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8500000019

第19章 童年记忆残片里的妈妈(1)

那是我见到的妈妈一生中唯一亲笔写下的一行字,可惜已经记不起是什么字了。

童年记忆残片里的妈妈

早已告别了童年的我,对“六一”早就等闲视之,没有任何感觉了。今天的“六一”,却勾起我对久远年代的回忆。我静静地怀念。眼前是深夜阑珊的灯光,望着幽暗、浓云密布的夜空,我的思绪想穿透这厚厚的云层,回溯到遥远的时空里,把50年前的情景找回来,却没有一点头绪。

幼稚的年代,清贫的生活,既没有文字的记录,也没有图像的见证,单凭大脑里残存的记忆,已经是雪泥鸿爪,了无痕迹。

童年,那是一段人生最美好、充满欢乐和无忧的年代,又是一段最天真、最无知、最幼稚的年代。那时,或许不懂得母爱,却最离不开母爱。那时,或许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情感,却最爱用啼哭去表达对母亲的情感。那时,或许不知道什么是人间的真情,却最喜欢母亲搂抱的温情。那时,或许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的方向,却最多地扯住妈妈的衣襟不肯撒手。

我出生在50年代那段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岁月里。那时,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家道殷实,人丁兴旺。作为长子长孙自然倍受宠爱,加之有前清皇室血缘姻亲的遗少太爷爷的“男尊女卑”的意识,长孙也俨然是今天被病诟的“小皇帝”。

如今,一丁点儿那时被“宠爱”的自我感受都不复存在了。只能从年迈的姑姑叔叔的唠叨里回味那时的“风光”;从已近人瑞之年仍健在的爷爷对我的宠爱中体会一个呱呱坠地的男婴在那个几十个人口的大家庭里的位置。

妈妈,在我童年的岁月里,扮演着太多的角色。在一个几十个人口的大家庭里,除了是我的生身母亲,她还要为长辈、平辈和晚辈承担着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每天无休无止的劳作,家里家外的奔波,似乎没有太多的心思去疼爱自己的儿子。倒是太爷、太太、奶奶、姑姑们成为我身边见到的最多的人。妈妈成为渴望见到,又只能在睡梦里被靠近的人。

如今,尚有些微的记忆残片是我们来大连生活后的一些场景。

那时,妈妈是年仅30出头的少妇,虽是农村走出的村姑,却有满族闺秀的气质。从妈妈年轻时的照片看,是那个时代的美人。但她却没有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穷人的美丽被随之而来的贫苦年景和沉重的家庭负担消蚀了。

从60年代初期开始的饥荒和接踵而至的十年动乱。妹妹接二连三地出世,三口之家变成了六口之家。全家的生活重担落在了正值壮年的父母身上。印象中的母亲,天天早晨起来做饭,洗衣,收拾家务,好像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

后来,当我背起书包,走进小学的教室时,大概是妈妈最有寄托的时候。妈妈一生最崇尚的是有学问的人,在她的眼中,大学生、工程师、科学家和教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

记得刚刚入学不久,老师留的作业很多,放学做不完,晚上就得点灯做。有天晚上,爸爸上夜班,妈妈把三个妹妹哄睡后,把饭桌放在炕上,陪着我做作业。那时,老师经常会让学生把一个简单的汉字写上五行十行,甚至一整页(简直就是最蠢的教学方式)!一个汉字翻来覆去地写,不免就会厌烦而不经意,结果会越写越不成体统。写得不好,老师就会让加倍抄写,作为处罚。

妈妈坐在我的对面边织毛衣,边看着我写作业。我心急想早点写完,结果却不时写出田字格的方框,又要擦去重写,搞得作业本上脏兮兮的。妈妈看着,一边说一边从旁边抄起一个本子,在上边像描花似的写下了一行字,递给我看。真的想不到,妈妈描出来的字就像印在书上田字格里的临摹字一样。我高兴地说:“妈妈,你帮我写吧!”妈妈却淡淡地说:“学生的作业哪有家长给做的?”

那是我见到的妈妈一生中唯一亲笔写下的一行字,可惜已经记不起是什么字了。

因为是见到妈妈写过的唯一的字,所以,在童年的记忆中就永久地保留了下来。

(2007年6月1日/周五/重庆)小时候,常常牵着妈妈的手,只有温暖,没有体会;长大了,偶尔拉扯一下妈妈的手,没有在意,仅仅是帮把手。

妈妈的手

手是人类进化最伟大的杰作。

因为有了手,人类才同动物挥手告别;因为有了手,人类才开始从野蛮时代步入了现代文明。还是因为有了手,人类创造了这个星球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变了这个原本洪荒的世界(同时,也正在摧毁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手,有躬耕劳作长满老茧的手;有制造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的巧手;有在舞台上令人目不暇接的观音千手;有老人瘦骨嶙峋的手,有婴孩让人怜爱的小胖手;有美女绵软纤细的玉手;有男子汉坚强有力的劲手……妈妈的手,是这个世界上给我抚育、饱温和体贴的手,是我得到恩惠最多的一双手。从我来到人世间被妈妈的双手抱在怀里到她撒手人寰离我而去,妈妈的手给了我很多很多。

小时候,常常牵着妈妈的手,只有温暖,没有体会;长大了,偶尔拉扯一下妈妈的手,没有在意,仅仅是帮把手。

直到那一天,妈妈卧倒在病榻,面对着千万里外归来的儿女们却无言以对时,她只能用孱弱的左手有意识地紧握一下,又松开,再握一下,又松开……妈妈无法说话了,但她的意识在支配着双手去表达她心中的话语。此时的双手,仅仅是一松一握,却胜过了千言万语,表达出无尽的情感。在那一刻,妈妈的手,是情,是爱;对我而言,是痛,是悔。因为那将是永远再也牵扯不到的手!此时,我才仔仔细细地端详着妈妈这双劳作了一生、辛苦了一生的手。妈妈的手不修长也不绵软,而是僵直有力的。握着妈妈的手,我才第一次发现,原来,我的双手完全是妈妈手型的翻版,简直是一模一样。遗传基因原来体现在母子的双手上!

在妈妈临终前的那些夜晚,我每天夜晚都要为她按摩双手。她的双手被输液的针头扎得百孔千疮。后来,实在扎不进去,就埋针。最后,护士往往连扎几针都不能找准静脉血管时,就改扎脚腕的血管。

妈妈的手被解放了,但此时双手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的支配动作了。那双手已经累到尽头,再也无力举动,只有靠儿女们帮她摆放。

妈妈的双手丧失了功能,意味着她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生理机能。即使这样,她依然顽强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黎明,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她在尽最大的努力以满足儿女们的最大心愿——为她过上最后一个母亲节。

母亲节后的第一天,母亲终于撒手西去了。闻讯赶到妈妈床前的儿女们,依然紧握着已经逝去体温的手,不肯放手。

这是儿女们与母亲的最后诀别,松开妈妈的手就是永别了!

母亲用她抚育了我们两代人的双手,跟我们做了最后一次握别。妈妈的手,同我们的手分开的那一刻,是人世间最痛苦的生与死的分手。

(2007年6月2日/周六/重庆)对于佛学几乎是一无所知的我,也能从这似懂非懂的诗文中悟出其中的大意。

为妈妈超度

今天,是我52岁的生日。然而,这却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失去了生身母亲的生日。

此前的51个生日,无论以任何方式度过,是否有生日聚会,或是吃上一碗寿面,心情总是幸福的。

最近几年,也许人老了,每逢生日也还会给妈妈打个电话,唠几句嗑,以表达一种对母亲的感恩。

而今年的六月三日,伴随这个生日的来临,却是无限的怀念与追思。按照北方的习俗,老人从去世的那天算起,每隔七天,就要祭奠一次。出奇的巧合。祭奠三七(“三七”是“七七”的祭奠活动中较隆重的)这一天恰恰是我的生日。

因为工作的原因,祭奠母亲的七次仪式,我无法请假返回。朋友说,返回故乡给老人“烧七”是无法做到的,但在当地的寺庙为老人做个超度还是可以的。这样可以弥补对老人的歉疚了。

苦于无计可施的我,这或许是唯一可以告慰母亲亡灵的方式了。

感谢上苍的安排,这个外来的念头正好遇上了星期日,又是个难得的没有加班的周日。约好华岩寺的师父,时间选在下午一时半,在接引殿的授记堂为去世21天的母亲做超度。

超度,是佛家用语。意思是僧人为亡灵诵经拜忏。据说可以救度亡者超越苦难。

说实话,对于妈妈来说,所有的苦难她在人间已经都经历了。特别是临终前所受的医疗折磨,该是她一生最后的苦难了,还有什么苦难再该轮上她呢?因此,说是为亡者超越苦难是不可理喻的。

坦白地说,这个超度,是对逝去母亲的追思,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悼念方式罢了。

主持今天超度仪式的是朗旭法师,其他的师父有朗益、朗昆、照道、本来、朗勤、朗田;客堂白是照普和朗川两位师傅。

午后一时半整,随着几声呜咽一般的法号响起,焰口仪式正式开始。朗旭法师端坐在案桌的上方,他身披红黄袈裟,神色庄严,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面前的法案上摆放着香炉、圣水钵、佛经和一尊观音佛像。身后的正堂上方是“妙相庄严”四个大字。绛紫色的幔帐中间是如来佛祖的画像端置其间。

八位超度的僧人各持不同的佛家乐器,锣鼓钹磬等物器,端坐两旁。面前的案桌各有一本《瑜伽焰口》的经文。他们随着朗旭法师的领诵,打击着手中的佛器,齐声吟唱着经文……那些经文像天书,吟唱更是让人不知所云。摊开的经书上只有一两行可以读懂的诗文:“我今振铃语,声遍十方处,礼请诸圣贤,悉皆来赴会。”又曰“净土週沙界,云何独指西”。

其中一段《瑜伽焰口施食要集》通俗明了。

会启瑜伽最胜缘觉皇垂范利人天经宣秘典超涂炭教演真乘救倒悬阿难尊者因习定救苦观音示面然兴慈济物真三昧感果叨恩万古传对于佛学几乎是一无所知的我,也能从这似懂非懂的诗文中悟出其中的大意。

我默默地凝视着香案上母亲那慈祥的遗容,双眼不禁模糊起来。我拭去眼角的泪水。只见妈妈的遗像前立着一张牌位。牌位上印着一顶莲花冠。下方是左右两朵对称的莲花。莲花中间写着:

何母西逝显妣贺凤云老孺人莲位

左右分别有两行字:

右:四十八普度众生左:九品咸令登彼岸最下方是一尊硕大的莲花座。此时,妈妈地下有知,她是可以欣慰的。

因为52年前的今天,她怀胎十月的胎儿呱呱坠地,降临人间。今天虽然她已经离开人间,但她的儿子却在这个不平凡的日子为她超度,为她祭奠。

按照超度的仪式,我和外甥刘韵几番到香案的另一端,与朗旭法师相对,三拜九叩,焚香合十。

超度的法仪庄严而神圣。师父们面色凝重,齐声吟唱,让在场的人不禁肃然起敬。我凝神屏息,聆听着那些悠扬而平和的诵吟,脑海里浮现着母亲生前那些难忘的片断,仿佛妈妈又回到了我的身边,也一起参加了这场超度。

其实,妈妈去年春节来过华岩寺上香。那时,已经身患多种老年病的母亲迈着沉重的步伐,与一家人来此祝福新年。想不到的是,一年刚过,她竟然只能魂游此地了。

记得也是今年去世的相声界泰斗马三立老人,在他80年从艺的告别演出时说过一段数来宝,其中有一句台词:“母亲怀胎整十月,生儿如同阎王殿里走一遭。”

我的生日,就是母亲的苦日。如果说,52年前妈妈生我的时候是去过阎罗殿的。那么,此刻,妈妈的亡灵应该是在天堂。

那里该是妈妈的灵魂寄居的地方。那是她用一生的善良慈爱赢得的正果。正如做超度的法师看到母亲的舍利子后感叹的那样:“这是一位难得的老妇人,一个善良的家庭。”

(2007年6月3日/周日/重庆)走在机场宽敞明亮的候机楼里,我的心突然涌起一种长辈送别晚辈的伤感来。

妈妈,你可以放心了

傍晚时分,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赶赴江北机场送刘韵离渝。刘韵是二妹的儿子,是妈妈一手拉扯的孩子。他从出生就在妈妈的怀里照看,直到15岁赴美学习,妈妈才结束了操劳又操心的教养。他是专程为姥姥回国的,但是当他从大洋彼岸赶回时,姥姥已经不能说话了。从小在姥姥养育和唠叨中长大的孩子,对老人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从回来的那一天,他就坚持要与我一起守夜,护理姥姥。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去反哺,懂得孝敬的内涵,我没有拒绝他的要求。因为孩子从不远万里的美国返回来就是要为抚育他成长的老人尽最后的孝心,不能拒绝他的感情。

虽然有心孝敬,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两天下来,后半夜就时常熬不住了。看着他硬撑着的样子,不忍心还是劝他在行军床上躺一下。结果是倒头就睡,酣然入梦。

除非为妈妈翻身这样的力气活,否则,我都会让他多睡一会儿。因为白天他也闲不住,更不会补觉。天一亮,他又会焕发出年轻人的活力来,像是草原上的奔马一样,根本拴不住的。作为过来的人,完全理解孩子的孝心与责任心两者之心是不能划等号的。因为他还没有到达知天命的年龄,还不能深刻地领悟和认识到两代人之间哺育与反哺的真正含义。

刘韵是看着姥姥的生命一步步地走向终点的。虽然他没有看到姥姥辞世的那一刻,但整个治丧活动,他是完全经历了,并且在昨天参加了为老人超度的仪式。这个过程虽然他只是参与者,但这种深刻教育和感受相信他会铭记一生的。

在第二代的四个孩子中,刘韵是妈妈最操心的。他在两岁时,妹夫因煤气中毒,不幸身亡。一个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青年英年早逝,留给双方老人的是永远不能释怀的伤痛。

为了弥补孩子失怙的不幸,妈妈把丧婿的苦痛化为了对外孙的爱怜与操心。妹妹赴美后,日渐长大的男孩已经可以挣脱老人的束缚在自己的天地驰骋了。与之相对的,却是日渐衰老、心余力绌的姥姥。记得那些年,电话里、见面后,妈妈唠叨最多的就是她这个“不听话”的外孙。什么“贪玩儿”、“不认真做作业”、“考试成绩不好”、“老师找家长”之类的车轱辘话儿。

直到有一天,这个最闹心的外孙离她而去,远渡重洋之后,老人才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寂寞与孤独。她嘴上说:“这下可好了,刘韵终于有他妈管教了,我就放心了。”而实际上她那颗不宁静的心,却永远牵挂着孤悬海外的女儿和外孙。每逢越洋电话打来,她都要问长问短,翻来覆去总是她心中挂念的那几件事。其实,她所惦念的那些事早已过时了,但老人心中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

走在机场宽敞明亮的候机楼里,我的心突然涌起一种长辈送别晚辈的伤感来。看着眼前这个1.8米的年轻人又要踏上旅途,远走他乡,戚然的情感由衷而生。

同类推荐
  • 我的寻根记

    我的寻根记

    《我的寻根记》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白先勇经典作品集,怀抱着一份对文学、对故园的眷念,展示着白先勇个人色彩的文学、艺术轨迹和生命历程。文分三辑:第一辑小说,共8篇,收入《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与《谪仙怨》等,以及获郁达夫文学奖的最新作品《Silent Night》,篇篇皆是精品;第二辑散文,共9篇,收入《树犹如此》、《明星咖啡馆》与《第六只手指》等,满眼是乡愁与亲情;第三辑评论,共6篇,包括《与奚淞对谈三章》与《大观红楼》等,集结了近年来演讲、访谈、文论,可一窥文学大师的文学观与个人体验,也相当全面地呈现了白先勇这些年的文学活动。
  • 疾步如飞

    疾步如飞

    本书是一部个人文集,是作者多年来随笔作品合集。说的是一个人从童年到中年的成长经历以及与亲朋好友、邻里街坊间的往事,也有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的纪录,读来平实、质朴,展示了生活本身的意蕴,语言细腻,充满真实的情感,富有趣味性与文学性。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数十篇,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展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在所选作品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交织,梁晓声以其真实而痛快笔法,通过很多有价值细节的描摹,刻画出了复杂而极端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
  •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本书介绍了一种职业——国际灵柩送还士,就是将在国外去世的日本人接回国内,并做基本的防腐处理和遗容整理,再送到家人的身边。如果是外国人在日本去世,他们就根据死者的宗教、民族习惯处理后送出日本。这些死者有的是远赴海外工作的儿子,有的是看上去很乐观却选择自杀的朋友,有寄托了三代人关爱的小孙女,也有死于恐怖袭击的记者……本书以国际灵柩送还公司的社长——木村利惠这个女强人为主线,从死者的家属、新入社员工、创始人、灵车驾驶员,以及作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围绕国际灵柩送还这一行为,是通过具体的“死亡关怀”,来搭建生死之间的桥梁,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
  • 南昌之光

    南昌之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当感受到脉脉温情之后,一个最直接而又裸露的想法,就是在漫漫人生之途中,给予回报。让他人也在自己的奉献中,感受到同样的脉脉温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用时尚的话儿来讲就是“和谐”。
热门推荐
  • 再见青尾狐

    再见青尾狐

    从古至今狐狸精的传说有很多,有好的也有坏,他们是否真实存在,那么多的传说全是人们的幻想么?
  • 劈风传说

    劈风传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大荒两千六百一十二年,剑宗许云锋为取龙元遭受重创,只剩七日寿命,于云州收得一徒行歌,竟发现此子身怀天灵剑骨,后传其太虚真力飘然仙逝。行歌继承许云锋意志,拜入剑宗,在大荒经历不凡人生旅途,谱写了一段令人难忘的传说。——————本书较为慢热,喜欢古风修仙,注重语言剧情的书友们可以看看本书,如果觉得好的话请收藏,谢谢。
  • 寻雨寻阳

    寻雨寻阳

    这个世界阴阳共生,若阴阳分离,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故事里林昆亚是一个只能生活在雨天的男孩,而陆风铃是一个只能生活在过分晴朗的晴天的女孩,先天属性的缺失让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在时雨的牵引下,二人在梦中相遇,机缘巧合,两人通过时雨的老婆婆和何木的帮忙成功缔结契约,二人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幸福在昨天

    幸福在昨天

    回忆是个可以让人变成神经病的毒药,前一秒会嘴角上扬,后一秒便泪如断线...
  • 幽仙大陆

    幽仙大陆

    这是一片只属于精灵的大陆,在这片大陆某个最神秘的地方,一个没落的精灵家族,仅存的一对龙凤胎却才刚满一个月,看他们历经磨难,洗礼风雨,踏上复仇之路!
  • 天上没有多余的星星

    天上没有多余的星星

    她闭上眼睛嘴里喃喃道,缓缓走向大海深处,迎面而来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打在她的身上,直到脚尖再也触碰不到地面,“你这辈子都过不好了,谁给你来世”一个深沉的男声传来,她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没有理会,突然身体被揽进了一个坚实的怀抱
  • 底层官员

    底层官员

    《底层官员》描写的是南方某县“左撇子”刘克服从一个县中学物理教师被借调县政府后怎样一波三折却始终心系百姓在县、乡、村各个阶层不断磨练,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正义,与各种官场“潜规则”对抗,在官场的夹缝中一步步艰难地行走,历经苦难、甚至丧失爱妻,最后担任县委书记的故事。同时,伴随着县长应远、县委书记方文章、办公室主任林渠、办公室副主任苏心慧等几位官员的曲折经历。故事穿插了刘克服和其他几位官员的个人情感经历,包括县长应远与县政府副主任苏心慧也就是刘克服后来的妻子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为小说增添了更多的精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坤元阴阳帝

    坤元阴阳帝

    宇宙之边,星辰之间,阴阳之路,危机四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