黯弱,本不想参与两位哥哥的政治斗争,谁知无心插柳,捡了个皇帝当,即为唐高宗。但这小子柔弱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一颗勇敢的心,他虽然不学表叔公的政治斗争,却把人家趁探病勾引老爸妃子的本事学了过来,在唐太宗病榻前把其爱妃武媚勾到了手,后来还公开册为皇后,即为更加著名的则天顺圣皇后。没错,又是一对恩爱夫妻——是“又”!

到此,您发现规律了:隋唐的皇帝,全都是深爱妻子的好男人,每一对都令人称羡,但又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出轨方式,到最后自己也会戴绿帽子:隋文帝的陈蔡夫人被隋炀帝笑纳;隋炀帝的萧皇后最初被窦建德笑纳,后落入突厥之手,几经辗转终于被唐太宗(她表侄)笑纳;而此前,晋阳宫全体宫妃均已被唐高祖和裴寂笑纳;而李建成、李世民都揭发过对方淫乱宫廷,这是谁给谁戴了绿帽子?唐太宗的爱妃武媚被唐高宗笑纳;至于唐高宗这个老婆后来自己当了皇帝,笑纳她的男人正史无详载,总之就是数不清;到后来唐玄宗突破了后辈给前辈戴绿帽的常规,给儿子戴上一顶绿帽……这是一部比《天策上将征战史》更加波澜壮阔的战史,“唐乌龟”绝非浪得虚名。而唐太宗,这个万人景仰的偶像,其实也是这个庞大队伍中不光彩的一员。

所以,尽管唐太宗立下了贞观之治这个大功,但并不能掩盖他不光彩的一面。而他本人却急于掩盖,为此又做了更不光彩的一件事。

2、篡改史料,文过饰非

中国人有着极其强烈的正史情结。无论当权者对史官以生命相威胁,还是巧妙的逃避罪责,也都无法阻止正直的史官连续写下“崔杼弑庄公”、“赵盾弑其君”等。这个不以宗教立国的庞大帝国之所以世代传承,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这种相对独立的治史精神。唐太宗尽管在皇帝位置上干得很出色,或能得到政论家好评,但始终无法完全冲抵道德上的巨大缺陷。有些突破底线的当权者通过篡改史料来抹去许多劣迹,唐太宗很可能也干过此事。事实上,唐太宗不一定要去篡改已经成书的史料,只需要从两方面做一些细节处理,就能文过饰非。

同类推荐
  • 许凌传

    许凌传

    科考落榜?谁不知本少爷从小具有神童之名!父母身死?死不见尸本少爷岂是那么好糊弄的!外敌来犯?那就打得他从此服服帖帖!天才少年抽丝剥茧破解谜团,战场上出谋划策,建功立业的同时收获一场风花雪月。
  • 臣和贼

    臣和贼

    他重生来到了这里,在这个战乱纷飞的地方,他该怎么办?是要为家?还是为国?
  • 谁的青春不荒唐

    谁的青春不荒唐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孩,该恋爱的年纪错过了。成为剩女后,在另外的世界里狠狠得爱上了他,她坚定地要把自己的初恋给未来的老公。身边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她全然不顾。意外穿越到建国初期的她,亲眼目睹着历史的发生,在爱情、友情、亲情面临考验的时候,她该如何抉择......
  • 燕云风月

    燕云风月

    他的理想只是每天无所事事,带着一群小流氓去街上调戏调戏良家妇女,奈何传承五千年的文明之光注定了他的不平凡!比诗、斗词、谱曲、经商、谋略、文治武功,内乱外患,何足道哉!他的到来,必将掀起燕云王朝的惊涛骇浪......
  • 仙子且听我一言

    仙子且听我一言

    “公子,我家小姐请您前去赴宴。”“不去,没空。”“公子,前线战事告急,请公子早日前往。”“不去,怕死。”身穿异界。上一世在尔虞我诈人情冷暖中忙碌半生。这一世只想过着闲云野鹤般平淡的生活。可为何桃花运接踵而来?两国交战也需要我来拯救?林清不禁感慨。“我只想安静的当个美男子,真是太难了。”
热门推荐
  • 重生后我把隔壁大佬攻略了

    重生后我把隔壁大佬攻略了

    “小哥哥,要不要改个命呢?”苏辞看着扒在自家墙头的小丫头,邪魅一笑,“改成什么命呢?”沐夏略一思考,戏谑地说道:“目前只有一种命适合你,沐夏的老公命,要么?”“可有时限?”“百年可好?”“成交!”重生前,沐夏一生穷困潦倒受尽苦楚,重生后,逆天气运伴随着她,要财得财,要运来运,时不时的还要攻略一下隔壁小哥哥,见天的为人改运。简单来说,重生后的沐夏人财名望全得,妥妥一人生赢家!
  • 流泪的理由

    流泪的理由

    本书为小小说集。本书精选了125篇小小说作品,分甜甜真情、百味人生、咸淡市井、辛辣仕途四个小辑,其中大部分作品为获奖作品,或针砭时弊,或惩恶扬善,或嬉笑怒骂,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感悟。
  • 超级读者

    超级读者

    作为一名狂热的网络小说爱好者,李跃冰的个人书架与众不同。不管是什么小说,只要加入了书架,他的人生就会和书架小说中的主角绑定到了一起,小说中的主角怎么样,他差不多也会怎么样。主角获得了透视的异能,他也会获得这种能力;主角被妹子暗恋了,他也会被妹子喜欢;主角被嘲讽了,他也会被人看不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原本李跃冰看书是不忌口的,只要能看下去照单全收,但现在——“我要看爽文!我要看后宫种马文!苍天啊大地啊,谁敢虐主我打死谁!”……
  • 这才是无敌

    这才是无敌

    系统:你现在将要面临两个选择【1:超级功法,经过修炼成为无敌的存在】【2:绝世美女,左拥右抱走上人生的巅峰】陆凡:必须做出选择吗?系统:……陆凡:我两个都要(小朋友才做选择题,我们成年人选择都要)系统当机中……
  • 新党章学习问答200题

    新党章学习问答200题

    本书内容全面,内涵丰富,条目清晰,文字简洁。主要包括:准确把握新党章精神实质、总纲、党员、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组、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党徽党旗等内容。对学习好新党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党章和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辅助教材,也可作为基层党组织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材料。
  • 兵王归来

    兵王归来

    妖孽兵王回归都市,邂逅冰山女神,从此玩转花都,过上香艳生活。兵王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 异丹

    异丹

    嘭”随着一声巨响,顿时山崩地裂,空间都为之破例!“修罗神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了,今日你与你妻子白发冥皇必死!”一名威武中年说道。
  • 风华绝代之鉴宝王

    风华绝代之鉴宝王

    一个网约车司机,无意中认识了一个大明星,跟这个大明星的圈子打的火热,自己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可怕的悬案

    可怕的悬案

    本书共分七大部分,几乎涵盖了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的最恐怖、最玄妙的各种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