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7700000064

第64章 邓小平:中美关系正常化“两秒钟”就可以完成(1)

卷四十四 卡特精心挑选美中建交的“时机窗口”

卡特精心挑选美中建交的“时机窗口”/ 卡特秘密授权给布热津斯基:访华作实质性建交会谈/ 布热津斯基:不见邓小平不放鹰/ 布热津斯基对邓小平着了迷

[1978年4月-5月,华盛顿-北京]

卡特精心挑选美中建交的“时机窗口”

1978年4月的这天,吉米·卡特来到办公室的时间比往日要早,布热津斯基尚未送当日的国家安全简报来。他觉得早上头脑清醒,就再将案头的那份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实施战略报告翻了一遍。

他的思绪在报告建议的建交时间“1979年1月1日”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他知道,中国人会很喜欢这个日子的,中国人将每年的1月1日叫做“元旦”,是吉祥开始的含意。离这个日期还有不到8个月了,美中双方能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消除障碍和分歧吗?美方的“最低限度”方案已经调整为:要中方接受美国对台湾军售的安排。这是建交谈判的核心基本点。

中国能接受吗?

没有人能知道,结果会怎样?

分析中国政府历来对主权问题的态度,觉得中方对此问题有高度的敏感,这就更增加了谈判前途的不确定性。

他曾授意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带着这个“最低限度”建交条件回北京去做一些试探,设法将美国的这一想法准确地传递给中国人,并从中国人那里得到一些美国人可以接受的回应。1978年2月伍德科克回到北京以后,就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间接地试探中国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美国的最低条件。从驻华联络处发回的报告来看,伍德科克为此花了很大的力气,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间接地试探中国人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美国的“最低限度”建交条件。伍德科克利用在联络处里中国工作人员在场的公开场合宣布美国的建交意向:卡特总统已经决心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但美国要在建交后继续卖武器给台湾。这些中国工作人员都是外交部系统的,他们应该会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中国的有关部门。伍德科克还游说到北京来访问的美国参议员、商人、记者等,都向他们吹风,宣传美国建交立场的意义,并寻求他们对这一立场的支持。为了确保中国方面清楚地了解美国的立场,后来,伍德科克又想出一招:逐一拜访与中国关系很好的巴基斯坦、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驻华大使,据说这些大使在北京能“通天”。总之,伍德科克使尽浑身解数,能做的都做了。

唯一遗憾的是,伍德科克在北京尚未能直接“通天”。这就需要总统派出特别使节飞赴北京,直接与中国最高领导人沟通了。

4月初,卡特总统和他的主要助手终于下定决心,要在1978年内完成美中关系正常化。经万斯国务卿的提议,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共同起草了现在摆在桌面上的这份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实施战略报告。此报告详细分析了国际国内局势以及建交的利弊得失,并强烈地建议:将1979年1月1日作为美中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目标日期。

为什么确定这个日期,而不是别的日期?

当然,这就主要是由美国国内因素所决定的。所谓国内因素,也就是要考虑到国会里有一部分很强的亲台势力。今年1978年的秋冬,国会大选之后,正好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时机窗口”,这是一个有利于关系正常化的时机,在这个时候,国会正在休会,由于刚刚经历人事调整,反对派力量相对薄弱,很难立即组织起强有力的反击。这个“时机窗口”从秋天一直开到1979年1月中旬新一届国会开会之前。

国会开会之后,这个“窗口”就会因为两个因素的限制而关闭:一个是与苏联削减战略核武器协议一旦达成后,争取参议院的批准势必是一场战斗;二是1979年将是总统大选年,卡特的一班人要集中精力,应付总统大选,而这时必须考虑党派斗争和国会可能对某些外交政策的指责。

正在他审看这份报告时,助手进来说: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从波士顿来了电话。他一听觉得真巧,肯尼迪是极力主张尽快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有影响的人物,他正想就这份报告的内容听取其意见。

电话接通了,两人在说了一些别的事情后,卡特就问:“你年初刚刚访问过中国,我想听听你对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意见。”

电话里,肯尼迪回答说:“吉米,我在访问回来后,立即在全美有线电视网上发表过讲话,呼吁尽快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我认为,在历史上这个独一无二的期间里,中国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的关键。总统,你想一想,如果连日本都可以与中国达成妥协,美国为什么不能够呢?”

卡特问:“你在北京对中国现在的领导人有什么感受?”

肯尼迪说:“我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改善美中关系有着强烈的兴趣。在毛泽东、周恩来之后,接任的领导人已经稳定下来了。而且我在北京感受到,这个文明古国对西方的开放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已经很务实了。我在北京就知道来了为数不少的德国、法国、比利时、日本等国的商家,就是没听说有几个美国商家……”

“你认为我们什么时候与中国建交为好?”

“我作为国会参议员提醒你,从国内因素来考虑,今年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时机。”

卡特明白肯尼迪这句话的含义,正与他想的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这天上午,在与肯尼迪通话后,他签署批准了这个与中国建交政策报告为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工作纲领。

卡特秘密授权给布热津斯基:访华作实质性建交会谈

1978年3月16日,第一个巴拿马条约在参议院通过的第二天,华盛顿便通知北京,布热津斯基接受了北京的邀请,具体日期待定。4月26日,在第二个巴拿马条约在参议院通过后,白宫宣布布热津斯基访华的日期定为5月20日。卡特总统准备去迎接他另一个外交决策的挑战。

布热津斯基的访华准备工作于5月上旬完成。

5月12日上午,布热津斯基在上班时到椭圆形办公室向总统呈递最新简报,在介绍完最近24小时内世界各地的情况后,刚告辞要离开,卡特让他留下来,说:“兹比格,你别走。我想找你专门谈一下你访华的事情。”

卡特同布热津斯基作了有关美中关系正常化问题的专门谈话。卡特表示说:“我已经想好了,希望能加快关系正常化的步伐。你此次到了北京,如果看准了情况,你就可以见机行事,抓住机会,把关系正常化推进一步。我给你特别授权。”

布热津斯基顿时兴奋起来,眼睛都发亮了。

卡特继续说:“你见到中国的领导人,就说美国接受中国提出的关于关系正常化的三个基本条件,但是中方也须同意美方的两项基本条件:其一,美方公开声明相信台湾问题将得到和平解决,请中方不要加以驳斥;其二,美方应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

谈话后,布热津斯基在中国问题专家奥克森伯格的协助下,将总统的这次谈话整理成有5页纸的书面指示,呈交卡特审阅,请卡特签字,以做总统授权依据。

卡特并没有马上在此份书面指示上签字。他准备开一个会,给几个要员通气。

5月16日上午,卡特总统亲自在椭圆形办公室里主持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布热津斯基即将进行的访华事宜。往常总统召开这类涉及外交事务的政策会议,通常都是万斯先作发言。这次,大家也像往常一样,先看看万斯。万斯则坐在沙发上;一反常态,闷头默不出声。

卡特知道万斯由于自己的意见未得到采纳,心中不高兴。于是,卡特就示意国防部长布朗先说。布朗此次态度鲜明,极力主张总统授权布热津斯基同中国进行更为广泛、更加实质性的会谈。布朗说:“我们应当借助这次访问,将美中关系正常化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布热津斯基也说:“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大幅度地推进关系正常化,而且还要进一步发展美中军事战略关系。我想请总统考虑,能否在我已经确定的访华代表团名单中,再增加助理国防部长阿布拉莫维兹,责成他在北京专门向中国方面通报全球战略形势。”

卡特基于急剧变化的美苏关系和国际形势,接受了布热津斯基和布朗的观点,因而在会上表态说:“布热津斯基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建立外交关系。”

总统在这样的会议上作了决定,万斯尽管不悦,也不再持反对意见。

5月17日,卡特在此份关于美中关系正常化的书面指示上略作修改,然后签字。在这份文件中,卡特总统就中国问题作了一些重要而高度机密的决定。其中提到两个关键问题,即美国与中国的战略关系问题和美中建立外交关系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卡特指示布热津斯基告诉中国人:

“我们把美中关系看做是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方面。美国和中国有着某些共同利益,双方有着彼此一致的长远的战略利害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方都反对任何国家谋求全球或者地区性霸权。所以你的访问不是战术性的,而是要表明我们对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具有根本和持久的性质。访问一开始,你就要强调这一点。”

关于美中建交问题,卡特作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指示:

“你应该说明,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向前迈进,积极谈判,搬开关系正常化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布热津斯基的访华之行,也就被赋予了洽谈美中关系正常化的非同一般的重要使命。

与上次万斯国务卿所作的试探性访华相比,布热津斯基的访问是真正的实质性的访问。

布热津斯基格外重视这次访问,为了表示友好,他特地准备了美国宇航员从月球取回的岩石标本和一面带到月球上又带回来的五星红旗作为礼物,并成功地说服了卡特总统给华国锋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

卡特在信中写道:

华主席:

特备月球岩石标本一份,赠送给您和中国人民,作为我们共同追求更美好的未来的象征。

吉米·卡特

万斯对布热津斯基的行动有些耿耿于怀,在布热津斯基访华的计划确定后,原来就和布热津斯基商定不提前向苏联打招呼。但后来,布热津斯基得知,国务院有人未经白宫准许就擅自向苏联驻美大使馆打了招呼。以致苏联在布热津斯基抵达北京之前,就匆匆忙忙将离任已久的苏联驻华大使伊利切夫派回北京来。

在布热津斯基即将成行之际,万斯又去向卡特建议,在布热津斯基访华之前应该邀请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访问美国,他想以此来削弱布热津斯基访华的战略意义。布热津斯基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据布热津斯基在其所著《实力与原则》一书中记述,为了不让苏联因素干扰其访华之行,他劝说卡特拒绝了万斯的建议。这样,邀请葛罗米柯访问美国的计划就经卡特同意被推迟至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之后。

布热津斯基临行前,台湾驻美“大使”沈剑虹求见国务院官员和布热津斯基的助手奥克森伯格,希望美国考虑改变这个访华日期,因为那一天正好是台湾新“总统”蒋经国就职典礼的日子。国务院“中华民国”科的官员说,只好对这种巧合表示遗憾。奥克森伯格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这事无法改变了。”

沈剑虹还不甘心,就要求约见布热津斯基本人。但是,布热津斯基传出来的答复是太忙了,只能在访问北京回来以后再考虑见他。沈剑虹敏锐地感觉到形势有些不妙了。

5月19日,布热津斯基一行人终于乘专机飞离华盛顿,开始了他的中国之行,并按计划于5月20日抵达北京。

布热津斯基:不见邓小平不放鹰

1978年5月21日入夜,北海公园白塔在夜幕中依稀可见。在公园西边的仿膳饭庄里,可见屋馆外夏夜太液池水面的灯影粼粼,垂柳依依,和风拂面而来,那些中国古典特色宫廷菜与点心都做得很精致。身材矮壮的主人穿着黑色的中山装,亚麻色头发的客人结着一条黑红色的领带,两人都因交谈而有些兴奋,边谈边吃边祝酒,脸色都有点微红。

主人就是邓小平,客人就是布热津斯基。过去给毛泽东、周恩来做翻译的冀朝铸担任翻译。

这是对中美关系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一次谈话。布热津斯基以后多次说起这一次谈话。他多次谈起,终身都很难忘记那个公园的夜晚……

他是在抵达北京第三天,和邓小平先是在人民大会堂谈了一个下午。接着,又转换地点,在黄昏时分来到北海仿膳边吃边谈。

他俩在交换意见过程中,谈得很充分、坦率、真诚,确有因意见不同的争吵,但整个趋势是积极的。他和在场的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都觉得,邓小平很坚定,没有做实质性的让步,但使他感到可能有某些灵活性。那天的讨论延续得很晚,气氛很好,后来的谈话越谈越多,更多带有个人的性质。邓小平不断往他的盘子里夹放令人开胃的美味佳肴,相互频频祝酒。两人都谈到了各自的家庭、生活。他曾在回忆中说,邓小平还对有兴趣访问美国做了一些含蓄的暗示,也作了一些神秘莫测的评论,大意是说自己作为高级领导人只有三年的时间了,邓这样说时,似乎在强调美中关系的进展有某种迫切性。

他告诉邓,我忘不了这个公园的夜晚,我希望能在华盛顿我的家中回请你一次,以答谢这次宴请。邓微笑着接受了。

数年后,布热津斯基才知道,邓小平这次在北海公园的仿膳饭庄宴请他,是邓小平了解他,知道他这次访华的不易而给他的特殊礼遇。

当布热津斯基飞越太平洋上空的时候,真是心潮起伏不已。据他在回忆录里记述,他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这次北京之行,与1971年夏天基辛格那次秘密飞越喜马拉雅山的勃罗行动联系起来,甚至还联想起自己与基辛格都是非美国出生的移民,却都在为美中关系正常化做出贡献。他写道:

“这场经验深刻动人。我情不自禁联想到这种奇怪的巧合--在10年里美中关系是由两名非美国出生、接受这件任务时对中国所知不多或没有很多特殊感情、却有较多战略考虑的美国官员促成的。1972年中国的开放是一种大胆的举动,具有最大的地缘政治意义,我决心要成功地将脆弱的关系变成某种更加持久、远为广泛的关系。”

他提起他与基辛格有类似的出身,基辛格是在德国出生的,他是在波兰出生的。

同类推荐
  • 转型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转型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理论上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形成、评价指标与经典理论等进行了综合探讨。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提出以及发展脉络。
  • 党员手册

    党员手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帮助广大党员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本书从党员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党员如何以实际行动融入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了要求,有助于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在实际工作中校准航向、把握标准。
  • 党员公务员学雷锋手册:向雷锋学什么怎么学?

    党员公务员学雷锋手册:向雷锋学什么怎么学?

    《党员公务员学雷锋手册:向雷锋学什么怎么学?》是研究雷锋精神最新成果,明确指导了广大党员和公务员向雷锋学什么怎么学,是学习雷锋精神最简明扼要的学习指导用书。
  • 地理与世界霸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地理与世界霸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世纪地缘政治学经典著作,在欧洲大陆产生巨大影响,欧美高校地理学专业畅销教科书;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一部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 统一战线与协商民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统一战线与协商民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我国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是我国实践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方式。本书对推进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推动统一战线实践工作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封印万岁

    封印万岁

    古之遥,守护蔚蓝星球的九州结界神秘消失。自此,神话时代降临,域外天元的众多仙神道佛,妖魔鬼怪开始入侵神州,掠取人类体内灵种……大约在华夏朝建立之初到清朝前期,鬼神之说盛行,民间将人力不能达到之事记于书卷,后世从些记载或者亲眼所见得知天上有仙神,地下有妖魔……在民国之后,人类纷纷评击牛鬼蛇神,光怪陆离之事,认为这都是前世人主观臆造出来的东西,科学开始占据历史发展的车头位置。漫天的仙神道佛,无数的妖魔鬼怪俱是入侵地球的邪恶异类,守护地球的最后力量----一众封印者,与之殊死战斗。21世纪,廖萌担任在传说中十大封印王领导下的龙与圣封印组织对于上海市守护者一职,执行清道夫任务,对入侵神州的一切异类,不论是神是魔,是仙是妖,是道是怪,是佛是鬼,统统进行封印,将之遣返回其所属的域外天元……请勿因为是新人新而不看,一本书是由作者跟读者共同完成的,请看官们支持这书,谢谢。
  • 夺妻蜜爱狼总裁

    夺妻蜜爱狼总裁

    婚礼上,十年不见的恶魔少爷对她吹着口哨,弹着支票:“妞儿,新婚快乐!想救你男人不?”洛小希含泪点头,却被情敌设计现场直播。一年后,陆凡当众砸下十亿现金:“欧辰,把我的小希还给我!”洛小希:“你们俩,我谁都不要!”欧辰:“想逃?妞儿,游戏已经开始,爷不喊停,你就没有说不的权利!”陆凡紧追不放,洛小希却不顾一切的爱上了欧辰,但是,母亲却死在他的手上……洛小希:“原来,你的爱,不过是报复一场。”欧辰:“把你拴在我的身边一辈子,就是对你最好的报复!”
  • 洪荒之控天成局

    洪荒之控天成局

    何为天?无公无情无义者为天。既然天道无公道,我就创造公道,既然尔无情义,我就比尔更无情义!汝喜欢操控众生为棋子?殊不知......汝也只是我局中一棋子!
  • 三公主玩转圣黎学院

    三公主玩转圣黎学院

    性格淡漠的白昕宁、文雅淑女的白昕彤、活泼调皮的白昕语、三位小姐在父母的逼迫下进入了皇家圣黎学院,同时三位家族继承人的公子们也在皇家学院,在这高大威武的学院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毕业之后他们之间是否还会有联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之诸天行走

    英雄联盟之诸天行走

    带着英雄联盟闯荡诸天,在荒岛求生杀鸡杀蛤蟆杀螃蟹不爽?来看托尼-斯塔克帮他建造孙悟空的破空枪骑,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大闹天宫。去漫威、僵尸先生、加勒比海盗…在诸天万界,留下属于英雄联盟的荣耀!
  • 业焚穹天

    业焚穹天

    为了拯救百年后的穹天大陆,一神秘老者破碎虚空来到现世平凡少年被选作救世主被老者带到穹天大陆这一切是阴谋还是奇遇
  • 圣宇王朝3紫辰锋芒

    圣宇王朝3紫辰锋芒

    圣宇王朝系列的第三部武侠没落,乱世再临王朝已逝,浩气长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凶猛无双

    凶猛无双

    魑魅魍魉,百鬼夜行。“这个世界好危险!”苏厉叹着气。顺便踩死了一只诡异。诡异:“???”没有什么是一拳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