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26100000006

第6章 、话说“吾好梦中杀人”

第五节、话说“吾好梦中杀人”

吾好梦中杀人,这个故事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好梦中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把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作者在讲这个故事前提示,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恐”说明曹操平常十分谨慎、小心。在那种风云诡谲的年代,曹操不得不提放。我们说明枪易挡,暗箭难防,就是这个道理。在战场上交锋,明火执仗,虽然危险,但是有备而来。而身边的侍卫,谁忠谁奸?良莠难分!曹操从自身的安全着想,制造一个这么恐怖的故事,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世人对此解读为曹操阴险、歹毒、杀人成性似乎也有道理,不过全面分析曹操一生的所作所为似乎又有些冤枉。

说曹操不得已而为之,最少有两点理由。一是对以上所讲的对于近侍,谁忠谁奸是难以分辨的。知人知面难知心,要是这些近侍中有一人要谋害曹操或被人买通来刺杀曹操,那是十分方便的事。为了彻底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曹操不得不制造这种恐怖故事来警告身边的侍卫。其二,是身边的教训,提醒曹操不得不这样做。张邈早年也是位英雄人物,早年还是曹操的好友。后来,背叛了曹操,投靠袁术,不明不白地被部下整死了。张扬当年也是一位风云人物,一不小心被他的部下杨丑弄死了,杨丑后来又被张扬的部下眭固弄死了。这些血淋淋的惨剧就发生在曹操的身边。曹操这个极其敏感的奸雄,不得不制造些恐怖故事来恐吓身边的侍卫、部属,以防卫自身。

除了《三国演义》中流传下来的梦中杀人的故事,曹操还有心动杀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曹操对人说,谁要是想谋杀我,我就会出现心跳。他对身边的一个侍从说,你身上带着刀来到我身边,我就说心跳得利害,然后把你捉住。假如对你进行体罚,你不要说出是我让你这么干的。这样,我一定会厚赏你。这个侍从自然照办,预先没有感到害怕,结果被杀。这个侍从至死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曹操身边的人都以为这曹操真神,想暗害曹操的人,由此不敢轻易下手。

这些故事都散见于其它历史文献之中,陈寿的《三国志》没有记载。陈寿不写入《三国志》,至少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是这些故事可信度不高,其二是站在史学的角度看,这些资料的价值不大。这两个故事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刻画曹操漠视生命,视生命为草芥,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不过从曹操的一生中的所作所为来看,似乎这样的结论也不十分确切,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曹操是一个对社会永远充满敬畏的人。

曹操不敢加害于刘备就是因为敬畏社会。刘备是曹操极力想置于死地的人,而却又不敢轻易对其下手。

曹操知道,刘备是一个英雄人物,是其日后竞争天下的强硬对手。曹操每时每刻都想置刘备于死地,就是不敢下手。《三国演义》第十六回这样讲述,“荀彧入见曰,‘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操不答,彧出,郭嘉入,操曰,‘荀彧劝我杀玄德,当如何?’嘉曰,‘不可。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因困穷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操大喜曰,‘君言正合吾心。’次日,即表见刘备领豫州牧。程昱谏曰,‘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此郭奉孝与吾有同见也。’遂不听昱言,以兵三千,粮万斛送与玄德,使往豫州到任。”刘备是曹操争天下的强劲对手,曹操是必须置刘备于死地而后快。但曹操为天下计,曹操不但没有加害刘备,反而给刘备补充兵员,粮饷,还给刘备加官进爵,赐封领地。

祢衡是曹操想杀而没有杀的一个读书人,这样一个读书人却被黄祖曲杀了。祢衡想着法子侮辱曹操,曹操原本想处死祢衡,但曹操从社会大局上看问题,认为祢衡徒有虚名,杀了这样一个徒有虚名的人,会坏了自己思贤若渴的好名声。留着这么一个人也不影响自己事业的成败,所以,尽管祢衡想着法儿侮辱曹操,曹操也没有杀他。而是将祢衡送到荆州,结果让黄祖杀了。

以上两个故事都表明曹操对社会充满敬畏,做任何事情注意考虑社会成本,考虑是否有益于自己的事业发展。

二、对民心充满畏惧。

曹操不想夺皇位也许只是猜测,曹操终其一生也没有取汉献帝而代之,也许有自己的顾忌。这顾忌就是天下民心。《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这样讲述:“谋士程昱对曹操说,‘今明公威名日盛,何不乘此时行王霸之事?’操曰,‘朝廷股肱甚多,吾当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按《三国演义》的这种说法,曹操是有篡位之心的,只因朝廷股肱太多而不敢。

《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却说曹操见了衣带诏,与众谋士商议,欲废却汉献帝,更择有德者立之。程昱谏曰,“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操乃止。

由此两点可以推测曹操对朝廷、对天下民心充满畏惧,想行霸王之事,因朝廷股肱太多而不敢,想行废立之事却因自己是奉汉家号令而号令天下怕起兵祸,最终罢手。

三、对生命充满敬畏。

曹操虽然有梦中杀人、心动杀人的传说,将其刻画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但是,曹操还有另外的一面。就是对生命充满敬畏,并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刽子手。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写道:“曹操与袁谭作战,袁谭逃到南陂,曹操追至南陂,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之,乃亲往营中投首。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叫我军士捕获。’在号令与生命的选择中,曹操放弃了他终生奉行的令行禁止的法制精神,选择了对生命敬畏,让法律让位于生命。要知道,在曹操看来,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治国安民,曹操都是奉行令行禁止的法制原则,不但重刑峻法,而且身体力行。割发代首的故事就表现了曹操这一原则。《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写道,“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出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互相传递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正行,忽田间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突入麦中,践踏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丞相岂可拟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即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可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待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凛遵军令。”这个故事表现了曹操执行军令的严肃性,严厉性。严肃性是号令一经发出,就等同法令,违者必究。严厉性是指执法的态度,不徇私枉法,不分尊卑,人人平等。但当百姓的生命与曹操的号令抵触的时候,这样一个严格执法的三军统帅,却选择了对老百姓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放弃了他一贯奉行的重刑峻法的原则,自然透视出他骨子里的那份善良人性。

四、对百姓充满同情。

以上割发代首的故事既表现了曹操严于军令的法治精神,那份军令也表现了曹操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处处注意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了曹操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三国志.武帝纪》有这样的记载,曹操下令说,河北人民因蒙受袁氏造成的灾难,不用缴纳今年的租赋,这是一部重申制止豪强兼并的法律,深受老百姓拥护。

抑制豪强兼并当然是为了其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老百姓的同情与关心。如果说,法令是从大处着想,从长远考虑,用法制来维护老百姓的利益,而免交一年的赋税却是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对老百姓的同情与关怀同样表现在他的诗作中。《蒿里行》有这样几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念之断人肠”,便流露出曹操对老百姓的同情,对老百姓痛苦的关切。

以上四个方面表现了曹操治军、治国的基本理念,也表现曹操有着普通人善良的一面。这四个方面又分两个部分。其中一、二两点是对社会充满畏惧,对朝廷、对人心充满畏惧,是从外部坏境表现曹操并不是一个肆无忌惮、一意孤行、好杀成性的一介武夫,而是对生存坏境保持有高度警惕、对自己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注重从社会、从事业、从个人利益这三方面去比较、去平衡,当个人利益与事业相冲撞时他放弃个人利益而选择事业。如不杀祢衡就是这样,虽然祢衡百般辱骂曹操,曹操恨不得扒其皮、食其肉,但为了泄私愤,杀了这样一个不值得杀的人会影响自己的名声、影响自己为了发展事业而吸引人才这个大计方针,所以,曹操忍辱放弃除却祢衡的念头。当发展事业、成就梦想与社会发生矛盾时,他选择放弃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而选择尊重社会、尊重民心。如衣带诏事件,汉献帝秘密下诏董承,令其组织力量剿灭曹操,曹操知道汉献帝企图置自己于死地时,他本想废除汉献帝,另选有德者立之,当他知道这样做有违当时社会、民心这个大坏境时,他放弃了自己的主张,选择尊重社会、尊重民心,仍然一如既往地选择让汉献帝坐在龙椅上。当现实与未来发生冲撞时,曹操选择当下,放弃未来。如在对待刘备这件事上,杀了刘备会使天下英雄闻之裹足不前,不愿投靠自己。不杀刘备,刘备日后必是自己争夺天下的强劲对手,在这现实与未来的比较中,他选择了当下,放弃了未来。因为没有现实,哪有未来?我进行这样地比较意在告诉大家,曹操的行事风格是极其谨慎的,并不是莽夫,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称其为奸雄也不过分。

三、四两点为一部分,这一部分表现曹操对生命充满敬畏,对老百姓充满同情。是从内心表现曹操的个性,使我们看到曹操同普通人没有两样,仍然充满人性的真、善、美,充满对百姓的同情。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就是在生命与法令相抵触时,曹操放弃了他一贯奉行的严刑峻法的原则,而选择尊重生命。在老百姓利益与豪强地主利益发生冲撞时,他选择抑制豪强,而偏向百姓,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曹操绝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恶魔。

综合起来讲,以上两个方面分别从外部因素和内在本质两个方面对曹操做了概括。从外部讲,曹操畏惧社会、尊重社会;从内心讲,他尊重生命,关心百姓。由此两个方面的制约就形成了曹操的处事风格,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第五点。

五、处事有礼有节。

当年伟人******在处理皖南事变这一事件上提出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六字方针。有理即我不主动挑事,有利即反击要在优势情况下进行,有节即对顽固势力的反击要适可而止,一切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为主。曹操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事务的基本原则,就是这六字方针,有理是处理事件的基本原则,就是处理事件就是以理服人,使人能接受。有利是处理事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事件的处理,达到巩固团结的目的。有节就是处理事件的方式,要掌握火候,要有度。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首先必须做到有理。要做到有理,首先必须做到明辨事理。如曹操战胜袁绍、占领冀州时,冀州社会风气很差。曹操要整治冀州的社会风气,必须要明白产生这种社会弊端的社会根源。《三国志.武帝纪》有这样的记载,曹操下令说,结成私党,互相袒护,这是古代圣贤最痛恨的,我听说冀州这个地方的风俗是父亲与儿子结成一帮,互相诋毁,自我吹捧。过去直不疑没有兄长,世人都说他与其嫂私通。第五伯鱼三次结婚娶的都是孤女,人们却说他殴打岳父。王凤独霸大权,谷永把他比喻成贤明的申伯。王商忠诚地为朝廷谋划,张匡却说他是旁门左道。这些全都是颠倒黑白,欺骗上天与君主的事例。我想要端正社会风气,这四种弊端不消除,这是我的耻辱。曹操能深刻地认识冀州社会风气不好的根源,治理冀州就做到了事半功倍。

其二,处理事件有理、有利、有节。《三国志.毛玠传》有这样一段内容,曹操管官的机构分东掾与西掾,毛玠是东掾,是一个管官的官。由于正直,得罪了不少的权贵。权贵们趁曹操要合并东掾与西掾之机,游说曹操,主张将东掾并入西掾,趁机挤走毛玠。曹操在处理这件事上既显得风趣,又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

大军回到邺城,商议省并官职,毛玠对人情请托一概拒绝,当时,很多人都畏惧他,全都想把东掾并省,于是一起向曹操报告说,旧制西曹为上,东曹次之,应该并省东曹。曹操知道他们的用意,下令说,太阳从东方出来,月亮在东方时最亮,凡是人们说到方向,也先说东,为什么要并省东曹?便把西曹并省掉了。这件事的处理方式看出曹操处理事情的风格十分注意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有理,为什么不并省东曹?因为太阳从东边出来,月亮在东边最亮,这是天理。天理都肯定东边的重要,为什么要并省东曹,与天理相违背呢?二是人们说到方向总是先说东,这是民意,在老百姓心中东方比西方重要,民意肯定了东方的重要。我们办事要顺从民意。所以,也不能并省东曹。这也是以理服人,体现了有利。因为不赞成并省东曹却没有对那些主张并省东曹的人进行指责,而是注重说理,以理服人。既达到了并省的目的,也保住了东曹,护住了毛玠,也顾及到了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团结。

曹操处理事情注意有理、有利、有节,也表现在尚刑名上。儿子曹彰出征时,他对曹彰说,居家为父子,在外为君臣。表明曹操公私分明,表明曹操对于父爱与法治两者界限分明。在家,我们遵守礼教,父慈子孝,不因君臣而忽视了伦理礼教。在外,我们得遵守法令,不忘君臣之礼,不要因父子之关系而忽视了国家法令。在《三国志.满宠传》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曹洪有个宾客多次犯法,被满宠抓住。满宠要依法处理,曹洪找到满宠求情,满宠没有答应。曹洪找到曹操,当满宠知道曹洪找到曹操,曹操却又却不过曹洪的面子打算出面调和时,满宠提前将曹洪的宾客处置了。曹操知道后,高兴地说,当权的人不应该这样吗?一方面表现了曹操对满宠的赞赏,令一方面,表现了曹操处理事情注重有理、有利、有节。并不因为满宠提前处理了曹洪的宾客而使自己难堪而指责满宠。

另外,曹操有胸怀。很多事情看得远,举重若轻。《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有这样一个故事。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在战利品中见到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速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时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尽焚之。更不再问。可见曹操的胸怀与理智,其胸怀是包容了那些企图背叛的人,其理智是能从事情的本质上去认识问题,不因为那些人有书信往来就不问青红皂白,一棍子将人打死,而是认为当时的处境险恶,在险恶的坏境下有些波动也正常,应该原谅、宽容。

还有一个小斛派发军粮的故事也耐人寻味。这个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曹操与袁术作战,粮食紧张,为了应急,他让管粮官用小斛派发军粮,这样可以缓解军粮的紧张,可是事情被士兵发现了,事情闹得很大。曹操为了平息士兵哗变,就处死了粮官。这个故事之所以耐人寻味是有以下三点可供我们寻思。

一是为了延缓粮食危机,以小斛派发以应急,表现了曹操随机应变的智慧。

二是当事情暴露后杀了粮官以平息士兵怨恨,表现曹操办事善于抓大放小。

三是处死了一个粮官,平息了众怒,赢得了战争,死了一个粮官换来了更多将士的生命,表现曹操善于转化危机,高瞻远瞩。

从办事要注重诚信上讲,不应该用小斛派发,欺骗军士,但从事态上讲,不以小斛派发就会断粮,危机更大。所以,诚信有时是非打折扣不可。

从理性上讲,处死粮官是被逼的,也是卑鄙的,但从大局上讲,不处死一个粮官就会引发兵变,那也会死更多的人,甚至输掉整个战争,那样死的人更多。所以也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拿一个粮官的性命,换取更多人的性命也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

从人性上讲,曹操属于草菅人命,但从全局讲,曹操又叫审时度势,以小的牺牲换取更大的胜利。

如果从有理、有利、有节上讲,杀人,况且是蓄意杀人,当十恶不赦,何来有理?但从大局上讲,又可看作顾全大局,深谋远虑。

当然,我们如有兴趣,还可以无限度地进行解读。

所以,有些事情不能简单地判断是与非、对与错,从人性上讲,曹操杀粮官是极大的犯罪,从战争的角度讲,曹操不杀粮官是更大的犯罪。从这方面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让世人瞠目结舌的警世格言,成功是发生于失败之中,失败是发生在成功之中。从趋势讲,任何事情的有理、有利、有节,都是建立在无数的无理、无利、无节之上。由此提示我们千万不要静止地去看问题,当然也不能静止地看曹操。我们说曹操是英雄也好,称其是奸雄也罢,曹操终归是一个有本事的非凡人物。世人对其褒贬不一,其实也很正常,因为,曹操做的很多事情也不能简单地以是与非来评判,曹操的成长也有个过程。如有兴趣,请看下一章,在战斗中成长。

同类推荐
  • 少年陆游

    少年陆游

    一位大一的学生在游玩时,机缘巧合误入时光隧道。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山阴陆府的陆家三少爷。他可是南宋鼎鼎大名的大诗人陆游,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又是一个充满着阴谋的年代,他该怎么办?他能改写历史吗?
  • 重生之南宋雄起

    重生之南宋雄起

    一个海军学校的高材生,因成绩突出,成为海军陆队的特种兵,在执行一次任务,偶然转世到了南宋末帝赵昺的身上。开始,他只是为了保全性命。后来,担负起历史的使命,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大宋帝国。
  • 米柜皇帝

    米柜皇帝

    皇权与党争,人性与利益,帝王与人。太子禩在选择保持本心的党争之下,屈死在米柜中,随着埋葬在尘土之中的理想与抱负,会再见天日吗?
  • 召唤之国色生枭雄

    召唤之国色生枭雄

    闭月羞花起舞,沉鱼落雁添香。有大乔小乔唱吴曲,也有大小周后弄琴箫……水浒世界,隋唐演义,五代十国,汉末三国,楚汉争霸,春秋战国…… 一段段乱世纷纭,一个个国色天香,追寻历史的轨迹,创造新的王朝辉煌!
  • 大汉最强外戚

    大汉最强外戚

    秦汉相争数十年,以只凭勇武从而众叛亲离的项羽自刎乌江,以礼贤下士委曲求全但心有天下之志的汉高祖刘邦做了天下落下了这段波澜壮阔历史桥段的华丽大幕。但是殊不知夺得锦绣如画江山的高皇帝刘邦极其后代皇帝却迎来一个只能和亲忍让却无法凭借大汉军事力量制裁的敌人——匈奴!后代因为祖上世代经商的缘故成为华裔,但是从小就十分仰慕自己祖国那源远流长文化和万世不落的辉煌荣光的熊武在刚刚拿到国籍满心欢喜回国的那一刻的时候就遭遇了空难,结果就凉凉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汉景帝元年了……
热门推荐
  • 撒旦之子:是爹地,还是舅舅?

    撒旦之子:是爹地,还是舅舅?

    十年前小巷初遇,她在他心中留下了爱情的种子。而她仅仅把他当做生命中的过客。十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做我的女人。”他霸道的宣布。“总裁,你追女人的方式还真特别,然后呢?陪你上床?”她嗤笑道。
  • 孤鹰(全集)

    孤鹰(全集)

    从各个方面成绩来看都不是很出色的普通军校生秦川和战友宁志、郑勇被选入神秘的“特案组”,他们在一起进行残酷集训,建立了非一般的友谊和默契。在他们激情满满地执行第一次任务时,却遭遇惨败,郑勇牺牲,宁志重伤,秦川险被“退回”。就在这时,秦川接到了上级命令,前往“金三角”,配合在那里埋伏的程建邦接近大毒枭周亚迪,从此开启了一场残酷的特殊任务。周亚迪当时在监狱中,程建邦本打算通过抢劫入狱来接近他,没想到却在实施计划时,被人截胡,只被判了个“抢劫未遂”,被关入了另一所监狱。接近周亚迪的任务落在了初来乍到的秦川身上,可是他下手过重,被判处死刑,好在没执行之前,事情出现转机,由死刑改判20年有期,也算因祸得福,进入了和周亚迪同一所监狱。但他并没有那么容易找到周亚迪,经历一系列故事之后,才找到目标,可是目标却被杀,在他绝望之际,真正的周亚迪现身,峰回路转……
  • 腹黑魔帝的小王妃

    腹黑魔帝的小王妃

    【全文免费1V1每天下午6点更新一章】我修佛的时候,你便是我的放不下;我修仙的时候,你便是我的劫;我修魔的时候,你便是我的执念。生生世世我都要与你纠缠下去……
  • tfboys之夏至未至

    tfboys之夏至未至

    王俊凯,你不知道我喜欢你吗?易烊千玺,你难道不知道我这样是为了你好吗?王源,我伤害你了吗?你们为什么这样对我?
  • 爱上狐殿下

    爱上狐殿下

    捡到一颗珠子以为是个什么宝贝原来只是颗普通的珍珠那死狐狸差点要我命
  • 玄界血歌

    玄界血歌

    继仙与古两个大时代之后,玄气时代到来......QQ群278295715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紫玄宝鉴

    紫玄宝鉴

    先天断脉之体柳枫意外得到玄果续体,居然又碰见修真界名宿炫火真人,得到让整个修真界为之疯狂的‘仙宝’紫玄宝鉴,柳枫将以何种身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陌生世界,以后又将走上何种归途?
  • 修真界主播

    修真界主播

    一个发展出高等文明的修仙界中的高阶命格主播的趣事。捉鬼主播,捉妖主播,功法讲解主播,请您关注!交流群:171740979
  • 异界次元召唤

    异界次元召唤

    “我居然也穿越了?但我的系统怎么这么不靠谱,剧本不该是这样的啊?!”作为一个死宅的赵文,又遇上这个时不时才显灵的系统,到底要经历多少风雨,才能在这异世界安稳的活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