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关幼波治疗蛔厥验案(《关幼波肝病医案解读》) (1)
宋某,女,45岁,初诊日期:1965年3月24日。
主诉:阵发性右上腹剧痛已24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昨天中午饭后睡中因胃痛而醒,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吐后虽觉轻快,但阵发性上腹部疼痛仍不止,今日凌晨加重,于上午8时经针灸治疗,病情稍有缓解,旋又复发,至11时遂来急诊。
现症:右上腹钻顶样绞痛,难以忍耐,翻滚不安,阵发性加剧,面色苍白,身出冷汗,四肢厥冷,恶心、呕吐。今晨大便1次,不稀无脓血,小溲清长,口干不欲饮,一天未进食,月经正常。
既往:10年前曾有胃病、吐蛔虫、便蛔虫史。去年发现肝肿大,肝功能检查正常。
检查:急性痛苦病容,呻吟不已,唇焦口燥,面现白色花纹。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柔软,无肌紧张。触诊脐腹偶见包块,时有时无。上腹部有压痛,右肋下缘下胆囊区尤显,墨菲征阳性。
肝下缘在右肋下2cm,质软有压痛。脾未触及。
化验: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白细胞 91×109/L,中性粒细胞 076,酸性细胞 004,淋巴细胞 02。十二指肠引流第三管有2~4个红细胞/高倍视野。胆汁培养1、2、3管均有大肠杆菌生长。胃液检查:隐血试验(+),总酸度7。镜检:白细胞0~3,红细胞5~8,偶见成堆。尿常规检查正常,尿三胆(-)。
舌象:苔白黄而厚腻。
脉象:沉弦。
西医诊断:胆道蛔虫症。
中医辨证:湿热蕴郁、寒热交杂、蛔厥。
治法:温脏安蛔,健脾和中。
【处方】乌梅10g,细辛1g,肉桂3g,附片3g,生姜3g,川椒3g,马尾连6g,黄芩15g,吴茱萸5g,当归10g,党参10g,生甘草5g。
治疗经过:3月27日,服上方3剂后胃痛已减轻,睡眠已安。今晨进食半碗汤面,腹部不胀,口不渴,大便未解,小便黄。脉象滑数,舌苔厚腻已退。体温369℃,再按上法化裁。
【处方】乌梅10g,黄芩15g,川黄连6g,吴茱萸5g,香附10g,郁金10g,当归10g,藿香10g,砂仁5g,赤芍5g,焦白术10g,甘草6g。
3月30日,服上方3剂后,上腹痛已止,饮食如常,无恶心呕吐,大便正常,排出蛔虫1条,脉沉滑,舌苔已退,上方佐以驱虫为法。
【处方】乌梅10g,黄芩15g,吴茱萸6g,赤芍15g,郁金10g,焦白术10g,使君子15g,鹤虱10g,榧实10g,焦槟榔10g,枳壳6g,青皮10g,陈皮10g。
于3个月内共2次追访,胃脘及右胁痛一直未再发。患者自述,曾排出蛔虫2条。
【解析】本案患者素有胃病史和蛔虫史,患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滞不化,蕴久生热,湿热交蒸,诸虫易生。蛔虫喜温而恶寒畏热,故遇寒热均使之骚动不安,上窜胆道而发病。患者舌苔黄而腻,唇焦口燥,为湿热内蕴;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身出冷汗为寒证。属寒热交错之蛔厥。关氏以温脏安蛔为大法,仿乌梅丸之意,整体辨证施治。蛔虫“闻酸则静,遇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治疗应投酸、辛、苦之品。方中乌梅酸能制蛔为主药,川黄连、黄芩苦能下蛔而清泄胃肠之热,细辛、肉桂、附片、川椒、生姜、吴茱萸等温能伏虫而温脏祛寒,党参、白术健脾补气,当归、赤芍养血活血,香附为血中气药。服药6剂后虫安痛止,精神体力恢复,关氏加用使君子、鹤虱、榧实、焦槟榔以安蛔驱蛔,并用枳壳、青皮、陈皮行气以驱虫外出。在治疗过程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脏温蛔安,热清痛止。
(八)瞿学文治疗蛔厥验案[瞿学文自拟排蛔利胆汤治疗胆道死蛔残留症江苏中医,1994;16(2):10]
吴某,女,53岁。1992年10月14日初诊。
患者因“胆蛔”住本院好转出院半个月,半月来常感到剑突下连及右上腹胀闷隐痛,纳差体倦。舌黯红,苔厚腻,脉细弦。查剑突下及右上腹均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B超肝胆报告:胆总管内径6mm,内见双光带,提示胆总管死蛔残留。辨证:死蛔残留胆道,胆腑受阻,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中州气机升降失司。治当排虫,通滞利胆为要。给予服用“排蛔利胆汤”3剂。
【处方】皂角针30g,蓬莪术10g,炒枳壳40g,生白芍30g,生大黄5g,生当归、乌梅肉、使君肉、榧子肉、槟榔各10g,细辛、川椒壳各2g,川黄连4g,金钱草30g,生甘草6g。每剂水煎,早晚分服。
服药后胀痛得减,苔腻渐化,原方续服3剂,上腹疼痛消失,仅感轻度痞胀,舌转淡红、苔薄腻,原方又服6剂,上腹痞胀全消,纳增神复,苔腻尽化。B超复查肝胆报告:胆总管内径5mm,未见双光带,提示胆囊、胆总管未见异常,嘱停服中药。随访至今,右上腹痛未再复发。
【解析】本案中患者为死蛔残留胆道,致胆腑不利,胆气不通,胆汁疏泄失司,故腹痛、纳差体倦。瞿氏认为当治以通滞利胆为要,其所拟之排蛔利胆汤在乌梅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配合大剂消散化结之皂角针以促进排蛔的作用。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合枳壳、金钱草、大黄共奏疏泄通利胆腑的作用,从促进胆汁的排泄使残留的蛔虫得以排出而收功。
(九)李金声治疗蛔厥验案[李金声,王举信,芦体君蛔厥一剂灵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病264例疗效观察河南中医,1994;14(4):241]
刘某,女性,48岁,农民,平素食少纳差,时而心口不适,近1个月来突发胁腹剧痛,每日十余次,发时四肢厥冷,呕吐汗出,脉沉紧迟缓,舌淡薄。体温368℃,血压120/83mmHg,右胁上腹明显压痛,B超检查胆道有等号样指征,化验检查白细胞86×109/L,中性068。予蛔厥一剂灵1剂,中火,水煎,徐徐温服。
【处方】木香12g,香附12g,川楝子12g,延胡索12g,党参16g,柴胡12g,白芍20g,半夏12g,生姜16g,白术12g,茯苓24g,薄荷l0g,当归72g,甘草10g,槟榔60g,楝根白皮12g。
服药后症状终止,第2天早晨解大便排出蛔虫1条。住院2天,痊愈出院。
【解析】本案中患者为蛔厥,李氏以蛔厥一剂灵治之,该方寓逍遥散意,故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血之效,方中党参益气健脾以固本,半夏和胃降逆以止呕,加香附、川楝子、延胡索、木香不仅增强疏肝解郁之力且又能理气止痛,楝根白皮以杀虫,合槟榔取其行气逐湿,杀虫灭蛔又兼通下之能,诸药合用则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健脾和血,杀虫驱蛔之大功。然李氏方中槟榔用量较大,因其每剂药非一次服完,而是徐徐温服。
(十)张志均治疗蛔厥验案[曹正柳张志均教授蛔厥验案二则中国中医急症1994;3(1):42]
(1)李某,女,66岁,1988年4月14日初诊。于4月10日突发上腹不适,阵发性绞痛,辗转不安,呻吟不止,伴恶寒发热,巩膜黄染,恶心呕吐,门诊以“胆道蛔虫症”收普外科住院观察,因无手术指征而转中医科住院治疗。刻诊:恶寒发热,右上腹部胀痛不适,食纳缺乏,时恶心欲吐,食后腹胀、腹痛更甚,口干,烦躁,四肢不温,大便干结如羊粪。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胆囊区有明显触压痛,腹肌紧张,右侧胆囊点经络检查阳性,肝肋下未触及,舌质黯红,苔黄而薄腻,脉弦滑数。体温378℃,心率90次/分。血常规:血红蛋白93g/L, 白细胞1l6×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4,嗜酸粒细胞004。肝胆B超提示:①胆总管上端右肝管内存在死蛔虫1条;②胆总管下端存在残断蛔虫一段并肝内胆管普遍扩张;③胆囊积液并胆囊炎;④胰管轻度扩张;⑤肝未见异常。此乃虫扰中焦,上窜胆道致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气机逆乱,蛔死胆道而致嵌顿。治宜疏肝利胆,行气化滞。
【处方】醋炒柴胡10g,延胡索10g,青皮10g,白芍10g,金钱草30g,王不留行10g,当归15g,冬葵子10g,虎杖15g,大黄10g(后下),白术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配用期门穴、胆囊区压痛点、巨阙穴拔火罐,每天1次,每次留罐15~20分钟,拔罐后在胆囊区循顺时针方向按摩30分钟,每日2次。治疗8天后诸症俱减,体温正常,恶寒及巩膜黄染症除。复查B超提示:①上端胆总管死蛔虫;②肝胆未见异常;③肝内胆总管轻度扩张。临床症状亦较前大有好转,上方去白术,加枳壳15g,拔罐、按摩同前法,经15天治疗诸症俱除。复查B超、声像图提示肝、胆、胰未见异常。于1988年5月14日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