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43000000008

第8章 网上公众表达的发展历程(1)

一、互联网的诞生

关于互联网是如何产生的叙述,今天可以很容易地在各类著作中找到,从技术性著作到对未来的预测性分析到学术论文。从1945年美国工程师凡尼佛·布什发表《如我们所想》一文,第一次提出“超文本”概念,到1961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列奥纳德·克雷罗克构建关于数据包交换理论,到1969年9月1日第一个电脑网络阿帕网(ARPANET)正式上线,然后是我们所看到的眼花缭乱的网络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在全世界的扩展。美国社会学者曼纽尔·卡斯特认为:“互联网在20世纪最后30年间的创造和发展,是军事策略、大型科学组织、科技产业以及反传统文化的创新所衍生的独特混合体。”

毫无疑问,互联网最初的诞生与普通的社会公众没有关系。它是一个为研究者提供方便的技术工具,它的复杂和昂贵使一般公众望而生畏。在互联网诞生的1969年,连到阿帕网上的一共只有4台主机,分别布置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和犹他大学。在此后好长时间里,互联网只是少数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内部事物,直到1972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在同年10月的国际计算机通讯大会(ICCC)上,参与阿帕网整体结构设计的美国国家研究促进会(CNRI)主席鲍勃·可汗就阿帕网的情况为大家做了一次成功演示,位于斯坦福大学的精神病人和位于BBN公司的医师进行对谈,这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次的电脑聊天行为,也给现场观众以深刻的感受。亲身参加互联网创建的雷纳说:“这是公众第一次知道这种全新的网络技术。”

创建互联网的原始动机是资源共享,所以,文件传输和远程登陆是当时最主要的应用。不过,可以看出,公众从一开始就对这种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社会影响力抱有警惕。一张叫作《人民的伙伴计算机》的报纸在1972年下半年发表的一段论述可为例证:“计算机基本上是用来反对人民而不是去帮助人民,它被用来控制人民而不是去解放人民。改变这一切的时机已经来临——我们需要……人民的伙伴计算机。”一些激进的计算机迷们甚至在旧金山设立了一个社区计算机共用设施的项目,并将之取名“资源一号”。他们在声明中表示:“时至今日,计算机技术主要被政府以及政府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用来快速存取大量的个人信息……这种信息传递的模式使我们相信,控制信息的流动是何等的重要。”他们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来为公众争取利用信息的权利。不过,限于资金和技术,早期计算机迷的这些努力大多不了了之,并没有在社会上赢得很大范围的认可。

不过,研究者自身的需要和有意无意的兴趣以及计算机迷们自觉的努力改变了互联网。使它从单纯的技术工具而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应用平台。并且最终影响了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这当中有一些影响重大的环节值得记取。一是电子邮件的发明。1971年,供职BBN公司的雷·汤林森(Ray Tomlinson)发明电子邮件软件,其修改版在1972年很快成为热门软件。根据ARPA的研究,1973年阿帕网的流量中75%为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为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新的选择。二是微型电脑的诞生。1977年在美国马林县举办的一次新产业交易年会上,苹果二型微机与公众见面,从此开始了微机迅猛发展的势头。在此之前,人们使用的一直是巨大的分时计算机。微型电脑摆在人们的办公桌上,不仅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它在用户和机器之间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几乎是对话式的关系”。三是TcP/IP参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的出现。1982年,挪威采取TCP/IP协议,经由SATNET、上网,1983年,阿帕网主机协议从NCP转换到TCP/IP。这是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在此之前所建立的网络都是独立的。彼此不兼容,因此,这些网络也就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只能为有限的少数人服务。TCP/IP协议使网络可以互通而为整体。雷纳说:“到1985年,互联网就已经完整地作为一种技术建立起来了,它支持着大量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在上面工作,并且开始被其他机构用作日常计算机通讯的目的。电子邮件在大量的社团中被广泛采用,通常还都是不同的系统,但可以通过不同的邮件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成功地向人们展示了电子化人际交流的广泛应用。”

二、国外网络传播的发展概况

网络传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电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首先是对电脑联网技术怀有强烈兴趣的技术精英和体制内的专家们尝试创造,然后是体制外的精英设法将网络由原先被设计的科研工具和商业机器转化成为公众服务的传播工具,然后才有一般公众对网络的使用和参与。莱因戈德将20世纪里这一演变过程概括为:50年代的电脑技术属于先知,60年代属于精英,70年代属于亚文化,90年代属于数量不断增长的社会公众。这一脉络虽然粗糙,但大体上还是不错的。

尽管在各类关于因特网发展史的记述中,军方和政府的地位十分显赫。但是就网络传播的发展来说,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边缘文化和亚文化促成互联网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变革,而不是正统的计算机工业或学院里的计算机科学。莱因戈德认为,贯穿网络传播发展历史的一个持续主题就是。人们设法将原先只为一个特定目的服务的技术加以改造,以满足自己多样的传播需求。实际上,即使是体制内的专家,在完成正统的工作任务,也希望扩展传播的渠道。在阿帕网早期,科学家们就不仅用它来进行研究合作,也把它当作彼此沟通聊天的一个良好渠道,据说当时的阿帕网上还包含一个科幻小说迷的信息网络。

早期的网络都是为某一个特定目的而建立的局域网。阿帕网被明确界定专为科学研究服务后,政府又投资建设了MILNET、用于军事应用研究。198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为那些没有加入阿帕网的大学建立了计算机科学网(CSNET),并且还建立了一个比特网(BITNET),以电子邮件、讨论群和档案传输的方式,为那些非科学界的使用者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商业机构也开发了自己的网络,如IBM的SNA,数字设备公司的DECNET、等。这些网络彼此不兼容,按照它们原先被建设的目的,也不需要兼容。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社会上更为广大的其他群体却被忽略。所以。卡斯特认为,是电脑反文化打破了美国政府致力建设的公众电脑网络格局,并促使它朝偏向自由主义和乌托邦的方向发展。而在精神上,电脑反文化延续了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轰轰烈烈的反文化思潮。

不过,不管是进行科研的科学家还是反文化的计算机迷,由于技术的限制和网络自身处于发展完善中,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网上公众表达实际上还是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精英的圈子里。一些技术精英们迷恋于网上交流,于是,自己动手开发出应用软件,出于对网络共享精神的实践,他们往往免费公开自己的技术,然后这些软件的使用就在大学校园和研究机构中广为流传开来。莱因戈德认为,在网络传播(CMC)的早期阶段,一些私人性质的研究机构,特别是如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数字设备公司(DEC)这样的机构,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公司的员工往往也就是那些网络传播的早期痴迷者,它们对员工那些计划外的有趣的实验采取支持的态度,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好处。

世界上最早的新闻讨论组是由三个在读的研究生建立。他们分别来自被排除在阿帕网之外的杜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1979年,他们创造了修改版的UNIX系统协定,使不同的电脑可以通过电话线而彼此连接,并据此建立了电脑论坛“使用者网络”(Usenet)。这个论坛没有中心,信息可以绕过障碍而自由传递,因而迅速在全世界扩展开来,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电子论坛。与电子邮件不同的是,它是公开的,代表的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到1990年,它已经吸引了四十多个国家的几百万人参与,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其中围绕几千个不同的话题展开对话。

1983年,汤姆·詹宁斯(Tom Jennings)设计出可以在个人电脑上张贴的布告栏系统(BBS),由此而产生被称为“最具有原创性的网络之一”的费多网(Fidonet)。这是一项真正具有民间自发色彩的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联网的BBS在技术上的最大特征就是,它很难被毁灭,因为即使其中的某一个节点遭破坏,但整个系统几乎不受影响,信息仍然可以通过很多其他途径被传递。由于BBS系统简单、廉价,只要拿出自己的电脑里的一部分储存空间,每个公民甚至可以很方便地在自己家的卧室里创建一个虚拟社区,所以,它也就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据Boardwatch杂志估算,到1993年,仅美国本土就存在大约6万个BBS系统,每个系统联系着数量不等的从几十到几千的参与者,而BBS的主题也是五花八门,宗教的、政治的、儿童的、教育的、性的、残疾人的,等等。

早期互联网上另外一项深受欢迎的传播系统是电脑讨论系统(Computer Conferencing system)。电脑讨论系统利用电脑的组织和整理文件的功能,来加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有人将之比喻为“手写的谈话、慢动作的小组讨论、通过电话线来邮寄的信件”,根据群体需求的不同,电脑讨论系统也是多种多样,可以用于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也可以用于学术研究或者工作合作。电脑讨论系统起源于沃利(David R.Woolley)在1973年开发的柏拉图(PLATO)软件。该软件的本意是要建立一个基于计算机的教育系统,使多人可以同时共享计算机资源,但结果却是,它被用作交流平台的频率要远远大于教育。由此,柏拉图系统成为最早的获得成功的电脑讨论系统,也成为我们后来所熟悉的诸如线上论坛、聊天室、留言板、实时交流等“虚拟社区”的先驱。早期柏拉图社区成员绝大多数是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和教授,后来,商人、政府和军方也开始使用,并且向美国以外的其他人群扩散。在柏拉图软件开发出来的随后两年里,其他一些功能类似的软件也被开发出来。如PLANET、EIES和Confer软件。1984年建立的the WELL系统就是基于Confer软件,这是一个跟柏拉图类似的大规模的电脑讨论系统。不过,跟柏拉图的无心插柳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是以社交支持为目的,莱因戈德说在他加入的1985年theWELL仅有几百个参与者,但到1993年它就发展到有8000人的规模。

根据赞肯(Robert H.Zakon)收集的资料,互联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有两次比较大的发展。一次是1983年,这一年8月联到互联网上的主机数达562台,而1982年5月的相关数据是235台。另外一次比较大的发展是在1987年,这一年年底联到互联网上的主机数是28174台,是前一年数据的5倍多,1986年11月的主机数是5089台。但是相对于更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这个增长速度所带来的触网人数增加还是很有限的。以自由和共享为灵魂和旗帜的互联网要在现实中拓展,还要受到经济的和教育程度的限制。首先是昂贵的联网费用和硬件设施非普通家庭可以承受。卡斯特说。在美国,年收入7.5万美元的家庭,接触互联网的机会是最低收入水准家庭的20倍。其次,早期的电脑软件虽然尽可能采取比较亲切的界面(如点击响应和菜单模式),但仍然相当复杂。要想能够熟练地使用它,没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是不可能的。伯格在1993年撰文讨论利用电脑讨论系统促进线上教育时,将该系统的难以学习作为最主要的障碍列举出来,认为如果要熟练掌握它,那将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学习曲线,而且用文字传递信息所花费的时间要远比面对面交谈或电话交谈来得多。到1989年10月,全世界联到互联网上主机数是31.3万台,网络传播仍然只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精英圈子。

尽管早期网络传播的范围很小,但所显示的对公共事务的影响力仍然相当可观。莱因戈德在《虚拟社群》里记述了一个名叫戴夫·雨果的人的故事,可以作为一斑。雨果是个网络迷,1983年当他听说克罗拉多泉城的市政会要通过一项决议时,他意识到这将会对该市的电信事业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于是他勇敢地站出来表示反对,但当时只有他一个人,计划委员会并没有废除该决定,而是将之暂且搁置,三十天后再来讨论是否要让它通过。雨果将决议的文本贴到自己的BBS上,又在当地的两家报纸上刊登广告,邀请人们去访问他的BBS。在随后的十天里,有250人拨号到他的BBS。令雨果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人大多供职于大型的高科技公司,他们下载并复印决议,将之传遍整座城市。结果,在下一次市政会上,175位市民站出来从各个角度反对决议,决议终于未获通过。后来,雨果自己评价说:如果照传统的方式,要动员人们参与到地方公共事务中来,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但是电脑网络却可以让他以一人之力而动员公众。

进入90年代后,在政府的推动下,互联网的发展继续加速。1991年,美国参议员戈尔提出“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法案”,获得国会批准,由此产生对“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实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美国政府的这一计划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引发不小的反响,它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发展信息产业的计划。同年,伊利诺伊大学成功开发马赛克(MOSAIC)软件,使互联网用户可以自由下载软件及文件。1994年,网景公司推出网景领航者浏览器,上网浏览更加便捷。同时,网景和雅虎之类的网络公司脱颖而出也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一大批的商业机构开始抢占在互联网上的位置,使得1994年令人瞩目地成为互联网的商业化年。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不再向网络提供资金,从此,互联网的发展完全走上商业化的道路。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园子:一个教育者的成长手记

    生命的园子:一个教育者的成长手记

    “教育,终究是成就生命的事业,是成就人的事业,除了知识与考试,应该让每个孩子学会体验美好、学会爱、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悦纳、学会欣赏、学会思考……让他们在不断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明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生而为人的自豪与幸福。”本书是一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人生体验的基层教研室主任,以个人成长经历为线索,记录自己童年以及教书、读书、旅行、与友人交会、沉潜思考中发生的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生发的对教育与人生的一些独有的思考和体悟。本书并非完全从教育的单一视角切入,而是从生命成长的宽度、从生命体验的高度,来思考教育到底如何成就一个完整的生命,成就一个完整的人。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1979年,哈佛学者傅高义教授在日本社会经济腾飞的前一刻,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定义了之后十年“向日本学习的风向”。2016年在中国的新版亮相,傅高义特别撰写新序,再度肯定日本,认为日本即使经过了“失落的二十年”,属于《日本第一》时代的优良特质依旧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甚至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的经济体,仍能给予重要的启迪。深入研究日本的现代组织、经济团体、企业文化和官僚制度等社会结构和管理案例之后,傅高义认为日本的成功,并非来自传统的国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来自日本独特的组织能力、措施和精心计划,从日本社会模式的成功中亦可窥一二:日本的教育水准高且普及度好;社会治安好,犯罪率较低;有一套培养精英官僚、抑制腐败的有效体系;强调认同感却不缺乏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养懒汉的福利体系,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有关“日本第一”这个说法的热议时,傅高义强调:“我说‘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经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而是要告诉美国人,日本是如何发展的。”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沈丁立译新版序。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日本世相系列(套装共2册):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

    日本世相系列(套装共2册):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

    一代名记笔下的世纪末图景,日本新闻协会奖获奖作品,被岩波书店评为“了解现代的100册非虚构作品”之一,影响日本战后的非虚构系列代表作,畅销日本多年。《妻子们的思秋期》不仅描写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业社会问题,还引入了心理咨询师的精神分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几位采访对象婚姻危机的成因,包括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心理根源,犀利有趣。《饱食穷民》是日本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终于走出了战后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时代,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减少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仅仅是从“贫困中的贫困”转变为“繁荣中的贫困”。在这个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新时代依然陷入穷忙和债务缠身的极限状态的人们,被称为“饱食穷民”。他们既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企业战士”,又是这个残酷竞争社会的牺牲品。
  •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了加强对社区内吸戒毒人员的教育、管理、转化和拯救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2003年底,中国内地首家禁毒非营利组织——上海市社会工作机构在政府的主导推动和大力扶持下得以创建。
热门推荐
  • 山栀与雀

    山栀与雀

    此本书是由一篇篇短篇故事构成。一首诗词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长短不一,人物各异。故事中有小情,也有大义。但我没有零食也无酒,你有的话就分我一些呀!都安排上呗,故事开始啦!注:1.所有故事纯属虚构。2.故事中使用的诗词并不代表作者对诗词的本来理解,或者仅仅只是那样的理解。
  • 极品甜心

    极品甜心

    一个从小就懂得人情事故懂得隐藏自己的孤女,一个外表娇弱内心钢韧的女子。一个因上司的欺负终于崩溃的年轻女孩,一个机缘巧合来到古代的大家闺秀。从可怜到可爱,同一个女人到底是怎样改变了命运过起了不同的生活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精灵宝可梦之第二现实

    精灵宝可梦之第二现实

    一个链接现实的世界,一个不一样的宝可梦游戏?在一个新的游戏时代,宝可梦又会带来怎样的不同?这个名为《精灵宝可梦-第二现实》的游戏吸引了无数玩家。然而,一位与众不同的青年训练家却发现这个第二世界并不简单。
  • 征途天下之仙术师

    征途天下之仙术师

    一个平凡的少年古田,因为一场游戏竟然莫名的穿越了,让他高兴的是竟然是带着技能表穿越的,在这个魔法和武技泛滥的世界中,他是成龙还是成虫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神圣幽灵

    神圣幽灵

    幽灵少年,逆天而行,守护世间!异灵、星辰师、超级英雄、神职、道者、古神……苦难与美好,流逝与长生,未知与真相,等待你探索!
  • 魔力大帝

    魔力大帝

    三万年前一场“天灾”差点将古法大陆毁灭,而三万年后的今天古法大陆慢慢的在恢复却无法比拟万年前。林源觉醒记忆的时候发现这是他所向往的魔法与武士的世界,这里是热血与友情的世界但阴谋与罪恶也在此横行......
  • 77次原谅你

    77次原谅你

    他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居然会喜欢上这样一个冰美人?!即使是冰块,这么久也该让他捂热捂化了!可可可这个小女子!她简直就没心没肺!他都三十六计用遍了!死缠烂打没有用,装可爱卖萌也没有用,他都快黔驴技穷了!她还想他做到哪般啊?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有缘无分?!哼!他才不信这个邪!就算你第七十七次推开我……我也会第七十七次原谅你,再七十八次扑上去!
  • 花千骨之糖宝传奇

    花千骨之糖宝传奇

    糖宝,原神界小公主,白子画与花千骨前世之掌上明珠,曾见证神界覆灭。今世为救母亲与白子画同处一室十六年,渐渐对白子画产生依赖,认白子画为义父。后来她发现自己七情受损故而断情绝爱,为了找回七情决定下山历练.......经过一系列的波折与考验,最终复苏神界成为新任神尊。
  • 末世之神圣牧师

    末世之神圣牧师

    奇异的穿越,是前世今朝之旅还是阴谋诡计末世降临,水星再次回到原始状态,凶猛可怖的丧尸异兽,是天灾也是机遇。