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2600000014

第14章 三年,换了七个保姆(3)

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平等的心态为她们创造一些可以暂时放松的时间和空间。虽然事先就已谈好,来我家干,一般节假日是无法休息的。但只要我们放假在家,都会安排一天让刘姐去探望她的老公——通常约定早饭后去,晚饭前赶回来。每隔一个月左右,准许她在爱人那里住一宿。我们发现这种机动变通的管理方式很奏效,往往更能鼓舞保姆的工作热情。代价仅仅是牺牲了我们自己的节假日。

想想结婚五年,由于家庭的拖累,无数个周末,我和妻子竟没一起去过一次公园。

最担心的是,哪个保姆一旦产生“想走”的念头,一准儿打我们个措手不及。所以,哪怕是为她加薪、适当减少工作量,只要她不提走,还愿意继续忍受下去,就算万幸。

每天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问保姆——“他们今天怎么样?又闹了吗?”

得到的回答如果是“还行”,“还那样”——就已经很满足了。如果说“今天还真不错,没怎么闹”,一家人的心情都会因此而阳光明媚心花怒放。真的。

但,让我们见得更多的,是刘姐皱着眉头,一脸抑郁和无奈的一声叹息。想必父母这一整天有多熬人。刘姐脸上的表情是父母一天表现的晴雨表,父母表现的好与坏,同样是我们心情的晴雨表。

刘姐体谅我们出门在外上班的不容易,所以尽量不在上班时间打电话给我们,怕打扰我们工作。只要不出现大的反常或意外,她都能自己承受并解决。我们把老人全权委托给她,同时提醒她:“家里有什么事,一定及时通知我们。”我们相信保姆有判断事情轻重缓急的能力。不相信父亲的危言耸听和夸大其词。

父亲的牢骚、抱怨和命令式的下达,则无论何时何地,金牌调来银牌宣,步步紧逼。我说过,父亲晚年生活中,电话——成了他与家人、儿女们唯一的联络手段,电话机放在他伸手够得到的床头柜上。为了方便紧急时的联络,我特意打印了一张工整的通讯录,贴在电话上方的墙上,字号加大,为了让父亲清楚地辨认。上面不仅有以我为首的所有儿女、姑爷儿媳的单位电话、手机、家庭电话,还有老家亲戚、他的老同事,以及社区医院、急救、物业、剃头师傅的电话号码,一应俱全。这下好,父亲每天以打电话为使命,开始不断骚扰所有人——

“快回来吧,你妈不好呢(指病得严重)。赶紧!”

“你妈摔下地了,磕的都是血。保姆不知干吗去了,半天不在家……”

我只能撂下手头的工作,万分不好意思地向单位请假。从单位到家的距离,开车最快也要近一个小时。一路上心情沉重,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

进得家门,母亲已经好好地坐在床上吃饭了。刘姐在喂她。

鼻子磕破了皮,已经上了药。

保姆解释说,她去买菜的工夫,母亲摔下来了(根本不是“大半天”),已经找社区大夫看了,涂了药,没那么严重。

虚惊一场。然而班却上不成了。

这样的事今后又发生过无数次。

父亲电话那头的一点不安,相隔遥远的电话这一头,就会放大成十倍的不安。

一个不明所以的电话,就会搞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这父亲也不理解。父亲是否在以这样的骚扰,证实他存在的重要性?

电话那边的父亲几乎没有与我们和颜悦色地沟通过。每次电话一响,都是他怒气冲天、十万火急的声音。哪怕是他临时想到一句无关紧要的猜想,比如“要打仗了”,“保姆扔下你妈不管了”,“在饭菜里下毒了”,等等,他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让你跟他一起分担!

有几次在单位的大庭广众之下,对父亲这种无稽之谈的电话,挂也不是接也不是。不安、惦念、担心……说没事吧,又怕有事;说有事吧,翻来覆去无非就那点事。搞得人一整天都失魂散魄的,不踏实。

父亲:“你还不快回来啊?”

其时,正参加一个客户会,很多人盯着。只得极力装出平静:“啊?是吗?……”

父亲:“再不回来我就死了!”

“什么?——”

父亲:“你妈快被毒死了!!!王八蛋操的你!”

“好吧……”

我不知该以怎样的方式,应对父亲威吓而又强硬的语态。如果是当面,我一定会跟他大吵大闹一番,训斥他以后别再无理取闹了。可在电话里,在周围那么多陌生人面前,我不得不把自己伪装得有教养一点。况且,我在电话这一头的努力掩饰,是不想让人知道——我有一个患有严重痴呆、妄想症的父亲。

只要是与父母分开,不在他们身边,我的手机从来都保持24小时待机状态,为的是家里有任何突发的状况,他们随时能找到我。电话一响,一看是家里的号码,所有神经便立刻高度警惕起来。

手机于我,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手雷”。不期然就把我坚强的神经炸一个稀巴烂。

父母去世以后,这么多年我第一次在夜晚关闭了手机。没有什么比来自他们的不祥消息,更能让我惊心动魄的了。手机在夜晚监守的使命已经结束。我在拥有每一晚充实睡眠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失落。

王姐慢待,还点化我们要加薪

父亲一心想让老家的堂兄过来看他,说哪怕只跟他说“一句话”,其实他所谓的“一句话”,我们已听他重复过无数次了——无非是“回老家”、“盖房子”。堂兄为听他这“一句话”,也往返奔波无数次了。虽说不是很远,但几天下来,无疑耽误很多农活儿。

堂兄刚离京没几天,父亲又让二姐给老家打电话,要他再来。父亲对我们子女的分工很明确,像给老家打电话这种事,他只认准了二姐。二姐也怕麻烦堂兄,就敷衍父亲说电话已经打了。其实根本没打。父亲更急了,骂二姐总嘴里“好好好是是是”,其实最坏。

二姐也抱怨——“看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电话的长途拨叫功能被加了密码锁,一来防止保姆时常往老家打长途,二来也为了避免父亲动辄往老家打。父亲误以为我家的电话没有长途功能,所以才委托二姐帮他。

二姐在单位一天接到父亲好几个电话,问给老家的电话打了没有?怒斥——“怎么还不打?看着我死在这儿啊?”最后,父亲分析出二姐故意拖延不打电话的原因是“舍不得那几个电话费”。

父亲为自己头头是道的分析恍然大悟。这时在他看来,钱不是问题,他有百八十万呢,永远花不完……他不理解:为什么他有那么多钱,而我们还要累死拼活地去上班,去工作呢?

“不要紧,”他说,“电话费我来出。”

二姐在单位的同事面前,气得直劲儿哭。别人家的父母都知道心疼孩子,打电话来,也不过说些想念之类的体己话,或劝子女别为他们担心。而我们永远得不到这种温情。

二姐每星期休息一天,倒三趟车从复兴门赶到我这儿。哪怕来了依旧面对父亲没完没了的唠叨,招惹一肚子气,但心里总算踏实。不来就惦记,就想,就不安。

付出的越多,委屈也就越大。

二姐说,单位的同事都习惯了,一有电话找她就猜到:“又是你们家老爷子吧?!”有时连续几个电话追过来。

“还有一句!”“再一句!”父亲反复强调他那无关紧要的“最后一句”。连二姐单位的领导都委婉地提到过由于个别人的私人电话过多,业务上有事打不进来。

保姆劝父亲:“没什么事,别老给所有人打电话,影响孩子们的工作。”

父亲据此怀疑保姆是“别有用心”,目的在于挑拨离间,搞散这个家——“父不父,子不子”,让人人都对父亲充满仇恨,她好趁机“下手”(卷包)——于是父亲更恨保姆。

如果恰在这时,我稍有对父亲指责的意思,他便认为我是听从了保姆的离间,骂我“书呆子”,只会念书,对书本以外的社会经验一点都没有。我气得脸红耳热,百口莫辩。

嘴长在父亲身上,能拿他怎么办好呢?

越到最后,随着母亲病情的不断升级,我们付给保姆的工资也越高,而且要她们承担的其他家务越少,只希望她们能全心全力照顾好老人,就足够了。

并不是每个保姆都会把雇主(尤其是像母亲那样病重的人)当做亲人看待。有本质纯良的,就有斤斤计较、古怪刁钻、敷衍对付的。新来的王姐就属于后者。看母亲嚷、哭,她可以心安理得地坐在客厅看她的电视,只等我们回来,才装作忙碌的样子,离开电视机去做饭和安抚老人——这是我偶然一次早回家撞见的情景实录。

她几次向我抱怨说,整天被喊得头都疼了——我相信她的感触是真的,也很同情,并在很多时候尽量替她分担一些。但她又说,她不是不能忍受,意在点化我们为她加薪。她认为“反正老太太也……”意思是老人快不行了,用不着尽心照顾。王姐这样慢待,实在让人不快。

一天早上,王姐没做早饭。父亲喊母亲哭,都没见她起来过。我因前一天晚上陪了母亲一夜,实在困倦极了,没起来。

走出卧室的时候,见饭桌上王姐留下的字条:

“王先生,你家是不是很穷啊?给不起生活费啊?……”接下来:“这些天都是我垫的钱。”这我倒忽略了,保姆的生活费都是我们提前给她,随用随给,免得花钱没节制,大手大脚——但垫付的事以前也有过,事后我们都会按账本的记录及时补齐,没那么严重吧!

她最后说:“……两个老尖儿喊得我头快炸了,你考虑及早换人……”信写得极不客气。

我们决定撤换她,她又央求着赖着不走。

“你们不能说辞就辞啊,我是没有你们会说话。你们拿保姆不当人!”

“那你拿我们又当什么?我们尊重你也体谅你,可你自己却不珍惜。再怎么说这也是你的工作。对工作不满意你可以走,就是不能这么敷衍对付,特别是对老人。”

……

看我意已决,她开始撒泼耍赖,在家里大吵大闹。

“我也不是好欺负的!告诉你!”她竟以此要挟我。

夜长梦多——这样的悍妇如何留得?

王姐离开我家后,又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揶揄、讽刺、指责我们把她“往外撵,没有一点情面”,“逼得我现在没有饭吃了……”最后还断言:“你们一家人,你、还有你媳妇、你姐,都不是什么好人!”

没等我反驳她,“啪”的一声,她先挂了。

一个自己先提出辞职,后被我们成全又怀恨在心的保姆,就这样把雇主一家人骂了个遍。

最后来的小何深得全家人的赏识

一次次教训使我得出,家政公司推荐的保姆未必可靠,“黑市交易”也未必有想象的那样危机四伏。

一位朋友看我正为保姆的事一筹莫展,向我引见了在一家医院做护工的“家庭式保姆源”。一家人从她本人到嫂子、弟媳、侄女,都在北京给人家做保姆。我朋友家的保姆就以这种方式请的。据他说,看护他爷爷奶奶已经一年了,双方都很满意。

打过电话,约好了在医院的一间病房里,与“保姆源”接洽。

她正在看护一位重症昏迷的病人。老人一只手被绑在床沿上——防止输液时乱动,昏沉沉睡着。“保姆源”重任在身,走不开。与我的会晤只能因陋就简地即地进行。听过我的介绍和要求,她当即把她的弟媳推荐给我。

小何——比我还小两岁,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小何的到来,深得我们全家人的赏识。她陪伴母亲走完了最后的岁月。任劳任怨,事无巨细,体贴入微。后来母亲走了,小何又陪我们送父亲回老家。再回来的时候,这个家平日声震屋宇的喧闹彻底没有了。

尽管我们没敢立刻把辞退她的话说出口,但她已经觉得,自己待下去没有意义了。她来这个家,好像注定就是与哭天抢地的吵闹声相依而存的。声音没了,她也便失去了与这个家、这份工作联系的意义。

她说她新换了一家,也是看护老人,住鼓楼一带的平房。

她说先去看看。说舍不得我们,舍不得看护了那么长时间的大爷大妈。

我和妻子安慰说,随时欢迎她回来。

她点点头,哭了。

床单上,还有她给母亲喂饭时,落在上面的汤汤水水的印渍。尿桶倚在靠墙的角落里,这些都已随母亲的离去而失去了生命,失去了意义。满目仿佛都能撞到母亲黯然的眼神和母亲心里无从表达的感激。

是的,母亲地下有知,也会感激她的。

就在母亲去世的前几天。父亲还跟小何拌过一次嘴。

起因还是父亲老打电话骚扰别人的事。小何大概说了他几句,父亲就急了——原本在历任保姆中,父亲唯独对小何最满意。明里暗里都不吝赞美她“性情好,有耐心,仁义”。那段时间不知是怎么了,父亲的脾气沾火就着,哪怕对他一向信任的小何。

下班路上接到“保姆源”打来的电话,让我回去看看:“小何被关在门外了,没带钥匙进不去,只好用公用电话跟我说了,我这才告诉你……”

等我赶回去的时候,见小何正可怜巴巴一个人坐在楼道里,已经几个小时了。像是哭过的样子。

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

随我们进家后,父亲劈头盖脸就埋怨她:“出去半天也不着家,到底是怎么了这是?”——她回得去吗?父亲倒一脸无辜。经询问才知,是父亲气得把小何追出客厅,要轰她走,小何怯怯地前脚刚迈出门槛,父亲就一把将防盗门撞上……

为这事,小何委屈了好几天。

一部频频更换保姆的历史,其实是一部不堪回首的伤心史,也是父母病程的发展史。

我们,不比保姆更有优越感。反过来,我们也许比保姆活得更辛苦、更无奈、更谈不上尊严!

对这样一个深牢大狱似的家庭,保姆实在忍受不了了,还可以随时选择离开,而身为人子的我,我们,有选择吗?

——没有!

因为他们是自己的生身父母。我别无选择。

同类推荐
  • 李银河说爱情

    李银河说爱情

    四十堂关于爱情的必修课,社会学家、学者李银河为你讲透爱情、婚姻与性的本质。本书是李银河四十年来婚姻、家庭与性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是作者对毕生的研究积累和感悟做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书中透彻地探讨了爱情与性、择偶标准、婚外情、性少数群体、生育观念、性教育、女性独立等话题。从柏拉图之恋到更加多元化的性取向,从个人愿望与习俗规范之间的冲突,到感情的流动性和婚姻的固定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作者通过讲述中外婚姻制度、爱情观念、性观念变迁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趋势,一窥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情爱方式,拓宽了看待两性关系的视野,并且对于当今中国人所面临的婚姻、爱情与性的现实困境,以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了极为详细的观察和解读。这里没有艰涩的学术理论,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个案,以及作者传奇的爱情经历,帮助你破解现实中的困惑,更透彻地了解爱情和两性问题,走出认识误区,突破人生格局,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 奥威尔战时文集(奥威尔作品全集)

    奥威尔战时文集(奥威尔作品全集)

    “谎言就是谎言,无论它是否被人发现。”——乔治·奥威尔。二战是深刻影响了奥威尔人生经历与思想维度的一个关键事件。在这场一度将英国逼入绝境的战争中,这个有着自由传统的民族(连同奥威尔本人)切身体验了配给制与物资短缺、宣传战与报刊审查、总体战与无差别轰炸。1941年至1943年,奥威尔更是加入了英国广播公司(BBC)东方节目组,负责对印广播,在同盟国与轴心国争夺印度人心这个没有硝烟的分战场上,成为了宣传战争机器上的一枚螺钉。可以说,没有二战,奥威尔就不会在他的《一九八四》中写下那三句警示名言: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而从奥威尔在战争期间留下的形形色色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思想进化的脉络和战后世界的图景在他心目中的渐渐定影。
  • 明清叙事文学中的城市与生活

    明清叙事文学中的城市与生活

    明清以降,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汴京、临安、北京、金陵、苏州等历史名城,一方面见证了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一方面更挟其丰沛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动能,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形态,也在文学的创作与接受中有着或隐或显的表现。胡晓真进入文本细部论述文学与城市生活的交织,带领读者走入“虚幻实境”,感受空间与创作的虚实辩证、相辅相成之妙。
  •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本书收录的是世界散文最经典的顶级作品,是值得读者反复阅读的优美名篇,是诸多文学大师奉献的华章盛宴。传世名篇开卷有益,作者逸事雅俗共赏,展现出一道靓丽的文坛风景线。
  • 家乡雨

    家乡雨

    家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家庭的住所。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无情感的直译。家比住所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深厚的情韵。在异国豪华的高楼大厦里,在他乡的山庄村落里,那是住所,不是家。家是祖血的泉源,家是跳动不息的人脉。家中的故土下埋着一代又一代祖先的尸骨,家中的土地上生活着一辈又一辈的乡亲父老。有生命完成的悲伤,有哇哇坠地的喜悦。这是生命的代谢,也是血脉的延续。
热门推荐
  • 温柔丞相的萌妻

    温柔丞相的萌妻

    头脑一热,真公主扮男装入朝为官!色迷心窍,调戏当朝丞相,落得遂安城男爱之首,被人鄙视了!被他弹劾了,被扣俸禄了!YY的!她抱着抢来的十八位男宠,冲着他道:“你到底举是不举?”他愤愤然,却不得不举!丞相,你还是乖乖的爬到姐姐碗里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围绕中东欧和独联体16个转型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和资本流动逆转与金融稳定性关系四个主要方面,为同处于经济转型和金融开放中的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元灵的契约

    元灵的契约

    在上古蛮荒时代,人族很难对抗强大的外族。后来人族中出现了通过修炼可以控制水火风雷等元素的修仙者,但还是很难胜出。再后来,人族出现了一位大神通者,他创造了元灵契约,通过大地把每个人元灵战力的一小部分集中到自己体内,或者分配给他人。利用此术,人类强大起来。并开疆扩土,占领了一片极其广袤的土地,之后为了制衡,他将土地全部分封给他的追随者便功成身退,不知去向。然而,人类无尽的欲望,以及对至高无上权力的渴望,使得几乎每位君主都想利用元灵契约来获得更强大的力量,为了获得力量,他们就必须拥有更广阔的土地。于是无休止的杀戮与抗争开始了,究竟有谁可以终结乱世呢?
  • 超神封魔师

    超神封魔师

    在封魔界,有的人生来就会拥有一部魔书。魔书能够将魔兽之魂封印其中,从而获得魔法。这样的人,被成为封魔师。本没有魔书的普通少年乔南,在十六岁的时候觉醒了一颗幸运水晶。从那以后,幸运常伴!魔书、眷兽、伙伴、秘宝接踵而至名誉、荣光、财富、力量纷至沓来“做好事,行好运!”少年乔南,携带着一身光芒四射的正能量,踏上了辉煌的荣耀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才女有罪别想逃

    才女有罪别想逃

    没有公主病,却有公主命!做人难!做名人难上加难!穿越狗都逃不掉的扬名天下……可是宝宝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女子啊!
  • 朱门正妻

    朱门正妻

    一朝重生成小妾,迷茫惊讶愤难平。高门贵府多规矩,夫人姐妹计连连。什么最倒霉?答:“重生。”什么更倒霉?答:“重生成妾。”青子衿就是这么一个倒霉加上更倒霉的女人。一朝穿越,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女性,成了古代大家族中最卑微,最可怜的妾室,何止倒霉?认命不是个性,服输不是脾气,看她小女子,如果翻身做主,一跃成为当家主母。要我做妾?休想!
  • 漫威里的一拳光头

    漫威里的一拳光头

    托尼·史塔克研究时空之门装置,试图穿越到过去学习远古科技用来强化复仇者联盟,但是因为操作失误产生大爆炸,竟召出远古尸鲲……啊不,是传送来了一个正在吃面的光头。“杰诺斯你又改造成别的物种了?”“不是异界魔兽,是个吃面的光头?”某光头与络腮胡男子隔空相望,场面一度尴尬。快乐又哲学的书友群号是779200590PS:本书就算未看过漫威和一拳原著也可以放心食用
  • 天地探险传奇

    天地探险传奇

    天地无常,谨守本心机缘巧合之下,伍元做起了探险向导的工作.天地探险传奇,带你一起探索这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