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0200000036

第36章 脱胎换骨路漫漫(11)

我所谓的家庭问题,就是指我一丝不苟的老会计父亲1957年对单位领导挥霍公款吃喝提出意见被报复性地打成右派,关进监狱,服刑中又因抵制非人待遇罪加一等,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1962年自然灾害期间,不堪重负的劳改使极度营养不良的政治犯们接二连三地死亡,也因营养不良而全身高度浮肿、丧失劳动能力的父亲因而被释放回家,交地段街道办事处劳动管制。

由于父亲的工作单位在外地,母亲得以对年幼的我们隐瞒真情,邻里更不知我家有个劳改犯。父亲回家以前,尽管不时见母亲将家里稍值钱的东西送进当铺,也没多想,认为那些旧玩意儿反正多余,日子依旧过得无忧无虑。

1961年,我小学毕业考初中,填写招生履历表时,舔犊情切的母亲让不知底细的我照常填写了父亲原先的工作单位和职业,隐瞒了父亲的“反革命”身份。我就读的中山四路小学当年只有几个报考重点中学重庆六中的名额。填写报考志愿时,老师对全班进行了告诫:“要充分估计自己的成绩水平,不要只填好学校,小心落榜!”听后,我心有余悸,不敢高攀,老老实实地填上了我校的对口报考学校曾家岩中学。班主任邵荣生老师看了我填写的志愿表后,问我:“你爸爸妈妈会同意你读曾中?”还未等我开口,马上用钢笔将我填写的“曾家岩中学”划掉,改成了“重庆六中”。我担心地对邵老师说:“万一考不上怎么办?”邵老师很有把握地说:“没问题,你成绩这么好,肯定能考上!”果然,我考上了重庆六中。而与我家同住一幢宿舍楼同年级的伙伴李德芬虽然成绩优异,却因在履历表上写了父亲曾是国民党军官,同学骆振坤因写有母亲是右派,全都落了榜,她们只得去读民办初中。但凡履历表上写有家庭“问题”的其他同学也都没有考上初中。因而,我至今感谢母亲当年义无反顾地为我遮风挡雨,让我暂时躲过了血统论的荼毒!

父亲回家后真相大白。1964年中考,我在履历表上老老实实地填写了父亲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地落榜了。我中考落榜让全家笼罩在阴云中,尤其是母亲心情更加沉重:

这预示着四个儿女都会因为家庭问题遭受失学之灾!想让孩子们上学,就只得与反革命丈夫断绝关系。

我父母之间感情甚笃。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关进大牢五年,母亲一直等待着父亲回归;父亲被释放回家两年来,母亲受尽当反革命家属的羞辱也毫无怨尤。父亲回来前几个月,母亲的工作单位重庆市邮局的光荣榜上,赫然贴着母亲当选重庆市先进生产者的大照片,写着一大堆介绍先进事迹的文字。父亲回家后,母亲先进的光环立即褪尽。由于父亲的牵连,母亲被撤销了所在部门负责人的职务和党内职务,调离要求政治可靠的原科室,闲置一旁干杂务。父亲定期接受街道办事处审查训话时,也通知母亲陪同听训。

母亲默默地承受着工作单位的处罚与精神上的折磨,与父亲依旧相敬如宾,丝毫也没产生与父亲分手的念头。然而,为了儿女的前途,1964年9月,父母被迫离婚,父亲独自离开了家。一个月后,无路可走的我远赴大巴山当了知青。

孰料阶级路线“天网恢恢”,父母的牺牲完全是徒劳的!1965年7月,成绩优异的弟弟小学毕业考初中,履历表上如实填写了家庭情况,仍然步我后尘,照样落了榜!令人更加束手无策的是1965年教育部门收回了民办中学自主招生的权利,与公立学校执行同样的政治审查标准,民办中学也不准接收任何一位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连民办中学也不要的未满13岁的弟弟于是成了名副其实的“社会少年”。学校开学后,大街小巷中,仍然游荡着众多年幼的“黑五类”失学少年。街道办事处害怕大家在社会上惹是生非,便把我弟弟他们召集起来,收取学费,让几个落榜中学生随便讲点课,美其名曰“街道夜校”。

这样折腾一段时间后,黔驴技穷的街道办事处被搞得焦头烂额,不得已,当局才让民办中学把弟弟他们收留了。

弟弟落榜后,忧心忡忡的母亲再从家庭问题深挖根源。为了争取儿女受教育的资格,母亲还能想到的办法,便是让我们四姐弟更改姓名,与“反动”血统完全脱离关联。母亲给已下乡的我寄来单位出具的证明,让我改随母姓,名字由郑畹兰改为夏先争。从此,我彻底“改头换面”了。

说实话,在我心里,真希望与反革命父亲没有任何关系。自从父亲劳改回家,被街道办事处指定在我们重庆市邮局家属区里打扫卫生以来,我家的好日子就被彻底颠覆了。

欢笑离开了原本温馨的家,我们戴着“反革命子女”的紧箍咒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每当我放学走进家属区,心情立刻变得阴沉,只要听到有人叫喊“反革命”,便会加快脚步逃回家。课间闲聊,只要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家里的天伦之乐,我都会默默走开,我不光搭不上言,更害怕别人问及我的家庭生活。开始,班里没人知道我家的情况,自从在全校高、初中毕业生下乡动员大会上,班主任将我作为成绩好、出身不好的典型让我上台表态,并在我自拟的发言稿中替我添上“我父亲是个反革命分子,我一定要与他划清界限”

的字样让我当众宣读后,我的家丑在学校曝了光。此后我每逢走在校园里就会很不自在,总觉得人人都用鄙夷的目光盯着我。

学校的革命教育已深深地刻进我的骨髓,使我一直怨恨父亲。那两年我对父亲说话不仅吝啬“爸爸”二字,还不时对父亲冒些不恭敬的言语,把这种对长辈不尊敬的行径视为“与阶级敌人作斗争”。并把父亲在生活上对我们的关心体贴荒唐地看做是“反动派拉拢腐蚀下一代的惯用伎俩”。父母离异让我如释重负,我终于不再直面反革命,不再那么“黑”了!如今,我与生俱来的姓名已彻底改换,在我心中,父亲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熬到下乡的第八个年头,进入1971年下半年时,披着知识青年外衣的我几乎知识殆尽,被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彻底改造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地道山民。我对前景已不存任何奢望,准备在贫穷、落后、闭塞的大巴山区一如既往地度此一生。

突然,传来要在知青中招工回城的消息,这石破天惊的喜讯激动着渴望回家的每一位知青的心。随后,公社下发个人履历表让我们填写,以备招工审查用。一张十分钟就能填好的履历表却让我好几天都不能完成。问题仍然出在填写“家庭成员及政治面貌”

这个致命的弱点上。我绝不能再像当年升学那样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了!

1964年考学校,实则考出身;八年之后招工,照样是招出身。尽管我下乡后曾担任社办茶场副场长,撤场插队后又担任大队团支部副书记,表明“脱胎换骨”得到贫下中农的认可,且母亲又是共产党员,但我心里非常清楚,只要父亲的情况在履历表上表述不当,我就没有调工回城的可能。

一筹莫展之际,我去找同一公社插队的知青朋友卢晓蓉大姐讨教。卢晓蓉是爱国实业家、重庆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长孙女。1965年,因为爷爷的“问题”,这位当年巴蜀中学的尖子生被学校作为“家庭出身不好”的典型高考落榜。而卢晓蓉却是听党话、跟党走的典型,带头下了乡。我曾祖父郑东琴曾是重庆民生公司董事长,与卢作孚先生志同道合,情深意笃,数十年如一日,我因此对晓蓉姐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和信赖感。深受血统论迫害的晓蓉姐与我惺惺相惜,冥思苦想后给我出了一个好主意:“在父亲情况一栏只写“已与母亲离婚,与家庭无任何联系”,其他情况一个字也不写!”多妙的表述呀!既没隐瞒家庭情况,又开脱了与反革命父亲的一切关系!让我一阵惊喜,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履历表还要求填写“主要社会关系及政治面貌”,这也是件让人费神的事情。亲戚们与我家“黑”得几乎是半斤八两。唯有七叔,早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已成为中共地下党员。然而由于父母离异,这面鲜红的大旗已不能用来遮丑了。我母亲出身地主家庭,舅舅们的出路可想而知。读旧学的大舅崇尚孔孟之道,为人忠厚善良,有一副菩萨心肠,经常用开酒作坊挣来的钱接济贫穷的乡邻,口碑很好。即使土改后,村民们仍成群前来,心甘情愿地帮助戴有地主分子帽子的大舅妈耕田种地。大舅一家总用最好的酒肉饭菜款待大家,其乐融融,也因此招来横祸。1955年,大舅因“拉拢贫下中农、腐蚀贫下中农”等罪名遭逮捕,押送新疆劳改。毕业于四川大学的二舅有很好的学识,1949年前曾任督学和成都省立中学校长。但因其间当过剑阁县县长,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历次运动没有少吃苦头,“四清”运动时被遣返回永川老家农村监督劳动。(外公1933年病故,逃过了历次政治运动的折磨。)如果把这些写进履历表,调工回城哪有可能?

父系亲戚当然不会往履历表上填了,也实在没有可写的。我爷爷作为长房长孙,师专毕业后便回到永川县城老家管理家族的财物和田产,同时经营布庄和酒精厂,土改时,被划为地主分子赶下乡管制劳动,1955年病逝。当财务科长的四叔(按家族排行,四叔、七叔是父亲亲兄弟)1957年被错划右派由东北遣返原籍,妻子离他而去,无处安身,带着四岁儿子来到重庆南岸清水溪曾祖父家栖身,在就近农村监督劳动。积德一世的曾祖父在“文革”来临前病逝。“文革”中,横扫一切的红卫兵小将对资本家的遗孤毫不留情,抄了曾祖父的家,拿走了所有物品,强占了那幢两层楼的小院,将年迈的曾祖母及伺候身旁的二婆(曾祖父的二儿媳)、四叔父子等全部赶出了家门。还多次把曾祖母、二婆和四叔拉去挂上“黑”牌、脱光鞋袜、赤脚站在炭渣上或跪着进行批斗。遭受如此变故和打击的曾祖母受尽磨难后离开了人世,二婆后来精神失常。繁重的农活及“文革”猛烈的批斗已让戴着右派帽子的四叔看不到出路,加之受到严重胃疾折磨且无家可归,四叔绝望了。

他不愿继续成为亲人的拖累,丢下年幼的儿子离去,至今下落不明(其后,单位前来为四叔平反,仍没找到人)。重庆大学会审系毕业的姑妈和姑父因家庭出身问题历次运动均受牵连。姑父因地主家庭出身,且1949年以前就在重庆民生公司财务处当会计,从1951年起,每次运动都被清查,难以过关。“文革”中不仅抄了他们的家,还把在银行工作的姑妈赶到北碚乡下劳动,把姑父关进由荷枪实弹军人把守的“牛棚”。这样的亲戚们,别说无须填,就是当写的,我也得抹去呀!

社会关系一栏是不能空白的,只有找个远亲替代。与我家往来密切的三外公(外公的三弟)一家在我看来是最相安无事的。没想到有一天夜晚,三外婆提着一大包东西匆匆来到我家,与我母亲窃窃私语。过后得知,一个远房亲戚带着一个同乡来重庆,找到她家投宿,同乡恰巧曾是租用三外公家土地的农户,这让三外婆大吃一惊。因三外公从读中学起,直至北京大学毕业在上海一家丝厂工作,从未管理过田地,老家分给他的那份田产一直挂在三外婆头上。土改时,不仅给三外婆划了个地主成分,还令三外公回乡管制劳动。重庆蚕丝公司得知三外公正是他们稀缺的专业人才,前往要人,后经单位书面保释,才得以自由,到该公司工作。

随后,师范校毕业的三外婆悄悄来到重庆,曾在幼儿园和多所学校任教。逃亡地主一旦押回原籍,除没收全部家产外,各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往往让人难以承受,致死者也不在少数。三外婆每每想到那些曾经耳闻和发生过的可怕场景就不寒而栗。她除了好菜好饭款待客人外,临走时又送了厚礼。来人虽表示回去后绝不向外人泄露三外婆住址,但阶级斗争的弦绷得如此紧张的年代,谁敢相信一句口头保证呢?三外婆从此心神不宁,将家里的细软分散到几户亲戚家暂存后,仍然不断做着被捆押回乡的噩梦。其后搬了家,没告诉邻居新住址,方才静下心来。这些写进履历表也不合适呀!

挑来选去,即便六亲不认,还是左右为难。最后,我只好在履历表社会关系栏填写了一个舅舅,他是三外公的儿子。舅舅南开大学毕业后在武汉钢铁公司当工程师,本人没有“政治问题”,舅妈是工人出身,只要不深究,可望蒙混过关。其实,当年填写履历表时,不光我如此,许多人都会在社会关系栏选择性地填几个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领导干部等头衔,能给履历表带来“政审”优势的亲戚,而避免提及有政治问题者,以免引火烧身。

当我自觉天衣无缝地填完履历表时,吃过血统论大亏的邓鹏却立即敏锐地捕捉到我政治疏忽的蛛丝马迹:“曾用名郑畹兰,姓名又是夏先争,人家一看就知道你家庭出身肯定有问题!”“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儿?!”我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复思量后,找来小刀,将曾用名一栏的“郑畹兰”三个字小心翼翼地刮掉。还好,履历表的纸没被捅破,名字也完全看不见了。

履历表终于顺利通过了政治审查!1972年4月,我如愿以偿,调工离开了农村。

改革开放的春雷惊醒了执迷于阶级斗争的炎黄子孙,“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干戈相向转化为社会和谐与经济腾飞,在阶级斗争中备受煎熬的“黑五类”及“狗崽子”们终于跳出了苦海!这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让许许多多的“黑五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无数个温馨的家庭被彻底摧毁,而我家却幸运地劫后余生。全部下乡的四姐弟陆续招工回城,摆脱了血统论羞辱的我赶上了教育的加班车,圆了大学梦。1979年,父亲的罪名得到彻底平反,与母亲复婚,曾经破碎的家庭终于团圆。

从我女儿上学以来,历次填写的个人履历表上,“家庭成分”、“本人成分”之类政治等级划分的项目已不复存在。她再也无须因血统“低贱”而困惑苦恼,也不必再为借用“红色”保护伞而绞尽脑汁。凭着自己的学习成绩,我女儿不仅念了初中、高中和大学,而且读了研究生,完成了博士学业。宪法赋予公民的受教育权利终于归还给了“狗崽子”!

前些时候,与卢晓蓉大姐聊起了当年填写招工履历表之事,我感谢她给我出了个好主意,让我跳出农门,改变了人生轨迹。晓蓉姐马上说:“赶快替我向你父亲道个歉吧,当年我伤害了他老人家!”是应该认真地向父亲道歉了!当年,我是在往父亲的伤口上撒盐呀!我每每忆及当年妄信蛊惑、视父如仇、泯灭人性的行径,便深感痛悔!感谢神灵的护佑,让饱经沧桑的父母健康而长寿,使我能有机会尽孝道,弥补对父亲的伤害。

同类推荐
  • 在水开始的地方

    在水开始的地方

    《在水始的地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苏州的散文,这些散文,和作者的小说作品一样,始终和故乡苏州不离不弃地厮缠着,而且比小说来得更直接更随意。第二部分:关于苏州以外其他地方的散文,这是行走中的散文,是边走边看,边走边思,边走边学,边走边写的,有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有感慨在时光中发生巨变的,有丢失的惋惜,有意外的启迪。
  • 臧克家诗选新编(修订本)

    臧克家诗选新编(修订本)

    以我社以前出版的《臧克家诗选新编》为底本,重新修订,作者家属编集,剔除原先若干首诗,新增作品若干首,比之《臧克家诗选新编》的本子,这一版现实性更强,也更能展现作者的整体诗歌创作的风貌。
  • 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3—2014)

    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3—2014)

    《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是一部关于2013—2014年度中国诗歌创作、批评与翻译的重要选本,全书收录150余位当下很活跃、风格各异的海内外汉语诗人、批评家、翻译家、学者于2013—2014年度写作或发表的诗歌力作和诗学论文摘要。靠前部分“双年诗经”,主要收录2013至2014年度发表于纸媒及网络的很好佳作;第二部分“纸上诗经”主要收录发表于靠前各大诗刊的佳作;第三部分“网上诗经”主要收录发表于网络的佳作;第四部分“诗学文摘”,收录靠前数位很好诗歌评论家关于“诗学”的精辟探讨;第五部分“中国当代诗歌奖得主作品专辑”收录本届诗歌奖18位获得者的代表作品。本书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史料性、鉴赏性与普适性,是各大、中学师生,诗人、批评家、诗歌爱好者,图书馆和有关学术研究机构了解、学习、借鉴、运用和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藏獒的精神

    藏獒的精神

    《藏獒的精神》是一部散文集,汇聚了杨志军几十年来的所忆、所思与所想,堪称一部伟大的心灵著作。在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与藏獒的不解情缘,记录了高原的美丽与哀愁,人文与恋歌,灵魂与气质,赞美了西部人的西部精神,诉说了自己在寻求精神出路过程中的挣扎,同时还反观了当今国……
  •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畅销书作者张其姝深情书写古代奇女子的芳颜傲骨与爱恨情愁:她们隐在深闺,却声名在外,上官婉儿、柳如是、唐婉、苏小小、卫子夫……纵有芳颜傲骨、聪慧过人,但生逢乱世、所托非人,注定深情漂泊。而满腹才情,又让她们有着遗世而独立的一生。以“念”为主题,引发情感共鸣:无论是古代奇女子,还是当下芸芸众生如你我,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份曾经得到却最终失去,或者此刻热恋却分割两地的情感?忆起来无论是遗憾叹息,还是甜腻欣喜,都是真心付出。你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个人,想对他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每篇文末都有“微疗愈”:在每篇的文末,作者对古代奇女子的情感做了进一步解读和总结,深情付出后,情感无古今,让人深思的同时,更看到真实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无字店

    无字店

    一家存于六界的奇店,过客无数,藏满了妖怪们的往事。狐妖的执着,夙妖的深宫遗梦,朱宴被偷的皮……一杯醉人茶,莫添七月雨半片尘作瓦,采君炉上雪
  • 废柴逆天:异瞳嫡小姐

    废柴逆天:异瞳嫡小姐

    她本是21世纪的至尊特工“魅瞳”因任务失败而死亡,穿到一个与她长的一模一样并且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她本是家族嫡女,只因是个废柴,且母亲不是人类而被家族抛弃,当她不再是她,所有的一切都将不同,废柴?如果她是,那其他人便是垃圾,全系灵力,你想得都得不到她却拥有,驭万兽,上古神兽主动认主,你想求都求不来,当她紫眸现世之时,便是那些欺她辱她之人下地狱之日他,本是魔界之主,视女人如无物,却在见到她的那一刻,起了想要逗一逗她的念头,这一逗便赔上了自己的一生。
  • 惊了情动了心

    惊了情动了心

    望着一步步远去的白衣男子她丢下了句狠话:“你给姐姐等着,哪怕你是乡野村夫我也要嫁你
  • 无祸起萧墙

    无祸起萧墙

    故事以乱世为背景,讲述王朝内部权利斗争以及家国名族战争的宏大场面,小说内王朝政权为架空历史,参考了部分南北朝时期的设定,以及部分三国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战争设定。
  • 三秦记

    三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光影

    剑光影

    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颠,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 都市阔少

    都市阔少

    一夜暴富是什么体验?香车美女?权利地位?不好意思,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 炎帝归来

    炎帝归来

    万年的等待。万年的期盼。父母,妻儿,兄妹…“我一定要回去,不管千年、万年,人阻,杀人;魔阻,灭魔;神阻,戳神”。“可彼有家此无家,彼有亲人此无亲人吗?彼有爱此无爱,彼有牵挂此无牵挂吗?这是一条什么路,归路?不归路?”
  • 小兵的战争

    小兵的战争

    原共和国神秘部队的2号王牌叶战在执行任务时,因判断失误导致小队全军覆没!叶战被战友的惨死激怒,放弃了底线,开始了反人性的报复,最后惨死的叶战却意外重生出生在了一个军人世家。这个被穿越前辈们弄的乱七八糟的魔法文明世界,大力发展魔晶文明,摒弃了剑与魔法横飞的守则!看一个小兵,如何随着帝国布武天下的步伐,走出自己不一样的军旅人生。看不一样的文明下不同的争霸战争!不关对与错、不关黑与白、无关正邪,只有用生命捍卫的忠诚和鲜血浇出的荣誉!
  • 我的病娇反派求放过

    我的病娇反派求放过

    被一个病娇反派,缠上怎么办?在线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