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7700000021

第21章 毛泽东对富尔说:美国america--渔翁fisherman!(1)

卷十五 奠边府战况胶着,毛泽东多吸了两条烟

奠边府总攻前,韦国清潜入最前线观察法军集团据点群/ 韦国清及时提出变速战速决为稳扎稳打的奠边府作战方针/ 纳瓦尔绝对没能想到的奇迹:一百个民工拉一门重炮上山顶/ 日内瓦会议开幕在即,毛泽东指出:奠边府提前总攻必须坚决攻克

[1954年4月下旬,奠边府-北京]

奠边府总攻前,韦国清潜入最前线观察法军集团据点群

已经临近发动总攻了。这天下着毛毛细雨,能见度很差,为了细察敌情,韦国清潜入到最前线去了。

他隐蔽在离奠边府最近的一个山头的丛林里,用高倍数望远镜观察着法军据点群的情况。韦国清深入最前线了解情况,违反了毛泽东的规定:顾问团成员不要太勇敢,不要跑到最前沿阵地去,不要带动冲锋给敌人俘了去。这是中共中央军委为了对外绝对保密而作出的规定。不仅是韦国清,顾问团好些将领都曾经潜入最前沿去观察敌情。为此,胡志明主席也特别下了命令,指示武元甲总司令:无论如何一定要绝对保证韦国清与顾问团其他将领的安全。

在毛毛细雨中,各种大口径重炮乌黑的炮口,在奠边府四周山头上俯视着法军的据点。这些众多的大炮,全部隐蔽在山头密林中的山洞、坑道或者防空洞里,法军很难凭观测所发现。

自从1953年12月,越军对奠边府法军形成包围后,即进行攻击的准备工作。奠边府是一块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形盆地平原。韦国清带领的军事顾问团与武元甲的越军前指一起,根据情报和调查了解,首先摸清了法军这个要塞型的据点群的详细情况--在奠边府这块小平原上,法军8个据点群共有49个据点,分3个防御分区。芒清中央分区是法军指挥机关所在地,其炮兵阵地、后勤仓库、主要机场和三分之二的兵力都集中在这里;北分区包括芒清北面与西北面的独立高地和班桥里据点群,与芒清中心分区东北之兴兰据点群构成奠边府北面的屏障;芒清以南约5公里的航岗地区为南分区,设有机场和炮兵阵地,担负在南面阻挡越军进攻的任务。法军每个据点群都有多层火力配系,挖有纵横交错的交通壕,据点周围设有40米至200米的障碍区,区内设有多层铁丝网、电网并埋有密集的地雷。至1954年3月初,敌人兵力增至12个步兵、伞兵营7个连,两个105毫米榴弹炮营,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连,两个120毫米迫击炮连,一个工兵营和一个有10辆坦克的坦克连,一个空军飞行队,有14架战斗轰炸机,修建了北、南两个机场,每天升降100多架次飞机,空运将近300吨军用物资。

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纳瓦尔首先视察了奠边府,然后引来了法国、美国的一些高级将领视察。这些西方高级军事专家认为:奠边府集中的精锐部队多、火力强、工事坚固,阵地布防严密而有恃无恐,堪称“东南亚的凡尔登”、“一个不可侵犯的堡垒”,并认为越共军队不敢向它进攻。纳瓦尔指示奠边府部队指挥官卡斯特里“不惜任何代价守住这个据点”。

越军在战史上,过去都是打游击战。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广西、云南解放后,越军取得了解放军的援助,主力也得以进入中国整训。在战争废墟中建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条件极为艰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与中共中央仍然决定给予越南人民以无私的援助。越军主力经整训及更新装备后,在陈赓将军的指挥下,打了一个漂亮的边界战役,打通了西北山区越共根据地与云南、广西连接地带,有了新中国作为可靠的大后方。后来,又取得了西北战役、上寮战役的胜利,但是边界战役、西北战役等也只是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在西北战役中,也有主力攻击那产集团据点群不克之教训。

在此情况下,越军从来没有打过如此大规模的攻坚战,怎么办?

面对敌人如此强大的集团据点群,敢不敢打?怎样打才能取胜?

韦国清及时提出变速战速决为稳扎稳打的奠边府作战方针

敢不敢对法军强大的集团据点群做大规模的攻坚作战?能不能取胜?

这是摆在越军高级将领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尽管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在1953年12月上旬就作了发动奠边府战役的决定,越军高层军事指挥员中有些人对攻克奠边府表现出信心不足,鉴于不久前攻击那产据点群未克而伤亡较大,所以过分强调一些客观困难,诸如:奠边府法军工事过于密集又极为坚固,越军攻坚火力弱、后勤支援路途太远等等。

奠边府战役虽然在1953年底才发动,但进攻类似奠边府集团据点群的军事准备,却早就开始了。1952年冬季开始的西北战役中,越军尽管打了一连串漂亮的胜仗,但在后期,法军在那产据点集中了10个营兵力,构筑了有21个碉堡支撑点的集团据点群,越军攻而未克,部队伤亡较大。法军固守那产,引诱越军主力进攻,以图消耗其有生力量,伺机进行反扑。

当时赶到前线指挥部的韦国清认为久攻下去,极为不利,即请示中共中央军委并与越方研究停止进攻。越方遂决定停止对那产据点群的攻击。

就在纳瓦尔在印度支那战场上空巡视,并制定依据奠边府集团据点群与越军主力作战的计划时,韦国清和军事顾问团没有闲着,也在总结经验与教训。

那产之战,使韦国清和军事顾问团认识到,人民军的战斗力尚无法攻克坚固设防的集团据点群,而法军今后将会继续利用其空军优势,屡以集团据点群来对付人民军的进攻。

一次,韦国清在返国时,曾经与主管作战的彭德怀将军具体谈到那产之战没有打好的诸多原因:越军攻那产是长途奔袭作战,经跋山涉水长距离行军后身体疲劳;越军在山林里长途行军,无法装备与携带攻坚的重型武器,因此在攻坚时,越军的轻型炮火击不毁钢筋水泥碉堡,也打不着法军纵深阵地上的大炮,而法军的远射程火炮却能压制越军火力;法军的空中打击力量还十分强大,越军没有像样的防空火器,使越军部队在白天不能进行营、连规模的运动和作战。

因此,人民军必须研究解决攻打集团据点群的办法。据《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斗争史实》一书记述--

军事顾问团认为,在对付法军集团据点群的问题上,人民军的弱点主要有二:一是炮兵火力弱,缺乏大口径火炮和高炮,无法压制敌人和对付敌飞机。二是攻坚战术素质差,不会攻打集团据点群。针对这一情况,顾问团与越方研究后,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加强炮兵建设,经中共中央军委同意,在中国境内为越南人民军装备和训练榴弹炮部队、高炮和高射机枪部队,以增强地面炮兵和对空射击的火力。二是加强对部队攻坚战术的训练,提高军事素质。这两项措施在西北、上竂战役后,即已开始陆续付诸实施。

为解决越军火力弱的问题,1953年秋冬,经中共中央军委安排,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广西境内之宾阳地区为越军装备和训练了榴弹炮部队、高射炮与高射机枪部队。当时人民解放军的重炮与高射炮也不算多,其中好些装备越军的105毫米榴弹炮及高射炮,是从停战后的朝鲜战场调拨回来的。

韦国清提出,人民军的攻坚战术训练,要从编写教材抓起。几年来,韦国清在越军中时间长了,很熟悉情况,发现越军的正规部队还是游击战法,随时作战,打了就走,官兵中有不愿做工事的思想。韦国清主张要通过编写教材和部队训练,学会构筑工事,构筑进攻阵地;学会修筑道路和囤积粮草、弹药;学会用炮火控制机场和压制敌人炮火,等等。

韦国清这些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得到了越方的重视。经胡志明、长征和武元甲同意,在1953年夏天,由人民军总部有关部门的负责干部和军事顾问共同组成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研究、编写以那产集团据点群为主要对象的攻坚战术教材,包括单兵动作和从班、排、连、营到团的协同攻坚战术。军事顾问茹夫一等参加了对攻坚教材的研究和编写,还帮助举办干部集训班,并应邀讲课,协助勘察演习场地,组织军事演习,帮助组织部队进行攻坚战术军事训练。武元甲亲自过问这一工作,抓得很紧。1953年6月至10月,经编写教材、干部集训和部队演练,越军攻坚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为奠边府作战打下了战术基础。

原作战计划定于1954年1月下旬对奠边府守军发起攻击。1月上中旬,在中国境内刚刚装备、训练完毕的榴弹炮、高炮和高射机枪部队,人民军增调的三一二师和三○四师的两个团,以及人民军原有的炮兵、工兵部队,陆续到达奠边府周围地区。韦国清、梅嘉生率领部分顾问和工作人员随人民军前指同时抵达前线。由于奠边府周围都是崇山峻岭和茂密的森林,抵近奠边府的部分路段尚未修通,不得不组织部队和大量民工拉炮和砍树、挖土开路。越军曾想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法,但此时,重炮运到了山脚,一时还无法拉上山头进入预定的射击阵地,加上法军兵力续增,因而决定推迟1月下旬的攻击时间。

当时,深入前线的韦国清,视奠边府战场双方态势,考虑到越军采用速战速决打法无必胜把握,搞不好还可能吃亏,在详做调研后及时提出了“必须稳扎稳打” 的新建议,并向中共中央军委致电请示。

1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韦国清指出--

“攻击奠边府时,首先不要四面围攻,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分割包围的办法,一股一股地歼灭敌人。”

1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在复韦国清报告改变对奠边府打法的电报中再次指出--

“对奠边府的攻击,应采取分割包围、一股一股地歼敌,每次歼敌一个营左右。只要能全歼敌四五个营,奠边府敌可能发生动摇,或向南撤逃,或继续增援。两种情况均于我有利。”

人民军前指研究后决定,变速战速决为稳扎稳打,由外围而纵深,一个据点一个据点地歼敌,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总攻。这种打法使人民军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较有胜利把握。

新问题又摆在面前。奠边府的守军工事坚固,布防严密,火力猛烈,且各据点之间组成交叉火力,还有交通壕沟连接,构成了一个互为依存的整体要塞。怎样才能将守敌分割包围,然后一口一口吃掉呢?这是韦国清的军事顾问团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韦国清经与梅嘉生等顾问研究讨论后,建议越方采取近迫作业和壕堑近敌的办法,组织部队大挖交通壕,利用交通壕分割、包围、迫近敌军据点,然后突然攻击之,以减少伤亡,增强必胜把握。韦国清、梅嘉生原所在的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中围歼蒋军主力黄维、黄百韬兵团时,曾经成功地采用了这种办法。为了说服越军干部,韦国清在前线亲自向他们讲解近迫作业的作用和方法。越军前指采纳了这个建议,并拟定了构筑整个阵地的工程计划,各师顾问组帮助部队组织实施。

由于实施了韦国清提出的这个壕沟近迫作业,在最后总攻前,武元甲能在指挥部所在的山顶上向劳动党中央报告说:“我们的战士已经挖了几百公里长的壕沟,现在我们可以向开阔地带逼进而不怕敌人的固体燃烧弹和炮火。”

纳瓦尔绝对没能想到的奇迹:一百个民工拉一门重炮上山顶

武元甲的越军总部集中了5万人左右的优势兵力,来围歼奠边府法军15万人的守军,而且总攻时间后延,并采用稳扎稳打的战法,加重了对后勤支援的要求。粮食与弹药的运输供应成了很关键的问题。纳瓦尔将军的法军司令部认为,法军运输机可从河内至奠边府来回飞行340英里,天气正常时还可以在奠边府机场毫无困难地着陆。纳瓦尔并认为越军的供应线则拖得更为漫长,需要穿过5000英里的山岭和森林才能到达中国边境的供给线。于是,纳瓦尔错误地认为越军无法将武器、粮食等运送到离其后方如此遥远、偏僻的地方来作战。

法国战史评论家弗·拉古杜尔评述说:纳瓦尔将军的想法是非常合理的,但错误也就产生在这儿。

越南劳动党动员了将近10万民工来支援。敌机也加紧了对公路、桥梁、隘口的轰炸破坏。民工大队动用了成千上万辆手推车、自行车及驮满物品的牲口,翻山越岭、涉水渡河而奔往前线。开始,对民工管理混乱无序,使用不当,民工伤亡较多,造成大批逃亡。后来,韦国清的军事顾问团参照抗美援朝“钢铁运输线”的经验,建议后勤前指对防空、护路、抢修、抢运等工作,做了周密布置;并利用作战计划变更的时机,重新动员民工,配备带队干部,加强了组织领导和管理,稳定了民工情绪。

当年曾参加背米和前线作战的年轻军官何文楼,后来成了越南驻联合国大使。据何文楼回忆说:“我们不得不从丛林中穿行,由于轰炸,我们不能走大路。为了运送1公斤大米上前线,我必须多带4公斤以供那些用肩扛、用自行车驮的运输者们。开始,我们在前线只能吃冷食,热饭就会冒烟,随之就会招来飞机的袭击。起初我们只是挖地壕,在敌人的防御工事四周挖。”

最后把大批重炮穿过密林、运上山头的发射阵地,过程极其艰辛。

运炮走的路不好,其中有些是工兵部队抢修出来的便道,崎岖艰险,有的路面倾斜达60度。路面狭窄,只能通过一辆炮车。为防敌机,道路都伪装严密。运送队只能用人力拉炮,每门炮要拴上4条粗绳子,每条绳子用25个人拉;一门炮需100个人拉。下坡比上坡更危险。坡路短的地方,人拉住绳子慢慢往下放;遇到坡路长的地方,就要把绳子挂在山顶的树干上,然后让炮车慢慢往下滑,有时绳子摩擦得树干冒烟。有的地方找不到树就打桩子。随时冒着敌机轰炸、扫射和凝固汽油弹的危险,一寸一寸地将炮往前往上挪动,一天只能前进半英里。

能将重炮拉上丛林密布、无路可通的山顶,的确是出人意料的奇迹!

日内瓦会议开幕在即,毛泽东指出:奠边府提前总攻

必须坚决攻克

在那段日子里,在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里,挂着奠边府地区军用地图。

后来,毛泽东笑着对来访的胡志明伸出两个手指头说:你知道吗,奠边府总攻那段时间,我多抽了两条烟啊。

毛泽东每天关注着奠边府的战况。

经过3月13日开始的第一阶段攻击,首先摧毁奠边府北面的屏障,5天内占领了兴兰和独立山等3个据点群,消灭法军3个营。首战获胜,士气大振。

法军又于3月16日空降3个营增援奠边府。

同类推荐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六千七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党人员数最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中国内地每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 领导干部读艺术经典

    领导干部读艺术经典

    《领导干部读艺术经典》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为主旨,在书画、音乐、影视、雕塑、园林、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中,精选了一些最为权威的经典的文本,并对之进行导读式的解读,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艺术经典著作提供指引,以伴随广大领导干部步入艺术与美的殿堂。
  •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法国大革命前的儿童失踪事件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法国大革命前的儿童失踪事件

    18世纪的巴黎,警察为了维持秩序逮捕了大量流民,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于是,谣言开始泛滥,说法国国王得了麻风病,需要小孩干净的血来洗澡。当时发生的一些乱葬小孩等事件又似乎证明了谣言是真的,于是1750年巴黎人在谣言的诱使下,发生了许多反政府、反警察的暴乱。在这些事情后,巴黎人的政治态度大变,以前巴黎人很尊敬国王,这种对国王的尊敬以后就失去了。1750年谣言及暴动已彻底摧毁了法国的互信,并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奠下了基础。本书对谣言对政权的摧毁性作用有着深入剖析,因此受到《南风窗》的专题推荐。
  • 彭阳县人大志

    彭阳县人大志

    本志内容包括:大事记、县情概况、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人物、文献选辑。收录了1983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彭阳县人大工作资料,记述了彭阳县人大工作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热门推荐
  • 最穷仙尊

    最穷仙尊

    李晓川穿越仙界之后,经历百般磨难,一统八城,创立天庭,却依旧不忘初心,落的一穷二白。成为仙界史上最穷的一位仙尊。
  • 莱茵畔

    莱茵畔

    那天,在他坠下的那个河畔,一株百合悄悄地绽放。尽管在那个秋天,它也要吐露此生的芬芳。行人路过,弯腰细细地嗅。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它洁白的花瓣里,有淡淡的血痕。
  • 阅天地之宿命

    阅天地之宿命

    普通少年登山看奇景,意外出现,醒来后会有什么发生呢?前世今生,使命与责任,少年又该如何抉择。一本书讲述一段经历,演义一个世界,精彩人生由此开始.....
  • 无怨无悔无边缘

    无怨无悔无边缘

    如果把一段回忆当作是一生,那么遗忘后忆起时你就明白轮回的沧桑。痴心怎换人间情,这练情最后是绝情还是多情。九美图,象征着九选其五才算的上至尊,身居九宫格,该如何取舍。十绝又会出现发生交集吗?散文,外篇,真实的写出情为何物。更为此大彻大悟。万象图问世,此书保罗万象。
  • 孟氏家族之崛起

    孟氏家族之崛起

    顶级家族,极品公子,坐拥绝世美女,玩转都市之间。
  • 抗战嘉纹录

    抗战嘉纹录

    谍战战争,纹牙与佐嘉的双雄维护着勃海市乃至整个中国抗战与虐恋情感,既心酸又甜蜜的情。使他们为自己心爱的人选择抗战的道路。全章没有太高的文采只是简简单单的每个人都能看懂的语言――嘘!这是我文化水平低的理由。
  • 鲜妻上岗,影帝先生唯宠至上

    鲜妻上岗,影帝先生唯宠至上

    一场指腹为婚,泷绎擎便望眼欲穿,日日盼着~想着~念着这个小妖精长大,十年如一日,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包子终于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结果她却跟他说爱上了他的侄子?这个娘娘腔的小鲜肉有什么好?泷爷十分不爽!干脆强取豪夺连蒙带骗的带着这个迷糊的小妞儿去领了证,看谁还敢觊觎他的小心肝儿!“泷绎擎,你这是骗婚,我要离婚!”某只心肝儿小狸猫上蹿下跳,张牙舞爪!泷绎擎腹黑挑唇,一脸阴险,“离婚?想得美,我从不离婚,只有丧偶!
  • 初心未改舟却变

    初心未改舟却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非he)“夏舟,你曾说过不会负我的,可为何,你又食言了呢?既然如此,不如就算了吧,只是当做这多年来就是梦一场。人生若只如初见……”……二人本是青梅竹马,初舒不顾夏舟家境贫寒,执意嫁给他,陪他度过艰苦岁月,却不曾想夏舟竟二三其德,痴心错付,如果可以,她想她不会再相信夏舟的谎言了吧……
  • 贞帝泪

    贞帝泪

    东流滚滚长江水,王侯将相多少泪。步步为营岂不累,勾心斗角怎不悔。最苦生在帝王家,万矢归心却难退。进退两难深渊坠,除却锋刃可信谁?大贞帝国,帝后相争,朝臣结党,政局大乱。可怜生在帝王家,贞帝柳林志与太皇太后蔡印的政权之争,究竟谁能笑到最后?你应知,这帝后之争只是表象,背后却是一个更大的阴谋。
  • 前任攻略:魔女的逆袭

    前任攻略:魔女的逆袭

    有一种爱叫做非你不可。七年后重逢,他仍是金光闪闪的单身贵族,而她却嫁人生子,落魄颓唐。他说:谁说我是借钱给你?我是花钱买下了你。你本来要跟千百个男人做的事情,以后只跟我一个人做,听明白了吗?一纸契约令她沦为他的工具。做他的情人,是为了让他了断对往昔的眷恋。跟他做,是为了让他试验自己的自控能力。然而,当七年前的真相揭开,她究竟是迫害他们家族的魔女,还是被他们踩在脚底下冤魂?受尽凌辱、经历生死之后,魔女归来,华丽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