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53400000034

第34章 走进台湾(31)

关于台湾乌龙茶的焙制方法,我早在嘉义县阿里山半山腰的那家生力农场就听茶师细细讲过。

阿里山生力农场的主人,也是当地茶叶评比的连续几届榜首。这家以创新茶餐著名的农场,家庭成员中的妈妈、儿子和孙子,在教授茶经、焙制茶叶、表演茶艺等方面都各有建树。

别看那小孙子才几岁,为客人表演起茶艺功夫来却很是了得。已经当上祖母的妈妈,不仅外表年轻,茶叶焙制技术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资深。她把自家的茶园经营完全移交给儿子,自己只做一些在当地培养下一代茶师的教授育人工作。这位母亲的儿子,三十五六岁的年龄,早已得到母亲真传,他烘焙的茶叶,2010年也荣获了第一名。我去阿里山时,他正把2010年的冬茶送到县农会去参评,据说第二年初就会有结果。问他结果,他自信地说应该没有问题。

是啊,得奖的动力不在奖,而在“第一名”的称号,意味着一年生产的茶叶都能卖个好价钱。

名间乡这家茶叶烘焙作坊的李老板也说,他儿子2010年6月送评的翠玉和四季春两种乌龙茶,占据了南投县民间乡农会评比的9个头等奖中的两席。而2010年的冬茶评比正在进行,估计在2011年初才能出结果。

这些年,李老板家参加乡农会茶叶评比,一共获得了两份头等奖,一份二等奖,一份三等奖。因为老是能获奖,所以,他家的茶在名间乡出了名。农会愿意收购,老百姓也愿意买。

台湾的一市斤,相当于大陆的600克。李老板家生产的好茶叶,机器采摘的,30公斤能卖到1万5至2万新台币(相当于70多元人民币600克);人手工采摘的,30公斤能卖到4万元新台币(相当于148元人民币600克)。

正在宽大的茶叶焙制作坊里,仔仔细细地指导着工人炒茶的李老板儿子李彦辉告诉我,茶叶从树上采摘下来,到焙制成熟茶,整个工序非常繁杂:

在茶叶成熟季节,早上7点到下午3点之间,是采摘茶菁的时间。采下来的茶叶,经过室外晾晒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日光萎凋,然后移至室内萎凋,静制发酵。2小时翻动一次,一共翻动4次。醇化后,放入茶锅内拌炒。茶师说,炒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泡开的茶叶才不会碎掉。茶叶炒到85度以上才能熟,感知熟否,一般用手。大约在6至7分钟左右,茶师就要进入炒茶的杀青阶段,这一时段,一般在凌晨12点半,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始。这也是台湾茶师父子相传,保密炒茶技艺,多年形成的习惯。

杀青——揉捻——初干——团揉——再干……

一个个专业术语,意味着一道道精致而复杂的程序。过去,每道工序都是手工。现在,像揉捻、团揉等等工序,都加上了机器的辅助,显得省时省力多了。

台湾地处亚热带,又属海岛型气候,温热而潮湿,山势陡峭起伏,日暖夜寒,各地茶园的温湿度差别很大,所以,台湾乌龙茶产地的环境、采收的季节与烘焙的方式不同,对茶味的影响,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台湾嘉义阿里山半山腰,海拔一般在1千5至1千8左右,那里产的乌龙茶,与地处海拔4、5百米的南投县名间乡乌龙茶,味道绝对不一样。

李彦辉一边泡茶,一边告诉我,名间乡茶一年有七次产季,产量为全台湾最高。名间乡乌龙茶的味道,甘甜、色淡,很香。

细细品茗,果真如此。

不过,像我这样的“茶水爱好者”,虽然不太懂茶道,但对茶的品质好坏,还是能品尝出来的。相比起来,我还是更钟情台湾阿里山的乌龙茶。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可谓相当久远,大约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如此算来,至今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海峡两岸,虽然隔绝半个多世纪,可同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两岸百姓对茶的忠爱程度,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大陆的茶叶产区甚多,浙江、福建、安徽、河南、云南、四川等地,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所产茶叶口感、品种完全不一样。

台湾虽小,也有六大著名产茶地,分别位于嘉义的阿里山、台中的梨山、南投的冻顶山、南投的杉林溪、南投的翠峰册,以及南投的大禹岭。六个茶区,南投县竟占了4个。可见南投县产茶区,在台湾的分量,真称得上举足轻重。

我在嘉义、台中、南投采访时,好茶真没少喝,而且对台湾人做得像模像样的茶道文化推展,更是钦佩有加。

坐落在南投县竹山镇工业区的游仙茶坊—茶心苑,就是台湾茶道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走近游仙茶坊——茶心苑,门前那一面墙上悬挂着的造型别致精美、形态各异的“百壶流泉”景观,很是吸引人的眼球。游仙茶坊总经理叶淑盆,热情地把我引进她的茶心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边墙上她在2009年荣获“台湾十大神农奖”唯一一位“茶叶女神农”时,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合影照片。

一个热衷于茶道文化推展的民间人士,能得到当地最高领导人的亲自颁奖,可见茶道文化在台湾是多么被社会认可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游仙茶坊——茶心苑,像是由一间废弃的大厂房改造的。走在实木地板铺就的走廊里,头顶,用茶叶焙制出的中国古典式花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身边,玫瑰红的文化墙,绘制着中国茶叶的花绘图;电视机里,轻袅筝乐中,一组日本女人正在表演茶道文化;木道走廊边,一间间隔断里,是现代化的茶工厂,是陈列着传统茶叶加工用具的展示室。

叶淑盆女士告诉我,她们的茶心苑,是一座集生产加工、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工厂一半是厂房,另外一半是茶道培训、茶文化展示、茶产品体验中心……

能把茶文化与企业经营如此有效地结合起来,游仙茶坊——茶心苑真是做到了极致。

在茶产品体验馆大原木茶桌前坐下来,看茶师娴熟地为您冲泡不同海拔的茶叶,为您细细讲解台湾茶叶的风格特点。您一边听,一边品咂着茶叶的香味儿;一边看,一边比较着茶叶的外观。随着茶香的飘散,很快您就详细了解到台湾乌龙茶的世界,感受到台湾茶叶独有的清香和甘甜。

叶淑盆女士的游仙茶坊——茶心苑商品区,不仅收罗了全台湾各产茶区正宗的好茶叶,还自己研制了一种咖啡乌龙茶。用水一泡,茶味混合着咖啡味,浓香四溢。

叶淑盆女士久闻北京马连道有一条“茶叶一条街”。她表示,在2011年,她将会再次到大陆的北京考察。她想在北京租一处相对繁华的地段,用来推广她的茶道文化理念,她想让海峡两岸的茶道文化,更加紧密地互补相融,把中华民族茶道精髓,在海峡两岸永远地推展下去。

(2)美丽的南投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两句话用在台湾南投县是相当贴切的。南投是农业县、山地县,以盛产茶叶、木材和竹子为主。南投县的竹产量,占到全台湾的一半以上。茶文化、竹文化,在这里得到精心培育,尤其是当地艺术家们创作的竹制雕刻、编织以及日用品,在台湾已经相当有名。

走在南投的大街上,能看到满大街招牌林立,举目搜寻,除了这个“休闲农场”,那个“养生农场”外,还有许多小茶叶店、小竹编店,小灯笼制作企业、小茶具店、竹碳食品店、竹子生活用品店……

在南投县竹山镇,我采访了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竹编、木雕小企业,他们用竹子编灯笼,编提篮,编花瓶,编扇子、编鱼篓,编鸟笼、编钟表,编盘子、编纸巾盒、编女士提包、编坐椅等等,所有生活用具、装饰用具、儿童玩具,甚至连店门前悬挂着的幌子、门脸儿装潢、门牌号、信篮等,都是竹制产品。

南投县竹山镇的随同告诉我,有“台湾工艺美术之乡”美誉的南投县竹山镇,有上千顷的竹海。当地人的衣食住行,都与竹子有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随着经济的发展,竹编就开始从实用走向艺术。当时,台湾顶级竹编师傅都云集竹山,由他们带出了一批40多岁的徒弟。一个徒弟要学竹编,首先得干2年削竹皮的活儿。只有在削竹皮上出了师,才能再学46种基本的竹编手法。

这位随同的话让我想起,在台湾彰化采访时,一位做竹制蒸笼的八旬高龄老师傅,伸在我面前的那双被竹条割烂又愈合,愈合又割烂的茧迹斑斑的老手。老人说,现在在台湾,已经招不到肯吃苦又勤奋的学徒了。他的儿子、孙子,都不愿再做这费力的苦活儿。想花钱顾人,可无论花多少钱,在台湾都没有人愿来。

在一家全手工制造的灯笼企业,老板创新意识很强,审美眼光也不错。他用竹条编织内衬,再用各种宣纸、乡土气息浓厚的土花布等,做出许多外观漂亮、图案精美、造型精致的各式可爱灯笼。老板说,他的客户多半是大陆人,产品往往供不应求。

在南投县鹿谷乡竹林村武岫休闲农场竹碳文化园区,林建勋老板坐在他那全用竹子编织的销售棚里,为我特别泡上了一杯他自制的竹碳咖啡。这种竹碳咖啡,必须把撕开的袋子架在杯口上,用水冲泡袋中,直到咖啡融化进水中,然后扔掉装着竹碳的袋子,便可以喝了。

我端起咖啡杯,细细品尝着这新颖的竹碳咖啡。咖啡中,还真有一股竹子的清香味道,很是别致。

老板告诉我,他自有5至6公顷的竹林,全部是清一色的孟宗竹(在大陆又称毛竹)。这种竹子在台湾,是所有竹子中吸附能力最好、繁殖能力最强的一种。他说,自己对竹碳产品情有独钟,研发出了竹碳花生、竹碳豆干、竹碳咖啡、竹碳饼干、竹碳元气杯(据说这种杯子能解酒)、竹碳鞋垫、竹碳手工皂、竹碳泥面膜等,这些竹碳,都是用4年以上的竹子烧制而成的。因为只有这种竹子,结构才能达到做竹碳的要求。

为了见识这种竹碳刚烧出来的样子,林老板带我到他的三窑碳化炉前,打开窑门时,我拍下了这些烧制后依然成型不变的竹碳形状。

竹碳这种东西,可塑性非常强,也有养生的概念。这些年,大陆人也认识到它的功效。新装修完的房子,人们都会买一些竹碳包,放在房间里,以去除甲醛等有害异味儿;烧开水、煮饭,讲究养生的人们,会放上一片竹碳,以清除水中的杂质;而竹纤维衣服、竹纤维袜子,在大陆的江浙一带,更是生产得如火如荼,受到人们的热捧。但老板竟把竹碳放在花生等食物里直接食用,看来台湾的技术,比大陆还是要先进成熟。

在南投县竹山镇一家“璞园艺术坊”,老板是既收藏名贵桧木艺术品,又出售自制的竹制产品:竹碳袜子、竹碳内衣、竹筷子、竹筷盒、竹托盘、竹茶盘、竹子镇尺、桧木小制品等等。一大间厂房式的艺术坊,我进门时,老板正坐在进门处一把木躺椅上,一边就着电壶里的水泡茶,享受着下午的暖阳,一边经营着小店。

在南投,想要充分享受生命的维他命负离子,首选去处是溪头。溪头,位于南投县鹿谷乡凤凰山麓,海拔在1150米的高山上,这里也是台湾大学农学院的实验林场。溪头,有台湾最美的林相,光它的人工造林,就有了100多年的历史。

我从浦里、日月潭返回溪头,南投县农会为我推荐了南投县鹿谷乡内湖村的明山森林会馆,明山森林会馆就安扎在一片森林当中。

明山森林会馆的老板叫林志颖,高高大大的个子,一个生性幽默爱运动的人。骑车跌掉一颗大门牙,他乐呵呵地把自己缺牙的大幅照片摆放在会馆进出的通道上。问他为何?他哈哈一乐,说给大家起个警示作用。晚上闲来没事,在他偌大的森林会馆里溜达,园区内鸟语花香、古杉参天。那一幢幢别致小巧的独幢二层小楼,掩映在密密匝匝的森林中,与森林相融、与大地为伍。绿光森林咖啡厅,捷安特自行车专卖店、久保田烘焙坊、山野美食、真功夫按摩,应有尽有,很是热闹。

第二天早餐后,我信步来到溪头的森林步道,大片大片的孟宗竹林与银杏林,让人仿佛置身在四川、江西和湖南的毛竹林海里。

在溪头森林游乐区,40多岁的廖老师开着电瓶车,带着我在林区里转悠。廖老师是台中市一位中学教师,酷爱研究台湾林木。每周末,他总是自费从台中到南投,在溪头森林游乐区当志工导游,与大家分享他的研究心得和环保理念。听廖老师讲解植物,真是一种享受。

在一小时的山道绕行中,溪头的山林美色尽兴地展现在我相机的镜头里;在溪头森林游乐区的空中走廊,离地七层楼高的距离,行走在上面,免不了觉得惊险又刺激。好在检票处严格限制廊桥上的人数,每次不超过100人,包括不少被主人牵着来健身的宠物狗儿。走下空中走廊,廖老师一边转换场地,一边指着实例树木告诉我,台湾的樟脑出口,曾经是世界第一。因为台湾的樟树非常多,一般生长在海拔500米左右的地方。现在,台湾大部分留下来的神木都是红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年树木发生中空变化,品相不好,没有被人伐掉,反倒幸运地留存了下来。我问:“红桧和扁柏应当如何区分呢?”廖老师说,辨认其实非常简单,树皮红薄的是红桧,树皮厚黄的是扁柏。原来如此。

走过一大片低矮的植物,廖老师指着一株大叶子植物说,这是台湾的曼陀罗。曼陀罗?女儿小时候爱看台湾刘庸的散文,刘庸就曾经仔细描写过他家门前的曼陀罗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来,这就是曼陀罗啊。

“快看,这是咬人猫。”

在明山森林会馆的久保田烘焙坊前,我见到一张海报,说咬人猫面包是溪头的特产,当时还觉得这个名字怪怪的。原来,咬人猫是台湾的一种植物啊。

“是啊,咬人猫这种植物可以食用,但吃多了人会中毒。不过,在咬人猫旁边,往往生长着姑婆芋。姑婆芋也有毒,但它和咬人猫又互为解药。”

多么有趣儿的生物链关系。看着清清爽爽的路旁野生植物,我感叹台湾的环境保护得真好。廖老师使劲摇着头说,他这个年龄的人,见证了台湾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再迈向资本社会的全过程。他说,台湾是以环境换取经济为代价的典型。在他们小的时候,出门见水就有鱼、有虾,现在全没有了。所以,他要用自己做导游志工的行动来唤醒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为儿孙留下一下美好的家园。

我被廖老师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真的,在台湾有许多像廖老师这样的志工,他们有自己的信念,甘愿走出家门,走上社会,无私地为人们奉献自己的时间,奉献自己的经验,奉献自己的爱心,奉献自己的热情。

我采访过的许多志工,他们的故事都是那么的感人。记得在介绍澎湖今昔的澎湖生活馆,那位乐呵呵地为我热情介绍澎湖历史的李镰吉老先生,也是一位导览志工,9年前退休的他,已经干了9年志工。

台湾的志工现象,绝对值得大陆人研究、学习和借鉴。

在溪头松林町街道,长鼻子的人头雕像,很容易使人想起爱说假话的匹诺曹,而一家家茶叶店、水果店、啤酒店,又使人流连于购物闲逛的情趣中;一个铁马爱好者,不小心车子掉了链子,于是,热心的几个路人,不约而同地同时伸出援助之手,上好链条,助骑车人重新整装出发。

溪头森森的山林,培养着人们悠然的情怀。记住这个地方,到南投一定要到这里逗留一两天。

同类推荐
  • 铃木镇一教育法

    铃木镇一教育法

    在本书中,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教授介绍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及培养孩子能力的方法。铃木教授提出才能教育方法的前提,就是认为每个孩子生来都是有能力的。因此,孩子在任何学科上的迟钝和困难,都预示着周围环境、教育等方面存在缺陷。
  • 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

    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

    郑欣等所著的《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的研究主题为基于农民受众为研究主体的对农传播实证调查与对策探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农政策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信息传播、科技传播、健康传播和法律传播等乡村传播现状及其效果。本书以发现和解决当前对农传播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在与新的时代背景的动态关联中,从传播学的角度充分关切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研究成果对促进对农传播服务的改善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现代化、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加快了“高风险社会”的来临,市场失灵、社会道德缺失等则令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都市所遭遇的治理危机的挑战更为复杂和严峻。构建高效型城市和维护城市生态文明必须强化卫生风险的监测预警,推进卫生危机的事中处置和善后修复,需要各级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共同重视卫生风险的防范和危机的治理,强化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热门推荐
  • 大掌事

    大掌事

    "云锦最近很心塞!父亲烂赌鬼,弟弟爱打架,她还被逼嫁大傻,家里穷的叮当响,还得防火防盗防高利贷!惨的是,躲得过赌场东家的傻儿子,却躲不过家世显赫的林家那病痨鬼!被逼嫁入这森森宅门,本想安稳避日,哪知一入宅门深似海,从此是躲不完的阴谋诡计,跳不脱的复杂人心……更有这奇葩小少爷,竟偏偏盯上她这个宅门小媳妇,一撩二扰三纠缠,还给不给条活路了?"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我只想安静的踢球

    我只想安静的踢球

    这是一个关于少年的故事……他有一张英俊的脸,被《太阳报》称为““四千年一遇美少年”,是公认的继小贝、欧文之后,大不列颠最帅的球星。他有骄人的天赋,绰号“小老虎”,被《邮报》称为梅罗之后足坛最有潜力的小妖。他还有若干女朋友,被《BBC》......作为一个足球运动员,每次出门身边却围绕着一群娱乐记者。“唉……我只想安静的踢球……”李泰格裆下有点忧郁啊……
  • 花冕

    花冕

    下凡历劫?到底真相是如何?迷路神技能,千面的你,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暗黑与黎明,终究不能共存?仿徨笼罩,到底要怎么做?
  • 复杂世界里一个就够了

    复杂世界里一个就够了

    如果,你终究要离开,可不可以告诉我,那样我会有所准备;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那么会不会没有这么痛?安羽惜一个人望着落星海喃喃自语。一只手从背后缓缓的抱住她,在她耳边轻声说:“你这辈子跑不掉,还不懂吗!”安羽惜不懂为什么曾经这么相爱,如今要变成这副不堪的模样。一张脸一颗心,她推开了他,却推不开那颗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夜复苏

    暗夜复苏

    黑夜漫长无尽,而人类却妄想着光明。我们祈祷,我们向往,我们主导。
  • 星云叹

    星云叹

    古言版:史书记载:晟朝天兴二十二年,狄国公有一女嫁于轩琅亲王为正妃。时过三年,天兴帝崩,天下起五王之乱,轩琅王妃牺牲于此役,轩琅王悲。……天鼎五年,帝驾访江南,历时五月,携一民女进宫,直晋皇贵妃……未尽四年,病逝,未留子嗣,其帝哀,命其以皇后之礼制封葬于皇陵,不予立碑,以无名氏之冢殁于此地。其妃生时得帝盛宠,死时却不得其谥,不予其碑,怪哉,此乃千古之谜!(写不下了,完整版详见作品相关)白话文剧透:别的星球跑到我们地球来的人被叫做外星人,同样我们跑到别的星球去也被叫做外星人,这里讲的就是公元三千多年,地球人作为外星人成长为一国之后的故事。Ps:我的皇后是外星人(坑深,但能铲平)
  • 造污

    造污

    “世界上最为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我精子很多,然而没卵用。”阅读前请端正你的思想和三观。纯洁的孩子慎入,你懂的······吐槽群:1852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