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8800000061

第61章 我想有个家(1)

“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

——《圣经·传道书》

经过犹太人的不懈努力,摩西的后人终于结束了看人脸色的日子,再次回到了祖先生活的地方!

但立国之后的犹太人发现,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也不待见自己,周围一双双陌生的眼睛中,流露出来的不是欢迎和友好,而是反感,甚至仇视。于是,难以避免的争端摆在了这些刚刚立足未稳的犹太人的面前,是战是和?每一个选择都那么艰难……

中东开战

当身高一米六、年近七十的本·古里安老头在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手拿小木槌敲响桌子,并用粗哑的声音向世界宣布以色列独立的时刻,很多人都会以为,古里安已经达到了他个人政治生涯的顶点。但事实上,他的辉煌才刚刚开始。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决定历史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英雄人物,但从历史长河中穿越而来,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让我觉得,关键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才被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廊之中。

本·古里安就是这样一个人。

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个不修边幅的小个子老头的果敢、决断和政治远见,犹太人能否在阿拉伯人中间站稳脚跟,还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相比之下,巴勒斯坦人当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就在犹太人大都沉浸在无比喜悦之中的时候,古里安凭借一个政治家的嗅觉,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以色列所面临的潜在危险,也注意到了周边那一双双虎视眈眈的眼睛。

果然不出古里安所料,就在以色列犹太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人就动手了。

1948年5月15日,阿拉伯联盟的五个主要成员国:埃及、外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分别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同时扑向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也就是以色列所称的独立战争或者卫国战争就此爆发。昔日新月地带和两河流域曾经辉煌的几个国家,再一次登上了世界舞台,历史仿佛又回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风头正劲的年代。

但细心的读者都会注意到,“演出阵容”中怎么不见波斯的后人呢?我们似乎很久都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了。其实,波斯这块地方实际上一直就没有闲着,尤其是20世纪初,在这块地盘的地下发现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之后。“一战”期间,占据波斯这块地盘的是日不落大英帝国。十月革命后,急于在全世界输出共产主义的苏俄,也染指波斯,挑起了波斯革命,扶持一些傀儡在与波斯相邻的北部建立了“波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意图从老牌的英帝国手里争夺这块宝地。但波斯的后人群起而攻之,把几个“革命”首领给剁了,余下的革命者也被赶进深山喂狼去了。英国人趁机抓住机会,扶持了亲英的哥萨克旅军官利萨汗,填补了波斯几乎真空的统治地位。但利萨汗巩固地盘后,却立即向世人展示了波斯人的血性和强势,他不仅打跑了苏俄革命者,还翻脸赶走了英国人。

1925年12月12日,波斯立宪会议通过决议,废除了老国王(其实此时老国王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宣布利萨汗为新国王。利萨汗即位之后,宣布以波斯古城“巴列维”为新朝代的王号,波斯就此进入巴列维时代。1935年1月开始,波斯的正式国名改为“伊朗”,即“雅利安人之国”。

眼见英国和苏联成了伊朗不受欢迎的人,他们的对手法国和德国趁机与伊朗套近乎,尤其是德国。巴列维王朝初期,曾与德国一度打得火热。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利用德意志人和伊朗人同属雅利安民族、两国都有共同的敌人英国和苏联等为借口,拉拢伊朗。但利萨汗虽看不惯英苏的所作所为,也看不上强人希特勒的指手画脚。所以,“二战”中伊朗并没有听希特勒的忽悠,而是选择了中立。

看似很有性格的选择,但在强权林立的年代,并不是说你想中立就能中立。

“二战”期间,英、苏两国出于利益需要,以“匡扶正义”的名义,强烈要求伊朗驱逐驻扎在伊朗的德国人,很有性格的利萨汗对此置之不理。于是,英苏两霸联手出兵波斯,占领了伊朗,骄傲的利萨汗被迫退位,最后客死南非。利萨汗退位后不久,伊朗的王位传到了王储巴列维手里。老爸用事实证明了在多事的中东之地中立之路走不通,看来还是必须投奔一个靠山。很自然,日益崛起的美国进入了年轻国王巴列维的视野。美国也不愿看到苏联在这个石油要地一枝独大,于是在山姆大叔强烈要求甚至威胁之下,斯大林在1946年3月被迫做出从伊朗撤军的决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由于得到过杜鲁门的支持,伊朗此后也就不得不投入美国的怀抱。为了扶持伊朗,美国甚至将很多自己研制的最新武器,慷慨地卖给了伊朗人(让美国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些美式装备日后却成为了伊朗挑战美国的本钱)。

看到这里估计你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在阿拉伯人群殴以色列时,看不到伊朗人的身影了吧。实际上,当时伊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对犹太人释放善意的伊斯兰教国家,也是以色列石油的唯一供应国,而且这种善意和友好一直延续到1979年霍梅尼革命成功上台为止。

交代完上场的几个主角,回过头来再看激战正酣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吧。

孤掌勇敌乱拳

面对小小的以色列,声势浩大的阿拉伯人有充分的自信,他们自认为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将这个弹丸小国赶进地中海去。

战争初期,拥有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的阿拉伯大军果然攻势凌厉,势如破竹。南路埃及大军很快就推进到了距离特拉维夫不远的地方;装备有英国先进武器的约旦军团,也从东面迅速深入到了耶路撒冷腹地,控制了包括西墙、希伯来大学等在内的耶路撒冷旧城。

新生的以色列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危难关头,保家卫国的以色列的人爆发出了空前的斗志,他们全民皆兵,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移民,也都源源不断地向新生的以色列增援。他们一踏上这块土地,就立即风尘仆仆地投入到战场的最前线。

阿拉伯人没有料到新生的以色列的抵抗会如此顽强,再加上远离国土,兵源和后勤补给困难,阿拉伯军团开始出现后劲不足的迹象。更为要命的是,这些阿拉伯国家并不像外观看起来的那么团结、那么强大,尽管一个个都打着匡扶正义、为巴勒斯坦人出头的旗号,实际上几个国家各有各的如意小算盘。

本次阿拉伯军团行动的总指挥是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

“一战”之后,英国人“解放了”巴勒斯坦,并接替奥斯曼帝国开始对巴勒斯坦行使统治权。1921年,英国殖民大臣丘吉尔就像阉割其他殖民地所惯用的手法一样,故技重演,擅自做主肢解了巴勒斯坦,以约旦河为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则称外约旦。丘吉尔的心血来潮,粉碎了犹太人梦中的大巴勒斯坦,而时任麦加行政长官的侯赛因之子阿卜杜拉则欣喜若狂,立即接住了这块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从此之后,外约旦完全听命于英国人的指挥和控制,直到1946年外约旦正式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阿卜杜拉此次勇挑重担,担当起总指挥的重任,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要从犹太人手里抢占河西更多的巴勒斯坦地盘,包括圣城耶路撒冷。这并非阿卜杜拉的幻想。我们知道,古以色列历史上河东人就曾多次入主河西。

正如一位名人说过的那样,“中东没有不涉及埃及的战争”。当时埃及国王是法鲁克。他本来并没有打算出战,但他担心自己不出面,中东的老大很可能就是阿卜杜拉国王了,所以必须“掺和”。北面的叙利亚当时属于法国的势力范围。作为英国人的老对头,法国人自然不愿意让英国独占耶路撒冷的利益,所以叙利亚打算借机将巴勒斯坦北部地区收入囊中,就如当年大马色人曾经做过的那样。而黎巴嫩人自然也不能落在自己的邻居叙利亚人之后。真正没有直接利益的是远道而来的伊拉克人,套用今天的网络用语,伊拉克当时也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只是因为自己是阿拉伯联盟成员才跑过来“打抱不平”的。

当这些不是为了巴勒斯坦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的阿拉伯人,面对为家园而拼命的以色列人时,在士气上就首先处于下风了。

尽管凭借犹太人的一腔热血,顶住了阿拉伯人的一阵乱拳,但凭借这群各自为战的乌合之众和参差不齐的兵器装备(当时,以色列只有一辆坦克和两辆装甲车),显然难以长久抗衡阿拉伯正规军团持续的打击。古里安审时度势,决定动用美国的力量调动联合国停火,为以色列人赢得喘息和调整的机会。在美国人的紧急斡旋之下,联合国向交战双方下达了停火命令(注意是下达而不是协商)。在战场上处于优势的阿拉伯方面虽然不愿意,但由于联合国威胁要制裁违反停火命令的任何一方,所以,阿拉伯人不得不停止了攻击。

要知道,联合国刚刚建立的初期,还是挺能唬人的。

就在停火期间,古里安按照自己的谋划忙活起来了。他首要的任务是要组建一支便于指挥调动的正规军队。按照他的指示,临时政府颁布紧急命令,将原来的游击队哈加纳“招安”为第一支以色列国防正规军。除此之外,古里安还明令禁止除新的国家军队之外的任何武装组织的存在,为此还向拒不执行命令的贝京所领导的伊尔贡组织开了火,有十六名伊尔贡分子被打死,数十人受伤。这次流血事件让人们见识了古里安老头的强硬和不妥协,古里安为此承受了来自犹太人的强大压力。但现在回头看看,古里安老头的强硬对于危难时刻的以色列至关重要。正是他的强硬,才使得伊尔贡、斯特恩帮等武装组织不得不先后乖乖地被招安进国防军,国防军的人员、装备规模也随之迅速壮大。

除了陆军之外,就在停火期间,以色列的海、空军也迅速成立了。从头培训空军和海军的飞行员、水兵显然不现实,古里安就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中招聘“马哈尔”。所谓“马哈尔”就是那些来自国外但又不愿在以色列定居的志愿兵,他们之中有许多人都是受过专门训练的飞行员、海员等技术人员。可以说,没有“马哈尔”,就没有以色列今天的空军和海军。

犹太人的团结和高效拯救了以色列。就在停火的一个多月之内,拥有陆、海、空三军的以色列国防军雏形就形成了,古里安众望所归地担当了三军总司令。

巴勒斯坦很受伤

准备停当之后,以军开始主动向阿拉伯军队发起了攻击。不过,这次进攻只进行了短暂的十天,好像是以色列对新组建的三军进行的战前磨合演习。这次短暂的进攻,已经开始显现出整合之后的以色列军队的威力,在十天的时间里,他们夺得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通了贯穿巴勒斯坦的多条公路,在北部夺下了加利利重镇拿撒勒(基督耶稣的故乡),并在南部将埃及军队赶回到了内格夫地区。

第二次停火也是由联合国要求的。这次停火没有规定停火期限。在这期间,以色列继续大力推行移民计划,不断扩充军队和武器装备,到10月初,以军总数达到了九万多人,拥有一百多架飞机和十六艘舰船。

此长彼消,随着时间的拖延和战场的失利,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首先是埃及忙里偷闲,联合阿盟在加沙建立了一个“全巴勒斯坦阿拉伯政府”,阿卜杜拉立即做出反应,拉拢另外一伙巴勒斯坦人在安曼另立炉灶,宣誓效忠阿卜杜拉。随着阿拉伯内部斗争升级,整个战局每况愈下,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此时,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第一次较量的胜负已经大局已定。

10月15日开始,以军开始全面反攻。

首先,以色列在南部向埃及军队发起了反攻。以军一支部队快速向南穿越内格夫,从后面包抄到了埃军的后方,先头部队甚至抵达了西奈半岛的埃及领土内。埃及军队的残部则被围困在狭窄的加沙地带,虽然埃及向其他的阿拉伯兄弟发出了求援的呼声,但没有一个兄弟向它伸出援手,尤其约旦,更是坐在约旦河边看起了风景。

眼看埃及处境不妙,英国人坐不住了。为了保护自己在埃及的利益,英国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要它撤出埃及,否则就可能面临与英国军队作战的后果。美国总统杜鲁门也认为以色列侵入埃及的行为有点过了,为了照顾英国的面子,要求以色列撤兵。

古里安见好就收,在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后,命令部队撤出了西奈半岛,同意与埃及签订停战协议。作为败将,埃及在谈判桌上自然也没有多少好处可捞,不得不认可分治边界,但埃及也不是空手而归,它占领了本来划归给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加沙地带。

约旦也在吞并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后与以色列握手言和。外约旦的地盘大了,名字自然也就要随之改变。1950年4月,外约旦宣布把约旦河西岸纳入本国版图,国名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简称约旦,河东人如愿以偿地来到了河西(不过,后面你将会看到,好景不长),阿卜杜拉自称为“全巴勒斯坦国王”。

连埃及、约旦都向以色列低头了,黎巴嫩与叙利亚也都不得不承认以色列的存在,认可联合国划定的以色列分治边界。由于伊拉克没有什么利益要求,加之如果与以色列谈判就意味着承认以色列,所以伊拉克看到大势已去后,也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随着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边界划定,美国和英国也就心照不宣地确认了各自的势力范围。1949年1月29日,英国宣布给予以色列事实上的承认,两天之后,美国也宣布了对约旦法律上的认可。

通过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土地,联合国划分给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土地的几乎一半,都被以色列夺走,而巴勒斯坦余下的土地,则被周边几个“好心”帮忙的阿拉伯兄弟国家瓜分。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边界就此基本确定,并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而联合国本来拟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则几乎被瓜分殆尽。

可以说,第一次中东战争最受伤的,并不是那些直接参战的阿拉伯国家,而是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由于“好心人”的帮助,本来已经被联合国认可且已经规划好的巴勒斯坦国,就这样被这些“好心人”和犹太人肢解瓜分,以至于直到今天,这个国家仍停留在巴勒斯坦人的梦里,成为一个传说。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有多达六十五万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逃离了自己的家乡,成为至今仍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周边各国流浪的难民。在逃亡出来的巴勒斯坦人中,有一个热血青年,他随着父母离开了自己从小一直生活的耶路撒冷,一步三回头地加入了流亡的阿拉伯难民行列,眼中流露着痛苦与愤怒。

他就是日后令以色列人难以安然入睡的阿拉法特。

同类推荐
  • 经营大帝

    经营大帝

    内心强大成妖孽的商人之子,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聚天下之力,把生意经营到极致,成功商人不仅经营生意,还经营人心,经营世事,经营文化、历史和未来。而史书欠他们一个故事,欠了五千年,欠得太久太久……【从《经营大帝》开始,历史小说诞生一个新流派:通史小说,给你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读者交流群:10226976
  • 穿越之帝国复兴

    穿越之帝国复兴

    一个当代最出色的职业杀手,来到了兵荒马乱的明朝末年,却被一件不起眼的盗窃案,铺就了他平步青云的成功之路。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又会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
  • 千年大汉

    千年大汉

    时空错乱,天下巨变,新的历史,当风云变,从北至南,天下十分。三家分晋赵魏梁,三蛮却是秦楚汉,临海之国燕齐吴,北东半岛之辽国,是为战国十雄也!统治者在南京定都,为什么注定统治者的王朝会如此短命?秦国历经数代人努力成就霸业,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几年内土崩化解?汉朝历经四百多年,为什么其余封建朝代都没有?统治者制作兵马俑是何意,是为了自己能有地下军队么,还是说只为自己死去后陪葬?天意?人为?风水?其中的真相,将借不存在的历史由此书慢慢揭晓,一一说明。
  • 一骑平霄

    一骑平霄

    叶初铭只是一介平民,本想平平凡凡过完一生,却又入军营,开启另一段人生,人生无常,本以为自己会战死沙场,又误打误撞,为帅为将,千军万马,平枪而向!
  • 南宋之新大陆

    南宋之新大陆

    在第三空间里襄阳守将吕文焕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献城投降。蒙古军包围了所有城池此时,魔法使赵碧风凭空带着一个大陆穿越过来,但其实一切只是神秘事件开始一位少年大臣甘愿为他承受所有
热门推荐
  • 长公主不外嫁

    长公主不外嫁

    她是当今圣上捧在手心的嫡公主,更有太子弟弟一路护航,安安稳稳度过了十五载年华。不过这接二连三的婚约是怎么回事?先是皇上给她和竹马赐婚:“退掉。”再是西漠皇帝想要娶她为后:“不嫁。”“公主……”她气急:“说了多少次了,本宫都不嫁!”于是新帝登基后一纸诏书昭告天下,长公主不外嫁,提亲者斩立决。柳应容笑得灿烂,果然还是弟弟最可靠。提亲不成那便抢,待她醒来已经换上嫁衣,被绑来了西漠做皇后。不过怎么一觉醒来,世界都颠覆了?母后不是她的亲母后,父皇是她的杀父仇人。这就算了,为何她宠了十几年的弟弟也翻脸不认人?“本宫是你的长姐!”“才不是。”他率领千军万马奔赴西漠,只为此刻能拥她入怀:“你是朕的枕.边.人。”
  • 神通异境

    神通异境

    天空突然出现一片极光。万丈光芒之中,渐渐现出一幅影像。影像之中,一个人手上拿着一把古朴无华的宝剑,好像在寻找什么一般。周凡惊异地发现,影像中的人,正是他自己。突然,一道流光朝着周凡射了过来……
  • 武破长空

    武破长空

    “天啊!他居然一剑杀了少城主!”人群中传来一阵惊呼。“真是胆大包天!可是少城主修为比他高了好几个小境界啊!”“我认识他!他在武殿测试天赋值,天赋值爆表!”众人议论纷纷。阳云冷冷的扫视四周,神情冷漠,眼神锋锐如剑!一片安静!鸦雀无声!喧闹的大街上死一般的寂静!天地为牢笼!我便踏碎苍穹!我要这天,遮不住我双眼!我要这地,束缚不住我挥动的剑!以武而破长空!
  • 虚假天王

    虚假天王

    穿越神秘浩瀚的异界,有法术、有神祇、有妖圣、有帝君...我特么居然穿到一个死人身上,你问我虚不虚?我觉醒“光环”:人前显圣...我加入“天庭”:背后偷鸡...多少年后,我从后浪翻成巨浪,横推世间一切敌!我丝毫不虚!本书“符诏”设定:地煞、天罡、灵官、半神、圣祇、神仙、天王、道君、帝尊...
  • 末世之神级散人

    末世之神级散人

    身怀逆天游戏系统,却死于喜欢的男人之手,好在上天给了她机会重生!上一世犯的错,这辈子绝不再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种田,升级,抢宝,爆装备,……末世也能风生水起,气运逆天!
  • 微吻:蔷薇之夏

    微吻:蔷薇之夏

    白薇是一个穷家女,偏偏被妈妈送到富家学校读书,在那个学校,一直被欺负,被嘲笑。随着校草沐易晨的出现,她一天比一天快乐,可是,沐易晨消失之后,她的生活又是和以前一样,被嘲笑被欺负,他还会回来吗……
  • 游行大陆

    游行大陆

    被灭族的竹天在寻找失散的亲人的同时,觉醒了振兴族群的意志,为了变为最强他决定前往空魔岛,途中他将经历怎样的冒险,又将遇到怎样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殿风云

    神殿风云

    一个人如何,一个神殿又如何。绝世天才遭人暗算,本应亡命天道,却踏上另一条王者之途。战神殿历经万年沧桑,又将何去何从?记住,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无数天才争夺的天下。且看主人公如何战尽天下英才,夺尽天地造化,霸占绝世红颜,重现战神殿往日的辉煌。
  • 孤心境

    孤心境

    有感而发,愿每个人都不孤单,每个人都有陪着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