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3600000038

第38章 1812年战争始末(2)

7月中旬,巴尔的摩市的一家对于战争前景率直而言的联邦党人报纸,因为一再地唱衰这场毫无悬念的战争而激怒了一群自命不凡的美国人。暴徒们聚集起千余人,将胆敢印刷“自渎文字”的印刷厂砸了个稀巴烂。可是,不肯低头的报社在几天后便联络了新的印刷厂恢复了每日的出版。当这份报纸重新出现在巴尔的摩的街头时,被触怒了的暴民,开始持械聚集在报社外面投掷杂物。有感于生命安全遭到威胁,报社内的人也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武器。第一枪是谁先打响的已经无从查起,总之双方都开了火,而且还死了人。恼羞成怒的暴民们从当地的民兵那里弄来了大炮,开始炮轰报社所在的建筑物。

当地倾向于共和派的地方政府已经看这家报社不顺眼许久,所以在之前的骚动中一直作壁上观。直到暴徒们拉出大炮开始射击后,地方官员方才觉悟到再不加控制势必会出大事,于是派来了民兵。当天傍晚,一群民兵涌入报社,将困在里面半天多的一干编辑以及前去串门被无辜牵连的人等带走,并送往相对安全的监狱暂时监管。

本来,事情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可是当天午夜放那些人回家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事先泄露了消息,当报社的成员偷偷摸摸从侧门出去准备各自回家的时候,一伙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暴徒一拥而上,将其中没来得及逃走的10个人按倒在地。其中包括一位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已经62岁的老将军詹姆士·林根。这10人在民兵赶来解救之前,被暴徒们扒光了衣裤,按在大街上是一通好打。最后,几个年轻的挺了过来,可林根在医院里挣扎了一个多礼拜之后,还是咽了气。

一连串悲剧的构成

布洛克少将战死后,英军在西北地区以攻为守的态势就此终结。布洛克的继任者、西北地区英军指挥官亨利·普罗克特上校采取了纯防守态势,屯兵于底特律堡,希望能够依靠固守这一跨越底特律河的桥头堡,彻底断绝美军侵入加拿大地区的企图。

美军在战争最初半年连遭败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归根到底主要原因还是指挥人员无能,指挥系统低效而混乱。麦迪逊总统缺乏军事才能,和陆军部部长坐镇华盛顿,在那个没有参谋本部概念甚至连电报都没有的时代里,所谓的大本营根本就形同虚设。而在对英宣战的当天,胡尔率众进抵底特律,却并不知道战争已经开始,以至于在率军做他认为的“示威性巡游”时遭到英军袭击时措手不及,结果困守底特律堡。当时的美军西北战区司令认为底特律不在他的辖区,对被围的胡尔居然不管不问,而坐镇华盛顿的陆军部部长对前线情况一无所知,自然无法纠正这种荒唐行为。

英国人在1813年年初的计划是继续固守底特律堡,拿破仑战争最高潮的1813年已然来到,他们没有多余的兵力投入到北美战场。但情报不灵、战略混乱的美国却无法看透这被掩盖在诸多现象中的本质,反而对驻兵底特律的英军耿耿于怀,这种固守却是对美国领土的一种巨大威胁,因为他们有理由相信(没理由也会相信)英国人会尝试以底特律堡为起点,驱使印第安人肆意攻击周围的密歇根、俄亥俄,甚至是印第安纳。正因为这种理由,华盛顿方面竭尽所能希望能够夺回这个至关重要的桥头堡。

1812年末,胡尔中将的继任者威廉·亨利·哈里森,集结人马于俄亥俄与肯塔基交界处的辛辛纳提镇,挥师北上。哈里森的部队合计3个团,约3500人,沿着新开辟的道路由南向北纵贯俄亥俄州,于1813年1月初抵达伊利湖地区。一般都认为,哈里森的部队较胡尔的人马更为“精良”。

1月18日,哈里森手下一部约1000人进占位于伊利湖西面的法兰克镇。得到消息的英军赶来,并发起了反击。大约400土人和300加拿大民兵在200英国正规军的引导下,向在人数上略占优势的美军发起了进攻。战斗只持续了一天就宣告结束。是役,加拿大方面仅战死24人,约150人受伤。而他们却打死了近400名美国侵略军,其余500多成为了俘虏。法兰克镇事实却证明了这种美军的“精良”只是相对而言。

1813年的重头戏在尼亚加拉前线。此地位于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位于东西两线之间的一个狭窄通道,拥有尼亚加拉大瀑布等一系列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是攻击加拿大纵深直插安大略湖北岸约克镇的一条捷径——当然不是从陆地上越过广大的森林和沼泽,而是通过船只装载部队直接跨过安大略湖或者伊利湖。当时,加拿大方面位于尼亚加拉一线兵力空虚,有超过7000人在东线和总计约19000人的美军对峙,留在约克和尼亚加拉一线的防守力量不会超过1000人。美方展开的攻势将由陆军准将泽伦·派克指挥,其部队总数略少于2000人,为清一色的正规军,并携有炮兵(美国陆军第6、第15、第16团,炮兵第3团)。这些人将由14条双桅帆船装载,趁夜发起攻击。

计划执行得颇为顺利,4月26日夜晚美国人趁夜而来,并顺利进抵约克的外围。防守约克的只有300英军与300加拿大民兵,外带100印第安土人配合。这么一点儿兵力,自然不敌配有炮兵并有舰炮支援的美军,在伤亡近300人后,被迫弃城而走。

得胜的美军忘乎所以,因为这可以说是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头一次陆上胜利。为了庆贺胜利,在军官的默许下,丘八们开始四处劫掠财务,并放火烧毁了市内的议会和众多民房。然而美军在约克所获得的就是一场胜利,因为他们无法切断来自海上的补给。相较于约克,位于安大略湖通向圣劳伦斯河入口的金斯敦战略位置更加重要,也是美军无力夺取的。

1813年正是欧洲大陆上的拿破仑战争进入最高潮的时刻,英国本土非但无法增兵支援加拿大,甚至被迫从此抽调部分兵力投入欧洲大陆战场。即便如此,在少量正规军和加拿大民兵与印第安人的通力合作下,仍旧使得一再进逼的美军屡屡受挫。而在这一年里,唯一能够维持住美国人民战争信心的,只有他们的海军。

美国海军的首次胜利发生在1812年8月19日,美国海军安装有44门炮的“宪法”号击败了比它小得多的英国护卫舰“孤立”号。虽然这场胜利在技术层面而言,实在没什么值得吹嘘的:“孤立”号只有38门18磅炮,配备244名水兵,而“宪法”号则装备有44门24磅炮,舰上共460人,两舰的排水量分别为1092吨对1533吨。但是鉴于《泰晤士报》曾经放出的话:

“在去年这个时候,如果有人预言在对美国的战争中将会出现这样一种结果,他就会被认为是一名疯子或卖国贼。如果他的反对者谦虚地和他争论,他就会被告知,只要7个月,美国的旗帜就会从大海中消失,美国微不足道的海军将被消灭,它的海上武库将成为一堆废品。”

美国人确实有必要为这种胜利进行庆贺。而除了这场遭遇战的胜利之外,小小的美国海军还活跃在大西洋的其他角落,四处捕捉英国商船——就像此前数年内英国海军所做的那样。

由于海上作战的形势一片大好,1813年1月2日,美国国会批准了新的拨款案,计划拨付250万美元用于建造另外6艘44门炮的快速帆船和4艘74门炮的战列舰。其实这不算什么新的拨款案,只是将此前国会未通过的预算案拿出来复议而已,建造这些船的计划曾被前总统杰斐逊称为“因一部分公民的偏好而使我们必须做出的重大(税收)牺牲”。

“孤立”号的损失并不太引人注意(只限于英国人),因为毕竟是一场悬殊的战斗。但是1813年2月24日在英属圭亚那外海的另一场战斗却刺痛了英国人的神经。当天,美国海军的“大黄蜂”号遭遇到了英国的“皮科克”号,交战只持续了11分钟,“皮科克”号就被迫挂起了白旗投降。这是一场漂亮的小规模战斗,英国哈利法克斯的一家报纸对此评论道:“一艘停在那儿当靶子的舰只也不会比它完蛋得更快。我们的舰只在一对一战斗中是不行的。”

“宪法”号等舰在1813年初陆续回港,随后就因为英国人的封锁而困在港内无法行动。吃了亏后的英国海军调集了规模庞大的舰队,开始对美国海岸各处港口执行近岸封锁策略,使得海上的战斗开始消停下来。当然,此后仍旧时不时会有几艘美国武装船只出海,袭击英国商船,并满载而归。

美国海军的第一个重大损失发生在1813年5月30日上午,快速帆船“切萨皮克”号再一次成为了主角。当天,船长詹姆士·劳伦斯(James Lawrence)穿戴着全套行头,满怀着自信——英国海军的舰只和他们的舰长们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的名声是建立在过去的成就之上的,单舰作战时将会被技术越来越熟练的美国海军击败——驾船驶出港口。随后,他遭遇到了执行封锁任务的英国快速帆船“香农”号。

从远距离的炮战一直打到靠帮接舷战,一场大战之后,英国人死伤85个,美国人死伤146个,同为38门炮快速帆船的“切萨皮克”号被“香农”号俘虏了。而劳伦斯舰长如果活着,必将会被送上军事法庭审判,但是他很幸运地被打死了。一些船员记录下了劳伦斯在弥留之际,反复说的话:“不要弃船,战斗直至沉没。”

对于这场战争来说,美国太需要英雄了……于是,詹姆士·劳伦斯船长,以及他死前的这番话,名垂史册。美国人选择性地忘记了这是在一次势均力敌的战斗中的可耻失败,以及“切萨皮克”号被拖往哈利法克斯展览的事实,将最合适的部分剪裁后留了下来作为激励后人的材料……

劳伦斯没有想到的是,在他被对手以全套海军礼下葬后不久,一艘以他名字命名的军舰在伊利湖下水了。他的好友奥利弗·哈泽德·佩里,将指挥一支内湖舰队,去挽回西线岌岌可危的态势。

佩里于1813年8月4日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海军部部长:“我很高兴地通知您,经过几乎难以置信的努力和疲惫不堪的工作,我们已成功地把所有的舰只运过了沙洲。现有的8艘船分别为:‘劳伦斯’号、‘尼亚加拉’号、‘水精’号、‘苏格兰’号、‘蝎子’号、‘萨默斯’号、‘雌虎’号和‘豪猪’号。”美国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伊利湖上组织起了一支舰队,如果算上此前就有的1艘单桅小船,佩里手上就有了9条船。美国人试图以此来摧毁湖上的英国船队,借此重夺底特律堡。

1813年9月10日,佩里的舰队和英国指挥官罗伯特·赫尔特·巴克利率领的舰队在英国舰队基地莫尔登外遭遇了。巴克利手里有6只船,2艘驳船、2艘双桅船、1艘纵帆船和1艘单桅船,佩里的舰队则以5艘纵帆船和3艘双桅船构成主力。船队规模的差距使得巴克利居于绝对劣势,他的舰队每发射850磅炮弹,佩里就会射来1500磅炮弹。战斗持续了3个小时,巴克利投降了。英国水兵死伤145人,美国人的伤亡是123人。得胜的佩里在当天下午16时写信给印第安纳州总督:“亲爱的将军,我们已和敌人遭遇,他们的舰只成了我们的了。”然而,他没有提到的是,以詹姆士·劳伦斯来命名的帆船“劳伦斯”号在这次战斗中被击毁了,直到完全烧毁前,这艘船的桅顶还悬挂着劳伦斯船长死前的名言。

大约1个月之后,挟伊利湖之战胜利的余威,哈里森的军队在泰晤士之战中击败了英国军队,印第安酋长特库姆塞(有关此人的事迹参见本文的上一篇)在战斗中阵亡,特库姆塞的死使得支持英国的印第安联盟宣告瓦解。由于失去了宝贵的印第安盟军以及伊利湖舰队的支援,已经陷入孤立的底特律堡英国守军决定撤回加拿大境内。于是,美国军队终于收复了这一关键性的桥头堡。临近年末,这实在是一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东面的美国军队再次打起了攻击加拿大本土的念头,试图再次组织对蒙特利尔的攻势。这一次的结果和去年没有什么两样。指挥官之间的缺乏协调以及放水的士兵,导致攻势无疾而终。

灾难和终结

当1814年到来的时候,美洲的战争陷入了疲惫状态。一方面,南方的美国人在反复的失败和拉锯后终于恢复了1812年中开战时的态势;另一方面,位于加拿大的英国军队也无力南下发起主动进攻。更为重要的是,曾经给过英国人许多帮助的北方印第安联盟,已经随着首脑的死亡而瓦解。

漫长战争的迹象已经初现端倪,美国人有理由相信,他们将会在一场美洲版本的百年战争中“保卫”他们的自由,去消灭那所谓的北方“暴君”。但是,这一切随着1814年4月拿破仑宣布逊位而终结。

1814年8月19日,一支载运了近8000名老兵的英国舰队,在11艘战列舰和超过20艘其他舰只的护卫下,登陆了切萨皮克湾。24日,独立战争时代英军登陆纽约的景象重现,毫无经验的美国民兵在那些经历过半岛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英国老兵面前不堪一击,通向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门户洞开。总统和他的整个政府连夜逃到了弗吉尼亚,将空荡荡、满地废纸的首都拱手让给了英国人。

英国人在随后的清理行动中,纵火烧毁了国会大厦和总统官邸,位于华盛顿市内的其他公共建筑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时至今日,美国人对这一暴行仍旧耿耿于怀,只是他们很少有人想到自己的军队曾在现在已经改名多伦多的约克干过同样的勾当。

一件偶然的事情将促成美国国歌的诞生。

9月初,英军继续向北攻击,试图掌控整个切萨皮克湾一线。巴尔的摩港位于切萨皮克湾的最北部,这是英军大部队将要攻击的最后一点。英军舰队沿途扣押了一些美国船只以及平民,9月11日,一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国律师受到巴尔的摩官员的委托前往英国舰队交涉,希望英国人能够释放被扣押的平民。由于英方进攻在即,此人随后也被扣留。9月12日晚间,英国船队抵达巴尔的摩港外的麦克亨利堡近海,英军即以臼炮和康格里夫火箭猛轰。炮击持续了一夜,次日黎明,忧心忡忡的律师走上了甲板向着要塞方向张望。借助黎明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硝烟,他看到了一面星条旗在堡垒上方飘扬。麦克亨利堡还被掌握在美国军队的手中。

同类推荐
  •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从钩稽30年代以来世界公共行政的历史开始,深入研究了国外当代行政改革的动因、进程、主要措施、客观效果及其经验教训,对实现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个简单的常识是:不深入研究就无法了解,不了解也就无从借鉴。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一些国家掀起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浪潮汹涌,迅即席卷全球。
  • 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四)

    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四)

    本书内容包括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永做人民公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深入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要求;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善于做群众工作,努力提供均等、高效、廉价、优质公共服务,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 政治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治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追踪政治经济学的国际研究前沿,促进我们对世界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了解、把握与借鉴,并促进国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凤凰风云女儿演义

    凤凰风云女儿演义

    一梦千秋。武侠红楼
  • 半亩清欢

    半亩清欢

    当命运忐忑遇到顺风顺水,到底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迷茫的特洛特敬上
  • 世纪杀神

    世纪杀神

    黑暗弥漫,恐怖降临,绝望笼罩,神鬼莫测,世纪更替,杀神崛起
  • 陆少的小青梅

    陆少的小青梅

    阿阮,我只想以后你吃蛋白我吃蛋黄! 陆辰逸,我做得最对的事情就是喜欢上你! 最好的喜欢是你喜欢我,我恰巧也喜欢你! 第一次写作,还请关照一下!
  •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温州人不是“天生的经济学家”,他们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但长期以来,他们通过自身的经营和投资,不断积累起创造财富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可称之为温州人的经营哲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废材七小姐

    重生之废材七小姐

    加我qq:769644386。讨论小说内容。因为是新手,所以可能不好看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神级处理器

    神级处理器

    一个成绩超烂,人缘超不好的屌丝青年,偶然间得到一个来自未来的处理器实验品,从此纵横全球,,我本无意与世为敌,但世界却与我为敌,既然如此,那我就逆天而行吧!(PS:本书第一章重发过,在十八章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