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1000000015

第15章 小乘佛教的定学(5)

16.观弃舍对非想非非想处定。非想是两者(原文为“舍”)以治,从初禅以来,但有遍舍无有两舍。未与弃舍之名。今此非想,既有双舍有无,故名弃舍。亦以此定,是舍中之极,故最后受名。若凡夫得此定时,谓为涅槃,无有观慧觉了,不能舍离。今明弃舍者,得此定时,即知四阴、十二入、三界及十种细心数等和合所成,当知此定,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不应计为涅槃,生安乐想。既知空寂,既不受著,是名观弃舍。虽求定相,而亦成就此定,即具二种弃舍:一者根弃舍,二者涅槃弃舍,永弃生死,故云观弃舍。

关于十六特胜观的要领和一些具体的修法,四川大学陈兵教授之《佛教气功百法》和成都逸尘先生之《禅定指要》中皆有介绍,可供参阅故不赘述。

(第六节 通明禅)

通明禅出自《大集经》,曾一度流行于北朝。据说阿罗汉等圣者于修四禅定、四无色定、灭尽定等九次第时,观息、色一心三事之禅法,可见属于小乘佛教后期禅定方法。通明禅又作通明观禅、通明观。修此种禅定时,必通观息、色、心三事而彻见无碍,故称通明;又能得六通、三明,故称通明。《大集经》卷二十二以下论及此禅法,然未有通明禅之名;于我国,自天台智者大师之前的北地禅师,有修得证之,始称通明禅。《摩诃止观》卷九:“次通明禅发相者,上特胜修时观慧,犹总见三十六物证相亦总。通明禅修时,细妙证明分明,《华严》亦有此名。‘大集辨宝炬陀罗尼’正是此禅也;请观音亦是此意。修时三事通修,能发三明、六通。”

此禅修证之相:初禅时,断离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具觉、观、喜、安、定五支、视息、色、以三事如泡沬之相;二禅时,断离五盖,具喜、安、定三支,视三事如浮云之相;三禅时,断离五盖,具念、舍、慧、安、定五支,视三事如影相;四禅时,断离五盖,具念、舍、不苦不乐、定四支,视三事如镜相;五空处定,灭尽三事,见皆空;六识处定,断灭其识,缘识;七无所有处定,断灭其识,缘无所有;八非想非非想处定,断灭其无所有,缘非想非非想;九灭尽定,断灭非想非非想等三种受想,身证灭受想之法。

陈兵教授根据智者大师《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八对通明禅的解释而加以阐述说:此禅从初修起,即通观息、色、心,而从观息入门。静坐摄心、调和气息,然后心随出入息而作观,观息从鼻中入,遍满全身,乃至一一毛孔,呼气时观气息从一一毛孔中消散,久之即自觉息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来去无踪,如空中风,心自寂定。次观自身,内视骨肉筋血等诸物合集,成我此身,而身中诸物,又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是极微的极微,皆新陈代谢,生灭不住,其实并无一个常住不变、本来就有的实体是我身,由作此观,心念空寂,了达身体的真实面目。其次观心,观察自己心念,皆藉缘而生,非本来就有,生已即灭,既不见其来处、去处、住处,又难把握住它的实体,如此观析,心更空寂,并了悟心之真实。另外,修通照禅观息之时,就可能同时了达身心空寂,观身、观心也是如此,能观一达三。由于这种禅观心明利,所以在进入初禅时,就可能证得三明六通。

由于修通明禅的人很少,对这种禅的修法,佛典中亦缺乏更为详细的记载。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法界次第初门》中的阐述,亦非通明禅的本来面目。

(第七节 四向四果)

四向四果为四向、四果之并称,或称特八补特加罗(巴利语at·t·na-pug-galādakkhin·eyyā)。八贤圣、八圣、八辈。为小乘佛教声闻修道之阶位。《大毗婆沙论》及《俱舍论》卷二十三、卷二十四贤圣品中均有详细解说。

(1)预流,音译为须陀洹。分为预流向、预流果二种:预流向,即指入见道时,初见四圣谛之理,得无漏清净智慧眼(又作清净法眼、净法眼、法眼净)之阶位。又因其直至预流果,不堕于三恶趣,故又称无退堕法。但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入其果位,故不称果,而称为向,尽取其趣向于初果之义。预流果,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八十八使),预入圣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无漏圣道(或圣者)之阶位。十六见道位中之圣者,由其根之钝利而分为:随信行,指钝根者,即自己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者。随法行,指利根者,由自己阅读经典随法而行。预流果圣者之轮回生死,最长仅于人界于天界中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间父证得阿罗汉果,绝无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称为极七返有、极七返生。

(2)一来,音译为斯陀含。分为一来向、一来果二种:一来向即指已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因此位之圣者尚未断除后三品之修惑,故一度生于天界再来人间而入般涅槃,故称为一来。然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入其果位,而仅趣向于第二果,故称为一来向。一来果,即第二果,指已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并证入果位者。又于一来向之圣者中,断除前三品或前四品者,称为家家圣者,简称家家。家家,即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例如从人间生于天界,又从天界生于人间。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须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故若断除九品修惑中之前三品(上上、上中、上下)者,由其余六品修惑而尚须受三大生(人、天各三生),此称三生家家。若断除前四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之修惑者,则由其余五品修惑而须受二大生(人、天各二生),称为二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三)或(人三天三)];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二)或(人二天二)]之受生者,因其于人、天中之受生次数相等,故称为等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之受生者,因其于人、天中之受生次数不同,故称为不等生家家。其中于天界或人间悟得预流果之圣者,称为家家圣者;于天界得阿罗汉果之圣者,则称为天家家;于人间得阿罗汉果之圣者,则称为人家家。

(3)不还,音译为阿那含,简称为那含。分为不还向、不还果二种:不还向:即指已证得一来果之圣者,将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而即将证入不还果之阶位;以其趣向于第三果,故称不还向。不还向之中,若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余一品或二品者,须于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称为一间;又作一生、一品惑,即间隔一生而证果之义;亦称一种子,或称一种。不还果,即第三果,指已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阶位。因其不返至欲界受生,故称为不还。不还果又可分为五种,称为五种不还,又作五种阿那含、五不还果、五种般。即:中般,指不还果之圣者死于欲界而生色界时,于色界之(中有)位而入般涅槃者。生般,圣者即生于色界,未久即能起道圣,断除无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有行般,生于色界,经过长时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者。无行般,生于色界,但未加行勤修,任运经久,方才断除无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上流般,先生于色界之初禅,渐次上生于色界余天之中,最后至色究竟天或有顶天而入般涅槃者。上流般可以分为乐慧、乐定二种。此二种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没般三种。全超般,指生于色界最下层之梵众天,越过中间之十四天,而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之最上天者。半超般,指超越中间之一天乃至十三天者。遍没般,指不超过一天而遍受生于诸天者。上述之五种不还,再加上现般、无色般二种,则成为七种不还。此外,将中般别立三种,即速般、非速般、经久般,加上生般、有行般、无行般,及上流般别立之全超般、半超般、遍没般等,则成为九种不还。若仅别立上流般为三种,则合前四般而称七善十趣。复次,入灭尽定,证得如涅槃寂静乐之不还果者,称为身证或身证不还。而断除欲界九品修惑,犹不还果之圣者,再生起欲界之烦恼,而自不还果退堕者,则称为离欲退。

(4)阿罗汉,意译作应供、应、无学。分为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二种:阿罗汉向,又作无学向,指已证得不还果之圣者,入于阿罗汉道,虽尚未证入其果位,但以其趣向于第四果,故称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即第四果,又作极果、无学果。指已断尽色界、无色界之一切见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转之阶位。证入阿罗汉果之圣者,超出三界,四智已经圆融无疑,已无法可学,故称为无学。前面所述之四向三果,皆为得漏尽,以证入阿罗汉果,常乐以戒、定、慧三者为修学,故称为有学。此外,《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比照小乘声闻四果之名称,立有大乘四果(菩萨四果)之说。大乘四果即指十地中之初地、第八地、第四地以及佛地而言。

同类推荐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圆融

    圆融

    星云大师说,清净无碍读书人,妙有圆融看世界。这是一本给你清净之心,教你妙看世界的人生哲理书,涉及处世、幸福、智慧、情感等人生重要话题。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出星云大师返璞归真的大智慧;以幽默含蓄的小故事,描摹世间百态;以博大精深的佛法,为读者点亮一盏心灵的指路明灯。当下人们普遍处在浮躁烦嚣的生活状态中,容易内心空虚、迷失自我,就让我们放慢脚步,聆听大师的教诲,让眼界豁然开朗,从大师毕生的修行心得中,体悟幸福与快乐的真谛,发现人生的价值!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 快不得

    快不得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十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热门推荐
  • 萌比大小姐

    萌比大小姐

    21世纪A市豪门世家林家大小姐林卡拉竟穿越来到了玄幻世界,原因是什么?靠,就是因为上厕所时一不小心脚滑,摔了一跤!就因为这个来到了那个只看外貌与天赋以及玄力的地方。哼!这怕什么?她林大小姐,要外貌有外貌,要天赋有天赋,还怕这个不?可是呢?她竟然附在了一个胖到不能再胖的人身上。那就算了,原以为还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可谁知,的的确确是住在将军府,可是呢?只是一个砍柴的女儿,住在将军府最偏僻的地方!尼玛!她真正的身份竟然是。。。在林家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小姐怎么在这鬼地方活下去?面对“废物”的代号,她又该如何闯出一片天下?面对丫鬟以及富家小姐的挑戏,她又该如何应付?
  • 漩涡鸣人是死神

    漩涡鸣人是死神

    当鸣人穿越到尸魂界当鸣人成为了死神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欲望之罪

    欲望之罪

    欲望一词,原本从字面上理解,其实并无褒贬之分,奈何因为欲望而衍生出的各种罪恶,让欲望一词变得让人听之不喜......
  • 黑暗都市之血色枭雄

    黑暗都市之血色枭雄

    这是一个黑暗的都市,一个令世界颤抖的兵王领着一群悍不畏死的兄弟,用金钱和鲜血,铺就一个黑暗帝国,情义相挺,患难相扶,最炙热的思念,最铁血的较量,最真挚的爱情,且看天浪为大家打造黑暗都市三部曲,黑暗都市之血色枭雄!
  • 潜龙异界

    潜龙异界

    潜龙异界,龙渊在天。前世他曾是无人能敌的绝世强者,却为寻找更一步的巅峰选择了转世。这一世,他能否继续踏着那漫天血雨走上那绝顶的巅峰呢?这一世,他能否继续睥睨天下,与美共舞呢?在这没有斗气,没有魔法的世界里,等级分为龙将,龙士,龙王,龙皇,龙骑士,龙战士,狂龙战士,灭世龙王,最后便是那龙神。每个阶段分为十灵。属性有很多种,适合战斗的只有十种,光明,黑暗,恶魔,时间,火,水,土,冰,空间,雷还有时间。。。。这一世,他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魔弹双枪

    魔弹双枪

    铁匠和木匠教给了艾锐安身立命的本钱,而疯老头子则教会了艾锐如何确保自己能够带着这份本钱活下去。如果不行,那就同归于尽。
  • 明制女官考

    明制女官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奥特曼大乱斗

    奥特曼大乱斗

    当特摄剧中虚构的怪兽与奥特曼成为现实,当绝望一次又一次来临,人们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