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0200000051

第51章 汉简警檄考(1)

——兼论汉代边防的快速反应机制

李均明

居延、敦煌等汉长城沿线障遂遗址出土的简牍中,屡见有关警戒敌方侵扰的檄文,文中列举了许多具体的防备措施与手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战争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是研究汉代军事史的珍贵史料,试析如下,不妥之处,望大家指正。

一、警檄的形式与内容

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书形式,用以激发人心且喻之以祸福,用辞急切强烈,通常在较大范围内公布,《文心雕龙·檄移》:“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露布者,盖露板不封,播诸视听也。”“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矣。”又云:“凡檄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鞶鉴于已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也。”说明檄文对煽动人们的情绪,引导舆论能起巨大的作用,《玉海》卷二〇三引西山先生云:“檄贵铺陈利害,感动人意。”也说明同样的道理。而警檄恰恰是简牍所见檄文中最典型的一种,其舆论动员能力最强,以下为具体文例:

(一)广田以次传行至望远止回十二

月辛未,甲渠候长安、候史佪人敢言之。蚤食时,临木隧卒……举烽、燔一积薪,虏即西北去,毋所失亡,敢言之。/十二月辛未,将兵护民田官居延都尉谓、城仓长禹行[丞事]

写移:疑虏有大众不去,欲并入为寇。檄到,循行部界中,严教吏卒惊(警)烽火,明天田,谨迹候候望,禁止往来行者,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所萃椠。已先闻知,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十二月壬申,殄北、甲[渠]《合校》278:7A(《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本文简称《合校》。)

候长、未央,候史包,隧长畸等:疑虏有大众欲并入为寇。檄到,等各循行部界中,严教吏卒,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所萃椠。已先闻知,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合校》278:7B

(二)□得、仓丞吉兼行丞事,敢告部都尉卒人。诏书清塞下,谨候望,备烽火。虏即入,料度可备中,毋远追为虏所诈。书已前下,檄到,卒人遣尉、丞、司马数循行,严兵□《合校》12:1A\禁止行者,[送]便[兵]战斗具,驱逐田牧畜产,毋令居部界中,警备毋为虏所诳利。且课毋状不忧者,劾尉、丞以下,毋忽,如法律令,敢告卒人。/掾延年、书佐光、给事□《合校》12:1B□都尉事、司马丞登行丞事谓肩水候官:写移檄到,如大守府檄书律令。/卒史安世、属乐世、书佐延年《合校》12:1C□行曹谓□□□长充、宗:官写移檄到,警备,□□门□,毋为虏所乘□,毋忽,如律令。《合校》12:1D以上为两份相对完整的警檄。檄之下行,尚有以简洁形式之官记搭载者,如:

(三)府告居延、甲渠、卅井、殄北鄣候。方有警备,记到,数循行,教敕吏卒明烽火。谨候望,有所闻见亟言有教。建武三年六月戊辰起府。《新简》EPF22:459(《居延新简》本文简称《新简》,1994。)

(四)六月甲戌,玉门候丞予之谓西塞候长以渊,将候候长福,将□候长□等。记到,谓□望府檄惊(警)备,多虏入塞,未□塞追还前,毋令吏卒离署,持七月候记将卒廩,毋忽,臧记,令可课。《敦》483(《敦煌汉简》本文简称《敦》。)简牍中更多的是警檄残文,如:

(五)/守候塞尉寿□写移:疑虏有大众欲□/《合校》273:18

(六)/欲并入为寇。檄到/《合校》308:32

(七)/□从南方来,并塞到城北隧,疆劫略脱□《新简》EPF22:546

(八)/候者言有虏兵,匊其惊/初元五年四月辛亥下。《合校》227:5

(九)其一骑引弓乡亭,隧张弩乡虏,虏即去□

其令车骑惊试,谨候望,惊烽火,清塞下,毋□《敦》1582

(一〇)/候长临敢言之。官移府檄曰:安子/《合校》203:29B/移檄,明画天田,谨迹候□□,迹部/《合校》203:29A

(一一)谨候望,明画天田□《合校》214:67

(一二)\火,明天[田],禁止往来行者,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合校》273:19A

(一三)/禁止往来行者,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合校》308:18

(一四)候长等各循行部,严告吏卒明画天田,谨迹候,常\《新简》EPT5:59

(一五)惊备檄已移。今宜禾都尉复檄言虏守酒泉破胡隧。檄到,各惊(警)备循行,明教告吏卒谨迹[候]望,惊(警)试□《敦》1248

(一六)/□明烽火。尉、士吏、候长、候史惊(警)戒便兵,如诏书法律。《合校》206:26

(一七)府檄。檄到、警备,如律令。《合校》271:8

(一八)/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合校》275:24A

(一九)以从事。失亡重事,它如大守都尉府檄书律令。《敦》1372

(二〇)/精候望,有所闻见,须言,叩□/《新简》EPF22:543

以上二十例皆警檄或其下行文。警檄文除发件日期、发件方及收件方等行政文书必有的要素之外,最具个性的是它关于敌情的描述、分析及对强化警戒的具体要求。

警檄关于敌情的描述多录自下级的报告,如例(一)“蚤食时,临木隧卒……举烽,燔一积薪,虏即西北去,毋所失亡,敢言之。”这段文字原本为甲渠候长的报告,檄文直接引录之。其下所云“疑虏有大众不去,欲并入为寇”是都尉府对所发现情况的分析,即甲渠候长的报告虽云敌人已朝西北方向离去,都尉府怀疑其为假象,须防备其大批人马之伺机入侵,故仍发布警戒令。有时敌方的骚扰已成既遂事实,如例(七)“并塞到城北隧,强劫略脱(夺)”此时之城北隧当已有损失;例(九)“其一骑引弓乡亭,隧张弩乡虏”,当时双方已形成战斗对峙态势。简牍中亦屡见有关敌情的上行报告,如《新简》EPT48:55:“蚤食时到第五隧北里所见马迹入河,马可二十余骑……燔一积薪,如品……”《合校》308·35A:“为虏所略得,日二干时,要害隧长/”此类报告之文末,往往也有请求都尉府颁布警戒令的辞句,如《新简》EPT16:7:“唯·府惊当备者,叩头死罪,敢言之。”这些上行报告都是警檄文关于敌情描述的来源。

强化警戒的具体要求即警檄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警烽火、定烽火辈”。烽火是当时快捷传达敌情的有效手段,强化烽火管理,即能保障信息之畅通。“警烽火”乃指对烽火之高度重视,保证其观察及传递万无一失。“定烽火辈”指确认烽火信号的搭配方式,这些搭配方式是法定的,即简文所见“烽火品约”,较完整之烽火品约如:

(二一)●匈人奴昼入殄北塞,举二烽、□烦烽一,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上离合苣火,毋绝至明。甲渠、三十井塞上和如品。

●匈人奴昼[入]甲渠河北塞,举二烽,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二苣火。毋绝至明。殄北、三十井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昼入甲渠河南道上塞,举二烽、坞上大表一,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二苣火,毋绝至明,殄北、三十井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昼入三十井降虏隧以东,举一烽,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一苣火。毋绝至明。甲渠、殄北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昼入三十井候远隧以东,举一烽,燔一积薪,堠上烟一;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一苣火,毋绝至明。甲渠、殄北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渡三十井县索关门外道上隧天田失亡,举一烽,坞上大表一,燔二积薪;不失亡,毋燔薪,它如约。

●匈奴人入殄北塞,举三烽;后复入甲渠部,累举旁河烽;后复入三十井以内,部累举堠上直上烽。

●匈奴人入塞,守亭障,不得下燔薪者,旁亭为举烽燔薪,以次和如品。

●塞上亭隧见匈奴人在塞外,各举部烽如品,毋燔薪;其误,亟下烽灭火,候、尉、吏以檄驰言府。

●夜即闻匈奴人及马声,若日且入时见匈奴人在塞外,各举部烽,次亭晦不和;夜入,举一苣火,毋绝尽日,夜灭火。

……(此间省略五简)

●匈奴人入塞,天大风,风及降雨不具烽火者,亟传檄告,人走马驰,以急疾为[故]。

●右塞上烽火品约《新简》EPF16:1——17此例所见为居延都尉府下属诸塞在某一时期使用的烽火品约。对这些烽火的搭配方式,有关吏卒必须颂习之,也经常进行检查,《合校》46·9A:“卒范前不知烽火品。”《新简》EPT59:162:“万岁候长居延沙阴里上造郭期不知犊(读)烽火。”《新简》EPT52:66:“/卒一人椟(读)烽火品未习。”这三例就是对存在问题的记录。有鉴于此类情况的发生,警檄中再三强调之,乃非常时期必须的,以期万无一失。

其次为“明画天田,谨迹候”。天田是人工铺设的沙土带,人马越过即留下足迹。“明画天田”就是锄鬆天田上的沙土,使其留下的足迹更明显。“谨迹候”之“迹”指日迹,一种每天巡视天田是否留有足迹的活动,设有记录簿,分“吏日迹簿”与“卒日迹簿”两种,前者如《新简》EPT56:25:“候长充、候史谊:三月戊申积[尽]丁丑积卅日,日迹从第四隧南界北尽第九隧北界毋兰越塞出入天田迹。”后者如《新简》EPT51:211:“第十七队:七月戊子卒吴信迹尽壬寅积十五日;七月癸酉卒张垣迹尽丁亥积十五日;七月癸酉卒郭昌省茭。凡迹积卅日毋人马兰越塞天田出入迹。”不日迹及发现足迹而不报告皆为失职,《合校》287:17:“游徼焦宣、掾云皆为尹卿道:知昌晨迹见迹以语□卿状。今执胡隧长/吏卒不耐处昌,为昌匿也。昌日迹明白,叩头叩头,死罪死罪。昌曰:/事毋状,罪当死,叩头叩头,死罪死罪。”此属知情不报。《新简》EPT59:548A:“元寿二年十二月庚寅朔戊申,张掖居延都尉博、库守丞贤兼行丞事谓甲渠障候:言候长杨褒私使卒并积一日,卖羊部吏故贵五,不日迹一日以上;隧长张谭毋状,请免,有书。案:褒私卒使并积一日,隧长张。”此为不日迹例,当事人理当受罚。候,候望,今言瞭望观察,据以侦知敌情及通烽火,《合校》407:3,564:13:“/惊檄曰:甲申,候卒望见塞外东北。”即候望时发现的情况记录。烽火之传递以候望为前提,所以坚守岗位是最起码的要求,汉律曾有相应规定,如《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兴律》:“守隧乏之,及见寇不燔隧,燔隧而次隧弗私〈和〉,皆罚金四两。”“弗和”指无应对,无应对则烽火之传递中断,属严重失职。

同类推荐
  • 那朝

    那朝

    一个原本在三流大学混吃等死的毁容学生,因为一场手术事故莫名其妙来到了...这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那就叫那个朝代吧...一心想回家,但可能吗?在陌生的朝代同样混吃等死梦中回家,还是...自己建造一个家?看男主在新世界的生活、奋斗、争夺。“不忘初心,不忘本心。”
  • 三国之导航天下

    三国之导航天下

    导航天下系统启动,请宿主选择:路况最佳、距离最短、危险最低!秦宜禄,接掌吕布的残部,在导航天下系统的帮助下,闯出一番不一样的三国道路!
  • 大唐龙牙

    大唐龙牙

    苍茫秦岭,深夜枪鸣。一个杀手,在力竭昏倒过后,穿越到了唐朝。 历史,终将因他而改写! 唐,不会因强而亡,它终将屹立世界之巅。 群聊:177146582,欢迎书友来嗨聊。
  • 三国之少帝重生

    三国之少帝重生

    刘辩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已经死去的汉少帝刘辩复生了。乱我大汉者,必杀之!
  • 陷落的星空

    陷落的星空

    做官的,只能控制自己的死,却控制不了自己的生。一入官场深似海,从此我不在是我。以历史为背景虚构故事。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终极反派不在线

    快穿之终极反派不在线

    相知相许、不相欺携手一生不相离他以为求得是超脱大道踏破六道轮回却不想在这漫长的强者路上,求的只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季里的红雨伞

    花季里的红雨伞

    本书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或写师生间因观念的不同造成的误解,或描绘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表现出作者对当今少儿朋友的深切关注与热情呵护。
  • 天庭重案组

    天庭重案组

    我叫李昊,战锤40k之混沌无双我的职业是灵届警探…你好,荒震神是吧,你涉嫌非法地震,跟我走一趟。什么?你是神仙长生不死?神仙也是会死的…什么?你练成了不死之身?看看生死簿上有记录寿限325年…什么?想跑?打神鞭伺候!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一切都会成为呈堂证供…有什么话,跟我回去再说吧…
  • 向日葵的深秋

    向日葵的深秋

    忆一曲青春,谱一味青涩。岁月长河,感谢有你。
  • 星夜咏叹

    星夜咏叹

    夏日炎炎。炎日下心如寒冰。殷红的血液在地板上肆意蔓延着。慈爱的父亲,温柔的母亲,在这个夏日的午后永远地离开了少年。美满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就破碎地只剩下兄妹二人。我错了。我错的离谱。但我今后不会再错了。叶莫在一片血色中抱紧妹妹。“哪怕拼上性命,我也会保护好你的。我发誓!”
  • 从雄兵连开始穿越

    从雄兵连开始穿越

    楚宇无意间来到超神世界,在系统的帮助下一路高歌猛进,打开一个个位面通道,暂定超神学院,风云,复联。。。
  • 河洛星云记

    河洛星云记

    北斗移南宫,金星入天璇,不周山下巨鳌展臂。乾坤倒,天地动,兵灾至,乱世将现,河洛大陆,千年太平盛世结束,只因为一名异世少年的突然降临。殷木,古城一名武学世家的乐天阳光少年,家传“归藏”武功。但空有招式功法,却无灵力可使,只是一身花架子。为寻找现代社会稀缺的灵气,意外遭双岐蛇咬到,来到名为大洛的古国。河洛大陆处于远古时代,灵力异常充沛。殷木一身武功如鱼得水。从此,风云变幻,气势恢宏的历史篇章已经开始改写。
  • 在古代活捉大佬

    在古代活捉大佬

    一个倒霉鬼穿越到陌生朝代收获爱情的小甜文~
  • 网王:缘吟之景

    网王:缘吟之景

    写着玩的,万一写崩了,怪我咯,字数很少,我不喜欢看长篇,所以我写了短篇。主角是迹部景吾,我比较喜欢优秀的女孩配迹部大人。如果觉得玛丽苏,可以移步尊驾。新野缘吟喜欢迹部景吾,这是学校公开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